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皇明經世文編卷之二百八十七-皇明經世文編
皇明經世文編卷之二百八十七
華亭陳子龍臥子 徐孚遠闇公 宋徵璧尚木 李雯舒章選輯
山陰朱兆奎伯高參閱
江總督奏疏(疏) 王中丞奏疏(疏)
江總督奏疏(疏)
江東
◆疏
北虜事宜疏
條議宣府錢糧疏
○北虜事宜疏
【 守邊經畧】
北虜自二十九年深入之後、謀臣經畧、無慮數家、有為修邊之說者。宣府東自開平。西至洗馬林。大同東自新平。西至丫角山。山西則自偏頭以至平刑。築垣乘塞。延袤三千里。而一時中外翕然謂可恃以無虞。及其虜之潰墻直下。曾無結草之固。又有為築堡之說者、使人自為戰、家自為守、棋布星羅、楊虞坡極言於西鎮深得其利遍滿三原、然虜一深入。望風瓦解。村落殲。則掠及小堡。小堡空。則禍延中堡。中堡盡而大堡存者。僅十之一二。又有謂守無足恃。倡為血戰之說者。惟以戰勝為功。不以敗亡為罪。而不度彼已。易於嘗虜。良將勁兵。銷滅殆盡。凡此之計。臣巳目見其困矣。萬不得已惟有保全邊堡一策。最為切要。而邊堡之所以全。其說有十。積穀一也。徵還各營選調之卒。二也。選練本堡土兵共守。三也。增城濬池。四也。築火墩以便耕牧。使商旅通行。有警易於收保。五也。造?隻輪車以備戰守。六也。擇任將帥。和睦行陣。七也。信賞必罰。八也。厚恤間諜。九也。嚴禁邊軍通虜。十也。此十說者。癸亥虜入墻子嶺公入援奉命節制諸軍亦一才臣也擬之焚廷老上。拓壤狼居。似非遠猷。然臣竊謂言之而可行。行之而可以要其成。成之而可以久。無出於此。臣又惟諸邊大弊。在於文武不同心。上下不相信。速責效者。務為粉飾之計。憚明作者。多事因循之圖。過疑懼者。又逡廵遜避。不能盡試其所長。夫亡羊補牢、固為已晚、方病蓄艾、尚猶可及臣今已勉帥諸臣、同心戮力、務袪夙弊、惟 陛下寬其文法、使得少效萬一、
○條議宣府錢糧疏
【 主客兵餉】
一主兵之費、自十八年以前、歲用年例京運、淮蘆鹽引、河東鹽價、各省民運、及本鎮歲徵屯田地畝團種之數、共本色米豆二十八萬八千百七十八石有奇、草二十二萬七千百七十束有奇折色銀八十二萬六千五百七十九兩有奇、自是而後、雖有不同、要亦不甚相遠、迨三十年來、或以新募軍馬而增發帑銀。或以歲用不敷而添補鹽引。或以增給芻粮而加徵民運腳價。遂至多銀三十二萬三千二百餘兩。臣等詳察弊源。葢由十九年以前。軍馬未必盈於八萬之額。時且歲豐田登。民運交至。鹽引復皆報中。故雖有虜患。猶足濟用。三十年以上。邊地之豐嗇靡常。民屯之逋欠日甚。鹽引之報中漸少。而軍數且日加於往年。若非新增之銀粮。裒益於其間。其勢必不能給。故今且不必頓議裁减。宜以此項或和糴或轉運以為足邊之本宜以新增三十萬之數仍留本鎮另貯名曰歲餘毋輒輕動。俟年例民屯等項。月給粮餉不足之時。始許呈部借支。後仍以正項之數補之。積之漸久。將自有餘。一客兵守墻。煩費不貲。而出塞為尤甚。故一歲之支。至有四五十萬以上者。自十九年至四十年。總用京運銀及鹽引銀五百九十五萬六百兩。此皆年例之所未有。歲入之不會者也。虗耗財用。孰大於此。今計上年秋冬及今年春夏四防所用之數。較之往年。似為省約。原其所以。葢由三十七年以來。預發名買。而出納之司。漸入準繩故也。夫以地量兵。因兵度餉。亦斟酌理財之術。今更宜趁秋成價平。預發銀兩召買。仍較論路分衝緩。以為蓄積。更量移諸鎮陳粟浥爛者隨宜處置務使軍餉國儲。各有所濟。而小民膏脂。不至妄糜其於省費惜財之方。庶有少補。
王中丞奏疏(疏)
王之誥
◆疏
條陳開墾荒田疏
論戎政疏
優卹大同軍士疏
防秋事宜疏
○條陳開墾荒田疏
【 墾荒事宜】
一議工力。其法以田九百頃為率。用二千四百人。把總二十四員。總委官六員。將各營見在步軍六千四十餘名。更番撥用。二議牛具。每牛一具。種田一頃五十畝。牧者一人。耕者三人。其牧者給草料。免其雜差。惟耕時隨牛下田。與三人通力合作。行總委等官。不時查驗草料。其牛具即於原議修城銀給之。三議種子、計田九百頃。用種子二千四十石。或菊?罒或豆。隨地所宜。即於上年收穫內動支。四議車兩、登塲日用車一百八十兩裝運、每兩銀二兩。除已造完三十兩。餘者宜廣寧馬市稅銀內支用。五議供費、每營開田一百五十頃。軍夫四百名。委官五員。約工百日。該費口粮六百一十五石。牛百具。該豆七百五十石。草萬束。俱於本田收穫粮草動支。六議草稭、每種田九百頃。存積柴草。除穀草豆稭。留以飼牛。菊?罒稭一歲所得。可以變賣銀千兩。買補牛具農器。七議倉廒、各城倉廒倒塌、宜將夫丁銀兩、及今春次第修理除收貯屯鹽二粮外、餘倉悉收營田子粒、八專責成、將河西營田行接管都御史、河東營田行廵按御史、互相督責、各道并大小將領、以實舉行、其奉行不力、及因循誤事者、歲終查明參究、仍乞敕接管都御史、恊心共濟以圖成効、
○論戎政疏
【 京營條議】
一議摽兵以備督調總恊官所轄標兵、止一千人、有如虜勢警急、必將提師督調、而隨征者寡、恐不足以捍內而禦外、宜於城守備兵內簡精銳二千人、共為三千、量給馬匹、仍調將官統練之、用備緩急、一請關防以重機宜、戎政之印、掌於總督。而恊理不與。即有機事。文書發行。真偽難辨今巳有関防矣請視諸鎮廵例給以關防。一議勳臣以備將材、故事多用勳臣充京營總督副參遊佐等官、後以不習武事遂廢頃令帶俸公侯伯赴營視操。亦漸有可觀者。宜命廵視科道歲終、從公奏薦員缺、即酌量用之、一議家丁以倡勇敢、營中家丁、原設沿邊壯士、近多迯亡、遂令京師椎埋之徒。往往冐充。為蠹不細。宜盡汰革。而選戰兵營二百人。城守備兵二營各百人充額。仍於秋操考閱如法。別其殿最而降陟之。一慎管隊以飭行伍、管隊官旗。類多無籍。以致營伍不整。而革任隨伍指揮等官。反受其鈐束。殊為例置。宜將隨伍軍職。盡令管隊。此事亦多有名無實其廢棄等官。亦自為一營。寄操聽用。勿復令軍旗制之。一議抽捕以實行伍、三大營兵額不足、宜將各衛所官軍舍餘、悉加簡閱抽捕務滿十萬、一復班軍以備工操、外衛班軍原額一十六萬、班軍之制甚為無益地方極擾而一至京師僅供匠役耳春秋各以八萬赴班、與營兵同操、誠得強幹之意其後薊鎮多事。及江北盜起漸改留。而營操之額遂缺。宜令中都所存班軍、悉赴班如故、非有大役、不得調取、一議買補以甦貧軍、京營官軍馬匹倒死者、故事止以年限為差、追納樁銀、不足示戒近議五年之內倒死輒令買補、則巳甚矣、請酌議新故之法、如一年以上者視故事加追銀一兩、二年以上者半之、至五年以上、仍如故事追樁則奸頑既知稍警、而貧軍亦免重累、一免存恤以省糜費清解之軍至京者、有存恤口粮三石。合休養三月。然後驗發營操。葢憫其勞而優之也。乃者官吏科索軍不能自存。則往往亡去。而所謂存恤者盡入此屬私橐。嗣後請不必存恤至即驗發收粮則吏無所容奸。而軍得優恤之實。又諸軍月粮、舊例支于京通二倉第開操之月、不利遠支、宜坐支京倉。餘月支通倉便
○優卹大同軍士疏
【 除屯田害】
大同與宣府鄰近。而軍士之苦特甚者。其故有三。夫兌屯者為其身自屯種。不欲輸官。以其月粮抵補。官免催科之勞。而軍省加耗之費也。然軍士之領屯者無幾。而屯丁之逃故者日多。逃故者之所逋。何與于軍。而管粮郎中期于足額。昔以屯政而富邊今因屯□而士益田凡每月軍粮。槩從半給。不論有屯無屯而以一切之法行之是削軍士衣食而償屯丁之流亡一矣今內郡之田。有司往往以荒蕪請蠲租賦。而沿邊土林雲川威遠平虜。各鎮屯田之處。比歲苦虜。或變為鹵鹻。或沒為沙磧。或蕩為溝壑。乃其額粮。獨不得視內郡末减。二矣。原額屯田。拋荒既多。官軍扣補。力巳不勝。而屯田御史。又於額外新增本色粮六千七百石有奇折色粮一千四百石有奇。草四萬八千束有奇。牛具之銀不與焉。邊民聞之。往往棄產亡去。今新開之地。復成汙萊。而新增之粮。遂為常課。是使國家冐重歛之虗名。而遺邊郡無窮之實禍。三矣。今欲足兵足食。先除此三害乃可。
○防秋事宜疏
【 陝邊防秋】
公鎮陝西二邊有望實後宣雲既款吉能亦受戎索政公在事也
一申嚴將令、將令奉璽書得便宜行事。而不能約束士卒者。以畏避讒毀。莫能用法也。今宜振飭頹風。凡一卒不用命者。許諸將斬首以狥。使其畏將不畏敵。乃可以收破敵之功。一加慎墻守、乘障拒虜。最得地利然將領驕惰。未嘗登陴而守。軍士以迎送撤調。往往缺乏。故虜得穿塞而入。宜禁革前弊。使聯絡拒守。不如令者冶以軍??厺。一增官恊防、陝西邊城遼遠。提調綜理。勢不能周。宜調三鎮廢閒將官。率家丁恊守。如勞績可紀。一體薦錄。僨事者併治以重罪。一扼塞要害、延綏鎮至清平至常樂?隻山地最孤懸。獨以米脂一線之路。轉運芻粮。而中隔魚河歸德二堡。為虜極衝。魚河之南。米脂之北。背乾川碎金驛為運道咽喉。宜增設重兵防守。預探虜情。遇虜入犯。引兵先扼其險。與諸路相犄角。無使虜得據險以撓我師。一議處兵備、定邊副使張守中雖稱病乞休、而職事修舉如故。宜令暫管秋防、候代至別處、自今邊方二、司等官、勒限到任、革從水程、仍移文任所原籍、趣令之任、違者劾治、一議處有司、鎮原平凉崇信三縣。皆係邊方。不宜久缺正官。請就近擇有司之良者調補。一互明哨探、延寧二鎮沙漠平衍哨卒無所趨避故虜中動靜。不得預知。宜與山西偏老。互相傳報。一嚴慎撤兵、秋防將畢。將士勞苦日久。輒先逃歸。故虜得乘隙內犯。臣竊計九月以後。正當燒荒之時。宜遠哨三四百里外。果無虜踪。然後燒荒。燒荒既畢。然後撤兵。庶虜謀可伐。而秋防可以無虞。
皇明經世文編卷之二百八十七終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周作人
宋·吴潜
清·金梁(息侯)
(南朝宋)刘敬叔撰
宋·昙秀
(民国)汉史氏
明·王锡爵
武汉臣
金·王处一
清·黄宫绣
明·施耐庵
清·惠栋
方汝浩
明·张凤逵
刘义庆
宋·刘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