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第三十四回林凤翔大破讷丞相李开芳再夺卫辉城-洪秀全演义
第三十四回林凤翔大破讷丞相李开芳再夺卫辉城
话说林凤翔进了风阳府,旬日问属下各州县,多已降附,便进兵北行:以朱锡琨为十八军前部先锋,兵次南平。清县令朱祖祥,听得林凤翔大军已到,自知不能抵敌,便出城迎降。林凤翔督兵进城,秋毫无犯。留兵五百,仍令朱祖祥守南平。次日即进兵望永城进发。 清廷听得天国兵大举北上,林凤翔所向无敌,心甚忧虑。便调直隶总督、大学士讷尔经额,领军三万人,吉林马队八千人,并蒙古旗兵七千人,共统四万五千人马,来拒林凤翔。早有细作报知凤翔。凤翔即令军士倍道而行,先取归德府,以为驻兵之地;归德知府王襄治、副都统托明阿,听得讷相已经起程,商议坚守城池,以待救兵。谁想讷相大军方至保定,畏惧林军,逡巡不进。归德守将正造次间,忽报林凤翔大军已压城下。托明阿登城一望:见天国军兵,旌旗蔽野,连营二十余里。托明阿大俱。时城中居民,纷纷乱遁。托明阿急令闭上城门,不准军民离城,人心大愤。即与清军交战起来,有欲逃走的被捉回来,立时杀却,人心俞愤,城中大乱。林凤翔乘势攻城,旗上大书招降二字。人民遂拥至南门,杀散守门军士,意图开门迎敌。朱锡琨乘势杀进去,托明阿欲援救时,已是无及。急乔装杂在乱军之中,落荒而逃。天国副丞相曾立昌,领百骑绕过北门,来捉托明阿。及知托明阿已离城而去,始调兵回转来,正遇清知府王襄治。襄治自料逃不去,下马向曾立昌请降。林凤翔入了府衙,安抚居民才毕,就闻清将胜保,由徐州入河南,来争归德。林凤翔笑道:“胜保此行,我早料及。”遂令曾立昌、朱锡锟,立刻领军离城,分两翼以待。并传令道:“军士已疲。胜保若来,休便与战,吾自有计破之。”随唤温大贺道:“兄弟可从间道回凤阳,趋蹑胜保之后,彼腹背受敌、必然退矣。”温大贺得令去后,果然胜保领军万人,已到归德。见林凤翔调两军分屯城外,心内沉吟道:“林凤翔十战十捷,未尝少挫;今忽然缓兵不进,而以军候我,其中恐有计也。”便与左右商议。左右皆惧林凤翔威勇,不敢进兵,皆以胜保所虑为是。且以大军远来疲乏,若一中伏,吃亏不浅。胜保便传令暂扎大营,派人查探,有无伏兵。一面以小队,向曾立昌挑战。 天国曾、朱两军,紧守不出,胜保不得一战,心甚狐疑。次日探子回营禀报,并无伏兵。胜保立意进战:传令明日五更造饭,平明起兵,来争归德城。 当下林凤翔见胜保未退,即诫曾、朱两将道:“胜保来,必然大进;仍宜坚壁以待凤阳之兵,则事半功倍。若不得已,吾亦统全城大军,以为两贤弟后继也。”时胜保已督率人马,分列而进。曾、朱两将,先严阵相待。林凤翔随督大军,从西门分队而出。胜保正在分军时,忽飞报天国大兵,已从凤阳大进。胜保大惊道:“如此则前后受敌矣。”清军听得凤阳军至,只道中了林凤翔之计,一齐哗噪起来。林凤翔见胜保军心已乱,督兵直捣清营。恰值驻凤阳的天国人马亦到,胜保不欲恋战,传令退军。不料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可怜胜保一员勇将,欲争归德,反吃了个大败仗。统计这场恶战:清军死伤的,不下万人,降者二千有余。林凤翔大获全胜,收军回城,便令朱锡琨、曾立昌,移兵往取卫辉府,并嘱道:“卫辉为我军必争之地。若僧格林沁与讷尔经额先据,以与我相抗,实为阻碍,故宜先取之。老夫将引军为汝后援也。”朱、曾二人,领兵便行。路上朱锡琨谓曾立昌道:“旬日连下数十郡县,颇不负此行矣。”曾立昌道:“兵有利钝,战无常胜。某所虑者,长胜则骄矣!”朱锡琨深以为然。即时将抵卫辉,令人打听城中消息。原来城内总兵赵镇元,与知府奇龄意见不合。奇龄力主出城迎敌;赵镇元道:“胜保、琦善以十万之众,不能当林凤翔,况我们兵微将寡,坚守为上。”奇龄道:“我军大败之后,正宜一战,以安人心。若示之以弱,人心益震动矣。”赵镇元不听。奇龄不服他,所统旗兵,向与赵军有意见,加以主将不和,益生冲突。曾立昌把这点消息报知林凤翔。凤翔大喜道:“果尔,则卫辉城入吾军中矣。”遂疾继前军。忽见城内尘头大起,居民呼天叫地。原来奇龄的旗兵,与赵军争战起来,居民各自逃避。赵镇元见此情形,将来不免见罪,不如投降天国。遂将西门大开。林凤翔道:“城内必有内变。今若不进,失此机会矣。”即领兵进城。见城内旗兵与赵军互相殴斗,林凤翔乘势杀了一阵,奇龄知不是头路,逃出城外。林凤翔得知备细,便准赵镇元投降,即令仍守卫辉。 忽报李秀成书至。具言江苏已经平定,不日北上。林凤翔笑道:“忠王下江苏,可谓神速矣。然此处亦无须尔也。”朱锡琨道:“老将军连战皆捷,声威已著;不如候忠王到时,一同大进,较为上策。”林凤翔笑道:“兄弟何过虑也!吾以十八军,横行数省;勇如胜保,只求得一败,岂惧讷尔经额一孺子乎?”遂令大军先进山西,取潞安城,然后转进直隶。 军令一下,无敢谏阻;改令朱锡琨为前部先锋。第二班大军,望山西进发。军行时,温大贺暗谓曾立昌道:“老将军由胜生骄,吾甚虑之,公何不言也?”曾立昌道:“谏之于大胜之时,势必不从。不如密函,催忠王速进为是。”温大贺道:“忠王自江苏回,必休兵而后进战;且返在之期,即函催亦恐不及也。”二人说罢叹息,只得把战事情形,详报忠王:促其北上,不在话下。 且说纳尔经额,领大军并吉林马队,共三万余人,驻扎正定。此时清廷虑纳丞相,非林凤翔敌手,急令刑部尚书桂良,领御林军万人,为后援。桂良军到保定,见纳相逡巡不进,随把情势奏知朝廷。清廷大惧。急调蒙古郡王僧格林沁,领蒙兵二万,回镇顺天;一面催纳尔经额进战。纳相便欲趋驻顺德府,部将永良道:“卑职知潞城、黎城之间,有一小路,循太行山东出;可由河南之武安,直趋直隶临名关,往来甚捷。且中多险要,若以六百人守之,虽有大兵十万,不能过也。再以奇兵截其后路,破林凤翔必矣。”纳相道:“吾亦知之矣。今林凤翔转进山西,但这是山西巡抚的责任,吾马上知照他,令其依计而行可也。”永良道。“转折而待他人,不如先自守之,较为得力。”纳相不从,便飞令山西巡抚,扼要驻守。传令进兵临名关,以迎林凤翔。谁想纳相军令未发,林凤翔已拔潞、黎两城,听得纳相将进临名关,便唤曾立昌,嘱咐如此如此;又传令朱锡琨,嘱咐如此如此,二人得令去了。便令温大贺为先锋,望临名关而去。 且说纳相尚未动身到临名关,附近州县,早见纳相大军旗号,责令州县供张。那州县见是纳相旗号,自不敢不从,都应付粮草而去。到了次日,忽报纳军已到,州县皆大惊道:“纳军方才过了,如何这会又有纳军到来?”急令人打听,方知确实是纳军。州县皆到营前问讯。纳相惊道:“本帅并无?遣派前驱,得毋敌人假冒乎?”遂迁怒州县,一齐摘去顶戴。传令到临名关,把大营扎下。忽闻鼓角喧天,喊声震地,左有曾立昌,右有朱锡琨,分两路杀出。纳相未曾准备,曾、朱两军,如生龙活虎,把纳军冲做两段,清军皆无斗志,纳军十分危急。林凤翔又统大军杀到,纳相急领百骑,望广平府而逃。忽一枝人马拦阻去路,正是温大贺。讷相不敢接战,重又逃回。温大贺直闯中军来捉纳相。纳相策马飞跑。回望四至八道,皆是洪军。加以临名四面,皆崎岖小路,清兵苦难逃脱。犹望保定有兵来援。谁想林凤翔已先派兵埋伏。故清将桂良在保定,并不知临名关已经交战,那里还有救兵?当下林凤翔知纳尔经额已经逃脱,降令军中:降者免杀。于是军士降者大半,余外都四散逃走。统通三万人马,纳尔经额仅存百余人,逃入广平府而去。林凤翔大获捷胜。一面调二班人马来更替,欲乘机北上。 忽报蒙古郡王憎格林沁,领大军三万,会合桂良,由保定而下。左右皆向林凤翔道:“北京为满酋根据之地,必以全力临我。我孤军深入,非兵法所宜。且老将军自淮上进兵,纵横五省,威名已震华夏。倘有疏虞,非所以重国家之寄也。不如择要自守,以待忠王兵到。”林凤翔道:“若待忠王,恐日月蹉跎,老将至矣。诸兄弟果以孤军为虑,姑待李开芳军至可也。”左右听了,皆无异言。林凤翔便令分兵,权扎要地,分小队收复各州县。僧格林沁亦以林凤翔军势甚锐,不敢遽进,因此两面权且罢兵。 且说李开芳,自接林凤翔文报,即会合吉文元,起兵北上。忽听得清廷拜鄂督官文任钦差大臣,督楚军及旗兵,趋怀庆府。李开芳惊道:“彼忽然统兵北上,志在蹑林军之后;吾不如先取怀庆,较为上策。”便兵望怀庆进发。恰恰吉文元军亦到,李开芳谓吉文元道:“官文现住河南府,此行必与我争怀庆矣。我两军相合,力虽壮,而势反孤。某素知河南府以北,有条小路,直通孟县。孟县为官文文必经之路。将军从小路疾趋孟县以扼之,然后某取怀庆。官文知怀庆已失,必然胆落。将军以兵乘之,可获全胜也。”吉文元鼓掌称善。遂领军从小路先取孟县。 果然官文领军已到,前部先锋武中略来争孟县。吉文元分要驻守,全不出战。武中略报知官文。官文道:“敌人智在吾先,攻城恐亦无益。不如从小路偷过孟县也。”左右谏道:“不特小路,恐有埋伏;且敌人既以重军驻孟具,我若偷过,反在敌军之前,腹背受敌,又将奈何?”官文沉吟半晌,便令军士先扎大营,一面打探敌军如何,然后进发。 却说李开芳自吉文元去后,即领军攻怀庆。清国守将提督善禄,副都统西而退。提督善禄,领军赶来。忽然怀庆西路烽火大起,善禄军心惊俱乱窜,李开芳引军杀回。原来未攻城之先,李开芳先派小队,偷过北门,然后诈败。却从北门,举起烟火,以惊清军之心。果然清军惊乱,望后奔窜,互相践踏。李开芳杀了一阵,直逼怀庆城下。提督善禄,绕城而走;都统西凌阿,落荒而逃。怀庆遂下。李开芳进了怀庆府,立即布告各郡县。官文听得消息,仰天叹道:“某欲长驱北上,蹑林凤翔之后,今怀庆已失,吾将安归?”便令退兵。忽报吉文元兵大至,官文分两翼死撞一阵,大败而回。吉文元也不迫赶,进兵怀庆,与李开芳会合。吉文元道:“凤翔留赵镇元守卫辉,今赵镇元已死;清将李云龙,复举清国旗号,是卫辉复为清国有矣。不如先取卫辉。”李开芳道:“卫辉为进大名要道,得此可与凤翔军合。某如此如此,可以取卫辉也。”便令军士,衔枚疾走,由元村直抵新乡。 卫辉守将总兵李云龙,听得天国兵至,急缮垣固守。李开芳令军士数百?人,扮作居民,纷向卫辉逃难。李云龙见邻邑告警,人民逃难,便令开城收纳:初犹是居民赤手来奔,渐渐来者愈众,或携包裹;又渐渐箱箧累累,拥挤城门。李云龙急令守城检搜行李。谁想李开芳暗点军士千人,直蹑其后,所带箱筐,都藏军械。听得要检搜行李,乱喊起来。李云龙情知有变,急欲闭上城门,不提防李开芳军已到,进城内的乘势杀了守城军士,天国军一拥而入。李云龙阻挡不住,死于乱军之中。管教:妙计成功,不费分毫之力;名城克复,大张挞伐之威。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后蜀·彭晓
宋·黄休复
(清)四明西亭凌雪
明·黄衷
汉·班固
(清)赵翼
元·吾丘衍
清·郭麟
(宋)吴淑撰
清·顾景星
宋·辛弃疾
唐·慧立
张彦远
(清)云间子集
宋·庞安石
(宋)桂万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