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学贯九流释义


【宗】1. 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祖~。~庙。~祠。  2. 家族:~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族。~室(帝王的宗族)。~兄。  3. 派别:~派。禅~(佛教的一派)。  4. 主要的目的和意图:~旨。开~明义。  5. 尊奉:~仰。  6. 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师。  7. 量词,指件或批:一~心事。  8. 姓。

【学】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  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  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现指初等学校)。

【贯】1. 古代穿钱的绳索(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每一千个为一贯):“~朽而不可校”。腰缠万~。  2. 穿,通,连:~穿。~串。~通(a.连接,沟通;b.对学术等全部透彻地了解)。连~。~注。~彻。~珠(连珠成串,常用来形容声音的圆润动听)。鱼~而入。  3. 古同“惯”,习惯。  4. 原籍,出生地:籍~。  5. 姓。

【九流】的九个学术流派。《汉书·叙传下》:“刘向司籍,九流以别。”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儒、道、阴、阳、法、名、墨、从横、杂、农,凡九家。”2.泛指各学术流派。《北史·周高祖武帝纪》:“遂使三墨八儒,朱紫交竞;九流七略,异说相腾。”唐高适《奉酬睢阳李太守》诗:“逸足横千里,高谈注九流。”清龚自珍《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诗:“我方九流百氏谭讌罢,酒醒炯炯神明真。”3.九品人物。《南史·梁武帝纪》:“自今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不得解褐。”参见“九品”。4.犹言各类,各种。唐薛逢《送西川杜司空赴镇》诗:“莫遣

宗学贯九流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