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第1部分-郘亭知见传本书目
第1部分
郘亭知见传本书目
莫绳孙序
先君子于经籍刊板善劣、时代,每笺志《四库简目》当条之下,间及存目,其四库未收者亦记诸上下方。又采录邵位西年丈懿辰所见经籍笔记益之。邵本有汪铁樵先生家骧朱笔记并取焉。同治辛未,先君子弃养。绳孙谨依录为十六卷。凡经部四库存目者三,四库未收者百十八;史部存目者二十八,未收者二百有十;子部存目者十四,未收者百九十八;集部存目者一,未收这百二十一。其四库已著录,未笺传本者并阙之。盖是书当与《简明目录》合观也。癸酉长夏第二男绳孙谨志。
《郘亭知见传本书目》
总目
卷第一经部 易类 书类
卷第二经部 诗类 礼类 春秋类
卷第三经部 孝经类 五经总类 四书类 乐类 小学类
卷第四史部 正史类 编年类 记事本末类 别史类 杂
史类
卷第五史部 诏令奏议类 传记类 史抄类 载记类 时
令类 地理类
卷第六史部 职官类 政书类 目录类 史评类
卷第七子部 儒家类 兵家类 法家类 农家类
卷第八子部 医家类 天文算法类
卷第九子部 术数类 艺术类 谱录类
卷第十子部 杂家类 类书类
卷第十一子部 小说家类 释家类 道家类
卷第十二集部 楚词类 别集类汉至五代
卷第十三集部 别集类宋
卷第十四集部 别集类金至元
卷第十五集部 别集类明至国朝
卷第十六集部 总集类 诗文评类 词曲类
《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卷一 独山莫友芝子偲
经部一
《五经》古注
乾隆中仿宋相台岳氏本刊。道光中贵州、广东皆有翻本。贵州本无卷端玺印。 (福建翻本有玺印而不精,近日印本尤漫漶。江宁书局翻本无玺印,颇佳。 戊戌在京,见厂市各书肆俱有厂刊本《五经》,价十金一部而印本漫漶,据说为道光间所印。)
《五经》白文
明赵用贤刻本。诸藩刻本亦多嘉靖庚子卫王府本。
《六经》白文
古香斋巾箱本
篆文《七经》白文
《易》、《书》、《诗》、《春秋》、《周礼》、《仪礼》、《四书》有明刊本,半页九行,行十三字。 国朝内府刊本,半页八行,行十二字。李光地、张照等奉旨校阅。
《九经》白文
无锡秦氏巾箱本。《易》三卷,《诗》、《书》各四卷,《春秋》十七卷,《礼记》、《周礼》各六卷,《孝经》一卷,《论语》二卷,《孟子》七卷,合五十卷。附《大学中庸章句》一卷,小学二卷。 卢抱经曰:“《九经》小字本,吾见南宋本已不如北宋本,锡山秦氏本又不如南宋本,今之翻秦本又不及焉。”按秦版以附小学者为真宋刊。《五经》白文字小至每半页二十行,版式又小,与秦本不同。又有《九经》,略似秦本之十四行板,大小亦略似,盖即其所出抱经所谓“南宋不如北宋”者也。又见一南宋《九经》,半页二十行板,大小略似秦板者。《天禄后目》有南宋刊巾箱《九经》白文,不知其廿行抑十四行。
《十三经》古注
明永怀堂葛氏刊,又有翻本。今在浙犹存,同治辛卯见新印本。江西稽古楼《十三经》古注巾箱本。其《春秋》三《传》用闽齐伋删注,与葛本同。其《四书》古注、朱注并列。
《六经》注
有正统本、怡府明善堂巾箱本、汲古阁本、今天都黄晟巾箱本及今扬州鲍氏本。诸本《春秋》皆刻胡传,惟鲍氏并四传合钞。又扬州黄氏刊本,其《春秋》独用《左传》,与内府刊《六经》同。按明正统中,内府刊《五经四书集注》大板甚佳。《易》兼程、朱传义,《诗、书集传》连音释、纲领、序辨,《大学、中庸章句》连或问,惟《春秋》为胡传。此后刻《六经》者,纲领、序辨等不全,皆不如正统本。同治五年,金陵开书局,刻《五经》、《四书》,程注、传义分刻,各还两家旧式,甚善。《春秋》用《左传》,惜不依岳本而据姚本。 《注疏》有十行,行十七字,附音释本,系宋元旧刊。至明正德后递有修补之页,即明初南雍所集旧板也。阮氏所藏,凡有十经,独阙《仪礼》、《孝经》、《尔雅》三种。所作《校勘记》据此本为多。后又得《孝经》,凡十一经。至嘉靖中,闽中御使李元阳等,即用此十行本重写,刊为《十三经注疏》。每半页九行,行廿一字,所谓闽本也。南监中诸经板仍十行之旧,其初本阙《仪礼》,以杨复《仪礼图》补之,亦宋元旧板。嘉靖五年,陈凤梧刻《仪礼注疏》于山东,以板送监。十行,行二十字。闽刻《仪礼》即据其本。经文佚脱数处,亦未能校补。后南监《周礼》、《礼记》、《孟子》板尽无存,余亦多残缺。神宗万历中,乃依闽版刻北监《十三经》。崇祯时,常熟毛氏又依北监板刊《十三经》,讹误甚多,不及其《十七史》多据古本重刊,胜于监板也。 本朝乾隆初,殿板注疏句下加圈,校刻甚精。嘉庆乙亥,阮文达太傅巡抚江西,重刊十行本于南昌府学,共四百六十卷,后附《校勘记》,然不若单本《校勘记》之详备。学者但得阮氏《校勘记》全文,不论何本注疏,皆可据以校读矣。惟苏州翻刻汲古阁本,至为恶劣。
通志堂《九经解》
百四十种,千七百八十六卷。崑山徐氏传是楼所藏旧本,纳兰成德校勘。翁覃溪有单刻目录。
《皇清经解》
百八十三种,千四百卷。道光九年仪征阮氏 刻于广州。
《易》类
《子夏易传》十一卷
旧题卜子夏撰。 纳兰成德刻《通志堂经解》本。 《学津讨源》本。 王谟辑《汉魏遗书》本一卷。 孙堂辑《廿一家易说》本一卷。 张惠言辑本。 吴骞《义疏》二卷。 此书晁以道称张弧伪作。通志堂所刊,已非张弧之旧。王谟以下诸人所辑,则并非此书,皆自他书辑出。惟吴骞本最精审。
马融《易传》一卷
荀爽《易注》一卷
王肃《易注》一卷
虞翻《易注》一卷
干宝《易注》一卷
《九家易集注》一卷并孙堂所辑
《周易虞氏易》九卷 《消息》二卷
国朝张惠言校补惠栋辑本,而略为融贯。嘉庆中,阮氏为刊行,又刊入《经解》。近时通行,场屋士子利其参互之说,作《易经》文,捃摭敷衍,矜奇炫博。实则汉学诸经,惟《易》一类最为杂乱无理,程子教人先看王弼,因其一扫汉人之芜秽也。
《周易郑康成注》一卷
汉郑玄撰。 《玉海》后附刊本有元刊。 《秘册汇函》本附刊李氏《集解》后。
《新本郑氏周易》三卷
汉郑玄撰。 国朝惠栋编。 《雅雨堂丛书》本十卷。 孙堂廿一家注本。又丁杰辑补十二卷,《湖海楼丛书》本。 又张惠言《辑义》二卷,见阮氏刻《经解》。 又孔广森 辑本十二卷。 广东新刊《经学汇函》本。
《陆氏易解》一卷
吴陆绩撰。 樊维城刊《盐邑志林》本。 《津逮秘书》本三卷。 《学津讨源》本三卷。 《敏求记》云,三卷本旧抄。 孙堂《廿一家易注》本重校补一卷作《周易述》。 《经学汇函》本。
《周易注》十卷
魏王弼注,《系辞》以下韩康伯注。 乾隆四十八年武英殿仿宋相台岳氏本。 又明味经堂刊本。(味经堂刊本,线外有耳,标某卦。其刻法如宋本,后附《释文》。) 永怀堂葛氏本。 又《汉魏丛书》、《津逮秘书》、《学津讨源》、天一阁皆有单刊《略例》。 《说郛》中刊《略例》无邢注。 毛氏影写宋相台本,每半页八行,行十七字。每卷末俱有“相台岳氏刊梓荆溪家塾”篆文木记。 江宁翻相台本、闽翻相台本以下《书》、《礼》、《左传》并同。 (味经堂刊本线外有耳,标某卦,其刻法如宋本,后附《释文》。)
《周易正义》十卷
唐孔颖达撰。 明嘉靖闽刊本。 万历十四年北监本。 毛氏汲古阁本。 乾隆十一年殿本。 嘉庆二十一年江西南昌阮刊本。 诸本附《略例》,阮本无之。此书一名《周易兼义》。阮氏《校勘记》缩聚,有钱遵王校宋本。 卢抱经传校明钱求赤校影宋抄本前有长孙无忌《上五经正义表》,宋本半页十行,行大字十八,小字廿四。元本半页九行,行十七字。
《周易集解》十七卷
唐李鼎祚撰。 《秘册汇函》本十一卷。 《津逮》本。 《学津》本。 雅雨堂卢氏本题云《李氏易传》。 《天一阁目》有明宗室朱睦桔、西亭氏刊本,后附《略例》一卷。 朱睦桔刊本亦十七卷,附《略例》一卷。《序》言得李中麓家宋本重刊。毛氏十七卷或即据此本也。 昭文张氏有影宋刻十卷本,云十七卷乃毛刻所分,非原次也。 嘉庆戊寅吴周孝垓刊本。 阳湖孙星衍嘉庆三年刊巾箱本《周易古注》于《岱南阁丛书》中,亦题曰《周易集解》十卷。每条先列李氏《集解》,次列王注,又自采汉儒说附于后。 此书惟《新唐志》作十七卷,余目录家及李自序俱作十卷,毛乃并改合《唐志》。张氏影宋即毛旧藏。 《汇函》本。
《周易口诀义》六卷
唐史徵撰。 武英殿聚珍本。 福建翻刊聚珍本。 岱南阁巾箱本。 《汇函》本。(道光已酉江西刊《逊敏斋丛书》本。)
《周易举正》三卷
唐郭京撰。 《津逮》本。 《学津》本。 天一阁本。 郑珍有影宋刊抄本绝精。
《易数钩隐图》三卷附《遗论九事》一卷
宋刘牧撰。 通志堂本。 《道藏》页本。
《周易口义》十二卷
宋倪天隐述。 康熙二十六年李氏刊本。 丁德明刊本。
《温公易说》六卷
宋司马光撰。 聚珍板本。 闽翻本。 河南新刻《经苑》本。
《横渠易说》三卷
宋张载撰。 明刊白口本。 通志堂本。(收吕柟刊。)
《东坡易传》九卷
宋苏轼撰。 明万历丙申闽齐伋刻朱墨套板本。 明焦竑刊《两苏经解》本。 《津逮》本。 《学津》本。 吴三鲸刊本。(闽本不佳。)
《易传》四卷
宋程子撰。《经籍志》十卷。 钱曾云宋刊本六卷。 《天禄后目》有宋刊本六卷。 宋本每页廿四行,行廿二字。 御儿吕氏《二程》全书本。 河南程氏祠堂本。 同治丙寅金陵局本。(明刊广东崇正堂本《周易传义》十卷,明中宫刊二十四卷,皆合刊也。)
《易程传》六卷
宋本光绪八年遵义黎钦使庶昌在日本国得元本,每页大字二十二行,行廿一字。即在东京据以重刊,极精。
《了翁易说》一卷
宋陈瓘撰。 《四库》从吴玉墀家绍兴中陈正刊本传抄。 山阴淡生堂祁氏有写本。 了翁疑是了斋,当考 。 (字正同,刊于常州官舍。)
《吴园易解》九卷
宋张根撰。 聚珍本。 闽翻本。 《墨海金壶》本。 《河南经苑》本。 自《说卦传》以下残阙。 澹生堂写本尚有《序论》五篇,《杂说》、《泰论》各一篇,惟《序论》残阙过半。昭文张氏旧抄同,谓刊本更阙多字。
《周易新讲义》十卷
宋龚原撰。原字深甫,遂昌人。少与陆佃同师王安石。官至宝文阁待制。王安石自以《易解》少作未善,不专以取士。故绍圣后,原与耿南仲注《易》并行场屋。见晁公武《读书志》。其书《四库》未收,阮文达公元抚浙时,获本进呈内府。
《周易新讲义》十卷
宋耿南仲撰。 《宋志》作《解义》。晁公武云,绍武间场屋行之。今存者间有阙文。日本国《佚存丛书》本题龚原撰。
《紫岩易传》十卷
宋张浚撰。 通志堂本。 何义门以为明书帕本不足凭。
《读易详说》十卷
宋李光撰。 诸家书目或作“读易老人解说”。《宋志》作《易传》。 缺《豫》、《随》、《无妄》、《暌》、《蹇》、《中孚》六卦及《晋卦》六三以下,《復》与《大畜》亦有阙文。《系辞》以下无解。
《易小传》六卷
宋沈该撰。 通志堂本每卷分上下,合十二卷。 宋本有《系辞补注》附卷末,今本已佚。 澹生堂抄本有《系辞补注》一卷,向藏山阴沈氏诒经堂,止十数叶。
《泰轩易传》六卷
宋李中正撰。中正字伯谦,清源人。是书后有嘉定庚辰广川董洪跋,称泰轩先生以易名吾邦,凡卦爻之义,皆于六画之中求之云云。后又有日本国天瀑山人跋,称是书为足利学所贮文明中影本。日本《佚存丛书》以活字板摆印。 《四库》未收。阮相国曾以进呈,见《研经室外集》。《提要》:“是书《宋史?艺文志》不载,亦不见于诸家书目。” 近重刊《佚存》本。
《汉上易集传》十一卷《卦图》三卷《丛说》一卷
宋朱震撰。 通志堂本。
《周易窥馀》十五卷
宋郑刚中撰。 按明文渊阁、菉竹堂《书目》俱有此书。
《易璇玑》三卷
宋吴沆撰。 通志堂本。 何义门云,汲古阁后得旧本有序文,写付东海,后人竟未补刻。全书亦尚有讹处,不曾修板。
《易变体义》十二卷
宋都絜撰。 缺《豫》、《随》、《大壮》、《暌》、《蹇》、《大畜》、《中孚》七卦。
《周易经传集解》三十六卷
宋林栗撰。 秀水曹倦圃有写本。 通志堂本已刊,因栗与朱子为难毁其板。 《四库》著录系曝书亭藏本传钞。
《易原》八卷
宋程大昌撰。 聚珍板本。 闽翻本。 《新安文献志》尚载三篇,则正德时尚有传本。
《周易古占法》一卷《古周易章句外编》一卷
宋程迥撰。 明刊本,曹倦圃藏。 天一阁刊本。 《说郛》本《古占》一卷。
《周易本义》十二卷
宋朱子撰。 内庭仿宋刻本前列九图,后附《五赞筮仪》。 又康熙五十年曹寅刻本。 又宝应刘氏获古斋重刊宋本附载吕氏《音训》,惟不载九图、《筮仪》为谬。 (方功惠重刻内府本。)
《易学启蒙》四卷
朱子撰。御儿吕氏刊《朱子遗书》本。 《天禄后目》有宋刊本。 宋本《易学启蒙》上下每半页七行,行十五字。 通志堂本。
《郭氏传家易说》十一卷
宋郭雍撰。 《宋志》亦十一卷。聚珍板本。 闽翻本。 杭州缩巾箱本。 (祁抄。)
《周氏易海撮要》十二卷
宋李衡删定。 通志堂本。(《淡生馀苑》刊,止一卷。)
《南轩易说》三卷
宋张栻撰。 《四库》著录系曹溶从元刻传抄本。 元至元壬辰胡顺父刊本,末有钩摩旧本三小印,一作“谦卦”,一曰“赣州胡氏”,知顺父即赣人,一曰“和卿”,盖其字也。
《复斋易说》六卷
宋赵彦肃撰。 通志堂本。
《杨氏易传》二十卷
宋杨简撰。 明万历乙未刘日升、陈道亨刊本。 钱曾云,每卷端题曰“慈湖堂 经义考”,作十卷。
《周易玩词》十六卷
宋项安世撰。 通志堂本。 《读书附志》云,其子寅孙刊于建安书院。乐章识于后。
《易说》四卷
宋赵善誉撰。 《墨海金壶》本。 《守山阁丛书》本。 缺《豫》、《随》、《无妄》、《大壮》、《晋》、《暌》、《蹇》、《解》、《中孚》九卦。
《诚斋易传》二十卷
宋杨万里撰。 聚珍板本。 闽覆本。 《河南经苑》本。 近慈溪叶氏刊本。 黄丕烈有宋刊本。 明嘉靖壬寅尹耕疗鹤亭刊本。
《大易粹言》十卷
宋方闻一编。 大兴朱氏藏有宋刊本,今已售出。《四库》著录即从此本传抄。 《天禄后目》有宋本十二卷,首卷总序,末卷诸家论易五篇云。 《四库全书》改标方闻一编,可以不必仍定为曾穜撰。淳熙中曾穜守舒州,命闻一辑是书。刊板置郡斋,后摹印漫漶,张嗣古、陈造先后修之。
《易图说》三卷
宋吴仁杰撰。 通志堂本。
《古周易》一卷
宋吕祖谦编。 通志堂本。 又李调元辑《易古文》三卷,函海本。 刘台拱繙刻《本义》后附此书。 (陈伯巳曰,其门人王莘叟等受晦菴刻之临淳。)
《古易音训》二卷
宋吕祖谦撰。久无传本。 嘉庆壬戌宋咸熙从董真卿《周易会通》中抄出刊行。
《易传灯》四卷
宋徐总干撰。 《函海》本。 《经苑》本。
《易裨传》二卷
宋林玉撰。 通志堂本。 《四库》著录系元至正间陈泰刊本传钞。
《厚斋易学》五十二卷
宋冯椅撰。 原本各自为书,《中兴艺文志》可考。
《童溪易传》三十卷
宋王宗传撰。 通志堂本。 何云后阙二卷,非全书也。 《天禄后目》有宋刊本三十卷,即崑山徐氏原本。
《西溪易说》十二卷
宋李过撰。 《四库》 著录系吴玉墀家抄本。 《天一阁目》有此书,缺庆元戊午《自序》,书中亦多缺文。
《丙子学易编》一卷
宋李心传撰。 通志堂本附俞氏《周易集说》后,盖俞石涧之节本,视原书特十分之一耳。 此本原初俞炎所钞,后有炎《跋》,曰“此书系借闻德坊周家书肆所鬻者,天寒日短,并日而抄其可取者。”盖所存不及十之一矣。
《易通》六卷
宋赵以夫撰。 《四库》著录系抄本。
《周易经传训解》二卷
宋蔡渊撰。 《四库》著录系从吴玉墀家藏本传抄。
《易象意言》一卷
宋蔡渊撰。 《大典》本首尾全。 《四库》从《大典》本录出。 杭州聚珍板本。 闽覆本。 《艺海珠尘》本。 吴氏《听彝堂丛书》本。
《周易要义》十卷
宋魏了翁撰。 天一阁写本。 了翁有《十七家易集义》,仲子静斋刊于紫阳书院,今佚。此《要义》又有传是楼抄本,见昭文张金吾《藏书志》。 郁松年藏宋刊本甚精。
《东谷易翼传》二卷
宋郑汝谐撰。 通志堂本郑作赵,缺真德秀《序》。 (郑如网刊于闽峤漕司。又有卢陵刊本。)
《朱文公易说》二十三卷
宋朱鉴编。 通志堂本。 昭文张氏有元刊本。
《易学启蒙小传》一卷
宋税与权撰。 通志堂本附《古经传》一卷。 《提要》附《古经传》一卷。
《周易辑闻》六卷附《易雅》一卷《筮宗》一卷
宋赵汝楳撰。 万历间周藩刊本。 通志堂本。 又名《易序丛书》合十卷。 《道古堂集》有《跋》。 昭文张氏有旧抄本。 (《道古堂集》以《易序丛书》宝祐丁巳序板行,竹垞云即辑此三书,非也。)
《周易详解》十六卷
宋李杞撰。 缺《豫》、《随》、《无妄》、《大壮》、《暌》、《蹇》、《中孚》七卦及《晋》后四爻。
《淙山读周易记》二十一卷
宋方宝孙撰。 《四库》著录系抄本。
《周易传义附录》十四卷
宋董楷撰。 通志堂本。 昭文张氏有元刊本,分十七卷。《凡例》后有“至正壬午桃溪居敬书堂刊行”木印。吴兔床有居敬堂刊本,每页二十四行,行二十二字。
《易学启蒙通释》二卷
宋胡方平撰。 通志堂本缺《自序》一首,仅有《后序》。
《三易备遗》十卷
宋朱元升撰。 通志堂本。
《周易象义》十六卷
宋丁易东撰。 《四库》著录系《大典》本,缺《豫》、《随》、《无妄》、《大壮》、《暌》、《蹇》、《中孚》七卦及《晋》卦后四爻。张目有残。宋本自《丰》至《未济》凡二卷,则《中孚》卦可补阁本之缺。 易东尚有《大衍索隐》三卷,今存二卷,系二老阁写本。
《周易集说》四十卷
元俞琰撰。 通志堂本祗十三卷。《天一阁目》有抄本十二卷。《自序》称自至元甲申始作《易解》,至皇庆癸丑成书,盖元人也。《四库》题宋人,误。
《易图通变》五卷《易筮通变》三卷
元雷思齐撰。 通志堂本但刊《易图》。《自序》题元大德庚子,《四库》题宋人,误也。 又此书在道藏太元部若字号中。
《读易私言》一卷
元许衡撰。 通志堂本。 《说郛》本。 《学海类编》本。 旧在集内元文类,《中州文表》俱载之,而何焯以为李简书,误也。
《易本义附录纂注》十五卷
元胡一桂撰。 通志堂本。“注”《提要》作“疏”。
《易学启蒙翼传》四卷
元胡一桂撰。 通志堂本。 元刊每页十六行,行十六字。
《易纂言外翼》八卷
元吴澄撰。 《四库》系《大典》本。王渔洋云,康熙丙辰得之京师,私刊本也。全谢山云,《外翼》十六卷,今已罕见,独杨止菴尝述之。 (《易纂言》三卷,通志本至治癸亥、万历甲寅两本。)
《易原奥义》一卷《周易原旨》六卷
元宝巴撰。 《四库》著录系抄本。
《周易程朱传义折衷》三十三卷
元赵采撰。 《四库》著录系吴玉墀家抄本。
《周易衍义》十六卷
元胡震撰。 《四库》著录系吴玉墀家抄本。
《易学滥觞》一卷
元黄泽撰。 聚珍板本。 闽覆本。 《经苑》本。
《大易缉说》十卷
元王申子撰。 通志堂本。 何义门云,吴任臣家有元刻,徐仅从抄本付刊,未能借校。
《周易本义通释》十二卷
元胡炳文撰。 通志堂本。 嘉靖元年邓杞刊本。 旧抄本十卷,附辑录《云峰易义》一卷。
《周易本义集成》十二卷
元熊良辅撰。 通志堂本。
《大易象数钩深图》三卷
元张理撰。 通志堂本从《道藏》付刊,又刊《易象图说》三卷。
《学易记》九卷
元李简撰。 通志堂本。 何云,东海从李中麓家藏抄本付刊,后得元刻本,未能校正修板。
《周易集传》八卷
元龙仁夫撰。 《别下斋丛书》本。
《读易考原》一卷
元萧汉中撰。 附朱申《周易旁注经图》后,盖亦朱氏节录,非汉中原本矣。
《易精蕴大义》十二卷
元解蒙撰。 缺《豫》、《随》、《无妄》、《大壮》、《睽》、《蹇》、《中孚》七卦 及《晋》卦后四爻。
《易学变通》六卷
元曾贯撰。 缺《豫》、《随》、《无妄》、《大壮》、《晋》、《暌》、《蹇》、《中孚》八卦。
《周易会通》十四卷
元董真卿撰。 通志堂本。 元刊十一行,行十九字。
《周易图说》二卷
元钱义方撰。《四库》著录此及下《爻变义蕴》,并吴玉墀家抄本。 曝书亭写本。
《周易参义》十二卷
元梁寅撰。 通志堂本。 (朱竺夫藏旧抄本,赵清常手校。)
《周易文诠》四卷
元赵汸撰。 《四库》著录系抄本。 《经义考》八卷,此本旧抄只四卷,首尾完具,不似有所缺佚,或后人合并欤?昭文张氏有旧抄本。
《周易大全》二十四卷
明胡广撰。 明官刊本。 菊仙书屋本。
《周易经疑》三卷
元进士临川涂潜生易菴撰。 见昭文张金吾《爱日精庐志》,谓元刻本。按潜生字自昭,宜黄人,曾为赣州濂溪书院山长。《经义考》载潜生《易主义》一卷,已逸。引杨士奇曰,《易主义》,潜生专为科举设。此书题曰《经疑》,元取士以《经疑》,或即《主义》欤? 《四库》未收,阮文达曾以进呈。
《易经蒙引》十二卷
明蔡清撰。 嘉靖八年建阳书坊初刊本。 林希元重刊本。 宋兆禴重订刊本。
《读易馀言》五卷
明崔铣撰。 《四库》从黄登贤藏本传抄。
《易学启蒙意见》五卷
明韩邦奇撰。 正德甲戌李沧刊本。
《易经存疑》十二卷
明林希元撰。 乾隆壬戌裔孙廷?刊本。
《周易辨录》四卷
明杨爵撰。 刊本。
《周易象旨决录》七卷
明熊过撰。 康熙中刊本。
《易象钩解》四卷
明陈士元撰。 守山阁本。 道光癸巳刊《归云别集》本。
《周易集注》十六卷
明来知德撰。 万历辛丑郭子章刊本。 康熙戊辰崔华刊本。 宝廉堂本。 嘉庆中蜀中翻刊本。
《读易纪闻》六卷
明张献翼撰。 《四库》从吴玉墀家藏本传抄。 刊本。 献翼又有《读易约说》三卷、《杂说》二卷、《臆说》三卷,原刊本《经义考》云未见。 《四库》未收。
《八白易传》十六卷
明叶山撰。 刊本。
《洗心斋读易述》十七卷
明潘士藻撰。 万历丙午刊本。
《像象管见》九卷
明钱一本撰。 万历甲寅刊本。
《易义古象通》八卷
明魏濬撰。 刊本。
《周易像象述》五卷
明吴桂森撰。 《四库》著录系抄本。是书成于天启乙丑,其上方朱字评语称景逸高先生批者,高攀龙笔;称钱师批者,钱一本笔也。 顷收旧抄本实六卷,首有天启乙丑自序、崇祯丙子同郡张玮序。 (《提要》谓其经文用注疏本,惟删卦首六画。六卷,旧抄本实未尝删,疑《库》本传写之失耳。)
《易象正》十六卷
明黄道周撰。 康熙癸亥刊《石斋九种》本。
《周易演旨》六十五卷
明程玉润撰。以一卦为一卷,并后《系辞》上下《传》为六十五卷。大意申畅程《传》,凡《传》义及朱子《本义》异同者,多调停其说。 《四库存目》有程氏《易窥》,作十册,无卷数,云未见此书。疑即《经义考》所载《演旨》之初稿也。 路小舟有崇祯壬午刊本。
《儿易内仪》六卷《儿易外仪》十五卷
明倪元璐撰。 有刊本。字画恶劣,解亦穿凿,特以人重耳。《四库》易类收书稍滥。 刊以崇祯辛巳五月。 (粤雅堂刊本。)
《易学》五十卷
明卓尔康撰。尔康,仁和人,字去病。《明史?艺文志》:“卓尔康《易学全书》五十卷”。 《四库提要存目》仅有尔康《易学》残本十二卷,盖乾隆中采进已无全本。此本吴骞拜经楼所藏旧抄全帙,其《说卦传》二卷独存刊本,锓付录始此两卷,明末之乱,遂未及完耳。
《卦变考略》一卷
明董守谕撰。 刊本。
《古周易订诂》十六卷
明何楷撰。 乾隆辛未刊本。
《周易玩词困学记》十五卷
明张次仲撰。 国初刊本。 康熙己酉自序刊本六卷。
《易经通注》九卷
国朝顺治十三年,大学士傅以渐等奉敕撰。 《提要》称原稿藏左庶子 曹本荣子孙家,至开四库馆,湖北巡抚采进。
《日讲易经解义》十八卷
康熙二十二年大学士牛钮等奉敕编。 内府刊本。 外省翻本。
《御纂周易折中》 二十二卷
康熙五十四年大学士李光地等奉敕撰。 内府刊本。 各直省刊本。
《御纂周易述义》十卷
乾隆二十年大学士傅恒等奉敕撰。 内府刊本。 外省翻本。
《读易大旨》五卷
国朝孙奇逢撰。 容城刊本。
《周易裨疏》四卷附《考异》一卷
国朝王夫之撰。 《昭代丛书》壬集刊本。 道光二十二年湘潭王氏刊《船山遗书》本。 同治四年湘乡曾氏刊《船山遗书》本。
《易酌》十四卷
国朝刁包撰。 雍正中与《潜室札记》合刊于江西。
《田间易学》十二卷
国朝钱澄之撰。 桐城刊本。
《周易象数论》六卷
国朝黄宗羲撰。 西麓堂刊本。
《周易象词》二十一卷附《寻门馀论》二卷《图学辨惑》一卷
国朝黄宗炎撰。 《四库》著录抄本。 《昭代丛书》癸集刊本。
《周易筮述》八卷
国朝王宏撰。 乾隆癸丑滋德堂刊本。
《易经识解》五卷
国朝阁学徐秉义纂辑。秉义有《九经识馀》,今存《易》、《书》、《诗》、《春秋》四种,体例与郑方坤《经稗》相类,而征引较详。张金吾《藏书志》抄本。
《仲氏易》三十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集》本。 阮刻《经解》本。
《推易始末》四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集》本。 《龙威秘书》本。
《春秋占筮书》三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集》本。 《龙威秘书》本。
《易小帖》五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集》本。
《乔氏易俟》十八卷
国朝乔莱撰。 道光辛丑戴繇刊本。
《周易通论》四卷
国朝李光地撰。 《榕村全书》本。 贵阳道光间刊本,许滇生校。 文贞易学精深,远出元明诸儒之上,当与所修《折中》及《文集》、《语录》参看。
《周易观彖》十二卷
国朝李光地撰。 《榕村全书》本。 江宁刊本。 道光间贵阳刊本,许滇生校。
《大易通解》四卷
国朝魏荔彤撰。 《提要》作十五卷《附录》一卷。
《易经衷论》二卷
国朝张英撰。 《张文端全集》本。
《易图明辨》十卷
国朝胡渭撰。 耆学斋刊本。 守山阁本。 咸丰三年伍崇曜刊《粤雅堂丛书》本。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
国朝纳喇性德撰。 通志堂本。
《周易劄记》二卷
国朝杨名时撰 。 《杨氏全书》本。
《周易传义合订》十二卷
国朝朱轼撰。 《朱高安全书》本。 传义合刊宋元板已有之,非自《永乐大全》 始也。
《周易玩词集解》十卷
国朝查慎行撰。 《昭代丛书》巳集刊本。
《易说》六卷
国朝惠士奇撰。 璜川吴氏刊本。 阮刊《经解》本。
《周易函书约存》二十四卷《约注》十八卷《别集》八卷《约存》十八卷《别集》十六卷
国朝胡煦撰。 乾隆癸巳胡氏刊本。
《易笺》八卷
国朝陈法撰。 京师刊本。
《楚蒙山房易经解》十六卷
国朝晏斯盛撰。 刊本。
《周易孔义集说》二十卷
国朝沈起元撰。 学易堂刊本。
《易翼述信》十二卷
国朝王又朴撰。 刊本。
《周易浅释》四卷
国朝潘思榘撰。 刊本。
《周易洗心》九卷
国朝任启运撰。 《钓台全书》刊本。 近苏局刊本。
《丰川易说》十卷
国朝王心敬撰。 刊本。
《周易述》二十三卷
国朝惠栋撰。 乾隆庚辰雅雨堂刊本。 阮刻《经解》本。 雅雨刻实二十一卷,《四库》并其缺卷数之上海李松补全十五卦、二传,并附原书《刊误》一卷。未及合刊。 又江藩有《周易述补》四卷另刊,刊本行。 又刊入阮氏《经解》。
《易汉学》八卷
国朝惠栋撰。 毕氏《经训堂丛书》本。 《昭代丛书》壬集刊本。 又坊刊本。
《易例》二卷
国朝惠栋撰。 《贷园丛书》本。 借月山房汇抄本。
《周易本义辨证》五卷
国朝惠栋撰。 常熟蒋氏省吾堂刊本。
《易经揆》十四卷附《启蒙补》二卷
国朝梁锡玙撰。 乾隆十七年刊本。
《周易观象补义略》四厚册
国朝诸锦撰。锦字襄七,号草庐,秀水人。雍正甲辰进士,乾隆丙辰诏试鸿博,授翰林检讨,官至右春坊右赞善。其《毛诗说补》、《飨礼》等,《四库》并已著录,而未及是书。此书集诸儒之说而断以己意,末题子婿范成编次。嘉庆末,禾人戴光曾得此稿本于吴中,其《提纲》一卷及《下经》自《姤》初一下至《杂卦》,皆其手书,尤可宝贵。今归海宁查氏。
附录
《乾坤凿度》二卷
是书为《永乐大典》所载《易纬》八种之一,下七种并同。 内府十行本。 聚珍板本。 闽覆本。 杭缩本。 又重刊稍大之本。 嘉庆十四年侯官赵氏刊《七纬》本。 又天一阁刊本。 钱曾有宋刊本,云以校天一阁本,多讹脱。 秀水章全考定句读刊本。 《经学汇函》本。 (明杨之森刊,又蔡文范刊。)
《周易乾凿度》二卷
又雅雨堂刊本。
《易纬稽览图》二卷
又《艺海珠尘》本。
《易纬辨终备》一卷
《易纬通卦验》二卷
《易纬乾元序制记》一卷
《易纬是类谋》一卷
又《艺海珠尘》本
《易纬坤灵图》一卷
右易类
经部二
书类
单《孔传》,武英殿仿宋岳本、葛本。《天禄后目》有《纂图注尚书》十二卷。单《孔传》,《石经考文提要》所据南宋巾箱单注本,似即此书。
《尚书正义》二十卷
汉孔安国撰。唐孔颖达疏。 闽刊本。 北监本。 汲古阁本。 殿本。 江西本。 明永乐二年甲申刊《尚书注疏》二十卷。 阮氏《校勘记》未列此本。 日本国于道光丁亥年新刊影宋本《尚书正义》,洋纸颇精。 元板本。
《洪范口义》二卷
宋胡瑗撰。 《墨海金壶》本。
《东坡书传》十三卷
宋苏轼撰。 明焦氏《两苏经解》本。 闽刊朱墨本。 《学津讨源》本。
《尚书全解》四十卷
宋林之奇撰。 通志堂本三十九卷,阙《多方篇》。 海昌蒋生沐单刻此《多方篇》入丛书中。
《郑敷文书说》一卷
宋郑伯熊撰。 《函海》本。 《艺海珠尘》本。 《经苑》本。
《禹贡指南》四卷
宋毛晃撰。 聚珍本。 闽覆本。 杭缩本。
《禹贡论》五卷《后论》一卷《山川地理图》二卷
宋程大昌撰。 通志堂本。 《指海》本有图。
《尚书解》二十六卷
宋夏僎撰。 聚珍本。 闽覆本。 宋淳熙间麻沙刘氏书坊本。 昭文张氏有旧抄本十六卷,经文下有重言重义,盖从麻沙坊本重录者。板心有“怡颜堂抄书”五字。
《禹贡说断》四卷
宋傅寅撰。 聚珍本。 闽覆本。 《墨海金壶》本。 守山阁本。 《河南经苑》本。 义乌陈坡刊本。
《书说》三十五卷
后十三卷宋吕祖谦撰,前二十二卷其门人时澜增修。 通志堂本。 《天禄后目》有宋刊巾箱本,第十三至三十卷刻本;第一至十二卷、第三十一至三十五卷汲古阁影宋抄本。 严先生有宋残本十六卷,自《尧典》至《武成》,首无叙目。首卷题“门人巩丰仲至抄”,即时氏据以芟夷剪裁者。纸墨良善,书中有《禹贡图》一纸,旁小字一行,云“丁未六月蔡清刊”。 (此书原本其门人巩丰仲至抄,时澜据之以删润者。世无知之者矣。严云经删后反不如原书之曲畅。其本后归许闻生。)
《尚书说》七卷
宋黄度撰。 明吕光洵与唐顺之校本。昭文张氏有旧抄本,经注皆大字,又有双行小注补注所未及。通志堂刊本改注为小字,而删其注中之注,不得为完书。脱文阙字更难枚举。张本乃千顷堂旧抄。 通志堂本。 今黄氏家塾刻本较通志堂为完善。
《五诰解》四卷
宋杨简撰。 《墨海金壶》本。
《絜斋家塾书钞》十二卷
宋袁燮撰。 《四库》本,亦从《永乐大典》录出。
《书集传》六卷
宋蔡沈撰。 明正统十二年刊《五经四书》本。内府邹季友《音释》最善。 宋元明刊本均载《小序》,唯近世坊本不载耳。《汇纂》亦载也。 咸丰丙辰祝同君刊正依统本精校。 同治五年望三益斋刊亦依正统本附《音释》精校。 明有嘉靖丙辰刊本。 明又有熊振宇、杨一鹗两刊。 道光戊子旌德朱琳立本斋刊本。阳湖孙氏有元坊刻本,改《集传》为《集注》,六卷作十卷。附邹氏《音释》,每句皆作小圈,读法或作连圈。黑口,巾箱本。每半页九行,行二十七字。 (近洪氏景刊元本。)
《尚书精义》五十卷
宋黄伦撰。 河南《新刊经苑》本。 余氏万春堂刊本。
《尚书详解》五十卷
宋陈经撰。 《四库》从汪如藻家抄本传抄。 聚珍板本。
《融堂书解》二十卷
宋钱时撰。 聚珍板本。 闽覆本。 杭缩本。
《洪范统一》一卷
宋赵善湘撰。 《函海》本。 《艺海珠尘》本。 《经苑》本。
《尚书要义》十七卷《序说》一卷。
宋魏了翁撰。 所佚七、八、九三卷,阮文达曾以抄本进呈。 宋本有“旷翁手识”一印,“山阴祁氏藏书”一印,“澹生堂经籍记”一印。明末祁彪佳所藏也。 鹤山诸经《要义》皆宋本,无别刻,剧可宝贵。 (苏州局本。)
《尚书集传或问》二卷
宋陈大猷撰。 通志堂本。 昭文张氏有旧抄。 陈氏《尚书东斋集传》十二卷宋刊本,禾中胡氏有之。《四库》未见。
《尚书详解》十三卷
宋胡士行撰。 通志堂本。
《尚书表注》二卷
宋金履祥撰。 通志堂本。 《金仁山全书》本。 昭文张氏有宋刊本,云金氏刊本未善。通志堂刊本亦有异同。何义门云,通志堂据元刊本。金有残阙,伊人以意补之。 有宋刻本,藏花山马氏及吴氏瓶花斋。 昭文张氏有顾伊人藏宋末元初刊本。不分卷,遇宋讳间有阙笔。板心有齐芳堂、存耕堂、章林书、阮讷斋等氏。 《金仁山书说》全载《通鉴》前编中。昭文张氏有旧抄《尚书金氏注》残本,较之《表注》甚详,惜其不全,而不知其全固在也。考金氏《书说》,当于《通鉴》前编求之。学者不可不知。 湘潭袁芳英漱六有宋刊单《孔传》本,书匡上下甚宽大,全录金氏《表注》,芳英以为仁山手批。
《书纂言》四卷
元吴澄撰。 正德辛巳刊本。嘉靖己酉顾应祥据以刊于滇中。 通志堂本。
《尚书集传纂疏》六卷
元陈栎撰。 通志堂本。 此书与董鼎辑录大同小异。 昭文张氏有元泰定丁卯梅溪书院刊本,旧藏汲古阁。蔡氏序后有木记。 明淡生堂祁氏旧抄本,附《书序纂疏》一卷。
《读书丛说》六卷
元许谦撰。 《四库》著录从吴玉墀家本传抄,第二卷中脱四页,第三卷中脱二页,第五卷、第六卷各脱四页。 元至正六年刊本。 昭文张氏有旧抄本。 《学海类编》本。
《尚书辑录纂注》六卷
元董鼎撰。 元建安余氏勤有堂刊本。版页十行,行大字二十,小字二十四。多《书序纂注》一卷。 通志堂本。
《尚书通考》十卷
元黄镇成撰。 通志堂本。 昭文张氏有元天历刊残本,云通志堂刻卷一阙两页,卷四阙一页。
《书蔡传旁通》六卷
元陈师凯撰。 通志堂本。 昭文张氏有至正乙酉崇化余志安勤有堂书坊刊本。有余氏印行木记,乃卢佳威丘集后先旧藏。
《读书管见》二卷
元王充耘撰。 通志堂本。 梅鹗《跋》称“是书得之西皋黄氏,写者草草,其末尤甚。”
《书义断法》六卷
元陈悦道撰。 《四库》依抄本。
《尚书纂传》四十六卷
元王天与撰。 通志堂本。 元至大刊本,
《尚书蔡传音释》六卷《序》一卷附《尚书纂图》
元邹季友撰。 明刊本。 《天禄后目》有元至正刊邹氏《音释》本。云:季友,邹近仁字,鄱阳人杨简弟子也。昭文张氏亦有元至正刊本。按季友字晋昭,近仁乃其大父。《天禄后目》所刊大误。 高均儒有明司礼监刊本亦佳。
《尚书句解》十三卷
元朱祖义撰。 通志堂本。 何云,《六经》皆有《句解》,不过节旧注,并无心得之义。
《书传会选》六卷
明刘三吾等奉敕撰。 明官刊本。 明味经堂刊本。
《书传大全》十卷
明胡广等奉敕撰。 明官刊本。 诗庾阁本。
《书传集解》十二卷
明黄谏撰。《经义考》作《书传集义》,云未见。张氏《爱日精庐藏书志》有此书,稍有缺佚。 钱唐丁丙有此书残本,是汲古阁旧藏。刊印极精,盖即张氏本也。张《目》云,以唐宋金元诸儒说附《传》下,间下己意,订正不少。所载书说,今已失传者,四十馀家。大抵引先儒之说十之七,下己说十之三。每卷首末俱有项氏万卷堂图籍印,又汲古阁毛氏家藏三印。 是书《千顷堂书目》有而《明史》失收。
《尚书考异》六卷
明梅鷟撰。 《平津馆丛书》六卷。 道光五年旌德朱琳立本斋 刊本。
《尚书疑义》六卷
明乌明衡撰。 《四库》据天一阁抄本。
《尚书日记》十六卷
明王樵撰。 明刊《尚书日记》未定本有二。 又有《书帷别记》刊本。樵晚年增删《日记》,又以《别记》并入,成此十六卷。 万历乙未刊。 崇祯五年庄继光重刊。
《尚书砭蔡编》一卷
明袁仁撰。 明原刊。 《学海类编》本题《尚书蔡传考误》。 瓶花斋 写本。
《尚书疏衍》四卷
明陈第撰。 《四库》依开万楼抄本。 《陈一斋全书》刊本。
《尚书注考》一卷
明陈泰交撰。 《四库》依瓶花斋抄本。
《洪范明义》四卷
名黄道周撰。 石斋九种本。
《日讲书经解义》十三卷
康熙十九年大学士库勒纳等奉敕编。 康熙中内府刊本。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二十四卷
康熙六十年大学士王顼龄等奉敕撰。 雍正中内府刊本。 各省覆刊本。
《书经稗疏》 四卷
国朝王夫之撰。 《昭代丛书》癸集本。 湘潭刊《船山遗书》本。 湘乡刊《船山遗书》本。
《古文尚书疏证》八卷
国朝阎若璩撰。 乾隆乙丑刊本。 此书有胡渭过 刊本无之。 又武亿刊本。 吴氏刊本。
《古文尚书冤词》八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书》本。
《尚书埤传》十七卷
国朝朱鹤龄撰。 康熙刊本。
《禹贡长笺》二十卷
国朝朱鹤龄撰。 刊本。
《禹贡锥指》二十卷《图》一卷
国朝胡渭撰。 康熙中漱六轩刊本。 阮刻《经解》本。
《洪范正论》五卷
国朝胡渭撰。 康熙刊本。
《尚书解义》一卷
国朝李光地撰。 《榕村全书》本。 榕村又别有《洪范说》一卷。
《尚书识馀》二十五卷
国朝徐秉义撰。 钞本。
《书经衷论》四卷
国朝张英撰。 《张文端全集》本。
《尚书质疑》 卷
国朝顾栋高撰。隐括大意为若干篇,盖其进呈稿本。近乃刻行。
《尚书地理今释》
国朝蒋廷锡撰。 借月山房汇钞本。 泽古堂丛钞本。 指海本。三书皆一板,易主而易名。 阮刻《经解》本。
《尚书考辨》四卷
国朝宋鉴撰。鉴字半塘,安邑人,官广东南雄府通判。嘉庆四年刊。卷一《今文古文考辨》,卷二《真古文尚书三十一篇考辨》,卷三、四《伪古文尚书二十五篇考辨》。
《尚书后案》三十卷
国朝王鸣盛撰。草创于乙丑,成于己亥。凡三十五卷。 王氏元刻本。 阮刊《经解》本。
《尚书集注音疏》十二卷附二卷
国朝江声撰。其自写刊之本,经、注、疏皆用篆文。 阮刻《经解》本。
《尚书今古文注疏》三十卷
国朝孙星衍撰。上四书并以今文为主,而不信伪古文。 平津馆本。 阮氏《经解》本。
《尚书释天》六卷
国朝盛百二撰。自序。 乾隆十八年刊于任城书院。 羊城亦同时刊。
《禹贡会笺》十二卷
国朝徐文靖撰。《位山六种》本。 乾隆十八年赵氏刊本。
《禹贡分笺》七卷
嘉庆二十四年,海盐方溶撰。其门人黄振堃刊于银花藤馆。卷一:《图》。二、三、四:北、中、南三条《水图志》。四:《水道汇》。五:南北条《山表》。六:三条及运河《诸水归合表》。七:《禹贡释文》 。于今昔水道离合迁改之由甚明晰。
附录
《尚书大传》四卷《补遗》一卷
旧本题汉伏胜撰,郑玄注。据其玄序文,乃胜之遗说,张生、欧阳生等录之也。 雅雨堂本三卷。 孙晴川八种本三卷。 量丰垣考纂本三卷。 《汉魏遗书》本 。 陈寿祺重校补本五卷。 卢抱经校补本。 樊氏刊本。
《书义矜式》六卷
元王充耘撰。 《四库》依天一阁抄本。 近年广东仿元刊本。
《书义主意》六卷
王充耘撰。前有谢孙升至正七年序。 刘锦文至正戊子序其书,依《尚书》篇次拟题。一题下为总括二、三语,又申论百馀言、二百言。总括者曰破,申论者即示以主意也。后附《群英书义》二卷,则锦文与盱江张泰同编选。锦文乃建安书坊,其《主意》如今之题镜,所附《选义》若今之房行墨艺选本矣。 同治改元,郘亭在皖口收此影元刊钞本。谢序失去首页。传是楼有钞本。
右书类
《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卷二 独山莫友之子偲
经部三
《诗》类
《天禄后目》有宋刊活字本《毛诗》白文四卷,模印系蓝色。 单《传笺》武英仿宋岳氏本。 又葛本。 又苏州近年刊本。 又旌德立本斋刊本。 阮《校勘记》所据有宋光宗时小字《传》、《笺》本。 单刊《毛传》有段玉裁经韵楼本。
《诗序》二卷
注疏及各本,《小序》分冠各篇之首,朱《传》以后始合附卷末,然亦未尝离本经而别自为书也。《四库目》想因丛书中有单刻《诗序》者,故别为一条,然《书小序》并未别著录,何独于《诗》而异之耶? 《学津》本一卷。
《毛诗正义》四十卷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 闽本。 监本。 毛本。 殿本。 江西本。 明有程应衢刊本二十卷。
《纂图互注毛诗》二十卷附《毛诗举要图》、《毛诗篇目》
宋刊本。毘陵周氏九松迂叟旧藏。是书《传》、《笺》下附《释文》及附注重言重意,盖南宋麻沙坊本也。《传》、《笺》、《释文》俱双行小字。《传》无标题。《笺》以“笺云”冠之,无《传》者亦无标题。《释文》则以圈隔。每页二十四行,大二十一字,小二十五字。见昭文张氏《藏书志》。
元刊本《毛诗注疏》二十卷
分卷与宋刊同,盖依《笺》卷为《疏》卷也。每页十六行,大十八字,小二十五字。《传》、《笺》、《释文》、《正义》并双行。《传》、《笺》、《释文》与宋刊本同,《疏》则以“正义”两字冠之。《诗谱序》后即继以《周南召南谱》,闽、监、毛本移此谱入卷第一中“郑笺正义云”后。“《关雎》旧解云”至“无所疑乱故也”,又“风之始”至“并是此义定也”,此本与宋刊俱不误,可贵。
《毛诗艸木鸟兽虫鱼疏》二卷
吴陆玑撰。 《说郛》本。 《汉魏丛书》本。 《唐宋丛书》本。 《秘笈》本。 《续百川学海》本。 《盐邑志林》本。 丁杰校刊本。 赵佑校刊本,佳。
《毛诗陆疏广要》二卷
明毛晋撰。 《津逮》本、《学津》本并四卷。
《毛诗指说》一卷
唐成伯玙撰。 通志堂本。 《艺圃搜奇》本。
《毛诗本义》十六卷
宋欧阳修撰。 通志堂本内有《诗谱》一卷。昭文张氏又明刊本,较通志本为完善。何义门云,通志堂据钱尊王宋刊本。顾伊人校勘未当,可惜。 明刊本每篇冠以《小序》,经文下备列《传》、《笺》,乃附论及《本义》。 国朝吴骞有《订正诗谱》,并附许谦《诗谱》。刊入《愚谷丛书》。 郘亭有《诗本义》写本,甚旧,盖出明刊。其录《传》、《笺》颇有删节,疑欧氏原本如此。通志堂刊悉去《传》、《笺》,非也。近江西祠堂刊本又依《传》、《笺》,悉补旧本节去字句,亦非也。旧抄亦有《诗谱》。
《诗经传》二十卷
宋苏辙撰。 明焦氏刊《两苏经解》本。
《毛诗名物解》二十卷
宋蔡卞撰。 通志堂本。 卞此书自首至尾并钞陆佃《埤雅》之文,未曾自下一字,不知刊《经解》者何以收编?《四库》又何以入录?其人其书,皆可废也。
《毛诗集解》四十二卷
通志堂本。
《诗补传》三十卷
宋范处义撰。 通志堂本不著撰人。
《诗总闻》二十卷
宋王质撰。 《四库》依周亮工家抄。 聚珍板本。 闽覆本。 《经苑》本。 是书世久无传,谢肇淛始录本于秘府,后为陈开仲购得,乃归诸亮工。 宋淳熙癸卯吴兴陈日强刊本。 张金吾有旧抄,自《序》后《十闻例》。
《毛诗补音》十卷
宋吴棫撰。 《经义考》作《毛诗叶韵补音》,云存。今未见其书。《雪山总闻》中所引《闻音》,即吴才老此书也。
《诗集传》八卷
宋朱子传。 附《诗序辨》一卷。《诗序辨》,《朱子遗书》有单刻本。 《天禄后目》有宋刊本二十卷,曾藏李霨家。 吴氏拜经楼有不全宋本八卷,原二十卷。经文与唐石经同。 明司礼监刊本二十卷,字大醒目。 周孚非《郑樵诗辨妄》 ,载《蠹斋铅刀编》中。
《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
宋吕祖谦撰。 嘉靖四年陆釴刊本。 万历癸丑陈氏刊本。 嘉庆中听彝堂刊本。 《墨海金壶》本。 《经苑》本。 昭文张氏有陆釴本。有严虞惇思菴校,朱《传》与《小序》异者,一一标明。间附识语,亦精当。 《天禄后目》:《吕氏读诗记》有宋刊巾箱本二部,一本十二行,行二十字。一本十四行,行十九字。 宋残本,每页二十四行,行二十二字。 明嘉靖刊本,古体字精。又方宋字次之。了翁《后序》为眉山贺春卿重刊是书而作。时去祖谦殁未远而板已再新,知宋人绝重是书也。 郘亭有宋刊残本,每半页十四行,行十九字。即《天禄后目》云第二本同。存第二十一至三十二,凡十二卷。 昭文张氏有宋刊卷一至十九,安得萃而合之?
《续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卷
宋戴溪撰。 聚珍本。 闽覆本。 《墨海金壶》本。 《经苑》本。
《絜斋毛诗经筵讲义》四卷
宋袁燮撰。 聚珍本。 闽覆本。 苏杭缩本。
《刘氏诗说》十卷
宋刘克撰。仿《吕氏读诗记》,每篇条列诸家解,而系己说于后。所采视吕氏加详。淳佑六年,克子坦锓梓时删去诸家,独存克说。原十二卷,缺第九、第十两卷。 《四库》未录。阮文达曾以进呈内府。 道光戊子长洲汪氏为之刊本。 案《刘氏诗说》阮氏进本阙第二、第九、第十共三卷,盖从传是楼宋本景写。宋本后归汪士钟。道光戊子,士钟景刊。士钟又在嘉兴钱香树家假得旧抄本,只存六卷而第二卷在焉,遂仿写补入刊行。
《诗童子问》十卷
宋辅广撰。 路小洲有元刊本二十卷,载文公《诗传》于上及《师友粹言》。 汲古单刊《童子问》十卷,末附《诗叶韵考异》一卷。《学海类编》单刻。
《毛诗集解》二十五卷
宋段昌武撰。 《四库》依孙承泽家抄本。 宋有淳佑八年刊本。 明朱睦桔万卷堂有宋椠完本,已殁于水。 昭文张氏有千顷堂旧抄本。
《诗义指南》一卷
宋段昌武撰。 知不足斋刊本。自《关雎》至《凫鹭》,或取一章一节发其义,以下未及。 阮氏曾以进呈。
《毛诗要义》二十卷
宋魏了翁撰。 《敏求记》云有此书。每卷分上下,实二十卷,后载《序谱》。系赵清常从阁本抄出,中有脱简。 宋本首为《谱序》一卷,经依《笺》编二十卷,中又分子卷十有七,凡三十八卷。每页十八行,行十八字。 同治乙丑曾假读于上海郁泰峰氏,海内更无第二本。 (苏州局本)
《诗缉》三十六卷
宋严粲撰。 明着府居敬堂刊本。 味经堂刊本。 (味经堂本乾隆中似有翻刊。)
《诗传遗说》六卷
宋朱鉴编。 通志堂本。
《诗考》一卷
宋王应麟撰。 《玉海》后附元刊本。 明修本。 今刊本。 津逮本。 学津本。 昭文张氏有元刊本六卷,与《玉海》附本多异。胡心耘亦有元泰定丁卯翠岩精舍刊本六卷。 武进胡文英有《诗考校补》二卷,乾隆四十九年刊。 周邵莲有《诗考异字笺馀》十四卷,嘉庆六年刊。 冯登训有《疏证》九卷,嘉庆中刊。 抱经学士有《补缉》一卷,止抄本。
《韩鲁齐三家诗考》六卷
元泰定本。 附胡氏《诗传纂疏》后。附与《玉海》后本异同颇多,盖王氏旧编也。 丙寅秋,郘亭客沪,见有持售者,即张胡藏本同。
《诗传注疏》三卷
宋谢枋得撰。 枋得有《叠山文集》,《四库》著录而未收此书。 《宋艺文志》亦不载,而元人诗说多引之。此本计三百一条,似系后人掇辑。其生丁《板》、《荡》,每多《小雅》忧伤哀怒之思。 阮氏曾进呈。咸丰中,江西刊《谢集》,附刊以行。
《诗地理考》六卷
宋王应麟撰。 《玉海》附元刊本。 明修本。 今刊本。 《津逮》本。 《学津》本。
《诗集传名物钞》八卷
元许谦撰。 通志堂本内附《诗谱》。
《诗集传音释》二十八卷
元庐陵罗复纂辑《许氏名物钞》作为《集传音释》。 昭文张氏有元至正刊本。
《诗集传附录纂疏》二十卷
元胡一桂撰。 《四库》未著录。 元泰定刊本,每页廿二行,大字每行二十,小字每行廿四 。 昭文张氏有汲古阁所藏元泰定本。 《钱大昕集》有跋,语此元刻本附刊王氏《三家诗考》六卷。
《诗传通释》二十卷
元刘瑾撰。 路小洲有元刊本一卷,后有“至正壬辰仲春日新堂梓木”印。 张氏《志》亦有之。
《诗经疏义》二十卷
元朱公迁撰。 克勤堂余氏刊本。 正统甲子刊本题《诗传会通》。 明安定书院本。 有元刊本。
《诗疑问》七卷附《诗辨说》一卷
元朱倬撰。 通志堂本。 (收竹垣庄抄本,从元本书。)
《诗解颐》四卷
明朱善撰。 通志堂本。 明有两刊本,跋中详审之。
《诗集传大全》二十卷
明胡广等奉敕撰。 明刊本。
《诗说解颐》四十卷
明季本撰。 明刊本。
《诗义集说》四卷
明孙鼎撰。鼎字宜铉,庐陵人。永乐中领乡荐,任松江教授,擢监察御史提学南畿。是编采取《解颐》 、《发挥》、《矜式》等书,择其新义汇成一编,分《总论》、《章旨》、《节旨》各类。书成于正统十二年。 阮氏曾以进呈。
《诗私记》二卷
明李先芳撰。 刊本。
《诗故》十卷
明朱谋?撰。 刊本。 徐《目》作《诗训》十卷。
《六家诗名物疏》五十四卷
明冯应京撰。 万历乙巳刊本。
《诗经疑问》十二卷
明姚舜牧撰。 明刊本。
《诗经世本古义》二十八卷
明何楷撰。 明末刊本。 嘉庆己卯谢氏刊本。 闽新刊本。
《待轩诗记》八卷
明张次仲撰。 刊本。或作十卷。
《读诗略记》六卷
明朱朝瑛撰。 《四库》据抄本。
《钦定诗经传说汇纂》二十卷《序》二卷
康熙六十年户部尚书王鸿绪等奉敕撰。 内府刊本。 各省覆本。
《御纂诗义折中》二十卷
乾隆二十年大学士傅恒等奉敕撰。 内府刊本。 外省覆本。
《田间诗学》十二卷
国朝钱澄之撰。 桐城刊本。
《诗经埤疏》四卷
国朝王夫之撰。 湘潭本。
《诗经通义》十二卷
国朝朱鹤龄撰。 刊本。
《毛诗稽古编》三十卷
国朝陈启源撰。 嘉庆十八年庞氏刊本。 阮氏《经解》本。
《诗所》八卷
国朝李光地撰。 《榕村全书》本。
《毛诗写官记》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书》本。
《诗札》二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书》本。
《诗传诗说驳议》五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书》本。
《续诗传鸟名》三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书》本。
《诗识名解》十五卷
国朝姚炳撰。 刊本。 嘉庆丁卯校修本。
《诗传名物集览》十二卷
国朝陈大章撰。 康熙中刊本。
《诗说》三卷
国朝惠周惕撰。 嘉庆十七年金氏刊。 阮《经解》本。 指海本。 璜川吴氏刊本。
《诗经劄记》一卷
国朝杨名时撰。 《杨氏全书》本。
《读诗质疑》三十一卷《附录》十五卷
国朝严虞惇撰。 乾隆中刊本。 有沈淑《补辑经文考异》百十馀条附卷首。
《三家诗拾遗》十卷
国朝范家相撰。 嘉庆中叶钧重订本。 守山阁本。
《诗沈》二十卷
国朝范家相撰。 嘉庆中与《三家诗拾遗》合刊本。
《诗序补义》二十四卷
国朝炳璋撰。 乾隆二十七年孙人宽刊本作《广义》。
《虞东学诗》十二卷
国朝顾镇撰。 乾隆中诵芬堂刊本。
《诗义广诠》三十卷
国朝长洲宋文翰编。又名《皇清诗解合钞》。始顾炎武,迄王引之,皆取发明声音、训故者。未刊。
《毛诗后笺》三十卷
国朝胡承珙撰。 道光丁酉刊。
《诗毛传疏》三十卷
国朝陈奂撰。 道光二十七年刊。
附录
《韩诗外传》十卷
汉韩婴撰。 元至正十五年钱惟善刊本。 沈辨野竹斋刊本。 明通津草堂本。 嘉靖乙未吴人苏献可刊本。 嘉靖初金台汪谅刊本。 嘉靖己亥历下薛来刊本。 明新都唐琳刊本。 《汉魏丛书》本。 津逮本。 学津本。 《汉魏遗书》本。 近赵怀玉校本最善。 又周廷采注本亦可。 《容斋二笔》卷八云,庆历中,将作监主簿李用章序之,命工刊刻于杭。末题云,蒙文相公改正三十馀字。
右诗类
经部四
礼类明嘉靖中有仿宋刻《三礼》单注本。《周礼》十二卷、《仪礼》十卷、《礼记》二十卷。 士礼居刊《周礼郑注》即翻嘉靖本,最善。 福礼堂刊《周礼》单注附《释文》,清芬阁重刊并佳。 明刊《周礼郑注》十二卷,嘉靖中徐氏翻宋八行本。 嘉靖丁亥松江守何鳌刊本。 曲阜孔氏敦本堂 。 《平津馆书目》有明翻宋刊《周礼》二部,并十二卷。一十六行,行十七字;一十八行,行十七字。并载《释文》,音义句皆有圈。 (徐刻《三礼》罕见,以黄丕烈繙《周礼》推之,皆每页十六行,行十七字,不附音释。)
《周礼注疏》四十二卷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闽、监、毛、殿、江西五本。 有一明本,闻人诠刻。与《天一阁目》《仪礼》同种。 (平津本明翻宋刊十六行者,即岳本也。)
《考工记注》
唐杜牧撰。 道光中胡珽琳琅秘室以活字本印行。 《四库》未收。 (《周礼详解》四十卷,宋王昭禹撰。商邱宋氏 写本。)
《周礼新义》十六卷附《考工记解》二卷
宋王安石撰。 明万历刊本。 《墨海金壶》本。 《河南经苑》本。 粤雅堂本。
《周礼至太平论》十卷
宋李觏撰。 载《盱江集》中卷五至十四。
《周礼复古编》一卷
宋俞廷椿撰。 明刊本附元陈友仁《周礼集说》后。 《淡生堂馀苑》本。
《礼经会元》四卷
宋叶时撰。 元至元刊本。半页十一行,行二十四字。 通志堂本。 藤花榭本。 《汪氏丛书》本。 洞庭席氏刊,附陆清献评点。 明刊。 乾隆五年刊。 道光中贺长龄抚黔刊。
《太平经国之书》十一卷
宋郑伯谦撰。 明嘉靖中江西布政司刊。 通志堂本。 藤花榭本。 学津本。 《汪氏丛书》本。
《周礼订义》八十卷
宋王与之撰。 通志堂本。 丁小疋藏方望溪、钟庶经删定本,乃在三礼馆点勘者。钟用朱笔,方用绿笔。
《鬳斋考工记解》二卷
宋林希逸撰。 通志堂本。
《周礼句解》十二卷
宋朱甲撰。 明初刊。 永乐中刊本,有黄翰跋。 正统刊。 (明成化戊子刊本,每页二十行,行二十三字。)
《周礼集说》十卷
宋陈友仁增修。 明初刊。 成化刊。 阁本缺十一卷,张金吾从成化刊本补录。 明按察副使祥符田勤甫刊。 元刊本名《周礼义疏》,十二卷,全。
《周礼说》十册
《内阁目》称宋淳熙间黄叔度撰。 道光二十二年陈金鉴刊本二卷。
《周礼传》十卷《图释》二卷《翼传》二卷
明王应电撰。 明刊。
《周礼全经释原》十四卷
明柯尚迁撰。 明隆庆四年刊本。
《周礼注疏删翼》三十卷
明王忠长撰。 崇祯刊本。
《钦定周官义疏》四十八卷
乾隆十三年奉敕撰。 内府刊本。 外省刊本。
《周礼述注》二十四卷
国朝李光坡撰。 刊本。
《周礼训纂》二十一卷
国朝李钟伦撰。 乾隆丁丑其子清馥刊本。
《周官集注》十二卷
国朝方苞撰。 《望溪全书》本。 望溪《周官析疑》四十卷。 《周官辨非》一卷。 《四库》入《存目》。
《周礼疑义》四十四卷
郑《注》、贾《疏》,国朝吴廷华《存疑》。 张金吾藏本。
《礼说》十四卷
国朝惠士奇撰。 红豆斋原刊。 嘉庆丁巳上海彭氏刊。 阮《经解》本。
《周官禄田考》三卷
国朝沈彤撰。 《果堂集》刊。 阮《经解》本。
《考工记图》二卷
国朝江永撰。 乾隆丁亥许作屏刊。 阮《经解》本。 《敷文阁会抄》本。 守山阁本。
右礼类《周礼》之属
《仪礼注疏》十七卷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闽、监、毛、殿、江西五本。 闻人诠刊于常州本。 道光庚寅汪氏仿宋单疏。二本皆善。单疏分五十卷,与《唐志》卷数合。 正统五年陈凤吾刊《仪礼注疏》于山东,合为十七卷。以板送南监。 李元阳按福建,即依刻入《十三经》。经文佚脱数处,悉承之。后北监、毛刊并仍其误。 嘉庆丙寅张敦仁刊《仪礼注疏》五十卷,以宋严州本经注及景德单疏合编。顾广圻为之校补,缺疏之六卷,多依魏鹤山《要义》。 又通覆校最为善本,惜流传不多,欲重刊此经注疏,当用此本。 通志堂刊有《仪礼》正文十七卷,亦据宋刊校,以置《仪礼图》之前。其编目失记,意宋本《仪礼图》前所旧有。 《仪礼》单注有明嘉靖中徐氏仿宋本。 又钟人杰重刊徐本。 黄丕烈仿宋严州本十七卷最精。 宋景德中刊《仪礼注疏》五十卷,经注不录。旧藏吴门黄氏。阙第二十三至二十七,凡六卷。每半页十五行,行二十七字。汪士钟阆源据以仿刊。今此宋本犹存,卷末列校定、再校、都校等衔名十八行。
《仪礼识误》三卷
宋张淳撰。 聚珍本。 闽覆本。 杭缩本。
《仪礼集释》三十卷
宋李如圭撰。 聚珍本。 闽覆本。 《河南经苑》本。 《位西经籍说》中有笔记于《仪礼集释》之旁。有永嘉张淳校本、《得月簃丛书》本二条。 (《箓竹目》有《集注》五册。)
《仪礼释宫》一卷
宋李如圭撰。 聚珍本。 闽覆本。 《墨海金壶本》。 守山阁本。
《仪礼图》十七卷《仪礼旁通图》一卷
宋杨复撰。 路小洲有元余志安勤有堂刊本。 明正德本。 通志堂本。 张金吾有宋十行本,亦有元本。于自序后有“崇化余志安刊于勤有堂”木印。
《仪礼要义》五十卷
宋魏了翁撰。 宋本行款与《毛诗要义》同。页十八行,行十八字。 吴兴严氏藏有宋刊本。 汪氏藏宋本有抄补。 张金吾藏有抄本 。 严氏宋本购自杭州汪氏,阙一末页,馀皆完好。价廿六万钱。又自手录二部,亦售于人。宋本售与阮芸薹三百两,已入天府矣。 (苏州局本。)
《仪礼逸经传》二卷
元吴澄撰。 通志堂本。 学津本。 郘亭有吴艸庐《三礼考注》六十四卷,明刊。 朱竹垞云,非艸庐书,乃晏璧所为也。《四库》入《存目》,而《天禄琳琅书目》于明本中收之,亦以其刊之佳耳。
《仪礼集说》十七卷
元敖继公撰。 元板大字本。 通志堂本。 何云,后有一纸最善,惜尚缺几卷,失记其详,应访求补足。
《经礼补逸》九卷
元汪克宽撰。 洪武刊本。 通志堂本。
《钦定仪礼义疏》四十八卷
乾隆十三年奉敕撰。 内府刊本。 外省覆本。
《仪礼郑注句读》十七卷附《监本正误》一卷《石经正误》一卷
国朝张尔岐撰。 乾隆八年高氏刊本。 和衷堂本。
《仪礼商》二卷
国朝万斯大撰。 《提要》有《附录》一卷。 《经学五书》本。
《仪礼述注》十七卷
国朝李光坡撰。 乾隆二十年刊本。
《仪礼析疑》十七卷
国朝方苞撰。 《望溪全书》本。
《仪礼章句》十七卷
国朝吴廷华撰。 乾隆丁丑刻本。 阮刻《经解》本。 廷华有《仪礼疑义》五十卷,《周礼疑义》四十四卷,《礼记疑义》七十二卷。
《补飨礼》一卷
国朝诸锦撰。 《艺海珠尘》本。
《礼经本义》十七卷
国朝蔡德晋撰。 两见旧写本。 德晋书原共三十七卷,前二十卷解《周礼》为上编,入《存目》。 又有《礼传本义》二十卷,杂采《小戴记》及他书为之。
《宫室考》十三卷
国朝任启运撰。 任钓台《清芬楼六种》本。
《肆献祼馈食礼》三卷
国朝任启运撰。 清芬楼本。
《仪礼正伪》 卷
国朝金日追撰。
《礼经释例》十三卷
国朝凌廷堪撰。 《文选楼丛书》本。 阮《经解》本。
《仪礼释宫增注》一卷
国朝江永撰。 成都龙氏敷文阁汇钞本。 指海本。
《仪礼小疏》一卷
国朝沈彤撰。 《果堂集》本。 阮刻《经解》本。
《仪礼集编》四十卷
国朝盛世佐撰。 嘉庆辛酉冯氏刊本十七卷。
《仪礼释宫》九卷
国朝胡匡衷撰。 胡氏刊本。
《仪礼图》六卷《读礼记》二卷
国朝张惠言撰。 《张皋文杂著》本。
《仪礼古今文疏义》十七卷
国朝胡承珙撰 。 求是斋刊本。
《仪礼正义》四十卷
国朝胡培翚撰。 原刊本。
附录
《内外服制通释》七卷
宋车垓撰。 《四库》依抄本录。 见张廉卿收旧抄本。其《目录》尚有八、九两卷,细目俱存而书亡。
《仪礼丧服足徵记》十卷
国朝程瑶田撰。 通艺录本。 阮刻《经解》本。
《读礼通考》一百二十卷
国朝徐乾学撰。 康熙间刊本。
右礼类《仪礼》之属
《礼记正义》六十三卷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 闽、监、毛、殿、江西五本。 乾隆乙卯和坤仿宋刊本六十三卷。 曲阜孔氏有惠栋校宋刊《礼记》七十卷。自附释音注疏本,分六十三卷 。此后闽、监、毛悉依之,非复七十卷之旧矣。 阮氏《校勘记》以惠栋本为主,云和刻称惠校者,乃仍六十三卷,坊贾作伪以绐之,非真本也。 《礼记》单注仿宋岳本。 明嘉靖三年《三礼》合刊本。 《天禄后目》有宋刊《礼记郑注》三部。 嘉庆丙寅,阳城张氏仿宋淳熙四年抚州公使库本最精善。 (和刻序文后有“建安刘叔刚宅锓梓”木记。)
《月令解》十二卷
宋张虙撰。 原书注多重复。 《四库》依《永乐大典》删汰。
《蔡氏月令》二卷
国朝蔡云辑。 汉蔡邕所著。采自群书,补缀成篇。曰《明堂月令论》,曰《月令章句》、《月令问答》,而以《月令集证》附之。 道光四年王氏刊本。
《礼记集说》一百六十卷
宋卫湜撰。 通志堂本。 何义门云,徐刻此书,据两抄本,皆未尽善。顾伊人意为改订,大有乖误。后有项氏宋刊本,虽缺十馀卷,其板最精,且多魏鹤山《序》一首,未能借校补刊,可惜也。 卫氏书宋刊足本,今藏上海郁泰峰家。 (湖州郑大庆有《礼记释注续正》,全谢山有之。后不同者有庄者。)
《礼记纂言》三十六卷
元吴澄撰。 元板长格大字本。 明正德庚辰刊本。 崇祯己巳晋阳张养重刊本。 《朱高安全书》本。嘉靖已丑再刻。 元刊本半页十行,行二十字。
《礼记要义》三十三卷。
宋魏了翁撰。 阮文达曾德影宋抄本三十三卷,与《四库》已录之《尚书要义》所缺三卷,同进呈内府。阙者,《曲礼》上下两篇。其上《王制》一篇,又分上下,实三十四卷。
《云庄礼记集说》十卷
元陈澔撰。 元明刊本前有《凡例》若干条,今通行本不存矣。 元文宗时建安郑德明刊本。 明嘉靖丁亥南康府六老堂刊,及嘉靖丙辰刊本并三十卷。 嘉靖庚辰刊本十卷。 嘉靖丙申重刊本。 崇祯癸酉乌程闽齐伋三订本 。 曾见明刊本三种,皆三十卷。疑是陈氏旧编而《大全》所依。 (顷见元巾箱本,半页九行,行十七字。注每行低一格,行十六字。)
《礼记大全》三十卷
明胡广等奉敕撰。 明刊本。
《月令明义》四卷
明黄道周撰。 康熙刊本。 《石斋全书》本。 下四种并同。
《表记集传》二卷
明黄道周撰。
《坊记集传》二卷
明黄道周撰。
《缁衣集传》二卷
明黄道周撰。
《儒行集传》二卷
明黄道周撰。
《日讲礼记解义》六十四卷
是编为圣祖仁皇帝讲筵旧稿,未及成帙。乾隆元年,始诏儒臣排纂颁行。 内府刊本。
《钦定礼记义疏》八十二卷
乾隆十三年奉敕撰。 内府刊本。 各省覆本。
《深衣考》一卷
国朝黄宗羲撰。 《四库》依瓶花斋抄本。 泽古斋本。 借月本。
《陈氏礼记集说补正》三十八卷
国朝纳喇性德撰。 通志堂本。 此书本嘉兴陆元辅撰。 见《陆清献日记》及《方望溪集》。
《礼记述注》二十八卷
国朝李光坡撰。 乾隆三十三年刊。
《礼记析疑》四十六卷
国朝芳苞撰。 《望溪全书》本。 任启运《钓台全书》有《礼记章句》十卷。 《四库》入《存目》。
《檀弓疑问》一卷
国朝邵泰衢撰。 与其《史记疑问》合刊。
《礼记训义择言》八卷
国朝江永撰。 乾隆辛亥刊本。 《墨海金壶本》。 守山阁本。
《续礼记集说》一百卷
国朝杭世骏辑编,依卫湜例。 昭文张氏有抄本。 同治丁卯在浙见两抄本。 大宗兴修《三礼》,凡宋元说《礼》之书见《永乐大典》者悉录出。又上溯汉魏,下迄国朝,一百八十馀家,裒以续卫氏书,务取其别具新义,不袭陈言者。
《深衣考误》一卷
国朝江永撰。 阮氏《经解》本。
附录
《大戴礼记》十三卷
汉戴德撰。 聚珍本。 《汉魏丛书》本。 雅雨堂本。 孔广森重校注。 又王聘珍解诂本。 嘉定汪照《解诂》十三卷。 《附录》一卷。 王昶序。 阮元《曾子注释》。 《天禄后目》有宋刊《大戴礼记》三部。 元刘廷翰有注、无注两本。 今摆本、卢本、孔本皆佳。 明方本、蔡本,国朝高安本尚可取。 明袁褧翻刻本为最善。每半页十行,行二十字。后有“嘉靖癸巳袁氏嘉趣堂重雕”一行,孔广森云,宋本即此。 明屠本、钟本、朱养纯本及何氏、程氏、《汉魏丛书》本皆劣。 (明崇祯间沈泰本。)
《夏小正戴氏传》四卷
宋傅崧卿撰。 通志堂本。 明袁褧本。 士礼居重刊袁本。 黄氏又附刻顾凤藻《夏小正经传集解》本。 经训堂有《校刊考注》本。 又庄述祖《考释》本。 又洪震煊《义疏》本。 卢抱经云,此书明王廷相、杨慎皆有纂辑。 明顾起经有《夏小正补解据录》一卷。 金屦祥注一卷。宋有抄本。 (元至大元年重删宋本。有元刘庭干本,未知即是其本否。)
右礼类《礼记》之属
《三礼图集注》二十卷
宋聂崇义撰。 《四库》以钱曾藏影宋本传钞。 通志堂本。 《天禄后目》有宋刊本三部。 宋本图自图一页,注自注一页。 通志堂缩注于图下,失宋本之旧。
《三礼图》四卷
明刘绩撰。 《四库》依曝书亭抄本。 国朝孙星衍有《三礼图》三卷。
《学礼质疑》二卷
国朝万斯大撰。 《经学五书》本。 阮氏《经解》本。
《读礼志疑》六卷
国朝陆陇其撰。 有单刊本。 《学海类编》本十二卷。 《书三味斋丛书》本。 张清恪公刊本。
《郊社禘祫问》一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书》本。 《艺海珠尘》本。
《禘说》二卷
国朝惠栋撰。 经训堂刊。
《参读礼志疑》二卷
国朝汪绂撰。 栖碧山房刊本。
右礼类《三礼总义》
《礼书》一百五十卷
宋程祥道撰。 明南监有元至正丁亥刊本。 宋刊本每页二十行,行二十二字。 明张溥盛顺本。 嘉庆甲子明郭氏刊本。
《仪礼经传通解》三十七卷《续》二十九卷。
宋朱子撰。 今通行者吕氏宝诰堂刊本,中多脱字,以意填补。 乾隆中有梁万方改订本,甚劣。 《四库》入《存目》。 宋有嘉定丁丑刊大字本。 《天禄后目》有元刊本。 明有正统刊本。 昭文张氏有影元抄本。 《续通解》于漫缺者皆空之。
《礼书纲目》八十五卷
国朝江永撰。 嘉庆庚午刊本。
《五礼通考》二百六十二卷
国朝秦蕙田撰。 乾隆刊本。 郘亭有秦文公朱校初印样本,绝佳。是张廷济叔未旧藏。
右礼类《通礼》之属
《书仪》十卷
宋司马光撰。 雍正癸卯汪亮采仿宋刊。 同治七年江苏书局覆汪本。 学津本。 《天禄后目》有宋绍熙三年刊本。
明刊本。
《家礼》五卷附一卷
宋朱熹撰。 汲古阁有宋刊本杨复注,与今世行本不同。 明仿宋录一卷,石门吕氏刊本。 元刊本《纂图集注》十卷。 刘垓孙增注。 刘璋补注。 昭文张氏有《纂图集注文公家礼》十卷,题杨复附注,刘垓增注。即钱尊王家物。 张氏又有影宋刊本十卷。 邓钟岳仿宋本。 康熙辛巳汪氏刊本。 明邱文庄刊本,多所更定,非原书。八卷。 (近洪氏刊宋本。)
《五服图解》一卷
元龚端礼撰。礼字仁夫,嘉兴人。绛云、述古两《书目》皆载之。《经义考》云未见。端礼祖颐正,常著服图。渊源有自 。端礼又复精勤参考,阅十载而后成其书。其例以五服列五门,每门列男女、已未成人之科,分正、加、降、义四等之服,划图分章,展卷釐然,颇足为参考礼制之助。当元泰定元年,嘉兴路呈此书于江浙行省,移咨中书省。有至治间刊本。 阮氏曾依写进呈。
《泰泉乡礼》七卷
明黄佐撰。 道光辛巳香山黄氏刊本。 钱塘费丙章刊本。 两广总督祁?刊本。
《朱子礼纂》五卷
国朝李光地编。 《榕村全书》本。
《辨定祭礼通俗谱》五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书》本。
右礼类《杂礼书》之属
经部五
春秋类
单《左氏》古经有段氏经韵楼校庆元本。 《天禄后目》有宋刊《左传》,无注,二十卷。 单《左氏集解》有武英殿仿宋相台本。 明代翻岳板凡四本。 又《汪氏丛书》本。 吴兴严氏藏有南宋不全本四卷。 吴门黄氏所藏宋刊本,一为大字,一为小字,巾箱本最佳。 又有宋岳氏本。 淳熙种德堂小字本。 明永怀堂本。 姚培谦刊《杜注》,节附《疏》及顾氏《补正》,亦便课蒙,亦有误。 (王伯厚有《春秋左注》十二卷。抱经堂抄本在小山堂。周香岩有段玉裁余本、王本及宋本《释文》,《御览》、《正义》参校并增补。)
《春秋左传正义》三十六卷
周左丘明撰,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 闽、监、毛、殿、江西五本。 钱氏《养心录》称吴门朱文游家有宋刊《春秋正义》二十六卷,疑即阮氏《校勘记》所据。云宋庆元间,吴兴沈中宾刊本三十六卷也。 又有南宋刊本释音注疏六十卷,有明正德修补之页。此后,闽、监、毛本皆分为六十卷。 《爱日精庐藏书志》《春秋左传正义》三十六卷,临金坛段氏校宋庆元本。段略跋云,此书淳化庚寅官本,庆元庚申摹刻者也。凡宋本佳处,此本尽有。今日所存宋本,未能善于此,乃滋兰室朱文游物。陈芳琳借校一部,嘉庆壬戌,余借诸令嗣,命长孙美中细意临校。 文游名奂,藏书最精。 淳熙种德堂小字本,每页二十行,行大字十八,小字廿二。末卷尾有楷书木记云:“依监本写作大字,附以《释文》,兼列图表。淳熙柔兆涒滩闽山阮仲猷刊。”则三年丙申也。 《天禄后目》有北宋刻《集解》本三十卷,不附《音义》。自序后连卷一,不另篇。阙笔极谨严。如桓二年“珽”字,诸书从未见避。各本误字,一一无误。如昭二十年“赐北宫喜谥”,杜注“皆死而赐谥及墓田传终言之”,无“未”字“而”字,以为稀世之珍,非相台岳氏及诸宋本可及。 有宋刊本四部。 又宋刊附《释文》麻沙本二部。 又元刊巾箱本一部。 又明翻宋本一部。其所收宋本《集解》,已有七部,即彭文勤《读书跋尾》所记。
《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十八卷
周公羊高传述,其玄孙寿及胡毋子都录为书。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闽、监、毛、殿、江西五本。 《天禄后目》宋本卷首有景德二年六月黑口本,每页二十行,行十七字。 十行本、闽本皆不题撰、注、疏人姓名。徐彦作《公羊疏》,不见《唐志》。北监本始依《崇文总目》作徐彦疏。张氏志《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十二卷,临何氏校余仁仲本后,有经、传注、音义字数三行,“余仁仲刊于家塾”一行。上方临惠氏评阅语。蜀大字校经注三卷,元板校疏,宋板官本校经注。全。唐石经校经。 单何氏《解诂》有汪氏问礼堂仿宋绍熙辛亥刊本十二卷,宋刊《公羊注》余仁仲本也。 同治二年,邵阳魏彦获其板于上海,补《校勘记》一卷刊附以行。今板归金陵书局,每页二十二行 ,行大字十九,小字双行二十七。
《春秋穀梁传疏》二十卷
周穀梁赤所述,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闽、监、毛、殿、江西五本。 阮氏《校勘记》《公羊》、《穀梁》注、疏,皆据何义门之弟煌依宋元诸刻精校本。 又有不全影宋单疏,为明李中麓家抄本。 《天禄后目》有宋刊监本附音《春秋穀梁传疏》二十二卷二部。 宋板每半页十行,行大字十八字,小字二十三字。今归袁芳瑛漱六家。 惠氏校宋余仁仲本《春秋穀梁传集解》十二卷,每页二十三行,行大字十九,小字双行,行二十七。 又有建安余氏万卷堂刊本,与《公羊》同。卷末有经、传注、音义字数三行,及“国学进士余仁仲、刘子庚”等题名五行。 又余氏万卷堂藏书木记见张氏志。 张金吾又有李中麓藏抄《穀梁疏》七卷,虽阙误不少,而远胜今本,为《校勘记》未采亦多。
《春秋穀梁传注》二十卷
宋余氏万卷堂本。 光绪八年遵义黎星使得之日本东京,即据以重刊,极为精雅。
《箴膏肓》一卷《起废疾》一卷《发墨守》一卷
汉郑玄撰 。 《汉魏丛书》本。 《艺海珠尘》本。 问经堂本。 孔广森集本。 郑学本。 武亿王秀复重定本。 武进庄述祖辑本。 《箴膏肓》二十八条,《起废疾》三十八条,《发墨守》五条。
《春秋集传纂例》十卷
唐陆淳撰。 明刊本。 康熙中龚氏《玉玲珑阁丛刻》本。并下二种。 乾隆中刊本。 《经苑》本。 金泰初三年刊本。 延祐五年,集贤学士克酬言,唐陆淳所著《春秋纂例》、《辨疑》、《微旨》三书,请令江西行省锓梓。 蜀有小字本。 张金吾有旧抄本。 (元有平阳府刊本。)
《春秋释例》十五卷
晋杜预撰。 聚珍本。 闽覆本。 岱南阁本。 孙氏重校本。 嘉庆二年庄氏本。 孔氏微波榭刻《杜氏地名》一卷,《长历》一卷。 扫叶山房重刊本。
《春秋微旨》三卷
唐陆淳撰。 玉玲珑阁本。 《学海类编》本。 《学津讨原》本。 海昌陈氏养和堂刊巾箱本。 《经苑》本。 袁桷有皇祐间汴本。
《春秋集传辨疑》十卷
唐陆淳撰。 明嘉靖乙未刊本。 海昌陈氏养和堂刊巾箱本。 汪文藻刊小字本。 玉玲珑阁本。 (以上四种并有《古经解汇函》本 。)
《春秋名号归一图》二卷
蜀冯继光撰。 宋岳珂重编。 通志堂本。 武英殿岳本。 列杜解前,明刊岳本同。下《年表》亦然。 宋淳熙中阮氏种德堂十行小字本附《集解》前。 嘉靖翻刊种德堂本附《集解》后。与通志堂本多异。 绛云楼藏宋板,白纸初印。今在苏城胡心耘家。 (明刊本,无锡华察题跋《天一目》。)
《春秋年表》一卷
不著撰人。 通志堂本。 岳本翻刊。
《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
宋孙复撰。 通志堂本。 吴兔床有影宋抄本。
《春秋皇纲论》五卷
宋王皙撰。 通志堂本。
《春秋权衡》十七卷
宋刘敞撰。 通志堂本。 《三刘全集》本。 又有单刻本。 吕鹤田有宋刊《权衡》、《意林》二书纸板,甚宽大。《权衡》半页十三行,《意林》半页十二行,行皆十二字。 虞集《送刘叔熙序》云,《意林》及此书刻本在学宫。是二书有元刻本。
《春秋传》十五卷
宋刘敞撰。 通志堂本。 《三刘全集》本。 又单刻本。 有宋刻本。 内府所藏写本。
《春秋意林》二卷
宋刘敞撰。 通志堂本。 聚珍本。 闽覆本。 《三刘全集》本。 有单刊本。 宋刊本。 元刊本。
《春秋传说例》一卷
宋刘敞撰。 聚珍本。 闽覆本。 《艺海珠尘》本。
《春秋经解》十三卷
宋孙觉撰。 聚珍本。 闽覆本。 通志堂单刻本。 汪刻丛书本。 (嘉定丙子汪纲刻之新安。)
《春秋集传》十二卷
宋苏辙撰。 明刊焦氏《两苏经解》本。 《经苑》本。
《春秋辨疑》四卷
宋萧楚撰。 聚珍本。 闽覆本。 杭缩本。 海宁新刊本。 汪氏有宋本十卷。
《春秋本例》二十卷
宋崔子方撰。 通志堂刊,用汲古阁旧抄本。
《春秋例要》一卷
宋崔子方撰。 附刊《本例》。 阁本无。
《春秋经解》十二卷
宋崔子方撰。 《提要》次《本例》前。 有宋本。
《春秋五礼例宗》七卷
宋张大亨撰。 昭文张氏有旧抄本十卷。 胡心耘见过宋刊。
《春秋传》二十卷
宋叶梦得撰。 通志堂本。
《春秋通训》六卷
宋张大亨撰。 《墨海金壶》本。
《春秋考》十六卷
宋叶梦得撰。 聚珍本。 闽覆本。 昭文张氏有旧抄本。 宋开禧中与《春秋传》、《春秋谳》同刻于南剑州。
《春秋集解》三十卷
宋吕本中撰。 通志堂本。
《春秋传》三十卷
宋胡安国撰。 明正统十二年刊《六经》本。 成化甲午崇仁书院刊。 嘉靖癸未赣州清献堂刊本。 内府刊《六经》本。 国初至乾隆坊刊甚多。 《天禄后目》有元刊本二部。
《春秋集注》四十卷
宋高闶撰。 聚珍本。 闽覆本。
《春秋后传》十二卷
宋陈傅良撰。 通志堂本。
《春秋左氏传说》二十卷
宋吕祖谦撰。 通志堂其《类编》六卷。 昭文张氏有刊本。
《详注东莱左氏博议》二十五卷
宋吕祖谦撰。其门人张成招注。 明正德中书林刘氏安正堂刊本。 瞿氏清吟阁本。 阁本所收,有朱彝尊收藏印。
《春秋比事》二十卷
宋沈棐撰。 《四库》依吴玉墀家抄本录。元至正中金华刊。
《春秋左传要义》三十一卷
宋魏了翁撰。 此书本末有“万历戊申中秋后三日龙池山樵彭年”手跋。
《春秋分纪》九十卷
宋程公说撰。 此本从影宋抄本传抄,宋讳皆阙笔。 昭文张氏旧录附《例要》。 宋淳祐三年刊。袁漱六有旧抄本。
《春秋讲义》四卷
宋戴溪撰。 宋嘉定癸未刊本。 宝庆丙戌刊本。
《春秋集义》五十卷《纲领》三卷
宋李明复撰。 《四库》依无锡邹氏蕉绿草堂藏写本录。
《春秋集注》十一卷《纲领》一卷
宋张洽撰。 通志堂本无《纲领》。 何子贞有宋本。
《春秋集传》二十六卷
宋张洽撰。 明宗室朱睦桔有刊本,见《列朝诗集小传》 吴兴严久能有元延祐元年李教授万敌临江学刻本。缺十八至二十,又二十二至二十六,共七卷。 阮文达抚浙时,曾以进呈内府。 路小洲有此元刊本,不全。 昭文张氏有抄本,亦仅十九卷,附《纲领》,缺七卷。 是书《经义考》注佚,诸家书目亦绝少著录。其《绕会群言》掊击外辨,多《集注》所未及。其《缴省投进状》后有“延祐甲寅,李教授捐俸补刊于临江路学”两行。
《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三卷
宋李琪撰。 通志堂本。 乾隆末当涂朱煌刊本。
《春秋通说》十三卷
宋黄仲炎撰。 通志堂本。
《春秋经诠》十六卷
宋赵鹏飞撰。 通志堂本。 何云据天一阁抄本,有脱文。
《春秋或问》二十卷附《春秋五论》一卷
宋吕大圭撰。 通志堂本无《五论》。
《春秋左传句解》六十卷
宋林尧叟撰。 昭文张氏有元刊本。《经义考》亦注曰“存”。《陈鳣集》有跋语。 元刊本作四十卷。 宋刊本卷末有“绍兴字样”一行。
《春秋详说》三十卷
宋家铉翁撰。 通志堂本。
《读春秋编》十二卷
宋陈深撰。 通志堂本。
《春秋提纲》十卷
元陈则通撰。 通志堂本。
《春秋集传释义大成》十二卷
元俞皋撰。 通志堂本。
《春秋纂言》十二卷《总例》一卷
元吴澄撰。 《四库》著录依抄本。 元刊大字本。 明嘉靖中蒋若愚刊本,久佚。 朱检讨曾见吴郡陆医其清家两淮所进,《四库》殆传写陆本。 张金吾载旧抄本《纂言》,其《总例》五卷。
《春秋诸国统纪》六卷《目录》一卷
元齐履谦撰。 通志堂本。 《目录》云,汲古阁元本,颜书甚精。系述古堂旧藏。
《春秋本义》三十卷
元程端学撰。 通志堂本。 何云,元刻句读、圈点甚精,东海尽删云。
《春秋或问》十卷
元程端学撰。 通志堂本。
《春秋三传辨疑》二十卷
元程端学撰。 《四库》著录依吴玉墀家抄本。
《春秋谳义》九卷
元王元杰撰。 昭文张氏有抄本十二卷,完足。有元至正十年于文船序。 万卷楼抄本。
《春秋诸传会通》二十四卷
元李濂撰。 通志堂本。 吴兔床有元虞氏明复斋刊本,页二十四行,行二十二字。 至正本自序后有“至正辛卯腊月,崇川书府重刊本”印。
《春秋经传阙疑》四十五卷
元郑玉撰。 康熙辛卯郑氏刊本。
《春秋集传》十五卷
元赵汸撰。 通志堂本。 明初刊本。 明初刊本,每半页十三行,行二十七字。下四种同。
《春秋师说》三卷
元赵汸撰。 通志堂本。 明初刊本。 又宏治癸丑太平黄伦刊。并下二种覆明初本。
《春秋属词》十五卷
元赵汸撰。 通志堂本。 明初刊本。 又宏治癸丑覆刊,十三行,行二十七字。
《春秋左氏传补注》十卷
元赵汸撰。 通志堂本。 明初刊本。 又宏治癸丑刊。上三种有赵吉士刊本。
《春秋金锁匙》一卷
元赵汸撰。 《学海类编》本。 微波榭本 。 《学津讨原》本。
《春秋胡传附录纂疏》三十卷
元汪克宽撰。 元至正八年建安刘叔简刊本。黑口,页二十二行,行二十字。
《春王正月考》二卷
明张以宁撰。 通志堂本。 宣德元年刊本。
《春秋钩玄》四卷
明石光霁撰。 《四库》依吴玉墀家抄本。 《淡生堂馀苑》本。
《春秋大全》七十卷
明胡广等奉敕撰。 明刊本 。
《春秋经传辨疑》一卷
明童品撰。 《四库》依天一阁抄本,云刊本久佚。
《春秋正传》三十七卷
明湛若水撰。 乾隆已卯湛氏刊。
《左传附注》五卷
明陆粲撰。 明刊本末尚有《后录》一卷,列其疑误、衍脱、重出者。自序题嘉靖庚子。
《春秋胡氏传辨疑》二卷
明陆粲撰。 指海本。
《春秋明志录》十二卷
明熊过撰。 《四库》依抄本。
《春秋正旨》一卷
明高拱撰。 明刊《全集》中本。 墨海本。 守山本。
《春秋辑传》十三卷《宗旨》一卷《凡例》二卷
明王樵撰。 《四库》著录系商邱宋氏抄本二十三卷。
《春秋亿》六卷
明徐学谟撰。 明徐氏《海隅集》刊本。
《春秋事义全考》十六卷
明姜宝撰。 刊本。
《春秋胡传考误》一卷
明袁仁撰。 旧刊本作铁胡编。 《学海类编》本。 《学津讨源》本。
《左传属事》二十卷
明傅逊撰。 万历乙酉刊本。
《左氏释》二卷
明冯时可撰。 此书与《左氏讨》、《左氏论》合为一书,题曰《元敏天池集》。
《春秋孔义》十二卷
明高攀龙撰。 崇祯庚辰刊本。 《经义考》误题李攀龙撰。
《春秋辨义》三十九卷
明卓尔康撰。 卓氏刊本。
《读春秋略记》十卷
明朱朝瑛撰。 《四库》依抄本。
《左传杜林合注》五十卷
明王道焜、赵如源同编。 崇祯中杭州刊本。 芥子园本。 坊刊甚多。 林注《句解》七十卷,有元刊。
《日讲春秋解义》六十四卷。
是编亦圣祖仁皇帝讲筵旧本,世宗宪皇帝重加考订,排纂成书。 内府刊本。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三十八卷
康熙三十八年奉敕撰。 内府刊本。 外省覆本。
《御纂春秋直解》十五卷
乾隆二十三年,大学士傅恒等奉敕撰。 内府刊本。 外省覆本。
《左传杜解补正》三卷
国朝顾炎武撰。 《亭林十书》本。 指海本。 阮《经解》本。 康熙中苏州刊杜注本后附此书。 璜川吴氏刊本。
《春秋裨疏》二卷
国朝王夫之撰。 湘潭、湘乡两刊《船山遗书》本。 《昭代丛书》壬集本。
《春秋平义》十二卷
国朝俞汝言撰。 《四库》依汝言手稿传抄。
《春秋四传纠正》一卷
国朝俞汝言撰。 《四库》依汝言手稿传抄。
《读左日钞》十二卷《补录》二卷
国朝朱鹤龄撰。 刊本。
《左传事纬》十二卷《附录》八卷
国朝马骕撰。 许元淮刊本。 翻刻无《附录》。 函海内别本四卷。
《春秋识馀》十六卷
国朝徐秉义撰。 张金吾有抄本。
《春秋毛氏传》三十六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书》本。 阮《经解》本。
《春秋简书刊误》二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书》本。 《经解》本。
《春秋属词比事记》四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书》本。 《经解》本。
《春秋地名考略》十四卷
国朝高士奇撰。 康熙中高氏刊本。 又有《姓名考》四卷。
《春秋管窥》十二卷
国朝徐廷垣撰。 《提要》云,旧帙蠹蚀,无别本可校。盖亦未有刊本。
《三传折诸》四十四卷
国朝张尚瑗撰。 乾隆中刊本。
《春秋阙如编》八卷
国朝焦袁熹撰。 《四库》依袁熹手稿传抄。 嘉庆甲子钱氏刊本。
《春秋宗朱辨义》十二卷
国朝张自超撰。 刊本。
《春秋通论》四卷
国朝方苞撰。 《望溪全书》本。
《春秋世族谱》一卷
国朝陈厚耀撰。 当涂朱煌刊。 吴珏刊。
《半农春秋说》十五卷
国朝惠士奇撰。 吴氏璜川书屋刊本。 《经解》本。
《春秋大事表》五十卷《舆图》一卷《附录》一卷
国朝顾栋高撰。 乾隆十三年刊本。 万卷楼本。 阮《经解》本。
《春秋识小录》九卷
国朝陈廷祚撰。 刊本。 《艺海珠尘》本。
《左传补注》六卷
国朝惠栋撰。 《贷园丛书》本。 《墨海金壶》本。 守山阁本。 《经解》本。
《春秋左氏传小疏》一卷
国朝沈彤撰。 《果堂集》本。 《经解》本。
《春秋地理考实》四卷
国朝江永撰。 阮《经解》本。
《读春秋存稿》四卷《春秋杂案》十卷
国朝赵佑撰 。 乾隆中刊本。
《读左补义》五十卷
国朝姜炳章撰。 乾隆三十四年刊本。
《公羊春秋通义》十二卷
国朝孔广森撰。 孔氏刊《顨轩遗书》本。
《春秋随笔》二卷
国朝顾奎光撰。 《敷文阁汇抄》本。
附录
《春秋繁露》十七卷
汉董仲舒撰。 《汉魏丛书》本。 《两京遗编》本八卷。 《钟评秘书十八种》本。 嘉靖甲寅张沩阳刊本。 天启乙丑王道焜刊本。 乾隆十六年董氏刊本。 聚珍板本。 闽覆本。 抱经堂刊最善。 凌曙注本。 嘉庆乙亥刊本。 明兰雪堂活字本。 重刻阁本。
右《春秋》类
《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卷三 独山莫友之子偲
经部六
《孝经》类直斋云,《孝经》郑注 ,乾道中刊于京口学宫,今已无传。旧在东先生辑本。
《古文孝经孔氏传》一卷附宋本《古文孝经》一卷
旧本题汉孔安国撰。 知不足斋本。 《佚存丛书》本。 近年日本别撰一《孝经》郑注,尤为伪中之伪。知不足斋并刻之。 阳湖孙氏有日本单刻《孝经》,刻于永实三年,当康熙三十五年。题云“天下至宝,万世不易人伦孝道经”。 (严可均辑刻本,姚氏重刊。 钱献之繙刊。)
《孝经正义》 三卷
唐玄宗明皇帝御注。宋邢昺疏。 闽、监、毛、殿、江西五本。 明嘉靖初金台汪谅刊注疏。 南宋闽中看本即世所谓十行本也,间有正德、嘉靖补刻页。惟《孝经》残缺最多,原页几无一二存矣。 阮刻即从十行本开雕。 明皇御注,阮《校勘记》所据,有南宋相台岳氏本。 《天禄后目》亦有宋岳刊本一部,附音义。桐乡金氏翔和书屋翻刻相台本。 同治庚午扬州书局重刊相台本。 明有正德六年刊本。 近姑苏张氏翻正德本。 通志堂本合马范石台御书石刻本为最旧。 (日本刻北宋小字本。 黎刻卷子本。)
《古文孝经指解》一卷
宋司马光撰。 通志堂本并全载注本。当康熙四十五年。
《孝经刊误》一卷
宋朱子撰。 《朱子遗书》本。 《经苑》本。
《孝经大义》一卷
宋董鼎撰。 通志堂本。 前有熊禾序,盖元大德九年,鼎子真卿从胡一桂访禾于云谷山中,以此书质禾,禾属其从兄熊敬刊行。
《孝经定本》一卷
元吴澄撰。 通志堂本。 尚有元朱申《句解》一卷。
《孝经述注》一卷
明项霦撰。 《借月山房丛书》本。
《孝经集传》四卷
明黄道周撰。 石斋九种本。
《孝经大全》二十八卷《或问》一卷附《翼》一卷
明吕维琪撰。 康熙三年吕氏刊。
《御注孝经》一卷
顺治十三年世祖章皇帝御撰。 内府刊本。
《孝经问》一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书》本。
《孝经全注》一卷
国朝李光地撰。 《榕村全书》本。 近日祝桐君刊本。
《孝经汇纂》三卷
国朝孙念劬撰辑。 嘉庆四年孙氏强恕堂刊本。
《孝经精义》一卷附录《或问》一卷《馀论》一卷
国朝张叙撰。 乾隆三年刊。
右《孝经》类
经部七
《五经总义》类
《驳五经异义》一卷
汉郑玄撰。 《艺海珠尘》本。 问经堂本。 《许郑遗书》本。 武亿刊本。 孔氏郑学本。 陈寿祺《疏证》本三卷。 (阳湖庄氏、海宁陈氏两辑本。)
《郑注》三卷《补遗》一卷
魏郑小同撰。 聚珍本。 闽覆本。 问经堂本。 《汗筠斋丛书》本。 《粤雅堂丛书》本。 (《经学汇函》本。)
《经典释文》三十卷
唐陆德明撰。 通志堂本。 抱经堂本,附《校勘记》。 宋抚州公使库《礼记音义》,通志堂有仿宋单刻本,佳。 蜀大字本《论》、《孟》、《孝经》三《音义》,黄丕烈士礼居仿宋亦佳。 《天禄后目》有宋刊本,第七卷后揭北宋初年校勘各官衔名,系元明官书,有蒙古篆印及文渊阁印。 钱遵王家有叶林宗影抄北宋本,徐、卢并据以校勘而不尽从。阮氏《校勘记》仍据叶本以校二本。何义门云,旭刻顾伊人所校,满纸讹谬。武陵顾豹文有宋本,东海未能借较。 张金吾家有残本一卷。宋列为崇文阁官书,乃《春秋左氏音义》之六,盖全书之第二十卷也。卷末有“国子监崇文阁官书,借读者必须爱护。损坏缺失,典掌者不许收受”印记。 《元史?仁宗记》:“皇庆二年六月,建崇文阁于国子监。”《明太学志》:“崇文阁,元藏书之所。”《春明梦馀录》:“国子监彝伦堂,明之崇文阁也。” 又有子晋书印,盖元官书归汲古者时,可证通志、抱经臆改之失。
《七经小传》三卷
宋刘敞撰。 通志堂本。 藤花榭本。 《三刘文集》本。 汪刻丛书本。 《天禄后目》有北宋刊本。 元进士刘闻庭临川刊本。
《程氏经说》七卷
不著撰人。 《二程全书》本。 宝诰堂刊本八卷。
《六经图》六卷
宋杨甲撰。 万历乙卯吴氏刊本。 又郭刊本。 康熙中汪氏、潘氏二刊本。 乾隆五年六安王皜辑录本。 乾隆九年郑之侨本。 《天禄后目》称,明新都吴继仕仿宋本极精,书首刻“熙春堂藏板”。又归修吉堂。每卷末有识语。 又吴继仕另刻《七经图》。 宋乾道刊本为图三百有九,《易》七十,《书》五十五 ,《诗》四十七,《周礼》六十五,《礼记》四十三,《春秋》二十九。见苗昌言序 。明计部方公得宋本重刊,长尺五寸,广二尺。
《六经正误》六卷
宋毛居正撰。 通志堂本。 嘉靖癸未南京重刊宋本。
《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一卷
宋岳珂撰。 乾隆戊申任文校刊本。 《知不足斋丛书》本。 仪征汪氏藤花榭刊本。 吴志忠刊宋本。每半页八行,行十八字。有明翻本,有新翻本。 粤雅堂刊本。 周展有《读相台三经随笔》四卷。 宋有抱经楼抄本。
《融堂四书管见》十三卷
宋钱时撰。 《四库》依瓶花斋钞本。 宋景定辛酉天台钱可则刊本。
《四如讲稿》六卷
宋黄仲元撰。 嘉靖丙午刊本。 旧钞本。 板心有“绣佛斋藏本》字。
《十三经注疏正字》八十一卷
国朝沈廷芳撰。 卢云,嘉善浦堂原编。
《十三经注疏并释文校勘记》二百四十五卷
国朝阮元撰。 阮氏刊本。 《经解》本。
《石经考文提要》十三卷
国朝彭元瑞撰。
《经义杂记》三十卷
国朝臧琳撰。 《臧氏丛书》本。
《经义述闻》三十二卷
国朝王引之撰。 嘉庆二年刊。 道光七年重定刊于京师。 近扬州有覆本。
《朱子五经语类》八十卷
国朝程川撰。 雍正乙巳刊。
《群经补义》五卷
国朝江永撰。 《敷文阁汇钞》本。 阮刊《经解》本。 《经学丛书》本。 (《经学丛书》乃璜川吴氏刊也。)
《经咫》一卷
国朝陈祖范撰。 乾隆甲申陈氏刊《司业集》本。
《惜抱轩九经说》十七卷
国朝姚鼐撰。 嘉庆丙辰刊于旌德,仅十二卷。 已巳刊于江宁,乃足本。
《九经辨字渎蒙》十二卷
国朝沈炳震撰。 《四库》依抄本录。
《古经解钩沉》三十卷
国朝余萧客编。 乾隆中刊本。
附录
《古纬书》三十六卷
明孙瑴编。 明刊本。 守山阁本。 《墨海金壶》本。 单刻《尚书中候》,郑学本。 照广阁本。 《许郑遗书》本。 嘉庆庚午山渊堂活字板本。 余杭刊本。 嘉兴本。 吴兴本。
《七纬》三十八卷
国朝赵在翰撰。 嘉庆十四年刊。
右《五经总义》类
经部八
《四书》类
《孟子》单赵注,有乾隆辛丑安邱韩氏刊本。 又孔氏微波榭刻本。皆善。 季沧苇《书目》亦有相台赵注。 钱曾有旧抄,云以建安监本校对,脱误甚多。 真定梁氏有北宋本,后归王侍郎之枢。 单《论语集解》十卷,昭文张氏有抄本。 元至正时,日本国人所写,即钱遵王家物。 《天禄后目》有宋相台岳氏本《论语》何注十卷,《孟子》赵岐注十四卷,皆附《音义》。
《孟子正义》十四卷
汉赵岐注,其疏旧题宋孙奭撰。 闽、监、毛、殿、江西五本。
《论语义疏》十卷
魏何晏等注,梁皇侃疏。 日本国宽延庚午年根逊志原刊本,当康熙二十九年。 乾隆五十一年内府刊本。 知不足斋乾隆五十三年刊本。 述古堂藏日本旧抄《论语集解》十卷中,遇“吾”字缺首笔,“语”字亦然。岂避日本讳耶?每卷终注经若干字,注若干字。末有“道祐居士重新命工镂梓,正平甲辰五月吉日谨志”两行。 又有“学古神德楷法,日下逸人书”一行。正平乃据割年号,当其国天皇贞治三年,中国元顺帝二十四年也。见张金吾《藏书志》。 《敏求记》亦载之日本正平本《论语集解》。 光绪八年,遵义黎氏得之日本东京,即于其地付刊。 (鲍本每页中无“知不足斋”字。)
《论语正义》二十卷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 闽、监、毛、殿、江西五本。 明正德刊本。《养新录》有跋语,似即阮《校勘记》所据十行本。 明崇祯丙子,熊九香、熊九敕刊《论》、《孟》注疏,杨鹗序云,“面《十三经》中《四书》全本行世,正其讹舛,而馀经嗣刻”云云。 (顷见宋刻巾箱本,每半页十行,行二十三字。首有季沧苇、阮文达诸印。)
《论语笔解》二卷
唐韩愈撰。 宋刊附《五百家韩集》本十卷。 见《天禄琳琅书目》及朱竹垞跋。朱谓李太仆家藏。 《敏求记》有十卷本。 《说郛》、《唐宋丛书》不全。 明范氏《二十种丛书》本。 明世学山本。 《续百川学海》本。 《艺海珠尘》本。 《墨海金壶》本。
《孟子音义》二卷
宋孙奭撰。 通志堂本。 抱经堂校本。 乾隆辛丑安邱韩氏岱云刊本。 黄丕烈刊蜀大字《孝经》、《论》、《孟》音义。 孔刻附《章句》后。
《论语拾遗》一卷
宋苏辙撰。 《两苏经解》本。 指海本。
《孟子解》一卷
宋苏辙撰。 《两苏经解》本。 指海本。
《论语全解》十卷
宋陈祥道撰。 张金吾《志》载旧抄本,题云“重广陈用之学士真本《八经论语全解义》十卷”。
《孟子传》二十九卷
宋张九成撰。 《四库》从南宋刊本传抄。 汲古阁有影宋精抄本。 季目有宋刊本三十二卷,题《九成孟子解》。 汪士钟藏北宋本亦二十九卷,缺《尽心》上下。每卷题云,“张状元《孟子传》第几”。结衔云,“皇朝太师崇国文忠公盐官张九成子韶”。半页十四行,行二十五字。页左端线外标篇名。同治丁卯冬,见于胥门。《四库》所据,岂即此本耶?何阙佚之相同也? (南浔刘氏有宋刻本。)
《尊孟辨》三卷《续辨》二卷《别录》一卷
宋余允文撰。 明中叶后,已无完本。 守山阁本。
《中庸集解》三卷
宋石?撰。 《提要》无此条,并见后“《中庸辑略》条”内。 道光已酉,友芝曾以卫氏《集说》所抄,合今行《朱子遗书集略》合校,刊于遵义。 (元本。)
《大学章句》一卷《论语集注》十卷《孟子集注》七卷《中庸章句》一卷
宋朱子撰。 内府仿宋淳祐刊本。 元和吴志忠仿宋本附《考证》。 嘉靖丁亥南康府六老堂刊本。 明刊仿宋本,大字,每卷后有音注。不知何人所刻。每半页七行,行十五字。 钱塘丁丙收一本,亦七行十五字者,经、注句读有旁抹及方圆围其文字。异今本处,与吴志忠所言宋本大同。序后及每卷末,皆附《音考》。于名物制度,亦有补益。盖宋元间翻刻所加,当在用以取士后也。其《音考》,字较本书圆活。丁卯秋,客杭见之。 (吴志忠本、明经厂本《孟子》皆十四卷。)
《四书或问》三十九卷
宋朱子撰。 《论孟或问》,《朱子遗书》本。 《大学中庸或问》,元明《四书集注》及明以来《大全》书并附各《章句》之后,坊本始删去之。 合刻《四书或问》,徐思旷夹注本。 墨润斋刊本。
《论孟精义》三十四卷
宋朱子撰。 《朱子遗书》本。
《中庸辑略》二卷
宋朱子撰。 明嘉靖乙巳吕信卿刊本。 《朱子遗书》,康熙六十年湖北车双亭刊本。 墨润斋刊本。 今行本多错误,友芝曾以宋人引据校于石氏《集解》本。
《论语原意》二卷
宋郑汝谐撰。 聚珍本。 闽覆本。 《墨海金壶》本。 指海本四卷。 《经苑》本。
《癸巳论语解》十卷
宋张栻撰。 通志堂本。 何云所刊据天一阁抄,未尽可信。 康熙丁丑仇兆鳌刊。 《学津讨源》本。
《癸巳孟子说》七卷
宋张栻撰。 通志堂本。 何云亦据天一阁抄,后得最精宋本,未能校正修板。 康熙丁丑仇氏刊本。
《四书笺义》十二卷
宋赵德撰。 宋宗室,隐居浙之东湖,号铁峰。其书《四库》未收。阮文达抚浙,曾据元泰定刊本影抄,进呈内府。 仁和何元锡刊本。 又守山阁本。
《四书集编》二十六卷
宋真德秀撰。 通志堂本。 《浦城遗书》本。 何云,徐刻从李中麓钞本,惜未尽善。
《孟子集疏》十四卷
宋蔡模撰。 通志堂本。 何云,尚有《论语集疏》,当访求刻之。
《论语集说》十卷
宋蔡节撰。 通志堂本。
《中庸指归》一卷《中庸分章》一卷《大学发微》一卷《大学本旨》一卷
宋黎立武撰。 《学海类编》本。
《四书纂疏》二十六卷
宋赵顺孙撰。 通志堂本。
《大学疏义》一卷
宋金履祥撰。 雍正己酉金氏藕塘祠塾重刊本。
《论语集注考证》十卷《孟子集注考证》七卷
宋金履祥撰。 金氏祠塾刊本 。 4月15日
《四书集义精要》二十八卷
元刘因编。 原本三十卷,今佚二卷。此本至《孟子?滕文公上》而止,亦元人遗笈仅存者,不以残缺病也。
《四书辨疑》十五卷
元陈天祥撰。 通志堂本。
《读四书丛说》四卷
元许谦撰。 昭文张氏有旧抄本八卷。《藏书志》云,《元史》载许谦《四书丛说》二十卷,盖本黄晋撰《墓志》。《经义考》云未见。《四库》所录,阙佚已多。是本凡《大学》一卷,《论语》三卷,《中庸》、《孟子》各二卷,首尾完整,信希有之书。惟与史不符,或是经后人合并欤? 又有不全元刊本六卷,卷数同。缺《大学》、《论语》中卷。 仁和何元锡刊巾箱本,八卷完善,与赵德《四书笺义》合刊。 《平津馆藏书目》有元刊《读论语丛说》上、中、下三卷黑口本,每页小字三十二行,行二十六字。 《经苑》本。 阮氏从元刊本抄《论语丛说》三卷进呈,又抄《中庸丛说》二卷。 (德清徐氏修吉堂有元刊本三卷,严修能抄录一过。)
《四书通》二十六卷
元胡炳文撰。 通志堂本。 近年有重刊本。 武林朱勋单刻本。 元刻本每半页十一行,行大字十九,小字二十一。
《四书通证》六卷
元张存中撰。 通志堂本。 蒋生沐有元刊本,每半页十一行,行二十四字。
《四书疑节》十二卷
元袁俊翁撰。 《四库》依元板传抄入录。
《四书经疑贯通》八卷
元王充耘撰。 《四库》依天一阁抄本传录,尚首位完具,惟第二卷中脱一页,第八卷中脱一页,无从校补,则亦仅存之笈。
《四书纂笺》二十八卷
元詹道传撰。 通志堂本二十六卷。
《四书辑释》三十六卷
元倪士毅撰。 朱考曰存。天一阁有刊本。
《四书通旨》六卷
元朱公迁撰。 通志堂本。
《四书管窥》八卷
元史伯璿撰。 《四库》依汲古阁抄本,云明初有二刻本,皆佚。 《总目提要》引《东杨里集》称有四册,刻板在永嘉郡学。永嘉叶琮知黄州府,又刊置府学。 (朱述之云,项几山有足本 。)
《大学中庸集说启蒙》二卷
元景星撰。 通志堂本。
《四书待问》二十二卷
元萧镒编。镒字南金,临江人。因当时取士,以经说为试艺,首历采宋元儒自朱子、张南轩以下十三家说而折衷之,亦间取时文不背师说者,设为问答之义。 阮氏曾进呈。 昭文张氏有旧抄本。 季目有元刊本,每半页十四行,行二十三字。后有“泰定丁卯春,仲虞氏务本堂刊”木记。
《四书大全》三十六卷
明胡广等奉敕撰。 明刊本。 高丽国刊本。
《四书蒙引》十五卷《别附》一卷
明蔡清撰。 明刊本。 初稿十四卷,蔡氏门人季墀刊。 此类所著录元明以来解义,率皆浅略肤漫,言考证者,尤驳杂无谓。要以虚斋《蒙引》为最精当,馀则居正《直解》、林希元《存疑》、王樵绍《闻编》,皆颇朴实畅达,而较之《蒙引》,则远不及矣。
《四书因问》六卷
明吕柟撰。 嘉庆悟午重刊本。
《问辨录》十卷
明高拱撰。 明刊。
《论语类考》二十卷
明陈士元撰。 明刊本。 《湖海楼丛书》本。 《归云别集》本。
《孟子杂记》四卷
明陈士元撰。 明刊本。 《湖海楼丛书》本。 《归云别集》本。
《论语商》二卷
明刘宗周撰。 《四库》依抄本录。 《刘子全书》本。
《四书留书》四卷
明章世纯撰。 原刊本作《章子留书》。原十卷,馀四卷泛作儒家言。入《存目》。
《日讲四书解义》二十六卷
康熙十六年,大学士库勒纳等奉敕编。 康熙内府刊本。
《四书近指》二十卷
国朝孙奇逢撰。 容城刊本。
《孟子师说》二卷
国朝黄宗羲撰。 刊本。
《大学翼真》七卷
国朝胡渭撰。 小酉山房刊本。 小山堂有竹轩写本,欧书绝精。 (刊板今归丹铅精舍。)
《四书讲义困勉录》三十七卷
国朝陆陇其撰。 康熙中刊本。 又有《续录》六卷。
《松阳讲义》十二卷
国朝陆陇其撰。 天德堂刊本。
《大学古本说》一卷《中庸章段》一卷《中庸馀论》一卷《论语劄记》二卷
国朝李光地撰。 《榕村全书》本。
《论语稽求篇》四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书》本。 阮《经解》本。
《四书賸言》四卷《补》二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书》本。 阮《经解》本。
《大学证文》四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书》本。
《四书释地》一卷《续》一卷《又续》二卷《三续》二卷
国朝阎若璩撰。 眷西堂本。 坊覆本非一。 阮《经解》本。 樊廷枚《四书释地补》一卷《续补》一卷《又续补》一卷《三续补》一卷。 嘉庆丙子刊本。 宋翔凤《四书释地辨证》二卷,《朴学斋丛书》刊本。 阮刻《经解》本。
《四书劄记》四卷
国朝杨名时撰。 《杨氏全书》本。
《此木轩四书说》九卷
国朝焦袁熹撰。 康熙丙子刊本。 《书三昧斋丛书》本。
《乡党图考》十卷
国朝江永撰。 潜德堂本。 覆板本非一。 又有巾箱本。
《四书逸笺》六卷
国朝程大中撰。 乾隆中刊本。 《墨海金壶》本。 海山仙馆本。 《粤雅堂丛书》本。
右《四书》类
经部九
《乐》类
残本《乐书要录》三卷
唐武后时官书,原十卷。 日本国犹存此残本,天瀑山人以活字印入《佚存丛书》。其所引古书,今颇罕见。阮氏曾进呈。
《皇祐新乐图记》三卷
宋阮逸、胡瑗奉敕撰。 宋皇祐五年刊大字本。 胡心耘有校本。 《学津讨源》本。 张金吾藏影写《新乐图记》,卷末有“皇祐五年十月初三日奉圣旨开板印造”两行。
《乐书》二百卷
宋陈旸撰。 宋庆元已未陈岐命林子冲校刊本。半页二十六行,行二十一、二十二字不等。双行注或二十二,或至二十六字。 元至正丁亥刊本。 明郑世子刊本。 张溥刊本。 昭文张氏元至正本,有《目录》二十卷。有《至正丁亥秋七月,福州路儒学教授林光大合刻礼乐书后序》。 陈岐假守盱江阅军所,藏有《礼书》而《乐书》未睹,从其家得副本,令建昌军南县主簿林子冲校勘以行。 郘亭有残本,存《目录》一卷,一之八,十七之四十四,百三十三之百三十九,百五十四之百七十二,百八十七之二百,仅七十六卷。卷末跋书林子冲,《目录》前题名作宇冲。
《律吕新书》二卷
宋蔡元定撰。 《性理大全》本。 雍正中周模注本。 乾隆中罗登选《笺义》本。
《瑟谱》六卷
元熊朋来撰。 《墨海金壶》本。 指海本。 《经苑》本。 粤雅堂本。
《韶舞九成乐谱》一卷
元余载撰。 《墨海金壶》本。
《律吕成书》二卷
元刘瑾撰。 《墨海金壶》本。
《苑洛志乐》二十卷
明韩邦棋撰。 明嘉靖刊本。 康熙二十二年吴氏刊。 乾隆十一年薛氏刊。 《陆清献日记》述孟长安言,容城旧有《苑洛志乐》板,与吴巡道所刻为三。
《钟律通考》六卷
明倪复撰。 《四库》依天一阁抄本录。
《乐律全书》四十二卷
明朱载堉撰。 明刊本,实三十八卷。
《御纂律吕正义》五卷
康熙五十二年,圣祖仁皇帝御撰。 内府刊本。
《钦定诗经乐谱》三十卷
乾隆五十三年奉敕撰。 聚珍板本。 闽覆本。
《古乐经传》五卷
国朝李光地撰。 《榕村全书》本。
《古乐书》二卷
国朝应撝谦撰。 《四库》依抄本录。
《圣喻乐本解说》二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书》本。
《皇言定声录》八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书》本。
《竟山乐录》四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书》本。
《李氏学乐录》二卷
国朝李塨撰。 《西河全书》本。
《乐律表微》八卷
国朝胡彦升撰。 耆学斋刊本。
《律吕新论》二卷
国朝江永撰。 守山阁本。
《律话》三卷
国朝戴长庚撰。 道光癸巳戴氏刊本。
《音分古义》二卷《附》一卷
国朝戴崿士撰。 咸丰庚申,杭州城失守死之。是书以无锡华翼纶借观得存。同治丙寅,彝儿在沪上见华氏录本,借抄以备影山之藏。闻戴稿归其子者,且失之矣。
右《乐》类
经部十
嘉靖乙酉,张景华刊《尔雅注》三卷,与雪窗本合。亦附音释于注下。雪窗本误处,此有不误,盖从景泰马谅本出也。
右乐类
小学类《尔雅》单注有明嘉靖三年张景华刊本。 嘉靖十七年吴元恭刊本。 郎奎金《五雅》本。 有臧庸堂仿元雪窗书院本。 顾广圻仿吴元恭本。 福屦堂附《释文》本。 曾燠刊影宋绘图单注本。 清芬阁重刊福履堂本。 道光乙酉,金陵陈宗彝抱独庐重刊明景泰丙子马谅校本。 钟人杰本。 胡文焕《格致丛书》本。 曲阜孔氏本。 (近坊间繙顾本。巴陵方功惠繙臧庸堂本。又见明毕效钦本。)
《尔雅注疏》十卷
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提要》作十一卷。 闽、监、毛、殿、江西五种本。 阮氏所据有黄丕烈藏宋刊单疏本,半页十五行,行三十字。 又有元刊明修注疏本,半页九行,行二十字。 宋刊单疏,吴门袁氏有之。注与疏本别行,故复述注文。 张金吾有元刊元印本十卷,完善,无补换之页。首有“汲古阁”、“西河季子之印”两印。《尔雅疏》无南宋十行本、北宋单疏外,此为最古。 元雪窗书院本三卷,《释训》“绰绰、爰爰,缓也。”注云:“皆宽缓也。”悠悠、称称、丕丕、简简、存存、懋懋、庸庸、绰绰,尽重语。元本及闽、监、毛本俱脱。序下有“雪窗书院新刊”八字 ,故称雪窗本。字体与唐石经同。每页二十行,行经十九字,注二十六字。注下连附音起,于本字上加圈为识。校诸注疏本,独为完善。 元大德乙亥曹氏进德斋刊本,半页八行,行十六字。 影宋蜀大字本《尔雅注》,大字每半页八行,行十五、十六字不等,小字双行,行二十一字。遵义黎氏得之日本东京,及于其处刊行。 (黎刻蜀大字本。陆心源刻单疏本。)
《尔雅注》三卷
宋郑樵撰。 《津逮秘书》本。 学津本。 候官郑杰已亥刊巾箱本。 嘉庆黔中刊本。 郑坦刊本,注亦大字。
《尔雅新义》十卷
宋陆佃撰。 嘉庆戊辰三间草堂刊。 《四库》未收。 阮氏进呈。 (粤雅本。)
《尔雅正义》二十卷。
国朝邵晋涵撰。 乾隆戊申刊本。 京覆本。 阮《经解》本。
《尔雅义疏》二十卷
国朝郝懿行撰。 阮《经解》本。 咸丰初陆刊本。 又淮上刊本。
《尔雅补郭》二卷
国朝翟灏撰。 刊本。
《尔雅释地四篇注》一卷
国朝钱坫撰。 《钱氏四种》本。
《小尔雅》一卷
汉孔鲋撰。 《四库》附《孔丛子》中,入之《存目》。 有李轨注。 宋咸注。 本朝有王煦撰《疏证》八卷。 宋绵初《训纂》 卷。 并刊本。
《方言》十三卷
汉杨雄撰。 《汉魏丛书》本。 《格致丛书》本。 《古今逸史》本。 胡文焕《百名家书》本。 聚珍板本。 闽覆本。 戴震《疏证》,微波榭本。 抱经堂校本。 宋有庆元庚申刊本。 明陈与郊编《方言类聚》四卷,万历甲辰刊。依《尔雅》例,分十六门,颇易寻检。《四库》入《存目》中。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十三卷,昭文张氏有藏影宋本,云即戴氏《疏证》所称曹毅之本也。末有“正德乙巳夏五,得曹毅之宋刊本手影”一行。又有“丙辰九月,戴之补抄”一行。卷十“膊,凡也。”注:“此音义所未详。”各本“此”误“皆”。十一“南楚之外谓之蟅蟒。”注:“亦呼虴蛨。”各本“虴蛨”俱误“吒?”。是二处似胜而戴校未及。
《释名》八卷
汉刘熙撰。 汉魏本。 格致本。 《古今逸史》本。 《五雅》本改题《逸雅》。 《百名家书》本。 钟评《秘书》本。 宋刊本八卷,临安府陈道人书籍铺刊本。 昭文张氏有残本。 明毕效钦本八卷。 诸邦伦刊及《夷门广牍》本一卷。 孙星衍有明翻陈道人本。 篆字本。 吴志忠本。 孙志残宋本,存一至四。 (吕柟繙陈道人本。)
《释名疏证》八卷《补遗》一卷《续纂》一卷。
国朝毕沅撰。 经训堂刊。 又有篆文一本,江声写本。
《广释名》二卷
国朝张金吾撰。 刊本。
《广雅》十卷。
魏张揖撰 。 汉魏本。 格致本。 《逸史》本。 《五雅》本。 明正德庚辰吴郡本。 王怀祖云,《广雅》除宋本外,毕效钦本最佳。 张金吾有明支硎山人旧抄《博雅》十卷,有顾千里跋。 (卢抱经、严修能皆有校本。)
《广雅疏证》十卷附曹宪《音义》十卷
国朝王念孙怀祖撰。 子引之续成刊。
《匡谬正俗》八卷
唐颜师古撰。 雅雨堂本。 《艺海珠尘》本。
《群经音辨》七卷
宋贾昌朝撰。 张氏泽存堂刊本。 《天禄后目》有宋本三部。 宋初刊于崇文书院,南渡后再刊于临安府学,三刊于汀州宁化县学。 乐意轩有翻宋本。 粤雅堂刊本。
《埤雅》二十卷
宋陆佃撰。 《格致丛书》本。 《五雅》本。 明初顾棫刊本。 成化己亥刊本。 嘉靖元年赣州府清献堂本。 乾隆间有活字本。 明正统九年,赣州通判郑暹刊。 明牛衷增修本四十二卷,名《埤雅广要》。《四库》入小说家。 宋宣和七年,其子宰始刊板。后其五世孙壑知赣州,又刊于郡庠。 (季目有金本三十卷。)
《尔雅翼》三十二卷
宋罗愿撰。 明新安毕效钦刊。 《五雅》本。 《格致丛书》本。 天启中罗氏刊。 学津刊元洪焱祖《音释》本。 嘉庆已未重刊明本。 宋咸淳庚午刊本。 元延祐庚申,郡守朱霁重刊本。
《骈雅》七卷
明朱谋?撰。 明朱氏刊本。 借月山房本。 泽古斋本。
《骈雅训纂》十六卷
国朝魏茂林撰。 道光二十五年刊。
《字诂》一卷
国朝黄生撰。 乾隆五十二年刊本。 指海本。 道光壬寅,族从孙黄承吉合《字诂》、《义府》刊本。
《续方言》二卷
国朝杭世骏撰。 《杭氏七种》本。 《艺海珠尘》本。 程际盛《续方言补正》二卷,《程氏遗书》本。亦见《艺海珠尘》本。
《别雅》五卷
国朝吴玉搢撰。 耆经堂刊本。 (滂喜斋本。)
《经传释词》十卷
国朝王引之撰。 王氏刊本。 扬州刊本。 阮《经解》本。 守山阁本。
《十雅并注》二十卷。
国朝夏昧堂撰。 夏氏刊本。 又先刊无注本。
右小学类训诂之属
《急就章》四卷
汉史游撰。 《玉海附刊》本。 元本。 格致本。 津逮本。 学津本。 岱南阁巾箱本有《考异》一卷。 《抱独庐丛刻》有《经文草书》一卷。 (黎刊日本人写本。)
《说文解字》三十卷
汉许慎撰。 宋徐铉等补音并加增《新附字》。 汲古阁大字本。 朱筠重刊汲古本。 孙氏平津馆仿宋小字本。 藤花榭仿宋小字本。 黄丕烈有宋刊小字本十五卷,段懋堂曾取以校订。 浦氏翻刻孙本。 同治十二年,番禺陈昌治绳斋刊本《说文解字》一行本,附《通检》六卷,番禺黎永椿编集。
《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十二卷
宋李焘重编。 明万历戊戌,陈大科刊大字本。 明刊中字本。 天启七年,世裕堂重刊。 又孙西浦翁刊大字本,劣。其子见易跋。
《说文解字补义》十二卷
元包西鲁撰。 《四库》未收,阮元曾进呈。 西鲁字鲁伯,进贤人,至元乙未自序。 昭文张氏有元刊本,今归上海郁氏。
《说文长笺》一百卷。
明赵宦光撰。 有万历丙午刊本。 《四库》入《存目》。 又有《六书长笺》七卷,同时刊。亦入《存目》。
《说文解字注》三十卷附《六书音韵表》二卷
国朝段玉裁撰。 段氏经韵楼刊本。 玉裁又有《说文订》一卷,专订毛扆刊本改宋之误。
《段氏说文注订》八卷《新附考》六卷《续考》一卷
国朝钮树玉撰。 钮氏刊本。
《说文斠诠》十四卷
国朝钱坫撰 。 钱氏刊本。
《说文校议》十五卷
国朝严可均撰。 严氏刊本。 又有《说文声类》二卷。
《说文义证》五十卷
国朝桂馥撰。 有山东刊本。 同治九年,湖北崇文书局刊本。
《说文释例》三十卷《句读》二十卷
国朝王筠箓友撰。 《句读》道光庚戌刊,《释例》先十四年丁酉刊。筠,安邱人。
《唐本说文木部笺异》
友芝撰。 同治二年,湘乡曾相国刊于安庆幕府。
《说文系传》四十卷
南唐徐锴撰。 汪启淑刊大字本。马氏《龙威秘书》小字本。马出于汪,并多错脱。 道光十九年,戚刻仿宋本最善。附承培元《校勘记》三卷。 残宋本半页七行,行大字十四,小字二十二。存《通释》第三十至末,凡十一卷。寒山赵宦光旧物,曾藏黄丕烈家。 (姚氏重刊本。 吴宝恕重刊本。 苏州局本。)
《说文系传考异》四卷
国朝汪宪撰。 道光丁酉,瞿世瑛氏清吟阁刊本。
《说文系传校录》三十卷
国朝王筠撰。 刊本。
《说文解字篆韵谱》五卷
南唐徐锴撰。 元刊本。 明巡抚李显刊本。 函海本。 行款与李本同,盖出李本。 同治甲子,吴县冯桂芬据影抄宋本刊,无新附字,无后序,无羼入“萰、?”等俗字。
《重修玉篇》三十卷
梁顾野王撰。 张士俊泽存堂仿宋本。 新安汪氏明善堂本。 曹楝亭五种本。 道光中湘潭邓氏覆张本,劣。附《札记》。 《天禄后目》有宋刊本三部。 明司礼监本,部次稍不同,注亦稍略,然仍是宋人重修之本。 万历初,元益王府刊本。 汪士钟家有北宋本。 (《原本玉篇残卷》,黎氏在日本刊。)
《干禄字书》一卷
唐颜元孙撰。 石本在潼州。 宋宝祐丁巳,衡阳陈兰孙刊本。 马曰璐仿宋重雕,与蜀石多不同。 又有柏乡魏公刊本。 《四库》称别本入《存目》。 《夷门广牍》本。 《格致丛书》本。 龚氏刊本。
《五经文字》三卷。
唐张参撰。 石本。 马氏丛书楼刊本。 微波榭刊本。 顾氏玲珑山馆重刊本。
《九经字样》一卷
唐唐玄度撰。 石本。 丛书楼本。 微波榭本。 玲珑山馆本。 汪刻丛书本。 赵谷林重刻五代和凝本。
《汗简》三卷《目录序略》一卷
宋郭忠恕撰。 康熙癸未汪立名刊本。 冯已苍手抄本七卷,在昭文张氏。 又孙本芝抄本。
《佩觽》三卷
宋郭忠恕撰。 宋万玉堂本,末页中缝有“周潮缮写”四字。 万玉堂《太玄》末页亦有“海虞周潮书”五字,盖出一手。 明初仿宋刊本。 泽存堂本。 《续知不足斋》本。 《唐宋丛书》本。 海宁许氏仿宋刊本。 锁氏特健药斋校刊本。 端始堂本。
《古文四声韵》五卷
宋夏竦撰。 乾隆己卯汪启淑刊本。 又云《集古文韵》。 天一阁宋绍兴己丑浮屠宝达重刊本,即吾衍所谓僧翻本。 汪氏据汲古阁影写宋刻付雕,有庆历四年竦《自序》。
《类篇》四十五卷
宋司马光撰。 楝亭《曹氏五种》本十五卷,分卷上、中、下。
《五音类聚四声篇海》十五卷
金韩道昭撰。 全引《玉篇》,增字增义,改并部次以成,可校《玉篇》。 《四库》入《存目》中。明成化官刊,合《五音集韵》。后有数刊。
《钟鼎款识》一卷
宋王厚之撰。 阮氏刊本,板式极大。 近年粤东重刊本。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二十卷
宋薛尚功撰。 石刻宋拓本,嘉善程氏有之。 明万历间朱印本,讹阙甚多。 崇祯中朱谋堙校刊本。 阮刊本。
《复古篇》二卷
宋张有撰。 昭文张氏有明初刊。 元吴均增补题《补复古篇》。 吴均仲平增补之。 本卷上分子卷三卷,下分子卷五卷。吴方山藏书,见张氏志。 明万历中黎民表刊。 安邑葛氏刊本。 淮南局本。
《续复古篇》四卷
元曹本撰。本字子学,大名人。尝为都昌丞,后佐信州幕,与太仆危素友善。好古篆,下笔深稳。是书因张有所分六类而益其二,曰字同音异,曰音同字异。成于至正十二年,溯始功已十九年。 阮氏曾以抄本进呈,尚缺上正下讹一类。 (近姚彦侍刊本。)
《汉隶字源》六卷
宋娄机撰。 汲古阁本。 丁杰刊本。 张金吾有汲古旧抄本。
《隶韵》十卷《考证》一卷
宋刘球撰。 刊本。嘉庆十五年,秦恩复刊。首存《残碑目》一卷及球《进表》半篇。十卷末行有“御前应奉沈亨刊”七字,盖当日奏进奉刊之本。《考证》则翁方纲所记,阮氏曾以进呈。
《集篆古文韵海》五卷
宋杜从古撰。字唐稽,里居未详。《自序》称“朝请郎尚书职方员外郎”。是编依旧抄影写。从古以《汗简》、《古文四声韵》缺佚未备,因而广之。《序》云“比《集韵》则不足,较《韵略》则有余。视竦所集,则增数十倍矣。”《书史会要》云:“宣和中,从古与米友仁、徐兢同为书学博士。高宗称先皇帝席书,设学养士,独得杜唐稽一人。”观其书,所誉良不虚。 阮氏曾进呈。
《班马字类》五卷
宋娄机撰。 明刊本。 今泽存堂张士俊刊。 马氏玲珑山馆仿宋本,题《史汉字类》。其板后归吴兴倪氏锄经堂。 《天禄后目》有宋刊本六部。 昭文张氏有抄本,附宋李曾伯《补遗》一千二百三十九字,随娄本依韵编入。有《景定甲子刊书自序》。 海昌蒋氏刊娄本。
《字通》一卷
宋李从周撰。 宝祐甲寅虞兟刊本。 知不足斋本。
《六书故》三十三卷
宋戴侗撰。 明岭南张萱刊本。 乾隆四十九年,蜀李鼎元刊本。
《龙龛手镜》四卷
辽僧行均撰。 函海本。 汪氏丛书本。 辽板每半页十行,每行大小三十字不等。 仁和瞿氏所藏。
《六书统》二十卷
元杨恒撰。 元至大戊申刊本。 元统重修。 明翻元本。 张目谓元本卷末有“三年八月,江浙等处儒学提举余谦补修”一行。“三年”上当是元统,盖至大刊元统补修本。 同治已巳在苏肆见一本,其首倪坚序。
《续古篆韵》六卷
元吾邱衍撰。 《四库》未收。 阮氏曾进呈,依旧抄影写。 道光丙申,陈仲彝抱独庐刊本。 (《周秦刻石释音》一卷,嘉靖十年刊本,行十七字。)
《增广钟鼎篆韵》七卷
元临江杨銁信文甫集。宋王楚作《钟鼎篆韵》,薛尚功广其一卷为七卷,信文又博采以补未备,益以党世杰《集韵》。其所增以“杨增”别之。 延佑甲申冯子振序。 昭文张氏有抄本。 阮氏曾以进呈。其《提要》云,卷末有洪熙侯书籍印,盖明本也。
《字鉴》五卷
元李文仲撰。 泽存堂刊本。 近年许槤刊本。
《说文字原》一卷《六书正讹》五卷
元周伯琦撰。 元至正乙未刊本。 嘉靖元年于氏刊本。 成化本。 崇祯甲戌,胡正言重刊本。 张目《字原》有影元刊本,《正讹》有元刊本。
《篆法偏旁点画辨》一卷《释篆法辨》一卷
元应在撰。 明刊本。根据篆书以订隶楷之误。述古堂及《补元艺文志》皆著录,而不知其名。 张金吾《藏书志》。
《汉隶分韵》七卷
不著撰人。 元刊本。 明刊本。 《格致丛书》本。 乾隆壬辰辨志堂刊本。
《六书本义》十二卷
明赵撝谦撰。 明正德己卯于器之刊本。 秦川胡文质刊本。
《奇字韵》五卷
明杨慎撰。 函海本,只一卷。
《古音骈字》一卷《续编》一卷
明杨慎撰。 函海本。
《俗书刊误》十二卷
明焦竑撰。 见过斋本。
《字挛》四卷
明叶秉敬撰。 杭人潘之琮刊本。 顾氏玲珑山馆重刊本。
《御定康熙字典》四十二卷
康熙五十五年,大学士张玉书等奉敕撰。 康熙内府刊本。 江南覆本。 海昌陈氏刊本。 道光重校内刊本。 王引之撰《校勘记》十卷,王氏刊本。 汪汲《字典记》云,共四万九千三十字。
《钦定西域同文志》二十四卷
乾隆二十八年,大学士傅恒等奉敕撰。 内刊本。
《钦定增订清文鉴》三十二卷《补编》四卷《总纲》八卷《补总》 二卷
乾隆三十六年,大学士傅恒等奉敕撰。 内刊本。
《清文备考》六卷
国朝戴榖撰。 刊本。
《清文启蒙》四卷
国朝舞格撰。 作忠堂刊本。
《钦定满洲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三十三卷
乾隆四十四年,大学士阿桂等奉敕撰。 内刊本。 未入《提要》。
《小学钩沉》十九卷
国朝任大椿辑。 汪廷珍刊本。 近人刊本。
《篆隶考异》二卷
国朝周靖撰。 《四库》依长洲文仓手抄本。 云未有刊板。 陆心源藏其手稿八卷。
《经籍纂诂》一百六卷附《补遗》一百六卷
国朝阮元撰。 嘉庆四年刊。
《谬篆分韵》五卷《补》一卷
国朝桂馥撰。 原刊本。
《隶辨》八卷
国朝顾霭吉撰。 项氏玉渊堂刊本。 乾隆癸亥黄晟翻项本。
《隶篇》十五卷《续》十五卷《再续》十五卷
国朝翟云升撰。 道光十八年刊。
右小学类字书之属
《广韵》五卷
不著撰人。 明司礼监本。 顾亭林刊本。 又有麻沙小字,题乙未岁明德堂刊。似是元本。 《天禄后目》有宋刊麻纱本。 (黎刊元本。)
《重修广韵》五卷
宋大中祥符四年,陈彭年等奉敕撰。 张士俊仿宋本,佳。 新安汪氏明善堂本。 曹楝亭本,末入声注不全。 陆丹叔藏有宋刊本。 长沙邓刊张本,劣。 (黎刊宋本。)
《集韵》十卷
宋丁度等撰。 曹楝亭五种本。 昭文张氏有余萧客精校本。 嘉庆甲戌,顾广圻重修曹板。曹氏刊本,谬误甚多。中有一卷,全出改窜者,须用宋本校正。 吴钟骏有毛氏影抄本,阮芸台、段懋堂题跋。 陈小铁有段玉裁、钮树玉合校本。 汪远孙有从宋板校本。 仁和瞿氏有影宋抄本。
《切韵指掌图》二卷附《检例》一卷
宋司马光撰。 昭文张氏旧抄,较《大典》本完善。 《墨海金壶》本。 毛抄影宋本一卷。 五砚楼袁氏校本一卷,与《敏求记》合。今藏胡心耘家,无《检例》。 爱日精庐旧抄,首曰“《切韵指掌图要括》”。 邵氏《检例》大半袭《要括》原文,或即温公之《检例》欤?有自序,有嘉定癸亥《董一南序》。 (陆心源刊本。)
《韵补》五卷
宋吴棫撰。 明初刊本。 嘉靖元年,陈凤梧重刊本上下卷。 《天禄后目》有刊本。 山西杨氏新刊丛书本。 高宰平有元刊本。 大字宋本。 中字宋本。 小字古体明刊本。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五卷附《贡举条式》一卷
宋丁度撰。 曹楝亭五种。 《四库》据常熟钱氏影宋抄本,所附《条式》,曹刻无之。
《增修校正押韵释疑》五卷
宋欧阳德隆撰。 《提要》云,久无刊本。 此本从宋椠抄出,曹寅所刊别本序中阙六字,《条例》中缺二字,此本皆完,知寅未见也。邵本朱记。
《新编分类增注正误决疑韵》一卷
本五卷,存入声屋至三十四之一卷。 宋巾箱本,每韵前列“字画之误”、“音韵之疑”两类,每字下凡字同音异、字异义同者,辨正颇为精审,尤致谨于避讳。其书特备场屋之用,自来无著录者,而宋刊、宋印可爱。见张金吾《续志》。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五卷
宋毛晃增注。 明刊多讹误。 《四库》依宋宝佑四年蜀中刊本著录。 宋刊有绍定庚寅上巳重刊本,藏邵僧弥家。后归顾抱冲。 淳佑四年高衍孙著本。 元刊本卷一后,有“至正辛丑,妃仙兴庆书堂新刊”木印。有曹子清刊本。 顾亭林云,于六合汤盛宏濩处得宋刻,其端云“男进士居正校刊重增”。光宗、宁宗讳并回避,则宁宗以后刊本也。
《平水新刊韵略》五卷
金王文郁撰。 昭文张氏有此书,系元大德刊本。
《九经补韵》一卷
宋杨伯嵒撰。 《百川学海》本。 《古今逸史》本。 秦氏《汗云斋丛书》本,附钱侗《考证》本。
《新刊韵略》五卷
金王文郁撰,并旧韵二百六部为一百六部。所并之韵,韵首一字以鱼尾隔之。是书金正大已丑初刊,尚有元大德刊本。其成书先刘渊二十四年。就《韵会》所引考之,盖袭取文郁书而稍增损之。卷末有“大德丙午重刊新本,平水中和轩王宅印”木印。黄荛圃藏,钱竹汀跋。见张氏《藏书志》。
《五音集韵》十五卷
金韩道昭撰。 元至正庚寅重刊小字本。 明成化丁亥刊小字本。 成化庚寅重刊本。 正德乙亥刊大字本。 万历已丑刊本。
《古今韵会》三十卷
元熊忠撰。 元刊本载熊忠《序》,称黄先生作《古今韵会》,惜其篇帙浩瀚,因取《礼部韵略》,增以毛、刘二《韵》及经传当收未载之字,别为此书。 昭文张氏、上海郝氏皆有元刊本。 明嘉靖乙未,江西提学李愚谷刊本。 日本国据嘉靖本重刊。 (淮南局本。 姚氏刊本。)
《四声等子》一卷
不著撰人。 元刊本。每半页十三行,行十八字。 万历五年,崇德圆通庵僧如彩单刊板。半页十三行,行十八字。 增一经刊本。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一卷
元刘鉴撰。 明成化丁亥,释文儒刊本。附《改并五音篇》后。 万历已丑刊本。亦附《改并篇韵》后。 今康熙甲子,释恒远单刊本。
《洪武正韵》十六卷
明乐韶凤等奉敕撰。 明初官本。 隆庆辛卯重刊本。
《古音丛目》五卷《古音猎要》五卷《古音馀》五卷《附录》一卷
明杨慎撰。 此下六种,二十二卷,明嘉靖李元阳中溪刊本。 升庵戍滇,与李元阳最善。 函海本。
《古音略例》一卷
明杨慎撰。 函海本。 李元阳刊本。
《转注古音略》五卷
明杨慎撰。 函海本。 李元阳刊本。
《毛诗古音考》四卷
明陈第撰。 《一斋全书》本。 又闽中徐氏明刊本。 龙氏《敷文阁汇钞》本。 《学津讨源》本。
《屈宋古音义》三卷
明陈第撰。 《一斋全书》本。 《学津讨源》本。
《钦定音韵阐微》十八卷
康熙五十四年,大学士李光地等奉敕撰。 内刊本。
《钦定同文韵统》六卷
乾隆十五年,庄亲王允录等奉敕撰。 内刊朱墨本。
《钦定叶韵汇辑》五十八卷
乾隆十五年,大学士梁诗正等奉敕撰。 内刊本。
《钦定音韵述微》三十卷
乾隆三十八年奉敕撰。 《佩文诗韵》所收,一万二百五十二字。
《音论》三卷
国朝顾炎武撰。 《音学五书》本。 阮《经解》本。
《诗本音》十卷
国朝顾炎武撰。 《音学五书》本。 阮《经解》本。
《易音》三卷
国朝顾炎武撰。 《音学五书》本。 阮《经解》本。
《唐韵正》二十卷
国朝顾炎武撰。 《音学五书》本。
《古音表》二卷
国朝顾炎武撰。 《音学五书》本。
《韵补正》一卷
国朝顾炎武撰。 《亭林十书》本。 指海本。
《声类表》十卷
国朝戴震撰。 《戴氏遗书》本。
《声韵考》四卷
国朝戴震撰。 《戴氏遗书》本。 段氏经韵楼本。 《贷园丛书》本。
《古今通韵》十二卷
国朝毛奇龄撰。 康熙甲子史馆刊本。 《西河全书》本。
《易韵》四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书》本。
《唐韵考》五卷
国朝纪容舒撰。 守山阁刊本。
《古韵标准》四卷
国朝江永撰。 《贷园丛书》本。 《墨海金壶》本。 守山阁本。 指海本。 《音学辨微》一卷。 《粤雅堂丛书》本。
右小学类韵书之属
附录
《六艺纲目》二卷
元舒天民撰。 元至正甲辰刊本。 近年刘喜海刊本。 指海本。 杨以增刊本。 金陵朱述之刊本。 近汪鸣銮刊,或即刘旧板引耶?
《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卷四 独山莫友芝子偲
史部一
正史类明南监板《二十一史》,或取他省旧刊,附官刊《元史》。不足之部,则新刻足之。其式大小、行疏密,皆不一律。以嘉靖印者为最佳。后来所收旧板,递有修补,不足贵矣。其板至嘉庆间,乃毁于火。然至雍、乾以来印者,不可读矣。 收南监本,能得嘉靖前旧刊诸种,益以嘉靖新刊,初印数种,乃为最佳。梅伯言、路小洲两家俱有初印本,当是嘉靖时印,未必诸旧刊皆初印也。 明北监板。万历间依南监本重写,刊为一律。虽较正齐,而不如南监旧印之少讹字。康熙间通修补一过,其板至今犹存。然自乾隆殿板成,此板遂罕印矣。 北监不如南监古雅,唯《三国志》一种,精校胜南监。 乾隆四年,武英殿刊板,依北监《二十一史》式,而益以新修《明史》及《旧唐书》,曰《二十三史》。《史》、《汉》等前数部,校对差善。六朝及《宋》、《辽》、《金》等,即与北监无异。乾隆四十九年,刊《旧五代史》入之,又曰《二十四史》。其中《宋》、《辽》、《金》、《元》四史。以在乾隆四十年前印,未改译人名者为不易得。道光四年新修殿板,校补漫阙,多为浅学误改,人不甚重。仍以乾隆四年本为佳。殿板《史》、《汉》初印者犹难得,以《史记?五帝本纪》末一页不漫漶者,为最早精印之本。乾隆殿板初印,其上端大线,皆齐画若一。 咸丰中,广州陈氏翻刊官本《二十四史》,闻其《史》、《汉》等二三部,经校者意改字甚多,迟迟未印行。今颇行矣,人亦不重之。 汲古阁《十七史》,并明崇祯时刊成,经乱未能合印,颇有损失。至本朝顺治庚子,修补完乃通行,即以此时印者为初印。其明时初印,仅有一二单部,不能全觏也。其《史记集解》后,附司马贞《索隐》三十卷;《五代史记》后,附《五代史补》、《五代史阙文》二种。 毛氏《十七史》,多据宋元旧板,胜其《十三经注疏》之仅传监板者多矣。 汲古阁《十七史》外,尚刊有《宋史》,与《十七史》同式。闻吴中藏书家二三处有之,同治丁卯,郘亭于沪肆中见其残卷始信。《十七史》初印本,邵位西言吕鹤田有之。郘亭又见陈息 有一部 。郘亭丙寅秋在沪收一部桃花纸印者,绝宽大。盖康熙中印,亦精好醒目。惜其中《三国志》、《晋书》、《唐书》,乃以书业堂翻本单宣城纸印插入。翻刻汲古《十七史》,有书业堂及扫叶山房二本,以书业赵氏本为胜。并嘉、道来苏城书肆。
《史记》一百三十卷
汉司马迁撰。 正文无注者,明葛氏刊本。 近日冯应榴刊本。 坊刊本。 陈明卿本最善。 陈卧子本次之。 钟伯敬本不载《十表》最次矣。 又有钟人杰本。 黄嘉惠本。 《天禄琳琅后目》有宋板《史记目录》,后刊校书官张耒职名。因文潜所校定,以为北宋元佑间本。 又一部,绍兴三年官刊本。 又三部,俱嘉靖六年万卷楼刊本。以上俱有《正义》。 又一部,即元中统二年段刊《索隐》本。 又二部,昭文张氏有宋乾道刊《集解》、《索隐》足本。 又有九行大字北宋刊残本十四卷。 梅伯言尝见有汪文盛刊本《史记注》。 何子贞有明武进吴中珩刊本。 明李元阳、高士魁校本,名《史记题评》。 成容伯有安成郡彭寅翁崇道精舍刊本。 《史记集解》、《索隐》,宋乾道蔡梦弼刊本。《目录》后有“三峰樵隐蔡梦弼傅卿校正”一行。《三皇本纪》后有“建溪蔡梦弼傅卿亲校刊梓于东塾,时岁乾道七年春王正一日书”两行。《五帝纪》后有“建溪三峰蔡梦弼傅卿亲校,刊梓于望道亭”两行。页二十四行,行二十二字,注二十八字。字画精朗,盖钱求赤藏,后归季沧苇者。 北宋残本《集解》,“祯”字不缺,盖仁宗以前刊。页二十八行,行二十七字,注三十一字至三十五字不等。 宋蜀大字《史记》残本,“慎”字不缺,是孝宗前刊。页十八行,行十六字,注二十字。 元本《史记集解》、《索隐》。 又元本《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残本,《十二诸侯年表》后有木印云,“安成郡彭寅翁鼎新刊行”,不著年月。验板式,盖元刊也。上五种,昭文张氏爱日精庐藏。 钱氏百衲本有抄补十馀卷,所集宋板只四种。一种小字十二行,一种大字十行,一种中字十二行,一种小字十三行。其十行、十三行本,单《集解》,十二行兼有《索隐》。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中痛訾之。刘燕庭所藏百衲本,一本但《集解》 ,半页十四行,行二十四字或二十五、六、七不等。注每行三十一、二字。“慎”字缺笔,是南宋本。《殷、周本纪》“炮烙”皆作“炮格”。一本亦止《集解》,半页十行,行正文十九字,注二十五、六字。“桓”字不避嫌名,当是北宋刻。一本兼《集解》、《索隐》,半页十二行,行大二十二字,小二十八字。《年表》、《月表》卷尾有“建安蔡梦弼傅卿,谨案京、蜀诸本校理,置梓于东塾”二十字二行,与张金吾《藏书志》所记合。避缺至“慎”字,凡四本。 刘方伯藏尚有《三家注》合刊本,与柯本行款同。卷末有“校对宣德郎秘书省正字张耒”隶书木记,与《天禄琳琅》所记同。吴荷屋藏单《集解》宋本,缺者以兼《索隐》宋本补之。见王氏《读书杂志》,且云二本各存其半。
《史记集解》一百三十卷
宋裴骃撰。 汲古阁刊单《集解》。 据北宋本,正文与各本多异。 黄丕烈有蜀大字本。 郁泰峰亦有蜀大字残本,为姚氏婉真芙初女史旧藏,初印绝精。半页九行,行十六字。注行二十一、二十二字不等。
《史记索隐》三十卷
唐司马贞撰。 汲古阁单行本。 顾抱冲有淳熙辛丑澄江耿秉刊本。 黄荛圃有宋乾道三年蔡梦弼刊本。 元中统本。半页十四行,行二十五字。注双行,字同。 郘亭有明初游明校正重刊中统二年平阳道段氏本。 又有明正德刊本。皆有《集解》、《索隐》而无《正义》,俱百三十卷。 韩筱亭有不全十二行、十四字本。 钱遵王百衲本,归钱竹汀之孙桂昌 ,一归刘燕庭。 柯维熊校金台汪谅本,前《序》云,陕西翻宋板无《正义》,白鹿洞本有《正义》,即柯所出。
《史记正义》一百三十卷
唐张守节撰。 南监有四本。嘉靖张邦奇本,万历二年余有丁大字本、小字本,万历二十四年冯梦祯本。北监本。此五本注皆不全。 明嘉靖四年震泽王延喆刊本,是年金台汪谅先刊柯维熊校本,十三年秦藩刊本,俱翻宋板。每半页十行,行大字十八,小字二十三。柯本《索隐序》后,有“绍兴三年四月十二日,右修职郎充提举茶盐司干办公事石公宪发刊,至四年十月二十日毕工”三行,知三本并从绍兴本出也。每卷尾总计史若干字、注若干字为二行,亦有不具者。三本悉同。王板所据本《周本纪》,脱第二十七页,柯板《秦本纪》,脱第三十一页,各以意补缀。注各有不全,然可以互补。秦藩本则两页并全,所以为胜。 林稚隆评林本从柯本出,尚无大删节。又有翻本。 乾隆四年殿本,各注皆全。 又古香斋巾箱本,与殿板同。《凡例》言以宋本与王本详对,即柯本也。 《崇文总目》有单行《正义》三十卷,今佚。
《读史记十表》十卷
国朝汪越撰。 有原刊本。
《太史史例》一百卷
明张象之撰。 刊本。
《史诠》五卷
明程一枝撰。 刊本。
《史记疑问》一卷
国朝邵泰衢撰。 有刊本三卷。
《史记志疑》三十六卷
国朝梁玉绳撰。 梁氏刊本。玉绳又有《汉书人表考》九卷,在《清白士集》中。
《汉书》一百二十卷
汉班固撰,其妹昭续成之。唐颜师古注。 南监,嘉靖九年,张邦奇、江汝璧校刊。 北监本。 殿本。 汲古阁本无三刘说,与明汪文盛刊本并善。 欧阳铎本。 田汝成重刊欧阳本。 明德藩最乐轩本。 嘉靖已酉,福建按察周采、提学副使周珫、柯乔等同校刊本,即修汪本耳。 鹭洲书院大字本,始刊于南宋,毕工于元至正间。半页八行,行大字十六字,小字二十一,较景佑本尤爽目。 内府有宋景德刊本。 昭文张氏有宋元板二部。 宋湖提举盐茶司小字本,每半页十四行,行二十七至二十九字不等。注行三十三至三十五字不等。避讳至“慎”字,盖孝宗时刊本。 黄丕烈有宋景佑二年刊本,云以校汪、毛二本,多异。 吴骞有不全宋本《列传》十四卷,每页十六行,行十六字。 宋刊元修本,每页二十行,行十九字,注二十五字至二十八字不等。板心注补刊年号。 元太平路新刊《汉书》,有太平路儒学教授孔文声《跋》,云用板二千七百七十五,始大德乙巳仲夏,终十有二月二十四日。上二种,张金吾《书目》记。 北宋官刊《汉书》,始于淳化。后有景德元年刻本,景佑二年刻本,熙宁二年刻本。宋景文所据以校者,即景佑本也,其原刻至今犹有传者。但景文校《汉书》,无意改之字。如有所疑,即云某当作某。岂料后人屡经传刊,竟据以改字,是景文之罪人也。此本犹刊于北宋而改已多,惜哉。不然何有熙宁以后刊本,反与景文意合耶?卷中避“敬”、“殷”、“恒”等字外,尚有“贞”字系仁宗嫌名,“属”字真宗嫌名,“煦”字系哲宗讳。此后,“植”、“慎”等字不复避。其为哲徽间刊本可知。宣和六年,国子监校刊《汉书》,疑即此本,然无迹可求。宋刊《汉书》,以此为中乘。尚有绍兴六年刊本,当自桧以下矣。 此铁樵朱笔记语,其前有一行云,苏州汪氏有宋刊景佑本一百卷,另卷有宋本一百卷,补《沟洫》、《艺文志》。未审其记者即汪氏本否? 宋荦有百衲本归季沧苇。近人桐乡汪氏转归杨至堂。 袁漱六有宋庆元刘之问刊本,即殿板所从出。
《班马异同》三十五卷
宋倪思撰。 嘉靖十六年,李元阳、汪佃校刊本。杨士奇《跋》称此书本名《史汉异同》。 不题撰人姓名。据《文献通考》题作倪思,李刻因改此名。 吴槎客拜经楼有不全宋本。 乔鹤侪有元大德太平路刻本。 又韩敬求仲序刊本。
《后汉书》一百二十卷
《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宋范晔撰。唐章怀太子注。《志》三十卷,晋司马彪《续汉书》文。梁刘昭注。 南、北监本。 毛本。 殿本。 汪文盛本。 嘉靖丁酉广东崇正书院本。 明吴勉学刊本。 明周采、周珫、柯乔等修汪文盛本,而勅ゾ煽????硎滋庖圆傻瓤?!逗菏椤芬嗳唬??珊蕖? 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北宋刊《后汉书注》,纸莹字朗,纸背有“济道”二字朱印,“桓”、“构”俱不缺笔。板心有注“大德九年”,“元统二年补刊”者,盖北宋刊、元修补本。每页二十行,行十九字。注二十五字。末有“右奉淳化五年七月二十五日敕,重校定刊正”一条,后刊孙安何、赵安仁衔名二行,下缺景佑元年秘书丞余靖上言。 宋刊元修《后汉书》,款式与《前汉书》同,盖同时刊板,同时修补之本。 宋嘉定刊《后汉书》,每页十六行,行十六字。注二十一字。《百宋一廛赋注》云 :“嘉定戊辰,蔡祺纯父所刊也。” 宋刊《后汉书》,每页二十行,行十八、十九字不等。注二十四字。刘元起刊本,《百宋一廛赋》著录。 元大德刊《后汉书》,景佑校正状后,有“大德九年十一月望日,甯国路儒学教授任内刊”。此张氏五本也。 苏城汪氏有宋刊残本,存六百卷。 又有宋景佑刊本。 牌漕司院本。
《补后汉书年表》十卷
宋熊方撰。 刊本。 爱日精庐有旧抄本,题《经进集补后汉书年表》,具熊方《自序进表进状》。 《四库》著录系开万楼抄本。 知不足斋本。
《后汉书补表》八卷
国朝钱大昭撰。 嘉庆三年,秦氏汗筠斋刊。
《新校正汉地理志》十六卷
国朝钱玷撰。 刊本。
《汉书地理志补注》一百二卷
国朝吴卓信撰。 安徽潘氏刊本。
《汉书疏证》三十六卷
缺三十、三十一、三十二《地理志》三卷。
《后汉书疏证》十二册
国朝沈钦韩撰。 稿本。
《后汉书补注》二十四卷
国朝惠栋撰。 嘉庆九年裕德堂刊。
《两汉刊误补遗》十卷
宋吴人杰撰。 聚珍板本。 闽覆本。 知不足斋本。 宋淳熙乙酉刊本。 嘉庆已未刊本。 两淮马裕家藏本,乃朱毘田抄自山东李开先家。
《三国志》六十五卷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 南、北监本。 汲古阁本。 殿本。 南监本,注作大字,低一格。 又陈仁锡刊本,有评点。 路小洲有宋刊《蜀志》,纸背皆乾、道等年公牍尾。 苏城汪氏有宋本精抄补五卷。 黄荛圃有宋刊单行《吴志》二十卷,今归郁泰峰。 天一阁有元大德丙午朱天锡刊本。 元刻本半页十行,行十九字。注廿二、三字不等。 明嘉靖蔡宙等刊本。 《述古堂目》有单行裴注本。 爱日精庐北宋刊《三国志》残本,每页二十六行,行二十五字。 又元大德本《三国志》,末有大德丙午日南志前进士朱天锡《跋》,谓江左宪台命诸路学校,分派《十七史》镌梓。池庠所刊者,《三国志》。池郡士多贫窭,是举几中辍。总管王公表倡之,竣事。
《三国志辨误》三卷
不著撰人。 聚珍本。 闽覆本。 墨海本。 守山本。
《三国志补注》六卷附《诸史然疑》一卷
国朝杭世骏撰。 杭氏刊本。 知不足斋止刊《然疑》。
《补三国疆域志》二卷
国朝洪亮吉撰。 乾隆辛丑,孙星衍刊本。
《晋书》一百三十卷
唐房乔等撰。 南、北监本。 汲古阁本。 殿本。 南监并《宋书》九行宽本。汲古无何超《音义》三卷。 明有蒋之翘更定本。 钟人杰刊本。 明仿宋本。 万历吴琯仲虚西爽堂刊本,《音义》散附各卷末。 宋大字本,半页九行,行十六字。许子双家有宋刊本。 桂林唐子实有宋宝佑刊本九行,每行十四字。 元有十行刊本。 明有翻宋九行大字刊本。 宋本每半页十四行,行二十五字。明王弇州旧藏,后归商邱宋荦,今归钱塘丁丙。 张金吾有《晋书音义》元刊本,杨齐宣《序》,《何超》自序。 明万历中,周氏翻宋九行十六字本。
《补东晋疆域志》四卷
国朝洪亮吉撰。 嘉庆丙辰洪氏刊本。
《宋书》一百卷
梁沈约撰。 南、北监本。 汲古阁本。 殿本。 季沧苇《书目》,《史记》至北宋,俱有宋、元板本,且不止一部。 按《宋书》以下,各家书目不言有宋本,即元刊本亦少,恐《季目》不可尽信。
《南齐书》五十九卷
梁萧子显撰。 南、北监本。 殿本。 汲古阁本。 南监大字本乃元刊,每页十八行。
《梁书》五十六卷
唐姚思廉撰。 南、北监本。 汲古阁本。 殿本。 南监又有余有丁等校刊本。 汪阆源藏宋本,鲍以文定为北宋刊。不避南宋帝讳,每册有礼部官印。旧藏张氏石鼓亭,面页有元时阅借观书云云五行木印,隶书。板式极宽大,半页九行,行十八字。
《陈书》三十六卷
唐姚思廉撰。 南、北监本。 汲古阁本。 殿本。
《魏书》一百十四卷
北齐魏收撰。 南、北监本。 汲古阁本。 殿本。 元刊本纸板阔。
《北齐书》五十卷
唐李百药撰。 南、北监本。 汲古阁本。 殿本。 南监大字本乃元刊,每页十八行,行十八字。嘉靖八、九年间修补。 天一阁有万历十年刊本。
《周书》五十卷
唐令狐德棻等撰。 南、北监本。 汲古阁本。 殿本。
《隋书》八十五卷
唐魏征撰。 南、北监本。 汲古阁刊本。 殿本。 内府有南宋嘉定间刊本。 天一阁有景泰元年夏日永刊本。 昭文张氏元刊本。天圣二年五月十一日,赍禁中《隋书》一部,付崇文院。至六月五日敕差官校刊,仍内出板式刊造。
《南史》八十卷
唐李延寿撰。 南、北监本。 汲古阁本。 张溥刊本。 殿本。 昭文张氏元刊本,每册首有“南沙龚氏浪泊草堂”印记,每卷末俱有题识。 天一阁、平津馆俱有元刊本。
《北史》一百卷
唐李延寿撰。 南、北监本。 汲古阁本。 殿本。
《旧唐书》二百卷
晋刘昫等撰。 明嘉靖十七年,闻人诠校刊本。 殿本。 依阁板摆印本。 道光二十年,扬州陈氏惧盈斋依闻本校刊,附《校勘记》六十六卷,《逸文》十二卷。 苏城汪氏有残宋本六十八卷,半页十四行,行二十五字。 《爱日精庐志》云,《旧唐》残宋本,每卷末俱有“左奉议郎充绍兴府府学教授朱倬校正”一行,仅存一百四十卷下至百四十四上五卷。 歙县程哲校刊,半页十三行,行二十五字。甚精,曾见校样,似未卒工。
《新唐书》二百五十五卷
宋欧阳修、宋祁同撰。 南、北监本。 汲古阁本。 殿本。 汲古本无董冲《释音》。 内府有宋嘉佑刊本。 天一阁有元大德刊本。 昭文张氏有元刊本。 《季目》宋本、元本共三部。 宋嘉佑杭州本, 每页二十行,行十九字。 欧阳氏有单刊《纪》、《表》、《志》本。 欧、宋《唐书》北宋本,每半页十四行,行二十五字,修换者半。汪士钟藏,今在苏肆。 又一本,每半页十六行,行二十九字。亦汪士钟藏,今归钱塘丁丙。其为宋为元,未能确审。 又一本,每半页十行,行二十二字。其板较宋嘉佑本四面大一指,其卷端题名,但云“欧阳修奉敕”。当元、明初间刻,不似嘉佑刻本,全具官衔二行云敕撰之备,唯董冲《释音》,今官本失其《序》,此本有之。丁卯秋,见诸沪肆。
《新唐书纠谬》二十卷
宋吴缜撰。 知不足斋本。 绍兴长乐吴元美刊于湖州。 海虞赵开美校刊本。
《旧五代史》一百五十卷《目录》二卷
宋薛居正等撰。 聚珍板本。 殿本。 扫叶山房刊本。 彭文勤公云,《四库全书》本逐条注明《大典》卷数,知其存缺章句,不没其实。后武英殿镌本尽删之,曾屡争之总裁,不见听,而薛氏真面目不可识矣。 在厂肆见一抄本,有“读易楼”印,逐条注明采取书名、卷数,如彭氏之说。
《新五代史》七十五卷
宋欧阳修撰。 南、北监本。 汲古阁本。 殿本。 明汪文盛刊本 。 南监又有余有丁刊本。 昭文张氏有元宗文书院刊本。 《季目》有北宋本。 又元本。 乾隆丙辰欧阳氏刊本。 《宋志》此书作七十四卷。 元刊本有陈师锡《序》。
《五代史记注》七十四卷
国朝彭元瑞纂辑,刘凤诰编。 道光八年刊本。
《五代史记纂误》三卷
宋吴缜撰。 聚珍本。 闽覆本。 知不足斋本,附吴兰庭《补》四卷。
《五代史记纂误补》四卷
国朝归安吴兰庭撰。 乾隆四十三年刊本。
《宋史》四百九十六卷。
元托克托等撰。 南、北监本。 殿本。 南监本成化中,两广巡抚朱英刊于广州,后取其板置监。 汲古阁有刊本,行印绝少。与其《十七史》同式。 《宋史》以至正五年十月表进,即于六年月 咨浙江行省,差史官翰林应凤、张翥驰驿赍净稿前去选匠依式镂板。其本每页二十行,行二十字。中行上右旁书通,卷中绝大书《纪》、《表》、《志》、《传》等分卷。见于沪肆。
《辽史》一百十六卷
元托克托等撰。 南、北监本。 殿本。 南监本嘉靖七年所刊,唯《史记》、两《汉书》、《辽》、《金》二史五部。 昭文张氏有明初抄本,项墨林藏书。 郘亭有元本《辽史》,是泰和周春浦所赠,存遵义家中。黎莼斋归,属其往寻以来,则亡矣。忆其式,一如前记《宋史》。
《辽史拾遗》二十四卷
国朝厉鹗撰。 汪氏刊本。 附《拾遗补》五卷。
《金史》一百三十五卷
元托克托撰。 南、北监本。 殿本。 昭文张氏有元刊本,有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委官镌梓印造咨文,至正五年。
《金源札记》三卷
国朝施国祁撰。 刊本。
《元史类编》四十二卷
国朝邵远平撰。一名《续宏简录》,以续乃翁书。 有刊本。 又扫叶山房刊。此书《四库存目》入别史。
《元史》二百卷
明宋濂等撰。 南、北监本。 殿本。 南监即洪武时刊本,后补换几尽。 昭文张氏有初印本。
《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四十六卷
乾隆五十年奉敕撰。 内府刊本。
《明史》三百三十六卷
国朝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等奉敕撰。 殿本。 外翻本不佳。
《补元史艺文志》四卷《世族表》三卷
国朝钱大昕撰。 《潜研堂丛书》本。
《元史本证》五十卷
国朝汪辉祖撰。 嘉庆壬戌汪氏刊本。
《明史稿》三百十卷《卷首》五卷
国朝王鸿绪撰。 《横云山人集》本。
《廿二史考异》一百卷《三史拾遗》五卷《诸史拾遗》五卷
国朝钱大昕撰。 潜研堂本。
《十七史商榷》一百卷
国朝王鸣盛撰。 乾隆丁未刊本。
《廿二史扎记》三十六卷
国朝赵翼撰。 嘉庆五年刊本。
右正史类
史部二
编年类
《竹书记年》二卷
《汉魏丛书》本。 《古今逸史》本。 天一阁刊本。 《五经翼》本。 《史拾遗闻》本。 孙晴川《考定》本。 洪稚存校本。 《平津馆丛书》本。 陈诗《集注》本。 陈逢衡《集证》五十卷。 雷学洪《考订》本。 林春浦《补证》本。
《竹书统笺》十二卷
国朝徐文靖撰。 乾隆十五年崔氏刊本。 《位山六种》本。 孙晴川刊本,十二卷。
《汉纪》三十卷
汉荀悦撰。 明吕柟校正,翟清刊本。 嘉靖戊申黄姬水刊本。 万历二十六年刊本。 康熙中蒋国祥刊本,后附《两汉纪字句异同考》。 《天禄后目》有《前汉纪》三十卷,绍兴十二年刊本。
《后汉纪》三十卷
晋袁宏撰。 明南监刊本。 吕柟校正,翟清刊本。 嘉靖戊申黄姬水刊本。 康熙中蒋国祥刊本。 康熙丙子成德刊本。
《元经》十卷
隋王通撰,唐薛收续并传,宋阮逸注。 《汉魏丛书》本。 明刊单行本,善。每页二十四行,行二十三字。
《通纪》七卷《续》五卷
唐马总撰。 此书起太古,讫隋季。历代事粗陈其概,展卷了然。后孙光宪复辑全唐五代事以续之,各十卷。今马氏书缺三卷,孙氏书缺五卷。 阮氏曾以进呈。
《通历》十五卷
唐马总撰。 昭文张氏藏明人抄本。 总撰《通历》十卷。 孙光宪续十卷,宋时合为一书。此本缺首三卷,其卷四至卷末与直斋《解题》悉合。后有钮树玉《跋》。 按此当与前《通纪》同一书而多五卷。
《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
唐温大雅撰。 《秘册汇函》本。 《津逮秘书》本。 《唐宋丛书》本。 《学津讨源》本。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
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 各家书目俱有元刊本。 嘉庆二十一年,鄱阳胡克家翻刊元板,盛行于世。 此书元板明印者流传尚多,因洪武初,取其板藏南监者,至成化后传印不绝。胡氏即从此板翻刊,摹勒特精,世愈重其印。然吴中珩、陈仁锡本之初印者,未尝不佳,胡特精刊耳,亦不遂无讹字也。 同治戊辰,江苏开书局,友芝董其役,议以鄱阳胡氏善印本重刊。授工之始则自最末一帙层累而上,既若干卷,闻鄱阳犹在,冬十月购,至宝。存前二百有七卷,而局刻适完,所阙卷暨《释文辨误》混然相接凑异矣。 道光中,湖南翻刻果泉本,甚恶,讹误满纸。 明陈仁锡刊本,附《目录》三十卷及刘恕《外纪》等,世谓之《七编通鉴》。 吴勉学刊本。 路进刊本。 《天禄后目》有北宋刊本,无注。 署大字本二,无注本半页十一行,行二十一字。每页边线左有某王帝字,似元覆宋本。 嘉靖甲辰杭州刊本,无注,末附《考异》十卷。 崇祯丁丑宜兴刊本。 苏城汪氏有赵子昂藏本精抄补二十五卷。 《提要》于《通鉴》后次《辨误》,次《举正》,次《通释》,次《考异》,次《目录》,次《释例》,与《简目》两本并小异。
《资治通鉴考异》三十卷
宋司马光撰。 明刊本有二《考异》,附入《通鉴》者不全。 刘茮云有京口刊本。 嘉靖甲辰刊本足。 苏城汪氏有宋刊。
《通鉴释例》一卷
宋司马光撰。 明陈仁锡刊,附《大目录》之首。 昭文张氏有旧抄原本。
《资治通鉴目录》三十卷
宋司马光撰。 世谓《大目录》,陈仁锡刊本有之,他刻皆无。 道光间扬州刊本。 赵府居敬堂刊本。 苏城汪氏有宋本。 郁泰峰家有宋本,郘亭借观过,盖元翻也,然胜陈本处多。同治八年,苏局仿刊。
《通鉴详节》一百卷
宋吕祖谦撰。 崑山徐氏书目有二部,一大板,一小板。 季沧苇目亦有宋刊本。
《陆状元集百家注资治通鉴详节》二百八十八卷
宋陆唐老编。 汲古阁有刊本。 《四库》入《存目》,中有《举要历》。陆清献《日记》云,未知即温公原本否。 昭文张氏目有此书宋刊一百二十卷,谓《集注》姓氏后有“蔡氏家塾校正”六字,以《百宋一廛内简尺牍目》后所题相同例之,盖甯宗时蔡建侯刊也。首有神宗《御序》、温公《亲节资治通鉴序》、刘《外纪序》、温公《外纪序》、《释文序》。
《通鉴地理通释》十四卷
宋王应麟撰。 元刊附《玉海》后本。 明及今刊附《玉海》本。 津逮本。 学津本。
《资治通鉴释文辨误》十二卷
元胡三省撰。 明吴、陈两刊皆附《通鉴》后。 胡克家本。 昭文张氏有刊本。 黄丕烈有宋本。 史炤《释文》三十卷,半页十二行,行大小三十字。路小洲亦有之。 史炤《通鉴释文》三十卷。 昭文张氏有王西庄家旧抄本,半页十二行,行三十一、二字不等。有绍兴三年冯时行《跋》。
《通鉴胡注举正》一卷
国朝陈景云撰。 《文道十书》本。 钱大昕亦有《通鉴注辨正》二卷。 乾隆壬子刊。
《稽古录》二十卷
宋司马光撰。 明弘治辛酉杨璋刻本。 崇祯中长州陈氏刊本。 天一阁刊本。 《学津讨源》本。 《天禄后目》有宋刊本。
《通鉴外纪》十卷《目录》五卷
宋刘恕撰。 明陈仁锡本。 嘉庆辛未璜川吴氏刊本。 山渊堂本。 宋本。 又宋板《通鉴外纪详节》精美。
《历代年纪》十卷
宋晁公迈撰。 昭文张氏有宋绍熙年间刊本。
《皇王大纪》八十卷
宋胡宏撰。 明万历辛亥陈邦瞻刊本。
《编年通载》十五卷
宋张权撰,或作张衡。 阳湖孙氏有宋刊本。 阮氏有本,卷一至卷四,仅四卷。曾以进呈。
《皇宋十朝纲要》二十五卷
宋眉山李埴?编。 始太祖至高宗。《四库》未收。 郘亭同治丙寅秋,获旧抄本于沪肆。
《中兴两朝圣政》六十四卷
未详撰人。起建炎元年,讫淳熙十五年。书中标题谓之《增入名儒讲义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其编年纪事,一仿《通鉴》为之。 阮氏曾以进呈,依宋刊影抄。阙卷之三十至四十五。
《续资治通鉴长编》五百二十卷
宋李焘撰。 昭文张氏活字排印。 《天禄后目》有宋刊本一百八卷,焘二次所进太祖至英宗五朝事迹也。本藏季沧苇氏,徐乾学取得疏进之。 苏城汪氏有宋本。
《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
宋朱子撰。 有乾道壬辰四月刊本,洁纸初印,每页八行,行十七字双行,注同。首尾完具,无搀配。季振宜旧藏,后归郁松年,今归丰顺丁日昌禹生。 原翻宋本《通鉴纲目》,每半页十行,行大十六字,小二十四字。遇宋讳或省或不省,字体书式,极似明人王柯《史记》而字较流美。是书自明人刊本,以七家注羼入,甚为碍目。惟宋元旧本无之,故可贵。此阊门肆出,惜缺后半。 明弘治戊午黄仲昭校刊本,取宋尹起莘《发明》、刘友益《书法》,元汪克宽《考异》、王幼学《集览》、徐文昭《考证》,明陈济《正误》、冯智舒(一作刘宏毅)《质实》凡七家之书,散入条下,是为今本。后传刻非一,唯成化内府刊大字本,无诸家注。后附《集览》、《发明》二种单行本,较为清豁。 嘉靖甲午江西本。 正德癸酉福州本。 陈仁锡本。 康熙己巳徽州刊本。
宋尹起莘《纲目》、《发明》单行本
崇祯壬午包氏刊,作五十九卷。 宋刘友益《书法》五十九卷。 元徐昭文《考证》一卷。 元王幼学《集览》五十九卷。 衢宗佑《集览镌误》三卷,一本附《纲目考异辨疑》,明永乐中刊本。 元汪克宽《考异》五十九卷。 明陈济《集览正误》二卷。 《纲目释地纠谬》六卷。 《补注》六卷,国朝张庚撰。 《四库》存目。
《读通鉴纲目条记》二十卷
国朝李述莱撰。 取御批本、元本及明诸本会校之,凡原本疏舛,刊本讹谬,逐条札记。
《中兴两朝编年》一十八卷
不著撰人名氏。起建炎元年,讫淳熙十七年。 昭文张氏有宋刊本。
《纲目分注补遗》四卷
国朝芮长恤撰。 刊本。
《纲目订误》四卷
国朝陈景云撰。 《文道十书》本。
《大事记》十二卷《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
宋吕祖谦撰。 胡氏刊本。 明王祯有《续编》七十七卷,成化中刊。 吕氏书有宋嘉定壬申刊本。 明初刊黑口本。 吕柟刊本。 新活字本。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二百卷
宋李心传撰。 宋宝佑初扬州刊本。
《建炎笔录》三卷
宋赵鼎撰。鼎字元镇,闻喜人。崇甯五年登进士第。官至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安置潮州。事详史传。是传藏书家目未见,从旧抄过录。所记自高宗建炎三年正月,车驾在维扬起,讫于绍兴七年十二月十二朝辞上殿。本末粲然,盖鼎耳目所亲见闻,自确南渡杂史中最有典据者。 阮氏以进呈。
《宋九朝编年备要》三十卷
宋陈均撰。 昭文张氏影写宋刊本作《皇朝编年备要》二十五卷,《补刊编年备要》五卷。 黄丕烈有宋精刊本。 宋本初印,少徽、钦两朝。影宋精抄全,今在胡心耘家。 昭文张氏云,《皇朝编年备要》与《两抄编年纲目》及《两朝纲目备要》款式相同。 盖宋时三书合刻。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十五卷
宋刘时举撰。 昭文张氏有元刊本。 《学津讨源》本。 元刊本《池北书库藏书目录》后,有“陈氏馀庆堂刊”六字。
《西汉年纪》三十卷
宋王益之撰。 扫叶山房席氏刊本。
《靖康要录》十六卷
不著撰人。 彭文勤公云,此书采入《三朝北盟会编》,十之六、七,可用以校补。
《两朝纲目备要》十六卷
不著撰人。 昭文有影写宋刊本,作《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十六卷。记光、甯两朝之事,以续《中兴两朝编年纲目》。
《宋纪三朝政要》六卷
不著撰人。 有元刊本。 《学津讨源》本。 守山阁本。
《宋史全文》三十六卷
不著撰人。 路小洲有元刊本,题云《续通鉴长编》。 张氏有元刊本,附《宋季朝事实》二卷,纪度宗、少宗,益、广二王事迹。此书又名《宋鉴》,《许周生集》有跋。 元有酆城游氏刊本。又有元刊本,题《诸儒集议续资治通鉴》。 游明刊本题《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板心题曰《宋鉴》。半页十六行,行二十六字。其附入《讲义》低一格,半页二十四行,行二十五字。 昭文张氏《宋史全文》元本,卷首题“丰城游明大升校正”,盖刊书者姓名也。《史记》亦有游氏刊本《集解》、《索隐》,或以为明初人。
《宋元资治通鉴》一百五十七卷
明薛应旂撰。 陈人锡《七编》本。 应旂又有《甲子会纪》五卷 ,亦刊入《七编》中。 《四库》并入《存目》。
《宋元资治通鉴》六十四卷
明王宗沐撰。 吴勉学、路进刊本。
《续资治通鉴纲目》二十七卷
明高辂等奉敕撰。 成化时官刊本。 《四库》存目。
《通鉴前编》十八卷《举要》三卷
宋金履祥撰。 含经堂刊本。 《仁山全书》本。 吴勉学本。 路进刊本。 刘宏毅《音释》本。 原刻本善。题《纲目前编》者,为后人所乱。入《举要》于十八卷之中,非金氏原次矣 。
《通鉴续编》二十四卷
明陈桱撰。 明刊本。 《平津馆藏书记》有元至正二十一年刊本。 孙星衍云,桱虽入明而书成于元时,故题元人。 郘亭亦有元至正刊本,字画绝工。 铁樵云,此书有《节要》三十卷。 嘉靖壬戌新贤书堂刊。
《大事记续编》七十七卷
明王袆撰。 明成化中刊。 正统刊本七十三卷。 《千顷堂书目》有《辽实录》七十卷。 《金朝实录》九部,太祖、太宗、睿宗、海陵、世宗、章宗、卫王、宣宗。 《元实录》三部,世祖、成宗、武宗。 《明实录》十四部,太祖至熹宗十三朝并献皇帝。 《明实录》,上海郁氏有写本。
《元史续编》十六卷
明胡粹中撰。 《天一阁书目》有刊本。 席刊似邵氏《类编》也。
《御批通鉴集览》一百六十卷附《明唐桂二王本末》三卷
乾隆三十三年奉敕撰。 内府刊本。 江南织造覆本。 乾隆末内刊大字朱墨套板本。
《御定通鉴纲目三编》四十卷
乾隆四十年奉敕撰。 内府刊本。 是书先撰者二十卷,有内刊本及古香斋巾箱本。 外间传刻数本,皆二十卷本。四十卷本未见传刻。
《皇清开国方略》三十二卷
乾隆三十八年奉敕撰。 《提要》次《御定通鉴纲目三编》之前,《简明目》列《纲目三编》之后。 内刊本。
《资治通鉴后编》一百八十四卷
国朝徐乾学撰。 《四库》著录即徐氏稿本,中缺第十一卷。此书未刊行,及毕氏书出遂废。
《续资治通鉴》二百二十卷
国朝毕沅撰。 嘉庆二年刊。板在嘉兴冯氏,今上海道应宝时敏斋买存,龙门书院补刊,损阙数十板。同治丁卯秋,已印行江浙。
《历代帝王表》十四卷
国朝齐召南撰。 附《帝王庙谥年号谱》一卷,陆费墀撰。 《年表》内明一代阮福补。 道光四年阮氏刊。
《历代三元甲子编年》三卷
内府刊本,又名《万年书》。钦天监官撰。起黄帝六十一年,讫同治一百六十年。《万年书》起天命九年甲子,至同治一百六十年。
右编年类
史部三
纪事本末类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
宋袁枢撰。 通行本。 张溥校定本。 通行本合明沈朝阳《前编》及陈邦瞻、谷应泰之书为一。 《天禄后目》有宋刊本二部。 宋刊元印本一部。 宋刊有严陵小字本。 明岳州本当从此出。 岳州本湖广巡抚、丰城李栻校刊。十二行,行二十八字。 内府及阳湖孙氏,并有宋宝佑丁巳赵汝?重刊大字本。每页二十二行,行十九字。是板明初尚在南监,故印本至今不少。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五卷
宋章冲撰。 《通志堂经解》本。宋淳熙乙巳刊本。
《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
宋徐梦萃编。 《四库》著录系抄本。 开万楼有刊本。
《皇朝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一百五十卷
宋杨仲良撰。 阮氏有旧抄本,中缺数卷。 昭文张氏亦有此书。传是楼、千顷堂二家目题欧阳守道撰,盖以守道有《序》而误。《四库》未收,阮氏曾以进呈。其知为仲良者,陈均《九朝编年》引用书目有之。在宋宝佑元年刊于庐陵郡斋。五年,贡士徐琥重刊。见守道序刊。
《蜀鉴》十卷
宋郭允滔撰。 明初刊本。 嘉靖乙卯刊本。 守山阁本。
《炎徼纪闻》四卷
明田汝成撰。 《纪录汇编》本。 《泽古斋丛钞》。 借月山房。 指海本。
《宋史纪事本末》二十六卷
明陈邦瞻撰。 通行本。 《明史?艺文志》载冯、陈二书合三十卷,外又载张溥《宋史纪事本末》一百九卷,《元史纪事本末》二十七卷,盖以一篇为一卷也。
《元史纪事本末》四卷
明陈邦瞻撰。 通行本。 张溥校本。
《绥寇纪略》十二卷
国朝吴伟业撰。 嘉庆四年,张氏照旷阁刊十五卷足本,即《学津讨源》本也。
《滇考》二卷
国朝冯甦撰。 《四库》著录依抄本。 《云南备征志》刊本。
《明史纪事本末》八十卷
国朝谷应泰撰。 通行本盖再三翻刻,以初刊中行有《明史纪事本末》者为善。 姚际恒云,《明史纪事本末》乃海昌士人谈迁所作,《后论》则杭州诸生陆圻作也。又郑元庆述朱竹垞言,此书德清徐侍郎倬所著,为诸生时,为谷所识拔,以此报之。 明张岱《石匮书》,计二百二十一卷。海昌朱氏藏有抄本,附《续后记》六十三卷,《石匮书》正集二百二十一卷。第百六十五卷全阙,百六十六卷阙《熊桴传》,百八十阙《孙丕扬传》,百八十二全阙,百八十五阙《曹学佺传》,百八十六阙《王佐传》。后集六十三卷,十二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三十卷、三十一卷、四十三卷、四十五卷、五十四卷全阙,二十八卷阙《徐怿传》,三十二卷阙《杜士全》、《陈镳传》,三十四卷阙《黄涛》、《徐尔榖》、《钱秉》、《董志甯》、《屠献策传》,五十卷阙《十八传》,五十五阙《末别传》。四人皆原阙,有目无书。此书体例,仿照《史记》。《简明目》言,谷氏记事因此书。大约建文之逊国,前人从未直谈,总成疑案。张岱于《建文纪》题曰《让帝本纪》,落墨处间用曲笔。谷氏于逊国一篇,大约因此。《四库》总纂,得自耳食,并未见全书也。 正集记十三朝事,后集系思陵以后事。陶庵此书,全仿《史记》。如司马氏有《仲尼弟子列传》,因有《阳明弟子列传》之类皆是。《序》二篇,一篇倪文忠,一篇黄漳浦。后集无《序》。位西所记也。
《三藩纪事本末》四卷
国朝杨陆荣撰。 《四库存目》有单刊本。 又《泽古斋丛钞》本。
《绎史》一百六十卷
国朝马骕撰。 康熙中刊本。其板取入内府,后翻刊者不佳。
《左传纪事本末》五十三卷
国朝高士奇撰。 高氏刊本。 宋句龙传,明唐顺之、孙范皆有《春秋左传》分国纪事之书。孙范书二十卷,有刊本。
《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五十卷
国朝仁和张星曜撰。 以袁氏《本末》,未有专纪崇信释老,乱国亡家为篇者,乃杂引正史所载,附以稗官杂记及诸儒明辨之语,条分类列,以此为书。星曜字紫臣,成书自序在康熙庚午,尚未刊行。同治丁卯,丁禹生收其手稿。
《平台纪略》十一卷
国朝蓝鼎元撰。 王氏刊本。 《鹿州全集》,大小二本。
《皇朝武功纪盛》四卷
国朝赵翼撰。 读画斋刊本。 单刊大小二本。
《盛武记》十四卷
国朝魏源撰。 道光二十二年刊。后又有重定刊本。 又有小本。
右纪事本末类
史部四
别史类
《逸周书》十卷
《汉魏丛书》本。 《古今逸史》本。 钟评《秘书》本。 《三代遗书》本。 姜仲文刊本。 章蘖刊本。 卜世昌、何中允刊本。 《秘书》二十一种本。 《五经翼》本。 抱经堂校刊本为善。 陈逢衡《补注》二十四卷。 丁宗洛《管笺》十六卷。 朱右曾《周书注》十卷,善。 元至正刊本,有至正甲午黄玠刊板《序》。
《东观汉纪》二十四卷
聚珍本。 闽覆本。 扫叶山房本。
《建康实录》二十卷
唐许嵩撰。 张海鹏重刊宋本。 宋本在汪氏。 上海郁氏有旧影宋抄本。 昭文张氏有旧抄本。顾涧滨据宋本校后,列嘉佑三年开造校正官张庐民等衔名七行,绍兴十八年重刊校勘官韩轸等衔名九行。
《隆平集》二十卷
宋曾巩撰。 明刊本。 淡生堂《馀苑》本。 康熙辛巳彭氏刊本。 有圈点,劣。 《天禄后目》有宋刊本。有绍兴十二年赵伯卫《序》。
《古史》六十卷
宋苏辙撰。 扫叶山房本。 《天禄后目》有宋刊小字本一部,大字本二部。 阳湖孙氏有元刊大字本。 明初本,每页二十八行,行二十四字。
《通志》二百卷
宋郑樵撰。 殿本。 明刊大板本。 明陈宗夔单刊《二十略》。 于敏中重刊陈本,名《通志略》,五十一卷。 昭文张氏有元至治刊本二百卷,有至治元年五月福州路总管司堂吴绎《疏》,又二年五月吴绎《序》。 《天禄后目》本同。
《东都事略》一百三十卷
宋王偁撰。 五峰阁刊本。 扫叶山房本。 《汪钝翁外稿》有《东都事略跋》三卷。 苏城汪氏有宋眉山程氏刊本,每页二十四行,行二十四字。 许增亦有此宋本大半部。 丰城丁禹生收郁氏宜稼堂藏,陈仲鱼旧藏本《目录》后,有楷书二行木记,云“眉山陈舍人宅刊行,已申工司,不许覆板。”初印极精好,薄棉纸,三边甚宽。有薛绍彭、刘泾二印及仲鱼画像印。
《路史》四十七卷
宋罗泌撰。 明豫章刊,不全。 明万历乔可传本。 乾隆元年罗氏刊本 ,最善。 近坊刊敦化堂本、酉山堂本皆陋。 明仁和吴宏基摹宋刊本 。
《契丹国志》十七卷
宋叶隆礼撰。 扫叶山房刊本。 元刊本,藏昭文张氏。
《大金国志》四十卷
宋宇文懋昭撰。 扫叶山房本。
《古今纪要》十九卷
宋黄震撰。 至元三公孙礼之刊本。 明刊附《黄氏日抄》仿元刊本。 乾隆丁亥,新安汪氏覆元本。 《知不足斋丛书》中有《逸篇》一卷。 《天禄后目》有宋刊本,云首标《黄氏日抄》,而《日抄》前部九十五卷中不入此书。 元刊本每页二十四行,行二十二字。
《续后汉书》四十七卷
宋萧常撰。 《墨海金壶》本。 道光新丑,上海郁氏宜稼堂刊本,附《札记》六卷。 明谢陛《季汉书》六十卷,有刊本。《四库》存目。 明吴尚俭《续后汉书》六十卷。吴兴周氏有旧写定本,未刊。 国朝章陶《季汉书》九十卷,道光已丑刊。附张廉《辨异》一卷。
《续后汉书》九十卷
元郝经传。 荀宗道注。 道光辛丑,宜稼堂刊本。 附《札记》四卷。
《元秘史》十五卷
张氏爱日精庐有抄本,云不著撰人名氏。 《文渊阁书目》著录。文辞鄙俚,未经译润,故传本绝稀。然《元史》序次太祖、太宗两朝,事迹颠倒复沓。此书伦次颇详,且得其实,可以羽翼正史。 《四库》未收。 仪征阮氏亦有抄本,谓其纪年以“鼠儿、兔儿、羊儿”等,不以支干。而所载元初世系,史所述始自勃端叉儿之前,尚有十一世。曾以进呈。
《更定晋书》一百三十卷
明蒋之翘撰。 有刊本。 《四库》入《存目》。
《南宋书》六十八卷
明钱士升撰。 扫叶山房刊本。 《四库》存目。
《春秋别典》十五卷
明薛虞畿撰。 《岭南遗书》本。 《墨海金壶》本。 守山阁本。
《钦定历代纪事年表》一百卷
康熙五十一年,内阁学士王之枢奉敕撰。 内府刊本。
《钦定续通志》六百四十七卷
乾隆三十二年奉敕撰。 殿本。
《明书》一百七十二卷
国朝傅维麟撰。 有刊本。
《历代史表》五十三卷
国朝万斯同撰。 留香阁刊本,五十九卷。
《东华录》三十二卷
国朝蒋良骥撰。 道光年间刊本。 群玉山房活字本。
《晋略》六十卷
国朝周济撰。 道光十九年刊本。 何子贞有乾隆间郭伦所撰《晋纪》六十八卷,与此书大旨相同。
《后汉书补遗》二十一卷
国朝姚之骃编。 康熙癸巳姚氏刊。
《季汉书》九十卷
国朝汤成烈撰。意同萧、郝《续汉书》而加详核,用力尤在《表》、《志》。乃其道、咸间令浙时撰,七易稿而成,乱后亡去,尚有四易稿在。同治末,乃补成之,自谓不及昔定本。书名仍谢陛、章陶以《蜀志》载《辅臣赞》,称《季汉》也。
《尚史》一百七卷
国朝李锴撰。 刊本。
右别史类
史部五
杂史类
《国语》六十一卷
吴韦昭注。 段玉裁校订本。 衍圣公刊本。 《四库》著录疑即段本。 昭文张氏有元刊本,附《补音》三卷。 明樊川许宗鲁宜静书堂刊本,半页十行,行二十字,中多古体。 又张一鲲本。 万历乙酉,新都吴儒纪重刊张本,云张、李、郭、周四先生南都校本《国语》,张归蜀,其本入蜀,此又重刊。 嘉靖戊子金李刊本。 闵齐伋刊本。 关中叶邦荣刊本。 卢之颐刊本。 葛端调刊本。 朱墨套本。 《国语注》有绍兴十九年刊本,半页十行,行二十字。 黄丕烈仿宋明道二年刊本,附仳烈《札记》一卷,校刊并精善。 《国语》明刊无注本,分八卷。半页十行,行十七字。
《国语三君注辑存》四卷《国语发正》二十一卷《国语考异》四卷
国朝钱塘汪远孙撰。 道光丙午,汪氏绮振堂刊本,其板经乱犹存。
《国语补音》三卷
唐人旧本,宋宋庠补辑。 微波榭刊本。 元刊本。 明翻宋刊《国语》本,后附《补音》。每页二十行,行二十字。敬、让阙笔。钱士兴、惠松崖皆有识语,较黄氏《札记》、惠校较多。
《战国策注》三十三卷
汉高诱注。 宋姚宏因诱注残本补之。 《四库》著录依汲古阁影宋抄本。 雅雨堂刊据宋梁溪安氏本,实多以鲍氏本窜改。 黄氏仿宋剡川姚氏本,附《札记》三卷。半页十一行,行二十字。善。 昭文张氏有陆敕先精校梁溪安氏姚宏本,与黄刻姚宏本小异。
鲍氏《战国策注》十卷
宋鲍彪撰。 曲阜孔氏刊本。 明嘉靖壬子杜诗刊本。 内府有宋绍兴刊本。 昭文张氏有元至正二十五年刊本鲍、吴注,乃陆敕先藏书。
《战国策校注》十卷
元吴师道撰。 《四库》著录依元时旧刊本。 来氏《惜阴轩丛书》本,依元本重刊,最善。 阳湖孙氏有元至正十五年平江路学刊本。每页二十二行,行二十字。 明翻黑口本,劣,然注全。葛鼎刊本多删注。
《战国策释地》二卷
国朝张琦撰。 嘉庆二十年刊本。
《贞观政要》十卷
唐吴兢撰。 宋小字本。 明成化内府大本。 国初朱载农刊大字本。 近年扫叶山房刊本。 邵位西有《永乐大典》校扫叶山房本。
《渚宫旧事》五卷《补遗》一卷
唐余知古撰。 平津馆本。 《墨海金壶》本。
《奉天录》四卷
唐赵一元撰。 昭文张氏有旧抄本。 成都龙万育活字本。 张志云,纪朱泚作乱事,起建中四年泾源叛命,终兴元元年克复神都。序述详备,而于秉节不屈段太尉,尤三致意焉。唐旧籍传世已希,此帙自《崇文目》、《通志》、直斋外,绝无著录,洵秘笈也。 咸丰三年,南海伍氏重刊入《粤雅堂丛书》。
《东观奏记》三卷
唐裴庭裕撰。 《稗海》本。 《唐宋丛书》本。 《学津讨源》本。
《五代史阙文》一卷
宋王禹偁撰。 明余寅刊本。 汲古刊本。 嘉靖年间,秦汴序刊本。
《五代史补》五卷
宋陶岳撰。 明余寅刊本。《淡生堂馀苑》本。 汲古阁本。
《北狩见闻录》一卷
宋曹勋撰。 《学海类编》本。 《学津讨源》本。 彭文勤公云,此书与《靖康孤臣泣血录》,俱全采入《三朝北盟会编》。
《松漠纪闻》一卷《续》一卷
宋洪皓撰。 顾氏《文房小说》本。 《历代小史》本。 《古今逸史》本,无《序》。 《学津讨源》本。
《燕翼贻谋录》五卷
宋王栐撰。 《百川学海》本。 《历代小史》本。 《唐宋丛书》本。 《学津讨源》本。
《太平治迹统类前集》三十卷
宋彭百川撰。 《四库》著录系曝书亭抄本。似无刊本,且原多讹阙。 《文献通考》载《前集》四十卷,《后集》三十三卷。
《中兴御侮录》二卷
宋失名。 昭文张氏有旧抄,不著撰人。 粤雅堂刊。 《存目》有《御侮集》二卷,似即一书。
《襄阳守城录》一卷
宋赵万年撰。 昭文张氏有旧抄本。
《咸淳遗事》二卷
不著撰人。 《墨海金壶》本。 守山阁本。
《大金吊伐录》四卷
不著撰人。 《墨海金壶》本二卷。 守山阁本。
《汝南遗事》四卷
元王鹗撰。 泽古斋本。 借月山房本。 指海本。
《皇元征缅录》一卷
不著撰人。 称英宗为今上,是亦成于至治之初。所载征缅事,多与《元史?缅国传》相同。自大德二年以下,更足补正史所未备。 阮氏曾录进呈。 守山阁刊本。
《招捕总录》一卷
不著撰人。 纪元代招捕事,起于世祖至元,讫于英宗至治。分二十九种,其事多不见于正史,而实有关于正史。阮氏曾依旧抄录进呈。 守山阁刊。 友芝按,二书皆《元政典》中之子篇,苏天爵采入《元文类》,此单行者,当自《文类》中录出,以欺藏书家。进者、刊者,都未详考。
《钱塘遗事》十卷
元刘一清撰。 扫叶山房本。
《平宋录》三卷
元刘闽中撰。 《墨海》本。 守山阁本。
《弇山堂别集》一百卷
明王世贞撰。 明万历庚寅刊。
《革除逸史》二卷
明朱睦桔撰。 明刊本。 指海本。
右杂史类
《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卷五 独山莫友芝子偲
史部六
诏令奏议
《上谕内阁》一百五十九卷
雍正元年至十三年。 刊本。
《硃批谕旨》三百六十卷
雍正十年奉敕校刊。 朱墨套板。 金陵翻刻本。 扬州排印本。 江西排印本。 金陵排字本。
《两汉诏令》二十三卷
西汉十二卷,宋林虙编。 东汉十一卷,宋楼昉编。 路小洲有宋刊本,不真,疑明初刊本。
《宋大诏令》二百四十卷
昭文张氏有抄本,缺四十四卷,不载编人。始建隆,讫宣和。
《政府奏议》二卷
宋范仲淹撰。 《范文正全集》明本。 今本。 元元统刊本。《目录》有“元统甲申,褒贤世家岁寒堂刊”木印。见昭文张氏《书志》。 天一阁有明嘉靖辛酉,范惟一校刊本《奏议》十七卷,《书牍》一卷,《奏议续集》二卷。
《陆宣公奏议》十五卷
宋郎煜注。 元至正刊本。 又明刊本三十二卷。
《包孝肃奏议》十卷
宋包拯撰。 明正统元年胡俨刊。 嘉靖三十四年雷逵刊本。 同治初,李瀚章刊本。 宋淳熙元年,赵磻老庐州刊本。明刊本依之。 《庐阳三贤集》本。
《尽言集》十三卷
宋刘世安撰。 明刊本。
《左史谏草》一卷
宋吕午撰。 依阁抄本。
《李忠定公奏议》六十九卷《附录》九卷
宋李纲撰。 《四库》存目。 明正德刊本。
《商文毅疏稿略》一卷
明商路撰。 《四库》依天一阁抄本著录,云刊本久佚。
《王端毅奏议》十五卷
明王恕撰。 正德辛巳,三原令王成章刊。
《马端肃奏议》十二卷
明马文升撰。 正德十五年刊本。《序》称本二十七卷。 此为巡抚张公所选定。 嘉靖丁未,魏尚纶编刊本十六卷。
《关中奏议》十卷
明杨一清撰。 《天一阁书目》有刊本十八卷。 嘉靖初刊本。 嘉靖二十九年刊本。 道光中云南刊本。
《杨文忠公三录》七卷
明杨廷和撰。 刊本。
《胡端敏奏议》十卷
明胡世甯撰。 《天一阁目》有刊本。 明嘉靖刊本。 顾霑刊本十二卷。
《何文简疏议》十卷
明何孟春撰。 万历初赵贤刊本。
《垂光集》二卷
明周玺撰。 温陵刊本。
《孙毅菴奏议》二卷
明孙懋撰。 明刊本。
《玉坡奏议》五卷
明张源撰。 刊本。
《南宫奏稿》五卷
明夏言撰。 明王廷瞻刊本。
《讷溪奏疏》一卷
明周怡撰。 《讷溪集》明刊本。 指海本。
《两河经略》四卷
明潘季驯撰。 刊本。
《两垣奏议》一卷
明逯中立撰。 附刊中立《周易劄记》后本。 泽古堂本。 借月山房本。 指海本。
《周忠愍奏疏》二卷
明周起元撰。 周氏裔孙刊本。
《张襄壮奏疏》六卷
国朝张勇撰。 刊本。
《靳文襄奏疏》八卷
国朝靳辅撰。 公子治豫刊本。
《华野疏稿》五卷
国朝郭琇撰。 郭氏裔孙刊本。
《诸臣奏议》一百五十卷
明杨士奇等奉敕编。 明永乐官刊本。 《总目》称当时书成,刊印仅数百本,板藏禁中,世颇希有。 今旧家藏当时印本,每册首钤“广运之宝”。 太仓张溥有详节本。 《四库》存目。
《名臣经济录》五十三卷
明黄驯本。 明新安刊本。
《右编》四十卷
明唐顺之编。 南京祭酒刘日甯补订刊本。 《四库》存目。
《钦定名臣奏议》二十卷
乾隆四十六年奉敕编。 聚珍板本。 闽覆本。
右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
史部七
传记类
《孔子编年》五卷
宋胡仔撰。 嘉靖戊寅胡氏耘经轩刊本。 嘉庆戊寅胡培翚刊本。
《孔氏祖庭广记》十二卷
金孔元措撰。 钱塘何氏有大蒙古元年刻本,即宋淳佑二年也。 此本见昭文张氏《志》。 孙氏平津馆有抄本。 琳琅馆新刊本。 《四库》未收。
《东家杂记》二卷
宋孔传撰。 《四库》依宋刊录。 黄丕烈有宋刊本。 近刊《琳琅馆丛书》本,与《祖庭广记》合刊。
右传记类圣贤之属
《晏子春秋》八卷
撰人名氏无考。旧题晏婴撰者,误也。 明李氏緜眇阁抄本。 明李先刊本六卷。 吴勉学《二十子》本四卷。 《子汇》本二卷,劣。 孙星衍校本七卷,附《音义》二卷,刊入《经训堂丛书》。又黄氏刊本,皆善。 明吴怀保校刊本二卷。 吴方山藏元刊本,在昭文张氏。 孙渊如得元刊本,授吴山尊付刊,顾千里为之校,最善。 明成化间刊本。
《魏郑公谏录》五卷
唐王方庆撰。 明正德二年刊本,杜启《序》。 嘉靖刊本,末附彭年《辑补》一卷。 秀野草堂康熙间刊本。 乾隆中刊本。
《李相国论事集》六卷
唐蒋偕撰。 《四库》依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指海本。
《杜工部年谱》一卷
宋赵子栎撰。 道光壬午山阴杜春生校宋刊本,题《杜工部草堂诗年谱上卷》。
《杜工部诗年谱》一卷
宋鲁訔撰。 道光壬午杜春生刊,题《下卷》。
《韩柳年谱》八卷
雍正庚戌,马曰璐合刊。
《绍陶录》二卷
宋王质撰。 昭文张氏有旧抄本《云韩堂绍陶录》二卷。
《辩诬笔录》一卷
宋赵鼎撰。曰辨张邦昌僭干王时,雍权京畿,提刑有新奉玉音之语;曰辨盗用都督府钱十七万;曰辨资善堂汲引亲党。皆秦桧恶其逼己,诬以去之,又忌其复用,讽为加诬之事,并与史相证。 阮氏以进呈。
《金陀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
宋岳珂撰。 明嘉靖唐一鹏刊。 国朝月志景重编本,多后十卷。其原本卷数,则减并于其旧。 昭文张氏有元至正二十三年刊。 《金陀》书当时《初编》刊于檇李,《续编》刻于南徐,端平甲午合刊于庙塾。元季重刊于西湖书院。 明嘉靖壬寅,晋江洪富刊本。后十七年,莆田黄日敬修补。编中有《忠武文集》十卷,《四库》载《文集》仅一卷,未及搜之此书也。 近杭州刻本。
《魏郑公谏续录》二卷
元翟思忠撰。 元统中刊本。 聚珍本。 闽覆本。
《诸葛武侯传》一卷
宋张栻撰。其集不载,乃宋刊单行本。阐发、考证极确。 阮氏以进呈。
《种太尉传》一卷
宋和汾散人赵起得君撰。 汲古阁旧抄本。
《鄜王刘公家传》三卷
不著撰人。记刘光世战绩。
《复斋郭公言行录》一卷
元刊本。 元福州路儒学教授徐东述。 郭公名郁,汴之封邱人。仕元,历官至福建都转运盐使,所至有声。 阮氏曾录进呈。
《徐文清公家传》一卷
文清名侨,字崇甫,婺之义乌人。《宋史》有传。理宗时人。此传宋朱元龙等撰,有可补史阙者。附《毅斋诗集别录》一卷,亦流传绝少。 阮氏以进呈。
《诸葛忠武书》十卷
明杨时伟编。 明万历己未,杨时伟合刊《忠武》、《靖节》二编本。
《甯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一卷
不著撰人。 指海本。
《朱子年谱》四卷《考异》四卷《附录》二卷
国朝王懋竑撰。 乾隆辛未白田草堂刊本。 道光中江宁刊本。 粤雅堂本。 《朱子年谱》旧有明洪武甲戌裔孙景刊本。 宣德六年叶氏刊本。 嘉靖间李默刊本、婺源洪氏本皆五卷。 建宁朱氏本。 武进邹氏本。
右传记类名人之属
《古列女传》七卷《续列女传》一卷
汉刘向撰。 明黄省曾刊本。 阮福道光时刊仿宋绘图本。 又郝氏刊《补注》本。 汪氏《辑注》本。 顾抱冲仿宋刊本,附《考证》一卷。佳。
《襄阳耆旧记》三卷
晋习凿齿撰。 国朝任兆麟刊《心斋十种》本。
《襄阳耆旧传》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所序人物上起周秦,下迄五代,盖宋人依习氏本重编。版心有“五云溪活字”两行,见《爱日精庐藏书志》。 明五云溪活字本。
《高士传》三卷
晋皇甫谧撰。 《汉魏丛书》本。 《古今逸史》本。 明黄省曾刊本。
《卓异记》一卷
旧本或题唐李翱、或题唐陈翱、或题唐陈翰。 《广秘笈》本。 《历代小史》本。 顾氏《文房小说》本。 《续百川学海》本。 钱氏《敏求记》有乐史《广卓异记》二十卷。
《春秋列国诸臣传》三十卷
宋王当撰。 《通志堂经解》本。 《爱日精庐志》云,《臣传》旧抄本题云《新刊标注蜀本王学士当春秋臣传》。直学省元曾基之、学諭省元丘文之同校正。
《廉吏传》二卷
宋费枢撰。 路小洲有述古堂抄本。
《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一卷
宋绍兴戊辰,王佐榜进士题名也。 胡心耘有宋刊本。 弘治中会稽王鉴之刊本,题《朱子同年录》。 明初刊本。 国初刊本。 乾隆癸卯活字板本。
《伊雒渊源录》十四卷
宋朱子撰。 吕氏刊《朱子遗书》本。 《正谊堂丛书》本。 明嘉靖乙丑刊本。 元至正癸未,苏天爵伯修在鄂刊于武昌郡庠。既涖浙,又命刻于吴学。郡守萧仁甫相成之子。至正九年已丑三月,详李世安《后序》。 郘亭有吴本,同治戊辰十一月收于泰州肆中,盖此书传本最旧者。 《续录》六卷,明谢铎撰刊。
《名臣言行录前集》十卷《后集》十四卷《续集》八卷《别集》二十六卷《外集》十七卷
宋朱熹撰。 安福张鳌山刊本。 道光元年洪莹仿宋刊本,佳。 万历丁未扬州刊本。 崇祯癸酉南京刊小字本。 崇祯戊寅张来刊本。
《名臣碑传琬琰集》一百七卷
宋杜大珪编。 《四库》著录依浙江孙仲曾家本。 路小洲有宋刊本。 天一阁有抄本。 阳湖孙氏有宋刊,每页二十行,行二十五字。上二十七卷,中二十五卷,下二十五卷。称宋本,实明初刊本。
《中兴四将传》四卷
宋章颖撰。 昭文张氏有抄本 。 又《千顷堂书目》有《南渡十将传》十卷。
《钱塘先贤传赞》一卷
宋袁韶传。 元至正二年重刊本。 明刊本。 知不足斋本。
《庆元党禁》一卷
不著撰人。 知不足斋本。
《宝佑四年登科录》一卷
宋文天祥榜进士题名也。 有宋刊本。 明初刊本。 乾隆癸卯活字本。
《莆阳比事》七卷
宋李俊甫撰。俊甫字幼杰,莆田人。是编见《宋史?艺文志》,成于嘉定间,取唐以来凡莆阳事之可传者,绮分璧合,釐为七卷。明人林兆珂曾以宋本翻刊。 阮氏依抄进呈。
《京口耆旧传》九卷
不著撰人。 守山阁本。 道光二十九年贺鸣谦刊本。似是排字本。
《昭忠录》一卷
不著撰人。 《墨海金壶》本。 守山阁本。 粤雅堂本。
《敬乡录》十四卷
元吴师道撰。 《四库》依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唐才子传》八卷
元辛文房撰。 嘉庆中王氏刊本。 日本《佚存丛书》活字本十卷。 指海本十卷。
《元朝名臣事略》十五卷
元苏天爵撰。 聚珍板本。 闽覆本。 昭文张氏有元元统乙亥余志安勤有堂刊本。
《元统元年进士题名录》一卷
有元刊本。余志忠榜进士题名也。色目一甲一名为同同,二名即忠宣公。
《洪武四年登科录》一卷
《艺海珠尘》本。
《浦阳人物记》二卷
明宋濂撰。 知不足斋本。 《宋文宪全集》本。
《古今列女传》三卷
明解缙等奉敕撰。 永乐九年内府刊。
《殿阁词林记》三十二卷
明廖道南撰。 明詹氏刊本。
《嘉靖以来首辅传》八卷
明王世贞撰。 内刊本。 借月山房汇抄本。
《明名臣琬琰录》二十四卷《续录》二十二卷
明徐纮编。 刊本。
《两浙名贤录》五十四卷《外录》八卷
明徐学乾聚撰。 刊本。 《四库》存目。
《今献备遗》四十二卷
明项笃寿撰。 刊本。
《百越先贤志》四卷
明欧大任撰。 万历壬辰游朴刊本。 《岭南遗书》本。
《元儒考略》四卷
明冯从吾撰。 刊本。
《国史满洲名臣传》四十八卷《汉名臣传》三十二卷又《贰臣传》十二卷《逆臣传》四卷
坊刊本。
《国史儒林文苑传稿》
阮元撰集。
《国史忠义传稿》八册 卷
郘亭在京师收写本,以付黄子寿。
《从政观法录》三十卷
国朝朱方增,辑取《国史名臣传》所载,去繁存要,仍每人为一传,凡二百八十人。道光庚寅刊。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十二卷
乾隆四十一年奉敕撰。 浙中刊本。
《宋元学案》一百卷
国朝黄宗羲、全祖望原辑,王梓材增补。 道光丙午,何绍基刊之京师。
《明儒学案》六十二卷
国朝黄宗羲撰。 康熙中刊本。 近有覆本。
《中州人物考》八卷
国朝孙奇逢撰。 《四库》依抄本。
《明名臣言行录》九十五卷
国朝康熙初徐开仕撰。 崑山徐氏刊本。
《皇朝献徵录》
国朝钱仪吉撰。取各家文集中碑志传记之文,依次编集,有加无已,闻已得八十馀册,后不知更增若干。
《东林列传》二十四卷
国朝陈鼎撰。 康熙中刊本。 山寿堂刊本。
《儒林宗派》十六卷
国朝万斯同撰。 辨志堂刊本。
《明儒言行录》十卷《续录》二卷
国朝沈佳撰。 刊本。
《史传三编》五十六卷
国朝朱轼撰。 《朱文端十三种》本。
右传记类总录之属
《孙威敏征南录》一卷
宋藤元发撰。 《墨海金壶》本。
《骖鸾录》一卷
宋范成大撰。 知不足斋本。 《石湖三录》本。 眉公《秘笈》本。 近华亭张诗舲刊本,极精。
《吴船录》二卷
宋范成大撰。 知不足斋本。 《广秘笈》本 。 《艺圃搜奇》本。 《石湖三录》本。
《入蜀记》六卷
宋陆游撰。 《放翁文集》本。 知不足斋本。 《艺圃搜奇》本。 《广秘笈》本,四卷。
《西使记》一卷
元刘郁撰。 《古今说海》本。 《学海类编》本。 《学津讨源》本。
《保越录》一卷
不著撰人。 《学海类编》本。
《闽越巡视纪略》六卷
国朝杜臻撰。 刊本。
《松亭行纪》二卷
国朝高士奇撰。 《江村全集》本。 《说铃》本。
《扈从西巡日录》一卷
国朝高士奇撰。 《江村全集》本。 《说铃》本。
右传记类杂录之属
史部八
史抄类
《吕东莱十七史详节》二百七十三卷
明正德丙子刘宏毅刊本。 《四库》存目。 《天禄后目》有宋元本十馀部。
《南朝史精语》十卷
宋洪迈撰。 乾隆五十二年,南城吴照刊。 《四库》存目。
《两汉博闻》十二卷
宋杨侃撰。 嘉庆戊午黄氏刊本,不著撰人。
《汉隽》十卷
宋林越撰。 明刊本。 又嘉靖中吴氏刊本。 《四库》存目。 又明凌氏文林绮绣刊本十六卷,改名《两汉隽言》。后六卷凌迪知续。
《通鉴总类》二十卷
宋沈枢撰。 明成化十六年官刊本。 万历司农监刊本。 元至正中刊本。 《天禄后目》有宋嘉定刊本三部。
《史纬》三百三十卷
国朝陈元锡编。 刊本。 《四库》存目。
《南北史捃华》八卷
国朝周嘉猷撰。 刊本。分三十五目,略依《世说》。
《南史识小录》八卷《北史识小录》八卷
国朝沈名荪、朱昆田同编。 无刊本。此书不分门类,张仲甫取其原本,增益排比,尚未刊行。
右史抄类
史部九
载记类
《吴越春秋》十卷
汉赵煜撰,徐天祐注。 元本、明本皆作徐天祜,非天祐也。《天禄后目》亦云然,盖字受之,固宜为祜也。 《汉魏丛书》、《古今逸史》、《二十一种秘书》本俱六卷。 昭文张氏有影宋抄本。 又有明初刊本,有徐注。 弘治中袁大伦刊本,佳。张藏似即此本。 阳湖孙氏有元大德刊本。 元本徐注十卷,末页二行云:“大德十年,岁在丙午三月音注,越六月书成刊板,十二月毕工。”后天祐及绍兴路学官题名五行。每页十八行,行十七字。 明万历丙戌,武林冯念祖翻刊徐注本于卧龙山房,甚精工。见天禄琳琅。 张氏《爱日精庐藏书志》,《吴越春秋》,嘉定甲申,新安汪氏纲与《越绝书》同刊。 《天禄后目》有宋绍兴十年刊本。云《总目》但见元大德丙午重刊本,未窥中秘之藏也。 《后目》所收,亦徐天祐音注。所谓“绍兴十年,岁在丙午”,盖书贾以大德本作伪,非宋本也。
《越绝书》十五卷
汉袁康撰。 明初刊本。 《古今逸史》本。 田汝成本,昭文张氏藏。 明张佳胤校刊本。 丁文伯刊本。
《华阳国志》十二卷《附录》一卷
晋常璩撰。 《四库》依张佳胤嘉靖甲子足本录。 《汉魏丛书》本、《古今逸史》皆不全。 明何宇度本良。 《函海》本全。 嘉庆甲戌,廖寅题襟馆本,乃顾千里校。 宋元丰中,吕大防成都刊本。 嘉泰甲子李?刊本。 宋李?嘉泰甲子本,校明何镗吴琯本,增出卷十之上、中两卷。李、廖二卷皆有之。
《邺中记》一卷
晋陆翙撰。 聚珍本。 闽覆本。 《续百川学海》本。
《十六国春秋》一百卷
魏崔鸿撰。 明屠乔孙等刊本。 乾隆辛丑仁和汪日桂重刊本。 此书《四库目》以为即屠、项二君所伪作,然《汲古阁秘书目》有精抄本二十册二套,称系从宋板抄出,在刻本之前。屠、项刻此书在万历中,而毛氏家藏已有抄本,即使伪托,亦前人所为,决非二君自作自为也。
《十六国疆域志》十六卷
国朝洪亮吉撰刻。
别本《十六国春秋》十六卷
魏崔鸿撰。 《汉魏丛书》本。
《蛮书》十卷
唐樊绰撰。 聚珍板本。 闽覆本。 桐华馆刻本。 琳琅秘室本。 《云南备徵志》本。
《钓矶立谈》一卷
不著撰人。 《淡生堂馀苑》本。 曹楝亭刻本。 知不足斋本,佳。
《江南野史》十卷
宋龙衮撰。 《四库》依抄本。 《淡生堂馀苑》本。
《江南别录》一卷
宋陈彭年撰。 《历代小史》本。 《古今说海》本。 《学海类编》本。 《墨海金壶》本。
《江表志》三卷
宋郑文宝撰。 《艺圃搜奇》本。 《学海类编》本。 《墨海金壶》本。
《江南馀载》二卷
不著撰人。 知不足斋本。 《函海》本。 《龙威秘书》本。
《三楚新录》三卷
宋周羽翀撰。 《历代小史》本。 《古今说海》本。 《学海类编》本。 《续百川学海》本。 《墨海金壶》本。
《锦里耆旧撰》四卷
宋句延庆撰。 《读画斋丛书》本。
《五国故事》二卷
不著撰人。 《艺圃搜奇》本。 《淡生堂馀苑》本。 《学海类编》本。 《龙威秘书》本。 《函海》本。 知不足斋本。
《蜀梼杌》二卷
宋张唐寅撰。 《历代小史》本。 《艺圃搜奇》本。 《续百川学海》本。 《学海类编》本。 《艺海珠尘》本。 《函海》本。
《南唐书》三十卷
宋马令撰。 陈仁锡刻。 蒋国祥马、陆合刊。 《淡生堂馀苑》本。 《唐宋丛书》本。 《墨海金壶》本。 昭文张氏有元刻本,又茶梦室主人手抄本。 平津馆有明刻本,每页二十二行,行二十字。多《自序》一篇。
《南唐书》十八卷《音释》一卷
宋陆游撰。 明沈士龙刻。 蒋国祥合刻。 汲古阁刻元刻小字本。 明人撰《唐馀纪传》全袭此书,不过增删数字耳。 《秘册汇海》本无《音释》。 王士祯有其门人成名昭寄以宋椠四册,凡十五卷,与今刻十八卷编次小异。
《陆氏南唐书注》十八卷《唐年世总释》一卷《州军总音释》一卷
国朝汤运泰撰。 道光二年刻。
《九国志》十二卷
《四库》未收。 宋路振撰。 仪徵阮氏得曲阜孔氏旧抄残页,凡《列传》一百三十六篇,编为十二卷。曾以进呈。 守山阁刻本多《拾遗》一卷。
《续唐书》七十卷
国朝陈鱣撰。其书以南唐为正统,盖本之陈霆《唐馀纪传》而为之者,又用萧常、郝经等《续后汉书》之例。
《吴越备史》四卷《补遗》一卷
宋钱俨撰。 嘉靖中钱德洪刻本六卷。 《学津讨源》本。 扫叶山房本。 昭文张氏有精校本。 乾隆六十年刻钱时钰校补书六卷。
《安南志略》十九卷
元黎山则撰。 宝山蒋敦复有钱竹汀及其子某舟行写本。 姚名甫有旧抄本。 日本活字本。
《南汉书》十八卷《丛录》二卷《南汉文字》四卷
国朝梁廷柟撰。 道光已丑刻。
《南疆逸史》十六卷
国朝万斯同撰。
《西魏书》二十四卷
国朝谢启昆撰。 乾隆已卯刻本。
《十国春秋》一百十四卷
国朝吴任臣撰。 康熙十七年,汇贤斋刻。 有翻本。
附录
《越史略》三卷
不著撰人。 守山阁本。
《朝鲜史略》六卷
不著撰人。 万历丁巳刻,本名《东国史略》。
《高丽史》一百三十九卷。
朝鲜人郑麟趾撰。 《四库存目》著录只二卷,乃残本也。 昭文张氏有抄足本。 朝鲜刻本。
《琉球国志略》十六卷
国朝周煌撰。 聚珍板本。 《提要》遗未录。 周氏刻本。
《吾妻镜》五十二卷
亦名《东鉴》,即日本国史也。 朱竹垞有跋,无撰人名氏。
《藩部要略》十八卷《表》四卷
国朝祁韵士撰。 道光丙午刻。
右载纪类
史部十
时令类
《岁时广记》四卷
宋陈元谅撰。 《学海类编》本,有《图说》一卷。《格致丛书》本,二十图全。 路小洲有旧抄本,完全无缺。 天一阁有二十四卷足本。
《岁华纪丽》四卷
唐韩谔撰。 王士祯以为胡震亨伪造,然钱遵王家有旧抄本七卷,之内有缺文,后见章邱李中麓藏宋刻本正同。据钱氏言,此书原有真本,或震亨稍微改辑耳。 《四库》存目。 《津逮秘书》本。 《唐宋丛书》本。
《御定月令辑要》二十四卷《图说》一卷
康熙五十四年,大学士李光地等奉敕撰。
右时令类
史部十一
地理类
《三辅黄图》六卷
不著撰人。 《汉魏丛书》、《古今逸史》本皆不全。 明嘉靖刘景韶刻本。 万历郭子华刻本。 经训堂、平津馆两《丛书》本皆善。经训多《补遗》一卷。 平津书一卷,系校宋本。 胡心耘见过宋板,不全。 张《志》,《黄图》毛斧季校宋本,页十行,行二十字至二十二、三字不等。卷二建章宫条“构”字注“御名”,盖据南宋高宗时刻本。首尾通一卷,合《隋志》。
《历代宫殿名》一卷
宋李昉等奉敕撰 。 昭文张氏有旧抄本。
《长安宫殿考》二十卷
国朝汪士鋐撰。 南汇吴氏家藏旧抄本,未刻。
《禁扁》五卷
元王士点撰。 曹楝亭刻本。
右地理类宫殿疏之属
《元和郡县志》四十卷
唐李吉甫撰。 聚珍板本。 岱南阁校刻本三十四卷,补《目录》一卷,《遗文》一卷。 影宋抄本作《元和郡县图志》,宋淳熙三年张几仲子颜刻,有《目录》二卷。今在杭州瞿氏。 近有严氏《志补》,已刻。 张氏旧抄缺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三十六等凡六卷。 近江宁刻本。 广东刻本。
《太平寰宇记》一百九十三卷
宋乐史撰。 活字板本。 乾隆癸丑乐氏刻本。 钱遵王家有足本。 江西万庭兰重刻宋本,附《大清一统志表》,校正舛误,又补《四库》本所缺,定为一百九十二卷,《补缺》八卷,《纪元表》一卷。 王渔洋云,金陵焦氏有宋刻。今藏吴庐侍郎家。 季氏抄卷第四及一百十三至一百十九,凡八卷。 近刊本。
《舆地纪胜》二百卷
《四库》未收。 宋王象之撰。 述古堂有宋刻足本。 阳湖孙氏、昭文张氏、仪徵阮氏均有抄本,不全,共缺三十二卷。阮文达曾以进呈。 道光二十九年,扬州岑氏惧盈斋刻本。 咸丰五年,广东粤雅堂刻本 。 近刊本。
《天下名胜志》五十一册共一百九十八卷
明曹学佺纂刻本。 《四库》存目。
《寰宇通志》一百九十卷
明陈循等撰。 景泰中刻本。
《读史方舆纪要》百六十卷《图表》五卷
国朝顾祖禹撰,彭元瑞校本。 道光中,成都龙万育敷文阁刻。 安康张氏鹏翂校刊。
《天下郡国利病书》一百二十卷
国朝顾炎武撰。 嘉庆间,成都龙万育活字板校印,寻刻板,与《方舆纪要》并得其稿。今存兴化某氏,盖未成之书。 顾氏又有《肇域志》若干卷,亦采掇而未贯串之稿。今存杭州许氏。
《元丰九域志》十卷
宋王存等奉敕撰。 聚珍板本。 闽覆本。 乾隆四十九年冯氏刻本。 季《目》有抄本二十四卷,似附古迹,所谓民本也。十卷则官修原本。 传是楼影宋本,字密而小。佚第十卷,以苏州朱焕家抄本补之。闽中刻本不精,如睦州宣和中改严州,此书未改,出于北宋可知。 近刊本。
《虞地广记》三十八卷
宋欧阳忞撰 。 聚珍板本。 闽覆本。 黄丕烈仿宋刻本,附《札记》二卷。 曾藏元和吴氏,秀水朱氏。 近刊本。
《方舆胜览》七十卷
宋祝穆撰。 内府及平津馆,均有宋咸淳丁卯刻本。 路小洲亦有宋刻本。 宋刻黑口本,每页二十八行,行二十三字。其中事要标以大书,则跨两行。
《一统志案说》十六卷
道光丁亥,张氏活字板印本题顾炎武撰。张穆云,此书杂纂顾祖禹《方舆纪要》中《总论》,合为一编,非炎武所作也。
《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二十卷《皇朝舆地韵编》 二卷《图》一卷
国朝李兆洛撰。以《皇舆表》、《一统志表》表历代沿革不便检寻,乃取历代《史》、《志》郡县名,依韵编次,而以今地名释之。颇足为读史之助。 道光二十年,辈学斋活字板印。 咸丰末,邓传密又刊本于湖南。
《明一统志》九十卷
明李贤等奉敕撰。 天顺五年刻大字本。 弘治乙丑,慎独斋刻本。 《元大一统志》一千卷 ,今世仅有残本。《潜研堂集》有跋语。
《大清一统志》五百卷
乾隆二十九年奉敕撰。 内府刻本。 近年国史馆重修告成,仅写清本二分,以卷帙繁重未刻。然所修亦不如旧本精善。 近常州活字板本。
《一统舆地全图》五十叶
国朝李兆洛,仿乾隆图之义分为八排,兼列里方及经纬度,府厅州县道光间现名。刻不能精,亦无村镇小地名,然较《一统志图》为佳。近年陈延恩又刻李图,编本便于挂壁,排挤促狭,又逊原图矣。 李又有写本《历代舆地图》,不能甚精。
右地理类总志之属
《吴郡图经续记》三卷
宋朱长文撰。 明嘉靖戊申,钱氏悬磬堂刻本。 黄丕烈有宋刻,云即钱氏所藏,而钱刻本又多舛误。 《学津讨源》本。 琳琅秘室本。 胡心耘亦有宋本。
《乾道临安志》三卷
宋周淙撰。 《四库》依孙仰曾家刻残本。
《淳熙三山志》四十二卷
宋梁克家撰。 《四库》依抄本录上三种。 昭文张氏有旧抄本。
《淳佑临安志》六卷
宋施谔撰。 原十卷,缺首四卷。张氏《志》云,存城府、山川两门,未详凡若干卷。阮氏曾进呈。
《绍熙云间志》三卷《续》一卷
宋杨潜撰。 嘉庆壬戌沈氏刻。 云间即今江南之华亭,在宋兼今松江全郡地。此《志》繁简得中,成于绍熙四年。 阮氏曾进呈。
《嘉定镇江志》二十二卷《附录》一卷《校勘记》一卷
宋卢宪撰。 道光二十二年,丹涂包良臣刻。陈直斋《书录》载是书三十三卷。 阮氏曾以进呈。
《咸淳毘陵志》三十卷
宋史能之因宋慈未成之稿续撰。 嘉定钱氏、阳湖孙氏有抄本,缺第二十卷,又缺十一卷第一页,又二十卷少六、七两页。嘉庆耿辰赵怀玉刻。 近人收吴枚菴旧藏宋本,缺处与赵刻同。 曾收宋本,经人校其十一卷,阙叶已补填。
《淳佑玉峰志》三卷《续志》一卷
宋阳羡进士凌万顷叔庆、陈留边实同撰。其《续志》则实撰。考崑山文献,以二书为最古。见张氏《藏书志》。 阮氏曾进呈。
《吴郡志》五十卷
宋范成大撰。 汲古本。 《墨海金壶》本。 守山阁本,附《校勘记》一卷。 汪氏有大字宋本。 绍定初,广德李寿朋刻本。 昭文张氏有宋刻配陈抄本。
《新安志》十卷
宋罗愿撰。 明翻宋刻本。 康熙戊子歙黄氏刻本。 李爰得刻本。
《嘉泰会稽志》二十卷《宝庆续志》八卷
宋施宿等撰。 明正德耿午仿宋刻本。 近年山阴杜氏刻本。
《剡录》十卷
宋高似孙撰。 宋嘉定乙亥刻本。 汪氏有影宋本。 道光八年,嵊令李式圃刻本。
《嘉定赤城志》四十卷
宋陈耆卿撰。 明弘治丁巳谢铎重刊本,昭文张氏藏。 《台州丛书》本。 宋刻黑口大字本,每页二十二行,行二十字。
《宝庆四明志》二十一卷《开庆续志》十二卷
《四明志》宋罗濬撰。《续志》宋梅应发、刘锡回撰。 《四明五志》本。 刻本。
《澉水志》八卷
宋常棠撰。 刻本,附明董榖《续志》九卷,《盐邑志林》二卷。
《景定建康志》五十卷
宋周应合撰。 明嘉靖刻本。 万历刻本。 嘉庆六年苏州刻本。 黄丕烈有旧抄本。
《景定严州续志》十卷
宋郑瑶、方仁荣同撰。 黄丕烈有宋刻本《前志》,仅存首三卷。《养新录》有跋。 姚若有影抄本。
《咸淳临安志》九十三卷
宋潜说友撰。 宋刻本,每半页十行,行大小二十字。 道光十年,杭州汪氏刻本九十五卷,《补缺》一卷,《札记》三卷。
《类编长安志》十卷
元京兆路儒学教授薛延年校正,取宋敏求《长安志》,芟繁提要,增入金元沿革,分门类聚,故曰《类编》。张金吾藏菉竹堂旧抄。
《重修琴川志》十五卷
元卢镇撰。字子安,淮南人。至正间以领兵副元帅,兼知常熟判事。琴川,常熟地名也。 阮氏有刻本。 汲古毛氏刻本。 张金吾云,言耐恩藏有田元刻本。 阮氏曾进呈。
《至顺镇江志》二十一卷《校勘记》二卷
不著撰人。 丹徒包良臣刻,后附《舆地纪胜》内《镇江府》一卷。 张金吾云,此志凡一百门,详赡赅洽。
《至元嘉禾志》三十二卷
元徐硕撰。 元刻本。 姚若有旧抄本。 张金吾亦有之。
《大德昌国州图志》七卷
元冯复京、郭荐等同撰。 《四库》依抄本。 《四明五志》本。
抄本《崑山郡志》六卷
元埔城杨德譓撰。字履祥,自号东溪老人。事迹无考。元成宗元贞二年,升昆山为州,故曰《郡志》。 见张金吾《书志》。 阮氏进呈。
《齐乘》六卷
元于钦撰。 乾隆中周氏刻本。 明嘉靖甲子,四明杜思知青浦,翻刻元至正本。 元至正十一年辛卯,其子潜刻于浙。
《至正金陵新志》十五卷
元张铉撰。 平津馆有至正四年刻本,每页十八行,行十八字。内有明补修本。 上海郁氏亦有之。 又于上海肆中见一部,并有修板。 张金吾有陈眉公旧藏元刻。
《无锡县志》四卷
不著撰人。 明刊本。
《苏州府志》五十卷《图》一卷
明洪武时刻本,郡人卢熊籍。损益旧《志》,釐然大备。见张金吾《藏书志》。
《姑苏志》六十卷
明王鏊撰。 明正德丙寅刻本。
《武功县志》二卷
明康海撰。 正德己卯刻本。 万历刻本。 乾隆二十六年孙景烈刻本。 得月簃刻本。 风满楼刻本。 耿氏刻本。 道光八年党氏刻本。
《朝邑县志》二卷
明韩邦靖撰。 道光四年,南海叶梦龙刻本。 《得月簃丛书》本。 王元启《惺斋杂著》有《校正朝邑志》,臆改不佳。
《岭海域图》一卷
明姚虞撰。 《目》中载此图而不及诸全图,体例未纯,不无可议。 《岭南丛书》本。 嘉应吴氏校刻本。 守山阁本。
《滇略》十卷
明谢肇淛撰。 万历刻本。 新刻本。
《吴兴备志》三十二卷
明董斯纯撰。 路小洲有刻本。
《湖录》一百五卷
国朝郑元庆撰。原一百二十卷,未刻行。乾隆初修《湖州府志》,用为蓝本。
《皇舆表》十六卷
康熙中,学士揆叙等奉敕撰。 内府刊。
《钦定热河志》八十卷
乾隆四十六年奉敕撰。 道光八年新修《承德府志》更详。
《钦定日下旧闻考》一百二十卷
乾隆三十九年奉敕撰。 内府刊本。
《日下旧闻》四十二卷
国朝朱彝尊撰。 六峰阁刻本。
《宸垣识略》十六卷
国朝吴长元撰。 池北草堂刻巾箱本。
《新疆志略》十卷
道光中徐松撰。 官本 。松筠奏进。
《皇清职贡图》九卷
乾隆十六年,大学士傅恒等奉敕撰。 《提要》入《外记》。 亦有案语。
《乾隆府厅州县图志》五十卷
国朝洪亮吉撰。无甚发明,特《一统志》节本,便于携带。较之世所通行《广舆记》,稍雅饬耳。 洪氏乾隆戊申刻本。
《钦定盛京通志》一百二十卷
乾隆四十四年,阿桂等奉敕撰。 实一百三十卷。
《畿辅通志》一百二十卷
国朝直隶总督李卫等监修。 雍正乙卯刻。 各省《通志》多有续修之本,每胜原本。《四库》所载皆失。凡《地志》,上取其最古者,以叙次之雅;下取其最新者,以其蒐采之详。
《江南通志》二百卷
国朝两江总督赵宏恩等监修。 乾隆丙辰刻。
《安徽通志》二百六十卷
道光十年陶澍总修。
《江西通志》一百六十二卷
国朝江西巡抚谢旻等监修。 雍正十年刻。
《浙江通志》二百八十卷
国朝浙江总督稽曾筠监修。 乾隆丙辰刻。
《福建通志》七十八卷
国朝浙闽总督郝玉麟等监修。 乾隆丁巳刻。
《湖广通志》一百二十卷
国朝湖广总督迈柱等监修。 雍正癸丑刻。
《湖北通志》一百卷
嘉庆八年,吴熊光等总修。
《湖南通志》二百二十八卷
国朝河东总督王士俊等监修。 雍正十三年刻。
《豫东识小录》二卷
国朝朱云锦撰。 嘉庆戊寅刻。
《山东通志》三十六卷
国朝山东巡抚岳濬等监修。 乾隆丙辰刻。
《山西通志》二百三十卷
国朝山西巡抚觉罗石麟等监修。 雍正甲寅刻。
《陕西通志》一百卷
国朝陕西总督刘于义等监修。 雍正十三年刻。
《甘肃通志》五十卷
国朝甘肃巡抚许容等监修。 乾隆丙辰刻。
《四川通志》四十七卷
国朝四川总督黄廷桂等监修。 乾隆丙辰刻本。 嘉庆二十一年常明等重修本,二百二十六卷。
《广东通志》六十四卷
国朝广东巡抚郝玉麟等监修。 雍正辛卯刻。 道光二年阮元等重修本,三百三十卷。
《广西通志》一百二十八卷
国朝广西巡抚金釭等监修。 嘉庆六年谢启昆重修本,二百七十九卷。
《贵州通志》四十六卷
国朝云贵总督鄂尔泰等监修。 乾隆辛酉刻。
《历代帝王宅京记》二十卷
国朝顾炎武撰。 嘉庆戊辰顾锡祉来贤堂刊本。 《苏州府志》,此书一名《历代都城宫阙考》。
《萧山县志误刻》三卷
国朝毛奇龄撰。 《西河全书》本。
右地理类都会郡县之类
《水经注》四十卷
汉桑钦撰。 单《水经》,《说郛》、《汉魏丛书》等本。 明新安吴琯刻本。 康熙架午项絪玉渊堂本。 天都黄晟翻项本。 明嘉靖甲午黄省曾刻本。 朱谋玮校笺本,万历中刻。 聚珍板本。 闽中覆本。 戴震改定本,微波榭刻。苏杭缩徐本。 昭文张氏有冯已苍据柳大中影写宋本校者,又以朱郁仪校及谢耳伯所见宋本补校。
《水经注集释订讹》四十卷
国朝沈炳巽撰。 《四库》依抄本录。
《水经注释地》四十卷《水道直指》一卷《补遗》二卷
国朝张匡学撰。 嘉庆二年,新安张氏刻。
《水经注释》四十卷《刻误》十二卷《附录》一卷
国朝赵一清撰。 乾隆十九年赵氏刻本。 赵氏板后归振绮堂汪氏。
《吴中水利书》一卷
宋单锷撰。 《墨海金壶》本。 守山阁本。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二卷
宋魏岘撰。 明崇祯辛巳,陈朝辅刻本。 守山阁本。
《河防通议》二卷
元沙克汁撰。 守山阁本。
《治河图略》一卷
元王喜撰。 《墨海金壶》本。
《上虞县五乡水利本末》
元陈恬撰。 裒集自唐迄元兴废沿革事实,胪载甚略。 爱日精庐藏本。
《浙西水利书》三卷
明姚文灏撰。 道光四年刻《浙西备考》八卷。 王凤生撰。
《河防一览》十四卷
明潘季驯撰。 明万历庚寅刻本。 乾隆十三年刻本。 奏议类之《两河两经略》,即是书之第七卷之十二卷。
《三吴水利录》四卷
明归有光撰。 《别下斋丛书》本。
《北河纪》八卷《纪馀》四卷
明谢肇淛撰。 明刻本。 国朝阎廷谟有《北河续纪》八卷。 《四库》存目。
《水利刍言》一卷
抄本。爱日精庐藏。 明常熟李卿云撰。 论开浚白茆河事。 正德辛巳刻本。
《三吴水利考》十六卷
明张内蕴、周大韶同撰。 刻本。
《吴中水利书》二十八卷
明张国维撰。 崇祯丙子刻本。
《昆仑河源考》一卷
国朝万斯同撰。 指海本。
《山东运河备览》十二卷
国朝陆耀撰。 切问斋刊本。
《靳文襄公治河方略》八卷
即以《奏绩书》为底本重编,增首卷阁图。有东抚刻本,后又重刻小字本。
《畿辅河道水利丛书》十五卷共九种有图
国朝吴邦庆撰集。 道光四年刻本。
《居济一得》八卷
国朝张伯行撰。 正谊堂元刻本。
《治河奏绩书》四卷
国朝靳辅撰。附《河防述言》一卷。 《四库》依抄本。
《直隶河渠志》一卷
国朝陈仪撰。 《畿辅河道水利丛书》本。
《畿辅安澜志》五十六卷
嘉庆十四年,王履泰撰。 命武英殿聚珍板印。
《直隶河渠书》一百二卷
国朝戴震撰。方观承总督直隶时,属仁和赵一清撰《直隶河渠水利》一百三十二卷,后属东原删定为此编。未刻行,入周元理家。嘉庆乙巳,周氏之姻王履泰删并为五十六卷,易名《畿辅安澜志》献之朝。王履泰发北河效用,仍命武英殿刻行,而赵书、戴书尚有传抄本行世。 友芝案,履泰书虽窃赵、戴,而戴氏后续载北河事案,至嘉庆十二年止,亦非全据旧编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章学诚
姚秦·佛陀耶舍
南朝梁·萧子显
(汉)司马迁,(唐)司马贞 等注
清·梁廷楠
周·辛銒
清·陈廷枢
(唐)孙棨
(明)悟真子
天忏生
清·葛虚存
谢云声
(清)徐锡龄、钱泳
明·唐志契
(清)劉良璧 纂輯
汉·刘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