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九-焦氏易诂
卷九
由易林寻得东汉失传之象共四十三一乾南坤北目得此象。而天尊地卑天地定位等词始能解。东汉人不知此象。故以卦变为解。然东汉人深疑其有此象。管辂云。吾不解古之圣人何以位乾于西北。坤于西南。夫乾元资始统天。何由有别位也。是疑乾在南也。而讫无如何。岂知左传大有之乾。卽离变乾。而曰敬如君所。所者。位也。古人敬离位如乾位也。是左传卽以乾为南也。又晋与楚战。筮遇复。云。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元者首也。乾为首为王。乾若不居南。自北射南。祗中离目可矣。如何能射中王首哉。管辂徒知乾位西北。不知春秋时卽以乾为南。卽西汉末仍以乾为南。太玄云。南北定位。是以南北代天地也。仍以乾为南也。说卦明言后天方位者。恐人生疑。管辂卽其一人。至先天方位。为法象所固有。在春秋时人人皆知。故无须明言。况天地水火雷风山泽。一再对举之。无异于明言哉。然至东汉末竟失传。故虽神于易若管辂。亦祗心疑其如是。而不敢定其如是也。
二离东坎西
自得此象。而既济九五爻词始能解。东汉人亦疑其必离东坎西方合。而不敢竟言以日东月西当之。用心良苦。而不知离坎之象本如此也。
三艮西北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
自得此象。而山泽通气雷风相薄如能解。而东汉人不知。故祗以同气同声为解。
四乾日兑月
自得此象。乾三终日乾乾之终日。及大畜日闲舆卫之日。始得解。恒彖传。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始知日月指互兑互乾。他若小畜上九归妹六五中孚六四之月几望。及离卦蛊卦彖传之言月。始知其皆指兑。旧解皆曲说也。
五离星震辰
自得离星象。丰六二之见斗。九三之见沬。始知斗沬之取象于离。自得震辰象。艮彖之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始知时之为震。盖艮震相反覆而体则同。故艮亦为时。时卽辰也。此与左传艮为言。以艮为覆震同也。又按汉上易引虞翻云。离艮为星。是离星之象。虞氏亦知。而解丰不用。何哉。
六坤水艮火
自得坤水象。凡易言利涉大川者皆可解。自得艮火象。旅九三之旅焚其次始得解。旅火在外。炎上不能焚次也。坤水之象。除易林用之外。九家易独知之。九家又以乾为南。故吾谓九家必西汉易师。
七坎土巽石
坎土之象。在易祗震九四云震遂泥。九四互坎。坎为泥。于为土之义较近。盖坎为塞而中实。自然土象。故易林用之。邵子本之。至巽石之象。易困六三曰。困于石。据于蒺藜。蒺藜者下坎。石则自东汉以来皆用伏艮。向疑其于六三无涉。今得巽石之象。于是困于石三字始得真解。
八乾山乾河
自得乾山象。同人九三升其高陵始得解。自得乾河象。同人利涉大川始得解。而乾河之象。亦九家知之。
九坤鱼兑华
自得此象。剥六五贯鱼始得解。大过九五枯杨生华亦得解。知旧说皆误也。
十震神震南震父震公震翁同
自得震神象。始知系词所谓神。说卦所谓神。皆谓震。自得震南象。始知易明夷九三明夷于南。及升卦词之甫征吉。左传之南国蹙。皆指震为南。自得震父震公象。始知蛊之干父。解及小过上卦之公之皆指震。余初解易林复之巽。有伯仲欲南之语。以为巽通震。震上升为南。又阅惠氏易说。说允升云。进升向南。故曰南征。亦以上进为南。方喜余说之不孤。后知易林卽以震为南。然后悟前说之皆非。易象失传之难于索解如此。详皆见前。
十一艮寿艮贵艮鸟
自得艮寿象。知坚多节确有坚字。自得艮贵象。知蛊上九。剥上九。贲与大畜上九爻词。皆指艮贵也。自得艮鸟象。小过之飞鸟。说卦之黔喙。左氏日之谦当鸟。始俱得解。
十二坎为大首为肉
自得大首象。而明夷九三既济上六爻词皆可解。自得肉象。而噬嗑三四五爻词皆可解。而知旧解之皆误也。
十三巽母艮臣艮祖
自得此三象。小过六二爻词始能解。自东汉迄今。治易者不啻千百。震君之象。知之者已少。至巽母艮臣艮祖三象。知者尤少。故竭羣儒之力不能通此爻。不能通而强说。于是以初六为祖而穿凿矣。虞氏其尤也。及易林揭出此象。详卷三。遂迎刃而解。又甚易也。
十四震射震孕
自得射象。解上六爻词井九二爻词之言射。及左氏之射其元。始知射皆指震。自得孕象。始知渐九三九五妇孕之皆指震。
十五震姬震旗
自得此象。左传为嬴败姬。火焚其旗。姬与旗之象始能解。而知杜注之不当。凡易林云姬姜者。皆谓震巽也。震为周。故为姬。犹之以巽为齐。亦为姜也。初读易林。皆不知姬与旗之所指。后由左氏证易林。由易林证左氏。始确知其象。觉杜注孔疏之空泛无根。
十六巽敝巽落
自得此象。井卦之瓮敝漏。鼎初六之鼎颠趾。始得解。
十七震车震輹
自得此象。小畜九三大畜九二之舆脱輹。大壮九四之舆輹。始皆得解。
十八艮角巽羸
自易林以艮为角。始知晋姤上九之角。大壮九三之角。皆以阳在上而取象。虞氏祗以乾首为说。岂知阳在下。易无言角者。易林所本也。自得巽羸象。始知姤初之羸豕。井卦之羸瓶。皆指巽。大壮九三之羸角。则以上卦之伏巽。
十九震飞震翼
易林每以震为飞为翼。因是推之。易泰六四之翩翩。小过飞鸟之飞。皆以震也。
右四十三象。于易林之多年矣。而讫不知其所谓。后由各书推易林。由易林推易。反覆推勘。劳精弊神者数年。始通易林之词。始得此四十三象。而经义始通。误解如黜。钩深索隐。厥维艰哉。然失传而未寻得者尚不知有几也。至以巽为齐。以兑为鲁。以艮为宋。说文。以木架屋曰宋。正艮象也。为燕。取东北。为魏魏阙。艮象。以坎为郑。坎为平。郑者。说文。地町町然平也。以兑为秦。以震为朝鲜为赵说文。趋也。为韩等。以及人名。地名。鸟兽虫鱼名。蛮夷名。脱口而出。若不经意。然无不与卦象密合。不惟见其用象之能。且证其小学之精。然皆由说卦推演之象。而非失传之象。
易林于兑巽二象用经多用说卦少
说卦。巽为长女。兑为少女。乃易林遇兑则谓为老妇。旅之大壮云。独夫老妇。独夫谓震。老妇则兑也。需之剥云。老妇无夫。剥通夬。夬上兑。故曰老妇。又观之睽云。老女无夫。亦以兑为老女。是与说卦反也。至遇巽。则谓之少。同人之涣云。少齐在门。涣上巽。故曰少齐。齐卽姜也。左传晋人谓之少齐是也。又革之复观之屯皆曰少姬。亦皆以伏巽为少。是皆用大过象也。大过以巽为女妻。兑为老妇也。东汉人不知。诂皆误。而虞以二应上。以五应初。尤颠倒错乱。至易林以巽为长女。兑为少女。偶有之。甚少也。
易林诂类字
易林贲之否云。各乐其类。咸得生处。是以否阴阳相应与分类也。由易林推之。易颐六二象云。六二征凶。行失类也。谓三四五皆阴。故曰失类。故曰征凶。由是推文言曰。各从其类。未离其类。坤传曰。乃与类行。系辞云。方以类聚。皆以阴阳相遇为类。非如常诂。以阴与阴阳与阳为类也。端木国瑚以对卦为类卦。真深于易诂者也。
易林朋友之确诂
易林不见朋字。疑其有所讳。疑其家讳。而友字则数十见。兑象云。君子以朋友讲习。是易于朋友不分也。但易林诂朋友。不与荀虞同。大有之同人云。可以享老。乐我嘉友。谓同人二阴与五阳为友也。解之坎云。失时无友。坎中爻艮。艮为时。坎失。故曰失时。五阳二亦阳。六爻无相应者。故曰无友。又无妄之噬嗑云。戴喜抱子。与利为友。噬嗑下震。震通巽。巽为利。故与为友。是又以阳遇阴为友也。无以同性为友者。与类同也。盖易之道如电然。同性则相违。异性则相感。相感者类也。朋友也。阳遇阳。阴遇阴。则相敌相雠。而不相友。革彖云。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艮彖云。上下敌应。是也。全易大旨。毕于斯矣。乃自东汉以来。几两千年。皆以同性为朋。设无易林。谁复知朋友之定诂哉。
朋友之诂既定。全易之朋友可得言矣。案朋字始见于坤彖之西南得朋。东北丧朋。虞翻以月生明于庚。至丁上弦兑纳丁。兑二阳同类为朋。谗马荀以阴遇阴为朋之非。岂知阴与阴固不为朋。阳与阳尤不为朋。与马荀之阴与阴为朋同也。其他朋解。皆以兑朋为搪塞。绝不知阴阳互为朋友之义。坤正伏皆无兑象。胡以月生明至兑丁为穿凿。只大言吓人耳。于经义毫未得解也。
案泰九二。朋亡。得尚于中行。言阳往居五也。复彖云。朋来无咎。言阳复也。损益之十朋。亦谓阳也。蹇九五之大蹇朋来。解九四之朋至斯孚。亦谓阳入阴。是阴以阳为朋也。豫九四云。大有得。无疑朋盍簪。言阳往居四。得羣阴为助而聚合也。咸九四之朋从尔思。言初六应九四也。是阳以阴为朋也。至友义。损六三云。一人行则得其友。言泰三往上得二阴为友。是阳以阴为友也。兑象云。君子以朋友讲习。似又以一阴遇二阳为友也。
全易之朋友既明。坤彖之得朋丧朋。可得而解矣。盖阴阳常相求。而坤逆行。自西而南。由剥观厯否遯姤。阳日增。故曰得朋。彖传曰。乃与类行。谓逆行而得其类也。颐六二行失类。是其证。类谓阳也。自东而北。由夬大壮厯泰临复。阳递灭。故曰丧朋。夫朋既丧矣。而传反曰终有庆者。何也。终谓亥。谓坤自东而北。至亥而终也。坤行至亥。阳丧尽矣。乃乾本居亥。纯阴与纯阳相遇。阴阳合居。天地合德。万物资始。六子由此出生。坤上六曰。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文言曰。阴凝于阳必战。易林曰。阳入阴室。相与合齿。又曰。乾坤利贞。乳生六子。有庆者。庆此也。文孔皆目视消息卦而为之辞 也。此用消息。杭辛斋常言之。特杭必谓阴以阳为朋。阳以阴为友。徴之全易。实不尽然。又谓有庆乃坤行至兑。兑有庆也。岂知有庆乃兑九四一爻之象。非兑全旨。此等尖巧之诂。实得虞氏之秘传。而非易之真谛也。故不敢尽从其说。彖曰行曰终。则非以西南东北相对为义。而以自西而南自东而北流行为义。故至亥而终有庆。谓阳。言坤行至亥。纯阴与纯阳相遇。天地合德。故有庆。乃虞氏谓。过西北。月又将出庚生明。为有庆。就如虞说。乾盈甲。乃有庆耳。出庚。胡足言庆。
由易林推焦氏习韩诗
易林噬嗑之渐云。鹔鴂鸱鴞。治成遇灾。周公勤劳。绥德安家。毛传。鸱鴞。鹔鴂也。陆机云。似黄雀而小。幽州人谓之鹔鴂。则非恶鸟也。韩诗。鸱鴞所以爱其子者。适以害之。说周公鸱鴞诗意也。依韩诗意。则以鴞为枭。说文所谓不孝鸟。陆机所谓其子长大。还食其母也。故曰爱子适以害之。按诗大雅瞻卬云。有枭有鸱。毛传。枭鸱。恶声鸟。鲁颂翩彼飞鴞。毛传亦训为恶声鸟。巴蜀异物志。鹏鴞又名训狐。一作枭。是鴞卽枭。然毛传不训鸱鴞诗之鴞为枭者。以周公不宜以枭喻所亲也。韩则不然。易林云治成遇灾。正母被子害之意。故知焦习韩诗。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说
凡说易。以前后能通为贵。雷风为同声。山泽为同气。汉儒无异说也。至当也。然震与巽。艮与兑。皆阴阳相对之卦。而声气相同。同则通矣。文言所谓旁通也。乃东汉人于此则能解。至易遇巽卽言震。遇兑卽言艮。如大过九二九五。鼎初六。履彖之类。则不能解。易林。字字步趋周易者也。于是后人亦不能解易林。又异性者始同声气。同性者绝不同声气。由是推易之所谓类。所谓朋友。义皆如此也。颐六二象云。行失类也。谓三四五皆阴。阴遇阴。故失类。复彖云。朋来无咎。阴以阳为朋。至为明白矣。乃自东汉以来。皆以阴遇阴阳与阳为类为朋。岂知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义同也。卽所谓各从其类。亦谓阴从阳阳求阴为类也。姚配中诂失类。显谓阴遇阴为类。非。
先天天弗违后天奉天时说
先天者。天地自然之法象也。天尊地卑。而盈天地之间皆物。物无不有阴阳。无不有牝牡。相对待于两大之间。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致。故曰先天而天弗违。而先天八卦方位。则专阐明此弗违之理者也。乃乾坤一动则坎离矣。坎离一动则震兑矣。坎离震兑为四时。四时错行。日月代明。阴阳往来。流行不息。时而少则少。时而壮则壮。老则老。死则死。来往循环。虽天地不能违其例。何况于人。故曰后天而奉天时。而后天八卦方位。则专申明此宜奉天时之故者也。乾坤二象。先天也。摩而为八。荡而为六十四。后天也。乾坤定。卑高陈。贵贱位。先天也。变化见。刚柔断。吉凶生。后天也。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先天也。感而遂通。后天也。天命之谓性。衔天也。率性之谓道。后天也。喜怒哀乐之未发。先天也。发而皆中节。后天也。孔子曰性相近。先天也。习相远。后天也。孟子曰性善。先天也。荀子曰性恶。后天也。大学曰明德。先天也。明明德。后天也。道家释家以后天为可畏。必欲尽弃其后天。以返于先天。不奉天时者也。儒家知先天之可贵。修而明之。率而行之。至否泰剥复之属于后天者。乃天道之自然。阴阳之定理。不惟不畏而避之。且居而安之。则以易本如此。天且弗违也。此悟儒之所以与二氏异也。先天也。后天也。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瞬息卽先天。瞬息卽后天。合之固不能。分之亦不可。此本难以迹象求。然舍邵子之称天图后天图。则不能得其彷佛矣。只有易。卽有先天。有后天。伏羲与文王不异也。文王与伏羲无二也。奈之何欲分属乎。奈之何有先天之学之名。欲专属之邵子乎。使邵子而祗明先天也。邵子为不知易者也。反之。谓易有后天无先天者。其于易亦可知矣。东汉人处易象失传之后。不知先天象。然管辂深疑其有先天。谓后天方位为不合。辂真神于易哉。使易而无先天方位也。则后天乾坤所处真不合矣。以祗得易之半也。辂之言曰。乾统天。岂容有别位也。又曰。易之道。水火而已。彼夫先天象。乾上坤下。水火在中。正与辂言合也。史谓辂轻视何晏邓扬钟毓诸人。为不知易。并谓晏说易美而多伪。由是观之。辂之于易。东汉人不惟逊其学。能喻其言者盖亦寡也。呜呼。古之人不知先天象。疑其有而苦求之。乃后之人既已知之。谓为妄而排摈之。则其意固不在于经学之是非。而在党争之胜败。易曰。有孚失是。夫至于失是而不惜也。尚何言学乎。
否泰反其类解
阴阳遇为类。否上乾下坤。泰上坤下乾。又泰极而否。否极而泰。反复无穷。故曰反其类。言在泰则乾与坤为类。在否则坤与乾为类。乾坤上下。当相反复也。此与文言不离其类。自来说者皆模糊影响。不诂其所以然。则误以阴与阴为类之蔽也。
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解
乾阳上升。坤阴下降。天者阳。地者阴。本乎天者亲上。言凡为阳者必上升。如乾二升坤五是也。本乎地者亲下。言凡属阴者必下降。如坤五下居乾二是也。亲上者由下而上。故下少上老。此大过所以以巽为女妻。以兑为老妇也。亲下者由上而下。故上少下老。此颐对大过。所由以艮为士夫。以震为老夫也。而皆为易林之所本。又上升者顺。下降者逆。易林谓乾顺行。坤逆行。亦本此也。乃学者于亲上亲下之旨多知之。至乾顺坤逆则知之者鲜。顺行者下少上老。敢行上少下老。则知之者尤鲜。后惟俞樾说震起艮止云。阳始于下而极于上。故震起艮止。说兑见巽伏云。阴始于上而极于下。故兑见巽伏。又云。冬至之日。一阳自地而升。夏至之日。阴自天而降。此阳升阴降之定理也。案阳升阴降。卽乾顺坤逆。卽亲上亲下也。俞氏自谓发前人所未发。岂知东汉人诚不知。若西汉焦氏则知之悉也。然俞氏之易贯。所获多矣。惟俞氏仍不能以此理推及于大过也。何哉。
犹未离其类故称血焉
此其义。自来说者皆不能明。则以不知类字之确诂也。类说见前。未离其类者。言阴阳相遇方为类。既为类。卽相合而不能相离。故凝而为血。血者。坎也。坎得乾之中爻而居坤中。阴牝阳。乾流坤。合而不分。故又曰天地之杂。说文。杂者。合也。言此血非乾非坤。亦乾亦坤。震之生由于血。血之凝由于类。设离其类而为纯阳纯阴也。则出震无由矣。
杂卦言先天象
杂卦之语。有不以先后天卦位万不能解者。如大畜时也。凡卦皆有时义。岂祗大畜。后儒强说。如何通说。时者。时而先天。则居戌亥。时而后天。则乾居戌亥。故曰时。而天山则为遯。遯则退也。以退诂卦名则可。然卦名从卦象生。卦象乾健艮止。胡有退义。退者。言天山先后天皆退居戌亥也。戌亥数无。幽潜无用之地。后汉杜林传。上下相遯。遯者隐也。同退隐于西北也。又曰。困相遇也。夫兑坎胡有遇义。说者谓为刚柔相遇。凡卦有阴阳爻者皆可以此为说。其不当可知。相遇者。言兑坎先后天相遇于西方也。又如节止也。中孚信也。皆于卦象无关。亦谓水泽同止于西。如符节之合。风泽同居东南。不失信也。又如大有众也。同人亲也。夫一阴五阳之卦多矣。胡以独此谓之众。谓之亲。则以天火同居于南。同居故亲。犹水地比于北也。同居势众。犹地水之谓师也。
易林释八月有凶
以八月为遯者。郑康成虞翻也。以八月为否者。荀爽蜀才也。以八月为观者。禇仲都也。兹以易林决之。则郑虞说合也。易林恒之临云。神之在丑。逆破为咎。不利西南。商人休止。临震为神。月卦值丑。而冲丑者未也。故曰逆破。早不利西南。申与未虽皆在西南。然既曰神之在丑。则害丑者未。而非申明矣。酉观更无涉也。郑虞说与易林合也。先儒避丑未冲之说。而以遯子弑父。否臣弑君为凶。若然。自姤至剥皆阴消阳。皆凶也。胡独八月。又先儒数八月。往往纠缠建子建丑建寅为说。岂知此自言爻数。与七日来复同。复以一爻为一日。六爻毕。来复则七日矣。临以一爻为一月。月卦始子。复丑临为二月。至未遯则八月矣。此泛言爻数消息循环之理。阳爻六。阴爻六。正与十二月律吕相合。故谓之月卦。与某帝王建某辰为正者无涉也。
文言乾道乃革解
后儒解此者。谓乾二上变为革。然此与九四何涉。又有以乾坤交成否泰为说者。其无理与二上变同。夫乾道至四而革者。因乾贞子午。阳尽午中。而四正值午。言阳道至此终。而阴始用事也。仍消息卦之理也。先儒避丑未冲之说。故说八月有凶。永不能通。避纳甲之说。故解此句亦永不能合。岂知乾甲坤乙。震庚离己。经并未讳言也。
易对象意义
乾坤坎离颐大过中孚小过八卦。正覆不变。而圣人卽使之相对。此示人以本象对象常相通也。文言曰。旁通情也。情者感也。言阴阳常相感而不能相离。系辞云。齐大小者存乎卦。言本卦阳少。对象必多。惟阴亦然。又曰。钩深索隐。言显于此者必伏于彼。故既济其显。尚须察其隐。全易之辞。如此者甚多。而汉儒察见者少。此易林之所以独异也。
易覆象意义
除上列八列外。余五十六象。正为一卦。覆为一卦。而实一体。故祗二十八卦。圣人必使此一正一覆相次者。卽示人以覆象也。乃汉儒于易用覆之语。察见者尤少。此易林之所以独异也。
易大象意义
困传云。刚掩也。言刚皆为阴爻所掩也。故井彖云。往来井井。言往来皆坎窞也。并大坎言也。又上经终坎离。先之以颐大过。颐离。大过坎。下经之中孚小过亦然。乃汉人于易卦爻辞用大象者。概未察见。此易林之所以独异也。
易重水火
管辂曰。易之道。水火而已。由辂言推之。坎中爻互艮震。离中爻互兑巽。山泽通气。雷风相薄。皆在坎离之中。且坎中爻互离。示水中有火也。离中爻互坎。示火中有水也。此易所由以水火终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刘璋
明·陈邦瞻
清·王士雄
明·张松源
明·周玺
(唐)李百藥
(清)翁洲老民 撰
宋·王栐
唐·郑綮
清·沈心
清·孙涛续
(东汉)辛氏撰
(清)汤鹏
唐·段公路
宋·姜夔
宋·洪咨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