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白话北齐书-唐·李百药
白话北齐书目录:
《北齐书》简介
神武纪
文襄纪
文宣纪
废帝纪
孝昭纪
武成纪
后主纪
幼主纪
神武娄后传
上党王高涣传
安德王高延宗传
琅邪王高俨传
赵郡王高琛传(附高睿传)
清河王高岳传
高思好传
窦泰传
尉景传
厍士文传
段荣传
段韶传
斛律金传
斛律光传
孙腾传
高隆之传
司马子如传
张琼传
斛律羌举传
尧雄传
宋显传
王则传
慕容绍宗传
薛修义传
叱列平传
步大汗萨传
慕容俨传
高乾传
封隆之传
李元忠传
卢文伟传
魏兰根传
崔..传(附崔瞻、崔景凤传)
孙搴传
陈元康传
杜弼传
张纂传
张亮传
张耀传
赵起传
徐远传
王峻传
王..传
薛..传
元孝友传
崔暹传
高德政传
崔昂传
王昕传
王..传
陆法和传
徐之才传
杨忄音传
邢邵传
魏收传
崔季舒传
祖..传
卢潜传
卢叔武传
阳休之传
封述传
儒林传
樊逊传
刘逖传
颜之推传
苏琼传
宋游道传
毕义云传
由吾道荣传
皇甫玉传
綦母怀文传
马嗣明传
和士开传
高阿那肱传
韩凤传
王峻传
王峻,字峦嵩,灵丘人氏。聪明有才干。高祖请他做相府墨曹参军,因事辞官。数年之后,显祖为仪同开府,推举峻为城局参军。迁恒州大中正,任世宗相府外兵参军。随同诸将平定淮阴,赐爵北平县男。除营州刺史。
营州地邻边城,盗贼多次为害。峻来州后,远远地派出侦察的斥候,多多地设置疑兵,一旦有贼出现,常常出其不意地拦截攻打,贼不敢轻举妄动,因此合境安宁。先是刺史陆士茂诈杀失韦八百多人,所以朝贡从此断绝。这个时候,峻分命将士,阻挡住他们的行路,失韦果然来了,峻打败了他们,还俘虏了首帅,送往朝廷。帝厚加奖赏,放还了失韦的首帅。
...更多
王..传
王纮,字师罗,太安狄那人氏,为小部酋帅。父基,读过许多书,有智略。初随葛荣反叛,荣授其济北王、宁州刺史。后葛荣被朝廷打败,但基据城不降,尔朱荣派遣使者劝喻,他才归顺。荣后用基为府从事中郎令,率众镇守磨川。荣死,纥豆陵步藩虏获基返归河西,基后来逃走,投奔尔朱兆。高祖平兆,以基为都督,除义宁太守。基早在投葛荣军时就与周文帝友善,当周文帝占据关中,高祖便派基与长史侯景一同出使到周文帝处,文帝留下基不让他回去。后来基逃归,朝廷除其冀州长史,后行肆州事。元象初,迁南益州、北豫州刺史。在任职之处,基皆好聚敛,但其性格温和耿直,吏民还不太仇视他
...更多
薛..传
薛琡,字昙珍,河南人氏。其先祖为代地人,本姓叱干氏。父豹子,魏徐州刺史。琡形貌魁伟,年轻时因有才干而被人称道。为典客令,每引导客人相见,仪表十分美丽。魏帝召见,对他说:“你风度翩翩,姿貌秀伟,后当升进,要作什么样的官?”琡答:“宗庙之礼,不敢不敬;朝廷之事,不敢不忠,除此之外,我什么也不想。”
正光中,行洛阳县令,境内安定肃然。有犯法的,不加拷打,只以辞理穷核,多能获得实情。因此豪猾畏威,事务简静。此时久旱无雨,京师所有囚犯都被集中到了华林园,经过清理审问,洛阳系狱,只有三人。魏孝明帝嘉奖了
...更多
元孝友传
元孝友,其高祖为魏太武皇帝。临淮王..无子,孝友袭爵。累迁沧州刺史。孝友为政温和,喜施小惠,虽操行不能纯洁,却也无所侵犯,百姓亦以此为便利。魏静帝在华林设宴款待文襄,孝友醉酒,趁机自誉,又说:“陛下许赐臣以才能。”帝笑着说:“朕经常听说王自道清。”文襄说:“临淮王奉诏舍罪。”因而君臣大笑却不以孝友为大逆不道。
孝友明辨政理,曾上书称:
令制:百家为党族,二十家为闾,五家为比邻。百家之中,有二十五帅,征发全免,苦乐不均。羊少狼多,复有蚕食。此弊为时已久。京城各坊,或七八百家只有一个
...更多
崔暹传
崔暹,字季伦,博陵安平人氏,汉尚书崔宀是的后代,世代为北朝著姓。父穆,州主簿。暹年轻时是书生,避难渤海,投奔高乾,嫁其妹与乾弟慎为妻。慎后任职光州,上书朝廷请求用暹为长史。南赵郡公琛镇守定州,辟举其为开府咨议。暹随同琛前往晋阳,高祖与他谈话后很是高兴,请兼丞相长史。高祖领兵准备进入洛阳,留暹辅佐琛处理后事。对他说:“丈夫相识,哪分新旧?军戎事大,留守任重,家弟年轻,未熟政务,所有后事,全部托付。”握手殷勤,一次再次。后迁左丞,吏部郎,主持议定《麟趾格》。
暹一天比一天受到礼遇,所以喜好推荐人士,对帝说邢邵
...更多
高德政传
高德政,字士贞。渤海艹..人。父颢,魏沧州刺史。德政幼年时聪慧机敏,有风神仪表。显祖引荐为开府参军,主管记事,甚是礼遇。高祖又擢升他为相府掾,委以重任。迁黄门侍郎。世宗嗣业,前往晋阳,显祖留京居守,令德政参掌机密,更见亲重。世宗暴崩,事情突发,群心动摇。勋将等辈认为军戎要务,劝帝快些赶赴晋阳。帝此时犹豫不决,半夜召集杨忄音、杜弼、崔季舒以及德政等人商议,才定下计策。让杨忄音留守。
德政与帝旧时便相亲昵,且言无不尽。散骑常侍徐之才、馆客宋景业先是钻研天文图谶之学,又加上陈山提的家客杨子术的征引,均通过德政,
...更多
崔昂传
崔昂,字怀远,博陵安平人氏。祖父挺,魏幽州刺史。昂七岁便成了孤儿。伯父、吏部尚书孝芬曾对亲近的人说:“此儿终究是会远走高飞的,他为我们家族的千里驹。”昂性格端直朴质,但深沉有谋略,志向坚定而难以动摇。年轻时喜好章句,颇有文辞。世宗广开幕府,引荐他做了记室参军,并委以心腹之任。
世宗入朝辅政,召其为开府长史。此期勋将、亲族、宾客在都城之中,放纵多行非法,孙腾、司马子如之族特别厉害。昂接受世宗密旨,以法绳之,不长时间,内外齐整。迁尚书左丞,本年,又兼度支尚书。左丞兼尚书,近世没有,只有昂独占冠首,朝野称誉。<
...更多
王昕传
王昕,字元景,北海剧县人氏。六世祖猛,秦苻坚丞相,定居于华山..城。父云,在魏朝做官,有声望。
年轻时昕勤奋读书,太尉汝南王悦用为骑兵参军。旧制:王出门游射,骑兵参军着武服持刀陪侍,但昕却从来没有加入到这样的行列之中。悦嗜好逸游,有时会纵马奔驰两天两夜,昕则半途返回。悦就命令昕骑马在前,并亲自为他驱策。昕丢掉缰绳,任马奔跑。帝的近臣说昕狂妄放纵。悦说:“王府的希望就寄托在此贤身上,我们就不要责备他了。”悦几次将钱抛撒在地上,命令僚佐们争抢,惟有昕站立一旁,不为所动。悦又散银钱,用眼神示意昕,昕才拾起一枚。
...更多
王..传
王昕弟晞,字叔明,小名沙弥。幼时孝谨,文雅有气度,好学不倦,容仪漂亮,风度翩翩。魏末,随同胞兄东往海隅,与邢子良交游。子良喜欢他的敏悟,向在洛阳的晞的两位哥哥写信说:“贤弟弥郎,学识深远,旷达不羁,简于造次,言必有理,吟咏情性,往往丽绝。恐怕足下难以为兄,也不要担心他不腾达。”魏永安初,第二兄晖出使梁朝,上书朝廷为
晞求职,晞便释褐任员外散骑侍郎,征署广平王开府功曹史。晞想赡养老母,竟没有接受委任。母死后,迁往邺城。晞遨游巩洛,悦其山水,与范阳卢元明、巨鹿魏季景结成了最好的朋友,并前往天陵山,似乎准备在山里过
...更多
陆法和传
陆法和,不知道是何地人氏,隐居江陵百里洲,其衣食居处,与苦行的沙门和尚相同。年岁大的人小的时候就看见过他,他的容貌脸色经常改变,人们无法猜度。有的人说他来自嵩高,游遍了远近诸地,入荆州汶阳郡高安县的紫石山,很快就舍弃了寄居的此山,不久便出现了蛮贼文道期之乱,时人认为他有先见之明。
侯景降梁,法和对南郡朱元英说:“施主和贫道一块击打侯景去吧!”元英道:“侯景为国立功,师傅说击打,为什么?”法和答:“正从此时开始。”到侯景渡江时,法和住在青溪山,元英前往请教:“眼下侯景围城,这事该怎么办?”法和说:“凡人摘果
...更多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夏燮
(梁)沈约
程门雪
清·汤球
刘宋西域三藏法师礓良耶舍译
唐·孟献忠
柳永
唐·荆浩
明·吴麟徵
(明)姜南
(唐)杜佑纂(繁)
南北朝·杨衒之
清·管淓
宋·吕中
金·元好问
(清)蕊珠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