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参同契解



周易參同契解

  經名:周易參同契解。原題宋陳顯微解。三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太玄部。參校版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道家類(簡稱四庫本)。

  抱一子解周易參同契敘#1

  夫物之成乎形象者,久則必毀,而乾坤不毀。物之聚乎精華者,久則必散,而日月不散。物之麗乎木、火、土、水者,其質終壞,而真金不壞。物之屬乎砂#2、石、草、木者,其性可死,而真丹不死。然則乾坤也、日月也,真金也,真丹也,皆物之至神者爾。是以仙家金丹之號,非苟而取。故金丹者象乾坤以為體,法日月以為用。乾坤,吾身之天地也。坎離,吾身之日月也。乾坤升降則有候,坎離配合則有機。至寶鍊成,一得永得,此其所以不毀、不散、不壞、不死歟。大矣哉,金丹之道包空括壤,越數超形、非其他妙法#3、三千六百門所可望洋也#4。

  先聖欽重道寶,懼泄非人,每以心傳,不形竹素。後漢魏伯陽,悼大道之幾鬱,憫志士之無師,始以所得《古文金碧龍虎經》,假象託趣,演而伸之,紆發丹祕,曉諸未悟,目之#5日《周易參同契》。其辭古意深,人病難讀,徐從事、張隨、彭真一皆嘗傳註,今所見惟彭耳。然文義雖詳,而真機尚隱。近時俗解,類以旁門,附會視彭,益舛貽誤,後學不足觀矣。抱一先生陳·君,天稟夙穎,洞明性宗#6。嘉定癸未,遇至人于淮之都梁,盡得金丹真旨。寶慶初來輩下,以慈濟心接挽後輩,始得《參同契》,讀之迎刃無留疑,已而盡謝朋從,入室修鍊者餘年,功益深而道益著。於是,以其親履實詣者,筆諸訓解,言入微而義釋,辭不費而理彰,猶蔡墨之辯#7神龍,和氏之指真玉,丹道有所恃賴矣。昔伊川程子,謂世有至難者三事:為國而至於祈天永命、養形而至於長生、學而至於聖人,三者其功則一,皆可以奪造化。今先生之道,非但養形而已也。後學能熟味此篇#8,深求而自得之,然後知先生之所謂道有非言語、文字之所能及者矣。《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僕洗耳先生造極之論殊久,且預聞著述之意於是乎書。

  先生,名顯微,字宗道。後隱以少#9微名,淮揚#10人也。號抱一子。有《立聖篇》及《顯微卮言》并《抱一子書》傳行于世云。有宋端平改元夏五月朔旦,金華洞元天璧壺道人鄭伯謙拜手謹敘。

  #1四庫本作『周易參同契原序』,內容包括鄭伯謙和陳顯微的序文。而底本衹有鄭伯謙的序文。

  #2『砂』,四庫本作『沙』。

  #3『妙法』,四庫本作『幻法』。

  #4『也』,四庫本作『矣』。

  #5『之』,原脫,據四庫本補。

  #6『性宗』,四庫本作『性命之宗』。

  #7『辯』,四庫本作『辨』。

  #8『此篇』,四庫本作『此編』。

  #9『少』,原脫,據四庫本補。

  #10『淮揚』,原作『維揚』,據四庫本改。

  周易參同契解卷上

  抱一子陳顯微解

  上篇

  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

  《金碧經》曰:神室者,丹之樞紐,眾石之父母。魏君謂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其義一也。非神室則無以成丹,非乾、坤則無以見《易》。乾、坤,純體之卦也。六子,破純體而為卦也。麻衣曰:乾坤錯模#11乃生六子。六子即是乾坤破體,是則六子因乾坤而生,而六十四卦亦莫不出於乾坤,故日眾卦之父母。父母之體本是純陽純陰,自六子之生而純陽純陰之體破矣,烏可復純乎?陳希夷曰:破體鍊之,純體乃成。是知破體鍊之可返純體而入道,眾石鍊之可歸神室而成丹。然而,眾石非外物,吾身中之眾卦也。神室亦非外物也,吾身中之乾、坤也。欲鍊大丹,先設乾坤為神室;神室既設,而變化在乎其中矣。

  坎離匡郭#12,運轂正輻。

  乾坤既奠,陰陽自交。乾下交坤而為坎,坤上交乾而為離,坎離成而變化又在乎其中矣。陳希夷曰:日為天,黑自西而下以交於地;月為地,黑自束而上以交於天。男女交精之象也。日月往來,寒暑生焉,四時成焉,晝夜分焉,陰陽定焉。天地不能寒暑也,以日月遠近而為寒暑。天地不能四時也,以日月南北而為四時。天地不能晝夜也,以日月出沒而為晝夜。天地不能晦明也,以日月交會而為晦明。陰陽雖妙,不外乎日月。造化雖大,不外乎坎離。是故眾卦之變雖不齊,而不出坎離之中。爻周流乎六位也,猶車輻#13之設,雖不一,而不出乎一轂之運居其中也。坎離中爻,謂坎中之一陽#14,離中之一陰#15,上下往來六爻之內。《老子》曰#16: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達者得其道而運身中之日月,常人昧其理而違造化之陰陽,則未免有覆隍#17之虞、脫輻之咎,其於匡郭正轂,果何有哉?

  牝牡四卦,以為崇籥。覆冒陰陽之道,猶工御者,準繩墨,執銜轡,正規矩,隨軌轍,處中以制外。

  乾者純陽,牡卦也。坤者純陰,牝卦也。坎者陰中有陽,離者陽中有陰,牝牡相交之卦也。故謂之牝牡四卦。其他六十卦,或偏陰在上,或偏陽在下;或偏陽在上,或偏陰在下,陰陽不純,牝牡不交,不可謂之牝牡。惟此四卦,覆冒陰陽之道,以為棄籥。乾坤者棄籥之體,坎離者棄籥之用,知四卦體用,則猶工者準繩墨而就規矩,御者執銜轡而循軌轍,處其理於中,制其妙於外,庶幾舉無差武,動合自然也。

  數在律曆紀,月節有五六。經緯奉日使,兼并六十四。剛柔有表裹。

  律曆之中,一月三十日。而牝牡四卦之餘,適有六十卦。以卦奉日,一日兩卦,一卦為經,一卦為緯,朝《屯》暮《蒙》,朝《需》暮《訟》,以至《既濟》、《未濟》;而卦象內外剛柔之體,朝在上則暮在下,剛在表則柔在裹。也《既》、并兼前四卦,則《周易》六十四卦皆為吾用,是則大丹之道可以參諸《易》,而《參同契》之所以作也。

  朔旦《屯》直事,至暮《蒙》當受。晝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既》、《未》至晦爽,終則復更始。日辰為期度,動靜有早晚。

  麻衣曰:消息畫象,無止於辭;外見意,方審《易》道。又曰:卦有反對,最為關鍵,反體既深,對體尤妙。 《屯》卦也,反之#18為 《蒙》卦也。自《需》一《訟》以下皆以倒體為次,如《頤》、《小過》之類。可反者,則以對體次之,故 《頤》卦則以 《大過》卦次之,此對體自朔旦用《屯》、《蒙》,至晦爽用《未》,晦爽循環,終而復始。可見,朝陰則暮陽,晝動則夜靜,練迴互,主客遞分,消息盈虛避就生殺。進火忌斯須之謬,退符防毫髮之差。抽添須辨#19浮沉,運用審之昏曉。學者因象而求意,得意而忘象可也。《悟真篇》詩.云此中得意休求象,若究群爻設役#20情是也#21。

  春夏據內體,從子到辰巳。秋冬當外用,自午訖戌亥。

  卦有內外二體。內卦三爻,法一年之春夏、一日之子後午前。外卦三爻,法一歲之秋冬、一日之午後子前。內卦法陽,外卦法陰,乾坤交泰之象。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子後進火,午後退符,其理一致。

  賞罰應春秋,昏明順寒暑。爻辭有仁義,隨時發喜怒。如是應四時,五行得其理。

  賞為陽,罰為陰。也為陽,義為陰。喜為陽,怒為陰。朝則行陽以應春夏,暮則行陰以應秋冬,苟能應四時之宜,自然得五行之理。非區區行賞行罰,汲汲為義為仁與夫作喜作怒也,魏君假是以喻陰陽生殺云爾。況丹者至陽之精,倘有纖毫陰熙燬煉未盡,終未成就。修真之士,動靜語默之閒,可不饉歟。至如好生利物、仁慈寬恕、惠愛忠信、和喜清靜、一真實不妄之類,皆陽也。好殺害物、一殘忍嫉忿、責怪凌侮、驕傲狠愎、淫慾、虛許不實之類,皆陰也。戒陰修陽,陰將自亡。陰盡陽純,自然成真。

  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天地者,乾坤之象也。設位者,列陰陽配合之位也。《易》為坎離。坎離者,乾坤二用。二用無爻位,周流行六虛。往來既不定,上下亦無常。.幽潛淪匿,變化於中。包囊萬物,為道紀綱。

  此段魏君自解,以乾坤為神室,列陰陽配合之位,使坎離交於其中,以成變化之功。《易》謂坎離者,日月為易也。日月,乃天地之《易》。坎離,即人身中之《易》。乾坤,其體也。坎離,其用也。二用無爻位,周流行六虛,往來不定,上下無常,幽潛莫測,淪匿難尋,而變化於中,生成至寶,猶陰陽交感,化生萬物,而為道之紀綱也。

  以無制有,器用者空。故推消息,坎離沒亡。

  《金碧經》曰:有無相制,朱雀炎空。紫華曜日,砂汞沒亡。魏君之言,蓋發明《金碧經》之旨也。其旨蓋以性火真空,制命水至寶。火體本空,遇物而現,而虛明無我者皆火德也。及乎運火於太虛鼎器之中,使彌天紫焰,遍界紅光;金官玉闕,變現千端;神獸靈龍,飛騰萬狀。此鉛汞也,亦坎離也,固非無也。然作用既已,果安在哉?故云:故推消息,坎離沒亡。

  言不苟造,論不虛生。引驗見幼,校度神明。推類結字,原理為證,坎戊月精,離己日光,日月為易,剛柔相當。土旺四季,羅絡始終。青赤白炁,各居一方。皆稟中宮,戊己之功。

  《易》卦納甲法:坎納六戊,離納六己。坎為月,離為日。故曰:坎戊月精,離己日光。日月二字合為易字,故曰:推類結字,是皆原理為證,而非虛造言論也。《易》既不外乎日月,丹豈不本乎坎離?然坎之與離此懷真土旺四季,《易》者,增輝,皆存戊己。古人云:都綠彼遂使金丹有返還。況土羅絡始終。水、火、木、金雖各居一方陽詩云:而皆稟中官土德。張紫四象五行全藉土功大矣哉。土者之俱歸於土,金母也。則知五行之俱變為金然後能會造化於中官土矣。

  象也,懸象著明窮神以知化陽往則陰來。輻賡而輪轉,出入更卷舒。

  《金碧經》曰:丹衛著明火。窮微以任化,君以《易·繫辭》參之。然大《易》之道垂象於日月,火,金火即坎離也窮其神明而行火候,化之妙矣。土德之知五行種黃芽於后莫大乎日月。莫大乎金陽動則陰消。魏大丹之道著明於金故金精盛則玉兔火德旺而金烏倍烈。學者既而知其化,使陽往而陰來,輻磚而輪轉,遞互出入,取大《易》爻象而為節符相為卷舒,視日月昏自然奪天地之機盜造

  《易》有三百八十四爻,據爻摘符,符謂六十四卦。晦至朔旦,震來受符。當斯之時,天地媾#22其精,日月相撢持。雄陽播玄施,雌陰統黃化#23。混沌相交接,權輿樹根基。經營養鄞鄂,凝神以成驅。眾夫蹈以出,煥動莫不由。

  《易》有三百八十四爻,藥有三百八十四銖。二十四銖為一兩,三百八十四銖為十六兩,即二八之數。據爻象陰陽升降之理,摘卦為符而視符行火,符即爻畫,非別有符也。據《易》言之謂之卦,據丹言之謂之符,故日符謂六十四卦也。卦當陽生之震,則火進一陽之符,當斯之時,神室鍊其精,金火相運推。雄陽,龍也;雌陰,虎也。播玄施者,龍騰玄天而降雨也;統黃化者,虎入后土而產金也。上天入地,混沌交接之象也。於是,權輿而立其根基,經營而養其鄞鄂,其神既凝,其軀#24自成。几大而天地,細而輕動,有形有氣者,莫不由是而出。惟產此一點於外,乃降本流末為生生不窮之道。產此一點於內,乃返本還元、長生超脫之道也。

  於是,仲尼讚鴻濛,乾坤德洞虛,稽古當元皇,《關維》建始初,冠昏#25炁相紐,元年乃芽滋#26。

  形炁未具日鴻濛,具而未離日渾淪。《易》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易》,猶鴻濛也。太極,猶渾淪也。乾坤者,太極之變也,合之為太極,分之為乾坤。故合乾坤而言之,謂之渾淪;分乾坤而言之,謂之天地。仲尼讚《易》,首陳乾坤為《易》之門戶,以乾坤洞虛之德,而蘊鴻濛之《易》也。《關睢》之詩,冠昏之義,取二炁相紐而言也。乾坤未分則謂之渾淪,陰陽相紐則謂之始初。列子曰:太初,炁之始也;太始,形之始也。故日關雖建始初也#27。金丹者#28,太乙元君取乾坤未分、陰陽未離之熙,化為真汞,鍊作真丹,故曰:先天一炁,混元至精。又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金碧經》曰:元君始鍊汞,神室含洞虛。玄白生金公,巍巍建始初。其旨在此。元年者,首年也,修鍊之初。首初一年,滋生黃芽,金丹成矣。學者當觀時節因綠,下手用功探取至寶,以結丹頭。丹頭既得,自然默會天機,而立超聖地。世人迷昧不曉天機,妄以私意測度,或錯認邪蹊,或誤求外物,又豈知神靈至寶生於虛無者邪?蓋乾坤未分,陰陽未判,自有其時也,學道之士切在至誠,專心歸向道真,一旦逢師授之口訣,或熟讀是書,豁然契悟,則自能曉悟其時。既悟其時#29方能探至寶於虛無,取靈物於恍惚。或問曰:虛無恍惚之中,豈有物耶?答曰:豈不見陽燧取火、方諸取水,其火其水憑虛而生?但人未知虛空之中自有天然神通妙用,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者耳。

  聖人不虛生,上觀顯天符。天符有進退,屈伸以應時,故《易》統天心。

  顯天符者,日月也。日月有進退屈伸,與《易》卦陰陽升降、往來代謝之理相應,故知《易》統天心,而作《易》聖人有#30大功大德於天下,豈虛生也哉。

  《復》卦建始萌。長子繼父體,因母立兆基。消息應鍾律,升降據斗樞。三日出為爽, 震受庚西方。八日 兌受丁,上弦平如繩。十五 #31乾體就,盛滿甲束方。蟾賒與兔魄,日月氣雙明。蟾賒視卦節,兔魄吐精光。七八道已訖,屈折低下降。十六轉受統, 巽辛見平明。 艮直於丙南#32,下弦二十三。 坤乙三十日,束北喪其朋。節盡相禪與,繼體復生龍。

  大道形于造化,而造化至難窺測也。苟能窺造化而測其機,則能探道妙而盜其用。非真仙上聖疇克爾哉。古之聖真,仁天下之心不可思議也。既測造化之機,而利諸己。復明造化之妙,而利諸人。在己者固可以心'知意會,而示人者非假象托文,將何以發明,使人默而識之乎?於是,仰觀俯察於天地之問,而顯造化之妙用者莫大乎日月;旁求於經書之中,而載造化之妙理者莫出於《易》卦。而又將日月往來盈虧之迸,校《易》卦爻畫變動之理,莫不相參而一致,是則《參同契》之所由作也。謂參大《易》之理,同造化之妙,契大丹之道也。今觀乎一陽初生,其卦為《復》(震下坤上),震為長男,坤為母,乾為父;《復》卦本是純坤,一陽自乾來,變下為震,故曰:因母立兆基。震具乾體而微,然積漸二陽以至三陽,則乾體成矣,故曰:長子繼父體。消息#33應鍾律者,一月增一爻也。據斗樞者,一時進一爻#34也。每#35月初三日,月現微明於西方庚位,應震之一陽初生。而《周易》納甲法震卦納六庚,其造化之理參合如此。初八日,月現上弦於南方丁位,應兌卦二陽生。而納甲法則兌納六丁。以至十五日月滿於束方甲位,則乾卦又納六甲。其時卦備三陽,兔蟾俱盛。蟾蛛本金氣之精,故視卦節而漸旺。玉兔乃卯木之魄,故望太陽而吐光。七八者,十五也。三五之道已終,則滿者虧而伸者屈,高者低而升者降。至十六日,一陰生,而當陰用事,月於平旦現在西方辛位,以應巽卦納辛。至二十三日,月#36於平旦現#37在南方丙位,應艮卦納丙。至三十日,月沒束方乙位,應坤卦納乙。節盡則又相禪與,陽復用事,繼體生龍。龍者,震也。八卦之中,獨坎、離二卦不與者;往來升降於六卦,即坎、離之二用也。坎、離之用大矣哉。

  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終。七八數十五,九六亦相應,四者合三十,陽氣索滅藏。八卦布列曜,運移不失中。

  乾納六甲、六壬,坤納六乙、六癸。八卦之中,惟乾、坤納二榦,餘卦只納一榦,故曰: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終。以顯乾坤之中,皆有真水也。少陽數七,少陰數八,合之得十五。老陽數九,老陰數六,合之得十五。四者合之得三十,應一月之數。七、八、九、六者,四象也。大《易》之理與造化之理,莫不一致也。至三十一七六日月沒之際,陽氣索然滅藏。過是,則一陽又復生矣#38,宛轉循環,終而復始。運移不失其中,則準造化而無差,應卦爻而不武矣。

  元精眇#39難睹,推度幼符證。居則觀其象,準擬其形容。立表以為範,占候定吉凶。發號順節令#40,勿失爻動時。上察河圖文,下序地形流。中稽於人心,參合考三才。動則依卦變#41,靜則循#42《象》辭。乾坤用施行,天地然後理。可得不慎乎#43。

  元精者,至靈至神之至寶也。生於虛元,元形象之可睹。隱於眇忽#44無蹤跡之可求。將欲探之;叉洞曉陰陽,深達造化;推其符證,效其法度;居則觀象而準擬其形容,動則立表以占候其吉凶;上察天文,下觀潮候,中稽人心。更須循卦節而行陽,則動勿失爻象變動之時;體《象》辭而行陰,則靜不失至柔含光之理。如是,則乾、坤之用在我施行,而靈神之精可得而探取矣。況八風調則甘露降,陰陽泰則醴泉生。是皆天地治也。和則致祥,乖則致厲,可得不饉歟。

  御政之首,管括微密,開舒布寶#45。要道魁柄,統化綱紐。爻象內動,吉凶外起。五緯錯順,應時感動。四七乖戾,栘離俯仰。

  用功之初,猶御政之首,須當遏絕凶淫,屏去#46嗜慾,管括元氣,使微密堅固、無走泄之虞,自然布寶於金胎,生神於玉室。苟毫髮差殊,則如政事錯謬。應時感動,天變乖離,其要在乎運火候於精微,體斗杓之運轉。爻象內動,吉凶外興。五緯或差,列宿隨戾矣。

  文昌統錄,請責台輔。百官有司,各典所部。

  丹居神室,猶人君之立國;而人君之立國,益取於天象有三台公輔之位,有文昌統錄之司。台輔之職則坐而論道,調燮陰陽,使百官各任其職,故詁責在台輔也。統錄之司,則揆量人村,黜陸賢否,使百官各盡其能,故統錄在文昌也。百官有司,各稱其職,則民物安妥而天下太平;眾卦火符,不失其度,則萬化流通而聖胎增長。然治國者在一人之所招,修丹者在一心之所感而已。

  日合五行精,月受六律紀。五六三十度,度竟復更始。.原始要終,存亡之緒。或君驕溢,亢滿違道。或臣邪佞,行不順軌。弦望盈縮,乖變凶咎。執法刺譏,拙閣過貽主。

  此段五六,以明水土之用也。土數五,日之數五,而五行之數亦五也。水數六,月之數六,而六律之數亦六也。自甲至癸十榦,謂之十日,而五榦#47剛五榦柔,此日之數五也。月律十二,而六律六呂,此月之數六也。五其六而為三十度,度竟復更始者,晦朔循環也。金火二物,互相存亡於晦朔之問。或君驕溢,亢滿違道者,土數多而分兩違也。或臣邪佞,行不順軌者,水銖不定也。分兩盈縮,則乖變凶咎,不當責火,過在土也。《金碧經》曰:非火之咎,譴責于土。蓋謂此也。

  辰極受正,優游任下。明堂布政,國無害道。內以養己,安靜虛元。原本隱明,內照形軀#48。閉塞其兌,築固靈株。三光陸沉,溫養子珠。視之不見,近而易求。

  丹居神室,猶北辰在上以正眾星,人君布政以臨萬國,中正而不動,則森羅順共#49;端拱而無為,則天下和平,是則為政法天。而丹法為政也,則當隱藏其明,回光內照,無為靜默,固蒂深根;日月與萬象俱沈,使光輝之不露。嬰子共玄珠增長,本溫養之無虧。無為功裹見神功,非有相中生實相,視之不可見,聽之那得聞?然近而易求,非從外得,在學者陰功善行,如何耳?

  黃中漸通理,潤澤達肌膚。初正則中美#50,榦立末可持。

  黃者,中官之色。丹者,中官之寶。《周易》坤卦六五《文言》曰: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暢於四肢,發於事業:美之至也。而況身有大丹,懷藏至寶,則其精神異常,肌膚潤澤可知矣。大抵欲為神仙,先為君子德行。或嫌於君子,則人道猶未充,況仙道乎?故魏君取《易》居中履正之辭,以發明有中形外之理,使上根之士,聞之則積行累功而登仙;中士聞之,亦不失為善人君子。

  一者以掩蔽,世人莫知之。

  經曰:了#51得一萬事畢,而一之#52妙理豈易知之者耶?苟知是一,而後可以得是一。如是之一,真一之一也,非數之一也。真一之一,自道而生。而數之一,則天一生水之一也。知一自道生,則大丹之道無餘蘊矣。故日一者以掩蔽,但世人莫能知之耳。

  上德無為,不以察求。下德為之,其用不休。上閉則稱有,下閉則稱無。無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此兩孔穴法,金氣亦相須。

  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上行而卑暗#53。坤道上行而其體本靜,靜則無為而不可以察求。乾道下濟而其體常動,動則有為而·自強不息。上閉稱有者,坤道上行,閉之則有水,而水有形。下閉稱無者,乾道下濟,閉之則有火,而火無進。無者以奉上者,乾可以索坤而上行也。上有神德居者,坤則含真一之寶也。乾下濟則能生坤之氣,坤上行則能生乾之金,其要在乾、坤二竅互相為用。上下交泰,則金多而氣自生,氣多而金自盛,是則金之與氣實相須。此乾、坤二妙用也。

  知白守黑,神明自來。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陰陽之始,玄含黃芽。五金之主,北方河車。故鉛外黑,內懷金華。被褐懷玉,外為狂夫。

  白者,銀也;黑者,鉛也。知白守黑,謂鍊銀於鉛也。鍊銀於鉛,則神明自生。銀為金之精,鉛為水之基。五行之中,惟獨水之數一,合道之樞,而為陰陽之始也。雖非真一之一,而得真一之用,故真一之道先取金子為黃芽之根。金子,即水也。欲合萬殊而為一,叉先於萬殊之中,求其一者而為基也。此金丹之法,有取於用鉛者,其理如此,所以謂水為道樞也。論至於此,始明水得真一之用,而未是真一之一也。水之生數一,水之‘成數六。以成數六言之,則水一含土五也。故鉛外黑,內含金華,而有玄含黃芽之妙用焉。水者,五行之始。鉛者,五金之主。水本居北,搬#54運而南,使水自下升,載寶而上,如河車之運,故日河車。以黃複黑,故日被褐,謂鉛質本賤也。而白銀在內,故日懷玉,謂至寶冥藏#55也。大抵造化之理,莫不以賤護貴,以晦養明,以卑保尊,以狂養聖。雖外視狂夫,而內懷至寶。可見,機緘不露,良賈深藏,豈可與急急於人知者同日而語?魏君之旨,雖本在鉛,而義亦兩及之。

  金為水母,母隱子胎。水者金子,子藏母胞。真人至妙,若有若無。髻·髭大淵#56乍沉乍浮。進退分布,各守境隅。

  銀是金,鉛是水,金生水,故金為水母。水者金子,鉛藏銀,故母隱子胎,子藏母胞。金胎處鉛中,即是真人在淵內,或現或隱,乍沉乍浮,及乎用鉛既已,水退淵澄,真人出現,則又各守境隅矣。《金碧經》曰:灰池炎約,鉛沉銀浮。其旨同此。

  採之類白,造之則朱。鍊為表衛,白裹#57貞居。方圓徑寸,混而相拘。先天地生,巍巍尊高。

  探之類白者,探浮銀至寶於西方。造之則朱者,結金丹聖胎於南室。丹成顯象,如混沌雞子,白裹貞居,方圓徑寸,混而相拘。此魏君顯示先天之法象也。既生於天地之先,其巍巍尊高,豈可思議?

  旁有垣闕,狀似蓬壺。環匝#58關閉,四通踟跼。守禦固密,關絕姦邪。曲閣相通,以戒不虞。可以無思,難以愁勞。神黑滿室,莫之能留。守之者昌,失之者亡。動靜休息,常與人俱。

  神室之中,法象既圓,世,界成立。金輪在外如牆闕之周遮。世界居中,同蓬壺之美麗、銀山鐵壁之堅密,則使闆絕姦邪以無虞。瓊樓玉閣之四通,則可游戲神通而無礙。當是時也,可以無思,難以愁勞。保護太和,如持滿器,一念動止則法身隨焉。神黑充身,至難保護,守之則昌,失之則亡,學者勉之哉。  

  是非歷藏法,內視有所思。履斗步歪宿,六甲次日辰·。·陰道厭九一,濁亂弄元胞。食熙嗚腸胃,吐正吸外邪。晝夜不外寐,晦朔未嘗休。身體日疲倦,恍惚狀若癡。百脈鼎沸馳,不得清澄居。累土立壇宇,朝暮敬祭祠。鬼物見形象,夢寐感慨之。心歡而意悅,自謂必延期。遽以夭命#59死,腐露其形骸。舉措輒有違,悖逆失樞機。諸術甚眾多,千條有萬餘。前卻違黃老,曲折戾九都。

  世問法衛不可勝計,雖歷藏諸法,在學者明辨#60邪正,審察是非而已。如閉目內視而思五臟之精光,步斗而行以取天呈之正無,按日辰而祭甲,厭九一以行陰,吐正黑而吸邪,濁元胞而服熙,晝夜不外,晦朔無休,身體日痕,精神恍惚,或立壇而祠鬼,或感夢以析神,諸衍雖多,皆非正法。將期延壽,反更夭亡,腐亮#61形骸,枉傷天命,誠可悲嘆。又豈知金液還丹,並與父母肉身變化而飛騰者哉?如前所迷諸法,皆違背黃帝、老君之道,觀其舉措反獲戾於九都之府矣。

  明者省厥旨,曠然知所由。勤而行之,夙夜不休。服食三載,輕舉遠遊。跨火不焦,入水不濡。能存能亡,長樂無憂。道成德就,潛伏伺時#62。太乙乃召,移居#63中洲#64。功成上昇,膺錄受圖。

  世之明者,省魏君所述之旨,知所以修鍊之由,勤而行之,夙夜無替,不瑜三年,丹道成就,便可出水入火,輕舉遠遊,變化靈通,消遙自在。然道成德就,須當港伏人問,積功累行,以待太乙元君之召,然後移居中洲,膺圖受錄,功滿上升,身歸紫府。所謂功滿三千大羅為仙,功滿八百大羅為客,在功行之高下云耳。

  《火記》不虛作,演《易》以明之。偃月法鼎爐,白虎為熬樞。汞日為流珠,青龍與之俱。舉束以合西,魂魄自相拘。中上弦兌數八,下弦艮亦八。兩弦合其精,乾坤體乃成。二八應一斤,《易》道正不傾。銖有三百八十四,亦應卦爻之數。

  古有丹書迷火侯功用,謂之《火記》,几六百篇,其旨不外乎《周易》。然《火記》之作,豈虛而無據耶?當演《易》以明之,可也。《易》有三百八十四爻,即周天火候、上下二弦、二八一斤之數。一斤計三百八十四銖,適與卦爻相應。乾爻一百九十二,坤爻一百九十二,而乾坤之道備矣。偃月爐者,謂玄關一竅之體用也。其竅半黑半白,如半弦月,故日偃月爐。知偃月為爐鼎,則大丹之道思過半矣。白虎在下為發火之樞機,青龍居上起騰雲之風浪,其閒真汞變化流珠。是則,束龍與西虎相交,陰魄與陽魂相制,運神功於金鼎,煖聖藥於玉爐,倒造化之機,翻乾坤之用,非天下之至通,其孰克知此#65哉?

  金入於猛火,色不奪精光。自開闢以來,日月不虧明,金不失其重,日月形如常。金本從月生,朔日一受日符。金返歸其母,月晦日相包。隱藏其匡郭#66,沉淪於洞虛。金復其故性,威光鼎乃熹#67。

  日月與金最為長久,自開天闢地以來,日月之形如常而未嘗虧明,真金之重如初而未嘗奪色,益三者一體也。人徒見金精盛而月倍明,以知金自月生,而不知月之明本生於日也,故會合之際,月藏其明,沉淪同虛,以受日化乃能生金,而金性本出於日,故其堅剛重,實稟太陽之色,具太陽之性也。萬物遇火,莫不銷壞。惟金入火,色不奪光,經百鍊而愈堅,度大冶而益赤,益火乃太陽之氣,金乃太陽之精,金入猛火乃復其故性,是以鼎爐火熾則金色愈增,而威光熹然可愛矣。

  子午數合三,戊己數稱五。三五既和諧,八石正綱紀。呼吸相含育,佇恩#68為夫婦。黃土金之父,流珠水之母。水以土為鬼,土鎮#69水不起。朱雀為火精,執平調勝負。水盛火消滅,俱死歸厚土。三性既會合,本性共宗祖。

  八石,外藥也。以三五譬之,子水一,午火二,子午之數合而成三也。土數五,故戊己稱五也。三五和諧,水、火、土三者合會也。三五相為夫婦,互作君臣,如八石之互相制度也。土生金,故土為金父。土剋水,故土為水鬼。流珠,汞也,生於日而結為金;金生水,故流珠為水母。以水沃之,則火不炎。以土鎮之,則水不濫。是則,三物一家都歸戊己也。水得土則消,火得土則息,金得土乃歸其父也。土為金父,則火為金祖,故日三性會合,則本性共宗祖也。

  巨勝尚延年,還丹可入口。金性不敗朽,故為萬物寶。術士服食之,壽命得長久。土遊於四季,守界定規矩。金砂入五內,霧散若風雨。薰蒸達四肢,顏色悅澤好。髮白皆變黑,齒落生舊所。老翁復丁壯,耆嫗成詫女。改形兔世厄,號之日真人。

  胡麻又名巨勝,此几藥也。服之尚可延年,況神丹乃純陽之精,其性如金剛之不壞?而金在萬物之中,為至貴之寶,苟得服之,壽命長久,豈不萬倍於几藥乎?辰、戌、丑、未四方皆有土,可見金、木、水、火皆資土而立。而五臟之數五,雖稟金、木、水、火,其實亦#70資土五而榮也。金者,土之子。真丹入腹,而金氣入於五臟之內,則淇濛煙霧遍體薰蒸#71如陶冶之中火正熾時,而上水下施如煙如霧。其時,四肢百脈淫淫若#72春澤,薰蒸而流布#73自然回顏換骨,返老還嬰;顏色光鮮,精神悅澤#74,髮白返黑,齒落更生;老翁變作壯年,耆嫗翻成?女。形體改換,世厄自逃。晝夜清明,神識不寐。法身與幻質皆充,陰魄與#75陽神俱妙,方可謂之真人矣。當是時,雖混塵凡而不同三界,雖居濁世莫測行藏。欲去則直造蓬洲,放意則徑#76超象外矣。

  胡粉投火中,色壞還為鉛。冰雪得溫湯,解釋成太玄。金以砂為主,稟和於水銀。變化由其真,終始自相因。欲作服食仙,宜以同類者。植禾當以黍,覆雞用其子。以類輔自然,物成易陶冷。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櫝。類同者相從,事乖不成寶。是以燕雀不生鳳,狐兔不乳馬,水流不炎上,火動不潤下。

  物類相感,有不期然,而自不容不然者。胡粉本鉛燒就,而再投火中,則其色變壞,復化為鉛。冰雪本水結,再得火熙,則復化為水。至寶之生,.本出乎太陽真精。結靈聚秀,初結成硃砂,則其中已有真汞。真汞離母,則日水銀。水銀在大冶之中為太陽所鍊,歲久凝為白銀,白銀歷久始變黃金,則是金本以砂為主。砂者,神也,故日神砂。汞者,精也,故曰水銀。今者鍊丹之初#77,先探陽精變化為砂,次取水銀與砂相合,研和二物,煆鍊成金。既已成金,方用鉛養。益真精生化出乎太陽,本與太陰交合而生,須得真鉛始堪服食。真鉛生於太陰,故日同類。金得真鉛,如子得母,以此相輔,陶冶易成,譬之#78以黍種禾#79以雞抱卵,同稟相感,同氣相須也。苟不知此,別求異類,則徒勞心力,枉費工夫,猶·燕雀不能生鳳,狐兔不能乳馬,水不可以蒸物,火不可以潤物也。知此理,則砂汞合而精神生,水火交而蒸潤得,則是火居水下而可以遂炎上之功,水居火上而可以成潤下之德,非天下至精,其孰與於此哉?

  世間多學士,高妙負良材。邂逅不遭遇,耗火亡貨財。據按依文說,妄以意為之。端緒無因綠,度量失操持。搗治#80羌石膽,雲母及礬磁。硫黃燒豫章,泥頓相鍊持。鼓下五石銅,以之為輔樞。.襟姓不同種,安肯合體居。千舉必萬敗,欲點反成癡。僥倖迄不遇,聖人獨知之。稈年至白首,中道生狐疑。背道守迷路,出正入邪岐。管窺不廣見,難以揆方來。

  金丹之理,妙奪造化,迥出思議之表。不遇至人,徒勞測度;若用外物,尤其狂妄。守邪背正,又非賢村。往往學道之人,不肯堅心尋師訪友,苦志勤求,或有始無終,或狐疑中道,蹉跎白首,衰老無成,是皆以#81管窺天、自高自滿者之過也。然明明日月,蕩蕩乾坤,寒暑往來,朝昏相代,無非大道方來之理。不遇至人,難以揆度。學者宜先積行累功#82,以析感遇,切勿自欺,到此#83寶山,空手歸去。

  若夫至聖,不過伏羲,始畫八卦,效法天地。文王帝之宗,結體演爻辭。夫子庶聖雄,《十翼》以輔之。三君天所挺,迭興更御時。優劣有步驟,功德不相殊。制作有所踵,推度審分銖。有形易忖量,無兆難慮謀。作事令可法,為世定詩書。素無前識資,因師覺悟之。皓若寨帷帳,瞋目登高臺。

  魏君天資挺拔#84猶且因師覺悟,故嘆金丹妙理,非有形有兆,實難忖難量。雖三聖寓是理於《易經》,而八卦參#85玄機.於造化,象指既形之妙,言彰可兆之功,揆之《參同》,猶存世法。雖聖人審分銖而制作,使學者探蹟隱而#86推求,奈何指祕辭心#87、道超象外。《參同》不作,冥昧奚明?此魏君所以準窮理盡性之書,迷超几入聖之道。如執左契,似寨前帷,本出師資,非干前識。是知天機雖遠而人人有分,大道不隱而世世得人,勿謂宿有仙骨方可希求,當知但辦肯心無不可者。翻覆魏君前後謙辭,始知前真慈悲之旨。

  《火記》六百篇,所趣等不殊。文字鄭重說,世人不熟思。尋度其源流,幽明本共居。切為賢者談,曷敢輕為書。若遂結舌瘡,絕道獲罪誅。寫情著竹帛,又恐泄天符。猶豫增嘆息,悅仰綴斯慮#88。陶冷有法度,未忍悉陳敷。略述其紀綱#89枝條見扶鍊。

  世之學者見丹經、紫書、火侯之說,迷進退、文武之功,有始終起止之異,不狐疑者鮮矣。所以諸經多云有六百篇以載火候功用,殊不知言殊旨一,體異用同。既識朝《屯》暮《蒙》之反覆,則知晝《詬》夜《復》之循環,如轉城璣,如循軌轍,雖文辭之鄭重,實囑付#90之勤渠#91故彰六百篇,以周三百日不出乎進退兩卦,但在夫始終一誠,心志精專,絲毫不武;嘆夫聖言不隱,世不熟思,故魏君復叔三篇,無非一理,益欲調析紀綱,陳敷法度,使後學易明,厥量大哉。

  以金為隄防,水入乃優游。金計有十五,水數亦如之。臨爐定銖兩,五分水有餘。二者以為真,金重如本初。其三遂不入,火二與之俱。三物相含受,變化狀若神。下有太陽黑,伏蒸須臾問。先液而後凝,號日黃輿#92焉。歲月將欲訖,毀性傷壽年。形體為灰土,狀若明窗塵。

  欲鍊大丹,先以純金修築城郭周遭圍逵#93然後取真水於其中,始無滲漏。或謂金隄,或言城郭,皆此意也。欲築金隄,但知四象、五行全藉土之理,則金自然生#94成矣。會用五行真土,能成五行真金,益土者金母也。既成五行真金,則能櫃五行真-水,益水者金子也。水、土、金三物紐結成方寸#95之形,而嬰兄現象於其問矣。及夫運用上昇,則金光滿室騰騰,若車輿之行,故號黃輿也。但臨爐定#96則金重不過五分,放水多些少#97不妨。其三不入,火二與俱者,木三#98、火二也。火二與木三俱不入,如人之魂神本自無體,寓物而現。修真之功,但鍊水、土、金三物,三物既結就而成寶,則魂神自然與之俱妙矣。水入金防本是凝液,借太陽在下之氣伏蒸燈鍊,變化成黃#99輿。火力既周,神功既足,則千變萬化,鳳筆龍車皆是物也。及乎脫胎,則形體閃爍,如明窗#100日影射塵之狀,此魏君顯露功成變化之象,奈何世人不知,妄行忖測,曾未夢見,敢肆臆說。惟親詣者能知之耳。

  擣治并合之,馳入赤色門。固塞其際會,務令致完堅。炎火張於下,晝夜聲正勤。始文使可修,終竟武乃陳。候視加勤慎,審察調寒溫。周旋十二節,節盡更相親。氣索命將絕,休死亡魄魂。色轉更為紫,赫然成還丹。提粉以一元#101,刀圭最為神。

  此言運用之功,動天地之棄籥,如檮而治之,直至南方赤門,方固閉而使水火際會。此功晝夜不絕,先以文升,次以武降,周旋十二時,一日既終,更宜勉強#102,至於氣已索然,命將垂絕,百豚歸根,萬竅歸寂#103,非死也,猶死也#104。絕後重甦,金光轉紫,狀如紫粉,一刀圭許,時時呈露,處處現前#105,變化不測,神妙不可思議矣。

  推演五行數,較約而不煩。舉水以激火,奄然滅光明。日月相激薄,常在晦朔問。水盛坎侵陽,火衰離晝昏。陰陽相飲食,交感道自然。

  若以五行較之,火見水則奄然滅光,然日月亦水火也,每遇合朔,而#106,不相傷,何也?益天地陰陽交感相食,自有定數定期。無水盛火衰之害,能察其機而盜用之,則宇宙在手,萬化在身,雖水火之相剋而合為夫婦,金木之問隔而自然交通。然天下莫能#107見,而莫能知也。悲夫。

  名者以定情,字者綠性言。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吾不敢虛說,倣傚聖人文。古記題龍虎,黃帝美金花#108。淮南鍊秋石,王陽加黃芽。賢者能行持#109,不肖母與俱。古今道由一,對談吐所謀。學者加勉力,留念深思惟。至要言甚露,昭昭不我欺。

  此言還丹.之所以稱還丹也。還者以情言,丹者以性言。金來歸性初者,言金公本我性#110所生,今使之復見其母,還歸本初,與妮女相合,結成嬰兄,故日還丹。紫陽詩日:金公本是束家子,送在西鄰#111寄體生。認得喚來歸合養,配將妮女結親情是也。古今名稱雖不同,其實一道也。

  周易參同契解卷上竟

  #11『換』,四庫本作『雜』。

  #12『匡郭』,原作『圍郭』,據四庫本改。後文同。

  #13『車輻』,原作『眾輻』,據四庫本改。

  #14『陽』,據四庫本補。

  #15『一陰』,原作『-』,據四庫本改補。

  #16『日』,據四庫本補。

  #17『覆隍』,四庫本作『復隍』。

  #18『反之』,四庫本作『返之』。

  #19『辨』,原作『辯』,據四庫本改。

  #20『饅役』,四庫本作『漫役』。

  #21『是也』,原脫,據四庫本補。

  #22鬱『媾』,原作『搆』,據四庫本改。

  #23『統黃化』,四庫本作『化黃包』。後文同。

  #24『軀』,原作『驅』,據四庫本改。

  #25『冠昏』,四庫本作『冠婚』。後文同。

  #26『乃芽滋』,原作『芽乃生』,據四庫本改。

  #27『也』,據四庫本補。

  #28『金丹者』,原作『金丹也者』,據四庫本刪『也』字。

  #29『既悟其時』,原脫,據四庫本補。

  #30『有』,據四庫本改。

  #31『-』,據四庫本移此,原在『乾體就』之后。

  #32『丙南』,四庫本作『內南』。

  #33『消息』,原脫,據四庫本補。

  #34『一爻』,四庫本作『一黑』。

  #35『每』,原脫,據四庫本補。

  #36『月』,原脫,據四庫本補。

  #37『現』,原作『見』,據四庫本改。

  #38『生矣』,原脫,據四庫本補。

  #39『眇』,四庫本作『砂』。

  #40『節令』,四庫本作『時令』。

  #41『卦變』,四庫本作『卦節』。

  #42『則循』,四庫本作『以因』。

  #43『可得不慎乎』,四庫本作-可以不順乎』。

  #44『眇忽』,四庫本作『砂惚』。

  #45『布寶』,原作『布實』,據四庫本改。後文徑改。

  #46『屏去』,四庫本作『屏出』。

  #47『榦』,即『干』字,四庫本作『榦』,上下文同。

  #48『形軀』,原作『形驅』,據四庫本改。

  #49『順共』,四庫本作『順恭』。

  #50『中美』,四庫本作『終修』。

  #51『了』,原作『子』,據四庫本改。

  #52『之』,原脫,據四庫本補。

  #53『上行而卑暗』,原作『卑而上行』,據四庫本改。

  #54『搬』,原作『般』,據四庫本改。凡下文相同處徑改不注。

  #55『冥藏』,原作『宜藏』,據四庫本改。

  #56『大淵』,原作『太淵』,據四庫本改。

  #57『白裹』,原作『由裹』,據四庫本改。下文相同處徑改不注。,'四.

  #58『環匝』,原作『環雨』,據四庫本改。下文相同處徑改不注。

  #59『夭命』,原作『天命』,據四庫本改。

  #60『明辨』,原作『明辯』,據四庫本改。

  #61『腐矗』,四庫本作『腐臭』。

  #62『伺時』,四庫本作『俟時』。

  #63『移居』,原作『移名』,據四庫本改。後文同。

  #64『中洲』,四庫本作『中州』。

  #65『知此』,四庫本作『如此』。

  #66『匡郭』,四庫本作『匡廓』。

  #67『熹』,四庫本作『嬉』。下文同。

  #68『佇恩』,四庫本作『佇思』。

  #69『土鎮』,原作-上鎮』,據四庫本改。

  #70『亦』,四庫本作『乃』。

  #71『薰蒸』,原作『黑需』,據四庫本改。

  #72『若』,原脫,據四庫本補。

  #73『薰蒸而流布』,原作『黑黑流布』,據四庫本改。

  #74『悅澤』,原作『悅澤』,據四庫本改。

  #75『與·』,四庫本作『共』。

  #76『徑』,原作『徑』,據四庫本改。

  #77『初』,原作『功』,據四庫本改。

  #78『之』,據四庫本補。

  #79『種禾』,四庫本作『植禾』。

  #80『搗治』,四庫本作『檮治』。

  #81『以』,原脫,據四庫本補。

  #82『累功』,四庫本作『累德』。

  #83『到此』,原脫,據四庫本補。

  #84『挺拔』,四庫本作『挺特』。

  #85『參』,四庫本作『參』。下文同。

  #86『而』,四庫本作『以』。

  #87『指祕辭心』,四庫本作『旨祕辭中』。

  #88『慮』,原作『愚』,據四庫本改。

  #89『紀綱』,四庫本作『綱紀』。

  #90『囑付』,原作『祝付』,據四庫本改。

  #91『勤渠』,四庫本作『勤劬』。

  #92『黃輿』,四庫本作『黃畢』。下文同。

  #93『圍違』,四庫本作『圍繞』。

  #94『生』,據四庫本補。

  #95『方寸』,四庫本作『方土』。

  #96『臨爐定』後疑缺『銖兩』二字。

  #97『少』,四庫本作『小』。

  #98『木三』,原作『水三』,據四庫本改。

  #99『黃』,原脫,據四庫本補。

  #100『明窗騙,四庫本作『明牌』。

  #101『提粉以一元』,四庫本作『粉提以一九』。本皆有誤,宜作『粉提以一丸』方是。

  #102『勉強』,四庫本作『相親』。

  #103『歸寂』,四庫本作『俱寂』。

  #104『猶死也』,原脫,據四庫本補。

  #105『現前』,四庫本作『見形』。

  #106『而』,四庫本作『兩』。

  #107『能』,原作『不』,據四庫本改。

  #108『金花』,四庫本作『金華』。

  #109『行持』,四庫本作『持行』。

  #110『性』,據四庫本補。

  #111『西鄰』,四庫本作『西林』。

  周易參同契解卷中

  抱一子陳顯微解

  中篇

  乾剛坤柔,配合相包。陽稟陰受,雄雌相須。須以造化,精氣乃舒。坎離冠首,光耀垂敷。玄冥難測,不可畫圖。聖人揆度,參序元基。四者混沌,徑#1入虛無。六十卦周,張布為輿。龍馬就駕,明君御時。和則隨從,路平不邪。邪道險阻,傾危國家。

  乾坤剛柔,二者配合,遞相包含,則自然陽稟與而陰受藏也。益陽雄則播施,陰雌則含受,孤陽不生,孤陰不育,雄雌二者相須,精熙舒布以成造化,如人受胎莫不以陰陽相交為之造化,故當以乾、坤二卦為始。今云坎離冠首者,益乾坤為天地,坎離為日月。天地定位不能合而為一。而交於其中合而為一者,日月也。故#2乾坤為藥之體,坎離為藥之用。所以只言坎離冠首者,以明大藥之用全在坎離也。是則乾坤為#3鼎,而坎離為藥耳。然坎離之用,即於乾坤二體之問上下往來,飛潛不定。豈易畫圖哉?聖人欲揆度其玄妙,以告學者,惟觀六十樣卦#4之中-陽畫-陰爻,或在上,或在下,玄冥難測,但當如明君之御時,而以六十卦為輿,泰然無為以就駕,則可晏然而順步,徐徐而進道,雍容和易,穩路平驅,自始至終,周循諸卦,安有險阻之息?故日:和則隨從,路平不邪。苟不達此,妄行邪徑,則有顛覆之憂、傾危之答矣。劉海蟾云:莫教翻卻紫河車。與此意同。益言路雖#5平夷須防險阻,不可不謹也。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謂萬乘之主,處九重之室,發號出令,順陰陽節。藏器伺時#6,勿違卦月。《屯》以子申,《蒙》用寅戌。餘六十卦,各自有日。

  修丹之士,一年處室尤#7為艱難,所動雖小,所感甚大,如萬乘之君深居九重,動止語默,關係天和,如《易》所謂君子居室,應在千里。正可為比。惟當順陰陽之降騰,隨刑德而進止,如懷至寶,如護目睛,如養胎兒,如持滿器。俟時之至不可違於卦月,《屯》則自子至申,《蒙》則自寅至戌,其餘諸卦各自有時。益一日兩卦,一時一爻。欲識陰陽,須分晝夜;欲知晝夜,須分炁白;炁白既分,卦爻斯得。《易》日通乎晝夜之道,而知者此也。

  聊陳兩象,未能究悉。立義設刑,當仁施德。逆之者凶,順之者吉。按曆法令,至誠專密。謹候日夜,審察消息。纖芥不正,悔吝為賊。

  兩象者,《屯》、《蒙》也。未能究悉者,不敢盡泄火候天機也。學者遇師得旨,依時下手,結就丹頭,須當按乎曆法,至誠專密,謹侯日夜,審察消息。遇陽則進,如當仁而施德;遇陰而退,如立義而設刑。順之則吉,逆之則凶。如其問毫髮不正,則有悔吝存乎其問而為賊害,如苗中之草菜、鏡中之塵垢。且世人鍊丹砂猶恐水火差誤丹乎?

  二至改度,況玆金液大一守界一覆。乖錯委曲。隆冬大暑盛夏霜雪。二分縱橫,不應漏刻。風雨不節,水旱相伐。蝗蟲湧沸,群異旁出。天見其怪,山崩地裂。孝子用心,感動皇極。近出己口,遠流殊域。或以招禍,或以致福。或興太平,或致兵革。四者之中,由乎胸臆。

  二至者,陰陽之始從出也。苟乖錯其用,則天變隨之夏雪冬雷,災異斯慘。二分者,陰陽之所交分也。苟乖錯其用,則天變亦然,山崩地裂,水旱為災,不可勝言矣。此蓋運火之士失時差誤,而真胎損害、世界崩摧。孝子喻真胎,皇極喻禍福。或致太平,或致兵革,或以招禍,或以致福,皆由運火之士胸臆所#8感召也。鍊丹之法,與世法無殊,然治世之所感召,猶如影響,況奪天地之造化,而與天地合其德、同其運耶?

  動靜有常,舉#9其繩墨。·四時順宜,與炁相得。剛柔斷矣,不相涉入。五行不妄盈縮。《易》行周流屈伸反覆。

  火侯禍福,既如前章。則當動靜有常,如循繩墨不可差。四時之宜然與#10二氣相得,縮,或屈或伸,各守疆界,方可無虞也。

  晦朔之間合符行中。混沌鴻濛相從。滋液澤潤,施化流通。天地神靈,不可度量。利用安身箕斗之鄉。旋而右轉,嘔輪散發#11精光。

  至于晦朔之間,則當合符行中,始於束北,虛也箕故也。如混沌鴻濛不可度量。益牝牡相從液潤澤,施化流通之時也,乎?故利用安身,嘔輪吐萌,寒山子詩云:不得露其根則子墜。蓋體用不同---震出為徵。陽氣造端,初陽以三立,八日-一一兌行。,,五行周流,,牝牡,隱形而藏。豈可用工隱形而藏。卻自發散輝光,根可,滋,施功亦異陰以八通。故三九二見龍,和平

  昴畢之上九潛龍日震動剛不侵逾,柔不退或反或覆,有明。三五德就,乾體乃成。九三夕惕,虧折神符。盛衰漸革,終還其初。巽繼其統,固濟操持。九四或燿,進退道危。艮主進止,不得逾時,二十三日,典守旋期。九五飛龍,天位加喜。六五坤承,結括終始。馧養眾喜,世為類母。

  一日之間,火候周旋入璇璣之運,自子升上,至午降下,周歷六爻,雖無形可觀,而默運造化會之於心,其時靈葯隨日往來,升降上下,未嘗停止,豈有常位。所以與大《易》陽生陰降之理合也。謂為《易》宗祖者,聖人先悟金丹之理以自修持,超几入聖而後迷是理於《易》以示後人,是知大《易》之作本諸大丹,而大丹之道乃#15《易》之宗祖也。

  朔旦為《復》 ,陽氣始通。出入無疾,立表微剛。黃鍾建子,兆乃滋彰。播施柔暖,黎需#16得常。

  半夜子時,火候起緒也。一陽未生#17,火侯未動。眾陰群居,如眾庶無統。及乎火侯既動,陽氣始通,播施和暖,薰蒸#18鼎器。光明既兆,則為萬物發生之主,是時修鍊之士便能默會進火之機,畎微剛為表準,出一入往來,收放無疾;自玆#19以往,漸.漸增修,以至純乾,煖#20鍊成寶。大几初功,尤宜加饉。前輩詩云:夜寒宜向火,護眾到天明。此#21即播施柔暖黎需得常之義也。

  《臨》 爐施條,開路正光。光耀漸進,日以益長。丑之大呂,結正低昂。

  丑時,進二陽火侯也。至是,則光耀漸進,開玄路,正光明也。陽自下生,當就下結。其時用功正低,待過此一爻漸以放仰,以隨化機,故日結正低昂。

  仰以成《泰》 ,剛柔並隆。陰陽交接,小往大來。輻賡於寅,運而趨時。

  寅時,進三陽火侯也。至是,則剛柔交分,陰陽各半,上水下火。是則精水上騰,神火下仰,仰者欲升,騰者欲降,陰陽交接,小往大來,造化輻奏於此。

  漸歷《大壯》 ,俠列卯門。榆莢墮落,還歸本根。刑德相負,晝夜始分。

  卯時,進四陽沐浴之侯也。其時,晝夜始分,生殺相半。萬物至春敷榮,而檢莢至是獨落。益榆莢應星,星至曉隱,以金丹與森羅萬象相參,而萬象森羅亦生於日月故也。

  《夬》 陰以退,陽升而前。洗濯羽翮,振索宿塵。

  辰時,進五陽火候也。至是,則#22五陽上升,水源清澄,如禽出水,振洗羽翼,將欲奮飛,為沖天之舉矣。

  《乾》 健#23明威#24廣被四鄰。陽終於巳,中而相干#25。

  巳時,進六陽火侯也。至是,則·純乾體就,月圓水滿,光盛神盈,正而不偏,圓而不缺,光被四表,明褊十方矣。

  《姤》 始紀緒,履霜最先。井底寒泉,午主#26襲賓。賓服於陰,陰為主人。

  午時,退一#27陰符侯也。至是,則陰為主而陽為客,苟不識主中賓、賓中主,則差之毫釐,為害不細。勿以一陰方萌,未能為害。奈何井底寒泉,而履霜冰至。前輩所以切切論主賓之分者以此。

  《遯》 去世#28位,收斂其精。懷德俟時,棲遲昧冥#29。

  未時,退二陰符侯也。

  《否》 二塞不通,萌者不生。陰伸陽屈,沒陽姓名。

  申時,退三陰符侯也。

  《觀》 其權量,察仲秋情。任畜微稚,老枯復榮。薺麥芽蘗,因冒以生。

  酉時,退#30四陰符#31沐浴候也。薺麥應日,故至八月芽葉。日魂胎於酉也,木至是而胎藏,至是而沐浴,故酉為沐浴之侯。

  《剝》 爛肢體,消滅其形。化炁既竭,亡失至神。

  戌時,退五陰符侯也。

  道窮則返,歸乎《坤》 元。恆#32順地理,承天布宣。

  亥時,退六陰符候也。

  元。恆#32順地理,承天布宣。

  亥時,退六陰符候也。

  玄幽遠渺,隔閡相連。應度育種,陰陽之源。寥廓恍惚,莫知其端。先迷失軌,後為主君。無#33平不陂,道之自然。變易更盛,消息相因。終坤始復,如循連環。帝王乘御,千載尚存#34。

  磁石吸鐵,陽燧取火,方諸取水,皆陰陽相感、隔礙相通之理。豈能測其端倪哉?修丹之功,始若迷昧#35及乎火候既終,丹力既熟,方知#36身為世尊,如帝王之乘御矣。此道豈外乎終《坤》始《復》之機哉?魏君重復言之,可謂明盡矣。

  將欲養性,延命卻期。審思後末,當慮其先。人所稟軀,體本一無。元精雲布,因炁托初。

  夫血氣之屬各有性,而性未嘗不出於正也。血氣之屬各有命,而命未嘗不出於情也。然性本正矣,及乎迷失真性而淪溺於邪蹊,甚至為凶人、為蛇、為竭、為異類,變其性而為邪性者有矣。命本情矣,及乎明心見性,了知一切,眾生各因淫欲而正斯命。於是,鍊精化熙,入聖超凡,變其命而#37為正命者有矣。知性之本正,然後能養。知命之可正,然後能延。試思,夫人之始,初稟受形軀之時,本一正性也,而父母交精,元炁雲布,果出於正耶?果出於情耶?《圓覺經》謂命因慾有。與此同匕曰。

  陰陽為度,魂魄所居。陽神日魂,陰神月魄。互為室宅。性主處內,立置鄞鄂。情主營外,築垣城郭。城郭完全,人民乃安。爰斯之時,情合坤乾#38。乾動而直,氣布精流。坤靜而翕,為道舍廬。剛施而退,柔化以滋。九還七返,八歸六居。男白女赤,金火相拘。則水定火,五行之初。上善若水,清而無瑕。道之形象,真其難圖。變而分布,各自獨居。

  夫情性生於魂魄,魂魄生於明暗,明暗生於#39日月,日月生於陰陽,聖人以乾坤剛柔、動靜闔闢之機推測之,此大丹之道所以契大《易》也。其要不出乎以陰陽為度也,故日出於卯則天明而魂盛,日入於酉則天暗而魄盛。魂為陽神,魄為陰神;魂以晝為室,魄以夜為宅,其實不出乎明暗二機也。夫人晝明則用魂用神,而魂神本性也。夜暗則歸精歸魄,精魄本命也。命生情,故以精魄為城郭。性生心,故存心神#40為鄞鄂。城郭固全#41,人物乃安,當斯之時,以情營外,然後乾坤合而剛柔、動靜、闔闢之·理得矣。於是,一運之氣,周乎太空;升降混淪,俱化真土;九金八木、七火六水,還返歸居,皆入於土矣。歸土則五行全而萬物生。其中,男現白形,女呈赤貌#42益五行聚會而金火相拘,火鍊金而金櫃水,如湯在鼎而玉鼎湯煎,如鼎在爐而金爐火熾。只言水、金、火者三物,總在土中,言火則自然有木,造化既成,鉛凝汞結於鼎中,則水之為功,又善之上者也。至寶無瑕,至真難摸,火候既足,五行分布,則又各自獨居,而不相凌犯矣。

  類如雞子,炁白相扶。縱廣一寸,以為始初。四肢五臟,筋骨乃俱。彌歷十月,脫出其胞。骨弱可捲,肉滑若鉛。

  縱廣一寸,橫微狹焉,法身在其中矣。前輩有云:爭如跳入珠光內,踴身直到紫微官。

  陽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方諸非星月,安能得水漿。二炁玄且遠,感化尚相通。何況近存身,切在於心胸。陰陽配日月,水火為效徵。

  陽燧者,鍊五色石作鏡向日,以艾取火。《淮南子》謂之火。方諸又有水,方諸以水晶為珠,向月取水,又謂之陰燧。陽燧、方諸若不假日月,則不能生水、取火。人身之中,陰陽升降與天地造化同運,其問水火交遇#43之理,亦豈外夫日往月來交會之機以求證效哉?

  耳目口三寶,固塞勿發通。真人潛深淵,浮游守規#44中。旋曲以視聽,開闢#45皆合同。為己之樞轄,動靜不竭窮。離炁內營衛,坎乃不用聰。兌合不以談,希言順鴻濛。三者既關鍵,緩體處空房。委志歸虛無,無念以為常。證難以推移,心專不縱橫。寢寐神相抱,覺悟候存亡。顏容浸以潤,骨節益堅強。排卻眾陰邪,然後立正陽。脩之不輟休,庶炁雲雨行。淫淫若春澤,液液象解冰。從頭流達足,究竟復上升。往來洞無極,怫佛被容中。反者道之驗,弱者德之柄。芸組#46宿污穢,細微得調暢。濁者清之路,昏久則昭明。

  耳不聽則坎水內澄,目不視則離火內營,口不言則兌金不嗚,三者既·閉則真人優游於#47其中。須用無念無慮,不可愁勞;委志虛無,心專不逸。緩體處空房者,無他#48意也。益欲人守雌抱一,緩弱其體,獨處空房之中,寢寐則與神相抱,覺悟財審侯存亡,然後排卻陰邪,純陽積聚。一身之中,太和充溢,象解冰之液液,如春澤之融融;庶氣雲行,如雨如霧,上下往來,從頭達足。脩之不輟,污穢盡除,筋骨調暢,顏容光澤,骨節堅強,血化白膏,神形俱妙。但七門既返,殆若亡生,百豚俱沉,形氣銷盡#49,力弱不支,昏濁如醉,此乃道之驗,德之柄也。昏者明之基,濁者清之源,自玆以往#50,圓明洞照,虛徹靈通,莫不自昏濁始也。

  世人好小術,不審道淺探。棄正從邪徑,欲速關不通。猶盲不任杖,聾者聽宮商。投水#51 捕雉兔,登山索魚龍。植麥欲穫黍,運規以求方。竭力勞精神,終年不見功。欲知服食法,事約而不繁。

  世人棄正從邪,嗜好小衛,徒勞心力,至老無成#52焉知大道之妙至簡至易,約而不繁者哉?

  太陽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華,轉而相因。化為白液,凝而至堅。金華先唱,有頃之間,解化為水,馬齒琅訐。陽乃往和,情性自然。迫促時陰,拘畜禁門。慈母養育,孝子報恩。嚴父施令,教勁#53子孫。五行錯王,相據以生。火性銷金,金伐木榮。三五與一,天地至精。可以口訣,難以書傳。

  人命在卯,日出於卯,而萬物仰之以生,則是萬物皆借太陽之精以立#54 命矣#55 。太陽流珠者,命寶也。其此命寶寓神,則營營而亂思,亂思則逐物而遷化矣。寓精則持盈而難保,難保則撓念而欲泄矣。故日:常欲去人。但世之知是理者鮮矣。雖知之而能存者又鮮矣。然太陽之寶本木魂之精,若得金華而制伏之,則化為白液,凝作黃芽,如馬齒琅吁之狀。拘畜酉門而成變化,其法以五行吞啖之理,如父驅子,如子投母,似母養育,似子報恩,故先用火銷金,次用金伐木,皆如嚴父之驅子。然後化而為水,水者木之母也,故日母育。復凝成金水者,金之子自子變母,故日報恩,要不出三五與一,所謂三五一都三箇字稀,苟不遇至人授之,古今明者實然口訣,豈可易以文字窺測天機也耶?

  象彼仲冬節,草木皆催傷。佐陽請賈旅,人君探自藏。象時順節令,閉口不用談。天道甚浩廣,太元#56無形容。虛寂不可睹,匡郭以消亡。謬誤失事緒,言還自敗傷。別序斯四象,以曉後生盲。

  仲冬之節化難測。萬物歸根。當斯之時,觀夫天道,廣而難知。察彼太玄無形之可睹,果何據而測造化之機耶?魏君別序四象,下章。

  子當右轉,午乃束旋。卯酉界隔二名。龍呼于虎,食,俱相貪榮。遂相□#57嚥熒惑守西,不傾。狸犬守鼠功,何敢有聲。浩造具于,主定虎吸龍精。兩相飲,咀嚼相吞。太白經天。殺氣所臨,何有烏雀畏鷓。各得其功,何敢有聲。

  四象圖

  子從右轉來束卯,午從束旋來西酉,皆越九轉也。如此,則龍從火裹出,虎向水中生,熒惑守西而制金,太白經天而晝見矣。自然龍呼于虎,虎吸龍精#58,狸犬假虎威而制鼠,烏雀望日烏而畏鷗,各得其功,不敢出氣。此皆五行相制之理,不容不然者如此。

  不得其理,難以妄言。竭嬋家財,妻子飢貧。自古及今,好者億人。訖不諧遇,希有能成。廣求名藥,與道乖殊。如審遭逢,睹其端緒。以  類相況,揆物終始。

  不得其理,徒求外藥,枉費資財;一旦遭逢,睹其端緒,則能奪天地之化機,揆萬物之終始矣。

  五行相剋,更為父母。母含滋液,父生稟與。凝精流形,金石不朽。審專不泄,得為成道。立竿見影,呼谷傳響。豈不靈哉,天地至象。若以野葛一寸、巴豆一兩,入喉輒僵,不得倪仰。當此之時,雖周文蝶曹,孔子占象,扁鵲摻緘,巫咸扣鼓,安能令甦,復起馳走?

  夫人之命,既可使之速死,亦可使之長生。毒藥入口,雖聖哲不能復甦。刀圭下咽,雖鬼神不能強害?神靈之妙,盡在虛明,本五行變化之機,實大造發生之體,故立竿見影皆神火之靈明。而呼谷聞聲,亦神虛之'應響。金石難朽,本出於虛無。而鉛汞至靈,實生於造化。可謂:恍惚中有物,杳冥中有精。非夫至神,孰能而知之哉?

  河上?女,靈而最神。得火則飛,不見埃塵。鬼隱龍匿,莫測所存。將欲制之,黃芽為根。

  北方正熙變為妮女,見火則飛騰出沒,隱匿無常。若鍊就黃芽,方能制伏,如鬼子母入瑁璃缽中,神通無所施矣。得吾道之高者自能知之。

  物無陰陽,違天背元。牝雞自卵,其雛不全。夫何故乎?配合未連,三五不交,剛柔離分。施化之精,天地自然。猶火動而炎上,水流而潤下。非有師道,使其然也。資始統政,不可復改。觀夫雌雄,交媾之時,剛柔相結,而不可解,得其節符,非有工巧,以制御之。若男生而伏,女偃其軀。稟乎胞胎,受氣元初。非徒生時,著而見之。及其死也,亦復效之。此非父母,教令其然。本在交媾,定置始先。

  張紫陽詩云:莫把孤陰謂有陽,獨修一物轉贏旭。鍾離先生詩云:莫謂此身云是道,獨修一物是孤陰。須知一陰一陽謂之道,男女媾精□#59,萬物化生,而後可語還丹矣。苟二物不合,三五不交,水火未濟,剛柔離分,則陰陽隔絕,天地閉塞,所謂偏陰偏陽謂之疾也。

  坎男為月,離女為日。日以施德,月以舒光。月受日化,體不虧傷#60。陽失其契,陰侵其明。晦朔薄蝕,掩冒相傾。陽消其形,陰凌#61災生。男女相須,含吐以滋。雌雄錯襟,以類相求。

  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日月往來。陰陽交會相資,以發光輝。一纔失度,則有薄蝕之息。人之坎離,猶天地之日月也。能以類盜天地之機乎?

  金化為水,水性周章。火化為土,水不得行。故男動外施,女靜內藏。溢度過節,為女所拘。魄以鈴魂,不得淫奢。不寒不暑,進退合時。各得其利,俱吐證符。

  此言金水#62 為夫妻、水火為配耦之妙。金生水,水性溫,苟無土以制之,則未免過溢之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而後水不得行。拘收藏蓄#63,而與火為配耦,是則金木相剋。得為夫婦者,假火之力也。水火相剋而為配耦者,假土之力也。然後進退合時,各得其和,而隨時變現,俱吐符證矣。

  丹砂木精,得金乃并。金水合處,木火為倡。四者混沌,列為龍虎。龍陽數奇,虎陰數耦。肝青為父腎炁為子,脾黃為祖。子五行始一家,都歸戊己。

  金木甲庚,相資為用者,彼此懷真土也。金四與水一,合化土五;木三與火二金之虎分作三家矣。

  剛柔迭興,合化土五束三西四合成一舍,更歷分部。龍西虎束卯酉。刑德並會,相見歡喜。刑主伏殺,德主生起。二月榆落八月麥生,天呈據酉。子南午北綱紀。一九之數危,播精於子。

  自子至巳為乾剛自午至亥為坤柔。則自然龍西虎束,子建緯卯酉雖束木之龍,· 磚協零私燾、心.勸,衛章奉,肺白為母。奇耦不齊二物及乎則都歸戊己建緯魁臨於卯。互為生起殺伏,互為綱紀,各得時矣。二月本生起,而西酉臨之,故檢死歸根。八月本殺伏,而束卯臨之,故薺麥發生。自西卯順行九轉,然後見南方之子;自東酉逆行九轉,然後見北方虛危。此一九之數,含元虛危,播精於子者,此也。

  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64 窕淑女,君子好迷。雄不獨處,雌不孤居。玄武龜蛇,蟠虹相扶。以明牝牡,竟當相須。假使二女共室,顏色甚殊#65。令蘇秦通言,張儀結媒。發辯利舌,奮舒美辭。推心調諧,合為夫妻。敝髮腐齒,終不相知。若藥物非種,名類不同。分劑#66參差,失其紀綱。雖黃帝臨爐,太乙執火,八公搗鍊#67,淮南調合,立宇崇壇,玉為階陛,麟脯鳳臘,把籍長跪,禱祝神祇,請哀諸鬼,沐浴齋戒,冀有所望,亦猶和膠補釜,以砌#68 塗瘡,去玲加冰,除熱用湯,飛龜舞蛇,愈見乖張。

  此言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苟得其配,不勞餘力,自然交遇#69 ,以結聖胎。苟不得其配,則徒勞萬般,枉費神思,終不可得,乖張矣。

  周易參同契解卷中竟

  #1『徑』,原作『徑』,據四庫本改。

  #2『故』,原在『乾坤』之後,今據四庫本移到『乾坤』之前。

  #3『為』,原作『如』,據四庫本改。

  #4『換卦』,四庫本作『離坎』。

  #5『雖』,據四庫本補。

  #6『伺時』,四庫本作『俟時』。

  #7『尤』,據四庫本補。

  #8『所』,據四庫本補。

  #9『舉』,四庫本作『奉』。

  #10『與』,據四庫本補。

  #11『散發』,四庫本作『發散』。

  #12『上九亢龍,下德于野。用九翩翩,為道規矩』,此兩句原脫,據四庫本補。

  #13『亦同』,四庫本作『相同』。

  #14『前卷』,原作叫前圖』,據四庫本改。

  #15『乃』,四庫本作『迺』。

  #16『黎炁』,四庫本作『黎蒸』。後文同。

  #17『未生』,原作『來生』,據四庫本改。

  #18『薰蒸』,原作『魚炁』,據四庫本改。

  #19『玆』,四庫本作『滋』。

  #20『緞』,四庫本作『坤』。"

  #21『此』,原作『如』,據四庫本改。

  #22『則』,據四庫本補。

  #23『健』,原作『健』,據四庫本改。

  #24『明威』,四庫本作『盛明』。

  #25『相干』,四庫本作『神盈』。

  #26『主』,四庫本作『為』。

  #27『一』,原脫,據四庫本補。

  #28『去世』,四庫本作『世去』。

  #29『昧冥』,原作『昧明』,據四庫本改。

  #30『退』,原脫,據四庫本補。

  #31『符』,原脫,據四庫本補。

  #32『怛』,原作『怕』,據其文義補正。

  #33『無』,原作『不』,據四庫本改。

  #34『尚存』,四庫本作『常存』。

  #35『迷昧』,四庫本作『迷分』。

  #36『方知』,此之後四庫本缺『身為世尊如帝王』七字。

  #37『而』,據四庫本補。

  #38『坤乾』,四庫本作『乾坤』。

  #39『於』,原作『乎』,據四庫本改。

  #40『神』,原脫,據四庫本補。

  #41『固全』,四庫本作『固堅』。

  #42『赤貌』,四庫本作『赤色』。

  #43『交遇』,四庫本作『交通』。

  #44『規』,原作『規』,據四庫本改。後文同者徑改不注。

  #45『開闢』,四庫本作『開問』。

  #46『芸組』,四庫本作『耘鋤』。後文同。

  #47『於』,據四庫本加。

  #48『無他』,原作『他無』,據四庫本乙正。

  #49『銷盡』,四庫本作『消盡』。

  #50『以往』,原作『已往』,據四庫本改。

  #51『投水』,四庫本作『投水』。

  #52『至老無成』,原作『至子無我』,據四庫本改。

  #53『教劫』,四庫本作『教動』。

  #54『立』,原作『命』,據四庫本改。

  #55『矣』,原作『焉』,據四庫本改。

  #56『太元』,四庫本作『太玄』。

  #57『噴』,四庫本作『銜』,下文同。

  #58『虎吸龍精』,此處之後四庫本有闕文數百字,即自『狸犬假虎威』至『鍾離先生詩云』之前止。

  #59『媾精』,原作『交精』,據四庫本改。

  #60『虧傷』,原作『戲傷』,據四庫本改。

  #61『凌』.,原作『陵』,據四庫本改。

  #62『水』,原作『木』,據四庫本改。

  #63『蓄』,原作門畜』,據四庫本改。

  #64『窈』,原作『窮』,據四庫本補改。

  #65『殊』,四庫本作『妹』。

  #66『分劑』,四庫本作『分刻』。

  #67『搗鍊』,四庫本作『擣煉』。

  #68『以狗』,四庫本作『以磧』。

  #69『交遇』,四庫本作『交通』。

  周易參同契解卷下

  抱一子陳顯微解

  下篇

  惟昔聖賢,懷玄抱真。服鍊九鼎,化跡隱淪。含精養神,通德三光。津液勝理,筋骨緻堅。眾邪辟除,正氣長存。累積長久,變形而仙。憂憫後生,好道之倫。隨傍風釆,指畫古文。著為圖籍,開示後昆。露見枝條,隱藏本根。託號諸石,覆謬眾文。學者得之,報櫝終身。子繼父業,孫踵祖先。舉世迷惑,竟無見聞。遂使宦者不仕,農夫失耘,商人棄財#1,志士家貧。吾甚傷之,定錄此文。字約易思,事省不繁。披列其條,核實可觀。分兩有數,因而相循。故為亂辭,孔竅其門。智者審思,用意參焉。

  魏君慮世人不達其#2故,又指古之聖賢懷玄抱真,莫不服食九鼎,通德三光,故除邪存正,化形而仙。憂憫後生,好道之流,將仙經妄行箋註,不惟自無見聞,亦併與其子孫迷惑,故j 甚傷之,又迷此篇。

  法象莫大乎天地兮,玄溝數萬里。河鼓臨星紀兮,人民皆驚駭。晷影妄前卻兮,九年被凶咎。皇上覽視之兮,王者退自改。關鍵有低昂兮,害氣遂奔走。江淮之枯竭兮,水流注于海。天地之雌雄兮,徘徊子與午。寅申陰陽祖兮,出入復終始。循斗而招搖兮,執衡定元紀。

  法象圖

  寅申陰陽出入圖

  循斗圖

  升熬於豁山兮,炎火張設下。白虎唱導#3前兮,蒼液和於後。朱雀翱翔戲兮,飛揚色五彩。遭遇羅網施兮,壓之不得舉。嗷嗷聲甚悲兮,嬰兄之慕母。顛倒就湯擭兮,摧折傷毛羽。漏刻未過半兮,魚鱗狎獵起。五色象炫懼兮,變化無常主。橘橘鼎沸馳兮,暴湧不休止。接連重疊累兮,犬牙相錯距。形如仲冬冰兮,闌干#4吐鍾乳。崔鬼而?廁兮,交積相支拄。

  此段魏君全彰玄關法象以示人也。

  陰陽得其配兮,淡泊而相守。青龍處房六兮,春華#5震束卯。白虎在昂七兮,秋芒兌西酉。朱雀在張二#6兮,正陰#7離南午。三者俱來朝兮,家屬為親倡。本之但二物兮,末而為三五。三五之與一兮,都集歸二所。治之如上科兮,日數亦取甫。

  先白而後黃兮,赤黑達表裹。名曰第一鼎兮,食如大黍米。自然之所為兮,非有邪偽道。若山澤黑相蒸#8兮,興雲而為雨。泥竭遂成塵兮,火滅化為土。若蘗染#9為黃兮,似藍成綠組。皮革真成膠兮,鈾蘗化為酒。同類易施功兮,非種難為巧。惟斯之妙術兮,審諦不誑語。傳於億世後兮,昭然自可考。煥若星經漢兮,禺如水宗海。思之務令熟兮。,反覆視上下。千周燦彬彬兮,萬褊將可睹。神明或告人兮,心靈將#10自悟。探端索其緒兮,必得其門戶。天道無適莫兮,常傳與賢者。

  大丹九鼎者,謂神丹大九轉之功也。此乃無上至真、超出三界之上藥。至於第一鼎之丹,亦須小九轉之功足備,方成黍米之狀。此玄珠之象

  也,其狀或白,或黃,或青,或黑,或赤,初無定色,又如真珠之狀。古人謂之#11摩尼寶珠,常#12現五色。又日:體似真珠,狀丹砂,本非赤。皆親詣之語,其他妄言形狀,指畫千般,自誑何益。與其未識而妄言招、譴,曷若勤勤懇懇,參師訪道,叉到親見之地,然後立言亦未為晚。縱得之於身,不立言亦#13何害。魏君奉勸學者:且熟讀是書千周萬遍,至誠不怠,或感神明告人,或得心靈自悟,自然探其端倪,得其門戶。所謂天道無適無莫,常傳與賢者是也。愚嘗迷《立聖篇》,首篇云:大道無私感即來,神仙此語豈虛哉?,苟非著意求鉛汞,爭悟天機脫聖胎。亦此意也。

  《參同契》者,敷陳梗槃。不得純一,泛濫而說。纖微未備,闊略彷彿#14。今更撰錄,補塞遺脫#15。潤色幽深,鉤援相逮。旨意等齊,所趣不背。故復作此,命《五相類》,則大《易》之情性盡矣#16。

  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大《易》情性,各如其度。黃老用究,較而可御。爐火之事,真有所據:三道由一,俱出徑路。

  大矣哉,道之為道也。生育天地,長養萬物,造化不能逃,聖人不能名。伏羲由其度而作《易》,黃老究其妙而得虛無自然之理,爐火盜其機而得燒金乾汞之方。是皆仰觀俯察,遠取近用,或寓於言,或修於身,或托於物,事雖分三,道則歸一也。

  枝莖華葉,果實垂布。正在根株,.不失其素。誠心所言,審而不誤。

  道不在言,言猶枝莖華葉也。因言會意,意猶果實垂布也。因意會道,道猶根株也。枝葉易見,果實易知,而根株則難見難知也。言則易知,意則易會,而造道之妙者鮮矣。然而根株雖隱,發露於葉莖;大道幽玄,發明於言語。況魏君誠心之言,審而不誤,在學者深造自得之耳。

  會稽鄙夫,幽谷朽生。挾懷素朴#17,不樂歡榮#18。棲遲僻陋,忽略利名。抗守#19恬澹,希時安平。宴然閑居,乃撰斯文。歌叔太《易》,三聖遺言。察其旨趣,一統共論。

  魏君生於束漢,會稽上虞人也。挾朴懷素,忽略利名,隱居學道,潛默修真,不知師授誰氏,深造道玄,得太乙火符、金液九轉大還神丹之妙。既已#20利己,又以利人,乃撰斯文,開示後學,其功大矣。其德盛矣。而猶以鄙朽自牧,至人謙晦如此哉。此書與三聖所作太《易》,意趣大統相合,故命日《參同契》云爾。

  務在順理,宣耀精神。神化流通,四海和平。表以為曆,萬世可循。序以御政,行之不繁。引內養性,黃老自然。含德之厚,歸根返元。近在我心,不離己身。抱一無舍,可以長存。配以服食,雄雌設陳。挺除武都,八石棄捐。審用成物,世俗所珍。

  讀是書者,務在順太《易》相參之理,近求諸己,使其閒所言神通變化之用,歸之於精神心衍之微,則入神致用之妙得矣。入神致用之妙得,則仙道成矣。豈惟學仙、學道者賴是書哉?序以御政,則行不繁,而四海平;表以為曆,則神化通,而萬世法;引內養性,則合黃老自然之道,含歸真返元之德;配以服食,則設雌雄制伏之事。但世人不當認為外藥耳。苟妄#21認為外藥,則武都雄黃、四神八石之類,鍊而服之,去道遠矣。審其用而為爐火之衛,則能鍊世銀而為黃金,乾水銀而為白銀#22亦可為世俗所珍也。

  羅列三條,枝莖相連。同出異名,皆由

  一門。非徒累句,諧偶斯文。殆有其真,礫略可觀。使予敷偽,卻被贅愆。命《參同契》,微覽其端。辭寡意大,後嗣宜遵。委時去害,依託丘山。循遊寥廓,與鬼為鄰。化形而仙,淪寂無聲。百世一下,遨遊人問。敷陳羽翮,束西南傾。堯湯厄際,水旱隔并。柯葉萎黃,失其華榮。吉人相乘負,安穩可長生。

  此書三篇,大率首尾辭旨相似。谿君發明丹道,再三敷叔,重複其言者,蓋欲學者首尾相參,易於曉會,故其言謂:此書三條皆枝莖相連,其辭旨雖取喻不同,似出異路,其實一門而已。豈徒然諧偶累句以求美誦耶?殆隱藏至理,礫格可觀,因命日《參同契》者,魏君自取是名也。既以#23是書示後世,則魏君自是隱矣。遂委時去害,依山託跡,形化而仙,至於百世一下#24,遨遊人間,遊戲三界,指示玄門,濟度韋品,則未嘗.不敷陳羽翼#25借便於人也。何異孔子十翼《易經》乎?魏君豈一日忘天下乎?然魏君之旨,則在乎使束木、南火、西金三物歸於一家。如前篇三者俱來朝之義,使人尋文會旨也。至於道成之後,身外有身,如吉人相乘負,無往而不自由,雖當#26堯之洪水,湯之大旱,萬物萎黃,海變桑田,而其一靈妙有乘真人法身,往來自如,出入無礙,可謂安穩獲長生矣。

  鼎器歌

  圓三五,

  鼎身周圍一尺五寸,以象三五.之數。蓋圍十五#27,而#28徑五寸也。三五者,謂東三、南二,一五也。中五,二五也。北一、西四,三五也。本一太極○之中,而含三五之妙,變五行為三五,變三五為一○。金丹之妙,盡於是矣,故鼎器象焉。

  寸一分。

  厚一寸一分。

  口四八,

  四象八卦合之十二也。鼎口周圍一尺二寸,以象一日十二時循環十二位,而不出鼎口之義也。

  兩寸唇。

  鼎曆厚二寸,如兩層之狀,象乾坤兩儀棄籥之形,亦如人有重唇也

  長尺二,

  鼎高一尺二寸,象一年十年火候滿於一鼎。二月,表周自十一月鼎底陽生一寸,至周歲,則滿鼎矣。

  厚薄均。

  鼎上下厚薄均勻,表安爐立鼎無偏頗不均之處。

  腹齊三,

  安置鼎器須要平正,使鼎。齊鼎心,鼎心齊鼎腹,三者既齊,始無傾側之息。

  坐垂溫。

  鼎象人身,人象鼎。使。齊心,心齊腹,如是而坐。垂溫者,用火不鈴猛,所謂溫溫鉛鼎是也。

  陰在上,陽下奔。

  首尾武,中問文。

  進陽火,則子、丑、寅為首,辰、巳為尾。退陰符,則午、未、申為首,戌、亥為尾。首尾俱用武火,至中官沐浴,則用文火也。

  始七十,終三旬。

  始終百日之功,聖胎已就也。

  二百六,善調均#29。

  百日之復更須饉調,二百六十日火候足成,三百六十日滿一周年之功也。

  陰火白,黃芽鉛。

  陰真君詩云火侯遇陰為太白是也。陰,黑也。黑中用白,陰中用陽也。至寶得陰火,方變作黃芽。產於陰方,黑鉛故也。

  兩七聚,輔翼人。

  陰真君《神室歌》曰:后土金鼎,生死長七。益七者,火之成數也;所貴生界亦用七,死界亦用七,故日生死長七。於陰陽兩界用火不差,則兩火聚,而自然輔翼其中之真人矣。

  贍理#30腦,定昇玄。子處中,得安存。

  嬰兒在鼎,戀玄而往。天玄在上,則嬰隨升。愛護安存,莫著外境。欽一訕端的意,北斗面南看。

  來去遊,不出門。慚成大,情性純。

  閉固微密,使無漏泄之虞,則聖體漸大,而情性愈純矣。

  卻歸一,還本源。

  聖胎既就,火候既終,則歸一還源也。

  至一周,甚辛勤。密防護,莫迷昏。

  一年火候甚是辛勤,在修鍊之士,尤宜密加防護,惺惺不迷,可也。

  途路遠,復幽玄。

  前輩詩云:一極還丹大似拳,時人服了便登仙。莫教些子塵綠隔,阻隔蓬萊路八千。

  若達此,會乾坤。刀圭霑,淨魄魂。

  修真至此,方能曉會乾坤之理,而盜天地之化機,日飲刀圭使魂靈魄聖也。

  樂道者,尋其根。審五行,定銖分。

  是理不出乎五行,苟好道參玄,尋其根源,審五行之細微,定銖分之輕重,則默而識之,不待口傳而自悟解,在學者專心致意,精思入神而已。

  諦思之,不須論。深藏守,莫傳文。

  學道之士,苟能因文悟解,則鈴傳諸文字,漏泄天機。切在隱祕深藏,毋遺輕泄之譴。

  御白鶴兮,駕龍鱗。遊太虛兮,謁元君。受天圖兮,號真人。

  丹成#31之後,白鶴龍鱗在我,神通自能變化,非出於外來也。世有不知修鍊積功累行可致神仙,而妄想求真,有晝夜翹思而待天詔者,豈不謬哉?至有為鬼神所迷、妖怪所惑,化作龍輿鳳筆,騰雲駕霧,卒陷狐魅者,多矣。又豈知變化自我者,為正自外來者,未始不出於邪怪也。學者可不知之。

  周易參同契解卷下竟

  #1r棄財』,四庫本作『卉貨』。

  #2『其』,原脫,據四庫本補。

  #3『唱導』,原作『唱道』,據四庫本改。

  #4『闈干』,四庫本作門琅牙』。

  #5『春華』,四庫本作『春木』。

  #6『張二』,四庫本作『張六』。

  #7『正陰』,四庫本作『夏火』。

  #8『相蒸』。原作『相需』,據四庫本改。

  #9『藥染』,四庫本作『檗染』。

  #10『將』,四庫本作『乍』。

  #11『之』,原脫,據四庫本補。

  #12『常』,原作『當』,據四庫本改。

  #13『亦』,據四庫本補。

  #14『闊略彷彿』,四庫本作『闕略男實』。

  #15『遺脫』,原作『遺漏』,據四庫本改。

  #16『情性盡矣』,四庫本作『情性明乏盡矣』。

  #17『素朴』,四庫本作『朴素』。

  #18『歡榮』,四庫本作『權榮』。

  #19『抗守』,四庫本作『執守』。

  #20『已』,四庫本作『以』。

  #21『妄』,據四庫本補。

  #22『白銀』,四庫本作『白金』。

  #23『以』,原作『已』,據四庫本改。

  #24『一下』,四庫本作『之下』。

  #25『羽翼」,四庫本作『羽翮』。

  #26『當』,據四庫本補。

  #27『十五』,原作『尺五』,據四庫本改。

  #28『而』,原作『則』,據四庫本改。

  #29『調均』,四庫本作『調勻』。

  #30『贍理』,原作『瞻理』,據四庫本改。

  #31『丹成』,原作『成丹』,據四庫本乙正。

  參同契摘微#1

  竊為賢者談,曷敢輕為書。若遂結舌瘡,絕道獲罪誅。

  寫情著竹帛,又恐泄天符。猶豫增歎息,倪仰綴斯愚。

  陶冶有法度,未忍悉陳敷。略述其綱紀,枝條見扶練。

  以金為隄防,水入乃優游。金計有十五,水數亦如之。

  臨爐定銖兩,五分水有餘。二者以為真,金重如本初。

  其三遂不入,火二與之俱。三物既合受,變化狀若神。

  下有太陽黑,伏蒸須臾問。先液而後凝,號日黃輿焉。

  歲月將欲訖,毀性傷壽年。形體為灰土,狀若明窗塵。

  余謂魏公玄要悉在此章,彭真不陳抱一、儲華谷三家議論不同,中問寧無穿鑿,其說皆失經意。愚不自揣,輒將師旨率為之註,蓋此章首.尾次序,收功證驗,皆有法度,故釋其義;其餘諸章引明天道,啟發人用,俱可以心領而意會也矣。

  以金為隄防,

  歌曰:老君練丹無比藥,惟有神室是金做。蓋將陽金璹作神室,提防真汞飛走之故也。

  水入乃優遊

  此水非是金水之水,乃是天元真一之水,即真汞也。即將陽金璹作神丹室,提防火毒,無憂受鍊之際,真一之水可以凝結成丹在於神室之中,得自優遊無諸散失也。

  金計有十五,水數亦如之。

  金水共三十之數,月也用也。

  臨爐定硃兩

  硃是小分,兩是大分,進火受鍊之際當定輕重,時桔時兇,可進不可進也。

  五分水有餘。

  金水共三十之數,作為五分分之,理合每有二分半,六日為一分。至金華受鍊之日,止用九也,猶不及二分。餘者皆水之分,故言水有餘也。

  二者以為真,

  五分之中止用二分,自三日月出更金方受生,至上炫皆金生之日也,色輕光淡,月體未圓。六日為一分,自初三至初九正當第二分也。八日兌受丁,十五乾體就,至此丁甲用事,所以超神接氣也。又且金旺水秀,正是兌金、乾金二者受鍊之真候也。

  金重如本初。

  金數有十五,前云:知白守黑,神明自來。白者金精,黑者水基。大盡初二,小盡初三。黑圈中一點白,起至十五乾金體就,金數十五也。後月繼前月,體不喊,色不虧。又云tj . 自開闢以來,日月不虧明,金不失其重。可謂金重如本初,月月如是,修鍊者故得其用也。

  其三遂不入,.

  自兌金鍊至乾金,色足體滿,十五乾體已就,受鍊之極也。一虧之後,則五分之中二而已,其三不入也,三者皆水之分數也。今鍊金不鍊水,雖不言鍊水,舉母子脊分言之水,則屬一口陰符,故言其三遂不入也。

  火二與之俱。

  兌金、乾金二者j 五分之中入火受鍊之日,止用二分,二金相與俱入火中受鍊矣,則前五分有餘。分而言之,一則陽火二、陰符三,故云其三遂不入,火二與之俱也。

  三物既合受,變化狀若神。下有太陽黑,伏蒸須臾問。

  先液而後凝,號曰黃輿焉。歲月將欲訖,毀性傷壽年。

  形體為灰土,狀若明窗塵。

  土、金、木三物相合滋育受,太陽火熙薰蒸制伏於神室中,先白後黃,變化若神。九年九易,歲月將訖,消段凡胎無性及有限壽年之陰質,變體純陽,壽同天永,放云:毀性傷壽年,其形顯隱問,狀若明窗塵。

  #1四庫本無《參同契摘徹》一節。

  丹經、紫書行于世者多矣,惟魏伯陽依《金碧龍虎經》,託《易》象,作《參同契》,敷叔丹法最為精詳。呂真人之歌嘗日:金碧參同不計年,妙中妙兮玄中玄。高象先詩亦云:金碧龍虎參同契,留為萬古丹中王。蓋美其#1至也。越郡舊有彭真一註本,僕曩得之,玩讀無慮數過,而辭深義隱,邈不可窺;扣諸江湖學仙之流,亦莫不以是為#2病,祇嘆日:道淵乎哉。歲在甲辰陽月下弦日,天錫緣幸,獲遇抱一先生陳君于山陰之大雲。明年夏五圓日再遇於在所之佑聖觀,先生且語僕日:子志於道,更當為道立功。吾嘗徇#3友人之請,作《參同契解》一編,中所著辭,率皆直指,漏露丹祕,曾無留機,定欲開後學冥昧之途,不敢為古書幽深之語,子能謀為傳行,計善行豈小哉?僕既受其書,籌燈靜讀,玄玄之妙,朗在目前,不惟魏君本旨赫然彰明,而諸經書所祕而不敢言者且昭揭于此矣。即舉手讚日:吾先生可謂慈仁之至,而是書可謂讀《參同契》者指南也。敬募諸有緣相與而錢之梓,所冀遞相授受,同志畢覽,因文悟解,立登真玄。其或有未能盡悉淵微,猶俟夫師之親指者,則亦未免為旁門邪徑殊衍臆說,似是而定非者亂惑也。後之覽者願加之意,淳祐乙巳仲秋旦日門人天台生#4稽首饉題。

  又敘

  嘗聞先達高象先詩云:金碧龍虎參同契,留為萬古丹中王。又古今諸仙多尊《參同契》為丹法之祖,益古有《金碧龍虎經》,辭寡意深,世人莫曉,至漢魏君伯陽演經為《契》。魏君,越之上虞人。今越之公庫板行#5,惟以彭曉箋義而為善本。然世代遷革,今所行者已非彭真,獨首叔與《明鏡圖》得魏君之旨,至於諸家之註,皆以旁門附會,故張平叔慨嘆世人將仙經妄行箋註者是也。抱一先生陳君自淮游浙,學者以是書質其真偽。益世之好異之士,或以《參同契》為偽書,猶今所行麻衣之《易》也。愚師事抱一先生最久,親聞奧論,謂魏君以伯陽自名,實老氏之化身也。而《參同契》辭章近古,全迷真機,實魏君之言,非常人所可擬迷也。猶麻衣之《易》,實陳希夷記錄麻衣之言,非世儒可道,而或者妄傳以為己作惑誤後人,是猶責天之功,豈不獲罪於天耶?愚聞是語,心融意釋,因請抱一先生為之註。然而先生無心,事事不可以筆現,晚愚時以一二段求釋其旨,歲月既久,方成全編,敬命梓工以傳同志。噫,《金碧經》待《參同》而始顯,《參同》得先生解而始明,是猶#6《春秋》之有左傳,又得杜預為之釋也。上天憐愍學道者流,生先生於斯世,發明丹經之祕奧。學者祕而傳諸,毋貽輕泄漏慢之譴,不勝至禱。時端平改元正旦希微子王夷焚香再拜,誓心敬跋。

  #1『其』,四庫本作『之』。

  #2『為』,據四庫本補。

  #3『徇』,四庫本作『狗』。

  #4『生』,原脫,據四庫本補。

  #5『板行』,四庫本作『頒行』。

  #6『猶』,原作『由』,據四庫本改。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