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第二十七章-老子王弼注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迹,
順自然而行,不造不始,故物得至而無轍迹也。
善言無瑕讁;
順物之性,不別不析,故無瑕讁可得其門也。
善數不用籌策;
因物之數不假形也。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因物自然,不設不施,故不用關楗繩約而不可開解也。此五者皆言不造不施,因物之性,不以形制物也。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聖人不立形名以檢於物,不造進向以殊棄不肖,輔萬物之自然而不為始,故曰無棄人也。不尚賢能,則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則民不為盜,不見可欲,則民心不亂。常使民心無欲無惑,則無棄人矣。
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舉善以師不善,故謂之師矣。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資,取也。善人以善齊不善,以善棄不善,故不善人善人之所取也。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
雖有其智,自任其智,不因物,於其道必失。故曰,雖智大迷。
是謂要妙。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春秋鲁·左丘明
清·张燕昌
清·松年
明·黄化宇
清·黄宗羲
晋·荀绰
(梁)蕭子顯
宋·黄昇
元·娄元礼
(明)朱棣 主编
宋·马永卿
(宋)田况撰
(唐)令狐德棻
清·叶封
清·况周颐
清·赵之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