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风俗记第三-洛阳牡丹记
风俗记第三
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
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帟,笙歌之声相闻。最盛于
月陂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街与与郭令宅,至花落乃罢。洛阳至东京
六驿,旧不进花,自今徐州李相(迪)为留守时始进。御岁遣牙校一员,乘驿马
一日一夕至京师,所进不过姚黄、魏花三数朵,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使马上
不动摇,以蜡封花蒂,乃数日不落。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者,盖其不接
则不佳。春初时,洛人于寿安山中斫小栽子卖城中,谓之山{竹 }子人家,治地为畦
塍种之,至秋乃接。接花工尤著者一人,谓之门园子,豪家无不邀之。姚黄一接
头,直钱五千,秋时立券买之,至春见花乃归其直。洛人甚惜此花,不欲传。有
权贵求其接头者,或以汤中蘸杀与之。魏花初出时,接头亦直钱五千,今尚直一
千。接时须用社后重阳前,过此不堪矣。花之木去地五七寸许,截之乃接,以泥
封裹,用软土拥之,以蒻叶作庵子罩之,不令见风,日唯南向,留一小户以达气,
至春乃去其覆,此接花之法也(用瓦亦奇)。种花必择善地,尽去旧土,以细土
用白敛末一斤和之。盖牡丹根甜,多引虫食,白敛能杀虫,此种花之法也。浇花
亦自有时,或用日未出,或日西时。九月旬日一浇,十月、十一月三日、二日
一浇,正月隔日一浇,二月一日一浇,此浇花之法也。一本发数朵者,择其小者
去之,只留一二朵,谓之打剥,惧分其脉也。花才落便翦其枝,勿令结子,惧其
易老也。春初既去蒻庵,便以棘数枝,置花丛上,棘气暖可以辟霜,不损花芽,
他大树亦然。此养花之法也。花开渐小于旧者,盖有蠹虫损之,必寻其冗,以
硫黄针之,其旁又有小穴如针孔,乃虫所藏处,花工谓之气葱,以大针点硫黄末
针之,虫乃死,花复盛,此医花之法也。乌贼鱼骨用以针花树,入其肤,花輙死,
此花之忌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余邵鱼
陈守真
清·多隆阿
(清)梁廷楠
清·解鉴
清·陆应旸
楞严阁主
明·心泰
南齐·龚庆宣
唐·实叉难陀
(東漢)班固 編,(唐)顏師古 注
清·劳孝舆
清·汪龙庄
明·李辅
唐·义净
清·谭嗣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