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19、【附庸】-春秋三传详释
19、【附庸】
附庸的庸字应为"墉",也就是"城"的意思,附庸由此可以推想是:在城郭之外而附属于城郭。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第三卷专有"释附庸"一节,说自从上古以来,今山东至河南东南部散居着许多氏族部落,而按照古时所谓"兴灭国,继绝世"的原则,这些部落虽然历经改朝换代,却仍被允许有自己的一片自留地,奉祀自己的祖先--这与秦汉以后的专制时代是迥然不同的。
《论语·季氏》里"季氏将伐颛臾"一节曾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这也正是关于附庸的一条宝贵资料: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中国通史》从这一节文字里做出了三个推论:
(1)鲁国刚受封的时候,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所以社会上贫富差异不大,比较稳定;
(2)对周围的氏族和邻国,征服以后并不消灭,让人家作自己的附庸,所以说"修文德以来之",孔子是认为在人家归附之后大家应该和平共处才好。
(3)颛臾就是鲁国的附庸,地点就在曲阜附近,和季孙氏的地盘相邻,所以季孙氏在强大之后就想把它吞掉。
《中国通史》的结论是:"附庸是处在被征服者的地位。由于他们还保留其原有的社会组织、土地、房屋等,因而他们虽沦为附庸,被迫在野外从事农业劳动,对征服者有一定的负担和贡献,但他们不是奴隶,而应该是依附农民。但是如果他们的民族、宗族或者国家已遭破坏,其田宅已遭没收,那么,他们的命运就必然更加悲惨,因而沦为奴隶。" (Ⅰ)
(Ⅰ)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三卷下册,第913-916页。
邾国是鲁国的附庸国,从上文对附庸的介绍来看,两者的关系似乎就像是老大哥和小兄弟,但邾国这个小兄弟却并不弱小,尤其是,邾国后来在齐国的扶植之下强大起来,背靠齐国而与鲁国作对,还曾经大败鲁军,风光得很。当然,邾国最风光的事情并非武功,还是文化,因为亚圣孟子就是邾国人。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杨宏
清·陈凤占
唐·虞世南
清·冯煦
清·陈芳生
清·墨憨主人
汉·荀悦
清·李雨堂
元·陶宗仪
张先
宋·苏辙
清·王清任
清·顾祖禹
明·李春芳
宋·周羽
宋·袁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