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陔余丛考-(清)赵翼
陔余丛考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十一
《新唐书》得史裁之正
吴缜《纠缪》谓《新书》多采唐人小说,但期博取,故所载或全篇乖牾。然李泌子繁尝为泌著家传十篇,《新书·泌传》虽采用之,而传赞云:繁言多不可信,按其近实者著于传。是《新书》未尝不严于别择。今按唐人小说所记佚事甚多,而《新书》初不滥收者。如《王播传》不载其"阇黎饭后钟"之事,《杜牧传》不载其扬州狎游,牛奇章遣人潜护,及湖州水嬉、绿树成阴之事,《温廷筠传》不载其令孤綯问故事,答以出在《南华》,遂遭摈抑之事。《李商隐传》不载其见摈于綯,因作诗谓"郎君官贵,东阁难窥"之事。此皆载诗话及《北梦琐言
...更多
卷十二
《新唐书》列传内所增事迹较《旧书》多二千余条,其小者不必论,甚有必不可不载而《旧书》所无者。今撮于后
《杨贵妃传》,《旧书》不载其先为寿王妃事,但云武惠薨,后庭无当意者,或言杨元琰女有色,乃召见。妃衣道士服,号曰太真,帝大悦云云。《新书》补之,谓帝令自出妃意,丐为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聘韦昭训女(《旧书》盖国史旧文,故有隐讳也)。
宪宗郭皇后,历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为太后,及宣宗即位,宣宗母郑氏本后侍婢,有宿怨,故宣宗奉后礼稍薄。后郁郁不自聊,登楼将自殒,左右共持之,乃免。帝闻
...更多
卷十三
《五代史》
宋、金时,《五代史》尚用薛居正所修。金章宗始诏削薛史,专用欧史,事见《章宗太纪》。今欧史列于正史,自章宗始也。书法严洁,固为诸史之最。然韩通忠义,不为立传,前人已议之。此犹或为本朝讳也。《宋史·张昭传》:后唐张宪为北京留守,当庄宗遇难,明宗将入,或劝宪作表奉迎。宪不肯,遂死之。是张宪乃唐庄宗完节之臣,欧史既不列于《唐臣传》,又不入于《死节传》,亦属疏漏。朱温之篡也,唐相杨涉为押国玺使,其子凝式谓涉曰:"大人为唐宰相,而使国家至此,不可谓之无罪。况持天子玺与人,虽保富贵,奈千载何!"涉大骇曰:"
...更多
卷十四
《金史》
《金史》原有成书,修史时又参以刘祁《归潜志》、元好问《野史》,故文笔最简洁。然亦有过于简略者。《卫绍王本纪》赞云:卫绍王被弑后,记注亡失。元中统三年,王鹗采当时诏令。又金有令史窦详,年九十余,询之得二十余条。又礼部尚书杨云翼日录四十余条,陈老日录二十余条。又有金女官所纪资明夫人授玺事。因此数种编成。是《卫绍王纪》本属事后追述,宜其疏略。其他则各有原文,应亦详备,乃本纪天会三年宋徽宗内禅,钦宗即位,七年宋高宗为苗、刘所废,传位太子,改元明受,此皆邻国大事,而《金史》竟不书,岂授《春秋》列国不赴告则
...更多
卷十五
《通鉴》、《纲目》
《通鉴》仿《左氏》编年体,虽创于温公,然温公以前已有为之者。晋时习凿齿已著《汉晋春秋》,刘宋时刘允济采鲁哀公后十二世接战国,为《鲁后春秋》,元魏时张始均改陈寿《魏志》为编年三十卷。唐时裴光庭引李融、张琪、司马利宾等直弘文馆,撰《续春秋经传》,自战国讫隋,表请天子修经,光庭等作传。又太子詹事姚康撰《统史》三百卷,上自开辟,下讫隋朝皆编年为之。柳仲郢之子璞,著《长祚长历》一书,断自汉武纪元为编年,闰位者附于左。萧颖士谓仲尼《春秋》为百王不易之法,而司马迁作本纪、世家、列传,
...更多
卷十六
三皇五帝
《大戴礼·五帝德》及史迁《五帝本纪》,皆专言五帝而不言三皇。然三皇之号见于《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不得谓三代以前无此称也。第未有专指其名者,其见于秦博士所议,但云天皇地皇、人皇而已。孔妄国《书序》乃以优牺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高辛、尧、舜为五帝。司马迁则以黄帝入五帝以内,而无少昊。郑康成依《运斗枢》注《尚书·中候》则以伏牺、女娲、神农为三皇,帝鸿、金天、高阳、高辛、唐虞为五帝。司马贞因之作《三皇本纪》,亦以伏牺、女娲、神农为三皇。孔颖达注《尚书》最尊安国,故其驳郑注谓女娲但修伏牺之道
...更多
卷十七
三大迁
盘庚迁殷,虑民之不愿,几经诰谕,犹不胜荡析离居之怨。后魏孝文将迁洛,亦虑群下不从,乃以南伐为名,发自平城,羽骑三十馀万。既至洛阳,趣前军先发。群臣苦谏,魏主曰:"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群臣不得已,始定迁都之计。盖动大众、兴大役如此之难也!乃董卓迁献帝都长安,会议之日,即趣大驾西行,令部将烧洛阳城外百里,又自将兵烧南北宫及宗庙、府库、民居,一扫而尽。徙洛阳数百万口,步骑驱蹙,更相践踏,积尸盈路,莫有敢不从者。高欢以洛阳西近西魏,南近梁境,乃议迁魏帝于邺。书下三日即
...更多
卷十八
汴京始末
王西庄《十七史商榷》第九十四卷谓:从古无都汴者,不意朱全忠凶丑忽创都于此。按汴为京,虽自朱梁始,然朱全忠由此创业,其建都则仍在洛阳也。天祐元年趣昭宗迁洛,以便传禅,是岁遂弑昭宗。明年正月,唐遣百官至汴,奉玺缓劝进,全忠乃升汴为东都,洛阳为西者。开平二年,卜郊于西都。三年,如西都,自此常居洛。其被友珪弑也,亦因全忠以传国玺付友文妻王氏,往东都召友文,故友珪弑之。时友贞为东京留后,遣兵诛友珪,群臣请入洛即位。友贞曰:"夷门本太祖兴王之地。"于是遂即位于东都,自此汴始为帝京。然唐庄宗入汴后仍都洛阳。及
...更多
卷十九
女娲或以为妇人
司马贞《三皇本纪》:女娲氏亦风姓,有神圣之德,代宓牺立,号曰女希氏,以木德王。是女娲,古帝王之圣者,古无文字,但以音呼,后人因音而傅以字,适得此"女娲"二字,初非以其为妇人而加此号也。《风俗通》云:女娲祷祀神祇,为女婚姻置行媒自此始。《路史》因之,谓女娲佐太昊,祷于神祇,而为女妇,正姓氏,职婚姻,是曰神媒。则女娲亦但系创置婚姻媒妁之人,而非女身也。乃后人因女娲之名,遂有以为妇人者。王充《论衡》引董仲舒之说:雨不霁,祭女娲。谓仲舒之意,盖以女娲古妇人为帝王者,男阳女阴,二气为害,故祭女娲以求
...更多
卷二十
贡荔枝不始于杨贵妃
《唐书》:杨贵妃好荔枝,南海岁贡荔枝,飞驰以进。然方暑而熟,经宿辄败。此贡荔枝故事也。按《后汉书·和帝纪》:旧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候,死者继路。因临武长唐羌上书言状,乃诏罢之。则贡荔枝不自唐始矣。《金世宗纪》:上谓宰臣曰:"朕尝欲得新荔枝,兵部遂于道路特设铺递。顷因谏官黄久约言,始知之。"是金时亦有贡荔枝之事。然荔枝出闽、粤、蜀三处,金时皆无其地,不知其设铺驰递者何地所出也?
杨氏五家合队
《新唐书》叙杨氏五家合队,虽不明
...更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黄以周 等辑
唐·皇甫枚
清·沈雪芝
(清)海宁陈元龙广陵
(宋)袁采
清·汪道鼎
宋·吴侯
明·邱濬
清·刘一明
唐·荆浩
元·脱脱等
清·王原祁
(齐)司马穰苴
(宋)曾敏行著;朱杰人标校
汉·卫汛
清·毛大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