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台湾文献丛刊060 台湾外记-未知
台湾文献丛刊060 台湾外记目录:
書籍簡介
弁言
自序
陳序
彭序
鄭序
余序
吳序
凡例
鄭氏應讖五代記
平澎臺諸將姓氏
附土音字說
誤字
卷之一(天啟辛酉年至崇禎己卯年共十九年)
卷之二(崇禎庚辰年至順治丙戌年共七年)
卷之三(順治丁亥年至順治癸巳年共七年)
卷之四(順治甲午年至順治己亥年共六年)
卷之五(順治庚子年至康熙壬寅年共三年)
卷之六(康熙癸卯年至康熙甲寅年共十二年)
卷之七(康熙乙卯年至康熙丁巳年共三年)
卷之八(康熙戊午年至康熙庚申年共三年)
卷之九(康熙辛酉年至康熙癸亥年共三年)
卷之十(康熙癸亥六月至十二月)
書籍簡介
本書(三冊四四八面二六八、八○○字)分十卷,江日昇撰。日昇字東旭,福建同安人(一說惠安人)。父美鼇,生與鄭芝龍同時;嘗從永勝伯鄭彩翊弘光,督師江上。繼而與芝龍福州共事,署龍驤將軍印。後迄為鄭氏部將,至康熙十六年「改職投誠」,往粵東連平州。日昇幼從父遊宦嶺表,悉鄭氏事;二十三年,清廷統有臺灣,又嘗親履其地,弔鄭氏遺墟,有「白日寒雲不勝情」之句。本書記臺灣鄭氏事,如其「自序」所云:「誠閩人說閩事」。有「凡例」十一則,其最後一則說明就當日所獵聞、事之親身目睹者以外,並於「明紀」或「本末」、或「編年」、或「遺聞」以及「名臣奏疏」、「平南實
...更多
弁言
這本臺灣外記是根據下列七個本子合校而成的:
(一)臺灣外志抄本(甲),四部十卷,加利福尼亞大學東亞圖書館藏(攝影)。
(二)臺灣外志抄本(乙),五十卷一百回,加利福尼亞大學東亞圖書館藏(攝影)。
(三)臺灣外記,求無不獲齋刊木活字本,三十卷,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四)臺灣外記,求無不獲齋刊大型本,三十卷,省立臺北圖書館藏。
(五)臺灣外記,求無不獲齋刊小型本,十卷,省立臺北圖書館藏。
...更多
自序
余歷稽帝業之正,莫如我世祖章皇帝也。世祖當甲申之變,整提一旅,勘亂除奸;應天順人,承繼大統。以及今上,萬國賓服。惟臺灣鄭氏與二三故老,遵奉舊朔,孤承海外,恃波濤之險,來往倏忽,騷擾邊疆,費朝廷無數金錢,以至遷移五省,屢勤南顧之憂者四十年。其間英傑沒於王事者,指不勝屈,是殺運之未盡故也。迨至殺運告終,盛世將見,天必生散金之姚公以撫之。施侯六月興師,果敢在於人謀;一戰決計,見機體乎天意。遂將臺灣荒服之地,為朝廷收入版圖,四海歸一焉。但成功髫年儒生,能痛哭知君而舍父,克守臣節,事未可泯。況有故明之裔寧靖王從容就義,五姬亦
...更多
陳序
余司鐸南詔,於康熙四十八年己丑春,獲交珠浦江子東旭,蓋循循然重厚博物君子也。嗣出其所輯臺灣外志凡十卷,而囑敘於予;予讀其書,起明季擁眾,紀我朝歸順,垂六十年。其間島嶼之阻絕、城壘之沿革、鎮弁營將忠義背逆,以至朝廷之征討招徠、沿海之戰征區畫,靡不廣羅窮搜,瞭如指掌間。洵志乘之大觀,班、馬之倫匹也。
蓋嘗論之:作史有三長:曰才、曰學、曰識。非具曠世之才者,不能盱衡千古,驅策百家;非負蓋世之學者,不能參稽明備,討論精詳;至其權衡統系,斟酌褒譏之得宜,尤非抱卓絕之識者不辦也。故作史難,而作偏隅之史為尤難。考成功以
...更多
彭序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春正月,余遊閩嶠,寓芝山蘭若,獲交山陰余元聞。一日,論有明崇禎帝謚法,遂出其先王父武貞公奏疏暨遺稿見示,中有辨思烈謚號一書,極光明正大;而其謚為毅宗正皇帝者,是先生一人之碩論也。先生諱煌,字武貞,登天啟乙丑進士,為殿試第一人;入史館直諫敢言。捧誦之下,令人想見古大臣遺風。第運丁陽九,不獲展其大有為之志,可嘆也!
元聞手一書,其標目曰臺灣外志,紀我朝新闢臺灣,海外從來未有之土地也,識明季海上鄭氏事最詳。筆力古勁,雅有龍門班掾風。及詢作者姓氏里居,始知為江子東旭撰。余因嘆曰:『江子負如此才,不
...更多
鄭序
天之生才,豈偶然哉?生是才,必有所以用是才。然生才不一,用亦不一:或隆以南面百城,或置之衡門泌水;又甚者,拂亂顛連,無以自立。不可謂如彼者,天生之、天用之,可以見才;如此者,天生之、天未嘗用之,不可以見才也。蓋必至是,乃所以空、乏、動、忍,使之奮發有為,名當時、傳後世,加厚之以無容湮沒者也。吾友江子東旭,其先君當勝國之末,嘗統數萬兵,見天命有在,歸誠我朝,改武為文,授州守之職。東旭為幼子,最所鍾愛,晨夕左右不離,習知時事,強記博聞,疏財重義,四壁蕭然。噫!以如是之才,際用人不次之會,咸謂其必有合也。奈何命與時違,歷落牢騷,所如不偶
...更多
余序
余與江子東旭,計別二十有三秋矣!一旦既見於鵝城水濱,相視,其夢乎?真耶?鬚已蒼、髮已斑,幸顏如昨而力尚壯。遂相攜登舫,市酒痛飲;索別後著述,出所輯臺灣外志一書。展閱「凡例」,內有:『臺灣地將靈矣,天必先假手顏思齊為之引子、紅毛為之規模、成功為之開闢,俾朝廷收入版圖,設為郡縣,以垂萬世』。則全部瞭如指掌,又何用細閱紀年章節哉?
但不細加詳讀,不知其盛衰有數,忠節有人;來脈去路,事蹟茫然。是以典春衣、浮大白,竭二日夜之功,方悟太史展成先生西堂集中有『草雞夜鳴,長尾大耳』之讖,茲卷首應之。展卷繹之,信天有善作文
...更多
吳序
天下無可輕之人物,亦無可棄之土地。蓋土地與人物相表裏:人能立節立名,則隨其所至之處,皆成乾坤;人因地而傑,地亦因人而靈,如今日之臺灣是也。
臺灣本荒服,自古以來,未有人民居乎其間。迨鄭成功避遁於此,蕈路而開斯土;子經承其基業,志仿田橫,假明故朔四十餘年。雖抗逆天威,擾害沿海居民,然我皇上巍巍至德、休休有容,憐其忠義、棄其小嫌,歷年遣官招撫,義不歸誠;成功不失為守志之士,鄭經亦不失為承業之子,是臺灣因成功父子而重也。迨氣運告終,而勝國子孫,有寧靖王朱術挂全家盡節!波濤為之嘆聲、風雨為之流淚,是臺灣又因寧靖王
...更多
凡例
一、是編首起明太祖者,因鄭氏祖墓穴地不毀於江夏侯而有神護,推其源也。
一、是編敘李闖陷北京、馬士英專權誤國而又不詳其說者,自有明史在;不過引為接脈,作鄭氏末節之說。
一、是編多採及故明遺事,有鄭氏之因也。如鄭芝龍官南澳時,逢宇內擾攘,令各府提撫舉將才;黃道周被擒婺源,有爭班位;陳子壯、張家玉犯順,有一介乞援之書;粵西爭戰勝敗,有太監來往之述。故不覺其絮叨,亦取元世祖景炎、祥興君臣,明太祖錄至正以後事實。今上亦命博學鴻詞纂修明史,無避興朝忌諱;誅犯順不屈之人,存盡忠亡國之事,誠聖世
...更多
鄭氏應讖五代記
鄭芝龍,字飛皇,福建泉州府南安縣石井人;封平國公,加太師。投誠,封同安侯。其先娶日本翁氏女,生成功;繼娶顏氏,生四子:恩、蔭、渡、襲。
鄭成功,芝龍長子,原名森,字大木,泉州府南安學生員。芝龍引見隆武,賜姓朱,兼賜名成功,欲令其父顧名思義。初封忠孝伯、宗人府府正,照駙馬行事,佩招討大將軍印。後永歷封漳國公,繼而晉封延平王。妻董氏,雷廉道董容先長女。生十子:長經(乳名錦),聰、明、睿、智、寬、裕、溫、柔、發。年三十九,卒於臺灣。
鄭經,成功長子,字元之。妻唐氏,尚書唐女孫,無出。陳
...更多
1
2
3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丁紹儀
梁启超
清·张签定
明·钟伯敬
清·张惠言
明·刘宗周
清·自融
明·髙拱
宋·魏岘
(清)和邦额
宋·李昉
郑光祖
(宋)王谠
明·袁了凡
(唐)魏徵
唐·释玄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