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本草从新-未知
本草从新目录:
简介
原序
本草从新凡例
药性总义
卷一 草部 山草类
卷二 草部 芳草类
卷三 草部 隰草类
卷四 草部 毒草类
卷五 草部 蔓草类
卷六 草部 水草类·石草类·苔类
卷七 木部 香木类
卷八 木部 乔木类
卷九 木部 灌木类·苞木类·寓木类
卷十 果部 五果·山果·夷果·味类类水果
卷十一 菜部 荤辛类·柔滑类·菜类·水菜类·芝类
卷十二 谷部 麻麦稻类·稷粟类·菽豆类·造酿类
卷十三 金石部 金类·玉类·石类·卤石类
卷十四 水部 天水类·地水类
卷十五 火土部 火类·土类
卷十六 禽兽部 原禽类·水禽类·林禽类·畜类·兽类·鼠类
卷十七 虫鱼鳞介部 化生类·卵生类等
卷十八 人部
卷十七 虫鱼鳞介部 化生类·卵生类等
化生类卵生类等
古名桑蠹虫、又名桑蝎。宣、祛风。
甘温有毒。(时珍曰∶蝎化天牛有毒、蛴螬化蝉无毒、又可见蛴螬与蝎之性味良恶也。)祛风治障翳瘀肿。小儿惊风。口疮风疳。妇人崩中漏下赤白。堕胎下血。产后下痢。今人多用以发痘。(景岳曰∶桑虫、亦名桑蚕、不知创自何人、用以发痘、予尝遍考本草及痘证诸书、俱所不载、及审其质性、不过为阴寒湿毒之虫尔、惟其有毒、所以亦能发痘、惟其寒湿、所以最能败脾、顾发痘不从气血、而从毒药、此与揠苗者何异、矧其淫毒侵
...更多
卷十八 人部
一名血余。补阴。
苦平。入足少阴、厥阴。(肾、肝。)补阴消瘀、治诸血病。(能去心窍之血、故亦治惊痫。)血痢血淋。舌血(茅根汤服。)鼻血。(吹鼻。)小儿惊热。(合鸡子黄、煎为汁服、鸡子能去风痰。)合诸药煎膏。凉血。去瘀长肉。胎发尤良。补衰涸。(经曰∶肾者精之藏、其华在发、髓之海、发者脑之华、脑髓减则发素、时珍曰∶发者血之余、埋之土中、千年不朽、以火之、凝成血质、煎之至枯、复有液出、误吞入腹、化为症虫、炼服食、使发不白、故本经有自还神化之称。)皂荚水洗净。入罐固。存性。
...更多
上一页
1
2
3
可能你会感兴趣
陶望龄
宋·刘籍
战国·孤子
唐·史崇
梁·释侩佑
明·何乔新
清·海宁
清·倪在田
许慕羲
宋·高似孙
唐·道氤
陆侃如,牟世金
明·汤显祖
清·贺裳
(宋)阮阅
(清)黄南丁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