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博济方-未知
博济方目录:
简介
细目
提要
原序
自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简介
博济方 宋·庆历七年 王衮 公元1047年
内容提要:《博济方》又名《王氏博济方》,宋·王衮编撰,约成书于庆历七年(1047年)。
全书共五卷。卷一分伤寒、风证、劳证、血证等五类;卷二分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三焦总治、诸气等七类;卷三分目疾、齿须发、眩晕等十三类;卷四分胎产、经气杂证等四类;卷五分疮科、伤折、丹药、修制药法四类。全书共分三十三类,载方三百五十余首。包括了内、外、妇、儿各科医方。书中之方系王氏所搜集的
...更多
细目
博济方内容细目
提要
原序
自序
[卷一\伤寒] 人参煮散
[卷一\伤寒] 金沸草散
[卷一\伤寒] 石膏散
[卷一\伤寒] 太一散
...更多
提要
博济方五卷,宋王衮撰。衮,太原人。其仕履未详,惟郎简原序,称其尝为钱塘酒官而已。此书诸家书目皆着于录,惟宋史艺文志,陈振孙书录解题,俱作三卷,晁公武读书志,作五卷。稍有不同,盖三五字形相近,传写者有一讹也,公武又称,衮于庆历间,因官滑台,暇日出家藏七十余万。择其善者,为此书。名医云∶其方用之无不效,如草还丹、治大风、太乙丹、治鬼胎、尤奇验。今案衮自序有云,kt侍家君之任滑台,道次得疾,遇医之庸者又言公武辑编比,奇效夏姬妄不。
...更多
原序
大钧播物,融结而为万类,其最灵最贵者惟人,人之所禀,贤不肖虽异,然莫不自重其性命,所不免者疾苦也。古之君子居位行道,曷尝不以周人之急,除民之瘼为心哉,人而无食乎,可赈而饱之也,人而无衣乎,可解而温之也,至于一脉内溃,五管生舋,瞀乱,号呼楚毒,謦咳间有不可生之意。当是时,非妙诊灵剂,可以起废保命,则虽有金玉其室,骨肉环其前,割慈忍爱,痛心疾首,又何补救哉。予历宦不啻数十载,或遘奇杰,或韬巾衍,所得方录,较然神异者,用以济人。至今未尝少懈,居常患不能家至户晓,使天下之人,皆获其利。以是汲汲然有不足者,今春钱塘酒官王君惠然见过,出方书三
...更多
自序
天地之间,营运而生成者,非五行乎,人禀五行之秀而生,故具之于形,禀之于气也,其在天则四时六气运乎外。一失其道,则为灾为焉,其在人,则五味七情攻乎内,一失其理,则为疾为疹焉,时候乖,有德者和之,疾疹生,善医者治之。盖医之兴,其来浸久,轩后着之于书,周礼明列其职,皆所以重人命也。然人之疾状多端,医道又不可一涂取也。方书药录,其数实繁,故自姬汉而下,沿及于今,虽巨贤博识,编联周施者甚众,然不能盛行于世,何也,亦非采择不精。治疗无准,盖明其术者,即深秘其隐要,昧于道者,乃不详其证候,迨乎临用,有误十全。衮kt侍家君之任滑台,道次得疾,遇医
...更多
卷一
[卷一\伤寒] 人参煮散
治内伤寒冷、外伤寒气、呕吐烦热、头疼、身不疼、及气虚伤寒。人参(一两)白术(三分)陈橘皮(去白)干姜(炮)杏仁(去皮尖甘草(炙)枳壳(各半两)芍药(三分)蛮姜(一分,圣济总录作高良姜上九味同为末,每服二钱,生姜五片,枣二枚,水一盏,煎至七分,热服,再以稀粥助之,汗出瘥。
[卷一\伤寒] 金沸草散
治伤寒壮热、风气壅盛、头目心胸不利,妇人血风朝发、丈夫风气上攻,状如中脘有
...更多
卷二
[卷二\上焦证] 人参荆芥散
治上焦壅滞,头目昏眩,涕唾稠粘,心胸烦满。人参柴胡(去苗)羌活荆芥旋复花甘菊桑白皮(各等分。上七味,同杵为丸,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食后临卧温服。
[卷二\上焦证] 利膈散
治上焦风壅,多患咽喉,胸膈不利。荆芥穗子(青干净好者)鼠粘子(各一两)甘草(三分,炮过)白丑(二两,炒令香熟。)上为末,每服一钱,入盐点,兼治风牙痛,以三末入川椒一粒,盐二钱,煎热,热含,冷
...更多
卷三
[卷三] 目疾
目者五脏六腑之精华,宗脉之所聚,肝脏外候也,脏腑虚实,风邪痰热所乘,风传于肝,上冲于目,故为病多矣。若血气充实,则瞻视分明,若营卫虚损,则目多昏暗,风冷则泪出劳热则赤涩,如久不愈往往变为大病,其脏主血,足厥阴是其经也。
[卷三\目疾] 防风散治风毒眼,暴赤眼。
菊花防风甘草威灵仙黄连牛蒡子(各三分上杵为末,每服一钱,风眼,葱汤下,赤目,新汲水调下,日可二服。
...更多
卷四
[卷四] 胎产
大凡妇人怀孕,当入月即当豫备所须,及合用汤药,仍知逐月吉凶方向,免临时忽遽,以至不周,如产妇但腹痛而未腰疼者,即未产候也。凡生产有坐产卧产,各须平正其身,不得稍有伛曲,即令儿生失道,如未是其时,切不可上草太早,及强kt气用力,冲击于儿,以或分卧醋凡在一七日内,唯频服童便醇酒各半盏,煎令沸,放温服,日五七剂,及食白淡粥,二七日,食淡膂肉,三七日,渐食滋味,一月内,菜实、生冷、恚怒、嗔愁,并皆不可,稍染微,即成大病,一百日内,气血未和,勿恃平宁,便为无事,往往自恣,
...更多
卷五
[卷五] 疮科
痈疽者,五脏六腑不和所生也,五脏主里,气行经络而沉,六腑主外,气行经络而浮,若喜怒不常,饮食不节,阴阳不调,冷热相干,则脏腑气虚,气虚则腠理开疏,寒邪客于经脉之间,为寒所折,则营卫稽留于脉,营者血也,卫者气也,血营得寒则涩而不行,卫气从之,与寒邪相搏,故壅遏不通,气者阳也,阳气蕴积则生热,寒热不散,故积聚成痈疽也。痈之状,毒瓦斯浮浅,皮薄以泽,疽之证,皮浓似牛领之皮,毒瓦斯深也,久则热胜于寒,热气淳盛蓄积,故伤肉而败肌,肉坏则化为脓血,痈患属表,骨髓不枯,易为治疗,疽患属脏,伤
...更多
1
2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曹
清·清溪道人
(明)邝露
唐·惠能
宋·魏岘
宋·常棠
唐·道宣
(宋)范晞文
清·王士禛
宋·胡仔
宋·赖文俊
元·曾世荣
清·沈葆桢
(宋)灌圃耐得翁
明·吴遵
魏晋·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