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中宗本纪-白话新唐书
中宗本纪
中宗,名显,高宗之第七子。母亲是则天顺圣后武氏。高宗逝世,李显以皇太子身份登基,但皇太后武氏当朝理政、行使皇权。嗣圣元年(684)正月,他被废黜幽禁均州,后又迁至房州。圣历二年(699)正月,恢复为皇太子。太后武氏年迈病重。
神龙元年(705)正月,张柬之等率羽林兵讨伐逆乱。二十三日,李显代理国政,施行大赦,改年号为神龙。二十五日,恢复皇位,施行大赦,赐给文武官员官阶、爵位,赐许百姓聚饮五日,免除本年租税,免除房州徭役三年,放还宫女三千人。相王李旦任安国相王、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二十九日,张柬之、袁恕己加同凤阁鸾台三品,崔玄日韦代理内史,敬晖任纳言,桓彦范代理纳言。
二月初四,恢复国号为唐。将韦承庆贬为高要县尉,流放房融至高州。杨再思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姚远之被免职。十四日,皇后韦氏复位,施行大赦,赐许聚饮三日,恢复死于武氏周朝的李唐皇族成员的官职爵位。十六日,太子宾客武三思任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将谯王李重福贬为濮州刺史。十七日,右散骑常侍、驸马都尉武攸暨任司徒。二十一日,安国相王李旦被免职。二十四日,太子少詹事祝钦明加同中书门下三品。韦安石被免职。中宗将其子义兴郡王李重俊晋封为卫王,北海郡王李重茂晋封为温王。二十七日,武三思、武攸暨被免职。
三月初五,下诏为睿宗文明年(684)后家门遭毁败者昭雪洗冤,恢复其子孙因先代的功勋获得的封赏。初十,袁恕己代理中书令。
四月初二,桓彦范任侍中,袁恕己任中书令。十八日,高要尉魏元忠任卫尉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十二日,敬晖任侍中。二十五日,刑部尚书韦安石任吏部尚书,太子右庶子李怀远任左散骑常侍,凉州都督唐休瞡任辅国大将军,并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二十六日,张柬之任中书令。
五月初四,将武氏的列祖神位从太庙迁入崇恩庙。初七,中宗在东都建立太庙、土神谷神祭坛。初十,对北周、隋朝皇室后代按诸侯国君后裔优待。十四日,中宗将其兄成纪郡王李千里晋封为成王。十六日,敬晖、桓彦范、张柬之、袁恕己、崔玄日韦被免职。韦安石兼任检校中书令,魏元忠兼侍中。二十六日,唐休瞡任尚书左仆射,特进豆卢钦望任尚书右仆射,并加同中书门下三品。
六月初四,左骁卫大将军裴思谅任灵武道行军大总管,以防备突厥来犯。十五日,韦安石任中书令,魏元忠任侍中,杨再思任检校中书令,豆卢钦望参预裁处军国要政。
七月初四,太子宾客韦巨源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二十七日,洛水泛滥。
八月初一,免除河南、洛阳二县的徭役一年。十五日,追封妃子赵氏为皇后。二十八日,将孝敬皇帝李弘附祭于东都太庙。皇后韦氏参谒太庙。三十日,中宗游览洛城南门,观看斗象。
九月初五,中宗在明堂祭祀天地。施行大赦,赐给文武官员勋官、爵位,平民爵级在其父以下者赐给古爵位一级,赐许聚饮三日。十六日,韦巨源被免职。
十月十七日,中宗游历龙门。十九日,在新安打猎。二十五日,魏元忠任中书令,杨再思任侍中。
十一月初三,中宗加尊号为应天皇帝,皇后韦氏为顺天皇后。初六,中宗与韦后到太庙祭祀,施行大赦,赐给文武官员官阶、勋官、爵位,赐许百姓聚饮三日。十三日,中宗游览洛城南门,观看西域传入的乐舞“泼寒胡戏”。二十六日,皇太后武则天逝世,废除崇恩庙。
神龙二年(706)正月二十三日,吏部尚书李峤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于惟谦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闰正月初一,公主开建府署、设置僚属。
二月二十一日,礼部尚书韦巨源任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二十二日,派遣十道巡察使。
三月初一,韦安石被免职。户部尚书苏瑰代理侍中。初五,唐休瞡被免职。初七,杀光禄卿、驸马都尉王同皎。本月,设置员外官。
四月十六日,李怀远被免职。二十六日,在贸阝县降落毛发状物。二十八日,洛水泛滥。
五月十八日,安葬则天大圣皇后。
六月初六,将敬晖贬为崖州司马,桓彦范贬为泷州司马,袁恕己贬为窦州司马,崔玄日韦贬为白州司马,张柬之贬为新州司马。
七月初七,立卫王李重俊为皇太子。二十五日,魏元忠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令,李峤代理中书令。三十日,已辞官归居的左散骑常侍李怀远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将敬晖流放至嘉州,桓彦范流放至氵襄州,袁恕己流放至环州,崔玄日韦流放至古州,张柬之流放至泷州。
八月初五,将祝钦明贬为申州刺史。
九月十七日,李怀远去世。
十月二十三日,苏瑰任侍中。二十八日,中宗自东都返回京城。
十一月初五,施行大赦,赐予随行侍从官员勋官一级。
十二月初九,灵武军大总管沙吒忠义在鸣沙与突厥军交战,大败。十六日,因突厥侵犯边境,京城干旱,河北水灾,中宗减少膳食,停止土木工程。苏瑰慰问河北。二十六日,魏元忠任尚书左仆射。
景龙元年(707)正月十七日,因旱灾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
二月十七日,恢复武氏的庙室、陵墓,其看管庙、陵的令、丞、守户的设置,与昭陵相同。二十五日,褒德庙、荣先陵设置令、丞。
四月二十三日,免除雍州的租赋。
五月初一,右屯卫大将军张仁..任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以防备突厥来犯。初九,代鸿胪卿臧思言出使突厥,死难。中宗因旱灾避离正殿,减少膳食。
六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蚀。初四,陕州天空降落土雨。二十二日,吐蕃与姚州蛮族侵犯边境,姚..道讨击使唐九征将其击败。
七月初六,皇太子李重俊率羽林千骑兵诛除武三思,未成,死去。初八,施行大赦。二十七日,李峤任中书令。
八月二十一日,中宗加尊号为应天神龙皇帝,韦后为顺天翊圣皇后。魏元忠被免职。
九月初二,吏部侍郎萧至忠任黄门侍郎,兵部尚书宗楚客、左卫将军兼太府卿纪处讷,并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于惟谦被免职。初五,施行大赦,改年号为景龙。赐给文武官员官阶、勋官、爵位。十六日,杨再思任中书令,韦巨源、纪处讷任侍中。苏瑰被免职。
十月十四日,杀习艺馆内教苏安恒。十八日,在西方天区出现彗星。
十二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蚀。十三日,天空降土如雨。
景龙二年(708)二月二十日,有星陨落在西南方。二十七日,施行大赦,给五品以上封诰的母亲、妻子加封号一等,无妻者所加封号授予其女,八十岁以上的平民妇女授予郡君、县君、乡君荣衔。
七月初三,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张仁..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初七,在西方白虎七星的昴、胃二宿之间出现彗星。
十一月初二,西突厥侵犯边境,御史中丞冯嘉宾出使突厥,死去。二十一日,施行大赦,赐许聚饮三日。二十五日,安西都护牛师奖在火烧城与西突厥交战,阵亡。
本年,皇后、妃子、公主、昭容卖官,不合法定规程的手书墨敕斜封盛行。
景龙三年(709)二月初二,中宗与皇后韦氏游览玄武门,观看宫女拔河,设宫市嬉戏。十五日,韦巨源任尚书左仆射,杨再思任右仆射,并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二十五日,中宗与韦后游览太常寺。
三月初一,宗楚客任中书令,萧至忠代理侍中,太府卿韦嗣立暂行代理兵部尚书、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兼检校吏部侍郎崔..,代理兵部侍郎赵彦昭任中书侍郎,并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十一日,礼部尚书韦温任太子少保、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常卿郑忄音代理吏部侍郎,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十一日,礼部尚书韦温任太子少保、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常卿郑忄音代理吏部侍郎、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五月三十一日,将崔..贬为襄州刺史,郑忄音贬为江州司马。
六月初八,白天出现太白星。十五日,中宗因旱灾避离正殿,减少膳食,暂停演奏音乐。下诏搜求全国的地图、户籍。十七日,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十八日,杨再思去世。
七月初二,西突厥的娑葛投降。初七,准许妇女不是因为丈夫、儿子的关系而受封者,其所受封赏可传及子孙。初九,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二十六日,澧水泛滥。
八月初一,李峤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特进韦安石任侍中。初八,在紫宫诸星间出现彗星。
九月十五日,吏部尚书苏瑰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
十一月十三日,中宗在京城南郊祭天,以韦皇后为第二次奉献祀礼者,施行大赦,赐予文武官员官阶、爵位,已入九品的官员减免考核,免除关内本年赋税,赐许聚饮三日。二十二日,豆卢钦望去世。
十二月初十,已辞官归居的前宋国公唐休瞡任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十二日,中宗去新丰县温泉。二十二日,免除新丰县赋税、徭役一年,赐给侍从官员勋官一级。二十三日,中宗自新丰返回京城。
景龙四年(710)正月十四日,中宗与韦皇后平民装束出宫观灯,顺道至萧至忠府宅。十五日,中宗平民装束出宫观灯,去到韦安石、长宁公主府宅。二十七日,去始平。
二月初一,减免咸阳、始平赋税,免除徭役一年。初二,自始平返回京城。二十九日,中宗与皇后、妃子、公主观看三品以上官员拔河。
三月,将河源、九曲划给吐蕃。初九,雨水着树成冰,井水漫溢。
五月十一日,封嗣虢王李邕为汴王。十七日,杀许州司兵参军燕钦融。二十七日,剡县地震。
六月,皇后韦氏与安乐公主、散骑常侍马秦宫反叛。初二,中宗逝世,终年五十五岁,谥号孝和皇帝。天宝十三载(754),加谥号为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评说:古时孔子著《春秋》而使乱臣贼子恐惧,他对弑君篡国的魁首,概不摈弃,这是否由于篡位夺国,为最大罪恶,不掩盖史实,以使其大恶昭著而不被隐瞒的缘故呢?司马迁、班固都写了《高后纪》,吕后虽非篡汉改朝,但她窃掌国柄,因而不敢掩盖这一史实,这是否因为他们懂得圣人的深意呢?或者只是偶合于《春秋》的笔法?旧唐史沿袭这一做法,将武后列于帝王本纪,这是由来已久的了。
吉凶祸福对于人,就像影之随形、回响应声,因而行善事者常多吉利,但不幸而遭凶祸的人也有不少;作恶者未尝不遭凶祸,而幸免于祸者也不时有之。因而无德小人想事,便以为天道难知,行善者未必得福,而作恶也未必遭祸。武后的作恶,未遭大刑诛戮,即所谓“幸免者”。到了中宗、韦氏,就凶祸转眼临头了。然而他亲历母后的劫难,却又自蹈旧辙,真是所谓愚极不改者啊!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杨循吉
明·朱简
元·庄肃
清·延昌
唐·长孙滋元
(宋)王铚撰
(明)鄧士龍 編輯
明·冯梦龙
曹操
(元)郑元祐撰
清·别樵居士
明·何乔远
清·汪道鼎
清·李伯元
孫子
后蜀·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