焉得谖草释义


【焉】1. 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心不在~。不复出~。  2. 乃,才:必知乱之所自起,~能治之。  3. 文言疑问词,怎么,哪儿:且~置土石?  4. 文言助词:又何戚~。 典

【得】1. 获取,接受:~到。~失。~益。~空(kòng)。~便。~力。~济。心~。  2. 适合:~劲。~当(dàng )。~法。~体。  3. 满意:~意。扬扬自~。  4. 完成,实现:饭~了。~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 1. 必须,须要:可~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了。 | 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拿~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

【谖草】又称鹿葱、忘忧、宜男、金针花。諼,通“萱”。《诗·卫风·伯兮》:“焉得諼草,言树之背。”陆德明释文:“諼,本又作萱。”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二:“感激生忧思,諼草树兰房。”参见“萱草”、“忘忧草”。

焉得谖草的用户点评


风花雪月

2024-05-29 03:20:42

焉得谖草,此句出自《诗经》中的《小雅·鹤鸣》。焉者何也,得者获也,谖者好伪也,草者草木之草也。此句描写了一种草木之间伪装欺骗的景象,以此寓意人世间的虚伪和欺诈。

青衫泪凉

2024-05-28 16:14:16

焉得谖草,不仅仅是对人性的揭示,更是对道德伦理的警示。在现代社会,道德沦丧、欺诈横行,人们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做一个真诚守信之人。

快乐的跳跃66666

2024-05-27 04:37:47

焉得谖草,不仅仅是对道德的反思,更是对自我审视的呼吁。唯有正视自己内心的虚伪和欺诈,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至于在世俗的浮华中失去自我。

PurpleDreamer

2024-05-27 04:08:45

焉得谖草,这句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提醒每个人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谨记真诚与诚信的重要性。愿我们能够以诗经中的智慧,保持清醒的头脑,守护心灵的纯洁,远离虚伪与欺骗。

星语心愿

2024-05-24 09:16:56

焉得谖草,字里行间透露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在现实社会中,虚伪欺诈之风愈演愈烈,媚俗之风不绝于耳。作者透过一株草的伪装,警示人们要慎防于人际交往中的虚伪与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