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丘倉海傳江瑔-嶺雲海日樓詩鈔
丘倉海傳江瑔
清政不綱,仁人志士揭櫫民主之義,播厥聲於寰宇。辛亥倡義,若疾風滌塵垢,不半載而奠共和之局。數千年之帝制,於焉以熄。故言共和之紀元,必推端辛亥焉。然竊謂共和之制,辛亥之前已有行之者,不徒見諸空言,且徵諸實行。建總統,開議會,定國旗,更官制,遠挹唐虞之遺風,近掇歐美之良制,共和之規模遂麤定。其時,固在辛亥以前十餘年也。不過,兵威不足,國力未充,外無援兵,民無固志,朝廷已棄珠崖,鄰省亦視同秦越。登高而嘯應者無人,遂不旋踵而霧解煙消,等於曇花一現。大好山河,拱手而授於異族。其中之志士仁人,血欲化碧,志已成灰,歸去無家,惟效杞人之大去其國。如臺灣之丘倉海者,其事足憫、其志又可哀,雖其地限於一隅,其事不逾數月,然實為辛亥倡義之先聲,而海外孤臣血淚之所聚也。又詎可聽其霾湮汨沒而無傳乎?作丘倉海傳。
倉海姓丘氏,臺灣產也。中國舊制,尊親有諱,往往因一字之諱,舉國不得用其字。甚至祖父相傳百代不變之姓氏而亦易之。如漢之奭氏避元帝諱,易為盛氏;莊氏避明帝諱,易為嚴氏。自古既然。丘氏為避孔子諱,清雍正禁民間不能用。故臺灣之丘氏,自鄭氏滅後,即與中原同,盡加邑旁而為邱。其實固與明以前之丘氏為同族也。丘氏者,臺灣之望族也。其民族雖非繁賾,然咸能自樹立,不與尋常庸夫相儔伍,故能為台民所瞻仰。入台而訪其邦之士大夫,無論識與不識者,必舉丘氏以對。倉海之祖父,均以詩書起其家。至倉海而益顯。
倉海諱逢甲,字仙根。軀幹魁梧,高十尺以外。廣額豐耳,兩目奕奕生奇光。言論風生,往往一語驚四座,聲震屋宇。幼負大志,於書無所不讀,老師宿儒咸遜其淵博。所為詞章,凌厲雄邁,不愧古之作者。尤善詩,恆寢饋於李、杜、蘇、黃諸家,去其皮而得其骨。弱冠弄柔翰,即嶄然露頭角。父兄見其詩,那擊節嘆賞曰:此異才也。為秀才時,毅然以天下為己任。恆為大吏陳國家大計,朗然若視指紋。自此,名動公卿間,王公大臣爭欲羅致之入幕府。倉海則岸然掉頭去不顧也。未幾,舉於鄉,旋捷進士,殿試點主事。是時,聞見彌廣,閱歷愈深。既有地位,亟思展其夙所抱負,以為國家用。而臺灣之禍作矣。
臺灣在大海中,位於福建之南端,地形如彎弓,北高南下,周寰幾三千餘里,東繞高山、西薄巨海,島中一望平原者六百餘里。遠峰聳翠,嘉樹青蔥,茂林修竹,相望於道。北至淡水洋、雞籠城,與福建相近。東面則琉球也。島之外,復有沙隄起伏相生,環抱若龍。此外,則鹿耳門者,島之門戶也;澎湖嶼者,島之屏障也。澎湖在島之西北,共三十六嶼。惟西嶼最高,餘皆平坦。自廈門至澎湖,水色青黛,深不可測,舟行甚險。由澎湖東南行,一日可抵鹿耳門,誠天然良好之軍港也。其地土廣人稀,土蕃復巢穴於中央,罕與人民交接。元、明以前,除漁舟外,鮮通於中國。明末,為紅夷所據。鄭成功逐紅夷而有其地,復移民以殖之,荊榛頓闢。鄭氏據地形之險要,與清相持且三十餘年,以稍延明室一線之正朔。子孫不競,宏業莫纂。康熙甲子,遂滅於清;而明之正朔絕。清已得其地,闢為郡縣,稱臺灣府,隸於福建。後設臺灣道。光緒乙酉,始建行省,分為台南、台北、台中三府,升淡水廳為台北府,設巡撫駐焉;而閩浙總督實兼領之。
初為臺灣巡撫者為劉銘傳,繼之者為邵友濂。兵事將起,友濂求樞府內調,清廷乃令臺灣藩司唐景崧署巡撫,以廖德勝為提督。景崧令總兵劉永福移軍守台南,而自守台北。方欲有所設施,日籌防禦之策,而其時中東之戰,我軍大潰,朝廷已割臺灣全省之地拱手而贈於日本矣。先是,同治末年,有琉球船遇颶風漂抵臺灣,死於生番者五十四人。日本商民四,亦漂至遇禍。是時,適日本遣副島種臣、柳原前光等來中國訂通商之約。約已成,前光至總署,言生番事。總署大臣毛昶熙、董恂答之曰:『番民皆化外,不服王化,猶貴國之蝦夷也』。前光曰:『生番殺人,貴國捨而不治,敝國將問罪於生番』。昶熙曰:『生番既我之化外,伐與不伐,惟貴國自裁之』。日本夙未有敢欺中國之心,此言一出,遂知中國不足畏矣。
同治十三年,日本以西鄉從道為都督,征臺灣生番。先致書於閩浙總督李鶴年。鶴年覆書拒之,不聽。日軍登陸,熟番迎降。熟番與生番為世仇,導日軍擊生番,敗之,進焚村落,深入至牡丹社。生番殊獷悍,不畏死,伏叢莽間,時起狙擊。日軍不敢進,屯田於龜山,為久駐計。鶴年聞於朝,舉朝大震。急詔海疆戒嚴,令沈葆楨督福建水師赴台,嚴守備。別遣潘霨、夏獻綸就西鄉從道議,久不決,將決戰。閩撫王凱泰率兵二萬五千將渡台。時,日兵不服水土,受暑瘴,多死亡,聞大兵至,遂議和,要償兵費三百萬元。葆楨力爭之。清廷懼起釁,乃卒償金五十萬。日軍遂奏凱歸國。自是益輕中國矣。逮因朝鮮事而起中東之戰爭,日軍更默出師,攻取臺灣之文良港,襲據澎湖,海道中梗,臺灣已成孤懸之勢。及我軍之敗績,兵艦盡沒,大連、旅順相繼淪陷,九邊烽火,夜達甘泉。舉國驚惶,涕泣無措。清廷乃命李鴻章向日本議和,將奉天南部從鴨綠江抵遼河口鳳凰城、海城、營口諸要鎮以及臺灣、澎湖暨所屬諸島嶼盡割讓與日本。是役戰爭僅在中國北部,而割地乃及於南部臺灣,殊出於意料之外。此約一成,無可挽回。臺灣數千里之地,遂歷萬劫而不復矣。
臺灣者,倉海父母之鄉也。休戚與共,較他人為尤甚。朝廷於土地之割棄,雖不足介意,所難堪者,臺灣之遺民耳。方兵事之初起也,倉海已竊竊憂之。太息曰:『天下自此多事矣。日人野心勃勃,久垂涎此地,彼詎能恝然置之乎』?於是,日集鄉民而訓練之,以備戰守。復以大義相鼓勵,涕泣而語之曰:『吾台孤懸海外,去朝廷遠,不啻甌脫。朝廷之愛吾台,曷若吾台民之自愛!官兵又不盡足恃,脫一旦變生不測,朝廷遑復能顧吾台?惟吾台人自為戰、家自為守耳。否則禍至無日,祖宗廬墓之地,擲諸無何有之鄉,吾儕其何以為家耶』?倉海斯語,一字一淚,言未已,已哽咽不能成聲。聽者咸痛哭,願惟命是聽。時,兩軍初戰,割台之議未起,倉海已慮及之,可謂有先見之明矣。及景崧與永福交惡,分兵而守,倉海又引以為憂。
景崧者,古所謂處士虛聲者也。初為吏部主事,有知兵之名。越南戰事將起,景崧自請赴越南,招撫永福。永福為廣西思州人,端愨敢戰。咸豐間,廣西亂,永福率三百人出鎮南關。時,粵人何均昌據保勝。永福逐而去之,遂據保勝。所部皆黑旗軍,所向無敵,屢殪法兵,黑旗之名震越南。越南授為三宣提督,加一等男爵;洵當時一健將,亞於馮子材者也。景崧已招永福,中法和議成,張之洞薦永福於朝,授欽州總兵,旋移駐臺灣。景崧亦以功授臺灣道,旋擢藩司。兵事將起,清廷以景崧知兵,特命代友濂為巡撫。然景崧既與永福共事於越南,意見不同,怨仇日深,既為台撫,遂自守台北,移永福軍於台南。
會海以景崧雖號知兵,而防禦敵寇遠不逮永福。全台形勢,盡集於台北,台南非其比。台北失,足以牽動台南。台南失,未足以牽動台北。景崧一人守台北,無永福以佐之。恐守之非易。台北一破,台南將孤守,無能為矣。乃急詣二人許,為之調停意見,思所以阻永福之軍,使勿行。焦脣敝舌,繼之以泣,景崧終堅持不為動。二軍遂分。倉海出而嘆曰:『其殆天乎』!厥後,景崧坐誤事機,台北失守;永福孤守台南,相持數月,卒無以救臺灣之亡,一如倉海之言,不爽銖黍。倘景崧能捐私怨而急公義,俯就倉海之請,則臺灣未必終亡,即亡亦未必若是之速,可敢決也。倉海之智,可謂燭照而數計矣。
割地之議既起,舉國大譁,群詈鴻章為賣國。憂國之士數千人,上書力爭之,詞頗激昂。中外諸臣奏章凡百十上,臺灣臣民爭尤力。清廷意頗動,欲改約而約不可改。時,俄、德、法出而抗日。日頗懼,許還遼東,臺灣終不肯還。夜半換約於煙台。適臺灣舉人以會試在都,伏闕上書,涕泣而爭。清廷不顧,特命景崧率軍民內渡。又命李經方為交割臺灣使,舉數千里之土地、數千萬之人民,草草交割於日艦中。倉海哭曰:『余早知有今日矣。雖然,臺灣者,吾台人之所自有,何得任人之私相授受?清廷雖棄我,我豈可復自棄耶』?乃首倡臺灣自主之說,呼號於國中。登高一呼,全台皆應。其間忠義之士,尤慷慨憤激,痛詈清廷之負台民而力贊倉海之議,乃群推倉海為起草。倉海遂草草定臨時之憲法,建議臺灣為民主國。選總統、副總統各一人,開議院為立法機關,定官制分內部、外部、軍部等之名稱。制藍地黃虎國旗,以為國徽。群皆贊成。次乃議總統為何人?眾意屬景崧。倉海知景崧之不足以有為也,遲疑而未決。然景崧負時望,為台民所歸,且景崧外亦無他人足以當斯位者。永福雖善戰,然居末秩,未為民所重。不獲已,卒從眾議。某日,乃集紳民數千人,鼓吹前導,詣撫署,上臺灣民主國總統印綬於景崧。景崧朝服出,望闕九叩首,旋北面受任,大哭而入,即撫署為總統府,電告自主。於清廷言『遙奉正朔、永作屏藩』云云。清廷已棄台如遺,無所顧惜。此電不足以動其憐,適為所嗤笑耳。且既曰屏藩,即不能謂之自主。此實景崧一人之私電,台民所未知也。副總統群以屬倉海。倉海不獲辭,乃為副總統,兼大將軍;大權仍景崧操之。於是乎,臺灣遂為自主國矣。
臺灣自主,設官分職,部署略定。省官不願留者聽其內渡。有留者,亦有去者。是時,日本命樺山資紀為臺灣總督,兵艦將大集。台中兵力薄弱,餉又不繼,乃乞兵,乞餉於沿海各省督撫,無有應者。又命陳季同介法人求各國承認自主,皆不答。景崧復不善治軍,軍中時有變志。軍士多外省人,非土著;於臺灣之得失,漠然無所關心。日以嬉戲為事。自什長李文奎殺方副將於撫署,景崧不能正文奎之罪,反令充營官以安之,軍士遂欺景崧之無力,浸驕不可制。至是,益紊亂無紀律矣。倉海深以為憂。時進策於景崧。又請嚴肅軍紀,雷厲風行,殺一以儆百。景崧均不從。倉海不獲已,訓練鄉國義兵以備變。傾家財以為兵餉。不足,則乞諸義士以助之。孳孳矻矻,昕夕不敢懈。然一念及國步之艱難,未嘗不終夕徬徨、泣涕如雨也。
未幾,日艦大集,先髮兵攻基隆。景崧命吳國華守三貂嶺。復命營官包幹臣馳往助之。乾臣為人畏敵而喜功,倉海知之稔,阻景崧不可用。景崧不聽,卒以僨事。方吳國華之守三貂嶺也,防守頗嚴。偶與日軍偵探隊遇於途,奮勇擊之,斃日兵官某,日軍大潰。乾臣適馳至,不髮一矢,遽奪日兵官首級歸,冒為己功,以報大捷,吏民皆賀。國華方追逐日軍,忽聞斡臣奪己功,憤怒不可遏。遽舍日軍,回兵追乾臣。日軍瞰之,亟返旆,遂奪三貂嶺矣。是時,基隆危急,分統李文忠等會師援之。日軍已密佈。文忠等屢戰皆敗北。景崧復命黃義德屯八堵為後援,義德性怯而多詐,方之乾臣為尤甚。倉海復請於景崧,更遣他人代之,景崧亦弗許。義德至八堵,聞日軍勢盛,膽幾喪,遂舍八堵馳歸,詭言『獅球嶺已為日據,八堵迫近敵營,不能駐兵。日人懸金六十萬購總統頭,故亟馳歸以防內亂』。倉海知其詐,面斥之。景崧默然,莫敢詰。其實,獅球嶺尚未失。自義德馳歸,其地空無一兵。翌晨,日軍遂拱手而得之矣。是夕,義德所部為索餉大譁。倉海請斬義德以謝台民,並嚴懲一二亂兵為首者,以厲其餘。景崧不敢從。倉海嘆曰:『禍患之來,迫於眉睫,尚不能整飭軍紀,徒畏葸游移,坐令其譁變,天下事尚可為乎』?
次日,城中聞日軍將至,互相驚擾,老幼紛紛逃竄,軍兵蠢蠢有變志,景崧束手無一策。傍晚,潰兵爭入城,沿戶淫掠。客勇、土勇互相鬥,積尸遍地。中軍護勇為內應,總統府火髮,光燄燭天。景崧大駴,捨奔逃外無他術。亟微服挈一子而逃。妾易男服隨之;雜難民中,竄出城,疾附英輪至廈門,置臺灣事於不顧矣。倉海聞之哭曰:『吾台其去矣。誤我台民一至此極!景崧之肉,其足食乎』?
時,游兵淫掠無厭,全城無主。居民遷避一空。倉海急舉義兵,剿游兵於城內,冀死灰復燃,或可再振。然府庫軍械,盡入游兵手,義兵勢不支,遂大敗。倉海孤身遁鄉間,游兵大掠三日,日軍尚未至。德商畢狄蘭以書告,日軍乃從容以兵來收城。倉海收集散亡,義師復集。聞日軍至,伏於途而擊之。顧日軍勢張甚,倉海敗亡之餘,軍容不振,無殊以螳螂之斧而禦隆車之隧,故又大敗,全軍盡喪。倉海僅以身遁,復匿於鄉。台北遂為日有。
是時,永福尚堅守台南,日軍攻之,數月不能下。倉海思往依之,道中梗,不能行,而台北已陷。諸城邑聞台南義聲,咸躍躍思奮。倉海復與之約,定期起兵,圖恢復,為日軍所偵知,防備周密,無隙可乘。日軍復以臺灣自主事為倉海所首倡,嫉之甚,嚴索之。倉海竄身深菁窮谷間,幸脫於禍,而恢復之志不稍替。未幾,永福力不支,台南亦失守。倉海知大勢去,無可挽回,乃亦痛哭辭故國而行,臺灣遂亡矣。
倉海既內渡,遂入廣東,家於嘉應州,買屋居焉。杜門不出,謝絕親友,自署為「臺灣之遺民」。日以賦詩為事,而故國之思以及鬱伊無聊之氣,盡記於詩。詩本其夙昔所長,數十年來復顛頓於人事世故家國滄桑之餘,皆足以鍛鍊而淬礪之。其所為詩盡蒼涼慷慨,有漁陽三撾之聲。如飛兔騕褭絕足奔放。平日執干戈,衛社稷之氣慨,皆騰躍紙上。故詩人之名震動一時。又往往側身南望故鄉故國掩映於蒼煙暮靄中,迷漫不可見,念一身之無屬,獨愴然而涕下。又有時酒酣耳熱,與二三知己談故國軼事,輒虯髯橫張、怒髮直豎,鬚眉噓噏欲動,氣坌涌而不可遏。識者莫不哀之。是時,大吏聞其賢,屢招之。倉海均婉謝不肯出,祗願擔任教育事宜。大吏遂聘之為廣州府中學校校長。旋又任兩廣方言學校校長。學生出其門者千餘人,咸端志勵學,克承厥緒。光緒末年,各省盡成諮議局,倉海為粵人士所推轂,選為議員,旋舉為副議長。高談雄辯,四座皆驚。於地方積病,尤日思所以推陷而廓清之。如禁賭一案,其最著者也。
是時,種族革命之說騰播於全國,倉海喜曰:『是吾志也。吾欲行民主於臺灣,不幸而不成,今倘能成於中國,余能及身見之,九死所無恨也』。倉海斯言,竟成讖語。革命之功方成,倉海果憂勞成病矣。清命既革,倉海以楚國之望,推為教育司長,不惜勞困,黽勉從公;復登廣告於報端,復其原姓為丘氏。未幾,南京代表團成立,粵中推倉海為代表。及臨時參議院告成,復選倉海為參議院議員。匆匆就道,兼程而行。及抵南京,而伏疾遂髮,自知不起,亟倉皇返粵,遂卒於嘉應州鎮平山居。卒之日,遺言葬須南嚮曰:『吾不忘臺灣也』。及葬,執紼而哭者數千人。臺灣遺民之在廣州者,哭之尤慟。既哭而復輓之曰:『憶當年禍水滔天,空拚九死餘生,隻手難支新建國。痛今日大星墜地,祗賸二三遺老,北面同哭故將軍』。
山淵曰:臺灣一荒島耳,成功開拓之於前,銘傳經營之於後。今日人皆本成功、銘傳之舊而潢張之耳。臺灣舊不通於中國,鄭氏篳路藍縷,拓其地以延明祚之一線,清廷竭數十年之兵力必欲降其眾而有之,既有之不能以自守,復以資於日本;是清廷不特負台民,且無以對鄭氏矣。倉海以臺灣孤臣,首倡自主,崎嶇艱苦,卒以無成,寄意於詩,以自哀其志,死之日猶不忘故國。其心之苦,奚讓宋、明末祚諸遣民。世徒以詩人目之,奚足以知倉海之志耶?然當日握全台之權者,惟景崧。景崧優游養禍,不戰自潰,使稍聽倉海言,或不致此。是亡臺灣者,景崧也。景崧既遁,知兵之名掃地以盡,卒客死於廣州,無人過問。倉海之死,人盡哀之。嗚呼!臺灣雖亡,倉海不死矣。
江山淵先生名瑔,高州人,民國初,曾為國會議員。其本人或親族必曾隨宦或遊歷至台,故能詳悉台事若目睹耳聞,非他傳記所能及也。惟於唐公景崧責備未免過重,是或者江先生愛國之殷,遂言之切,亦春秋責備賢者之意爾。原文載民國四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小說月報」,今於文中所書先府君諱皆易作倉海,其間有時地錯誤處,亦略加修正。男琮謹誌。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罗贯中
(唐)李延壽
清·海上剑痴
唐·易静
清·陈梦雷
(清)文祥
汉·张衡
元·宇文懋昭
宋·丁谓
(南朝齐)谢赫
唐·李世民
唐·李自良
清·蔡锷
安·惟净
(宋)曾敏行著;朱杰人标校
金·侯善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