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50、了义和不了义-八戒说禅
50、了义和不了义
了义和不了义,现在对佛教稍有了解的人对这一对概念应该都不陌生。了义就是彻底的、究竟的佛法,不了义就是不彻底、不究竟的佛法。竺道生当初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四依",其中之一就是"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在后世的影响是很大的。
那么,既然"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对那些阐释不了义的佛经我们不看不就完了么?而且,为什么佛教要搞出不了义的佛经呢,这不是制造混乱么?--有人说,不了义也要学,比如南怀瑾就是这么讲的:"有些小乘的经典,甚至后世还有伪造的经典,靠不住的。但是诸位听了以后不要认为靠不住,看都不看,都要看,你看了知道那个是不对的。所以譬如有些人讲这是外道,我说你学过没有。外道我怎么学它。那你怎么晓得他是外道呢?你知道了,才知道这个是外道。"
是这样吗?我们追溯一下历史脉络就会发现:所谓不了义,既不是错误的佛法,也不是外道。了义和不了义的分歧起源于印度佛教上座系与大众系之争(另一说是大众系两派分裂之争),大众系的主张被称为"一说",其性质近乎于"两个凡是":凡是佛说的都是对的,凡是佛说的都应该全盘接受;而上座系则主张"分别说",认为对佛说的话要辩证地来看,要结合具体的时间、背景和因材施教的对象。正是这种"分别说"提出佛说法有了义,也有不了义,要加以区别。--了义和不了义都是佛说的法,既不是错的,也不是外道。
所以,不了义的意思应该是"权宜之说"。--大乘就常常这么来说小乘,他们承认小乘经典也是佛说的,但又说那只是佛的"权宜之说",并非究竟之谈。比如《法华经》称小乘为"譬喻化城","化城"就是"幻化之城"。大家大概一下子能联想到流行小说《幻城》,其实我解释成"幻化之城"不大严谨,因为在佛教的说法里,幻和化的意思是很不一样的:魔术师大变活人,这叫幻;孙悟空施展神通也变出一个活人来,这叫化。--"化学"是不是就很像"神通变物之学"?^_^
化城的譬喻是说一位导师带领大家远行,走到中途大家都坚持不住了,纷纷打起了退堂鼓,导师就用法术变化出了一座城市,带大家进去休息,等大家都休息好了,导师说:"咱们还得继续往前走"。--不了义就是这座"化城",真正的目的地还远在前方呢。
所以,实体化的天堂地狱,救世主形象的佛陀,坐禅入定的修行方式,这些我们都可以视之为不了义,是化城,是权宜之说。唯一的问题是:那些认为天堂地狱就是实体、认为佛陀就是救世主、认为坐禅入定就是正途的人会不会也说自己才是了义、慧能这套才是不了义呢?
不单是佛所说有了义和不了义,历代高僧们也常常会感时伤世,力主方便法门。明朝禅宗一度中衰,上焉者耍机锋、弄奇巧,下焉者欺男霸女、打家劫舍,寺院每每变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大家看看"三言二拍",里边反映当时的风土人情,可把佛门损得够呛。但不论大局怎么糟糕,个把好人总是有的,莲池大师有心力挽狂澜,他像祖师爷慧能重新定义戒、定、慧那样重新定义了经、律、禅:"如果有人愿意持律,那好,戒律是佛制订的,干脆念佛好了;如果有人愿意念经,那好,经的内容都是佛所说的,干脆念佛好了;如果有人愿意参禅,那好,禅就是佛心,干脆念佛好了。我在这里奉劝诸位:赶紧念佛去吧!"
莲池大师这话乍看有理,稍微细想一下就知道很没逻辑,但莲池大师既不是农村老太太,也不是文盲,他出身江南望族,受过良好的儒家教育,是个知识分子型的和尚。但在他看来,挽救没落的世风是很重要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靠修习禅法已经不好使了。
莲池大师算是禅净双修,但他的禅法讲的正是慧能最反对的坐禅,他的净土信仰又主张一门心思念佛,这也正是慧能极力反对的。但是,如果慧能来到明朝,看到宗风和唐朝大有不同,他又会怎么想呢?是不是也只好讲讲不了义、讲讲方便法门呢?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陶弘景
明·王玉峰
(元)郑禧
晋·王羲之
(宋)张预
台湾杂记
宋·延一
明·刘侗
明·顾璘
李斯
邺华生
无名氏
宋·晁说之
宋·何去非
释亚栖
朱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