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台湾文献丛刊077 天妃显圣录-未知
台湾文献丛刊077 天妃显圣录目录:
書籍簡介
序一
序二
序三
天妃顯聖錄
附錄 天上聖母源流因果
天后本支世系考
賢良港祖祠考
湄洲廟考
冊使顯應記九則
述異記二則
汪冊使靈異記二則
莆田令顯應記二則
蘇總兵靈應事
跋一
跋二
後記
書籍簡介
本書(一冊八五面五一、○○○字)不分卷,不著撰人。書載天妃誕降本傳及其後「顯聖」事蹟,為研究民俗學資料之一種。所謂「天妃」,福建莆田湄洲嶼林氏女也;誕生於宋建隆元年(父官都巡,名愿;一說名惟愨)。由於後來歷代君主、大臣奉為護航之神,敕對賜號,於是沿海各地莫不建立宮廟(或稱天妃宮,或稱天后宮及其他名稱),一切飄洋過海船隻莫不供奉天妃神位。臺灣為一海島,居民原從閩、粵渡海而來,建廟信奉,極為普遍。何以有此民俗流傳?值得研究。另有「天上聖母源流因果」一卷,內容大半與「顯聖錄」相同;因附錄書後,備供互參。今加「後記」中,並另補錄有數件參考
...更多
序一
嘗聞天下名山大川之勝,每多精華發越之奇,蓋地靈所鐘,非生聖人以興□□□,而居君師之任,則生神人以理陽治陰,而弘天地之化,此理之常有必然者。吾莆之外島有湄洲,屹大海中一孤嶼也,浩浩漭漭,吞吐日月,山崒■〈山上突下〉以浮青,石巉峨而映紫,而天妃薰修於其間,豈非山川之精華所發越者乎?
考諸譜載:天妃,吾宗都巡願公之女也,誕降於有宋建隆元年。生而靈異。少而穎慧,長而神化,湄山上白日飛昇,相傳謂大士轉身。其救世利人,扶危濟險之靈,與慈航寶筏,度一切苦厄,均屬慈悲至性。得無大士之遞變遞現於人間乎?自宋興以來,威靈昭赫
...更多
序二
湄洲天妃之神,自宋迄今,垂八百載,歷著靈蹟,應輯錄有書。茲僧照乘刻而傳之。
夫書以傳信也,而神之信固不待書也。古來所傳紀實之書多矣,其描寫詭誕傑特,令人讀之愕焉□□而且疑焉。疑者何?異之也。神異蹟不一,吾以為無可疑。夫天下變怪莫過於海。今揚帆而來者,上自朝紳。下至賈鬻,靡不瞻拜璇宮、齋心祇奉,以出入於蜃摟鰲穴之間。即或陰風怒號。檣傾楫摧,寄命頃刻,雖上天濟物之意且幾乎窮,而神靈所庇,如見其形,如聞其聲,百禱百應,遂能轉駭浪為安流,凌汪溟若枕席,舉人世所詫異不經見之事,皆可恃之以為常。又何疑乎?
...更多
序三
湄州天妃,吾有林氏唐邵州刺史公九世女孫也。林族俱出自唐明經擢第太子詹事上柱國披公後,則妃之高曾,余諸祖也。際五季擾攘之秋,以曾祖棄官歸隱,厥後移居海之濱,妃自是誕焉。今世祀祖祠尚在,予過而瞻拜之。遷界後,梓里丘墟,廟宇圯壞,因遣工置木石整造之矣。粵聞神妃顯著,所傳軼事神奇,未有不令人駭聽而疑其說之誕耳。
近奉冊命而渡滄溟,南望煙波,茫無津畔。爾時夏汛已過,不便放舟,迺於怡山院諭祭。祝告甫畢,風飆忽而北轉,頗覺默有神助。遂決意解纜而行,乘風破浪,鼓棹中流,雲水低連,上下無際。置身蒼茫之中,竊以為風濤阻絕,屈
...更多
天妃顯聖錄
●歷朝顯聖褒封共二十四命
宋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給事中允迪路公使高麗,感神功,奏上,賜「順濟」廟額。
高宗紹興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封「崇福夫人」。二十六年(一一五六),封「靈惠夫人」。二十七年(一一五七),加封「靈惠、昭應夫人」。
孝宗淳熙十年(一一八三),以溫、臺剿寇有功封「靈慈、昭應、崇善、福利夫人」。
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以救旱大功褒封,進爵「靈惠妃」。
寧宗慶元四年(一一九八),加
...更多
附錄 天上聖母源流因果
●第一章求佳兒大士賜丸
天后,林氏女也。先世自唐迄宋,代有功績,世勳承襲,遂家於莆田。父惟愨公尤好善樂施,敬奉大士,年四旬餘,止一子,焚香祝天,願得佳兒。己未六月,夜夢大士告曰:『上帝式佑爾善』;授以丸藥,遂孕。
●第二章聞異香我后降世
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三月二十三日,方夕,紅光射室,異香氤氳,乃誕天后,為惟愨公第六女也。
●第三章遇道人秘傳玄訣
后生而聰穎。八歲悉解文義,十歲即好佛經。十三歲,遇老道士
...更多
天后本支世系考
唐天子詹事諱披,生九子,皆官刺史,世稱九牧。第六子唐邵州刺史,謚忠烈,諱蘊,生子諱願。願生四子。第三子圉,仕閩王審知為州牧,即后之高祖也。子保吉,棄官隱於賢良港。保吉生子孚,為福建總管。孚生惟愨,為都巡官。惟愨生洪毅及六女。后,其第六女也。洪毅生一子,傳數世而成巨族,皆居於港。現分為六房。其祖祠所奉,乃本支之先代也。所修家乘,昭穆亦復秩然。世有以后尊榮,奄為己房所出,將其先代而改易之。按后之高曾祖父兄皆出仕,其父兄又經敕封,奚堪泯沒?當年端州刺史公房提學(諱麟■〈舟皮〉)所作序文,已昭然可考,毋煩置辨。又有云:后父名願,不應犯六世
...更多
賢良港祖祠考
港之祖祠,前代已有建立。明永樂十九年,上以天后屢著靈異,聞祖祠圯壞,特命內官赴港修整。及嘉靖時,倭人擾攘,民居盡被燬,獨祠不壞。祠內供奉始祖唐邵州刺史公暨后之高曾祖父兄並后寶像。順治辛丑年,奉文遷界,子姓將神主寶像暫寄於涵江天后宮,祠遂圯。康熙二十年,展界復回,鄉人同子姓鳩工建造,赴涵請歷代神主供於寢堂,寶像供於中廳。春秋二祭,皆在於斯。
世傳祠內寶像係異人妝塑,各處供奉之像皆不能及。以遷界寄奉涵江。至復界時,子姓到涵請回。涵之里人不肯。乃同詣神前卜筊,得九十九聖筊。涵江里人遂備船,用綵亭鼓吹,送寶像登舟
...更多
湄洲廟考
天后於宋雍熙四年九月九日到湄洲飛昇,里人立祠祀焉。僅落落數椽,而祈禱報賽殆無虛日。後有商人三寶感戴神庥,捐金創建廟宇。宋仁宗天聖中,神光屢現,荷庇佑者鳩資廣大其地,廟廡益增巍峨。明洪武七年,指揮周坐重建寢殿、香亭、鼓樓、山門,復塑寶像。又有張指揮建一閣於正殿左邊,名朝天閣。永樂初年,詔擴大廟宇,不時致祭。宣德六年,遣官修整廟宇。國朝康熙二十二年,總督姚起蓋鐘鼓樓山門,又將東邊朝天閣改為正殿。將軍施建梳妝樓及朝天閣、佛殿、僧房,廟宇由是壯觀。
按天后宮廟建立者多,即莆田一邑,已有平海、涵江、
...更多
冊使顯應記九則
一
嘉靖十三年,冊使陳侃、高澄舟至姑米山,發漏;呼禱得塞而濟。歸值颶風,桅檣俱折,忽有紅光燭舟,乃請筊起柁,又有蝶雀示象。冠服禱請立碑,風乃弛。還,請春秋祀典。
二
嘉靖四十年,冊使郭汝霖、李際春回閩日,颶將發,有二雀集舟之異。及颶發,失柁,汝霖等為文以告,風乃息。更置柁,一異鳥集桅不去。
三
萬歷七年,冊使蕭崇業、謝傑針路舛錯,且柁葉失去、虔禱之次,俄有一燕、一蜻蜓飛繞船左右,遂得易柁。
<
...更多
1
2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惠淇源
明·马一龙
(宋)倪守約
(唐)玄奘
唐·李义府
清·莫友芝
(宋)吕本中撰
姚秦·昙摩崛多
晋·袁宏
汉·桑钦
吕得胜
汉史氏
许慕羲
(北宋)蔡襄
(清)毕沅
圆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