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十八 产后门-妇人大全良方
卷十八 产后门
校注妇人良方卷十八 产后门
宋 临川 陈自明良甫编辑 明 古吴 薛 己立斋补注 鄞县 曹赤电炳章圈校
产难既明须知产后疾病故以次之产后将护法第一
妇人产毕。饮热童便一盏。闭目少坐。上床倚高。立膝仰卧。不时唤醒。及以醋涂鼻。或用醋炭及烧漆器。更以手从心擀至脐下。使恶露不滞。如此三日。以防血晕血逆。酒虽行血。亦不可多。恐引血入四肢。目光昏晕。宜频食白粥少许。一月之后。宜食羊肉、猪蹄少许。仍慎言语。七情寒暑。梳头洗足。以百日为度。若气血素弱者。不计日月。否则患手足腰腿痠痛等症。名曰蓐劳。最难治疗。初产时。不可问是男女。恐因言语而泄气。或以爱憎而动气。皆能致病。不可独宿。恐致虚惊。不可刮舌。恐伤心气。不可刷齿。恐致血逆。须血气平复。方可治事。犯时微若秋毫。成病重如山岳。可不戒哉。产后调理法第二
产后将息如法。脏腑调和。庶无诸疾苦。须先服黑神散、四物汤、四顺理中丸、七宝散。若壮热头痛。此乳脉将行。用玉露散。头目不清。是血晕。用清魂散。粥食不美。是胃气虚。用四顺理中丸。
愚按、丹溪先生云。肉汁发阴经之火。易成内伤之病。当归丸、当归建中汤、四顺理中丸。虽滋补。悉犯桂、附、乾姜僭热之剂。脏腑无寒。何处消受。若夫儿之初产。母腹顿宽。便啖鸡子火盐。不思鸡子难化。火盐发热。展转为病。医者不识。妄指他病。率尔用药。宁不误人。余每见产妇之无病者。皆不用黑神散。与鸡子火盐诸般肉食。每白粥调理。间以些小石首鱼。乾淡食之。至半月以后少食。虽鸡子亦豁开煮之。方能养胃却痰。彼富贵之家。娇姿之妇。率有白带头风。气痛膈满。痰逆口乾。经事不调。发脱体热。皆因失于调理所致也。产后通用方第三
愚按、前方即产后诸症各门。自有方论主治。故不再录。胞衣不出方论第四
郭稽中曰。胎衣不下者。因气力疲惫。不能努出。或血入衣中。胀大而不能下。以致心胸胀痛喘急。速服夺命丹。血散胀消。其衣自下。牛膝散亦效。
愚按、前症若出而气虚不能入。用补中益气汤。或萆麻子仁一两。研涂母头顶心。即上。若胎衣不下。用萆麻子仁。涂右脚心。胎衣下。急洗之。缓则胎衣仍入。益母丸亦效。若胎衣未下。若欲断脐带。须先以少物系坠。然后断之。附治验
一妇人胞衣不出。胸腹胀痛。手不敢近。用滚酒下失笑散一剂。恶露胎衣并下。
一产妇胎衣不出。腹作痛。手按痛稍缓。此气虚而不能送出也。用无忧散而下。前症常询诸稳婆云。宜服益母草丸。或就以产妇头发。入口作呕。胎衣自出其胎衣不出者。必死。授与前法甚效。
夺命丹
附子半两炮 牡丹皮一两 乾添一钱炒烟尽 大黄末一两
右为末。醋煎大黄成膏。丸桐子大。汤酒吞五七丸。
花蕊石散 治产后败血不尽。血迷血晕。腹中胎衣不下至死。心头暖者。急用一服。化水即出。其效如神。
花蕊石一斤 上色硫黄四两
右和匀。先用纸泥封固。瓦罐一个。入二药。仍封固。阴乾。如急用以焙笼内炙乾。用炭煅赤。去火。次日取出细研。每服一钱。童便热酒下。
牛膝散 治胎衣不出。腹中胀痛。急服此药。腐化而下。缓则不救。
牛膝 川芎 朴硝 蒲黄各三两 当归一两五钱 桂心五钱
右每服五钱。姜三片。生地黄一钱。水煎。附方
补中益气汤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失笑散方见十六卷第五论 无忧散方见十六卷第三论 益母草丸方见十三卷第九论
又方。用灶下土三四钱。好醋调和。纳脐中。续煎生甘草汤半盏。或以醋汤饮之。即出。
又方。用萆麻子仁研烂。涂足心。下即洗去。
又方。用红花一两。酒煮浓汁服。
又方。用鹿角镑三钱为末。煮葱白汤调服。
又方。取产母鞋底炙热。熨小腹上下二七次。
又方。用浸苎水浓煮。温饮二碗立下。
又方。用皂角棘烧为末。每服一钱。温酒下。产后血晕方论第五
产后血晕。乃血入肝经。甚至眼花胸闷。用黑神散主之。下血过多。用清魂散补之。或以醋汤细饮。或预烧秤锤。以醋沃之。或酽醋涂口鼻。或烧漆器熏之。使产母鼻吸其气。庶无此患。
愚按、前症若恶露上行。用失笑散。血下过多。芎归汤。若过劳所伤。补中益气汤。气血虚极。用清魂散。大凡产后口眼?斜等症。当大补气血为主。而兼以治痰。若脾胃虚弱。用六君子汤。苟于七月之前。服安胎饮。至八九月间。加大腹皮、黄杨头。元气虚弱。八珍汤。临产。用无忧散。则无前患。附治验
一妇八月胎下坠或动。面黄体倦。饮食少思。此脾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倍白术。加苏梗。三十余剂而安。产后眩晕。胸满咳嗽。用四物。加茯苓、半夏、桔梗而愈。
一妊妇因产饮酒。恶露甚多。患血晕。口出酒气。此血得酒热而妄行。虚而作晕也。以佛手散加煨甘葛二钱。一剂而痊。酒性慻悍。入月及产后不宜饮。恐致前症。产室人众。气热喧攘。亦致此症。
夺命丹 治血晕腹痛。没药、血竭末等分。每服二钱。热童便热酒下。
牡丹皮散 治产后恶露闷绝。
牡丹皮 芒硝 大黄蒸各一两 冬瓜仁三七粒去皮尖
右每五钱。水煎服。
清魂散 治产后气血暴损。虚火妄动。血随火上以致心神昏乱。口噤眼花。甚至闷绝而苏。
泽兰叶 人参各一钱 荆芥三钱 川芎二钱
右各另为末。和匀。每服一二钱。热汤调下。
当归芍药汤方见十二卷第十二论
一方。五灵脂末。半生半炒。每服二钱。温酒灌入喉即愈。
一方。荆芥为末。童便调。
一方。神黡末。每服二钱。热水调。
一方。韭菜切入瓶内。注热醋。以瓶口对鼻。气入即醒。
一方。用红花末五钱。酒调服。
一方。半夏为末。丸豆大。入鼻中即省。亦疗五绝。
一方。赤小豆为末。东流水和服钱许。不瘥。再服。
佛手散 治产后去血。眩晕欲绝。方见十二卷第七论
又方。松烟墨二钱。烧赤。窨灭为末。温酒调半匕。京墨亦可。或烧漆器。取烟熏之。附方
失笑散方见二十卷第五论 补中益气汤 六君子汤 四物汤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安胎饮方见十二卷第二论 无忧散方见十六卷第二论产后颠狂方论第六
产后颠狂。乃败血上冲。用大圣泽兰散。加砂仁末三分。煎酸枣仁汤调下。或朱砂二钱。研细。以乳汁调和。入紫项活地龙一条。滚二三沸去之。入酒。再用重汤煮温。分三服。
愚按、前症乃血虚神不守舍。非补养元气不可。仍参后各门互用。附治验
一产妇患前症。或用大泽兰汤而愈。后又怔忡妄言。其痰甚多。用茯苓散补其心虚顿愈。又用八珍散。加远志、茯神。养其气血而安。
一、产妇亦患此。用化痰安神等药。病益甚。神思消烁。余以为心脾血气不足。用大剂参、术、芎、归、茯神、酸枣仁。四斤余而安。乃以归脾汤。五十余剂而愈。附方
隐居泽兰汤方见二十卷第六论 茯苓散方见十九卷第三论 八珍散 归脾汤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产后狂言谵语方论第七
产后狂言谵语。乃心血虚也。用朱砂末。酒调下龙虎丹参丸。琥珀地黄丸亦可。如惊悸歌哭颠狂等症。当参十九等卷治之。
愚按、前症当固胃气为主。而佐以见症之药为善。若一于攻痰。则误矣附治验
一产妇形体甚倦。时发谵语。用柏子仁散。稍愈。又用加味归脾汤而愈。又因怒。仍狂言胁痛。小便下血。用加味逍遥散。以清肝火。养肝血顿瘥。又佐以加味归脾汤而安。
治败血上冲。发热狂走。脉虚大者。
乾荷叶 生地黄 牡丹皮等分
右浓煎汤。调生蒲黄二钱。服之即止。
妙香散 治产后语言错乱。用生地、当归煎汤。调服立效。附方
小柴胡汤方见二十四卷第二论 柏子仁散方见十九卷首论 加味归脾汤方见二十卷第四论产后不语方论第八
产后不语。因心气虚而不能通于舌。则舌强不能言语者。宜服七珍散。余当推其所因而治之可也。
愚按、经云。大肠之脉。散舌下。又云。脾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不能言。又云。肾之别脉。上入于心。系舌本。虚则不能言。窃谓前症。若心肾气虚。用八珍散。肾虚风热。地黄饮。大肠风热。加味逍遥散。加防风、白芷。脾经风热。秦艽升麻汤。肝经风热。柴胡清肝散。加防风、白芷。脾气郁结。加味归脾汤、加升麻。肝木太过。小柴胡。加钩藤钩。脾受肝侮。六君、加升麻、白芷、钩藤钩。肝脾血虚。用佛手散。脾气虚。以四君子。气血俱虚。八珍汤。如不应。用独参汤。更不应。急加附子。补其气而生其血。若竟用血药。则误矣。附治验
一产妇不语。用七珍散而愈。后复不语。内热晡热。肢体倦怠。饮食不进。用加味归脾汤为主。佐以七珍散而愈。后因怒。不语口噤。腰背反张。手足发搐。或小便见血。面色或青或黄。或时兼赤。余曰。面青。肝之本色也。黄者。脾气虚也。赤者。心血虚也。用八珍汤加钩藤。佐茯苓、远志渐愈。又用加味归脾汤而痊。
七珍散
人参 石菖蒲 生地黄 川芎各一两 细辛一钱 防风 辰砂别研各半两
右为末。每服一钱。薄荷汤调。
胡氏孤凤散 治产后闭目不语。用生白矾末。每服一钱。热水调下。
治产后不语。
人参 石莲肉不去心 石菖蒲等分
右每服五钱。水煎。附方
地黄饮方见三卷第四论 加味逍遥散 加味归脾汤 八珍汤三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 秦艽升麻汤方见三卷第一论 清肝散方见二十四卷第三论 小柴胡汤方见二十四卷第二论 六君子汤 四君子汤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佛手散方见十二卷第七论 独参汤方见三卷第十三论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吴殳
清·张志聪
清·李百川
明·闻龙
唐·皎然
(明)姚士粦 輯
明·张丑
清·张登
余光黄
明·陆西星
符秦·僧伽提婆
(后秦释)鸠摩罗什译;弘学编
晋·郭璞
(清)文祥
宋·陈长方
宋·留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