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六-医灯续焰
卷六
[卷六] 劳极脉证第五十一
劳极诸虚,浮软微弱。土败双弦。火炎急数。
劳极者,五劳六极也。巢氏病源云∶五劳者,一曰志劳、二曰思劳、三曰心劳、四曰忧劳、五曰瘦劳。(瘦当是肝劳。)又云∶肺劳者,短气而面肿,鼻不闻香臭。肝劳者,面目干黑,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独卧,目视不明。心劳者,忽忽喜忘,大便苦难,或时鸭溏,口内生疮。脾劳者,舌苦直,不得咽唾。肾劳者,背难以俯仰,小便不利,色赤黄而有余沥,茎内痛,阴湿囊生疮,小腹满急。此五劳各见五脏气化,及经络诸证,亦甚明显。但与前五劳,不甚符合。姑存此,俟再考也。六极者,一曰气极,令人内虚,五脏不足,邪气多,正气少,不欲言。(宜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参术膏之类。)二曰血极,令人无颜色,眉发堕落,忽忽喜忘。(宜四物汤、六味丸、八珍汤、圣愈汤之类。)三曰筋极,令人数转筋,十指爪甲皆痛,苦倦,不能久立。(宜四物汤、圣愈汤、济生续断汤、木瓜散之类。)四曰骨极,令人削,齿苦痛,手足烦疼,不可以立,不欲行动。(宜六味丸、鹿角丸、保命金刚丸、丹溪虎潜丸之类。)五曰肌极,令人羸瘦无润泽,饮食不生肌肤。(宜四君子汤、保命黑地黄丸、资生丸之类。)六曰精极,令人少气,然内虚,五脏气不足,发毛落,悲伤喜忘。(宜六味丸、还少丹、龟鹿胶之类。)是即五脏所合之病,虚损而至于极处者也。
肾则多一精极,故为六极。其证与五脏配合,甚为有理,此巢氏之三昧论也。诸虚者,言一切虚损不足,即五劳六极,更有七伤,俱该在内。巢氏云∶七伤者,一曰阴寒,二曰阴痿,三曰里急,四曰精连连,五曰精少、阴下湿,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数,临事不卒。又云∶七伤者,一曰大饱伤脾。脾伤善噫、欲卧、面黄。(宜资生丸、保和丸、平胃散之类。)二曰大怒气逆伤肝。肝伤少血、目暗。(宜四物汤、元戎逍遥散之类。)三曰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肾伤少精、腰背痛、厥逆下冷。(宜黑地黄丸、肾着汤、八味丸、宝鉴天真丹之类。)四曰形寒寒饮伤肺。肺伤少气、咳嗽鼻鸣。(宜小青龙汤、麻黄汤之类。)五曰忧愁思虑伤心。心伤苦惊,喜忘善怒。(宜天王补心丸、朱砂安神丸、朱雀丸之类。)六曰风雨寒暑伤形。
形伤发肤枯夭。(宜人参养荣汤之类。)七曰大恐惧不节伤志。(言大恐惧而不节于欲也。)志伤恍惚不乐。(宜天王补心丸、安神丸之类。)是云七伤。亦合于五脏,但多一形志,故云七伤。较前所云七伤,此为得理。盖前七伤,大抵俱属肾证。人身感疾,触处可伤,岂独一肾。
若云肾有七伤则可。正文不言七伤而注录者,欲其便于查考耳。夫劳极损伤,气血日耗,形体渐衰。所见之脉,随病呈象。如空虚之浮、不鼓之软、欲绝之微、无力之弱。虽云病脉,然与病犹相宜也。至若双弦,乃知土败。急数定为火炎。盖弦为肝木,双弦则木太盛。久病之土,何堪其侮,故知其必败也。数已为热。急数,则躁疾直强,略无半点和柔。邪火炎炎,真阴自绝。两皆不治之证。
[卷六\劳极脉证第五十一] 附方
四君子汤
(见第十六)
补中益气汤
(见第三十九)
参术膏
治中风虚弱,诸药不应。或因用药失宜,耗散元气,虚证蜂起。但用此药,补其中气,诸证自愈。
人参白术(各等分)上水煎稠收膏,汤化服之。
四物汤
(见第二十一)
六味丸
(见第十六)
八珍汤
(见第十六)
圣愈汤
治一切失血。或血虚烦渴躁热,睡卧不宁。或疮证脓水出多,五心烦热,作渴等证。
熟地黄(生者自制)生地黄当归(酒拌,各一钱)人参黄(炒)川芎(各二钱)上水煎服。
济生续断汤
治肝劳虚寒,胁痛胀满,挛缩烦闷,眼昏不食。
川续断(酒浸)川芎当归(酒浸、去芦)陈皮(去白)半夏(制)干姜(炮,各一两)肉桂(不见火)炙甘草(各半两)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煎服无时。
木瓜散
治筋虚极,脚手拘挛,十指甲痛,数转筋。甚则舌卷卵缩,唇青面黑。
木瓜(去子)虎胫骨(酥炙)五加皮(洗)当归(酒浸)桑寄生酸枣仁(炒)人参柏子仁黄(各一两)炙甘草(一两)煎服法同前。
鹿角丸
治骨虚极,面肿垢黑,脊痛不能久立,血气衰惫,发落齿枯,甚则喜唾。
鹿角(二两)牛膝(酒浸,焙去芦,一两半)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下。
保命金刚丸
治肾损骨痿,不能起于床。宜服此益精。
萆杜仲(炒、去丝)苁蓉(酒浸)菟丝子(酒浸,各等分)上为细末,酒煮猪腰子,捣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
丹溪虎潜丸
龟版黄柏(各四两)知母熟地黄(各二两)牛膝(三两半)芍药(一两半)锁阳虎骨(酥炙)当归(各一两)陈皮(七钱半)干姜(半两)上为末,酒糊丸。加附子,治痿厥如神。
保命黑地黄丸
(加五味子为肾气丸)治阳盛阴衰,脾胃不足,房室虚损,形瘦无力,面多青黄而无常色,此补气益胃之剂也。
苍术(一斤,泔浸)熟地黄(一斤,酒蒸、捣如泥)五味子(半斤)干姜(秋冬一两,夏半两,春五钱)上为细末。枣肉丸,如桐子大。食前米饮或酒服百丸。治血虚久痔甚妙。经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此药开腠理,生津液,通气。又五味子酸以收之。此虽阳盛而不燥热,乃是五脏虚损于内,故可益血收气。此药类象神品方也。
资生丸
健脾开胃,消食止泻,调和脏腑,滋养荣卫。王肯堂先生曰∶余初识缪仲淳时,见袖中出弹丸咀嚼。问之。曰∶此得之秘传。饥者服之即饱,饱者服之即饥。因疏其方。余大善之,而颇不信其消食之功。已于饥饱后,顿服二丸,径投枕卧。夙兴,了无停滞,始信此方之神也。先恭简年高脾弱,食少痰多。余龄葆摄,全赖此方。因特附着于此,与世共之。
白术(米泔水浸、用山黄土拌蒸九次、晒九次、去土、切片、焙干,三两)人参(去芦、人乳浸透、饭锅上蒸熟,三两)白茯苓(去粗皮、水飞去筋膜、人乳拌、饭锅上蒸熟、晒干,一两五钱)橘红山楂肉(炒)神曲(炒,各二两)川黄连(姜汁炒)白豆蔻仁(微炒)泽泻(去毛、炒,各三钱半)桔梗(米泔浸、炒)真藿香(洗)甘草(蜜炙、去皮,各五钱)白扁豆(去壳、炒)莲肉(去心、皮,各一两)薏苡仁(淘净、炒,三两)干山药(炒)麦芽面(炒)芡实(净肉炒,各一两五钱)末之,炼蜜丸。每丸二钱重。每服一丸,醉饱后二丸。细嚼,淡姜汤下。
杨氏还少丹
大补心肾脾胃,一切虚损,神志俱耗,筋力顿衰,腰脚沉重,肢体倦怠,血气羸乏,小便混浊。
干山药牛膝(酒浸)远志(去心)山茱萸(去核)白茯苓(去皮)五味子巴戟(酒浸去心)肉苁蓉(酒浸一宿)石菖蒲楮实杜仲(去粗皮、姜汁酒拌同炒、断丝)舶茴香(各一两)枸杞子熟地黄(各二两)此据宝鉴所定。考杨氏原方,山药、牛膝各一两半。茯苓、茱萸、楮实、杜仲、五味、巴戟、苁蓉、远志、茴香各一两。菖蒲、地黄、枸杞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同枣肉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温酒或盐汤下。日三服。五日觉有力,十日精神爽,半月气壮,二十日目明,一月夜思饮食,冬月手足常暖。久服令人身体轻健,筋骨壮盛,悦泽难老。更看体浓加减。如热加山栀一两。心气不宁,加麦门冬一两。少精神,加五味子一两。阳弱加续断一两。
常服固齿,无瘴疟。妇人服之,容颜悦泽,暖子宫,去一切病。
龟胶
治诸虚百损,精少髓枯,肾衰,水道竭乏,血液干涸,一切阴不足之证。
龟壳十斤或数十斤,水浸五七日,视上黑皮浮起,即取刮净纯白。如灼过,以刀剜去焦迹,再洗净。石臼中捣碎,入瓷坛中包固。再坐大锅中,隔水煮。水干,旋以温水添足,不断火一二昼夜。视版酥烂汁稠,滤去版滓。将汁入锡锅中,或瓷锅,桑火缓缓熬收。不住搅动,至滴水不散,用铜杓兜入瓷器中。冷即成饼,每服不拘多少,滚水、温酒任化下。
鹿胶
治阳衰,形羸体瘦,少气困乏,力减神疲,或精冷无子,及一切虚寒阳不足之证。
嫩鹿角不拘多少,寸截浸水数日,去粗皮,隔水煮如龟版法。服法亦同。但角坚硬,必煮一日,方捣碎,再入坛煮收如上。俱宜腊月水煮,庶胶经久不臭。若二胶合服,阴阳两补,更妙也。
丹溪保和丸
(见第十七)
平胃散
(见第四十四)
元戎逍遥散
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怔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肢体羸瘦,渐成骨蒸。(加山栀、牡丹皮,名加味逍遥散。)白茯苓(去皮)白术(炒)当归白芍药(炒)柴胡(各一两)甘草(半两)上咀。每服四钱。水一钟,煨生姜一块切片,煎至六分。去滓。热服无时。
肾着汤
(见第二十一)
金匮肾气丸
(见第十六)
宝鉴天真丹
治上焦阳虚。
沉香穿心巴戟(酒浸)茴香(炒)萆(酒浸,炒)胡芦巴(炒香)破故纸(炒香)杜仲(麸炒,去丝)琥珀黑牵牛(盐炒,去盐,各一两)官桂(半两)上十味为末,用清酒打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九。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可。
仲景小青龙汤
(见第十六)
仲景麻黄汤
(见第十六)
天王补心丸
宁心保神,益血固精,壮力强老,令人不忘。除怔忡,定惊悸,清三焦,化痰涎,祛烦热,疗咽干,育养心神。
人参(去芦,五钱)当归(酒浸)五味子麦门冬(去心)天门冬(去心)柏子仁酸枣仁(各一两)白茯苓(去皮)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各五钱)生地黄(四两)黄连(酒洗、炒,二两)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二三十丸。临卧灯草、竹叶煎汤下。
朱砂安神丸
(见第十九)
朱雀丸
(百一)治心肾不交,心神不定,事多健忘。
沉香(半两)茯神(二两)上为细末,蜜丸如小豆大,飞朱砂为衣。每服二十丸。食后用人参汤下。
和剂人参养荣汤
治脾肺俱虚,发热恶寒,肢体瘦倦,食少作泻等证。若气血虚而变见诸证,勿论其病,勿论其脉,但服此汤,其病悉退。
白芍药陈皮人参黄(蜜炙)桂心当归白术甘草(炙,各一钱)熟地黄五味子(炒杵)白茯苓(去皮,各七分半)远志(去心,五分)上姜枣水煎服。
[卷六] 失血脉证第五十二
诸病失血,脉必见芤。缓小可喜,数大可忧。
卫行脉外,荣行脉中。凡失血之病,脉中必空,故见芤象。若缓小不足,与病相宜,是可喜也。脉数而大,邪盛正衰,且为火象,必烁真阴,诚为大可忧者。
[卷六] 瘀血脉证第五十三
瘀血内蓄,却宜牢大。沉小涩微,反成其害。
血蓄于内,瘀凝不行。瘀凝则脉大,不行则脉牢,亦因病呈象也。逐之使去,巢穴一空,而致新不难矣。(宜桃仁承气汤或丹皮、红花之类。)设脉沉小涩微,是病有余而脉反不足,病有物而脉若无物。虽云瘀血,亦不过着于经络。如仲景所云∶荣卫气伤,内有干血之类。似非瘀蓄于一处者,故脉见如斯。补之有碍,逐之不能,是反成其害也。(宜大黄虫丸。)
[卷六\瘀血脉证第五十三] 附方
仲景桃核承气汤
(见第二十)
仲景大黄虫丸
结在内者,手足脉必相失,宜此方。然必兼大补剂琼玉膏之类服之。
大黄(十分。古以二钱半为一分。当是二两半,蒸)黄芩(二两)甘草(三两)桃仁(一升)杏仁(去皮尖一升)地黄(十两)芍药(四两)干漆(一两)虻虫(一升)水蛭(百枚)蛴螬(一升)虫(半升)上十二味,末之。炼蜜为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卷六] 精浊脉证第五十四
遗精白浊,微涩而弱。火盛阴虚,芤濡洪数。
肾主藏精,欲后方为施泄。今或念动即出,或无欲自遗,此皆肾虚不能藏摄故耳。(宜知柏八味丸、河间秘真丸、猪肚丸之类。)白浊者,小便色白而浊,亦为肾虚胞冷不能厘清所致。(宜清心莲子饮、萆厘清饮之类。)形属精液,证属脱亡,脉安得不微涩而弱也?设见芤濡洪数之脉,芤濡固为阴虚,而洪数实因火盛。火盛则精遗,火盛则便浊,似与肾之虚、胞之寒而不能藏、不能别者,大径庭矣。临诊可忽乎故?(宜六味丸、导赤散、六一散之类。)
[卷六\精浊脉证第五十四] 附方
知柏八味丸
(即六味丸加知母、黄柏)
河间秘真丸
治白淫,小便不止,精气不固。或有余沥,及梦寐阴人通泄。
龙骨(一两)大诃子皮(五枚)缩砂仁(半两)朱砂(一两,研细、留一分为衣)上为末。面糊丸,绿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空心温酒、热水任下。不可多服。
猪肚丸
治醉饱后遗精,神效。
牡蛎(、另研极细)白术(各四两)苦参(三两)猪肚一具(煮极烂、去油膜、捣如泥)上前三味,捣筛极细。同猪肚捣数百杵,令极匀。燥略增肚汁。丸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送下。不但治遗滑,即劳瘦者,亦能肥也。
清心莲子饮
(见第四十九)
萆厘清饮
治真元不固,不时白浊,或小便频数,凝如膏糊等证。
益智仁川萆石菖蒲乌药(各等分)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入盐一捻,煎七分。食前温服。一方加茯苓、甘草。
六味丸
(见第十六)
钱氏导赤散
(见第四十九)
六一散
(见第四十四)
[卷六] 三消脉证第五十五
三消之脉,浮大者生。细小微涩,形脱可惊。
三消者,上中下也。渴而多饮为上消。《素问》气厥论谓之膈消。(宜金匮猪苓汤、人参白虎汤、子和加减三黄丸、凉膈散、酒煮黄连丸、六一散之类。)消谷善饥为中消。《素问》脉要精微论谓之消中。(宜酒煮黄连丸、大黄黄连泻心汤、山栀、黄连之类。)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
《素问》气厥论谓之肺消。饮一溲二,后人又谓之肾消。(宜六味丸、固本丸、知柏八味丸之类。)娄全善亦云∶肾消者,饮一溲二。其溲如膏油,即膈消、消中之传变。总不外火烁真阴,津液燥竭。自古论之者多矣,惟刘河间、张戴人二论,辞义畅达,最为中綮。兹录于下。
河间曰∶五脏六腑四肢,皆禀气于脾胃。行其津液,以濡润养之。然消渴之病,本湿寒之阴气极衰,燥热之阳气太盛故也。治当补肾水阴寒之虚,而泻心火阳热之实。
除肠胃燥热之甚,济身中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结,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和而不涩。则病自已矣。况消渴者,因饮食服饵之失宜,肠胃干涸,而气不得宣平;或精神过违其度而耗乱之;或因大病,阴气损而血液衰,虚阳悍,而燥热郁甚之所成也。若饮水多而小便多,名曰消渴。若饮食多,不甚渴,小便数而消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肾消。一皆以燥热太甚,三焦肠胃之腠理,怫郁结滞,致密壅滞,复多饮于中,终不能浸润于外,荣养百骸,故渴不止,小便多出或数溲也。戴人之论,则曰火能消物,燔木则为炭,燔金则为液,燔石则为灰,煎海水则为盐,鼎水则干。人之心肾为君火,三焦胆为相火。得其平,则烹炼饮食,糟粕去焉。不得其平,则燔灼脏腑,而津液耗焉。夫心火甚于上,为膈膜之消;甚于中,为肠胃之消;甚于下,为膏液之消;甚于外,为肌肉之消。上甚不已,则消及于肺。中甚不已,则消及于脾。下甚不已,则消及于肝肾。外甚不已,则消及于筋骨。四脏皆消尽,则心始自焚而死矣。故知消渴一证,调之而不下,则小润小濡,固不能杀炎上之势。下之而不调,亦旋饮旋消,终不能沃膈膜之干。
下之调之,而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则病已而复作。能从此三者,消渴亦不足忧矣。二公此论消渴之因证,可谓既明且悉,不烦再解。但其脉浮大者,尚属弥漫宽散。前河间云∶使道路散而不结,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和而不涩,则病自已矣。然非弥漫宽散之气机,不能得此不结、不枯、不涩之病机耳。故云浮大者生。
若脉细小浮涩,则气血之虚衰枯槁,不言可知。再加身体瘦悴,是谓形脱。即戴人所云木为炭、金为液、石为灰、水为盐、鼎水干之义。形气两败,岂直可惊已哉。
[卷六\三消脉证第五十五] 附方
金匮猪苓汤
治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猪苓茯苓阿胶滑石泽泻(各一两)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仲景人参白虎汤
(见第四十三)
子和加减三黄丸
治丹石毒及热渴。以意测度,须大实者方用。
黄芩(春四两,夏、秋六两,冬三两)大黄(春三两,夏一两,秋二两,冬四两)黄连(春四两,夏七两,秋三两,冬二两)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服一月病愈。
和剂凉膈散
(见第十九)
和剂酒煮黄连丸
治伏暑发热,呕吐恶心。并治膈热,解酒毒,浓肠胃。
黄连(去须,十二两)好酒(五斤)上将黄连以酒煮干,研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热水送下。
六一散
(见第四十四)
大黄黄连泻心汤
治太阳病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血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者,难治。若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加黄芩为伊芳尹三黄汤)上锉如麻豆,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六味丸
(见第十六)
固本丸
(叶氏加人参名人参固本丸)夫心生血,血生气,气生精。精盛则须发不白,容貌不衰。今人滋补血气,多用性热之药,殊非其治。此方盖用生地黄能生精血,用天门冬引入所生之地。熟地黄能补精血,用麦门冬引入所补之地。又以人参能通心气,使五味并归于心。
生地黄(洗)熟地黄(洗,再蒸)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各一两)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空心温酒或盐汤下三十丸。
知柏八味丸
(见第五十四)
[卷六] 小便淋脉证第五十六
小便淋,鼻头色黄。涩小无血,数大何妨。
淋者,淋沥不净。者,闭塞不通。其证小便少而数,少腹弦急,痛引于脐。
病源论皆谓肾虚膀胱热之所成也。分有五种,曰石淋、劳淋、血淋、气淋、膏淋。
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其病状,小便则茎里痛,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沙石从小便出。甚者塞痛,令人闷绝。(宜局方石韦散、三因石燕丸之类。)气淋者,肾虚膀胱热,气胀所为也。膀胱合与肾为表里。膀胱热,热气流入于胞。热则生实,令胞内气胀,则小腹满。肾虚不能制其小便,故成淋。其状膀胱小便皆满,尿涩,常有余沥是也。亦曰气癃。(宜瞿麦汤、沉香散之类。)膏淋者,淋而有肥,状似膏,故谓之膏淋,亦曰肉淋。此肾虚不能制肥液,故与小便俱出也。(宜鹿角霜丸、菟丝子丸之类。)劳淋者,谓劳伤肾气,而生热成淋也。肾气通于前阴。其状,尿留茎内,数起不出,引小腹痛,小便不利,劳倦即发也。(宜黄汤、补中益气汤之类。)血淋是热淋之甚者,则尿血,谓之血淋。心主血,血之行身,通遍经络,循环腑脏。热甚,则散失其常经,溢渗入胞,而成血淋也。(宜立效散、济生小蓟饮子之类。)五种之外,复有寒热二种。寒淋者,其病状先寒战,然后尿是也。由肾气虚弱,下焦受冷气,入胞与正气交争,寒气胜,则战寒而成淋。正气胜,则战寒解,方得小便也。(宜肉苁蓉丸、八味丸之类。)热淋者,三焦有热,气搏于肾,流入于胞,而成淋也。其状小便赤涩。亦有宿病淋,今得热而发者。其热甚,则变尿血。亦有小便后,如小豆羹汁状者,蓄作有时也。(宜六一散、本事火府丹、导赤散、局方八正散之类。)巢氏之说如此,恐未必尽然。大抵皆三焦气化不及,热迫膀胱,令水道涸涩之所成也。劳、气、血、膏、石,虽分五种,其病机,必因劳动火,火盛搏气,甚及于血。血转为膏,膏转为石。自清而浊,自薄而浓,自柔而坚,自无形而渐有形。亦熬汁成膏,煮水结盐之义,岂真有砂石出水脏哉?至若肾虚不能制肥液,更可笑也。历考《内经》,并运气等篇,肝、心、脾、肺、肾、小肠、督脉,亦皆有此证。三焦膀胱病此者,为独多耳。夫三焦膀胱者,《素问》灵兰秘典虽列为二,在三焦,则曰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在膀胱,则曰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三焦之下,即接膀胱。一主藏,一主决,相为根据倚。故《灵枢》本藏篇云∶肾合三焦。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又四时气篇云∶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
又五癃津液篇云∶三焦闭不泻,津液不化,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又本输篇云∶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观此,则知三焦、膀胱,名虽二而实一。故古人刺灸之法,多取三焦穴,而不取膀胱,义可想矣。所谓少阳属肾者,少阳正指三焦手少阳,非足少阳也。即肾合三焦之变文。肾上连肺者,言以最下之肾,而相将于最上之肺。凡在两脏之中者,俱在相将之内。此所以成一三焦也。况肺主气而通调水道,三焦亦主气而上下游行。如是,则淋秘又不独下焦为然。上中下之气,有一不化,则不得如决渎之水而出矣。热乘津液,则水道不利。水道不利而有热,必郁蒸而外发黄色。见于鼻者,以鼻为肺窍耳。脉涩小者,涩滞微小而不滑利也。征其正衰而无血。数大为火象。火证见之,又何妨乎?较之无血者,是为易治。
[卷六\小便淋脉证第五十六] 附方
局方石韦散
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数,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便出砂石。
芍药白术滑石葵子瞿麦石韦(去毛)木通(各二两)当归(去芦)甘草王不留行(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煎小麦汤调下。日二三服。
三因石燕丸
治石淋。因忧郁,气注下焦,结如食盐,小便痛不可忍。或出砂石而后小便通。
石燕(火烧令通赤、水中淬三次、研极细、水飞、焙干)石韦(去毛)瞿麦穗滑石(各一两)上为细末,面糊丸桐子大。每服十丸。用瞿麦、灯心煎汤,食前送下。日二三服。甚即以石韦去毛,瞿麦穗、木通各四钱,陈皮、茯苓各三钱为末。每服三钱。
以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服。
瞿麦汤
治心经蕴热,小便赤涩痛。
瞿麦穗(七钱半)冬瓜子茅根(各半两)黄芩(去黑心,六钱)木通(二钱半)竹叶(一把)滑石(二两,研为细末,分作三帖)葵子(二合)上除滑石外,粗捣筛,分作三剂。每剂用水三盏,煎二盏。去滓,入滑石末一帖,搅匀,食前温服。
沉香散
治气淋。多因五内郁结,气不舒行,阴滞于阳,而致壅滞,小腹胀满,便尿不通,大便分泄,小便方利。
沉香石韦(去毛)滑石王不留行当归(各半两)葵子白芍药(各七钱半)甘草橘皮(各二钱半)上为末。每服二钱,煎大麦汤下。
鹿角霜丸
(三因)治膏淋。
鹿角霜(用嫩角连顶骨者,锯作挺子。长三寸。洗了,用水桶内浸。夏三冬五昼夜。用清水同入镬内煮之。觉汤少,添温汤。日夜不绝,候角酥糜为度。轻漉出,用刀刮去皮,如雪白。放在筛子上,候自干。微火焙之。其汁慢火煎膏,凝即角胶。候角极干,为细末即鹿角霜)白茯苓秋石(各等分)上为细末,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
菟丝子丸
菟丝子(去尘土、水淘净、酒浸、控干、蒸、捣、焙)桑螵蛸(炙,各半两)泽泻(二钱半)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清米汤送下。
黄汤
治肾虚变劳淋,结涩不利。
黄(二两)人参五味子白茯苓(去皮)旱莲子磁石(火、醋淬)滑石(各一两)桑白皮(七钱半)枳壳(去瓤、麸炒)黄芩(各半两)上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服无时。
补中益气汤
(见第三十九)
立效散
治小便淋闭作痛,有时尿血,下焦结热。
瞿麦穗山栀子(炒)甘草(各三钱)上作一服。水二钟,煎一钟,食前服。
济生小蓟饮子
治下焦结热,尿血成淋。
生地黄(四两)小蓟根滑石通草蒲黄(炒)藕节淡竹叶当归(去芦,酒浸)山栀仁甘草(各半两)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八分。空心温服。
肉苁蓉丸
治冷淋。
肉苁蓉(酒浸切、焙)熟地黄山药石斛(去根)牛膝(酒浸切、焙)官桂(去粗皮)槟榔(各半两)附子(炮去皮、脐)黄(各一两)黄连(去须,七钱半)细辛(去苗叶)甘草(炙,各二钱半)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盐酒下。
八味丸
(见第十六)
六一散
(见第四十四)
本事火府丹
治心经蕴热,小便赤少,五淋涩痛。
黄(一两)生干地黄(二两)木通(三两)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木通煎汤下。
导赤散
(见第五十四)
局方八正散
(见第四十九)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张云航
元·戴起宗
(宋)罗大经
明·徐上瀛
明·吕毖
宋·圆悟
唐·长孙无忌
明·陈沂
宋·刘希岳
清·张骥
清·陈性
清·汪辉祖
南朝梁·萧统
吴栻
许松如
(清)劉銘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