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33、一行三昧大款的成佛之路-八戒说禅
33、一行三昧大款的成佛之路
慧能在作名词解释,把一个老名词赋予了新内容。
这个专业名词叫做"一行三昧",不同佛经的解释有些出入,大体来说就是坐禅入定体悟终极真理,弘忍就是这么教的,神秀在北方也是这么讲的,可慧能完全否定了这个意思,自己给作了一个崭新的解释:"所谓一行三昧,就是说在任何时候,无论是行、住、坐、卧,始终按照自己的本心行事。"
看,慧能给的新定义和佛教传统的标准定义截然不同,他总不能全是信口开河吧?多少也该有点依据吧?--确实有点依据,慧能接着引经据典给自己的新说找靠山:"《净名经》上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不要嘴上念佛,心里藏奸。那些把一行三昧挂在嘴边却不按直心而行事的人不是真正的佛门弟子。只有以直心行事,对一切事物都没有执着,这才是真正的一行三昧。"
慧能拿来作依据的《净名经》还有一个响亮的别名:《维摩经》,或《维摩诘经》,唐朝大诗人王维王摩诘的名字就是取自这里,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也自号维摩诘。《维摩经》是一部很流行的佛经,尽管在前文的慧能行历里边没看到《维摩经》的影子,但它确实也是慧能禅法的一个重要理论源泉之一。
《维摩经》是大乘经典,主角叫做维摩诘,这个名字也许对很多人来说比较陌生,但他的卧室却是人人都知道的。维摩诘有一间神奇的卧室,虽然只有一丈见方,却无论多少人都坐得下--"一丈见方"就是"方丈",后来禅宗寺院里住持的卧室就从《维摩经》取意,叫做方丈,再后来大家又用方丈一词来称呼住持(也就是住在方丈里的人)。
维摩诘是佛陀时代的一位印度大款,而且结交权贵,手眼通天,经常流连在娱乐场所,吃香的、喝辣的,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么一个人,怎么看怎么像一个反派,至少也要像贾宝玉一样风流顿散,落了个茫茫大地真干净,然后遁入空门,觉今是而昨非,成为佛门故事里的一个改造样本。
但是,事情不是这样。据说他老人家也是一尊佛,化身在繁华世界里普度众生,非正式地给佛陀打个帮手。所以他精通佛法,能言善辩,行事往往出人意料。有一次大家去佛陀那里听讲座,维摩诘请了病假,问他生了什么病吧,他却说"因为众生都病了,所以我也病了"。大家听着不对头,觉得这家伙是不是装疯卖傻泡病号呀?佛陀心地好,派了文殊菩萨到维摩诘那里探望病情,维摩诘心里偷笑:"等的就是这个!"
文殊菩萨这一来,就进了那间神奇的卧室,维摩诘便借机引着话头谈论佛法,把一些流行的修行方式好好批评了一顿,文殊菩萨越听越惊,越觉得这维摩诘好生厉害。
维摩诘都批评了些什么呢?大略而言,一是批评"修行必须出家"的观念。古代印度的修行者是很流行出家的,无论是婆罗门还是各个沙门派别都讲究出家修行,这也很有道理,试想你正在修行佛法,成就斐然,已经看破红尘,证到涅槃的至高境界了,突然老婆哭着来找你,说因为家里穷,交不起住院押金,儿子被医院给扔到大街上了。你会怎么做呢?就算是佛陀,他老人家会怎么做呢?
祸不单行,邻居又气喘吁吁地来找你,说这些天国王正在开大会,所以你儿子刚刚被医院扔到大街上,就被警察拽上了车,听说是要遣送回乡。你心知肚明,以乡下赤脚医生的医疗水平,儿子回去了必然是死路一条。你会怎么做呢?就算是佛陀,他老人家又会怎么做呢?
所以世俗生活很容易成为修行的阻碍,所以不结婚,不生子,没有财产,没有住处,如果什么都没有了,你还会失去什么呢?你还会"担心"失去什么呢?摆脱了一切的世俗牵挂,一个人才更容易潜心修行。
有人一定会问:"出家了难道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寺院生活一样是很社会化的呀。"是的,在很多时代里寺院都拥有大量的产业,甚至有许多至少在名义上属于寺院公共财产的东西也已经变成了僧侣们的私有财产,一些有权有势的僧侣甚至连奴婢都有,律宗的祖师爷道宣和尚专门规定过富有僧侣之私有财产的继承法则。那么,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这算出家么?或者这样来问:这样的出家还有多少出家的意义呢?
在古代印度,出家不是指进入寺院过一种新形式的社会生活,而是孤身一人抛弃一切,到森林里或者石头缝里找个地方进行苦修,所谓持戒也只是个人的事,没有外界约束,全凭各人毅力。寺院是后来才出现的,佛陀就把弟子们组织成一个团体,在每年的雨季就待在一个地方不出门,称作"雨安居",一个很美丽的名词。有了组织,就不再是单纯的修行,而渐渐变为宗教了,宗教是一定需要社团组织的,也因为社团组织的集体生活这一新形式的需要而有了一些规章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出家授戒仪式就相当于新生的入学典礼,进了寺院以后要遵守的一些戒律就相当于学校的校规,寺院里也会有专门管纪律的和尚,就相当于学校里的教务主任。
好了,话说回来,无论以早期的个体修行的形式看,还是以后来的寺院生活看,维摩诘先生都算不上一个修行者。可他却告诉我们说:出家不出家不是看那些外在形式,而是看你的心。虽有万贯家财却无贪念,虽有妻妾成群却无淫欲,这才是真正的菩萨行,真正的成佛之道。
《维摩经》这里反映了印度佛教中大乘与小乘的一个区别:小乘佛教是强烈主张出家修行的,而大乘佛教则反其道而行,尤其在大乘初期,信徒们主要都是在家的居士。所以大乘信徒可以用钱财布施,而标准的小乘信徒却是一分钱也没有的。
大家可以想见《维摩经》的流行不是没有道理的,那些有家有业的人既想加入修行者的行列却抛不下亲人和家产,这下可看到一个光辉榜样了,原来坐拥金山银海、整天醇酒美人的大款也能成佛呀!--大家要是多读些佛经大概就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佛教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只要你从一部经书里找出一条理论,别人就能从另一部经书里找出相反的理论。如果你们去找一位高僧来作仲裁,这位高僧很可能会说你们俩全是错的,然后给出他自己的"唯一正确"的答案。如果你们三个都是各持己见、信仰坚定的高僧,那么这种争执就很可能引发一场教派分裂--事实上许多教派分裂就正是这样形成的。一说佛陀死后的第一次教团大分裂的契机就是大家就"僧侣在化缘过程中讨钱算不算犯戒"这个问题争论不清,从此佛教就有了上座部和大众部之分。所以对信徒来讲,最好一辈子只读一部经(许多前辈高僧也正是这么建议的),或者只读一部经里边的一部分(因为一部经里边也会有自相矛盾的说法,古代印度的佛教大众部就曾经重视论而不重视经和律,原因正在于此)。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念过几天佛的人在看见别人念佛的时候开口就说人家不对,主要缘由就在这里。况且,学问上的分歧大家还会平等商榷,信仰上的分歧是很容易固执己见的。越是信仰深、修为浅、眼界窄,就越是如此。但眼界宽了也是麻烦,一部经可以受益终生,多读几部就会烦恼无穷,这就必须用信念来弥合教义了。
话说回来,《维摩经》这里在它所处的时代里给出了一个革命性的见解:出家能成佛,居家也能成佛,涅槃境界就在世俗生活当中,这是慧能禅法的一个理论源头。由此而来的是,慧能前边引述《维摩经》的"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哪怕你是一个正在金山银海、醇酒美人当中打滚的大款,只要你是依据直心行事,那这就是在家修行的佛道,就是在净土世界里的生活。
--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文字问题:敦煌本《坛经》是把《维摩经》里的"直心"写作"真心"的,那两句话也就变成了大家比较熟悉的"真心是道场"和"真心是净土",只是有些版本在校勘的时候依据《维摩经》把"真心"改回了"直心"。
这个文字错误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者这是不是一个文字错误,不大好说。也许是抄写的人把"直"抄成了"真";也许给慧能读《维摩经》的人看花了眼,把"直"读成了"真",慧能也不识字,就这么记下来了,等他成了老师之后学生们也不敢纠正;也许慧能是故意把"直心"改成"真心",因为这更能强调出本心的真实无邪、无作伪、无遮掩、无执着,是佛性的直接表露--从他的一贯主张来看,最后这个解释是很合情合理的,况且"直心"与"真心"本来也没有多大的差别。
文字问题之后是个义理问题。从这里来看,慧能似乎是相信中国古代的性善论的,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现代心理学家已经不会再把这个说法当真。试想一下,一颗没有造作、没有遮掩的心都会干出什么来呢?大概就要依据本能行事了。如果这个"心"不是指人类本能的话,那就是每个人都有一粒如来的种子深深地藏在心底最深处,只有在他抛弃了所有伪饰之后,这粒种子才能发芽、生长、显露。--这粒种子,就是佛家所谓的"如来藏",虽然各派解释各异,但大体上和佛性是一回事。慧能在讲《维摩经》"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的时候,仍然守着前文介绍过的佛性论的观念,而更进一步的是:要想发现这粒种子并不一定需要出家;再进一步的是:完全听凭这粒种子的指引,怎么想的就怎么做,这才是一行三昧,坐禅的那种活儿不叫一行三昧。
这才叫真正的唯心主义。"直心是道场"还容易理解,但"直心是净土"却有些惊人。
净土信念是佛教当中极有影响的一种,当初,东晋高僧庐山慧远组织了一个白莲社,社员们共同发愿念佛,期望往生西天净土,后来便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净土宗。
净土宗的修行法门越变越简单,简单到只有一条:没完没了地念佛的名字。这位被念的佛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阿弥陀佛。据说阿弥陀佛发过大愿,要接引众生到极乐世界去,所以净土宗的信徒们天天成千上万遍地念诵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期望以自己的愿力和阿弥陀佛发生感应,两下一合力,自己就到西天净土去了。
净土不止西方才有,东方也有净土,天上也有净土,还有许许多多其他宇宙里的净土,只是老百姓们就是一门心思向往西方,大概是因为佛陀是西方人吧。
民族主义者们大可不必义愤填膺,因为印度还有一部《阿■佛经》,说东方有个阿■佛的妙喜世界,这般好、那般好,凡是现实生活没有的好处那里全有。中国人有向往西方的,印度人也有向往东方的,月亮总是外国的圆。
这些净土呀、接引呀,是不是真的?不知道。就像那个蜻蜓的故事一样,已经到达西天净土或其他什么净土的人没有一个回来告诉我们。
我们看净土宗的说法,很有唯物主义精神:按照一般信徒的理解,在我们这个物质世界里当真存在一个西天净土,那里就是天堂,生活很幸福,住得起房、看得起病、上得起学、退得起休,天天念佛号就相当于天天去西天净土的大使馆磨嘴皮子,阿弥陀佛就相当于移民中介。
但是,《维摩经》颠覆了这个说法,把唯物主义的西天净土变成唯心主义净土了,说只要你内心清净,就能见到佛国净土。也就是说,净土并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世界,而是主观意识的产物。这也有理,想想第欧根尼整天就在一只木桶里生活,当亚历山大大帝提出可以满足他的任何愿望的时候,第欧根尼只是淡淡地说:"那就请你让开些,别挡住我的阳光。"--如果你的心能像第欧根尼一样"净",又哪会在意是不是住得起房、看得起病、上得起学、退得起休这些无关痛痒的俗务呢?第欧根尼的住房条件、医疗和社会保障远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差,可他还不是活得比我们每个人都幸福?
慧能接着《维摩经》来阐释这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你也能把握到和第欧根尼一样的直心,那么当下就是佛国净土。
真让人感动呀!如果老百姓都能有这种觉悟,国家该多好治理!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老百姓实在住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退不起休,总还可以念叨一下西天净土好让自己有个念想地活下去吧?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赵时庚
唐·尸罗达摩
元·朱世杰
清·许梿
张次溪
台湾舆地汇钞
周·辛銒
蘅塘退士选编
(汉)刘向
宋·张敦頥
(清)钱泳撰
宋·郑樵
宋·邵彦和
清·吴楚材
无名氏
萧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