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是水仙梳洗处释义


【疑】1. 不信,猜度(duó):~惑。~问。~心。~团。~虑。~窦。~点。~端。猜~。怀~。半信半~。  2. 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案。~难。~义。存~。 | 1. 安定,止息。  2. 古同“拟”,比拟。

【是】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  2. 表示存在:满身~汗。  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  4. 表示适合:来的~时候。  5. 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  6. 用于问句:他~走了吗?  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  8. 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  9. 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  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  11.

【水仙】见“水仙”。亦作“水僊”。1.传说中的水中神仙。唐司马承顺《天隐子·神解八》:“在人谓之人仙,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在水曰水仙,能变通之曰神仙。”宋王安石《小姑》诗:“初学水仙骑赤鲤,竟寻山鬼从文貍。”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八:“冯夷,华阴,潼乡隄伯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为河伯。”按,汉袁康《越绝书·德序外传记》称伍子胥为水仙;晋王嘉《拾遗记·洞庭山》称屈原为水仙。因伍子胥死后被沉尸于江;屈原自投汨罗江以死,故后人传说为水仙。2.谓水葬者。北齐刘昼《新论·风俗》:“胡之北有射姑之国,其亲死,则弃尸於江中

【梳】1. 整理头发的用具:木~。角~。  2. 用梳子整理头发:~头。~洗(梳头洗脸)。~妆。~辫子(喻把纷繁的事项、问题等进行分析归类)。

【洗】1. 用水去掉污垢:~脸。~涮。~涤。~澡。~心革面(喻彻底悔改)。  2. 清除干净:清~。  3. 像水洗一样抢光,杀光:~劫。  4. 昭雪冤枉:~雪。~冤。  5. 照相的显影定影:冲~。~印。  6. 玩牌时把牌搀和整理:~牌。  7. 基督教接受个人入教时的仪式:受~。~礼。  8. 盛水洗笔的器皿:笔~。  9. 把磁带上的录音或录像去掉。 | ◎ 同“冼”。

【处】1. 居住:穴居野~。  2. 存在,置身:设身~地。~心积虑。~世。  3.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  4. 决定,决断:~理。  5.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罚。~决。  6. 止,隐退:~暑。 | 1. 地方:~~。~所。  2. 点,部分:长(cháng )~。好~。  3.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筹备~。 网

疑是水仙梳洗处的用户点评


素年锦时

2024-05-22 05:24:27

“疑是”二字被悬置于句首,增强了诗句的神秘感和令人遐想的空间。读者在疑虑中穿梭,为诗句增添了一层层迷人的神秘面纱,使整首诗不拘泥于一种明晰的解读,更具有诗意的韵味。

悠然的雨滴

2024-05-22 03:23:58

“梳洗处”这一表面看似平凡的行为,却引起了人们对于生活与艺术的深入思考。将日常琐事与文学意境相结合,展示了诗人的高明手法与对生活的深邃领悟。

蔷薇开初

2024-05-21 14:45:27

疑是水仙梳洗处,笔者感觉韵律婉转动听,如同泉水潺潺,清冽动人。诗人运用“梳洗处”一词,把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之事,升华为美好的意境,展现出隽永之美,令人回味无穷。

逍遥子

2024-05-18 15:10:58

这句诗深邃玲珑,如同一幅精美的山水画,让人叹为观止。起初显得平淡无趣,可反复品味却颇有意味。真是不愧为千古绝唱之作。

彩虹下的奇迹

2024-05-16 19:46:38

这句诗用词简洁明快,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水仙”这一富含浪漫和优雅的植物形象,与“梳洗处”这一日常行为巧妙结合,形成惊艳的意象。通过这种对比,诗中充满了张力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