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五 中山经-山海经校注
卷五 中山经
中山經薄山之首,曰甘棗之山。共1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其上多杻木,其下有草焉,葵本而杏葉2,黃華而莢實,名曰籜3,可以已瞢4。有獸焉,其狀如(虫犬)鼠5而文題,其名曰難(隹改能)6,食之已癭。
1 郭璞云:「音恭。」
2 郭璞云:「或作楛葉。」
3 汪紱云:「籜音托。」
4 郭璞云:「音盲。」珂案:說文四云:「瞢,目不明也。」
5 郭璞云:「(虫犬)鼠,所未詳,音虺,字亦或作虺。」
6 汪紱云:「音耐;或作熊。」
又東二十里,曰歷兒之山1,其上多橿,多(木厲)木2,是木3也,方莖而員葉,黃華而毛,其實如揀,服之不忘4。
1 郝懿行云:「水經注云:『河東郡南有歷山,舜所耕處也。』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蒲山亦名歷山。』即此也;蓋與薄山連麓而異名。」珂案:舜所耕歷山,蓋傳說中地名,所在多有,非可實指,此藉使能證成,亦不過傳說中之一耳。
2 郭璞云:「音厲。」
3 珂案:是木,指(木厲)木。
4 珂案:經文揀,汪紱本、畢沅校本均作楝,王念孫、孫星衍、郝懿行亦均校作楝,作楝是也。汪紱云:「楝音煉。楝木似槐子,如指頭,色白而粘,可搗以浣衣,服之益腎。此服之不忘,謂令人健記,蓋亦楝類也。或作簡,非。」
又東十五里,曰渠豬之山,其上多竹。渠豬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其中是多豪魚,狀如鮪1,赤喙尾赤羽,可以已白癬2。1 郭璞云:「鮪似鱣也。」珂案:鮪音委。
2 珂案:太平御覽卷七四二引此經,尾上有赤字,可以上有食之二字;同書卷九三九引此經,赤喙上有而字。又東三十五里,曰蔥聾之山,其中多大谷,是多白堊,黑、青、黃堊1。
1 郭璞云:「言有雜色堊也。」
又東十五里,曰(水委)山1,其上多赤銅,其陰多鐵。1 郭璞云:「音倭。」
又東七十里,曰脫扈之山。有草焉,其狀如葵葉而赤華,莢實,實如棕莢,名曰植楮,可以已癙1,食之不眯2。
1 郭璞云:「癙,病也;淮南子曰:『貍頭已癙』也。」珂案:郭引淮南子說山篇文,「已癙」今作「愈鼠」。
2 珂案:謂不厭夢也,已見上文西次四經「英鞮之山」注2。
又東二十里,曰金星之山,多天嬰,其狀如龍骨1,可以已痤2。
1 郝懿行云:「本草別錄云:『龍骨生晉地川谷、及太(大?)山巖水岸土穴中死龍處。』」
2 珂案:說文七云:「痤,小腫也。」汪紱以「皮上磈磊病」釋之,良是。
又東七十里,曰泰威之山,其中有谷曰梟谷1,其中多鐵。
1 郭璞云:「或無谷字。」
又東十五里,曰橿谷之山1,其中多赤銅。1 郭璞云:「或作檀谷之山。」
又東百二十里,曰吳林之山,其中多葌草1。1 郭璞云:「亦菅字。」郝懿行云:「說文云:『葌,香艸,出吳林山。』本此經為說也。眾經音義引聲類云:『葌,蘭也。』又引字書云:『葌與蕑同,蕑即蘭也。』是葌乃香艸,郭注以葌為菅字,菅乃茅屬,恐非也。」又北三十里,曰牛首之山。有草焉,名曰鬼草1,其葉如葵而赤莖,其秀如禾,服之不憂。勞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潏水2。是多飛魚,其狀如鮒魚3,食之已痔衕。1 珂案:經文鬼草,太平御覽卷四六八引作鬼目。
2 郭璞云:「音如譎詐之譎。」
3 珂案:經文鮒魚,太平御覽卷四四引無魚字。
又北四十里,曰霍山,其木多榖。有獸焉,其狀如貍,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1,養之可以已憂。1 汪紱云:「朏音菲。」又北五十二里,曰合谷之山1,是多薝棘2。
1 郝懿行云:「玉篇作金谷多薝棘。」
2 郭璞云:「未詳;音瞻。」郝懿行云:「本草云:『天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贺长龄
明·薛凤翔
(清)陈澧 注
清·丁耀亢
唐·李冲昭
汉·张苍
谢灵运
(漢)孔鮒
清·汤贻汾
(汉)司马迁,(唐)司马贞 等注
五代·陶埴
先秦·佚名
(明)皇甫录
清·汪琥辨
唐·昙旷
(唐)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