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奇经八脉考-明·李时珍
奇经八脉考目录:
奇经八脉考
奇经八脉总说
八脉
阴维脉
阳维脉
二维为病
阴蹻脉
阳蹻脉
二蹻为病
冲脉
冲脉为病
任脉
任脉为病
督脉
督脉为病
带脉
带脉为病
气口九道脉
释音
冲脉为病
越人《难经》曰:冲脉为病,逆气而里急。
《灵枢经》曰:气逆上刺膺中,陷下者与下胸动脉。腹痛,刺脐左右动脉,按之立已,不已,刺气街,按之立已。
李东垣曰:秋冬之月,胃脉四道,为冲脉所逆,胁下少阳脉二道而反上行,名曰“厥脉”。其证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宜调中益气汤,加吴茱萸五分,随气多少用之脾胃论。夏月有此,乃大热之证,用黄连、黄蘗、知母各等分,酒洗炒为末,白汤和丸,每服一二百丸,空心白汤下,即以美膳压之,不令停留胃中,直至下元,以泻冲脉之邪也。盖此病随四时寒热温凉治
...更多
任脉
任为阴脉之海,其脉起于中极之下,少腹之内,会阴之分在两阴之间。上行而外出循曲骨横骨上毛际陷中,上毛际,至中极脐下四寸膀胱之募,同足厥阴、太阴、少阴,并行腹里,循关元脐下三寸,小肠之募,三阴任脉之会,历石门即丹田,一名命门,在脐下二寸,三焦募也、气海脐下一寸半宛宛中,男子生气之海,会足少阳、冲脉于阴交脐下一寸,当膀胱上口,三焦之募,循神阙脐中央、水分脐上一寸,当小肠下口,会足太阴于下脘脐上二寸,当胃下口,历建里脐上三寸,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于中脘脐上四寸,胃之募也,上上脘脐上五寸、巨阙鸠尾下一寸,心之募也、鸠尾蔽骨下五分、中庭膻中
...更多
任脉为病
《素问》曰: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 又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又曰:上气有音者,治其缺盆中谓天突穴也,阴维、任脉之会,刺一寸,灸三壮。《脉经》曰:寸口脉来紧细实长至关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切痛,取关元治之。又曰:横寸口边脉丸丸者,任脉也,苦腹中有气如指上抢心,不得俛仰拘急。
...更多
督脉
督乃阳脉之海,其脉起于肾下胞中,至于少腹,乃下行于腰横骨围之中央,系溺孔之端。男子循茎下至篡,女子络阴器合篡间,俱绕篡后屏翳穴前阴后阴之间也,别绕臀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廉,由会阳在阴尾尻骨两旁,凡二穴。贯脊,会于长强穴,在骶骨端,与少阴会。并脊里上行,历腰腧二十一椎下、阳关十六椎下、命门十四推下、悬枢十三椎下、脊中十一椎下、中枢十椎下、筋缩九椎下、至阳七椎下、灵台六椎下、冲道五椎下、身柱三椎下、陶道大椎下、大椎一椎下,与手足三阳会合。上哑门项后入发际五分,会阳维,入系舌本,上至风府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会足太
...更多
督脉为病
《素问骨空论云》:督脉生疾,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女子为不孕癃痔遗溺,嗌干治在骨上谓腰横骨上毛际中,曲骨穴也,甚者在脐下营脐下一寸,阴交穴也。
王启玄曰:此乃任、冲二脉之病,不知何以属之督脉。李濒湖曰:督脉难行于背,而别络自长强走任脉者,则少腹直上贯脐,中贯心,入喉上颐环唇而入于目之内眦,故显此诸证,启玄盖未深考尔。
《素问》曰:督脉实则脊强反折,虚则头重高摇之挟骨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秦越人《难经》曰: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王海藏曰:
...更多
带脉
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章门足厥阴、少阳之会,在季肋骨端,肘尖尽处是穴,带脉穴属足少阳经,在季胁下一寸八分陷中,围身一周,如束带然。又与足少阳会于五枢带脉下三寸、维道章门下五寸三分,凡八穴。
《灵枢经》曰: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
杨氏曰:带脉总束诸脉,使不妄行,如人束带而前垂,故名。妇人恶露,随带脉而下,故谓之带下。
...更多
带脉为病
秦越人曰: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溶溶,缓慢貌。
明堂曰:带脉二穴,主腰腹纵溶溶如囊水之状,妇人少腹痛。里急后重,瘛瘲月事不调,赤白带下,可针六分,灸七壮。 张洁古曰:带脉之病,太阴主之,宜灸章门二穴,三壮。
《素问》:曰:邪客于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小腹控眇,不可以养息,眇,谓季肋下之空软处
张仲景曰:大病瘥后,腰以下有水气,牡蛎泽泻散主之,若不已,灸章门穴。 王叔和曰:带脉为病,左右绕脐腰脊痛,冲阴股也。
王海藏曰:
...更多
气口九道脉
手检图曰:肺为五脏华盖,上以应天,解理万物,主行精气,法五行,应四时,知五味。气口之中,阴阳交会,中有五部,前后左右,各有所主,上下中央,分为九道,诊之则知病邪所在也。
李濒湖曰:气口一脉,分为九道,总统十二经,并奇经八脉,各出诊法,乃歧伯秘授黄帝之诀也。扁鹊推之,独取寸口以决死生。盖气口为百脉流注朝会之始,故也。三部虽传,而九道沦隐,故奇经之脉,世无人知,今撰为图,并附其说于后,以洩千古之秘藏云。
歧伯曰:前部如外者,足太阳膀胱也。动苦目眩头项腰背强痛,男子阴下湿痒,女子少腹痛
...更多
释音
蹻,脚却乔跷四音,举足高也,又蹻捷也。
跗,音肤,足背也。
跟,音根,足踵也。 踝,花上声,足螺蛳骨也。
嗌,音益,喉也。
噤,音禁,口闭也。 龈,音银,齿根肉也。
臑,濡嫩二音,软肉也,
眇,音抄,季肋下也,
腨,音喘,脚肚也。
腘,音国,屈膝腕中也。 膻,音亶,胸中也。
腧,音戍,五脏腧也。
...更多
上一页
1
2
可能你会感兴趣
唐·颜师古
唐·李翱
清·缪荃孙
唐·刘恂
南朝陈·姚最续
清·果性
宋·陈朴
清·石成金
(北魏)郦道元
清·李容
清·王士禛
元·李鹏飞
清·吕熊
清·蓝鼎元
唐·高彦休
清·陈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