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婴童百问-未知
婴童百问目录:
简介
序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卷之九
卷之十
简介
婴童百问 明·鲁伯嗣 公元1368-1644年
《婴童百问》,儿科著作。十卷。明·鲁伯嗣撰。约刊于15世纪(明初)。本书将有关婴幼儿的初生养护及病候诊治等列为100个问题予以阐述。对于多种儿科病证的致病原因及治法方药等论述尤详。作者能融会众说,自成一家而多创见。取材比较审慎精要。现存多种明刻本、清刻本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
2009年8月,《婴童百问》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更多
序
序一
余读医书而得治天下之道∶人之生也以元气。元气伤则病,绝则死。天下之治也以纲纪,纲纪者,国之元气也,纲纪紊则变,疲则亡。纲纪莫大于进贤退不肖,赏善、罚恶,四者明则元气壮,虽有欢兜、有苗,巧言、令色、孔壬,亦皮肤疮疥之疾、旋自愈矣,不足忧且迁而畏也。小儿医者,尤当保其元气者也。嗟乎!为天下而保纲纪如小儿之元气,天下何足治乎。高平郭定静之以进士作州,不究其用而没,尝得是书于邳,其子坤知兰田,镂以传,余观之有感焉,于是乎书。正德元年丙寅夏六月十八日,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奉提学陕西按察司副使和顺
...更多
卷之一
[卷之一] 初诞第一问
婴童在胎,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成,五脏六腑百骸之体悉具,必借胎液以滋养之,受气既足,自然分娩,初离母体,口有液毒,啼声未出,急用软绵裹指,拭去口中恶汁,虽是良法;然仓卒之际,或有不及如法者。古人有黄连法、朱蜜法、甘草法,用之殊佳,免使恶物咽下,伏之于心,遇天行时气,久热不除,乃乘于心,心主血脉,得热而散,流溢于胃,而胃主肌肉,发出于外,故成疮疹之候,世之长幼,无有可免者。若根据初生拭口之法,得免痘疹之患,或有时气侵染,只出肤疮细疹,易为调理,亦孩童之幸也。杨氏云∶初生拭口
...更多
卷之二
[卷之二] 肺脏第十一问
肺盛复有冷风,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当先散肺,后发散风冷,散肺,泻白散主之。肺只伤寒,则不胸满。肺热则手掐眉眼鼻面,甘桔汤主之。肺虚热,唇深红色,治之散肺虚热,少服泻白散。肺脏怯,唇白色,当补肺,阿胶散主之。若闷乱气粗,喘促哽气者难治,肺虚损故也。脾肺病久,则虚而唇白,脾者肺之母也,母子皆虚,不能相营,故曰怯。肺主唇,白而光泽者吉,白如枯骨者死。肺病春见,肺脏胜肝,当补肾肝,治肺脏,肝怯者受病也。补肝肾,地黄丸;治肺,泻白散主之。肺病见春,旺肺胜肝,当泻
...更多
卷之三
[卷之三] 天钓内钓第二十一问
天钓阳,内钓阴。
天钓者,壮热惊悸,眼目翻腾,手足抽掣,或啼或笑,喜怒不常,甚者爪甲皆青如祟之状。盖由乳母酒肉过度,烦毒之气入乳乳儿,遂使心肺生热,痰郁气滞,加之外挟风邪,致有此耳。治法解利风热则愈。又有内钓者,腹痛多啼,唇黑囊肿,伛偻反张,眼内有红筋斑血,盖寒气壅结,兼惊风而得之。经云∶内钓胸高,时复渐安,眼尾红脉见是也。
此乃胎中有风有惊,故有此证,先是五内抽
...更多
卷之四
[卷之四] 胎疾第三十一问
胎疾,谓月数将满,母失调护,或劳动气血相干,或坐卧饥饱相役,或饮酒食肉,冷热相制,或恐怖血脉相乱,胎气有伤,儿形无补,有胎热、胎寒、胎黄、胎肥、胎弱等症。胎热则儿在胎中,母多惊悸。或因食热毒之物,诞生之后,儿多虚痰,气急喘满,眼目眵泪,神困呵欠,不得伸舒,呃呃作声,大小便不利,或通利即有血水,甚则手常拳紧,脚常搐缩,眼常斜视,身常掣跳,皆由胎中受热,宜速与大连翘饮子,解散诸热,次与消风散数服无恙。其胎惊、胎风、自见本症,兹不赘述。胎寒则儿在胎中,母因感受寒邪,或喜食
...更多
卷之五
[卷之五] 语迟第四十一问
巢氏云∶小儿四五岁不能言,盖人之五脏、以心之声为言,不能言者,由在胎时,其母卒有惊怖,内动于儿脏,邪气乘于心,故令心气不足,而不能言也。宜服钱氏菖蒲丸以意加减,久服取效。
菖蒲丸
治小儿心气不足,五六岁不能言,心之声为言,儿稍长合语而迟,由妊娠时,其母惊怖、内动于儿脏,邪气乘于心,使心气不足,舌本无力,故令语迟。
石菖
...更多
卷之六
[卷之六] 伤寒正受伤寒夹惊第五十一问
小儿伤寒初得,浑身发热无汗,多啼哭,只看眼急有如惊风,但用发散退热,莫令发渴,如渴便欲饮水不歇,当发散,羌活散、三黄散、柴胡散、抱龙丸,或虚烦可用竹叶汤,如嗽,当服洗心散、薄荷散、红绵散,四肢发汗,自然精神喜悦,感伤寒之重者,当根据仲景之法治之。又有伤寒夹惊,先要发散,次乃退热化痰截惊,乳下婴儿抱龙丸、羌活散加荆芥防风,三黄散微利,痰热,次用柴胡、黄芩药调理,自然向安,葱白汤亦可服。
羌活散<
...更多
卷之七
[卷之七] 热吐第六十一问
小儿秋夏伏暑,多有热吐,何以别之?或有黄涎,头额温,五心热,小便赤而少,或唇干而烦渴。先令乳母服香薷散、五苓散,儿服竹茹汤、五苓散,热甚者,大柴胡汤去大黄服,或小柴胡汤亦可,热极者,可服大承气汤,其效如神。
玉露散亦可服。
香薷散
见第六十问。
...更多
卷之八
[卷之八] 脱肛并痔症第七十一问
汤氏方治脱肛、大肠自粪门出,宜用葱汤熏洗,令软,款款送上,此因泻利得之者,亦可服泻利之药,然后用槐花等药。又有用一味五倍子煎汤,入朴消熏洗而缩者,又有用真蒲黄碾极细,以猪胆拌匀敷肛门上而入者,全婴方用涩肠散。兼有痔症肿痛者,用黄丹滑石等分,井水调涂即消,并用铅白霜半钱,片脑半字,好酒调敷肿处甚佳,黄连解毒汤亦可服,用苦参汤洗亦效,亦有密陀僧、白矾、片脑末敷上,再用荆芥、防风等项洗之,用生栝蒌根者效。
涩肠散
...更多
1
2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东晋·佛驮跋陀罗
宋·罗泌
明·程羽文
清·弘赞
(唐)房玄龄 等
宋·陈敷
明·王起隆
(明)许仲琳 编辑
(宋)宋祁
明·安遇时
(后秦释)鸠摩罗什译
元·汪可孙
司马光
汉·于吉
宋·方千里
宋·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