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列传一百六十三-清史稿
列传一百六十三
辛从益张鳞顾皋沈维鐈硃为?程恩泽吴杰 辛从益,字谦受,江西万载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以母老陈请终养。嘉庆十七年,起复补原官。会京畿多雨,诏发廪平粜,从益在事,釐剔弊端,实惠及民,时称之。疏请饬督抚详慎甄别以澄吏治,略曰:“外省甄别,与京员不同。京师耳目甚密,稍有徇私,难逃圣明洞鉴。外省督抚权势既尊,操纵甚易,岂知州县有当切责之处,亦有当体恤之处,偏私则是非倒置,刻覈则下情不通。臣以为大吏必持廉法之大纲,略趋承之末节;务幹事之勤能,责安民之实效;揣时势之难易,量才分之优绌;而又常存敬畏之心,然后能爱惜人才,澄清吏治。”迁给事中。 十八年,滑县匪平,军中多携养难民子女,从益疏请遣送归家,如议行,并谴领兵大员。又面奏:“正教昌明,邪说自息,小民不识大义,故易为邪教煽惑。而选人得官,不问风俗淳浇,祗计缺分肥瘠,何以教民?欲厚风俗,宜先责成牧令。”历光禄寺少卿、通政司参议、内阁侍读学士、光禄寺卿、太常寺卿。道光初,山西学政陈官俊镌级回京,仍直上书房,从益疏劾曰:“上书房为教胄谕德之地,视学政为尤重,宜慎选德行敦厚、器识宏达之儒臣,使皇子有所观法,薰陶养其德性。陈官俊在学政任,不能远色避嫌,惩忿窒欲,性行之驳,器识之褊,不宜仍居授读之任。”
二年,迁内阁学士。宣宗温谕曰:“尔甚朴忠,无所希冀,亦无所揣摩。有所闻见,直言无隐,朕无忌讳也。”命偕尚书文孚赴陕西谳狱。渭南富民柳全璧杀其佣硃锡林,贿知县徐润得免死,巡抚硃勋庇之,狱久不决。从益等鞫得其状,论如法。覆命,陈陕西马政之害,地方官春秋计里买马,实则民不得直,而官亦不需马,第指马索赇以为民病,请禁革。三年,擢礼部侍郎,督江苏学政。於是巡抚陶澍奏禁绅衿包漕,横索漕规,下学政稽查惩治。从益上疏曰:“江苏漕额本重,岂堪浮收无节?州县自应调剂,闾阎尤宜体恤。久悬定额,尚肆苛求;明语浮收,必滋流弊。抚臣之意,谓控漕之人即包漕之人,臣以为未必尽然。官之收漕,必用吏役,吏役贪狠,必图肥己。官既浮收,吏又朘削,不特小民受害,即循谨生监,亦被其累,激而上控,此中固有不得已者。抚臣又称生监需索漕规,地方官费无所出,乃取偿於纯谨小民。臣伏思吏役贪得无厌,纵生监悉循循守法,而小民追呼徵比之烦,亦断不能为之少减。吏役倚官府为城社,倘违例浮收,无人控诉,将何术以治之?夫劣衿律所不宥,苛政亦法所必裁。矫枉势必过正,创法宜防流弊。管见所及,不敢不以上闻。” 从益廉静坦白,遇非理必争,不为权要诎。八年,卒於学政任所。著有奏疏、诗文内外集、公孙龙子注。 张鳞,字小轩,浙江长兴人。嘉庆四年进士,选庶吉士。习国书,授检讨。仁宗临幸翰林院,鳞献诗册,被恩赉。十七年,大考二等,迁赞善。历侍讲、庶子。二十年,选翰林官入直懋勤殿,纂辑秘殿珠林、石渠宝笈,鳞与焉。历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二十四年,典江西乡试。寻以斋戒未至斋所,降授太常寺少卿。迁通政使司副使、太仆寺卿。道光元年,命偕太常寺少卿明安泰赴杨村挑验剥船,遂赴东光、卢龙两县讯鞫京控狱,各论如律;并劾承审官滥刑,巡道徇庇,褫黜有差。三年,转太常寺卿,督安徽学政,擢内阁学士。七年,以继母忧归,服阕,补原官。擢兵部侍郎,督福建学政。十三年,补户部,又调吏部。福建县丞秦师韩控讦总督程祖洛,侍郎赵盛奎偕鳞同案鞫,白其诬,师韩遣戍。
鳞清廉俭素,杜绝干谒。两为学政,卻陋规,拔寒畯,闽人尤颂之。衡文力矫通榜之习。十五年,典会试,以校阅劳致疾,出闱,卒。福建士民请祀名宦祠。 顾皋,字歅齐,江苏无锡人。嘉庆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九年,督贵州学政,釐剔弊窦,奏改黎平、开泰学额,士林颂之。超擢国子监司业。二十一年,直懋勤殿,编辑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历翰林院侍读、左右庶子、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典陕甘乡试。二十四年,入直上书房,甚被仁宗眷注。二十五年,扈跸热河。上升遐之日,御笔擢皋詹事。次日,宣宗即位,执皋手大恸。道光元年,迁内阁学士,擢工部侍郎,兼管钱法堂。二年,调户部。连典顺天、浙江乡试,管理国子监事务。
皋在户部,不为激亢之行,考覈利病,慎稽出纳,不可干以私。尝曰:“学期见诸实用。吾久回翔於文学侍从。及任经世理物之责,未能壹志专虑,以求称职,为自愧耳。”八年,以病乞归。十一年,卒。
沈维鐈,字子彝,浙江嘉兴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司业、洗马。与修全唐文、西巡盛典、一统志,入直懋勤殿,纂辑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二十一年,督湖北学政,禁习邪教,以端士风。累迁侍读学士。道光二年,典福建乡试,留学政。疏陈州县私设班馆之弊,请饬严禁,并禁监生充缉捕、催科诸役。四年,迁大理寺少卿。八年,督顺天学政,转太仆寺卿。任满,迁宗人府丞,署副都御史,寻实授。十二年,督安徽学政,奏请增建寿州考棚,与凤阳分试。濒江水灾,偕疆吏会筹赈抚,士民颂之。维鐈居官廉,屡视学,所至弊绝风清,振拔多知名士,宣宗知之,期满连任。擢工部侍郎。十七年,请回籍营葬,诏予假三月,毋庸开缺,事竣回京。十八年,以耳疾许免职,命病痊以闻。逾年,卒於家。
维鐈学以宋儒为归,谓典章制度与夫声音训诂当宗汉人,而道理则备於程、硃,务为身心有用之学。校刊宋儒诸书以教士,时称其醇谨焉。祀乡贤祠。
硃为弼,字右甫,浙江平湖人。嘉庆十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迁员外郎。道光元年,授御史,迁给事中。疏请整顿京师缉捕,劾仓场覆奏海运仓豆石霉变情形不实,命大臣按鞫,侍郎和桂、张映汉并被谴。又疏陈江苏海口壅塞,浙江上游均受其害,请疏濬太湖下游刘河、吴淞诸水,为一劳永逸之计,如所议行。四年,擢顺天府府丞,迁府尹。有蝗孽,单骑驰视,卻属官供张,曰:“吾为蝗来,乃以我为蝗耶?”六年,复降授府丞。历通政司副使、太常寺卿、宗人府府丞、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十三年,擢兵部侍郎,权仓场侍郎,寻实授。
十四年,出为漕运总督。时漕船水手恣横,庐州帮在东昌械斗,伤毙多命,下为弼查办,疏言:“漕督例随帮尾,在前者无从遥制。请责成押运官弁会同地方官拏办。”并定头柁十家联保,举发徇隐赏惩之法,奏陈剔弊速漕章程八事,下所司议行。十五年,以病乞免,允之。二十年,卒。
为?精揅金石之学,佐阮元纂钟鼎彝器款识,所著有蕉声馆诗文集。
程恩泽,字春海,安徽歙县人。父昌期,乾隆四十五年一甲三名进士,累官至侍讲学士,直上书房。恩泽勤学嗜奇,受经於江都凌廷堪,廷堪勖之曰:“学必天人并至,博而能精,所成乃大。”嘉庆十六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道光元年,入直南书房,宣宗曰:“汝父兰翘先生昔年在上书房,朕敬其品学。汝之声名,亦所深悉,宜更守素行。”典试四川。三年,督贵州学政,劝民育栗蚕,其利大行。重刊岳珂五经以训士。郑珍有异才,特优异之,饷以学,卒为硕儒。六年,调湖南学政。任满回京,洊擢国子监祭酒。命充春秋左传纂修官,推本贾、服,不守杜氏一家之言。母忧归。十一年,服阕,仍直南书房。未补官,特命典试广东。知南海曾钊名,冀得之。钊未与试,榜发,大失望。所得多知名士。改直上书房,授惠亲王读。迁内阁学士。十四年,授工部侍郎,调户部。以部务繁,罢直书房。十七年,卒,上甚惜之,优诏赐恤,赐其子德威举人。
恩泽博闻强识,於六艺九流皆深思心知其意,天象、地舆、壬遁、太乙、脉经莫不穷究。谓近人治算,由九章以通四元,可谓发明绝学,而仪器则罕传,欲修复古仪器而未果。诗古文辞皆深雅。时乾、嘉宿儒多徂谢,惟大学士阮元为士林尊仰,恩泽名位亚於元,为足继之。所欲著书多未成,惟国策地名考二十卷、诗文集十卷传於世。
吴杰,字梅梁,浙江会稽人。少能文,为阮元所知。以拔贡生应天津召试,二等,充文颖馆謄录,书成,授昌化教谕。嘉庆十九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道光二年,督四川学政,疏请以唐陆贽从祀文庙,下部议行。迁给事中,出为湖南岳常澧道,历贵州按察使、顺天府丞。
十三年,川南叛夷犯边,师久无功,杰疏言:“川夷作乱,提督桂涵连战克捷,生擒首逆,清溪近边遂无夷?。杨芳继任,用兵之区仅瓘边一处,夷寇不过数部落,当易获胜。惟夷巢跬步皆山,夏令河水盛涨,徒涉尤难。杨芳自抵瓘边,顿兵三月。臣思其故,必逆夷退伏老巢,水潦既降,不易深入。杨芳不敢以军情入告,但称督兵进剿,实皆游移观望之辞。旷日持久,边事所关非细,请敕总督鄂山体察确奏,毋得徇隐。”
又疏言:“驭夷长策,当先剿后抚。未剿遽抚,良莠不分。兵至,相率归诚;兵退,复出焚掠。层峦叠嶂,我师转运为艰。夷族因利伺隙,倏起★L1伏,使我猝不及防。国家既厚集兵力,自当扫穴犁庭,除恶务尽,使诸夷望风震慑,一劳永逸。自古驭夷之法,讨伐易而安抚难。善后之举,至要者二:一曰除内奸。游手无业之徒,潜居夷地,为之谋主,教以掠人勒赎,聚众焚杀,及避火器敌官军之策。夷悍而愚,得之乃如虎傅翼,必应名捕,尽法惩治。良民亦驱使回籍,毋任逗留异域;宣谕土司,不得容留汉民;营伍逻诘,绝其潜入之路,则奸人无繇扌冓煽矣。一曰分疆界。夷族愚惰,不谙农事,汉民租地,耕作有年,既渐辟磽卤为膏腴,群夷涎其收穫,复思夺归,构衅之原,不外於此。今当勘丈清釐,凡汉民屯种夷地,强占者勒令退还,佃种者悉令赎归。无主之田,垦荒已久,聚成村落,未便迁移,画为汉界,禁其再行侵占,庶争端永息。”又奏:“越巂?设抚民通判,止治汉民,而熟夷皆受治土司,通判无专责,且营伍非其所辖,呼应不灵,每以细故酿为大衅。请改为抚夷通判,千把总以下皆受节制。”疏上,下鄂山议行。
迁内阁学士。十五年,擢工部侍郎,连典顺天乡试及会试。十六年,卒。
论曰:宣宗最重文学廉谨之臣,辛从益直言献纳,张鳞廉介绝俗,沈维鐈服膺理学,程恩泽博物冠时,皆负清望。顾皋、硃为?、吴杰并以雅材回翔卿贰,亦足纪焉。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丁紹儀
宋·傅嵩卿
清·汪东亭
(清)叶德辉
娥川主人
唐·杜朏
唐·皮日休
清·徐寿兹
清·章梫
杜审言
宋·周邦彦
明·朱谋垔
清·平江不肖生
明·张源
清·和珅
明·文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