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之一-婴童百问
卷之一
[卷之一] 初诞第一问
婴童在胎,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成,五脏六腑百骸之体悉具,必借胎液以滋养之,受气既足,自然分娩,初离母体,口有液毒,啼声未出,急用软绵裹指,拭去口中恶汁,虽是良法;然仓卒之际,或有不及如法者。古人有黄连法、朱蜜法、甘草法,用之殊佳,免使恶物咽下,伏之于心,遇天行时气,久热不除,乃乘于心,心主血脉,得热而散,流溢于胃,而胃主肌肉,发出于外,故成疮疹之候,世之长幼,无有可免者。若根据初生拭口之法,得免痘疹之患,或有时气侵染,只出肤疮细疹,易为调理,亦孩童之幸也。杨氏云∶初生拭口不前,恶秽入腹,则腹满气短,不能饮乳者,宜用茯苓丸加减治之。又法下胎毒,临产落草时,浓煎淡豉汁服极好,不可与辰砂、黄连、轻粉等。
朱蜜法
(葛氏肘后方)小儿初生,先用黄连甘草法拭口,吐其恶汁,稍时更与朱蜜,定魄安神。
朱砂(一大豆许)上细研,以蜜一蚬壳许,和朱砂抹口中,非独镇心安神,能解恶毒之物,一生免痘疮之患。
黄连法
临月用黄连细切,捶碎绵裹,百沸汤泡拭口。
甘草法
预以甘草细切少许,产卧时以绵裹沸汤泡盏内,盖定。收生之际,急以软绵裹指,蘸甘草汁拭其口,次用黄连法、朱蜜法。
牛黄法
与朱蜜同,少加牛黄,益肝胆,除热,定精神,止惊邪,辟恶气,除小儿百病。
茯苓丸
(直指方)治婴儿初生,其声未发,急以手拭其口,令恶血净尽,不得下咽,则无他病;稍迟恶秽入腹,则腹满气短,不能饮乳,或胎中受寒,则令儿腹痛不乳。
赤茯苓黄连(冷证去此,加芍药)枳壳(炒)上等分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丸乳汁开下。
[卷之一] 护养法第二问
巢氏云∶小儿始生,肌肤未实,不可暖衣,暖甚则令筋骨缓弱;宜频见风日,若不见风日。则肌肤脆软,易得损伤。
当以故絮着衣,勿加新绵,天气和暖之时,抱出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硬密,可耐风寒,不致疾病;若藏于帷帐之内,重衣温暖,譬如阴地草木,不见风日,软脆不任风寒。又当薄衣,但令背暖,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不可以春夏卒减其衣,否则令中风寒,所以从秋习之者,以渐稍寒,如此则必耐寒,冬月但着两薄襦,一复裳,可耐寒,若不忍见其寒,当略加耳,若爱而暖之,适所以害之也。又当消息,无令出汗,如汗出则表虚,风邪易入也。昼夜寤寐,常当慎之。其乳哺之法,亦当有节,不可过饱;或宿滞不化,当用消乳丸化积温脾等剂治之。陈氏所谓忍三分寒,吃七分饱,频揉肚,少澡洗,及要背暖肚暖足暖,要头凉心胸凉,亦至论也。
消乳丸
(又名消食丸)治宿食不消。巢氏云∶宿食不消,脾胃冷故也。小儿乳哺,饮食生冷过度,冷气积于脾胃。胃为水谷之海,脾气磨而消之,胃气调和,则乳哺消化。脉沉者,伤食不化故也。
缩砂仁陈皮京三棱(煨)蓬莪术(煨)神曲(炒)麦(炒,各半两)香附子上为末,面糊丸如麻子大,食后白汤送下。
[卷之一] 噤风撮口脐风第三问
初生噤风、撮口、脐风,三者一种病也。噤风者,眼闭口噤,啼声不出,舌上聚肉如粟米状,吮乳不得,口吐白沫,大小便皆通,盖由胎中感受热气,流毒于心脾,故形见于喉舌间也,抑亦生下复为风邪击搏所致,自盈月至百二十日见此,名曰犯风噤,根据法将护,防于未然,则无此患。撮口者,面目黄赤,气息喘急,啼声不出,盖由胎气挟热,兼风邪入脐,流毒心脾之经,故令舌强唇青,聚口撮面,饮乳有妨,若口出白沫,而四肢冷者,不可救,其或肚胀,青筋吊肠卵疝,内气引痛,皆肠胃郁结不通致之,治法贵乎疏利,撮口最为恶候,一腊内见之尤急。脐风者,断脐之后,为水湿风冷所乘,风湿之气,入于脐而流于心脾,遂令肚胀脐肿,身体重着,四肢柔直,日夜多啼,不能吮乳,甚则发为风搐,若脐边青黑,撮口不开,是为内搐不治,爪甲黑者即死,其或热在胸堂,伸引努气,亦令脐肿,可与千金龙胆汤。如前三者,受病之源,非一朝一夕,大抵里气郁结,壅闭不通,并用取下胎毒,天麻丸、定命丹、朱银丸之类,可量与之。
千金论云∶小儿始生,其气尚盛,若有微患,即须下之,若不时下,即成大疾,疾成则难疗矣,紫霜丸可量与之;治风噤,用控痰散,吐风痰,不若用甘草汤,吐痰极稳,然后和胃益脾散加减用,又用辰砂膏利惊即愈;或手握拳,禁口不开者不治。又撮口用僵蚕膏,敷唇口中,或甘草汤、撮风散。治脐风用瓜蒂散。汤氏治婴儿因剪脐伤于外风,致脐疮不干,用白矾龙骨为末,少许敷之,又用旧绵少许,烧灰为末,干掺之效。议曰∶断脐不盈尺,一腊之内,随其根蒂自腐,实者深之,弱者浅之,浅深之理,以其禀赋得之。初生之儿,有热在胸堂,则频伸引,呃呃作声,努胀其气,抑入根本之中,所以脐突肿赤,虚大可畏,无识之者,将谓断脐不利而使之然者,非也,此乃由胎中母多惊悸,或因食热毒之物所作,宜与大连翘饮子,其热自散,其脐归本,不必以药敷之,此证亦宜早治,久则难疗也。又有一法,小儿脐风撮口,初生七日内,患此证者,百无一生,如坐视其毙者,良可悯焉,此法极验,世罕有知者,凡患此证,看儿齿龈上有小泡子如粟米状,以温水蘸熟帛,裹指擦破,即开口便安,不用服药,亦良法也。安脐散,治脐中汁出,或赤肿,用白石脂末,日三度敷之;或油发灰、或当归末敷,亦佳。
千金龙胆汤
治胎惊,月内气盛发热,脐风撮口壮热,血脉盛实,四肢惊掣,发热大吐,及变蒸不解,中客人鬼气,并诸惊痫,悉皆治之,十步以下,皆可服之,及有气者,加人参、当归、如龙胆数,一百日童加三铢,一岁加五钱。
龙胆草钩藤柴胡黄芩桔梗芍药茯苓甘草(各五钱)蜣(二枚,去翅足炙)大黄(煨,二钱半)上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半盏服之,以渐加服,得利即止。直指方加防风、麦门冬以导心热,黄芩减半,北枣煎服,去蜣亦可。
天麻丸
治因断脐后为水湿风冷所乘,入于脐,流于心睥,遂令肚胀脐肿,四肢柔直,日夜多啼,不能吮乳。
此药利惊化痰。凡钓肠、锁肚、撮口、并宜服之。
南星(炮,二钱)白附子(炮)牙硝天麻五灵脂全蝎(焙,各一钱)轻粉(五分)巴霜(一字)上为末,糊丸麻子大,每服三丸,薄荷、生姜煎汤下。
定命丹
治急惊天钓撮口,通利痰热。
全蝎(七个)天麻南星(炮)白附子(各二钱半)朱砂青黛(各一钱半)轻粉麝香(各五分)片脑(一字)上为末,粟米糊丸绿豆大,每服一丸,荆芥、薄荷汤化下,先研半丸,吹入鼻中。一方无片脑。
朱银丸
治脐风壮热痰盛,翻眼口噤,取下胎中蕴受之毒;亦治惊积,但量情用之。一方无积字。
水银(一钱,蒸枣肉,研如泥)白附子(一钱五分)全蝎(一钱)南星(一钱)朱砂(一钱)天浆子(去壳)牛黄芦荟(各一钱二分)铅霜(五分,和水银研)片脑(一字)麝(五分)直僵蚕(炒,七个)上为末,粟米糊丸芥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汤下,如未通利,加至二、三丸。
紫霜丸
治变蒸发热不解,并伤寒温壮,汗后不歇,胸中有痰癖,乳哺不进,乳则吐,先寒后热者;又治食积,乳哺失节,宿滞不化,或因食而发痫,大便酸臭,并宜服之。
代赭石(,醋淬七次)赤石脂(各一钱)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巴豆(三十枚,去皮膜心,出油)上先将杏仁、巴霜入乳钵内,细研如膏,却入代赭、石脂末研匀,以汤浸蒸饼为丸,如粟米大,一岁服五丸,米饮吞下,一二百日内儿三丸,乳汁下,更宜量其虚实加减,微利为度。此药兼治惊痰诸疾,虽下不致虚人。
消食丸
常服宽中快气,消乳食,正颜色。
宿砂陈皮三棱莪术神曲麦(炒,各半两)丁香(一分)香附子(米汁浸)枳壳(炒)槟榔乌梅(各十两)上为末,面糊丸如绿豆大,空心紫苏汤下二十丸至三十丸。
控痰散
治风噤,先用控痰散吐风痰,次与益脾散和胃,又与辰砂膏利惊即愈。或手握拳,禁口不开者不治。
蝎尾铜青(各五分)朱砂(一钱)腻粉(一字)麝香(少许)上为末,每服一字,茶清调下,或用后甘草汤吐痰亦可。
甘草汤
治撮口,取吐风痰。
甘草(生,一钱)上锉煎服,令吐出痰涎,却以猪乳点入口中瘥。
益脾散
白茯苓人参草果(煨)木香甘草陈皮浓朴(姜制)苏子(炒)上等分为末,每二钱,姜枣煎服。
辰砂膏
治眼闭口噤,啼声不出,吮乳不得,口吐白沫,大小便皆通。
辰砂(三钱)硼砂(一钱)马牙硝(一钱)玄明粉(二钱)全蝎(五分)真珠末(五分)麝香(一字)上为末,和毕,用好油纸封裹,自然成膏,每服一豆粒许,诸惊金银箔、薄荷煎汤下,潮热甘草汤下,或用乳汁调敷乳上,令儿吮下。
葱号散
治初生小儿七日不小便。
葱白(三四寸)人乳(不拘多少)上同捣如泥,抹儿口内,即吃乳。
蚕号散
治初生小儿七日不食乳,名撮口。
僵蚕(四个,去咀略炒)茯苓(少许)上为末,蜜稠调,抹儿口内。
僵蚕膏
治撮口。
赤脚蜈蚣(半条,炙)钩藤(一钱)朱砂(一钱)直僵蚕(焙,一钱)全蝎梢(一钱)麝香(一字)上末,每服一字,取竹沥调下。竹沥解热。
撮风散
治撮口。
直僵蚕(二枚,去咀,略炒)上为末,蜜调,敷唇口中。
瓜蒂散
治小儿三岁,忽发心满坚硬,脚手心热,则变为黄,若不急治,害人甚速;脐风撮口,吹入鼻内,啼则可医。
瓜蒂(七个)赤小豆(七粒)秫米(七粒)上为末,用一豆许,吹两鼻内,令黄水汁出,残药未尽,水调服之,得吐黄水即瘥。一方∶瓜蒂一两、赤小豆四两为末,每服一钱,温水调下,药下便卧,即当有吐,以吐为度,吐出黄水为妙。
大连翘饮子
治疮疹壮热,小便不通,诸般疮疖,丹毒脐风。
连翘瞿麦荆芥木通当归防风赤芍药柴胡滑石蝉蜕甘草(炙,各一钱)山栀仁黄芩(各五分)上锉细,每服二钱,加紫草煎温服,热甚加大黄,更详证加减。
安脐散
小儿断脐后,便敷之。
赤脚蜈蚣(一寸,炙)羚羊角(一钱,略烧存性)乳发(一团,烧存性)雀瓮(三枚)麝香(少许)上为末,断脐后敷于脐上。
定命散
治初生儿口噤不开。
蝉蜕(十四个,去咀脚)全蝎(十四个,去毒)上为细末,入轻粉少许和匀,用乳汁调,乳前服少许。
[卷之一] 脉法第四问(无方)
仲阳云∶小儿脉法∶脉乱不治。气不和,弦急。伤食,沉缓虚。惊促急。风浮,冷沉细。水镜诀∶夫以阴阳运命,男女成形,已分九窍四肢,乃生五脏六腑,位分三部,逆顺难明,若凭寸口之浮沉,必乃横亡于孩子,须明虎口,辨别三关,消详用药,必无差误。未至三步,看男左女右,虎口第二指根,第一节名初关,一名风关,若脉见初交病;第二节为中关,又名气关,脉见病深重;第三节为末关,又名命关,脉见死不治。三关青,是四足惊;三关赤是水惊;三关黑是人惊;紫色泻利,黄色雷惊;三关有通度脉,是极惊之证,必死;余病可治。或青或红,有纹如线一直者,是乳食伤脾,及发惊热;左右一样者,是惊与积齐发。有三条或散,是肺生风痰,或似之声。有赤是伤寒及嗽,如红火是泻,有黑相兼主下痢,红多白痢,黑多赤痢。有紫相兼,加渴不虚。虎口脉纹乱,乃气不和也,青惊积,青黑发慢惊。
脉入掌乃内吊。指纹曲里,风盛;弯外,食积上蒸。此论三岁以上脉法。小儿一岁至二岁,看虎口,更用指按高骨,乃一指分三关,定其息数呼吸,八至为平脉,九至不安,十至危困。短长大小,各有邪干∶浮主风生,数主有惊;沉迟主虚冷;实主有热;紧是癫痫;洪主热盛;沉细主腹痛;沉缓主虚泻;微迟有积有虫;迟涩主胃脘不和;沉主乳化难;沉细主乳食结;紧弦主腹热痛;牢实主大便秘;沉而数者骨中有热;弦长是鬲肝有风;紧数惊风,四肢掣战;浮洪胃口有热;沉紧主腹痛不歇;虚濡有气,又兼慢惊;芤多痢,大便有血。四岁用一指按虚实;五岁六岁用一指滚转,寻三部平正,关上为准;七岁八岁,稍移指少许,寻三部;九岁十岁次第根据三关部位寻取;十一十二岁亦同十岁看;十四步、十五岁,方根据大方脉部位诊视。凡看脉,先定浮、沉、迟、数,阴、阳、冷、热,皆根据大方也,沉迟为阴,浮数为阳。
更兼看面部,青色主惊风,白色主虚泻,赤色主痰热,黑色病势难当,黄色是脾家疳积。以此相参,察其病源,审度治疗,必无疏失矣。
[卷之一] 变蒸第五问
巢氏云∶小儿变蒸者,以长血气也。变者上气,蒸者体热巢氏云上多变气。仲阳云∶变者易也。又生变蒸者,自内而长,自上而下,又身热。故以生之日后至三十二日一变,每变毕,即觉性情有异于前。何者?长生脏腑意智故也。何谓三十二日长骨添精神?人有三百六十五骨,以象天数,以应期岁,以分十二经络;故初生至三十二日,一变生癸,属足少明经肾脏,藏精与志。至六十四日,二变一蒸生壬,属足太阳经膀胱腑,其发耳与kt冷,肾与膀胱合,俱主于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至九十六日,三变生丁,属手少阴经心脏,藏神,其性为喜。至一百二十八日,四变二蒸生丙,属手太阳经小肠腑,其发汗出而微惊,心与小肠合,主火,地二生火,天七成之。至一百六十日,五变生乙,属足厥阴经肝脏,藏魂,喜哭。至一百九十二日,六变三蒸生甲,属足少阳经胆腑,其发目不闭(一本作开)而赤,肝与胆合主木,天三生木,地八成之。至二百二十四日,七变生辛,属手太阴肺脏,藏魄,主声。至二百五十六日,八变四蒸生庚,属手阳明经大肠腑,其发肤热而汗或不汗,肺与大肠合主金,地四生金,天九成之。至二百八十八日,九变生巳,属足太阴经脾脏,藏意与智。至三百二十日,十变五蒸生戊,属足阳明经胃腑,其发不食肠痛而吐乳,脾与胃合主土,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又手厥阴经心包络为脏,手少阳经三焦为腑,此一脏一腑,俱无形状,故不变而蒸也。前十变五蒸,乃天地之数以生成之,此后始生齿能言,知喜怒,故云始全也。太仓云∶气入四肢,长碎骨。于十变后六十四日为一大蒸,计三百八十四日,长其经脉手足,手受血,故能持物,足受血,故能行立。经云变且蒸,谓蒸毕而足一岁之日有余也。师曰∶不汗而热者,发其汗,大吐者微止,不可别治。又六十四日,为二大蒸。计四百四十八日。又一百二十八日,为三大蒸,共计五百七十六日,变蒸既毕,儿乃成人也。变者变生五脏也,蒸者蒸养六腑也,所以成人。变者上气,蒸者体热,每经一变一蒸,情态即异,轻则发热微汗,其状似惊,重则壮热,脉乱而数,或吐或汗,或烦啼燥渴,轻者五、六日解,重者七、八日解,其候与伤寒相似。亦有变蒸之余,续感寒邪者,但变蒸则耳冷kt冷,上唇发泡,状如浊珠,若寒邪搏之,则寒热交争,腹中作痛,而啼叫之声,日夜不绝。变者易也,蒸于肝则目眩微赤,蒸于肺则嚏嗽毛耸,凡五脏六腑,筋脉骨节,皆循环各有证应。其治法∶和平之剂微表,实热者微利之,或不治亦自愈,可服紫霜丸一丸或二丸,并黑散子、柴胡汤。变蒸者有寒无热,并吐泻不乳多啼者,当归散、调气散主之。变蒸之外,小儿如常,体貌情态,自然端正,鼻内喉中,绝无涎涕,头如青黛,唇似朱鲜,脸腮如花映竹,情意若天净月明,喜引方笑,似此平安。议曰∶人得中之道,以为纯粹,阴阳得所,刚柔兼济,气血相和,百脉相顺,所以心志益通,精神俱备,脏腑充实,形体固壮。凡观婴孩颅囟固合,睛黑神清,口方背浓,骨粗臀满,脐深肚软,齿细发黑,声洪睡稳,此乃受气充足,禀赋得中,而无疾也。
紫霜丸
治证详见第三问。
代赭石(,醋淬七次)赤石脂(各一钱)杏仁(五十粒,去皮尖)巴豆(三十粒,去皮膜心,出油)上先将杏仁、巴霜入乳钵内,细研如膏,却入代赭、石脂末研匀,以汤浸蒸饼,为丸如粟子大,一岁服五丸,米饮汤下;一、二百日内儿,三丸乳汁下;更宜量其虚实加减,微利为度。此药兼治惊痰诸疾,虽下不致虚人。
紫阳黑散
治变蒸,解利热气。
麻黄(一两,不去节)大黄(五钱)杏仁(去皮尖,二钱半)上三味,同一处捣和,略烧存性,再以杏仁少许,研膏和之,密器盛贮,每用一豆许,乳汁调下。
柴胡汤
治变蒸,骨热心烦,啼叫不已。
人参甘草(微炙)麦门冬(去心,各二钱)龙胆草防风(各一钱)柴胡(三钱)上锉散,每服三钱煎服。
当归散
治变蒸,有寒无热。
当归(二钱)木香官桂(辣者)甘草(炙)人参(各一钱)上锉散,每服二钱,姜、枣煎服。
调气散
治变蒸,吐泻不乳,多啼慢惊欲发。
木香香附子人参桔皮藿香甘草(炙,各一钱)上为末,每服二钱,姜、枣煎服。
[卷之一] 五脏所主第六问(无方)
心主惊,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搐;虚则困卧,悸动不安。肝主风,实则目直大叫,呵欠项急顿闷;虚则切牙呵欠,气热则外生风。气温则内生风。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肺主喘,实则闷乱喘促,有饮水者,有不饮水者;虚则哽气长出气。肾主虚,无实也。惟痘疮实则黑陷,更当别虚实证。假如肺病,又见肝证,切牙多呵欠者,易治,肝虚不能胜肺故也。若目直大叫哭,项急顿闷者,难治。盖肺久病虚冷,肝强实而反胜肺也。视病之新久虚实,虚则补母,实则泻子。
[卷之一] 五脏病证第七问(无方)
肝病∶哭叫目直,呵欠顿闷项急。心病∶多叫哭惊悸,手足动摇,发热饮水。脾病∶困睡泄泻,不思饮食。肺病∶闷乱,哽气长出,气喘气急。肾病∶目无精光,畏明,体骨重。治疗之法∶大抵肝病以疏风理气为先,心病以抑火镇惊为急,脾病当温中消导,肺病宜降气清痰,肾则补助真元,斯得其治法之大要也。
[卷之一] 肝脏第八问
肝外主感风,呵欠顿闷,口中气热,当发散,大青膏主之。若能食饮水不止,当大黄丸微下,余不可下。肝热手寻衣领,及乱捻物。泻青丸主之。壮热饮水,喘闷,泻白散主之。肝病胜肺,肝病秋见。肝强胜肺,肺怯不能胜肝,当补脾。治肝益脾者,母令子实故也。补脾,益黄散;治肝,泻青丸。肝有风,目连眨不搐,得心热则搐。治肝,泻青丸;治心,导赤散主之。肝有热,目直视不搐,治同上法。肝有风,其身反张,强直不搐,心不受热也,当补肾治肝。补肾,地黄丸;治肝,泻青丸主之。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风之动,而动止于头目,目属肝,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儿不能任,故目连眨也。若热入于目,牵其筋脉,两俱紧,不能转视,故目直也。若得心热则搐,以其子母俱有实热,风火相搏故也。肝病见秋木旺,肝强胜肺也,宜补肺泻肝,轻者肝病退,重者唇白而死。
大青膏
治伤风痰热发搐,百日左右并二三岁亦可服。
天麻(一钱)白附子(一钱)蝎尾(半钱)朱砂(一字)青黛(一钱)天竺黄(一字)麝香(一字)乌蛇(酒浸,取肉焙干,半钱)上为末,生蜜为丸,如芡实大,月中儿粳米大,同牛黄膏、薄荷汤化下,五岁以上,同甘露散服之。
大黄丸
治小儿无辜疳疾,急疳壮热,疳劳骨蒸,头发作穗,身上生疮,瘰核块,多要煎,食物不成肌肤,腹大颈细。
大黄(三钱)木香(半两)上为末,米醋一升相和,置铜罐中,下于铛内,浮水上,炭火煮,用竹篦子搅药,候可丸即丸,入稠糊丸如小豆大,二岁二十丸,米汤下,加减与之,当下青脓为效。一方治无辜疳疾,肚大,或时泻痢,冷热不调,漏芦为末,每服一钱;猪肝一两,盐少许煮,空心服之。
大黄丸
(钱氏方)治风热里实,口中气热,大小便秘赤,饮水不止,有下证者宜服之。
黑牵牛(半生半炒,五钱)川芎(半两)甘草(一钱,炙)大黄(一两,酒洗过,蒸熟,切片,曝干)上为细末,稀糊和丸如麻子大,二岁每服十丸,温蜜水下,乳后服,以溏利为度,未利加丸数再服,量大小加减用之。
泻青丸
治小儿赤眼多泪,睛疼心躁,并消热翳,急惊发搐。
当归川芎防风龙胆草大黄羌活山栀仁(各等分,一方加甘草、赤芍药。)上为末,炼蜜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沙糖汤下。
泻白散
治小儿痰壅咳嗽,宽气进食。
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两)甘草(炙,一钱)上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
益黄散
治小儿吐泻,脾虚不食,米谷不化,困倦力少,滑肠夜起,并疳虚盗汗,并治涎唾不收,颔下常湿,名曰滞颐。
陈皮(去白,一两)丁香(二钱,一方用木香)诃子(炮,去核)青皮(去瓤)甘草(炙,各五钱)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三分,食前服。
导赤散
治小儿心惊,内虚邪热。
生地黄生甘草木通(各等分)上锉散,竹叶七片,再加黄芩、赤芍药、羌活、灯心各等分,水一盏,煎三分,食前服。
地黄丸
治肾疳脑热肌削,手足如冰,滑泄肚痛。
熟地黄山茱萸(去核)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三岁以下,一、二丸至三丸,温水空心化下,行迟鹤膝加鹿茸、牛膝、五加皮。
[卷之一] 心脏第九问
心热,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切牙,皆心热也,导赤散主之。心气热则心胸亦热,欲言不能,而有就冷之意,故合面、卧。心气实则气上下行涩,合卧则不得通,故喜仰卧,则气得上下通也,泻心散主之。心病见冬大旺,心强胜肾,当补肾治心,轻者病退,重者下窜不语,肾怯虚也。
导赤散
方见第八问。
泻心散
治心中痰气实则气行涩,合卧则气不通,故喜仰卧,则上下通也。
黄连(一两,去须)上为末,每服半钱或一钱,临卧时温水下。
[卷之一] 脾脏第十问
脾胃不和,面白无精光,口中气冷,不思食,吐水,当补脾,益黄散主之。脾胃虚冷,面白色,瘦弱腹痛,不思食,当补脾,益黄散;下利者调中丸主之。伤风手足冷,脾脏怯也,当和脾,后发散。和脾,益黄散;发散,大青丸主之。脾病见四旁,皆仿此治之。顺者易治,逆者难治,脾怯当面赤黄,五脏相反,随证治之。
益黄散
见第八问。
大青膏
见第八问。
调中丸
即理中丸,或作汤,同。见五十三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曹继武
唐·欧阳询
汉·锺离权
明·周高起
唐·李筌
清·蒋义彬
(宋)叶廷圭
(明)姜南
元·陶宗仪
唐·皎然
清·黄小配
傅山
宋·扬维德
清·曾朴
晋·卫铄
(西汉)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