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未知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目录:
简介
序
卷上
卷中
卷下
跋
简介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明·张凤逵 古代一本医学著作,被后人广为运用,流传很广。
...更多
序
裘序
《素问》有热病者,皆伤寒之类,及凡病伤寒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之言。
后人妄解经旨,多以热病即是伤寒,温病暑病亦即伤寒之所伏,但因发时不同,而名各别也。
惟《难经》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已明示伤寒为一般感证之总称,故世俗有湿温伤寒、暑湿伤寒、热证伤寒等之名目。盖此伤寒二字,无异一病字之代名词,犹之曰湿温病、暑湿病、热证病是也。夫辨名不清,设治亦混,竟
...更多
卷上
[卷上] 辨春夏秋冬温暑凉寒四证病原
生气通天论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由此论之,人身元气,与天相通,颐养有道,病何从生?然则病生有因,其发有原乎,从其原而治之则易疗。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又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痰厥。冬伤于寒,春
...更多
卷中
[卷中] 古今名医暑证汇论
张机
字仲景,东汉南阳人。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作《伤寒论》,医方大备。扁鹊仓公,无以加焉,后世称为医圣。
孙思邈
唐景兆华原人。幼称圣童,隋文帝召不拜,太宗即位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
隐太白山,学道养气,得度世之术,洞晓天文,精究医业,着《千金方》三十卷
...更多
卷下
[卷下\治暑主方] 六和汤
治心脾不调,气不升降,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痰喘咳嗽,胸膈痞满,头目昏痛,肢体浮肿,嗜卧倦怠,小便赤涩,并伤寒阴阳不分,冒暑伏热烦闷,或成痢痢,中酒烦渴畏食,妇人胎中亦可服。
缩砂仁(研)半夏(汤泡七次)杏仁(去皮尖,各一两)人参(去芦)甘草(炙,各一两)赤茯苓(去皮)藿香叶(去土)白扁豆(姜汁略炒)木瓜(各二两)香薷浓朴(姜汁制,各四两)上咀,每服一两,水二盅,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一盅温服。此清火调中和解
...更多
跋
李以理有言,我有所见,辄不能忘。我有所得,得不能公,此与无见无得何异?有所见欣然忘之,有所得廓然公之,乃昔人传道之虚怀,不必身之所至,目之所营,使闻者心领神会,有以悟于语言象数之外。妙哉论至此乎!予虽不敏,心窃向往之,为之执鞭,所愿乐焉,故有是刻。
康熙岁在乙卯秋月渔阳林起龙自跋
...更多
1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唐芸洲
清·胡渭
宋·陈公亮
(宋)李焘
晋·陶潜
唐·陆元朗
唐·张弧
(清)李清馥
抱瓮老人
明·余象斗
清·丁耀亢
唐·全真
明·陆树声
元·陆辅之
元·脱脱
清·孙承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