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十一治体五治法上-皇朝经世文编
卷十一治体五治法上
治法论
陆陇其
帝王之道。中而己矣。惟中故缓狱措刑而不厌其宽。诘奸锄暴而不厌其严。治具悉而不厌其烦。独持大体而不厌其简。此唐虞三代之治。所以万世莫与京也。苟不审其中。而徒徇于一偏。方其宽也。则奸宄肆行而不知诘。方其严也。则无辜触网而不知恤。方其烦也。则天下多事而吏弗能纪。方其简也。则教弛法废而上弗知饬。安在其能振风俗而感人心乎。汉唐宋之所以有古治遗意者。则以其宽严烦简偶合于中也。其所以不如三代者。则以合而有未尽合也。今 皇上绍承先烈。思所以整齐风俗。和辑人心。则宽严烦简之间。诚不可不加之意。然愚窃谓今日为宽严烦简之说者。皆未得其要而徒徇一偏者也。故见周礼之委曲烦重。则以为宜用烦。见太公之三月报政。则以为宜用简。见汉高三章之约。则以为宜用宽。见诸葛严峻之治。则以为宜用严。夫周公之治周诚烦矣。然其间岂无简者存乎。太公之治齐诚简矣。然其间岂无烦者存乎。汉高孔明诚一以严而一以宽矣。然宽者岂无用严之处。严者岂无用宽之处乎。盖宽严烦简者。为治之大体。因乎时者也。宽严并用。烦简互施者。为治之大要。随乎事者也。故善为政者。贵因时而知变。又贵因事而知变。苟谓时可宽而一乎宽。或可严而一乎严。犹未知宽严之变者也。谓时可简而一乎简。或可烦而一乎烦。犹未知烦简之变者也。 皇上垂统方新。比之于周。则正成康制礼作乐之会也。其道宜用详。拟之于汉。则又文景与民休息之会也。其道宜用宽。此今日之时则然也。然以其事论之。则又有不可概论者。愚请得指其一二。而其它可以类推焉。今日之宜详者莫大乎尊卑上下之差别。宜简者莫要乎簿书文移之虚名。宜宽者在钱粮之诖误诏狱之株连。宜严者在吏胥之舞法守令之贪污。尊卑上下之辨。所以节淫侈定民志也。今胥隶得与搢绅同服。商贾得与公卿齐饰。而法制不立。其间将何所底止乎。宜命礼臣酌其差等。不厌精详。务为定式。庶贵贱不踰。而 朝廷之名器。足为重于天下。此以详为贵者也。簿书文移。上下所凭以为信者也。然今上之施于下者。非必其尽行也。以应故事而已。下之申于上者。亦非必其尽行也。以应故事而已。而徒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成其所欲。此可不思所以省之乎。宜务在必行。不为虚文。庶官吏得尽心于职业。亦以少损奸豪之虚伪。此以简为贵者也。钱粮之催征不可宽矣。然以分毫之拖欠而遭黜革。以限期之稍踰而加谴谪。不已甚乎。诏狱之审录。有不得已矣。然以一事之蔓延而累及千百。以一人之有罪而祸及亲属。不已甚乎。此宜以宽为贵者也。吏胥之舞法。亦既屡申饬矣。而舞法者自若。守令之贪污。亦既屡申饬矣。而贪污者自若。岂非舞法贪污者未必尽发觉。发觉者未必尽加诛乎。此宜以严为贵者也。故愚尝论之曰。宽而详者为体。严而简者为用。此今日之中道也。致治之谟。无踰于此。虽然犹有进焉。夫宽严烦简者。治之而非治之本也。治之本在 皇上之一心。汉唐宋所以不如三代者。非独其政之未尽适中。亦其心有未纯焉。是故以至仁为心。而无杂乎偏私。以主敬为心。而无入乎怠弛。此又 皇上用宽用严用烦用简之本。苟无是心而欲施之政事者尽得其中。岂有是理哉。
原法
朱仕琇
意者上与下同适于治之路也。法者所以象上之意。导天下使不迷于路。路之秦而谲以越。行者始信而终疑。故明法者不可不先之以意。意立矣。则法其所立之景也。长短曲直。天下得进而求之。以推其不二。故令下而风行。教成而弗叛。意者何主也。曰仁义忠信是也。四者之为天下迂久矣。然四者道行。则匹夫负重。旅山海而无忧。一日失之。则兵起于室。故虽前世暴君干辟恣睢。而其张下郡县诏令。未尝不日以四者责望天下。诚见夫四者之足以藏身也。使天下诚如暴君诏令。以敦四者。则分明而恩固。虽剥肤椎髓。赤立穷困。犹徘徊濡忍。上下相维。以持暴君。则暴君之意。岂不得耶。故迂四者。是未睹四者之利也。暴君利四者。日诏于天下。天下瞠而莫应。以法坏而意不至也。修法奈何。曰刑名之家。曰严家无格虏。故明威以行法。细赏深罚以致威。威气中人则贼心生。其法之行。如裹针于絮而寝处其上。安其柔而不知偪于刺也。息偃辗转。未几而身血毙矣。商君则此亡秦。酷吏以此衰汉。法行之时。夜户不阖。道无拾遗。境内肃清。豪猾屏息。声震殊俗。远塞益北。上之人御此威而过自喜也。心泰意侈。巡山告功。刻石颂德。谓天下不足为。而子孙长治。然忠爱根芟。祸贼胎结。皮傅骨离。形强脉死。九族崩心。安问闾巷。一旦乘机迸裂。远近冰释。名号四起。城池自下。国亡之日。求一人死宗庙社稷不可得。秦之二世是也。威极而犯。法极而靡。苟取一切。不可暨于精微。垂之后世。是以明君不用也。故善制法者以意。不善制法者以威。世之说者。皆曰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故为天下宜明法而隐其意。若是则以诈令也。意倍仁义忠信四者。而举四者之法。挟非质张浮具以愚天下。天下即襮其法而衷其意。还以愚上。上下相谲。幽险荒芜。则人心败而世道忧。父不能恃子。夫不能恃妇。恤不能恃。任不能恃友。伏刃酒食。匿交际。礼容正色。以相篡取。圣口兽心。则四者反为天下市。故文忠市伪。文爱市忍。阴阳反复。泯泯棼棼。吾不意周公仲尼之训。直为盗跖佐奸也。举天下如此。则君人者何以安其位耶。一的立而万矢至。斯上人隐意之祸也。故诸葛忠武治蜀。赏罚严明。与商君治秦无以异也。一则车裂而民不怜。一则身殁怨家出涕。举国若丧考妣。不忍除服。白帽成俗。宣与幽之效也。秦民不敢议令。而忠武之震庸主不疑。则其心迹之宣与幽固可见矣。夫宣者求人知。知之则不逆其意。幽者畏人知。知之则其毒欺己而法讫不行。此商君之所处所以为可危也。夫商君营戎狄为鲁卫法。未尝不举四者也。而其反若此。故荀卿曰。宣而成。隐而败。闇君无有。周而成。泄而败。明君无有。上幽而下险。上明而下化。诚审于理乱之原也。故君人者必将以四者着之意矣。则哀矜惩创之思。闯然人皆见之。吹嘘百度。朝野震动。如春将雷。百蛰物皆鼓翼顿足。启穴吐土以俟出。则虽未下一令。未画一谋。而民固已早正以待之矣。由是图议大中。以规无弊。纲举目张。以持四者。原而流之。本而生之。不于其意少加损焉。则其政事之下。浩浩乎若江河。累累乎若转丸于壁。知必无有滞之者也。赏一而劝百。刑少而威众。读诏书则泣。乐政成则歌。求其自而无可疑。故视听得一。而心志得齐也。是以朝廷清明。官吏信度。上下胶固。风俗美。易世之后。其教可复。夫意与四者皆不敝之器也。两不敝相合明示天下以系之。其明不可灭。其系不可解。此法之所恃以长固也。故偷主恃法。圣君明意。意立而法举。则王路不塞。百世长享矣。四者之利大见于天下。而迂之者杜口矣。暴君所日诏而不应。刑名之家所一切求而不能无患。而此已安坐而致之。指撝而天下从其袂。叱而鬼神应其气。夫近在方寸之间。不出席之际。而兆民之志已通。万世之理已得。正非索之幽渺。而荒远不可稽者也。则君人者夫何惜而不加之意也耶。
管仲论
任启运
管仲霸之始。王道所由绝也。而吾谓欲复王道必自管仲始。今有人焉。自崖而坠万仞之渊。其所由起者。必其所从坠之崖也。自中华而适荒外。其所由反者。必其所从出之塞也。管仲者王道所从坠之崖。伯功所从入之途也。故吾谓欲复唐虞三代之王道。必自管仲始。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孟子恶其假。非恶其仁也。不然。仲之存邢封卫。何异于武王之兴灭继绝。仲之连乡轨里。何异于周礼之井邑乘邱。乡长三选。何异于乡举里选哉。今以孟子贬仲之故。并仲所讲求之法而尽置之。是孟子特恶其假。而今乃恶其所假之仁也。唐虞三代之遗必不可复矣。吾于伊周而后。所深好笃嗜者。莫如管仲。其次则汉之诸葛武侯。唐之狄梁公。李邺侯。陆宣公。宋之韩魏公。李忠定公。明之于忠肃公。王文成公。其人皆具旋乾转坤之力。武侯固以管仲自比。其实狄梁公以下诸贤。其经世之学。皆深于仲者也。武侯之仁过于仲。而治迹反出仲下。盖仲所承者。禹汤文武之遗。而武侯所承者。季汉之末也。今之儒者。概以孟子卑仲。遂并仲所承禹汤文武之法。尽弃而不道。呜呼。此其所以终古不反者欤。
养民论
钱维城
治天下者。势而已矣。势之所在。道法出乎其中。道一而法不一。则百变而不离其宗。法一而道不一。则与世推移而要归于无弊。治民之道。无过教养。后世之教民。非犹夫先王之教民也。然求其父子兄弟夫妇长幼之各得其所无以异。所谓法不一而道一者也。养民之法。在务本而节用。务本者勤之谓也。节用者俭之谓也。人情无不自爱其力。出所爱以图之。必不肯轻所爱而靡之。故勤者必俭。而劝俭必先劝勤。然而后世之患。不徒在于不勤不俭也。北方之田。一夫耕数十亩。犁而种之。不薅不培。无桑麻布絮之事。妇女嘻嘻而坐食。南方则不然。耕织之业。男女同力。其勤如此。安虑其不俭。然而衣食不完。与北方等。其故何哉。后世之财与三代不同者二。古之所谓财。布帛菽粟而已。皆产于地而出于农。今不重布帛菽粟而重金钱。农夫红女。终岁勤劳。而所获或不易一握。此一握之物。又寒不可衣。饥不可食。而无之即无以应官吏而行交际。夫金钱既寒不可衣。饥不可食。而重之者谓得之而寒可得衣。饥可得食也。是其要仍归于布帛菽粟而止。而所贵乃在空虚无用之地。以无用制有用。于是不耕不织者有权。而本计失矣。古者计口授田。一夫百亩。其贫富之分。不过地有肥硗。人力有强弱勤惰。无大相悬绝者也。今则不然。富者田连阡陌。而贫者或无立锥。农夫受其田而耕之。役使如奴隶。豪商大贾。挟其金钱。买贱卖贵。子母相权。岁入或数万金。考史迁货殖传。富者不过万金。小者千金。今富者。或以数百万数十万计。夫布帛菽粟产于地。产于地者有恒数。积于此必歉于彼。今以一家而有数千百家之产。则以一家而致失业者数千百家也。金钱制于人。制于人者无恒数。积之既久则其势愈重。而其归之也愈大。是富者日益富。而贫者日益贫也。此二者。后世与三代异者也。势与三代异。则务本节用之说。适足以长富民而重困贫耳。且后世之患。尤在于贫者好自修饰。而富者多节啬。余幼时见有为大吏者禁民婚娶。不得用彩舆鼓乐。而民之业其事。闭户不得食者数百家。有胜地。禁民不得游。伐其花木而薪之。而民之恃其地而食者万人。皆怅怅无所适。此不知通变之道者也。先王之制为冠婚丧祭。与岁时伏腊。令民皆得燕饮欢乐。交接往来者。岂徒曰将以行礼也哉。盖以顺其情而致其用。而有无相通之道亦存乎其间也。周礼荒政十有二。而曰蕃乐多索鬼神三者皆繁费之事。先王以为岁饥。贫民必无力于此。其能致力于此者。必其有余者也。因其有余而导之行礼以通其用。而贫民亦因其事而得食。此后世以工代赈之法所从来也。故多其节目。使富民皆得以自畅其情而乐于行礼。则贫民之得食者必众矣。节用之道。不可概而行之。若夫积重之势。不可骤返。则以渐除之。而先去其太甚。金钱之用不可去也。去之。失其富者不独商贾。而在国家。要使布帛菽粟稍得其用。民间贸易。尺布斗粟皆许相通。惟价极大者及行旅者。乃得用金钱。则农夫红女。非官租税无所用之。而金钱之势轻。占田多者不能悉举而归之官。立年而限之。自某年始。田已至若干者。不得增置。不五十年亦渐均矣。此与世推移之说也。
三代因革论一
恽敬
三代以上。十而税一。用之力役。用之田猎。用之兵戎。车马牛桢干刍粮器甲。皆民供之。而民何其充然乐也。三代以下。三十而税一。力役则发帑。田猎兵戎则召募。车马牛桢干刍粮器甲。皆上给之。而民愀然拂然。若不终日者然。何也。韩子曰。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虽然未既也。一人为贵。而数十人衣食之。是七民也。一家为富。而数十人衣食之。是八民也。操兵者一县数百人。是九民也。践役者一县复数百人。是十民也。其数百人之子弟姻娅。人数十人。皆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是十一民也。牙者互之。侩者会之。是十二民也。仆非仆。台非台。是十三民也。妇人揄长袂。蹑利屣。男子傅粉白。习歌舞。是十四民也。农工商三民为之。十四民享之。是以天不能养。地不能长。百物不能产。至于不可以为生。虽有上圣。其若之何。古者上有田而民耕之。后世富民有田。募贫民为佣。一佣可耕十亩而赢。亩入十取四。不足以给佣。饥岁则亩无入。而佣之给如故。其赁田而耕者。率亩入三。取一归田主。以其二自食。常不足。田主得其一。又分其半以供税。且困于杂徭。亦不足。此农病也。古者工皆有法度程限。官督之。后世一切自为。拙者不足以给身家。巧者为淫巧。有数年而成一器者。亦不足以给身家。此工病也。古者商贾不得乘车马。衣锦绮。人耻逐末。为之者少。故利丰。后世一切侪之士人。人不耻逐末。为之者众。故利减。其富者穷极侈靡。与封君大僚争胜。胜亦贫。不胜亦贫。此商病也。夫以十四民之众。资农工商三民以生。而几几乎不得生。而三民又病若此。虽有上圣。其若之何。恽子居曰。三代之时。十四民者皆有之。非起于后世也。圣人为天下四民日增其数。十民日减其数。故农工商三民之力。能给十一民而天下治。后世四民之数日减。十民之数日增。故农工商三民之力。不能给十一民而天下敝矣。圣人之道奈何。曰不病四民而已。不病四民之道奈何。曰不病农工商而重督士而已。夫不病农工商则农工商有余。重督士则士不滥。士且不能滥。彼十民者安得而滥之。不能滥故常处不足。十民不足而农工商有余。争归于农工商矣。是故十民不日减不能。夫尧舜之时。曰汝后稷播时百谷。曰畴若予工。曰懋迁有无化居。所谆谆者三民之生而已。殷之盘庚周之九诰皆然。此圣人减十民之法也。曰三代之时。二氏盖未行也。十民之说。可得闻乎。曰太公之华士。孔子之少正卯。孟子之许行。皆二氏也。有遣戍则已养兵有庶人在官则已顾役有门子余子则已有富贵之游闲者矣。其余皆所谓闲民惰民是也。然则有天下之责者。其亦于三民之病。慎策之哉。
三代因革论二
恽敬
然则三代之养兵。可得闻与。曰可。周制六乡为六军。六遂倅之。此民兵之制也。三代皆同者也。夫民兵既同。养兵不得不同。何也。周官司右掌右之政令。凡国之勇力之士。能用五兵者属焉。郑氏康成曰。选右当于中夫。选右则皆兵也。曰属焉。必非散之井牧者也。非养兵而何。虎贲氏虎士八百人。郑氏康成曰。不言徒。曰虎士。徒之选有勇力者。夫徒皆食于官者也。非养兵而何。虎贲氏主环卫。然武王用之伐殷矣。周官八百人。而武王三千。是必有倅卒也。非养兵而何。非直此也。古者戍皆更代。更代必以期。期之内皆不耕者也。主刍茭之峙有人。主粮糗之供有人。主兵甲之用有人。主壁垒之防有人。与养兵何异乎。此兵之守者也。周公东征。至三年之久。穆王西征。至万里之远。皆驱之战者也。与养兵何异乎。夫司右虎贲氏。周之官也。则夏殷不能无勇爵不能无环卫之士可知也。采薇出车杕杜。周之诗也。则夏殷不能无屯守之卒可知也。殷余之难。荒服之勤。周之所由盛衰也。则夏殷不能无观扈之讨鬼方之伐可知也。是故民兵既同。养兵不得不同。盖古者大国不过数百里。小国不过数十里。疆事之争多。而越国之寇少。耕耘之氓可以战守。是故以民兵守其常。以养兵待其变。至春秋而有踰山海之征。连诸侯之役。战国之世。抑又甚焉。秦汉以降。万里一家。一起事或连数十郡。一调兵或行数千里。是故以养兵持其常。以民兵辅其变。二者交用。各得其宜。不可偏废也。且人之受于天也。古厚而今薄。教于人也。古密而今。故古者士可以为农。农可以为兵。后世驱士于农则士坏。驱农于兵则农坏。泛令之则诡入诡出于二役而无用。严束之则积怨畜怒于一役而不安。是亦治天下者所宜深计也。夫世之儒者。以汉之南北军为是。而八校为非。唐之府兵为是。而骑为非。夫南北军府兵。已非三代之制矣。何必此之为是。而彼之为非耶。况乎郡兵之法未改。则八校无害于南北军。屯田之制能行。则骑无害于府兵。宋之保毅义勇。明之箭手矿夫。则养兵且借助于民兵矣。是在养兵者善其制耳。不然取后世之民而日以荷戈责之。几何不速其畔也哉。
三代因革论三
恽敬
周官小司徒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以起军旅。以作田役。以比追胥。以令贡赋。贡赋之外皆役事也。起军旅。兵役也。田。田役也。役。力役也。追胥。守望之役也。后世兵出召募而兵役废。兵役废而田役亦废。守望之役亦废。所不废者。力役而已。至并租庸调为两税。而力役之征亦废。古之役事。无有存焉。周官乡大夫之属。比长闾胥旅师党正。乡官也。遂大夫之属。邻长里长酇长鄙师。遂官也。汉曰三老。曰啬夫。曰游徼。皆赐爵同于乡遂之官。唐曰里正。曰坊正。则役之矣。宋曰衙前。督官物。曰耆长。曰壮丁。捕盗贼。曰散从。曰承符。曰弓手。任驱使。则役之而且虐用之矣。周官宰夫八职。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六曰史。掌官书以赞治。七曰胥。掌官序以治序。八曰徒。掌官令以征令。其制历代皆行之。夫军旅田役追胥之役。民役也。府史胥徒之役。官役也。自民役废。而乡遂之官。等而降之以役焉。至宋而衙前之役。如官役之府史。耆长壮丁散从承符弓手之役。如官役之胥徒。其官中之府史胥徒自若也。盖唐自中叶以来。天下扰攘。官役不足以周乎其事。遂取之于民以助之。助之既久。则各有职司。职司既定。则各有功过。其始以民役代官役之事。而视为固然。其继以民役供官役之令。而亦视为固然。其后以民役任官役之过。而亦视为固然。至熙寍之时。而民役不可为生矣。是故乡遂之末流变为差役。差役之末流变为顾役。差役则民劳而财日匮。顾役则民逸而业可常。天下无无弊之制。无不扰民之事。当择其合时势而害轻者行之。后之儒者。以熙寍之法而妄意诋诽。非知治体者也。且以后世官役之害民。为熙寍顾役之弊。则尤不可。何也。熙寍所顾之役。民役也。后世之官役。自周之府史胥徒而已然。三代圣人。赋之以禄以安其身。宽之以时以习其事。教之以道以正其向。威之以刑以去其私。如是而用之。岂有虎冠鹰击虿螫域射之事哉。是故知官役之可顾而官府修。知民役之可顾而闾里寍。知官役之可减而苛扰之事除。知民役之可尽罢而海内皆乐业矣。
三代因革论四
恽敬
由是观之。圣人所以治天下之道。盖可知矣。利不十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此经常之说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此便私挟妄之说也。虽然有中道焉。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此权衡于前二说。而知其重轻俯仰者也。夫莫大于封域之制。莫要于人民之业。莫急于军国之务。而圣人一以宽大行之。况乎节目之细。寻常之用哉。夫人之养生也。日取其丰。人之趋事也。日得其巧。圣人节其过甚而已。如宫室之度。求其辨上下可也。夏之世室。殷之重屋。周之明堂。其不同者也。而民之荫室何必同。如冠服之度。求其行礼乐可也。夏之母追。殷之章甫。周之委貌。其不同者也。而民之短褐何必同。俎豆之华疏。不同于庙。干戈之琱涂。不同于师。车旗之完敝。不同于朝。粟帛之纯量。不同于市。盖圣人之治天下有二。伦物之纪。名实之效。等威之辨。授之以一成之式。齐之以一定之法。天子亲率诸侯大夫士以放之于民者。必使如丝之在缫。陶之在甄。无毫黍之溢减。而天下之心定焉。若其质文之尚。奢约之数。或以时变。或以地更。故养生不至于拂戾。趋事不至于迂回。于是首出而天下归之。三代圣人。盖未之能易也。彼诸儒博士者。过于尊圣贤而于察凡庶。敢于从古昔而怯于赴时势。笃于信专门而薄于考通方。岂足以知圣人之大哉。是故其为说也。推之一家而通。推之众家而不必通。推之一经而通。推之众经而不必通。且以一家一经。亦有不必通者。至不必通而附会穿凿以求其通。则天下之乱言也矣。
封建论绿野斋文集
刘鸿翱
自秦废封建。柳子厚以为封建非圣人意。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苏子瞻子由并主其说。刘子曰。子厚之论封建是也。其言周秦之公私则非也。封建之废存。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上有修德之天子。封建治。郡县亦治。然封建必德大乃治。郡县德稍次亦治。其理易明也。上无修德之天子。封建乱。郡县亦乱。然郡县必大不德乃乱。封建德稍衰即乱。其理易明也。故封建之天下。非尧舜禹汤文武之圣。不足以怀服。郡县之天下。汉唐宋元明之英君懿辟。一人独运于上。公卿大夫士承流于下。民未尝不获安。天为是虽不生尧舜禹汤文武。而天下已治矣。三代后天不能常生尧舜禹汤文武。则不能不废封建。或曰中原之地。不郡县不足以尊天子。边陲之地。不封建不足以控四夷。余则曰天之废封建。无中外异也。以天下之大。命将出师。反不如一隅之诸侯乎。是自割其土地也。是倒授兵柄于人也。是防边外之寇。而树边内之敌国也。国家威德鼎盛。彼或捍御外侮。以邀天子之宠命。一旦凌夷。即帝制自为矣。且汉唐皆威服万里。穷发之邦。无不梯山航海而来。边陲不封建。未见四夷之必能陵中国也。或曰异姓可不封建。同姓无土地甲兵。欲望其扶危定倾于丧乱之日。虽少康不能中兴。是又不知社稷之安危。国祚之短长。在王者之祈天永命。不在懿亲之私土子民。天苟未厌汉。光武崛起田间。克复旧物。何尝有一成一旅哉。天苟既厌其德。则我周之东迁。晋郑是依。当秦灭周时。晋郑之亡已久矣。将焉依乎。且汉有七国之变。晋有八王之乱。明有燕宁之祸。尤同姓封国之殷鉴也。说者又谓。吾所谓封建。有封建之利。无封建之害也。如唐颜师古之策。勿令过大。间以州县。杂居而治。可万世无虞。嗟乎。太宗未行师古之策。故说者云然。太宗行师古之策而受其害。则说者不复云矣。夫国虽百里。其主得操赏罚生杀之大柄。则与天子同也。今匹夫匹妇之含冤。朝告于天子而夕罪其吏矣。如师古之策。即云不足以长乱。国小。则值王室之变。藩卫天子而不足。而主不贤。祸及民生而有余。以一眚之故。天子遽废其君。绝其世。非所以议功议亲也。以议功议亲之故。而使匹夫匹妇之冤不得伸。岂王者不使一夫失所之义乎。然则封建之不可复无大小一而已矣。吾故曰唐虞三代之封建。天也。秦之废封建。亦天也。汉唐宋元之末。海内分裂。雄割据。皆自相攻杀。合于一而后已。天不生尧舜禹汤文武之君。不当尧舜禹汤文武之时而议封建。是欲使天下之民无孑遗也。岂天道哉。
井田论绿野斋文集
刘鸿翱
三代封建井田之制。后世谈治法者皆惜其废。然自秦历汉唐宋元明。非无英君懿辟。有志复古之主。而卒不能复。夫封建之废。人主有太阿独运之便。柳宗元曰。私其一[己](已)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井田下有利益于民。上无害于君。而亦不能复。盖其势有不行者矣。论者曰。复井田必夺富民之田以与贫民。富民不服必生乱。苏眉山曰。使富民皆奉其田归公。计为川为浍为洫为沟为遂之繁多。必塞溪墼。平涧谷。夷邱陵。破坟墓。坏庐舍。徙城郭。易疆陇。穷天下之力。端力于此。不治他事而后可成。井田成。民之死骨已朽矣。余谓民即不劳不死。其势亦断不可行。何也。古者王畿方千里。公卿大夫元士采邑毕在其中。公侯伯子男附庸皆方百里七十里五十里不能五十里不等。有卿有大夫有上士中士下士。其所食之田。不过如今之村堡。民之力穑以奉其上。略如今富民之佃。而又大半世禄。高曾祖父。与民相依为命。地狭则措理易周。情亲则甘苦不忍以自私。又择民之耆德。为比长闾师里宰党正。岁时简稼器趋耕耨。无异父兄之督率子弟。故上以诚爱下。噫嘻之诗曰。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下以诚戴上。大田之诗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下乐而颂声作。故可行也。自秦并天下。罢侯王。置郡守。州县之大者。兼古方伯连帅之封。小者亦在五等之列。令之不常如传舍。吏胥士人耻为。民之狡滑嗜利者应役。是时而行井田。地既辽阔难周。令与民情又而不亲。约一县之众不下数十万户。民之二十受田六十还田者日可数百人。令之精神不足以给。必假手于吏胥。财多者得肥饶。财少者得硗薄。舞文弄法。讼狱繁兴。从殷之助。则防民之自私其力。从周之彻。则遗秉穗皆干罪戾矣。岂不殆哉。且夫蚩蚩之氓。日尽力乎南亩。一闻官府之命。则骇汗不知所为者。此后世之民情也。悍吏之催科。嚣奔逐。而民犹有恃者。国家一定之赋。纵浮收倍取。民犹得食其所入之余也。若井田行。则民之有田无田。皆悬诸令与胥吏之手。民不得而自主之矣。如何其可行也。张子欲买一方之田。画为数井。上不失公家之赋役。退以其私正经界分宅里。重本抑末。以示可行。夫张子井一方之田则可。如合通邑大都之田而井之。欲保弊之不丛生。虽张子不能。何者。井田第可施于私土子民之世。封建废而井田断不能复矣。如曰复封建以复井田。而国家之治乱。又不在乎此。故君子勿取于泥古也。
限田论汉史亿
孙廷铨
哀帝初行限田之制。王侯已下至庶人。占田不得过三十顷。过科者没入县官。此其议本于董仲舒。欲以抑豪强。塞兼并。少近古井田之意。为论甚美。而卒难施行者。以远于人情也。盖上世朴未散。万法相维。故其君可以众建而不争。其民可以耦耕而不乱。至周衰霸起。而古法已尽废矣。况又数百年。欲则古昔而为治。固未有万法俱废而一法独立者也。且如天壤之间。山高泽深。二气之能。寒火热。一人之身。股长指短。万象之表。鹄白乌黔。极其不齐之数。至于倍蓗无算。固孟子所谓物情者也。今夫生民之有豪强贫弱。亦如是焉矣。天地得其理。则纷纭万感而胥育。王者平其政。则参差品而皆安。故夏殷之末造。井田无改。而桀纣之民贫。汉之初兴。阡陌亦无改。而文景之民富。在所以抚驭之者而已。固不必其齐同也。况当军旅灾祲之余。民有非业之作。 野有不耕之田。欲驱天下而归农。苟有辟草莱以赡国赋者。惟恨其少。及其易世。各有分土。蒙业而安。遂欲裁多就寡。摧强为弱。为此纷纷者。贫者固怀非望。富者亦有何辜。非王政之平也。夫人情骤见倾夺。必不甘弃其所有。此不肯瓜分移寄。徒应空名。则必有攘夺矫虔。适资暴吏。而民始胶胶然乱于下矣。夫为治不本人情而好为高论。动以法古为名。甚则为王莽。不甚则王安石。祇以厉民而已。曷足尚哉。
偶记
陈鹏年
秦之暴不在长城。隋之恶不在敖仓。元之乱不在治河。安石之虐不在八股。惟其人既得罪万世。则虽有功于天下者。世亦且罪之。故为治当正其本而务其大。
识远则量大。虽至可震衒之事。视若寻常。其实原亦寻常也。武侯以王佐才。受顾命之重。但云先帝知臣谨慎。曹彬下江南。凯还时。但云至江南勾当公事回。昔人有德政。致猛虎渡河之异。对君问。但云偶然耳。今人梦得一钱。至旦还笑。掷骰遇采。逾日未忘。视此当何如哉。
涡河在淮之南。商船自淮入涡。至河南祥符县铜瓦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以达阳武。阳武去卫河只六十里。此元人陆运之故道也。倘漕运中梗。河道未能遽复。而又不经黄河之险。此亦备急之一策也。
昔人推水学者。曰郏亶。曰单锷。郏亶详于治田。单锷详于治水。兼而用之。水利举矣。然行之大是不易。昔周夏二公。治水吴中。民初不便。询诸父老。父老对曰。相公开河功多怨多。千载之后功在怨磨。二公断而行之。功施到今。
书崔寔政论后
袁枚
崔寔政论曰。严之则治。宽之则乱。孝宣之治。优于孝文。仲长统曰。人君宜书此一通。置之坐侧。是二人者。教后世之君。日以杀人为事者也。夫政者正也。当其可则政矣。古之圣人与其杀不辜。寍失不经。议贵议亲。非宽也。刑人于市。与众弃之。丕蔽要囚。非严也。亦曰当而已。当则无所不治。不当则无所不乱。安见严者皆治。而宽者皆乱也。或曰寔之为此言者。目击元成之衰。孝宣之中兴故耳。是大不然。夫元成之衰。是昏也。非宽也。果其宽则萧傅不杀。堪猛不诛。王章不死矣。孝宣之中兴。是明也。非严也。若果严则不弛酒食之禁。不除子匿父之条。不纵张敞之亡命矣。或曰寔此言。为桓灵之柔懦言之。是尤不然。善射者有志于杀人。其所杀者其仇也。不善射者有志于杀人。则旁穿斜出。必杀数十人而仇犹未死也。教英主以严犹可。教庸主以严尤不可。当桓灵之昏。党锢牢狱。毒流海内。李云寇荣张钧刘陶之死。寔犹以为未足乎。然则子产火烈之说非欤。曰。火明象也。明其法使不犯而已。不以焦烂为功也。古之人知英主不世出。昏主亦不世出。故为中人说法。曰御众以宽。曰宽则得众。曰宽而有制。未闻以严教者。以宣帝之明。而有意于严。故赵盖韩杨之死。犹不厌众心。况桓灵乎。吴刘廙作先刑后礼论。陆逊非之是矣。
名实论
张士元
天下之事。有本非格令之所限。而蹈常习故。若限于格令而不可稍变者。按其名则是。究其实则非也。试言其大略。一曰循例。一曰避嫌。古无所谓例。断之以义而已矣。无所谓嫌。出之以公而已矣。世道既衰。上不能无疑于下。下亦不能无疑于上。于是事之有例者。非例不敢为也。其无例者。以他事之例例之。亦非例不敢为也。令所当避嫌者。固不敢不避矣。即非令之所当避者。亦一切避之。何则。天下明毅之人少。而庸懦之人多。二事不利于明毅之人。而最利于庸懦之人。夫不循例不避嫌。而遇事奋发。有补于国家者。未必加赏。而循例避嫌者。虽逡巡畏缩。亦不加罚。则人臣何为而不循不避哉。此弊仍而不革。则举天下大臣小臣内臣外臣。皆奉格令以从事。而无由考其贤不贤才不才矣。故曰。不利于明毅之人。而最利于庸懦之人也。汉汲黯为谒者。上使往河内。视火灾。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仓粟。以赈贫民。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丙吉治巫蛊郡邸狱时。宣帝以皇曾孙坐事系。其后上有望气者言使尽杀诏狱系者。吉闭门拒之曰。他人亡辜死者犹不可。况亲曾孙乎。使者还以闻。武帝亦悟。因赦天下。夫黯与吉之所全者大矣。使兢兢守常事之例。岂能成功乎。晋祁奚辞于军尉。悼公问孰可。奚曰。臣之子午可。公使午为军尉。军无秕政。唐太宗任魏征。或告征私其亲戚。帝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犹以其不避嫌疑让之。征曰。君臣同心。是谓一体。若俱存形。则国之兴丧未可知也。帝瞿然悔之。夫奚与征之不避嫌。岂可谓私乎。又如赵充国备羌。诏书屡促其出师。力持留兵屯田之议。护军等争之。充国曰。诸君但欲便于自营。非为公家忠计也。其上奏曰奉诏出塞。引军远击。虽亡尺寸之功。偷得避嫌之便。而亡后咎余责。此人臣不忠之利。非社稷之福也。卒从其言。羌人降服。然则循例避嫌者。得非内有所不足欤。惟事关君臣之分。礼涉显微之际。则君子必循所当循。避所当避。不肯冒不韪之名。然此乃人臣一时之遇。而非谓可概施之常事也。且君之于臣。固当推心置腹。委任责成。而为臣者受国家之任。膺重大之责。亦宜慷慨赴义。有以自效。岂得苟且从事。而情同局外哉。台省之臣。以宣布诏谕为职。封疆之臣。以承奉文移为职。漫不省得失可否。自谓洁[己](已)奉公。脱然无累。则天下之事。果谁任之耶。汉世遇天时水旱。日星变蚀。川溢山颓。则三公引咎请退。若不可对人者。而郡县被灾害什四以上。则太守亦坐免。后世此道不行。虽国家有大灾异。天子下罪[己](已)之诏而大臣恬然不知惧。以为我事事取中旨。未尝窃丝毫之权。则国之治否民之安危。固不任功过也。然至国家有大喜庆之时。则隆恩殊典。锡予稠迭。亦未见有固辞不受者。是但享其安乐。而不共其忧患也。岂知巽恧巧避亦有时不能逃其谴责耶。是故用人之道。在核其名实而已。名实既核。则忠佞与优劣俱见。而朝廷可以收人才之实效矣。石庆相齐。齐国大化。黄霸守川。治行甚高。及两人为相。皆不能称职。宋王珪居翰林。欧阳公以真学士称之。至于进位平章。乃有三旨相公之目。假令石庆黄霸终于郡国。王珪常为学士。则亦天下之名臣也。诚何取乎台鼎之位。以暴其所短哉。
法制日知录
顾炎武
法制禁令。王者之所不废。而非所以为治也。其本在正人心厚风俗而已。故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周公作立政之书曰。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又曰庶狱庶慎。文王罔敢知于兹。其丁宁后人之意。可谓至矣。秦始皇之治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于衡石量书。日夜有程。不中程。不得休息。而秦遂以亡。太史公曰。昔天下之网常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然则法禁之多。乃所以为趣亡之具。而愚闇之君。犹以为未至也。杜子美诗曰。舜举十六相。身尊道何高。秦时任商鞅。法令如牛毛。又曰。君看灯烛张。转使飞蛾密。其切中近朝之事乎。汉文帝诏置三老孝弟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夫三老之卑而使之得率其意。此文景之治所以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而上拟于成康之盛也。诸葛孔明开诚心。布公道。而上下之交。人无间言。以蕞尔之蜀。犹得小康。魏操吴权。任法术以御其臣。而乱夺相仍。略无宁岁。岂非天下之事固非法之所能防乎。
前人立法之初。不能详究事势。豫为变通之地。后人承其已弊。拘于旧章。不能更革。而复立一法以救之。于是法愈繁而弊愈多。天下之事。日至于丛脞。其究也。眊而不行。上下相蒙。以为无失祖制而已。此莫甚于有明之世。如勾军行钞二事。立法以救法。而终不善者也。
论治四则
魏禧
考核人才。绳以六曹之职。如学兵者。考其韬。学刑者。考其律例。最为切实不浮。然天下之才。有未必能专精一曹。而独能明于国家兴除之大故强弱之大势。断非常之事。定卒然之变。其精强于六曹者。至此或束手而无措。若必以专才绳之。则此等人皆遗弃矣。故循名责实之术。反有时而失人。司用人之柄者。不可不知也。余制科策。分六曹策士。而有通论国势治体之题。意盖以此。
古今之弊政有十反。重垦令而田益荒。行保甲而盗益横。讲乡约而不孝不弟益多。举俊秀而子弟益弃诗书。行乡饮酒礼。而父老益卑贱颠连失所。蠲灾荒之租而下益费。精庠序之选而士益伪。黜公府旧役。使良家子代之以除其害而民益困。纠墨吏而官益贪。惩蠹胥而吏益毒。门人问曰。可得闻乎。曰一言以蔽之。上下交征利而已矣。佃民田者费一。佃官田者费三。令下而不应。则以法勒其邻农。而近官之民田。不敢耕矣。是谓重垦令而田益荒。一家失盗。十家并坐。株连囚系。敲扑取货。故不闻官。则一家之害。止于被盗。闻官则十家之害。甚于被盗矣。于是见盗而不敢指。盗亦自知为官吏之资也。公行而无忌。是谓行保甲而盗益横。以为不孝不弟也。罪其子弟矣。又罪其父兄之失教。非行货不得释也。家有逆子。而父不敢闻于人。子未惩而父先得祸。则姑听而任之。是谓讲乡约而不孝不弟益多。诏举俊秀。则下产以上能识字者被蚕食。于是易业工商。窜为胥徒。是谓举俊秀而子弟益弃诗书。登宾席者破产百金。一时师生幸为肥身报怨之具。于是温饱市人年近五十者。闻将举盛典。则挈家逃匿于远僻。日用亡聊。愁苦生疾。有司或拘囚鞭扑。诬以隐慝。至有礼请甫临。而县梁仰药以求死者。是谓行乡饮酒礼。而父老益卑贱颠连失所。议上灾伤计亩科费。急于正供。幸而赐免。追征[已](己)尽。是谓蠲租而下益费。减弟子员额。以求真才也。则高值而多鬻。是谓精庠序之选而士益伪。良家子畏近官府。破家求免。免甲则签乙。乙以下递免。而老吏积胥。居然用事。故代役之令一下。则奸胥愈饱。良民愈贫。是谓除害而民益困。墨吏有纠。蠹胥有惩。则莫不责货而开释奖劝之。于是官胥之富者贫矣。贫复求富。则思以一月之得。偿其一岁之失。若饥者之望饱。而食于民必甚。是谓纠墨吏而官益贪。惩奸胥而吏益毒。语云兴一利不若除一害。君子不幸而居末世。虽有善政。吾不忍闻也。
治事人最要有。方处置得宜。然有大略有远略有雄。目前紧要着数。得一二可当千百者曰大略。事机出耳目之表。利害在数十百年之后曰远略。出奇履险。为人所不敢为。不斤斤于成败利钝之算。而目无全牛。气足吞敌。曰雄略。识不远者。不能见大略。器不大者。不能知远略。识远器大。而无雄才壮气者。不能具雄略。雄略天授。不可学而至。故人当以拓充器识为先也。井田既不可行。均田亦不易行。惟限田不失古意而可行。然前人皆以法绳之。亦于人情不顺。惟苏洵田制近之。又未有画一之法。予覃思五年。作限田三篇。其法一夫百石止出十一正赋。过百石者。等而上之。加以杂差。若田多者。卖与无田之人。或分授子孙不过百石。则仍止出正赋。是同此田也。贫者得之则赋轻。富者得之则赋重。所以驱富民贱卖。而田不必均而可均矣。私谓三代以后。最为善法。质诸君子亦皆叹服。独家伯子以为不可。谓苟行此法。天下必自此多事。且后世天下之乱。止在官府缙绅贪残。民不聊生。不系富人田多贫民无田。茍刑政得理。民自乐业。何必纷纷为此也。浙江秀水曹侍郎名溶号秋岳则谓此法。议之南方犹可。若北方贫民佣田者。皆仰给牛种衣食于多田之富户。今即每夫分以百亩。耕作所须。色色亡有。田渐荒而赋不可减。数年之后。唯有逃亡。况望其以贱价买诸富民乎。陕西泾阳杨兰佩。名敏芳则谓田赋轻重。朝无成法。官无定规。吏因作奸。民多告讦。非天下县官人人贤能。则扰乱方始矣。予以三君言反复思索。凡数夜不寐。乃焚其。因笔记于此。以见改法之难为。独见之难任。人当国事。切不可轻试纷更也。
国家所以明礼义超越前代者。四书五经制科之得。而非八股之得。所以无经术远逊前代者。八股制科之失。而非四书五经之失也。以八股可观德。则奸伪辈出。以八股可征才。则迂陋已甚。以八股可明理。则圣学实昌明于宋儒。未尝有八股也。故为经济题。能如汉人制策。理学题。能如性理中之成文可诵者可矣。予于乙酉间作制科策。欲以四书五经命题。而以论策制体云。
论治
陆世仪
周礼是治国之书。盖古人封建。王者所治止于王畿以内。故书中所详。止于一国之事。使诸侯各如是以治其国。则天下皆治矣。后世治郡县之天下则不然。紧要在择守令。明黜陟。若守令得人。则青苗保甲之法。皆可徐举而无弊。王荆公不识此意。初执政柄。即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司不问守令若何。概以青苗保甲之事强诸天下。
是以治国之道治天下也。所以不终朝而坏。试观荆公治临川时。青苗保甲。原自有成绩。则知治国之道贵密。治天下之道贵也。古今异宜。为治者不可不审。
天下利而已矣。善言利者。使天下皆利其利。故己亦得利其利。不善言利者。欲一己独利其利。故天下亦各利其利。
古之天下礼乐尽之。今之天下赋役尽之。能平赋役。治天下为得半矣。
欲兵之精不如省兵而增粮。欲官之兼不如省官而增俸。
书王荆公文集后
袁枚
荆公上仁宗书。通识治体。几乎王佐之才。何以新法一行。天下大病。读其度支厅壁记。而后叹其心术之谬也。夫财者。先王以之养人聚人。而非以之制人也。今其言曰。苟不理财。则闾巷之贱人。皆可以擅取与之利。以与人主争黔首。而放其无穷之欲。然则荆公之所以理财者。其意不过夺贱人取与之权。与之争黔首。而非为养人聚人计也。是乃商贾角富之见。心术先乖。其作用安得不悖。三代圣人无理财之官。但求足民。不求足国。其时黔首熙熙。一心归附。譬之臧获婢妾。仰食于家主。然所以畜之者。恃有恩意德教维系其间。不徒恃财以相制也。后世秦隋两朝。专求足国。不求足民。卒之与争黔首者。陈涉窦建德之流。贫民乎。富民乎。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民之有贫富。犹寿之有长短。造物亦无如何。先王因物付物。使之强不凌弱。众不暴寡而已。春秋时阡陌未开。豪强未并。孔门弟子业已富者自富。贫者自贫。而圣人身为之师。亦不闻裒多益寡。损子贡以助颜渊。劝子华使养原宪者何也。宋室之贫。在纳币郊费冗员诸病。荆公不揣其本。弊弊然以赊贷取赢。考其所获。不逮桑孔。而民怨则过之。以利为利。不以义为利。争黔首反失黔首矣。悲夫。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陈士元
三国蜀·诸葛亮
明·邱濬
清·王懋竑
崔护
唐·佚名
清·夏燮
(清)珊城清远道人
唐·苏瑰
清·唐芸洲
清·吴赞诚
(宋)李格非
清·邹一桂
(清)梁廷楠
清·驷溪云间子
宋·韩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