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耻为儒释义


【壮士】huàngshì[heroicman;vigorousman]勇士,心雄胆壮的人;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壮士十年归。——《乐府麻集·木兰诗》壮士不死。——《史记·陈涉世家》田横齐之壮士。——《资治通鉴》壮士从之。——《资治通鉴·唐纪》

【耻】◎ 羞愧,羞辱:羞~。雪~。奇~大辱。~笑。~骂。

【为】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儒】1. 指读书人:~生。腐~。通~(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  2.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家。~教(即“孔教”)。~士。~术。~学。  3. 古同“懦”,懦弱。

壮士耻为儒的用户点评


恍若初见

2024-05-08 15:16:22

然而,"壮士耻为儒"也可解读为对传统礼教的质疑,传统的士大夫阶层常被认为缺乏斗志和拘泥于旧有规范。因此,这句诗也许在呼吁士人阶层应当积极进取,不应囿于传统束缚。

浮沉烟火

2024-05-08 11:47:18

"壮士耻为儒"这句诗,不禁使人们思考:壮士之耻焉存?而儒者之志何在?壮士隐含着一种逆来顺受的豪迈与大志,而儒者则代表着一种安于现状与遵循传统的稳重。这种冲突之间的对立,给读者一种反思现实与传统的启发。勇敢与智慧,豪情与忠诚,何其矛盾,又何其和谐。

MoonlightWhisper

2024-05-08 03:52:43

总的来说,"壮士耻为儒"这句诗构思新颖,富有启示意义,对传统礼教与现实品德作了较为深刻的反思。同时,也展现出鲁迅以锐利的眼光审视社会现实与人性的批判精神。

岁月无声

2024-05-07 13:55:02

此句诗还在控诉传统儒家道德的虚伪与狭隘,在塑造一种新的英雄形象。壮士的品质令人敬佩,正如不少鲁迅笔下的人物,坚持内心的正义,不畏强权。

风清扬

2024-05-06 03:20:36

"壮士耻为儒"这句诗,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儒家注重仁义礼智信,但壮士却重视勇气和忠诚。这句诗中,耻字默示了儒家之弱,儒家注重仁义礼智信,但忽视了勇气和忠诚,壮士即遵循自己的信仰,甚至不惜违背儒家道统。儒家为知识分子所倚重,可壮士却认为知识与行动同样重要。从这句诗里可以看到作者强烈的对儒家传统的批判,同时也传达了一种顺应内心信念,坚守原则的精神。这句诗所体现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反思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