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永庆升平前传-佚名
永庆升平前传目录:
第一回
第二回
第三回
第四回
第五回
第六回
第七回
第八回
第九回
第十回
第十一回
第十二回
第十三回
第十四回
第十五回
第十六回
第十七回
第十八回
第十九回
第二十回
第二十一回
第二十二回
第二十三回
第二十四回
第二十五回
第二十六回
第二十七回
第二十八回
第二十九回
第三十回
第三十一回
第三十二回
第三十三回
第三十四回
第三十五回
第三十六回
第三十七回
第三十八回
第三十九回
第四十回
第四十一回
第四十二回
第四十三回
第四十四回
第四十五回
第四十六回
第四十七回
第四十八回
第四十九回
第五十回
第五十一回
第五十二回
第五十三回
第五十四回
第五十五回
第五十六回
第五十七回
第五十八回
第五十九回
第六十回
第六十一回
第六十二回
第六十三回
第六十四回
第六十五回
第六十六回
第六十七回
第六十八回
第六十九回
第七十回
第七十一回
第七十二回
第七十三回
第七十四回
第七十五回
第七十六回
第七十七回
第七十八回
第七十九回
第八十回
第八十一回
第八十二回
第八十三回
第八十四回
第八十五回
第八十六回
第八十七回
第八十八回
第八十九回
第九十回
第九十一回
第九十二回
第九十三回
第九十四回
第九十五回
第九十六回
第九十七回
第二十一回
诗曰:英风锐气世无双,逆贼无知枉逞强攻乎异端迷本姓,终叫名败与身亡。
小耗神余四敬的叉,照着马成龙前胸一刺,山东马手中又无兵器,这时候要回手拉瓦刀也晚了,把眼一瞪,说:“来吧!你望我这里刺吧!”把胸一拍,见叉将要到胸前,他望后一撤,将叉头让过去了,用手把叉杆一抓,二人在战场之上就夺起叉杆来了,也分不出谁的力气大。这两个人夺这一杆叉,是半碗饭,谁也不能让谁。老马急了,把手一扬,说:“小子,着宝贝!”只见一片白光,把小耗神给蒙住了,望后一闪,那叉被成龙夺在手内。余四敬望回就跑,伊大人传令进兵。五百大队一直的望西一
...更多
第二十二回
诗曰: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土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马梦太一瞧,这三个人俱是相熟之人:头一个是胡忠孝,第二个是李庆龙,第三个是小丙灵薛应龙。此庄名叫连三庄。因在北京提督衙门一处打过官司,后来又是一同奉旨封官。这三个人是回籍归镖,家中本是财主,不愿在镖当差,在这庄中务农为业,闲时饮酒,闷来栽花。正是:静爱养花闲养鸟,清宜玩月雅玩花。
庄中以他三个人为主,一则是首户财主,二来又有功名。这三个人正在一处吃酒,商量着一同入都去谢伊大人。只见李庆龙的兄弟
...更多
第二十三回
诗曰:野草鲜花遍地愁,龙争虎斗几时休?
抬头吴越秦汉楚,尽观梁唐晋汉周。
抓住余四敬的那个人,正是马梦太。他在山坡上瞧着山口内打仗,只见小耗神独自逃走,至面前,过去把他抓住。小耗神用手一挡,抡叉就打。马梦太难以敌他,无奈望旁边一闪,只见贼人望下一跑。此时梦太有心不追,心中不舍;有心要追,又不是他的对手。无奈只得在后边跟着他,看贼人望哪里走。追之不远,前面有一个树林儿,见小耗神进去,“噗咚”的一声,少时把那叉就扔出来了。
说书的,不是昨天山东马空手夺过叉来,怎么今日余
...更多
第二十四回
诗曰: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化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守备张忠要将李玉拿下,只见从外边来了一人,身躯矮小,头戴草帽,身穿贵州绸大衫,高袜云履,手拿小黄布包袱一个;年在三旬以外,双眉带秀,二目带神。进得店内,一见要拿李玉,说:“唔呀,不可如此!”张守备一回头,把眼一瞪,说:“你是作什么的?放着道路不走,在此多管闲事,赶紧给我赶出去!”从外进来的此人,正是新任总
...更多
第二十五回
诗曰:人生名誉最为先,过眼浮云似箭穿。
苦绪岂皆因自惹,愁怀惟望故人怜。
关心花酒将十载,留意诗书只六年。
堪愧芸窗荒怠久,耻将俚句写鸾笺。
贼人照定顾焕章一刀,顾焕章并未曾死,这是如何?列位有所不知,说书的一个嘴,写书的一支笔,难表两件事。何为两件事?一个被杀的未曾死,杀人的倒死了,岂不是两件事?因张忠举刀要杀顾焕章,王有义在身后一瞧,说:“原来他们八卦教的人,皆非正道,皆是叛逆的贼人,又要作逆礼无君之事,我要跟他们,终必受贼人之连累。想我当
...更多
第二十六回
诗曰:满城风雨蓟门秋,五百年来感旧游。
偶与蓬莱仙子遇,相携便上酒家楼。
那位英雄言道:“我乃是天津卫沧州人氏,姓马,名杰,别号人称红胡子。我有一个拜兄,名叫大刀韩成公,在北五省,人皆称我们为沧州双侠。因我的朋友被案死去,那时我正在四川,闻此凶信,五内皆崩,回到沧州,到拜兄坟上祭扫,痛哭一场。有人在本处居住,又怕北五省绿林弟兄有事常来寻找,故此隐居在庙内。八卦教屡有书信前来,请我入会,封我为一字并肩王。我早晚打算入川,探望贼人大势如何。若果势大,我身在天地会,心在大清国,明顺贼人,暗替国
...更多
第二十七回
诗曰:一生爱说是为偏,不读诗书不种田。
山水优游身外事,烟霞啸傲性中天。
浮生作梦空成梦,举世无缘亦是缘。
口谈今古为业事,光阴虚度十余年。
顾大人被他等用地板盖上,也不能出去,无可如何,自己想道:“说是生有处,死有地,今天活该我死于此地,大概是不能活的了。”正在发愁无可如何之际,只听得板子一响,焕章望上一蹿。上面马杰说:“贤弟,我日夜惦念于你,怕你在此受困,故此天天夜间我前来。今日甚巧,你我弟兄先走到外面无人之处再说吧。”
...更多
第二十八回
词曰:欲避饥寒二字,当思勤俭为先。勤能创业俭能传,勤俭传家久远。
勤乃修身之本,俭为治富之源。克勤克俭有余钱,免受他人轻贱。
白大将军在画石岭东山口外列队,众带兵官将人等俱在两旁侍立。
少时,贼队自山里面出来,大旗在当中,是由绫子做成,上写“飞刀正印会总侯”。前面是先锋黄面太岁蒋方,左边是神机会总张,右边是副印会总马;侯尚英、侯尚杰俱在两旁站立。为首的骑着一匹青色马,头戴三角白绫巾,身穿粉缎子征衣,薄底靴子;鬓边上双插白鹅翎,金抹额,二龙斗宝;背后带着十二口柳叶飞刀
...更多
第二十九回
诗曰:体自风流态自娇,桃花如面柳如腰。
看来何处曾相识?家住扬州廿四桥。
花气芬芳月色胧,销魂时见醉颜红。
平生多少伤心事,都付琵琶一曲中。
从贼队中出来一人,内有一段隐情。顺天府东路厅武清县河西务,有一人,姓张,名德玉,作粮行生理,熟读外科,乐善治病。先次娶妻赵氏,生下一子,名叫张广聚。赵氏故去,继娶姚氏,为人贤惠,知三从,晓四德,明七贞,懂九烈,多读圣贤书,广览《列女传》。自进门以来,操持中馈,家业日兴。继至连生二子,次名广财,三名广太。<
...更多
第三十回
诗曰:昨朝鹊嗓报芳辰,喜与多情结比邻。
岂料三生石早定,无缘今作有缘人。
兰汤浴罢试新妆,粉黛施来体自香。
最是销魂独立际,梧桐花下纳微凉。
韩红玉出来,内老板说:“姑娘,今天为何这么高兴?向日叫你见客,永远不肯出来,这是张三爷,你过来见见。”红玉一见广太:年在十六七岁,面色微白,双眉带秀,二目有神,准头丰满,齿白唇红;身穿一件白芙蓉纱衫,雪青官纱裤子,漂白袜子,银灰福履;手拿冬青翎扇,手戴翡翠扳指;纽扣上挂着十八子香串,时放奇香。韩红玉一见此
...更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林缉熙
清·汪辉祖
宋·叶清臣
清·汪志伊
元晓
清·李兆洛
明·周高起
清·盛大士
(唐)李延壽
元·汪可孙
清·周学海
唐·郭京
(宋)张功甫
清·刘廷槐
(清)惠栋
史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