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化书
化书
化書
經名:化書。五代譚峭著。六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太玄部。參校本:海王郎古籍叢刊《道書全集》
目錄
道化卷第一
蛇雀 老楓 耳目 環舞 鉛丹
形影 墊藏 梟鸚 四鏡 射虎
龍虎 游雲 喊嚥 大化 正一
天地 稚子 陽燧 死生 爪髮
神道 神交 大含
衛化卷第二
雲龍 猛虎 用神 水竇 魍魎
虛無 虛實 狐狸 轉舟 心變
珠玉 場蝓 胡夫 陰陽 海魚
碉松 動靜 聲氣 大同 帝師
琥珀
德化卷第三
五常 飛蛾 異心 弓矢 聰明
有國 黃雀 籠猿 常道 感喜
太醫 讒語 刻畫 酒醴 恩賞
養民
仁化卷第四
得一 五行 畋漁 犧牲 太和
海魚 神弓 救物 書道 鳳鴉
知人 螻蟻 歌舞 躑躅 止闕
象符 善惡
食化卷第五
七奪 巫像 養馬 絲綸 奢僭
墦骨 食迷 戰欲 膠竿 庚辛
興亡 雀鼠 無為 王者 鴉鳶
儉化卷第六
太平 權衡 禮道 食象 民情
怪號 君民 乳童 化柄 御一
三皇 天牧 雕籠 禮要 清靜
損益 解惑
道化卷第一
紫霄真人譚景昇撰
紫極宮碑
道之委也,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生而萬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氣,氣化神,神化虛,虛明而萬物所以通也。是以古聖人窮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虛實相通,是謂大同。故藏之為元精,用之為萬靈,含之為太乙,放之為太清。是以坎離消長於一身,風雲發泄於七竅,真氣黛蒸而時無寒暑,純陽注注而民無死生#1,是謂神化之道者也。
蛇雀
蛇化為龜,雀化為蛤,彼忽然忘曲屈之狀,而得蹣盤跚蘇干切之質,此倏然失飛嗚之態,而得介甲之體,斷削不能加其功,繩尺不能定其象,何化之速也。且夫當空團塊,見鬼而不見空,粉塊求空,見空而不見塊。形無妨而人自妨之,物無滯而人自滯之,悲哉。
老楓
老楓化為羽人,朽麥化為蝴蝶,自無情而之有情也。賢女化為貞石,山蚯化為百合,自有情而之無情也。是故土木金石皆有情性精魄。虛無所不至j神無所不通,氣無所不同,形無所不類。孰為彼,孰為我,孰為有識,孰為無識?萬物一物也,萬神一神也,斯道之至矣。
耳目
目所不見,設明鏡而見之。耳所不聞,設虛氣而聞之。精神在我,視聽在彼,鉼部田切趾可以割,陷吻可以補。則是耳目可以妄設,形容可以偽置,既假又假,既惑又惑。所以知魂魄魅我,血氣醉我,十竅囚我,五根役我。惟神之有形,由形之有疣。苟無其疣,何所不可。
環舞
作環舞者宮室皆轉,瞰迴流者頭目自旋。非宮室之幻惑也,而人自惑之,非迴流之改變也,而人自變之。是故粉巾為兔,藥石為馬,而人不疑。甘言巧笑,圖臉畫眉,而人不知。唯清靜者物不能欺。
鉛丹
術有火鍊鉛丹以代穀食者,其必然也。然歲豐則能飽,歲儉則能飢,是非丹之恩,蓋由人之誠也。則是我本不饑而自饑之,丹本不飽而自飽之,饑者大忘,飽者大幻,蓋不齊其道也。故人能一有無、一死生、一情性、一內外,則可以蛻五行,脫三光,何患乎一日百食,何慮乎百日一食。
形影
以一鏡照形,以餘鏡照影,鏡鏡相照,影影相傳,不變冠劍之、狀,不奪齡敝之色。是形也,與影無殊。是影也,與形無異。乃知形以非實,影以非虛,無實無虛,可與道俱。
墊藏
物有善於墊藏者,或可以禦大寒,或可以去大饑,或可以萬歲不死。以其心冥冥兮無所知,神怡怡兮無所之,氣熙熙兮無所為,萬慮不能惑,求死不可得。是以大人體物知身,體身知神,體神知真,是謂吉人之津。
梟鸚
梟夜明而晝昏,雞晝明而夜昏,其異同也如是。或謂梟為異,則謂雞為同。或謂雞為異,則謂梟為同。孰梟雞之異晝夜乎,晝夜之異梟雞乎。孰晝夜之同梟雞乎,梟#2鸚之同晝夜乎。夫耳中磬我自聞,目中花我自見,我之晝夜,彼之晝夜,則是晝不得謂之明,夜不得謂之昏,能齊昏明者,其為大人乎。
四鏡
小人常有四鏡,一名圭,一名珠,一名砥,一名盂。圭視者大,珠視者小,砥視者正,盂視者倒。觀彼之器,察我之形,由是無大小,無短長,無妍醜,無美惡。所以知形氣諂我,精魄賊我,奸臣貴我,禮樂尊我。是故心不得為君王#3,不得為之主。戒之如火,防之如虎,純儉不可襲,清靜不可侮,然後可以跡容廣而躋三五。
射虎
射似虎者,見虎而不見石。斬暴蛟者,見蛟而不見水。是知萬物可以虛,我身可以無。以我之無合彼之虛,自然可以隱,可以顯,可以死,可以生,而無所拘。夫空中之塵若飛雪,而目未嘗見,穴中之蟻若牛斗,而耳未嘗聞,況非見聞者乎。
龍虎
龍化虎變,可以蹈虛空,虛空非無也,可以貫金石,金石非有也。有無相通,物我相同,其生非始,其化非終。知此道者,形不可斃,神不可得逝。
游雲
游雲無質,故五色含焉。明鏡無瑕,故萬物象焉。謂水之含天也,必天含水也。夫百步之外,鏡則見人,人不見影,斯為驗也。是知太虛之中無所不有,萬躍之內無所不見,而世人且知心仰寥廓,而不知跡處虛空,寥廓無所問,神明且不遠。是以君子常正其心,常儼其容,則可以游泳於寥廓,交友於神明,而無咎也。
嚨嚥
有言臭腐之狀,則輒有所喊,聞珍羞之名,則妄有所嚥。臭腐了然虛,珍羞必然無J而喊不能止,嚥不能已,有懼菽醬若蟻臍者,有愛鮑魚若鳳膏者。知此理者,可以齊奢,儉,外榮辱,黜是非,忘梱福。
大化
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化精,精化顧盼,而顧盼化揖讓,揖讓化陞降,陞降化尊卑.,尊卑化分別,分別化冠冕,冠冕化車轄,.車轄化官室,官室化掖衛,掖衛化燕享,燕享化奢蕩,奢蕩化聚歙,聚斂化欺罔,欺罔化刑戮,刑戮化悖亂,悖亂化甲兵,甲兵化爭奪,爭奪化敗亡。其來也,勢不可遏。其去也,力不可拔。是以大人以道德游泳之,以仁義漁獵之,以刑禮籠罩之,蓋保其國家而護其富貴也。故道德有所不實,仁義有所不至,刑禮有所不足,是教民為奸詐,使民為淫邪,化民為悖逆,驅民為盜賊。上昏昏然不知其弊,下恍恍然不知其病,其何以救之哉。
正-
世人皆知莧殖可以剖鼇,而不知朱草可以剖人。小人由是知神可以分,氣可以浮,形可以散。散而為萬不謂不足,聚而為一不謂有餘。若狂風飄髮,魂魄夢飛,屐齒斷蚓,首尾皆動。夫何故?太虛一虛也,太神一神也,太氣一氣也,·太形一形也,命之則由,根之則一,守之不得,舍之不失,是謂正一。
天地
天地盜太虛生,人蟲盜天地生,蠟虹營丁盜人蟲生。蠟虹者,腸中之蟲也。磚搏我精氣,鑠灼我魂魄,盜我滋味#4而有其生。有以見我之必死,所以知天之必頹。天其頹乎,我將安有。我其死乎,蠟虹將安守。所謂奸臣盜國,國破則家亡。蠹瓜蝕木,木盡則瓜死。是歡大人錄精氣,藏魂魄,薄滋味,禁嗜慾,外富貴,雖天地老而我不傾,蠟可死而我長生,奸臣去而國太平。
稚子
稚子美影,不知為影所美。狂夫侮像,不知為像所侮。化家者不知為家所化,化國者不知為國所化,化天下者不知為天下所化。三皇有道者也,不知其道化為五帝之德。五帝有德者也,不知其德化為三王之仁義。三王有仁義者也,不知其仁義化為秦漢之戰爭。醉者負醉,疥者療疥,其勢彌顛,其病彌篤,而無反者也。
陽燧
陽燧召火,方諸召水,感激之道,斯不遠矣。高視者強,低視者賊,斜視者狡,平視者仁,張視者怨,細視者佞,遠視者智,近視者拙,外視者昏,內視者明。是故載我者身,用我者神,用神合真,可以長存。
死生
虛化神,神化氣,氣化血,血化形,形化嬰,嬰化童,童化少,少化壯,壯化老,老化死,死復化為虛,虛復化為神,神復化為氣,氣復化為物,化化不間,由環之無窮。夫萬物非欲生,不得不生,萬物非欲死,不得不死。達此理者,虛而乳之,神可以不化,形可以不生。
爪髮
爪髮者我之形,何爪可割而無害,髮可截而無痛?蓋榮衛所不至也。則是我本無害,而筋骨為之害,我本無痛,而血肉為之痛。所以知喜怒非我作,一辰樂非我動,我為形所昧,形為我所愛。達此理者,可以出生死之外。
神道
太上者,虛無之神也。天地者,陰陽之神也。人蟲者,血肉之神也。其同者神,其異者形。是故形不靈而氣靈,語不靈而聲靈,覺不靈而夢靈,生不靈而死靈。水至清而結冰不清,神至明而結形不明,冰浮返清,形散返明,能知真死者,可以游太上之京。
神交
牝牡之道,龜龜相顧,神交也。鶴鶴相唳,氣交也。蓋由情愛相接,所以神氣可交也。是故大人大其道以合天地,廓其心以符至真,融其氣以生萬物,和其神以接兆民。我心熙熙,民心怡怡。心怡怡兮不知其所思,形惚惚兮不知其所為。若一氣之和合,若一神之混同,若一聲之哀樂,若一形之窮通。安用旌旗,安用金鼓,安用賞罰,安用行伍。斯可以將天下之兵,滅天下之敵,是謂神交之道也。
大含
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氣相乘而成聲。耳非聽聲也,而聲自投之。谷非應響也,而響自滿之。耳小竅也,谷大竅也,山澤小谷也,天地大谷也。一竅嗚,萬竅皆嗚。一谷聞,萬谷皆聞。聲導氣,氣導神,神導虛,虛含神,神含氣,氣含聲。相導相含,雖秋蚊之鄧鄧許綠切,蒼蠅之營營,無所不至也。由此知之,雖絲毫之慮二必有所察,雖啾嘹之言,必有所聞。唯大人之機,天地莫能見,陰陽莫能知,鬼神莫能窺,夫何故?道德仁義之所為。
化書卷之一竟
衛化卷第二
紫霄真人譚景昇撰
雲龍
雲龍風虎,得神氣之道者也。神由母也,氣由子也。以神召氣,以母召子,孰敢不至也。夫蕩穢者,必召五帝之氣,苟召不至,穢何以蕩。伏虺者,必役五星之精,苟役不至,虺何以伏。小人由是知陰陽可以作,風雲可以會,山陵可以拔,江海可以發。然用之於外,不如守之於內,然後用之於外,則無所不可。
猛虎
猛虎行,章木偃。毒鴆怒,土石揭。威之所鑠,氣之所搏,頑器為之作。山人由是知鈇可使之、飛,山河可使之移,萬物可使之相隨。夫神全則威大,精全則氣雄,萬惑不能溺,萬物可以役。是故一人所以能敵萬人者,非弓刀之技,蓋威之至也。一人所以能悅萬人者,非言笑之惠,蓋和之至也。
用神
蟲之無足,蛇能屈曲,蛭能倒蹙,蝸牛能蓄縮。小人所以見其機,由是得其師,可以坐致萬里而不馳。是故足行者有所不達,翼飛者有所不至,目視者有所不見,耳聽者有所不聞。夫何故?彼知形而不知神,此知神而不知形,以形用神則亡,以神用形則康。
水竇
水竇可以下溺,杵糠可以療噎。斯物也,始製於人,又復用於人。法本無祖,術本無狀,師之於心,得之於象。陰為陽所伏,男為女所制,剛為柔所剋,智為愚所得。以是用之,則鐘鼓可使之啞,車轂可使之鬥,妻子可使之改易,君臣可使之離合。萬物本虛,萬法本無,得虛無之竅者,知法術之要乎。
魍魎
魍魎附巫祭一本作癸,言禍福事。每來則飲食言語皆神,每去則飲食言語皆人。不知魍魎之附巫祭也,不知巫祭之附魍魎也。小人由是知心可以交,氣可以易,神可以奪,魄可以錄。形為神之宮,神為形之容,以是論之,何所不可。
虛無
鬼之神可以禦,龍之變可以役,蛇虺可以不能螫,戈矛〔可以〕不能擊。唯無心者,火不能燒,水不能溺,兵刃不能加,天命不能死。其何故?志於樂者猶忘飢,志於憂者猶忘痛,志於虛無者可以忘生死。
虛實
方咫之木,置於地之上,使人蹈之而有餘。方尺之木,置於竿之端,使人踞之而不足。非物有小大,蓋心有虛實。是故冒大暑而撓者愈熱,受炙灼而懼者愈痛,人無常心,物無常性。小人由是知水可使不濕,火可使不燥。
狐狸
狐狸之怪、雀鼠之魅,不能幻明鏡之鑒者,明鏡無心之故也。是以虛空無心而無所不知,昊天無心而萬象自馳,行師無狀而敵不敢欺,大人無慮而元精自歸。能師於無者,無所不之。
轉舟
轉萬斛之舟者,由一尋之木。發千鈞之弩者,由一寸之機。一目可以觀大天,一人可以君兆民。太虛茫茫而有涯,太上浩浩而有家。得天地之綱,知陰陽之房,見精神之藏,則數可以奪,命可以活,天地可以反覆。
心變
至娌者化為婦人,至暴者化為猛虎。心之所變,不得不變。是故樂者其形和,喜者其形逸,怒者其形剛,憂者其形慼,斯亦變化之道也。小人由是知,顧六尺之軀,可以為龍蛇,可以為金石,可以為草木。大哉斯言。
珠玉
悲則雨淚,辛則雨涕,憤則結瘦,怒則結疽。心之所慾,氣之所屬,無所一育。邪苟為此,正必為彼。是以大人節悲辛,誠憤怒。得擷氣之門,所以收其根。知元神之囊,所以韜其光。若蚌內守,若石內藏,所以為珠玉之房。
蠟蠍
夫蠍嗡之虫孕螟蛉之子,傳其情,交其精,混其氣,和其神。隨物大小,俱得其真。蠢動無定情,萬物無定形。小人由是知,馬可使之飛,魚可使之馳,土木偶可使之有知。嬰兒似乳母,斯道不遠矣。
胡夫
胡夫而越婦,其子髯面而挫昨禾切足。蠻夫而羌婦,其子拗鼻而昂首。梨接桃而本強者,其實毛。梅接杏而本強者,其實甘。以陰孕陽,以柔孕剛,以曲孕直,以短孕長,以大孕小,以圓孕方,以水孕火,以丹孕黃。小人由是知,可以為金石,可以為珠玉,可以為異類,可以為怪,造化之道也。
陰陽
陰陽相搏,不根而生芝菌。燥濕相育,不母而生蟻臍。是故世人體陰陽而根之,學燥濕而母之,無不濟者。小人由是知,陶鍊五行,火之道也。流行無窮,水之道也。八卦環轉,天地之道也。神物乃生,變化之道也。是以君子體物而知身,體身而知道。夫大人之道幽且微,則不知其孰是孰非。
海魚
海魚有以蝦為目者,人皆笑之。殊不知古人以囊螢為燈者,又不知晝非日之光則不能馳,夜非燭之明則有所欺。觀傀儡之假而不自疑,嗟朋友之逝而不自悲。賢與愚莫知,唯抱純白養太玄者,不入其機。
碉松
碉松所以能凌霜者,藏正氣也。美玉所以能犯火者,蓄至精也。是以大人晝運靈旗,夜錄神芝,覺所不覺,思所不思,可以冬禦風而不寒,夏禦火而不熱。故君子藏正氣者,可以遠鬼神、伏姦佞。蓄至精者,可以福生靈、保富蠡,夫何為?多少之故也。
動靜
動靜相磨,所以化火也。燥濕相蒸,所以化水也。水火相勃,所以化雲#5也。湯盎投井,所以化雹也。飲水雨日,所以化虹霓也。小人由是知,陰陽可以召,五行可以役,天地可以別構,日月可以我作。有聞是言也,必將以為誕。夫民之形也,頭圓而足方,上動而下靜,五行運於內,二曜明於外,斯亦別搆之道也。
聲氣
操琴瑟之音則偷然而閑,奏鄭衛之音則樂然而逸,解領號之音則背族。凜森上聲,撾鼓鼙之音則鴻毛躑躅。其感激之道也如是。以其和也,召陽氣、化融風、生萬物也。其不和也,作以氣化厲風,辱萬物也。氣由聲也,聲由氣也,氣動則聲發,聲發則氣振,氣振則風行,而萬物變化也。是以風雲可以命霜雹,可以致鳳凰,可以歌熊熊,可以舞神明,可以友朋,樂之術也甚大。
大同
虛含虛,神含神,氣含氣,明含明,物含物,達此理者,情可以通,形可以同。同於火者化為火,同於水者化為水,同於日月者化為日月,同於金石者化為金石。惟大人無所不同,無所不化,足可以與虛皇並駕。
帝師
鏡非求鑒於物而物自投之,崇非求飽於氣而氣自實之。是故鼻以虛受臭,耳以虛受聲,目以虛受色,舌以虛受味。所以心同幽冥,則物無不受,神同虛無,則事無不知。是以大人奪其機,藏其微,羽符至怪,陰液甚奇。可以守國,可以救時,可以坐為帝王之師。
琥珀
琥珀不能呼腐芥,丹砂不能入燃金,磁石不能取憊鐵,元氣不能發陶爐。所以大人善用五行之精,善奪萬物之靈,食天人之祿,駕風馬一作鳳之榮,其道也,在忘其形而求其情。
化書卷之二竟
德化卷第三
五帝
儒有講五常之道者,分之為五事,屬之為五行,散之為五色,化之為五聲,俯之為五嶽,仰之為五星,物之為五金,族之為五靈,配之為五味,感之為五情。所以聽之者,若醞雞之遊太虛,如井蛙之浮滄瞑,莫見其鴻濛之渥,莫測其浩渺之程,日暮途遠,無不倒行。殊不知五常之道一也。忘其名則得其理,忘其理則得其情,然後牧之以清靜,棲之以杳冥,使混我神氣,符我心靈。若水投水,不分其清。若火投火,不問其明。是謂奪五行之英,盜五常之精。聚之則一芥可飽,散之則萬機齊亨。其用事也,如酌醴以投器。其應物也,如懸鏡以鑑形。於是乎變之為萬象,化之為萬生,通之為陰陽,虛之為神明,所以運帝王之籌策,代天地之權衡,則仲尼其人也。
飛蛾
天下賢愚營營然,若飛蛾之投夜燭,蒼蠅之觸曉窗,知往而不知返,知進而不知退,而但知避害而就利,不知聚利而就害。夫賢於人而不賢於身,何賢之謂也。博於物而不博於己,何博之謂也。是以大人利害俱亡,何往不臧。
異心
虎踞於林,蛇遊於澤,非鷓鳶之條,鴉鳶從而號之,以其蓄異心之故也。是故麟有利角,眾獸不伏。鳳有利貲,眾烏不賓。君有奇智,天下不臣。善馳者終於蹶,善鬥者終於敗,有數則終,有智則窮,巧者為不巧者所使,詐者為不詐者所理。
弓矢
天子作弓矢以威天下,天下盜弓矢以侮天子。君子作禮樂以防小人,小人盜禮樂以僭君子。有國者好聚斂,蓄粟帛,其甲兵以禦賊盜。賊盜擅甲兵,踞一作據粟帛,以奪其國。或日安危德也。又日興亡數也。苟德可以恃,何必廣粟帛乎。苟數可以憑,何必廣甲兵乎。
聰明
無所不能者有大不能,無所不知者有大不知。夫忘弓矢然後知射之道,忘策轡然後知馭之道,忘弦匏然後知樂之道,忘智慮然後知大人之道。是以天下之主,道德出於人。理國之主,仁義出於人。亡國之主,聰明出於人。
有國
有國之禮,享郊廟,敬鬼神也。竇邑作賽龜策,占吉凶也。敬鬼神,信禍福之職也。占吉凶,信興以之數也。奈何有大不信,窮民之力以為城郭,奪民之食以為儲蓄,是福可以力取,是亡可以力敵,是疑貳於鬼神,是欺惑於龜策,是不信於天下之人。斯道也,賞不足勸,罰不足懼,國不足守。
黃雀
黃雀之為物也,日遊於庭,日親於人,而常畏之,而人常撓之。玄烏之為物也,時遊於戶,時親於人,而不畏人,而人不撓之。彼行促促,此行佯佯,彼嗚啾啾,此嗚鏘鏘,彼視雙餐,此視汪汪,彼心慼慼,此心堂堂。是故疑人者為人所疑,防人者為人所防。君子之道仁與義,中與正,何憂何害。
籠猿
籠中之猿,踴躍萬變不能出於籠。匣中之虎,狂怒萬變不能出於匣。小人之機,智慮萬變不能出於大人之道。夫大人之道,如地之負,如天之垂,無日不怨,無人不欺,怨不我怒,欺不我夷,然後萬物知其所歸。
常道
仁義者,常行之道,行之不得其術,以一至於亡國。忠信者,常用之道,用之不得其衛,以至於獲罪。廉潔者,常守之道,守之不得其術,以至於暴民。材辯者,常御之道,御之不得其術,以至於罹裯。蓋拙在用於人,巧在用於身。使民親稼則怨,誠民輕食則怒。夫餌者魚之嗜,羶者蟻之慕,以餌投魚魚必懼,以羶投蟻蟻必去。由不得化之道。
感喜
感父之慈非孝也,喜君之寵非忠也。感始於不感,喜始於不喜,多感必多怨,多喜必多怒。感喜在心,由物之有毒。田蓬之藏火,不可不慮。是以君子之業,爵之不貴,禮之不下,親之不知,疏之不疑,辱之不得,何感喜之有。
太醫
太醫之道,脈和而實者為君子,生之道也;撓而浮者為小人,死之道也。太卜之道,策平而慢者為君子,吉之道也;曲而利者為小人,凶之道也。以是論之,天下之理一也。是故觀其國則知其臣,觀其臣則其君,觀其君則知興亡。臣可以擇君而仕,君可以擇臣而任。夫揖讓可作,而噪靜不可作。衣冠可詐,而形器不可詐。言語可文,而聲音不可文。
讒語
藏於人者謂之機,奇於人者謂之謀。殊不知道德之機,眾人所知,仁義之謀,眾人所無。是故有賞罰之教則市道進,有親疏之分則小人入。夫棄金於市,盜不敢取,詢政於朝,讒不敢語,天下之至公也。
刻畫
畫者不敢易於圖像,苟易之必有咎。刻者不敢侮於本偶,苟侮之必貽梱。始製作於我,又要敬于我,又真禍於我。是故張機者用於機,設險者死于險,建功者辱于功,立法者罹於法。動一竅則百竅相會,舉一事則萬事有害。所以揖貴乎明,險貴乎平,功貴乎無狀,法貴乎無像。能出刻畫者,可以名之為大象。
酒醴
夫酒醴者,迫之飲愈不飲,恕之飲愈欲飲。是故抑人者人抑之,容人者人容之,貸其死者樂其死,貸其輸者樂其輸,所以民盜君之德,君盜民之力,能知反復之道者,可以居兆民之職。
恩賞
侯者人所貴,金者人所重,眾人封公而得侯者不美,眾人分玉而得金者不樂。是故賞不可妄行,恩不可妄施。其當也,由為爭奪之漸。其不當也,即為亂亡之基。故我自卑則賞不能大,我自儉則恩不得奇。歷觀亂亡之史,皆驕侈恩賞之所以為也。
養民
民不怨火而怨使之禁火,民不怨盜而怨使之防盜。是故濟民不如不濟,愛民不如不愛。天有雨露所以招其怨,神愛禱祝所以招其謗。夫禁民火不如禁心火,防人盜不如防我盜。其養民也如是。
化書卷之三竟
仁化卷第四
得一
礦然無為之謂道,道能自守之謂德,德生萬物之謂仁,仁救安危之謂義,義有去就之謂禮,禮有變通之謂智,智有誠實之謂信,通而用之之謂聖。道虛無也,無以自守,故授之以德。德清靜也,無以自用,故授之以仁。仁用而萬物生,萬物生必有安危,故授之以義。濟安拔危必有否臧,故授之以禮。禮秉規持範必有疑滯,故授之以智。智通則多更,故授之以信。信者,成萬物之道也。
五行
道德者,天地也。五常者,五行也。仁,發生之謂也,故君於木。義,救難之謂也,故君於金。禮明白之謂也,故君於火。智,變通之謂也,故君於水。信,整然之謂也,故君於土。仁不足則義濟之,金伐木也。義不足則禮濟之,火伐金也。禮不足則智濟之,水伐火也。智不足則信濟之,土伐水也。始則五常相濟之需,終則五常相伐之道,斯大化之往也。
畋淪
夫禽獸之於人也何異,有巢穴之居,有夫婦之配,有父子之性,有死生之情。烏反哺,仁也;車憫胎,義也;蜂有君,禮也;羊跪乳,智也;雉不再接,信也。孰究其道,萬物之中,五常百行無所不有也。而教之為網罟,使之務畋漁。且夫焚其巢穴,非仁也;奪其親愛,非義也;以斯為享,非禮也;教民殘暴,非智也;使萬物懷疑,非信也。夫羶臭之慾不止,殺害之機不已。羽毛雖無言,必狀我為貪狼之與封豕。鱗介雖無知,必名我為長鯨之與巨虺也。胡為自安,焉得不恥?吁,直疑自古無君子。
犧牲
犧牲之享、羔鴉之薦,古之禮也。且古之君子,非不知情之憂喜、聲之哀樂,能動天地,能感鬼神。刀桃前列,則憂喜之情可知矣。鷹犬齊至,則哀樂之聲可知矣。以是祭天地,以是檮神明,天地必不享,苟享之必有咎;神明必不飲,苟飲之必有悔。所以知神龍見,喪風雲之象也;鳳凰來,失尊戴之象也;麒麟出、亡國土之象也。觀我之義,禽必不義也。以彼為祥,禽必不祥也。
太和
非兔狡,獵狡也。非民詐,吏詐也。慎勿怨盜,賊惟我召。慎勿怨叛亂,叛亂稟我教。不有和睦,焉得仇鑼。不有賞勸,焉得鬥爭。是以大人無親無疏、無愛無惡,是謂太和。
海魚
海魚有吐黑水上,庇其身而游者,人因黑而漁之。夫智者多屈,辯者多辱,明者多蔽,勇者多死。肩鐳固,賊盜喜。忌諱嚴,敵國幸。禁可以越者,號也。兵可以奪者,符、也。蜀敗於山,晉敗於馬。夫大人之機,道德仁義而已矣。
神弓
譽人者人譽之,謗人者人謗之。是以君子能罪己,斯罪人也;不報怨,斯報怨也。所謂神弓鬼矢,不張而發,不注而中。天得之以假人,人得之以假天下。
救物
救物而稱義者,人不義之。行惠而求報者,人不報之。民之情也,讓之則多,爭之則少,就之則去,避之則來,與之則輕,惜之財奪。是故大義無狀,大恩無象。大義成,不知者荷之。大恩就,不識者報之。
書道
心不疑乎手,手不疑乎筆,忘手筆然後知書之道。和暢非巧也,淳古非朴也,柔弱非美也,強梁非勇也。神之所浴,氣之所沐。是故點策蓄血氣,顧盼含情性,無筆墨之跡,無機智之狀,無剛柔之容,無馳騁之象,若黃帝之道熙熙然,君子之風穆穆然。是故觀道者,其心樂,其神和,其氣融,其政太平,其道無朕。夫何故?見山思靜,見水思動,見雲思變,見名思貞,人之常也。
鳳鴉
鳳不知美,鷓不知惡,陶唐氏不知聖,有苗氏不知暴。使陶唐氏恃其聖,非聖也;有苗氏知其暴,不暴也。眾人皆能寫人之形,而不能寫己之形,皆能求人之惡,而不能求己之惡,皆能知人之禍,而不能知己之禍。是以大人聽我聲,察我色,候我形,伺我氣,然後知人之情偽。
知人
觀其文章,則知其人之貴賤焉。觀其書篆,則知其人之情性焉。聞其琴瑟,則知其人之道德焉。聞其教令,則知其人之吉凶焉。小人由是知,唐堯之容淳淳然,虞舜之容熙熙然,伯禹之容蕩蕩然,殷湯之容堂堂然,文王之容巍巍然,武王之容誇誇然,仲尼之容皇皇然。則天下之人,可以自知其愚與賢。
螻蟻
螻蟻之有君也,一拳之宮,與眾處之;一塊之臺,與眾臨之;一粒之食,與眾蓄之;一蟲之肉,與眾喱之;一罪無疑,與眾戮之。故得心相通而後神相通,神相通而後氣相通,氣相通而後形相通。故我病則眾病,我痛則眾痛,怨何由起,叛何由始,斯太古之化也。
歌舞
能歌者,不能者聽之;能舞者,不能者觀之;巧者不巧者辯之,賢者不賢者任之。夫養木者必將伐之,待士者必將死之。網之以冠冕,釣之以爵祿,若馬駕車轄,貴不我得,負食糟糠,肥不我有。是以大人道不虛貴,得不虛守,貧有所倚,退有所恃。退者非樂寒賤,而甘委棄。
躑躅
躑躅之酒,烏喙之脯,萇浪若蕩之膏,冷葛之乳,初瞰之若芥,再瞰之若黍,復瞰之若丸,又瞰之若脯。小人由是知,彊弩可以漸引,巨鼎可以漸舉,水火可以漸習,虎兕可以漸倡。逆者我所化,辱者我所與,不應者我所命,不臣者我所取,所以信。柔馬不可馭,漸賊不可禦,得之以為萬化之母。
止國
止人之團者使其國,抑人之忿者使其忿,善救闕者預其聞,善解忿者濟其忿。是故心不可伏而伏之愈亂,民不可理而理之愈怨.’水易動而自清,民易變而自平。其道也,在不逆萬物之情。
象符
衛有降萬物之蘊毒者,則交臂鈞指象之為符。是故若夭嬌之勢者鱗之符,若飛騰之勢者羽之符,若偃賽之勢者毛之符,若拳跼之勢者介之符。所以知拱折者人之符。夫拱手者人必拱之,折腰者人必折之,禮之本也。而疏之為萬象,別之為萬態,教之蹈舞非蹈舞也,使之檮祝非檮祝也。我既寡實,彼亦多虛,而責人之無情,固無情也;而罪禮之無驗,固無驗也。
善惡
為惡者畏人識,必有識者;為善者欲人知,必有不知者。是故人不識者謂之太惡,人不知者謂之至善。好行惠者恩不廣,務奇特者功不大,善博奕者智不遠,文綺麗者名不久。是以君子惟道是貴,惟德是守,所以能萬世不朽。
化書卷之四
食化卷第五
七奪
一日不食則憊,二日不食則病,三日不食則死。民事之急無甚於食,而王者奪其一,鄉士奪其一,吏兵奪其一,戰伐奪其一,工藝奪其一,商賈奪其一,道釋之放奪其一,稔亦奪其一,儉亦奪其一。所以蠶告終,而譟葛苧之衣,稼云畢,而飯橡礫之實。王者之刑理不平,斯不平之甚也。大人之道救不義,斯不義之甚也。而行切切之仁、慼慼之禮,其何以謝之哉。
巫像
為巫者鬼必附之,設像者神必主之,蓋樂所饗也。戎羯之禮,事母而不事父;禽獸之情,隨母而不隨父;凡人之痛,呼母而不呼父。蓋乳哺之教也,虎狼不過於嗜肉,蛟龍不過於嗜血,而人無所不嗜。所以不足則鬥,不與則叛,鼓天下之怨,激烈士之忿。食之道,非細也。
養馬
養馬者主,而牧之者親;養子者母,而乳之者親;君臣非所比,而比之者祿也;于母非所愛,而愛之者哺也。駑馬本無知,嬰兒本無機,而知由此始,機由此起,所以有愛惡,所以有彼此,所以稔鬥爭而蓄姦詭。
絲綸
王取其絲,吏取其綸;王取其綸,吏取其脖。取之不已,至于欺罔,欺罔不已,至于鞭撻,鞭撻不已,至于盜竊,盜竊不已,至于殺害,殺害不已,至于刑戮。欺罔非民愛,而裒斂者教之。殺害非民願,而鞭撻者訓之。且夫火將逼而投于水,知必不兔,且貴其緩。虎將噬而投于谷,知必不可,或覬其生。以斯為類,悲哉。
奢借
夫君子不肯告人以飢,恥之甚也。又不肯矜人以飽,愧之甚也。既起人之恥愧,必激人之怨咎,食之害也如是。而金逼玉笠,食之飾也。鼓鐘戛石,食之遊也。張組設繡,食之感也。窮禽竭獸,食之暴也。滋味厚薄,食之忿也。貴賤精鷹,食之爭也。慾之愈不止,求之愈不已,貧食愈不足,富食愈不美。所以奢僭由玆而起,戰伐由玆而始,能均其食者,天下可以治。
蟠骨
嚼墦骨者,憔唇爛舌不以為痛。飲醇酣者,哦腸嘔胃不以為苦。饞嗜者由忘於痛若,飢窘者必輕于性命。痛苦可忘,無所不欺,性命可輕,無所不為。是以主者以我慾求人之慾,以我飢求人之飢,我怒民必怒,我怨民必怨,能知其道者,天下胡為乎叛。
食迷
民有嗜食而飽死者,有婪食而粳死者,有感食而義死者,有辱食而憤死者,有爭食而鬥死者。人或笑之,殊不知官所以務祿,祿所以務食賈所以務財,財所以務食,而官以矯傲讒議而律死者,賈以波濤江海而溺死者,而不知所務之端,不知得死之由,流,歸咎于江海,食之迷也。
戰欲
食之欲也,思鹽梅之狀,則輒有所吐而不能禁;見盤餚之盛,則若有所吞而不能遏。飢思啖牛,渴思飲海。故慾之於人也如賊,人之於慾也如戰。當戰之際,錦繡珠玉不足為富,冠冕旌旗不足為貴,金石絲竹不聞其音,宮室臺謝不見其麗。況民腹常矮,民情常迫,而諭以仁義,其可信乎?講以刑故,其可畏乎?
膠竿
執膠竿捕黃雀,黃雀從而噪之。捧盤殮享烏烏,烏烏從而告之。是知至暴者無所不異,至食者無所不同。故蛇像可以友而群,虎兕可以狎而馴,四夷可以率而賓。異族猶若此,況復人之人。
庚辛
庚氏穴池,構竹為托檻,登之者其聲策策焉。辛氏穴池,構木為托檻,登之者其聲堂堂焉。二氏俱牧魚於池中,每托檻投餌,魚必踴躍而出。他日但聞策策堂堂之聲,不投餌亦踴躍而出。則是庚氏之魚可名策策,辛氏之魚可名堂堂,食之化也。
興亡
瘡者人之痛,火者人之急,而民喻飢謂之瘡,比餓謂之火,蓋情有所切也。夫鮑魚與足垢無異,鰱胰與足垢無殊,而人常食之飽,猶若是飢。則可知苟其飢也,無所不食,苟其迫也,無所不為。斯所以為興亡之機。
雀鼠
人之所以惡雀鼠者,謂其有寇竊之行。鼠雀所以疑人者,謂其懷盜賊之心。夫上以食而辱下,下以食而欺上,上不得不惡下,下不得不疑上,各有所切也。夫剜其肌啖其肉,不得不哭,扼其喉奪其哺,不得不怒。民之瘠也,由剜其肌,民之餒也,由奪其哺。嗚呼惜哉。
無為
牛可使之駕,馬可使之負,犬可使之守,鷹可使之擊,蓋食之所感也。彌猴可使之舞,鸚鵡可使之語,鷓鳶可使之死鬥,螻蟻可使之合戰,蓋食有所教也。魚可使之吞鉤,虎可使之入陷,馬可使之觸網,敵國可使之自援,蓋食有所利也。天地可使之交泰,神明可使之掖衛,高尚可使之屈折,夷狄可使之委服,蓋食有所奉也。故自天子至於庶人,暨乎萬族,皆可以食而通之。我服布素則民自暖,我食葵蕾則民自飽,善用其道者,可以肩無為之化。
王者
獵食者母,分乳者子。全生者子,觸網者母。母不知子之所累,子不知母之所苦。王者衣纓之費,盤餚之直,歲不過乎百萬。而封人之土地,與人之富貴,百萬之百萬。如嘔王之肌,如飲王之血,樂在于下,怨在于上,利歸于眾,咎歸于王。夫不自貴天下安敢貴,不自富天下安敢富。
鴉鳶
有智者憫鷓鳶之擊腐鼠,嗟螻蟻之駕斃蟲,謂其為蟲不若為人。殊不知當歉歲則爭臭憊之屍,值嚴圍則食父子之肉,斯豺狼之所不忍為,而人為之,則其為人不若為蟲。是知君無食必不仁,臣無食必不義,士無食必不禮,民無食必不智,萬類無食必不信。是以食為五常之本,五常為食之末。苟王者能均其衣、讓其食,則黔黎相悅,仁之至也;父子相愛,義之至也;飢飽相讓,禮之至也;進退相得,智之至也;許諾相從,信之至也。教之善也在於食,教之不善也在於食,其物甚卑,其用甚尊,其名尤細,其化尤大,是謂無價之貨。
化書卷之五
儉化卷第六
太平
夫水火常用之物,用之不得其道,以至於敗家,蓋失於不簡也。飲饑常食之物,食之不得其道,以至于亡身,蓋失於不節也。夫禮失于奢,樂失于淫,奢淫若水,去不復返。議欲救之,莫過乎儉。儉者,均食之道也。食均則仁義生,仁義生則禮樂序,禮樂序則民不怨,民不怨則神不怒,太平之業也。
權衡
服烯給者不寒,而衣之布帛愈寒。食華蕾者不飢,而飯之黍稷愈飢。是故我之情也不可不慮,民之心也不可不防。凡民之心,見負石者則樂於負塗,見負塗者則樂於負蓊,飢寒無實狀,輕重無必然。蓋豐儉相形,彼我相平,我心重則民心重,我務輕則民務輕,能至於儉者,可以與民為權衡。
禮道
禮貴於盛,儉貴於不盛。禮貴於備,儉貴於不備。禮貴於簪紱,儉貴於布素。禮貴於炳煥,儉貴於寂寞。富而富之愈不樂,貴而貴之愈不美,賞而賞之愈不足,愛而愛之愈不敬。金玉者富之常,官爵者貴之常。渴飲則甘,飢食則香。夫惟儉,所以能知非。
食象
觀食象者食牛不足,覬戴冕者戴冠不足。不足有所自,不廉有所始。是知王好奢則臣不足,臣好奢則士不足,士好奢則民不足,民好奢則天下不足。夫天下之物十之,王好一· 民亦一,王好五民亦五,王好十民亦十。以十論之,則是十家為一家,十國為一國,十天下為一天下,何不弊之有。
民情
其夫好飲酒者,其妻必貧。其子好臂鷹者,其家必困。剩養一僕,日飯三甌,歲計千甌。以一歲計之,可享千兵。王者歲率是享,則必告勞而聚怨。病在於增,不在於損。王駕牛車,民驕於行,王居土陛,民恥於平,杜之於漸,化之於儉。所以見葛萬不足者,則樂然服布素之衣,見麻杯而食者,則欣然用陶匏之器,民之情也。
俚號
世有壓號者,人以為大辱。殊不知始得為純儉之道也。於己無所與,於民無所取,我耕我食,我蠶我衣,妻子不寒,婢僕不飢,人不怨之,神不罪之。故一人知儉,則一家富,王者知儉,則天下富。
君民
君之於民,異名而同愛。君樂馳騁,民亦樂之。君喜聲色,民亦喜之。君好珠玉,民亦好之。君嗜滋味,民亦嗜之。其名則異,其愛則同。所以服布素者愛士之簪組,服士之簪組者愛公卿之劍佩,服公卿之劍佩者愛王者之流冕。是故王者居兆民所憂之地,不得不慮也。況金根玉轄奪其貨,高臺崇榭奪其力,是賈古民之怨,是教民之愛。所以積薪聚米,一歲之計,而易金換玉,一日之費,不得不困,不得不儉。
乳童
乳童拱手,誰敢戲之,豈在乎齡敝也。牧堅折腰,誰敢背之,豈在乎刑政也。有賓主之敬,則雞黍可以為大享,豈在乎簫韶也。有柔淑之態,則刻苧可以行婦道,豈在乎組繡也。而王者之制,設溝隍以禦之,陳菜戟以衛之,蓄粟帛以養之,張闌檻以遠之。蓋有機於民,不得不藏,有私於己,不得不防。夫能張儉之機,民自不欺;用儉之私,我自不疑。.夫儉者,可以為大人之師。
化柄
儉於聽可以養虛,儉於視可以養神,儉於言可以養氣,儉於私可以獲富,儉於公可以保貴,儉於門闔可以無盜賊,儉於環衛可以無叛亂,儉於職官可以無姦佞,儉於嬪牆可以保壽命,儉於心可以出生死,是知儉可以為萬化之柄。
御-
王者皆知御一可以治天下也,而不知孰謂之一。夫萬道皆有一,仁亦有一,義亦有一,禮亦有一,智亦有一,信亦有一。一能貫五,五能宗一。能得一者,天下可以治。其道蓋簡而出自簡之,其言非玄而入自玄之,是故終迷其要,竟惑其妙。所以議守一之道,莫過乎儉。儉之所律,則仁不蕩,義不亂,禮不奢,智不變,信不惑,故心有所主,而用有所本,而民有所賴。
三皇
君儉則臣知足,臣儉則士知足,士儉則民知足,民儉則天下知足。天下知足所以無貪財,無競名,無姦蠹,無欺罔,無矯佞。是故禮義自生,刑政自寧,溝壘自平,甲兵自停,遊蕩自耕,所以三皇之化行。
天牧
奢者三歲之計,一歲之用。儉者一歲之計,三歲之用。至奢者猶不及,至儉者尚有餘。奢者富不足,儉者貧有餘,奢者心常貧,儉者心常富。奢者好親人,所以多過。儉者能遠人,所以寡桐。奢者事君必有所辱,儉者事君必保其祿,奢者多憂,儉者多福。能終其儉者,可以為天下之牧。
雕籠
懸雕籠,食玉粒,養黃雀,黃雀終不樂。垂禮樂,設賞罰,教生民,生民終不泰。夫心不可安而自安之,道不可守而自守之,民不可化而自化之。所以儉於臺榭則民力有餘,儉於寶貨則民財有餘,儉於戰伐則民時有餘。不與之由與之也,不取之由取之也,海伯亡魚不出於海,國君亡馬不出於國。
禮要
夫禮者,道出於君而君由不知,事出於職而職由不明。儒者棲山林,敬師友,窮禮樂,講本末,暨乎見羽葆車轄之狀,鐘鼓簫韶之作,則嬰然若鹿,怡然若豕,若醉於酒,若溺於水,莫知道之本,莫窮禮之旨。謂弓為弧則民不知矣,謂馬為駟則民莫信矣。所以數亂於多,不亂於少,禮惑於大,不惑於小,能師於儉者,可以得其要。
清靜
奢者好動,儉者好靜,奢者好難,儉者好易,奢者好繁,儉者好簡,奢者好逸樂,儉者好恬淡。有保一器畢生無瑩音問破也者?有挂一裘十年不敝者,斯人也,可以親百姓,可以司粟帛,可以掌符璽,可以即清靜之道。
損益
夫仁不儉有不仁,義不儉有不義,禮不儉有非禮,智不儉有無智,信不儉有不信,所以知儉為五常之本,五常為儉之末。夫禮者益之道也,儉者損之道也,益者損之旨,損者益之理。禮過則淫,儉過則朴,自古及今,未有亡於儉者也。
解惑
謙者人所尊,儉者人所寶。使之謙必不謙,使之儉必不儉。我謙則民自謙,我儉則民自儉。機在此,不在彼,柄在君,不在人,惡行之者惑,是故為之文。
化書卷之六
#1死生:原本誤作『死主』。據《道書全集》改。
#2『梟』字後當有『鸚』。
#3王:原誤作『三』。
#4味:原誤作『木』。
#5原缺『雲』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李先芳
(清)歙县张潮山来
清·汪龙庄
明·黄龙德
(清)蒲松龄
宋·傅嵩卿
战国·公孙龙
(梁)释慧皎
子思
余光黄
南唐·何溥
清·惠觉
汉·杨雄
(清)吴炽昌
明·杜文燮
元·张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