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全漢文卷四十九-全漢文
全漢文卷四十九
烏程嚴可均校輯
翟方進
方進字子威。汝南上蔡人。師事尹更始。為太守府小史。元帝末射策甲科為郎。成帝初舉明經。遷議郎。河平中轉博士。陽朔中遷朔方刺史。鴻嘉中入為丞相司直。除京兆尹。永始中拜御史大夫。左遷執金吾。代嶭宣為丞相。封高陵侯。綏和二年以星變賜死。謚曰恭侯。
劾陳慶
案慶奉使刺舉大臣。故為尚書。知機事周密。壹統明主。躬親不解。慶有罪未伏誅。無恐懼心。豫自設不坐之比。又暴揚尚書事。言遲疾無所在。虧損聖德之聰明。奉詔不謹不敬。臣謹以劾。
(漢書翟方進傳。)
翟方進 一
奏劾涓勳
臣聞國家之興。尊尊而敬長。爵位上下之禮。王道綱紀。春秋之義。尊上公謂之宰。海內無不統焉。丞相進見聖主。御坐為起。在輿為下。群臣宜皆承順聖化。以視四方。勳吏二千石。幸得奉使。不遵禮儀。輕謾宰相。賤易上卿。而又詘節失度。邪 無常。色厲內荏。墮國體。亂朝廷之序。不宜處位。臣請下丞相免勳。
(漢書翟方進傳。)
奏免陳咸逢信
咸與逢信。邪枉貪汗。營私多欲。皆知陳湯姦佞傾覆。利口不軌。而親交賂遺。以求薦舉。後為少府。數饋遺湯。信咸幸得備九卿。不思進忠正身。內自知行辟無功效。而官媚邪臣。欲以徼幸。苟得亡恥。孔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咸信之謂也。過惡暴見。不宜處位。臣請免以示天下。
(漢書翟方進傳。方進新為丞相。陳咸內懼不安。居亡何。方進奏。)
咸前為郡守。殘酷毒螫。加於吏民。主守盜受所監。而官媚邪臣陳湯。以求薦舉。苟得無恥。不宜處位。
(漢書陳萬年傳。 案。此即前奏。互有刪節。故並載之。)
復奏免陳咸
咸前為九卿。坐為貪邪免。自知罪惡暴陳。依託紅陽侯立。徼幸有司莫敢舉奏。冒濁苟容。不願恥辱。不當蒙方正舉備內朝臣。并劾紅陽侯立。選舉故不以實。
(漢書翟方進傳。後二歲。詔舉方正直言之士。紅陽侯立舉咸對策。拜為光祿大夫給事中。方進復奏云云。有詔免咸。勿劾立。)
劾紅陽侯王立
立懷姦邪。亂朝政。欲傾誤要主上。狡猾不道。請下獄。
(漢書翟方進傳。)
翟方進 二
復奏王立黨友
立素行積為不善。眾人所共知。邪臣自結。附託為黨。庶幾立與政事。欲獲其利。今立斥逐就國。所交結尢著者。不宜備大臣為郡守。案後將軍朱博、鉅鹿太守孫閎、故光祿大夫陳咸與立交通厚善。相與為腹心。有背公死黨之信。欲相攀援。死而後已。皆內有不仁之性。而外有俊材。過絕於人。勇猛果敢。處事不疑。所居皆尚殘賊酷虐苛刻慘毒以立威。而亡織介愛利之風。天下所共知。愚者猶惑。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言不仁之人。亡所施用。不仁而多材。國之患也。此三人皆內懷奸猾。國之所患。而深相與結。信於貴戚姦臣。此國家大憂。大臣所宜沒身而爭也。昔季孫行父有言曰。見有善於君者。愛之若孝子之養父母也。見不善者。誅之若鷹鸇之逐鳥爵也。翅翼雖傷。不避也。貴戚強黨之眾。誠難犯。犯之眾敵並怨。善惡相冒。臣蟄得備宰相。不敢不盡死。請免博、閎、咸歸故郡。以銷姦雄之黨。絕群邪之望。
(漢書翟方進傳。)
薦嶭宣
宣明習文法。練國制度。前所坐過薄。可復進用。
(漢書嶭宣傳。初宣為聖相。而翟方進為司直。後章代為丞相。思宣舊恩。後二歲薦云云。)
立嗣議
定陶王帝弟之子。禮曰。昆弟之子猶子也。為其後者。為之子也。定陶王宜為嗣。
(漢書孔光傳。綏和中。議中山定陶王誰宜為嗣者。方進王根以為。)
于長小妻迺始等坐罪議
令犯法者各以法時律令論之。明有所訖也。長犯大逆時。迺始等見為長妻。已有當坐之罪。與身犯法無異。後迺弄法。於法無以解。請論。
(漢書孔光傳。丞相方進大司空何武議。)
翟義
義字文仲。方進少子。成帝時為郎。稍遷諸曹。出為南陽都尉。後坐法免。哀帝時起為弘農太守。遷河內太守青州牧。平帝時徙東郡太守。莽居攝。據郡舉兵。立東平王雲子信為帝。自號大司馬柱天大將軍。兵敗被擒。夷三族。
移檄郡國
莽鴆殺孝平皇帝。矯稱尊號。今天子已立。共行天討。
(漢書翟方進傳。)
莽毒殺平帝。攝天子位欲絕漢室。今共行天罰誅莽。
(漢書王莽傳上。)
翟方進 翟養 三
范延壽
延壽字子路。安成人。為北海太守。河平二年代何壽為廷尉。八年卒。
(見百官公卿表。)
奏事
禽獸生子逐母。宜以四子還母。尸三男子於市。
(意林傳子。 御覽三百六十。又三百六十一。 案。初學記十二。御覽二百三十一。並引謝承後漢書云。范延壽宣帝時為廷尉。時燕趙之間。有三男共娶一妻。生四子。長各求離別。爭財分子。至間于縣。縣不能決斷。讞之于廷尉。於是延壽決之。以為悖逆人倫。比之禽獸。生子屬其母。以子並付母。尸三男于市。奏免郡太守令長。無率錄之道。天子遂可其言。又案。百官公卿表成帝何平二年。范延壽為廷尉。而謝承書載其事。蓋迫引之也。宣帝乃成帝之誤。)
致王章大逆罪
比上夷狄。欲絕繼嗣之端。背畔天子。私為定陶王。
(漢書元后傳。上使尚書劾奏。遂下章吏。廷尉致其大逆罪以為。)
公乘興
興。京兆湖人。河平中為三老。
上書訟王尊治京兆功效日著
往者南山盜賊。阻山橫行。剽劫良民。殺奉法吏。道路不通。城門至以警戒。步兵校尉使逐捕。暴師露眾。曠日煩費。不能禽制。二卿坐黜。群盜寖彊。吏氣傷沮。流聞四方。為國家憂。當此之時。有能捕斬。不愛金爵重賞。關內侯寬中使問所徵故司隸較尉王尊捕群盜方略。拜為諫大夫。守京輔都尉。行京兆尹事。尊盡節勞心。夙夜思職。卑體下士。厲奔北之吏。起沮傷之氣。二旬之閒。大黨震壞。渠率效首。賊亂蠲除。民反農業。拊循貧弱。鉏耘豪強。長安宿豪大猾東市賈萬、城西萬章、箭張禁、酒趙放、杜陵楊章等皆通邪結黨。挾養姦軌。上干王法。下亂吏治。並兼役使。侵漁小民。為百姓豺狼。更數二千石。三十年莫能禽討。尊以正法案誅。皆伏其辜。姦邪銷釋。吏民說服。尊撥劇整亂。誅暴禁邪。皆前所稀有。名將所不及。雖拜為真。未有殊絕
公乘興 四
褒賞加於尊身。今御史大夫奏尊傷害陰陽。為國家憂。無承用詔書之意。靖言庸違。象恭滔天。原其所以。出御史丞楊輔。故為尊書佐。素行陰賊。惡口不信。好以刀筆陷入於法。輔常醉過尊大奴利家。利家捽搏其頰。兄子閎拔刀欲剄之。輔以故深怨疾毒。欲傷害尊。疑輔內懷怨恨。外依公事。建畫為此議。傳致奏文。浸潤加誣。以復私怨。昔白起為秦將。東破韓魏。南拔郢都。應侯譖之。賜死杜郵。吳起為魏守西河。而秦韓不敢犯。讒人閒焉。斥逐奔楚。秦聽浸潤以誅良將。魏信讒言以逐賢守。此皆偏聽不聰。失人之患也。臣等竊痛傷尊修身絜已。砥節首公。刺譏不憚將相。誅惡不避豪彊。誅不制之賊。解國家之憂。功著職修。威信不廢。誠國家爪牙之吏折衝之臣。今一旦無群。制於仇人之手。傷於詆欺之文。上不得以功除罪。下不得蒙棘木之聽。獨掩怨讎之偏奏。猥被共工之大惡。無所陳怨愬罪。尊以京師廢亂。群盜並興。選賢徵用。起家為卿。賊亂既除。豪猾伏辜。即以佞巧廢黜。一尊之身。三期之閒。乍賢乍佞。豈不甚哉。孔子曰。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是惑也。浸潤之譖不行焉。可謂明矣。願下公卿大夫博士議。即定尊素行。夫人臣而傷害陰陽。死誅之罪也。靖言庸違。放殛之刑也。審如御史章。尊乃當伏觀闕之誅。放於無人之域。不得苟免。及任舉尊者。當獲選舉之辜。不可但已。即不如章。飾文深 。以愬無罪。亦宜有誅。以懲讒戚之口。絕詐欺之路。唯明主參詳。使白黑分別。
(漢書王尊傳。湖三老公乘興等上書訟尊治京兆功效日著。書奏。天子復以尊為徐州刺史。)
張匡
匡。蜀郡人。河平中為太中大夫。
張匡 五
日蝕對
竊見丞相商。作威作福。從外制中。取必於上。性殘賊不仁。遣票輕吏微求人罪。欲以立威。天下患苦之。前頻陽耿定上書。言商與父傅通。及女弟淫亂。奴殺其私夫。疑商教使。章下有司。商私怨懟。商子俊欲上書告商。俊妻左將軍丹女。持其書以示丹。丹惡其父子乖忤。為女求去。商不盡忠納善以輔至德。知聖主崇孝遠別。不親後庭之事。皆受命皇太后。太后前聞商有女。欲以備後宮。商言有固疾。後有耿定事。更詭道因李貴人家內女。執左道以亂政。誣罔誖大臣節。故應是而日蝕。周書曰。以左道事君者誅。易曰。日中見昧。則折其右肱。往者丞相周勃再建大功。及孝文時。纖介怨恨而日為之蝕。於是退勃使就國。卒無怵愁憂。今商無尺寸之功。而有三世之寵。身位三公。宗族為列侯。吏二千石侍中諸曹。給事禁門內。連昏諸侯王。權寵至盛。審有內亂殺人怨懟之端。宜窮意[意當作竟]考問。臣聞奏丞相呂不韋見王無子。意欲有秦國。即求好女以為妻。陰知其有身而獻之王。產始皇帝。及趙相春申君。亦見王無子。心利楚國。即獻有身妻而產懷王。自漢興。幾遭呂霍之患。今商有不仁之性。迺因怨以內女其姦謀未可測度。前孝景世。七國反。將軍周亞夫以為即得雒陽劇孟。關東非漢之有。今有商宗族權埶。合貲鉅萬計。私奴以千數。非特劇孟匹夫之徒也。且失道之至。親戚畔之。閨門內亂。父子相訐。而欲使之宣明聖化。調和海內。豈不謬哉。商視事五年。官職陵夷。而大惡者於百姓。甚虧損盛德。有鼎折足之凶。臣愚以為聖主富於春秋。即位以來。未有懲姦之威。加以繼嗣未立。大異並見。尢宜誅討不忠。以遏未然。行之一人。則海內震動。百姦之路塞矣。
(漢書王商傳。太中大夫蜀郡張匡。其人佞巧。上書願對近臣陳日蝕咎。下朝者左將軍丹等問匡。匡對。)
馮逡
逡字子產。上黨潞人。居杜陵。左將軍奉世子。察孝廉為郎。補謁者。建昭中選為復土校尉。舉茂才。為美陽令。遷長樂屯衛司馬清河都尉隴西太守。
馮逡 六
奏請浚屯氏河
郡承河下流。與兗州東郡分水為界。城郭所居尢卑下。土壤輕脆易傷。頃所以闊無大害者。以屯氏河通。兩川分流也。今屯氏河塞。靈嗚犢口又益不利。獨一川兼受數河之任。雖高增隄防。終不能泄。如有霖雨。旬日不霽。必盈溢。靈鳴犢口在清河東界。所在處下。雖令通利。猶不能為魏郡清河減損水害。禹非不愛民力。以地形有埶。故穿九河。今既滅難明。屯氏河不流行七十餘年。新絕未久。其處易浚。又其口所居高。於以分流殺水力。道理便宜。可復浚。以助大河泄暴水。備非常。又地節時。郭昌穿直渠。後三歲。河水更從故第二曲閒北。可六里復南合。今其曲埶復邪直貝丘。百姓寒心。宜復穿渠東行。不豫修治。北決病四五郡。南決病十餘郡。然後憂之。晚矣。
(漢書溝洫志。成帝時。清河都尉馮逡奏言。)
孫禁
禁。鴻嘉中為丞相史。
治河方略
今河溢之害。數倍於前決平原時。今可決平原金隄閒。開通大河。今入故篤馬河。至海五百餘里。水道浚利。又乾三郡水地。得美田且二十餘萬頃。足以償所開傷民田廬處。又省吏卒治隄救水歲三萬以上。
(漢溝洫志。鴻嘉四年。勃海清河信都河溢。河隄都尉許商與丞相史孫禁共行視圖方略。禁以為。)
許商
商字長伯。長安人。治尚書。師事周堪。武帝初為博士。河平中拜將作大匠。鴻嘉中歷河隄都尉。永始中遷詹事。歷少府進侍中光祿大夫。綏和初拜大司農。轉光祿勳。
孫禁 許商 七
駁孫禁開篤馬河方略
古說九河之名。有徙駭胡蘇鬲津。今見在成平東光鬲界中自鬲以北至徒駭閒。相去二百餘里。今河雖移徙。不離此域。孫禁所欲開者。在九河南篤馬河。失水之跡。處埶平夷。旱則淤絕。水則為敗。不可許。
(漢書溝洫志。鴻嘉四年。勃海清河信都河溢。河隄都尉許商與丞相史孫禁共行視圖方略。禁以為可開故篤馬河。商以為。)
趙增壽
增壽字 公。陽朔中為廬江太守。鴻嘉初遷左馮翊。拜廷尉。永始中貶為常山都尉。
陳湯罪議
不道無正法。以所犯劇易為罪。臣下丞用失其中。故移獄廷尉。無比者先以聞。所以正刑罰重人命也。明主哀憫百姓。下制書罷昌陵。勿徙吏民。已申布。湯妾以意相。謂且復發徙。雖頗驚動。所流行者少。百姓不為變。不可謂惑眾。湯稱詐。虛設不然之事。非所宜言。大不敬也。
(漢書陳湯傳。)
又白解萬年
故將作大匠萬年。佞邪不忠。妄為巧詐。多賦斂。煩繇役。興卒暴之作。卒徒蒙辜。死者連屬。毒流眾庶。海內怨望。雖蒙赦令。不宜居京師。
(漢書陳湯傳。)
涓勳
勳。鴻嘉中為司隸校尉。左遷昌陵令。
奏劾嶭宣
春秋之義。王人微者序乎諸侯之上。尊王命也。臣幸得奉使。以督察公卿以下為職。今丞相宣請遺掾史。以宰士督察天子奉使命大夫。甚誖逆順之理。宣本不師受經術。因事以立姦歲。案浩商所犯。一家之禍耳。而宣欲專權作威。迺害於迺國。不可之大者。願下中朝特進列侯將軍以下。正國法度。
(漢書翟方進傳。)
劉輔
輔。河閒宗室成帝時舉孝廉。為襄賁令。擢諫大夫。
涓勳 劉輔 八
上書諫立趙后
臣聞天之所與。必先賜官符瑞。天之所違。必先降以災變。此神明之徵應。自然之占驗也。昔武王周公。承順天地。以饗魚鳥[鳥當作烏]之瑞。然猶君臣祗懼。動色相戒。況於季世。不蒙繼嗣之福。婁受威怒之異者乎。雖夙夜自責。改過易行。畏天命。念祖業。妙選有德之世。考卜窈窕之女。以承宗廟。順神祗心。塞天下望。子孫之詳。猶恐晚暮。今迺觸情縱欲。傾於卑賤之女。欲以母天下。不畏于天。不媿于人。惑莫大焉。里語曰。腐木不可以為柱。卑人不可以為主。天人之所不子。必有禍而無福。市道皆共知之。朝廷莫肯壹言。臣竊傷心。自念得以同姓拔擢。尸祿不忠。污辱諫爭之官。不敢不盡死。唯陛下深察。
(漢書劉輔傳。)
杜鄴
鄴字子夏。魏郡繁陽人。居茂陵。成帝時舉孝廉為郎。病去官。起為衛軍主簿。舉侍御史。哀帝即位。遷涼州刺史。以病免。元壽初舉方正直言。未拜卒。
元壽元年舉方正直言對
臣聞禽息憂國。碎首不恨。卞和獻寶。刖足願之。臣幸得奉直言之詔。無二者之危。敢不直陳。臣聞陽尊陰卑。卑者隨尊。尊者兼卑。天之道也。是以男雖賤。各為其家陽。女雖貴。猶為其國陰。故禮明三從之義。雖有文母之德。必繫於子。春秋不書紀侯之母。陰義殺也。昔鄭伯隨姜氏之欲。終有叔段篡國之禍。周襄王內迫惠后之難。而遭居鄭之危。漢興。呂太后權私親屬。又以外孫為孝惠后。是時繼嗣不明。凡事多晻。晝昏冬雷之變。不可勝載。竊見陛下行不偏之政。每事約儉。非禮不動。誠欲正身與天下更始也。然嘉瑞未應。而日蝕地震。民訛言行籌。傳相驚恐。案春秋災異。以指象為言語。故在於得一類而達之也。日蝕。明陽為陰所臨。坤卦乘離。明夷之象也。坤以法地為土為
杜鄴 九
母。以安靜為德。震。不陰之效也。占象甚明。臣敢不直言其事。昔曾子問從令之義。孔子曰。是何言與。善閔子騫守禮。不苟從親。所行無非理者。故無可閒也。前大司馬新都侯莽。退伏第家。以詔策決。復遣就國。高昌侯宏。去蕃自絕。猶受封土。制書侍中駙馬都尉遷。不忠巧佞。免歸故郡。閒未旬月。則有詔還。大臣奏正其罰。卒不得遣。而反兼官奉使。顯寵過故。及陽信侯業。皆緣私君國。非功義所止。諸外家昆弟。無賢不肖。並侍帷幄。布在列位。或典兵衛。或將軍屯。寵意并於一家。積貴之埶。世所希見所希聞也。至迺並置大司馬將軍之官。皇甫雖盛。三桓雖隆。魯為作三軍。無以甚此。當拜之日。晻然日食。不在前後。臨事而發者。明陛下謙遜無專。承指非一。所言輒聽。所欲輒隨。有罪惡者不坐辜罰。無功能者。畢受官爵。流漸積猥。正尢在是。欲令昭昭。以覺聖朝。昔詩人所刺。春秋所譏。指象如此。殆不在它。由後視前。忿邑非之。逮身所行。不自鏡見。則以為可。計之過者。疏賤獨偏見。疑內亦有此類。天變不空。保右世主。如此之至。奈何不應。臣聞野雞著怪。高宗深動。大風暴過。成王怛然。願陛下加致精誠。思承始初。事稽諸古。以厭下心。則黎庶群生。無不說喜。上帝百神。收還威怒。禎詳福祿何嫌不報。
(漢書杜鄴傳。)
災異對
春秋災異。以指象為言語。籌所以紀數。民陰水類也。水以東流為順。走而西行。反類逆上。象數度放溢。妄以相予。違忤民心應也。西王母。婦人之稱。博奕。男子之事。於街巷阡陌。明離闑內。與彊[彊當作疆]外。臨事盤樂。炕陽之意。白髮。衰年之象。體尊性弱。難理易亂。門。人之所由。樞其要也。居。人之所由。制持其要也。其明甚著。今外家丁傅並侍帷幄。布於列位。有罪惡者。不坐辜罰。亡功能者畢受官爵。皇甫三桓。詩人所刺。春秋所譏。亡以甚此。指象昭昭。以覺聖朝。奈何不應。
(漢書五行志下之上。)
杜鄴 十
說王音
鄴聞人情。恩深者其養謹。愛至者其求詳。夫戚而不見殊。孰能無怨。此棠棣角弓之詩所為作也。昔秦伯有千乘之國。而不能容其母弟。春秋亦書而譏焉。周召則不然。忠以相輔。義以相匡。同己之親。等己之尊。不以聖德。獨兼國寵。又不為長。專受榮任。分職於陝。並為弼疑。故無感恨之隙。外無侵侮之 羞。俱享天祐。兩荷高名者。蓋以此也。竊見成都侯以特進領城門兵。復有詔得舉吏如五府。此明詔所欲寵也。將軍宜承順聖意。加異往時。每事凡議必與及之。指為誠發。出於將軍。則孰敢不說諭。昔文侯寤大雁之獻。而父子益親。陳平共壹飯之饌。而將相加驩。所接雖在楹階
(漢紀作陛。)
俎豆之閒。其於為國折衝厭難。豈不遠哉。竊慕倉唐陸子之義。所白奧內。唯深察焉。
(漢書杜鄴傳。)
說王商
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言奉天之道。貴以誠質。大得民心也。行穢祀豊。猶不蒙祐。德修薦薄。吉必大來。古者壇場有常處。燎禋有常用。贊見有常禮。犧牲玉帛雖備而財不匱。車輿臣役雖動而用不勞。是故每舉其禮。助者歡說。大路所歷。黎元不知。今甘泉河東。天地郊祀。咸失方位。違陰陽之宜。及雍五畤皆曠遠。奉尊之役。休而復起。繕治共張。無解已時。皇天著象。殆可略知。前上甘泉。先敺失道。禮月之夕。奉引復迷。祠后土還。臨河當渡。夕風起波。船不可御。又雍大雨。壞平陽宮垣。迺三月甲子。震電災林光宮門。祥瑞未著。咎徵仍臻。跡三郡所奏。皆有變故。不荅不饗。何以甚此。詩曰。率繇舊章。舊章。先王法度。文王以之交神于祀。子孫千億。宜如異時公卿之議。復還長安南北郊。
(漢書郊祀志下。成都侯王商為大司馬衛將軍輔政。杜鄴說商。)
杜鄴 十一
臨終作墓石文
魏郡杜鄴。立志忠款。犬馬未陳。奄先草露。骨肉歸於后土。氣魂無所不之。何必故丘。然後即化。封於長安北郭。此焉宴息。
(西京雜記上。杜子夏葬長安北四里。臨終作文曰云云。及死。命刊石埋於墓側。)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南怀仁
明·孙一奎
清·盛康
明·马一龙
明·钟伯敬
宋·王得臣
宋·司马光
林庚白
明·徐弘祖
清·冯昌奕
明·吴麟徵
清·钱德苍
清·石成金
清·倪赞元
唐·李瀚
周·尹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