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禅林僧宝传-(宋)释觉范
禅林僧宝传目录:
序
禅林僧宝传卷第一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
禅林僧宝传卷第三
禅林僧宝传第四
禅林僧宝传卷第五
禅林僧宝传卷第六
禅林僧宝传卷第七
禅林僧宝传卷第八
禅林僧宝传卷第九
禅林僧宝传卷第十
禅林僧宝传卷第十一
禅林僧宝传卷第十二
禅林僧宝传卷第十三
禅林僧宝传卷第十四
禅林僧宝传卷第十五
禅林僧宝传卷第十六
禅林僧宝传卷第十七
禅林僧宝传卷第十八
禅林僧宝传卷第十九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一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二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三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四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五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六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七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八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九
禅林僧宝传卷第三十
补禅林僧宝传舟峰庵沙门庆老撰
序
禅林僧宝传者。宋宣和初。新昌觉范禅师之所次也。觉范尝读唐宋高僧传。 以道宣精於律、而文非所长。赞宁博於学、而识几于暗。其於为书、往往如户昏 按捡。不可以属读。乃慨然有志於论述。凡经行诸方。见夫博大秀杰之衲。能袒 肩以荷大法者。必手录而藏之。後居湘西之谷山、遂尽发所藏。依仿司马迁史传、 各为赞辞。合八十有一人、分为三十卷。而题以今名。亦既锓梓以传。积有岁月、 二十年来。南北兵兴、在在焚毁。是书之存、十不一二。南宗禅师定公、时住大 慈名刹。慨念末学晚辈、不见至道之大全。古人之大体。因取其书、重刊而广布 之。且以序文属予、俾书始末、传之
...更多
禅林僧宝传卷第一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青原六世
禅师讳躭章、泉州莆田黄氏子。幼而奇逸。为书生不甘处俗。年十九弃家、 入福州灵石山。六年乃剃发受具。咸通初、至高安、谒悟本禅师价公。依止十馀 年。价以为类巳、堪任大法。於是名冠丛林。将辞去、价曰。三更当来、授汝曲 折。时矮师叔者知之。蒲伏绳床下、价不知也。中夜授章、先云岩所付宝镜三昧。 五位显诀、三种渗漏毕、再拜趋出。矮师叔引颈呼曰、洞山禅入我手矣。价大惊 曰、盗法倒屙无及矣。後皆如所言。宝镜三昧、其词曰。如是之法、佛祖密付。 汝今得之、其善保护。银碗盛雪、明月藏鹭。类之弗齐、混
...更多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
韶州云门大慈云弘明禅师
禅师名文偃、姑苏嘉兴人也。少依兜率院得度。性豪爽、骨面丰颊、精锐绝 伦。目纤长、瞳子如点漆。眉秀近睫、视物凝远。博通大小乘。弃之游方、初至 睦州。闻有老宿饱参。古寺掩门、织蒲屦养母。往谒之、方扣门。老宿揕之曰、 道道。偃惊不暇答。乃推出曰、秦时?度轹钻。随掩其扉、损偃右足。老宿名扌 甚道踪、嗣黄蘖断际禅师。住高安米山寺。以母老东归。丛林号陈尊宿。偃得旨 辞去、谒雪峰存。存方堆桅坐、为众说法。偃犯众出、熟视曰、项上三百斤铁枷、 何不脱却。存曰因甚到与么。偃以手自拭其目趋去。存心异之。
...更多
禅林僧宝传卷第三
汝州风穴沼禅师
师讳延沼。以伪唐乾宁三年十二月、生於馀杭刘氏。少魁礧、有英气。於 书无所不观。然无经世意。父兄强之仕、一至京师。即东归、从开元寺智恭律师。 剃发受具、游讲肆。玩法华玄义、修止观定慧。宿师争下之、弃去游名山。谒越 州镜清怤禅师、机语不契。北游襄沔间、寓止华严。时僧守廓者、自南院颙公所 来。华严升座曰。若是临济德山、高亭大愚。鸟窠船子下儿孙。不用如何若何。 便请单刀直入。廓出众便喝、华严亦喝。廓又喝。华严亦喝、廓礼拜起。指以顾 众曰。这老汉一场败缺。喝一喝归众。风穴心奇之、因结为友。遂默悟三玄
...更多
禅林僧宝传第四
福州玄沙备禅师
禅师名师备。福州闽县谢氏子。少渔於南台江上。及壮忽弃舟。从芙蓉山灵 训禅师断发。诣南昌开元道玄律师所、受具足戒。芒鞋布衲、食才接气。宴坐终 日、众异之。兄视雪峰、而师承之。雪峰呼为头陀。每见之曰、再来人也、何不 遍参去。对曰、达摩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雪峰然之。备结屋玄沙。众相寻 而至、遂成丛林。说法与契经冥合。诸方有未明要义、皆从决之。备曰、佛道闲 旷、无有涂程。无门为解脱之门、无见作道人之见。不在三际、岂有升沉。建立 乖真、不属造作。动即涉尘劳之境。静则沉昏醉之乡。动静双泯、即落空亡
...更多
禅林僧宝传卷第五
潭州石霜诸禅师
禅师名庆诸、庐陵新淦陈氏子也。生而神俊、标致闲暇。年十三、独游南昌。 爱西山、往游览忘返。沙门绍銮与语奇之。谓人曰、此儿自奋如此。他日未易量 也、容纳之。诸事之、十年如一日。乃剃发、诣嵩岳受具。时洛下毗尼之学盛。 诸睨视讲席、良久而去。有劝之者、诸不答。闻湘中有南宗法道、往造大沩。时 佑禅师、席下万指。诸愿籍名役作、勤劳杵臼间最久。佑见之簸处曰、檀信物不 可抛撒。曰不敢。佑俯拾得一粒曰、此非抛撒者耶。诸拟对之。佑曰、勿轻此一 粒。百千粒从此粒生。曰即如是、此粒从何生乎。佑为大笑。明日升座曰
...更多
禅林僧宝传卷第六
云居宏觉膺禅师
禅师名道膺、幽州玉田人也。生于王氏。儿稚中、骨气深稳、言少理多。十 岁出家於范阳延寿寺。又十五年、乃成大僧。其师使习毗尼、非其好。弃之游方、 至翠微会。有僧自豫章来、夜语及洞上法席。於是一钵南来、造新丰。谒悟本价 禅师。价问、汝名什么。对曰、道膺。价曰、何不向上更道。对曰、向上即不名 道膺。价喜以谓、类其初见云岩时只对。容以为入室。膺深入、留云峰之後。结 庵而居。月一来谒价。价呵其未忘情、於道为杂。乃焚其庵。去海昏登欧阜欧阜。 庐山西北崦、冠世绝境也。就树缚屋而居、号云居。衲子亦追求、而集
...更多
禅林僧宝传卷第七
天台韶国师
天台国师名德韶。处州龙泉人、生陈氏。母叶、梦白光触体。觉而娠、生而 杰异。年十五、有梵僧见之。拊其背曰、汝当出家。尘中无置汝所也。乃往依龙 归寺剃发。十八诣信州开元寺受满分戒。後唐同光中、谒舒州投子庵主不契。造 龙牙遯禅师问。雄雄之尊、因什么亲近不得。遯曰、如火与火。曰忽语水来、又 作么生。遯曰、汝不会我语。又问、天不盖、地不载、此理如何。遯曰、合如是。 韶惘然、固要为说。遯曰、道者汝向後自会去。时疏山有矮师叔者。精峭号能啮 镞机。韶问、百匝千重是何人境界。矮曰、左搓芒绳缚鬼子。曰不落古今请师
...更多
禅林僧宝传卷第八
圆通缘德禅师
禅师名缘德、生杭州临安黄氏。年十七、师事东山老宿勤公、剃发受具。神 观靖深、中空外夷。以精进为佛事。年二十四遍游诸方。烂熳丛席。至襄州清谿、 谒进禅师。栖迟不去久之。江南李氏有国日。德混迹南昌之上蓝寺。楚国宋公齐 丘、至於经堂。僧众趋迎。德阅经自若。宋公傍立睨之。德不甚顾答。宋公问、 上座看甚经。德举示之。宋公异焉。力请住舍利幽谷双岭诸刹。德无所事去留。 所至颓然默坐而已。而学徒自成规矩。平生著一衲裙、以绳贯其褶处。夜申其裙、 以当被。後主闻其名、致至金陵。问佛法大意、留禁中。又创寺以居之。
...更多
禅林僧宝传卷第九
龙牙居遁禅师
禅师名居遁、生於郭氏、抚州南城人也。年十四、依吉州满田寺剃落。又六 年诣嵩岳受具。遁风骨癯、甚视瞻凝。远性夷粹语论英发。初谒翠微不契。至临 济亦不契。乃造洞山悟本价禅师。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价曰、待洞水逆流即告 汝道。遁豁然大悟。研味其旨、悲欣交集。服勤八年、日增智证。价称其能。马 氏方据有长沙、兴崇梵坊。闻遁名请、说法于龙牙法济禅寺。僧问、如何是道遁 曰无异人心。又曰、夫言修道者。此是劝谕之词、接引之语。从上已来、无法与 人。只是相承种种方便。为说出意旨、令识自心。究竟无法
...更多
1
2
3
4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郝月如
(宋)钱世昭
明·杨尔曾
(晋)陆翙
明·崔铣
黄质
南北朝·佚名
战国齐·公羊高
清·夏敬观
唐·裴孝源
宋·汪洙
(梁)蕭子顯
(宋)龚明之
宋·史正志
清·朱丹溪
南朝梁·萧子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