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世医得效方-未知
世医得效方目录:
简介
世医得效方内容细目
序
卷第一 大方脉杂医科
卷第二 大方脉杂医科
卷第三 大方脉杂医科
卷第四 大方脉杂医科
卷第五 大方脉杂医科
卷第六 大方脉杂医科
卷第七 大方脉杂医科
卷第八 大方脉杂医科
卷第九 大方脉杂医科
卷第十 大方脉杂医科
卷第十一 小方科
卷第十二 小方科
卷第十三 风科
卷第十四 产科兼妇人杂病科
卷第十五 产科兼妇人杂病科
卷第十六 眼科
卷第十七 口齿兼咽喉科
卷第十八 正骨兼金镞科
卷第十九 疮肿科
卷第二十 孙真人养生书(节文)
卷第十八 正骨兼金镞科
[卷第十八\正骨兼金镞科] 秘论
骨节损折,肘,臂,腰、膝出臼蹉跌,须用法整顿归元。先用麻药与服,使不知痛,然后可凡脚手各有六出臼、四折骨,每手有三处出臼,脚亦三处出臼。手六出臼四折骨∶手掌根出臼,其骨交互相锁,或出臼,则是挫出锁骨之外,须锁骨下归窠有八凡手臂肘出臼,此骨上段骨是臼,下段骨杵,四边筋脉锁定。或出臼,亦挫损筋。所以,出一吃药后若不屈直,则恐成疾,日后曲直不得。肩胛上出臼,只是手骨出臼,归下,身骨出臼,归上。或出左,或出右。须用舂杵一枚,小把凳放脚六出臼四折骨∶或脚板上
...更多
卷第十九 疮肿科
[卷第十九\疮肿科] 总说
人之一身,血气周流则平。若冷热不调,喜怒不常,饮食不节,稍有壅聚,则随所发现。痈疖觉者,其脓深,小按即痛者,其脓浅。按之软而复者有脓,按之强而不复者无脓。赤肿高者为实,软慢冷肿者为虚,初作宜宣热拔毒,外以洗涤、角敷,以敛其痕瘢,是大要法也。已溃则排脓止痛,朝夕亦洗涤,以舒其毒瓦斯,脓尽则生肌敷痂。次第施治,不可怆惶失序,亦不可拘一,酌量轻重形证逆顺,寒则温之,热则清之,虚则补之,实则泄之。导以针石,灼以肉一恶溃,不治不止难病病病深破身坏附骨疽证。心痈者,
...更多
卷第二十 孙真人养生书(节文)
[卷第二十\孙真人养生书(节文)] 养性序
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自然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故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充,虽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故老子曰∶善摄生者,陆行不遇虎兕。此则道德之佑也,岂假服饵而祈遐年哉!圣人所以制药饵者,以救过行之人也。故愚者拘病历年而不修一行,缠没齿终无悔心。嵇康曰∶养性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
...更多
上一页
1
2
3
可能你会感兴趣
汉·张苍
清·黄氏
明·蒋一葵
清·罗美
范甯、杨士勋
汉·许劭
宋·李诫
宋·陈善
(清)雍正皇帝 编纂
晋·司马彪
明·李中梓
宋·严羽
清·江考卿
(明)祝允明
宋·吴子良
(西汉)扬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