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一、是編首起明太祖者,因鄭氏祖墓穴地不毀於江夏侯而有神護,推其源也。

  一、是編敘李闖陷北京、馬士英專權誤國而又不詳其說者,自有明史在;不過引為接脈,作鄭氏末節之說。

  一、是編多採及故明遺事,有鄭氏之因也。如鄭芝龍官南澳時,逢宇內擾攘,令各府提撫舉將才;黃道周被擒婺源,有爭班位;陳子壯、張家玉犯順,有一介乞援之書;粵西爭戰勝敗,有太監來往之述。故不覺其絮叨,亦取元世祖景炎、祥興君臣,明太祖錄至正以後事實。今上亦命博學鴻詞纂修明史,無避興朝忌諱;誅犯順不屈之人,存盡忠亡國之事,誠聖世之公論也。

  一、是編原為鄭氏應出五代諸侯,為故明嘆氣之前讖;其鄭氏將帥,即為鄭氏一時用。紀其一時之事,或戰或敗,書其實也;不似水滸傳某人某甲狀若何,戰數十合、數百合之類,點寫模樣,炫耀人目,以作雅觀。

  一、是編當甲寅之變,耿、尚、吳三家有關於鄭氏,則為之述;如無關於鄭氏,自有國史在,故不預說。

  一、是編臺灣系海外荒服,地將靈矣,欲入為中國之邦,天必先假手一人為之倡率,如顏思齊者,是為其引子;紅毛者,是為其規模;鄭氏者,是為其開闢。俾朝廷修入版圖,設為郡縣,以垂萬世。

  一、是編歷有年所,如國朝從龍定鼎、奉命戡亂諸英傑,不為諱名直書,仿列國、三國體義;非敢褻諸公,益以重之,使著名而垂不朽於萬世。

  一、是編以外名者,鄭氏未奉正朔,事是化外;臺灣未入版圖,地屬荒外。若以化外、荒外棄而弗志,恐史氏訾其缺陷。茲編而以外名之,一以示國家綏靖方略,修荒服於版圖之外;一以明鄭氏傾向真誠,沾朝廷於教化之內。別外以重內,法春秋之義也。

  一、是編鄭氏歷有年所,所有爭戰事蹟頗多,亦難枚述;今就其關要者纂成,觀者諒之。

  一、是編旁用句點、人名用旁畫、地名旁用空畫,以便觀者之讀。

  一、是編於明紀或本末、或編年、或遺聞以及國朝定鼎名臣奏疏、平南實錄諸書,又就當日所獵聞、事之親身目睹者,廣為搜而輯成:實學疏識淺,匪敢言書,不過聊以備風採耳。

  江日昇載誌。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