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消红袖两三声释义


【只消】◎只消zhǐxiāo[allonehastodois;needonlyto]只需要别着急,只消再等几分钟就能弄完

【红袖】的红色衣袖。南朝齐王俭《白紵辞》之二:“情发金石媚笙簧,罗袿徐转红袖扬。”唐杜牧《书情》诗:“摘莲红袖湿,窥渌翠蛾频。”后蜀欧阳炯《南乡子》词:“红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2.指美女。唐元稹《遭风》诗:“唤上驛亭还酩酊,两行红袖拂尊罍。”元关汉卿《金线池》楔子:“华省芳筵不待终,忙携红袖去匆匆。”清孙枝蔚《记梦》诗:“头上黄金双得胜,眼前红袖百慇懃。”鲁迅《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

【两】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  2.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  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4.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三声】旧指军中用以传令的金鼓、笳、铎之声。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三声既全,五彩必具,辨吾号声,知五旗。”

只消红袖两三声的用户点评


禁止P打扰

2024-05-29 23:44:56

“只消红袖两三声”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言简意赅,铿锵有力。此句以“只消”起首,显现出诗人想要表达一种简单直接的语气,透露着作者的无奈与心境。结尾以“两三声”收尾,形象生动,使人不禁联想起红袖飘飘的美丽景象,勾起读者一丝遐想。

顾城小女孩

2024-05-26 18:28:22

“只消红袖两三声”一句情思跌宕,语意隐晦,稍纵即逝。红绫抚琴,三弦入梦,弦断续音,余音袅袅,耐人寻味。此诗底蕴丰富,具有深远的艺术魅力。

天涯地角

2024-05-26 10:34:30

“只消红袖两三声”一诗,意蕴丰厚,贵在乎每一个字眼的精准。细细品味,叹为观止。虽然意境不尽相同,但体现了诗人对于红袖和琴声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GoldenButterfly

2024-05-26 09:40:28

红袖寓意良人,绣衣靓丽,豪奢冶靡。只需轻轻一拂,便能引得琴弦魂断。杜牧巧妙运用视觉和听觉的形象描绘,将爱情之美诠释得淋漓尽致。

红润粉嘟嘟

2024-05-24 22:54:34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杜牧以一句“只消红袖两三声”点出爱情之美,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