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两晋秘史-明·杨尔增
两晋秘史目录:
两晋秘史
第一回
第二回
第三回
第四回
第五回
第六回
第七回
第八回
第九回
第十回
第十一回
第十二回
第十三回
第十四回
第十五回
第十六回
第十七回
第十八回
第十九回
第二十回
第二十一回
第二十二回
第二十三回
第二十四回
第二十五回
第二十六回
第二十七回
第二十八回
第二十九回
第三十回
第三十一回
第三十二回
第三十三回
第三十四回
第三十五回
第三十六回
第三十七回
第三十八回
第三十九回
第四十回
第四十一回
第四十二回
第四十三回
第四十四回
第四十五回
第四十六回
第四十七回
第四十八回
第四十九回
第五十回
第五十一回
第五十二回
第五十三回
第五十四回
第五十五回
第五十六回
第五十七回
第五十八回
第五十九回
第六十回
第六十一回
第六十二回
第六十三回
第六十四回
第六十五回
第六十五回
第六十七回
第六十八回
第六十九回
第七十回
第七十一回
第七十二回
第七十三回
第七十四回
第七十五回
第七十六回
第七十七回
第七十八回
第七十九回
第八十回
第八十一回
第八十二回
第八十三回
第八十四回
第八十五回
第八十六回
第八十七回
第八十八回
第八十九回
第九十回
第九十一回
第九十二回
第九十三回
第九十四回
第九十五回
第九十六回
第九十七回
第九十八回
第九十九回
第一百回
第一百○一回
第一百○二回
第一百○三回
第一百○四回
第一百○五回
第一百○六回
第一百○七回
第一百○八回
第一百○九回
第一一十回
第一一一回
第一一二回
第一一三回
第一一四回
第一一五回
第一一六回
第一一七回
第一一八回
第一一九回
第一二十回
第一二一回
第一二二回
第一二三回
第一二四回
第一二五回
第一二六回
第一二七回
第一二八回
第一二九回
第一三○回
第一三一回
第一三二回
第一三三回
第一三四回
第一三五回
第一三六回
第一三七回
第一三八回
第一三九回
第一四○回
第一四一回
第一四二回
第一四三回
第一四四回
第一四五回
第一四六回
第一四七回
第一四八回
第一四九回
第一五十回
第一五一回
第一五二回
第一五三回
第一五四回
第一五五回
第一五六回
第一五七回
第一五八回
第一五九回
第一六十回
第一六一回
第一六二回
第一六三回
第一六四回
第一六五回
第一六六回
第一六七回
第一六八回
第一六九回
第一七○回
第一七一回
第一七二回
第一七三回
第一七四回
第一七五回
第一七六回
第一七七回
第一七八回
第一七九回
第一八○回
第一八一回
第一八二回
第一八三回
第一八四回
第一八五回
第一八六回
第一八七回
第一八八回
第一八九回
第一九○回
第一九一回
第一九二回
第一九三回
第一九四回
第一九五回
第一九六回
第一九七回
第一九八回
第一九九回
第二○○回
第二○一回
第二○二回
第二○三回
第二○四回
第二○五回
第二○六回
第二○七回
第二○八回
第二○九回
第二百一十回
第二一一回
第二一二回
第二一三回
第二一四回
第二一五回
第二一六回
第二一七回
第二一八回
第二一九回
第二二○回
第二二一回
第二二二回
第二二三回
第二二四回
第二二五回
第二二六回
第二二七回
第二二八回
第二二九回
第二三○回
第二三一回
第二三二回
第二三三回
第二三四回
第二三五回
第二三六回
第二三七回
第二三八回
第二三九回
第二四○回
第二四一回
第二四二回
第二四三回
第二四四回
第二四五回
第二四六回
第二四七回
第二四八回
第二四九回
第二五○回
第二五一回
第二五二回
第二五三回
第二五四回
第二五五回
第二五六回
第二五七回
第二五八回
第二五九回
第二六○回
第二六一回
第二六二回
第二六三回
第二六四回
第二六五回
第二六六回
第二六七回
第二六八回
第二六九回
第二七○回
第二七一回
第二七二回
第二七三回
第二七四回
第二七五回
第二七六回
第二七七回
第二七八回
第二七九回
第二七九回
第二八一回
第二八二回
第二八三回
第二八四回
第二八五回
第二八六回
第二八七回
第二八八回
第二八九回
第二九○回
第二九一回
第二九二回
第二九三回
第二九四回
第二九五回
第二九六回
第二九七回
第二九八回
第二九九回
第三○○回
第三○一回
第三○二回
第三○三回
第三○四回
第三○五回
第三○六回
第三○七回
第三○八回
第三○九回
第三一○回
第三一一回
第三一二回
第三一三回
第三一四回
第三一五回
第三一六回
第三一七回
第三一八回
第三一九回
第三二十回
第三二一回
第三二二回
第三二三回
第三二四回
第三二五回
第三二六回
第三二七回
第三二八回
第三二九回
第三三○回
第三三一回
第三三二回
第三三三回
第三三四回
第三三五回
第三三六回
第三三七回
第三三八回
第三三九回
第三四○回
第三四一回
第三四二回
第三四三回
第三四四回
第三四五回
第三四六回
第三四七回
第三四八回
第三四九回
第三五○回
第二四○回
前燕始慕容,以武帝太康六年称公,至暐在位十一年,至此太和五年,被秦王灭之。自廆至暐,共八十五年耳。
却说秦王苻坚既克燕京已定,改号建元元年,大赦秦境,封邓羌为司隶校尉,及杨安、徐成、张蚝等为大将军,进王猛为清河郡侯,又加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猛上表固辞,不肯受职,秦王坚渭王猛曰:“即若螭蟠布衣,朕龙潜弱冠,属世事纷纭,朕奇卿于暂见,拟卿为卧龙,卿亦异朕于一言,回考筑之雅志,岂不精契神交,千载之会?虽傅岩入梦,姜公寤兆,今古一时,亦不殊也。今天下初定,彝伦始叙,朕且欲从容于上,劳卿心于下,弘济之务,非卿而
...更多
第二四一回
十月,晋大司马桓温闻秦破燕,遂令参军王珣、桓伊引兵乘衅而入,攻寿春。寿春守将袁瑾闻燕已灭,恐孤不敌,乃守城求救于秦。秦兵未至,攻陷其城,执袁瑾而归。王珣、桓伊分兵戍守,勒兵还镇,来见桓温,称克寿春之捷。温因益喜王珣。时温恃其才略位望,阴蓄不臣之志。尝抚枕叹曰:“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时,土杜晁能知人贵贱,温召问之,晁曰:“明公勋格宇宙,位极人臣。”温不悦,而温意欲先立功河朔以收时望,还受九锡。及被枋头之败,威名顿挫,今克寿春,次日聚集诸将,因谓将军郗超曰:“今克寿春,足雪枋头之耻乎?”超曰:“未也。”久之,温不悦,命诸
...更多
第二四二回
简文帝有疾将危,命近侍书诏,召大司马桓温依周公居摄故事。时谢安、王坦之二人,入内视疾。帝曰:“朕命不苏,今遗诏与大司马,令其依周公居摄故事,汝二人尽忠王室,同佐吾儿。”谢、王二人,闻帝以诏遗桓温行周公居摄事,王坦之即取其诏于帝前毁之曰:“此事不可行,若行其事,则晋祚必移矣!”帝曰:“天下得来德运,卿何所嫌?”坦之曰:“天下,轩辕之天下,陛下何得轻以与人?”帝始曰:“从卿改之。”坦之改诏,以大司马桓温行诸葛武侯丞相故事,把与帝观,帝观数四讫,付与王、谢二人受之。
时桓温既兼文武之任,屡建大功,加以废立,威振
...更多
第二四三回
癸酉二月,谢安与王坦之同群臣商议,使人持诏书报知丞相桓温。使人临行,谢安密嘱,若问,如此如此对之。使人得其语,来姑孰呈上诏书,桓温读讫,问之曰:“文帝临崩,有何遗诏?”使人曰:“圣上崩世,遗诏国家之事,一禀于丞相。
嘱咐太子登位,敕丞相如诸葛武侯故事,别无余言。“桓温因是令使人还朝,使人去讫。
丞相温既知简文帝崩世,群臣立太子登基,心中大怒。恨文帝曰:“汝乃会稽散人,吾立汝为帝,临终当禅位还我尔,不然,以吾为周公居摄事,如何遗诏为诸葛武侯故事也?”遂问计于郗超,郗超曰:“帝遗诏丞
...更多
第二四四回
却说秦王苻坚闻简文帝崩,桓温又死,遂与群臣商议取江南之计。当王猛上言曰:“江南急未可攻,宜先取汉中,以得胜之兵,再取江南,可一鼓而下也。”秦王坚曰:“正合吾意。”遂使邓羌为都督,徐成、杨安、张蚝为副将,领兵十万,分三队而去。次日,邓羌、杨安将征西军士分为三队,前部先锋徐成,后队张蚝,押运粮草。 即将起程,早有细作报入汉中,鲁荣忙使人至梁州,唤弟鲁卫回来,商议退敌之计。卫曰:“汉中最险阳平关,我去当依山傍林,下千余寨栅,迎敌秦兵,兄在汉宁,尽发粮草接应。”鲁荣遣大将杨仕、杨钦带五千军马,以助其弟,即日便起,到阳平关,下寨已定,与邓
...更多
第二四五回
甲戌二年二月,孝武帝设朝,闻桓温死,降诏以谢安为总中书。时天子幼弱,外有强臣,安与坦之尽忠辅卫,晋室幸得太平。而谢安好声律,期功之惨,不废丝竹,士大夫多效之,遂以成俗。当王坦之以书苦谏之曰:“今主上幼弱,藩臣多强,以为元宰如何不出趋朝参理政事?而嗜声律,期功之作,不为苍生国家之计耶?”又曰:“天下之宝,当为天下惜之,勿使弃之也!”安不能从,犹是人竞效之。
乙亥三年夏五月,王坦之卒,少帝以谢安为扬州刺史,桓冲为徐州刺史。
六月,秦清河武侯王猛寝疾,秦王坚亲为祈郊庙,又遣侍臣祷河、岳
...更多
第二四六回
丙子太元元年,是岁北凉亡。却说张天锡初杀其侄张玄靓,自立为凉王,改元凤凰。天锡在位,荒于酒色,不亲庶务,黜世子大怀而立嬖妾之子大豫,人情愤怨。秦王坚以天锡臣道未纯,遣将军姚苌、梁熙等将兵临西河,尚书郎梁殊曰:“未可动兵,可先使人征其来京,如不朝,方可讨之。”于是,坚使梁殊奉诏征之曰:“如有违命,即进师扑讨。”梁殊至姑臧,天锡会官属谋之,官属皆怒曰:“吾世事晋国,忠节着于海内,今一旦委身贼廷,丑莫大焉;且河西天险,若悉境内精兵,右招西域,北引匈奴以拒之,何遽知其不捷也?”天锡攘袂大言曰:“孤意决矣,言降者斩!”乃谓秦使梁殊曰:“君欲
...更多
第二四七回
却说北代王什翼犍设朝,聚集文武,谋议国事。却有部下长孙斤,恨代王不录用己,乃私藏利刃,杂在文武班中。时代王什翼犍在御座坐议国事,长孙斤插刃直上,来刺代王。当太子拓跋实见长孙斤以刃进前,大喝:“反贼!休得无礼!”被长孙斤手起刃下,杀死太子实,又来刺什翼犍。手无兵器,长孙斤以刃刺中,什翼犍便走,中伤左臂。当殿下文武,各拥抢进,将长孙斤缚住,代王复坐,命将长孙斤痛打一百,将出诛之。当日代王见太子实被杀死,哭无休止,乃命文官作文追谥为“献明皇帝”。至七月,太子妻秦氏生皇孙,代王与其取名,名曰拓跋珪。 十月,秦王苻坚大会群臣于光明殿,命文
...更多
第二四八回
却说北代王犍自避阴山,不能还国,潸然出涕。忽阶下一人进曰:“某有一计,可解此危,亦可还国,大王如何发悲也?”代王视之,乃左长史燕凤。因见秦兵不退,代王恐惧,凤乃进前曰:“某有一计,可解此危。”代王曰:“卿有何谋?
火速言之!“凤对曰:”今秦兵势大,何以退得,不如请降,然后别作良图,今若与战,非上策也。急作一表与臣,密入长安,奏请称为藩臣,彼必抽回其兵,方可还国。“代王曰:”此计大妙!卿此一行,休失北代之志气。“凤曰:”某若有小失,焉有面目再见大王?“代王大喜,便作表遣燕凤入秦。
...更多
第二四九回
秦王坚谓文武曰:“代王被害,其子幼冲,朔方今已属于朕,吾欲遣将戍之,燕凤又进此策,此事若何?”权翼曰:“朔方之地,宜朔人居焉。盖朔人狡猾万般,其居不容外人,若以异处之士去守,彼必为乱,国不能安,燕凤之策,可保久长。 刘库仁,字没根,乃刘武之子,少豪侠,有智略,北人无不敬之。刘卫辰,乃铁弗国人,善骑射,有威勇,北人无不惮之。 若陛下以此二人统领朔方,永无忧患。“秦王曰:”然!“于是秦王遣人以诏使唐公苻洛:”以铁弗刘卫辰、独孤部刘库仁二人,分统朔方。自河以东属库仁,自河以西属卫辰。“却说唐公苻洛得诏书,从秦王诏,使人请刘库仁、刘卫
...更多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荻岸散人
清·龚鉽
清·王朝
宋·李攸
(清)黄以周 等辑
龙榆生
清·清溪道人
(晋)嵇含
元·朱震亨
清·张缙彦
隋·智顗
清·笠翁先生
(南宋)吴自牧
唐·李义山
春秋鲁·曾参
清·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