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州志卷二十


  古蹟志

  ○古蹟

  山川景物之勝學士大夫所以憑眺而資賦詠也況歷來建置遺名僅存荒堙故原昔之勝蹟尤稽古者之所必及乎作古蹟志

  古遼東郡 【 漢置魏晉因之唐破高麗改為遼州而郡廢按唐書太宗圍遼東城駐蹕首山則郡城即今州城之地】

  古襄平縣 【 漢置魏晉因之後入高麗而縣名遂廢相傳城西北隅明左右後三衞治即其地】

  古遼陽縣 【 西漢置屬遼東郡東漢改屬元菟郡晉省入襄平遼以遼東故城為東京復設遼陽縣金元因之明廢屬衞其舊址無考大抵在今州界內地】

  古平州 【 按晉書後漢公孫度自稱平州牧魏克公孫淵遂置平州晉因之後魏廢仍稱遼東郡今州城東四十五里有土堡俗猶呼平州】

  古安平縣 【 按晉書有安平縣隸遼東郡後入高麗更置州郡遂廢今城東六十里有屯名安平】

  高麗城 【 高麗據遼東時建亦名遼東城相傳今州城東南隅明定遼中衞治俗稱高麗營是其故址也】

  古遼州 【 唐平高麗以其地為遼州與遼所建在廣寧者不同】

  古渤海城 【 唐時渤海大氏建在今州城東北隅遼改擴東京遂廢】

  遼東京 【 按遼志遼神冊四年葺遼東故城為東平郡天顯三年升為南京城高三丈有樓櫓幅員三十里八門東曰迎陽東南曰韶陽南曰龍原西南曰顯德西曰大順西北曰大遼北曰懷遠東北曰安遠天顯十三年改為東京遼陽府金因之置留守司末年兵亂皆廢】

  遼宮殿 【 宮城在東北隅高三丈南為三門壯以樓觀四隅有角樓相去各二里宮北有讓國皇帝御容殿大內建二殿末年廢按其地即在今州城之東北】

  金宮殿 【 按金志皇統四年立東京新宮寢殿曰保寧宴殿曰嘉惠前後正門曰天華乾貞十月建宗廟有孝寧宮七年建御容殿末年兵亂皆廢按其地在今州城之北】

  古鶴野縣 【 本漢居就縣地唐渤海置鷄山縣遼改鶴野以丁令威化鶴名也金因之元併入遼陽縣按明一統志在今州城西八十里】

  古衍州 【 遼置衍州安廣軍領宜豐一縣金併州入縣在今州城西南】

  古宜豐縣 【 遼置衍州附郭縣金改州為縣元省入遼陽按遼史近東梁河其地應在今州城西太子河之傍】

  古巖州 【 本高麗白崖城唐太宗攻拔之以其地為巖州遼改巖州白崖軍隸瀋州金初改屬東京之石城縣興定三年以石城縣之靈巖寺為巖州元廢今按州城東五十七里石城山上古石壘猶存土人相傳為巖州是也】

  古石城縣 【 金初分巖州地為石城縣元廢今按其地在州城東石城山之下】

  古東安縣 【 金置元廢按金志巖州倚郭縣曰東安應在山上石城之內】

  古白巖縣 【 渤海置遼因之屬巖州金廢舊址無考】

  蝎臺 【 按明一統志在今城外東北隅金大定中修城役夫毀臺取土及半得石亟 【 亟:函】 啟之中有塊石圓滑天成搖撼作聲破之二大蝎尾稍相鉤見風乃死今舊址無攷】

  景遷堂 【 按明一統志在今州城內元權遼陽府事洪革所建革有志於學慕慈母三遷之教故名今堂址無攷】

  華表仙莊 【 丁令威學道仙去事見仙釋城內舊有石柱道觀後為倉】

  釣魚臺 【 在城南三十里相傳渤海大氏遊觀之所】

  仙人臺 【 在千山香巖寺仙人對弈之所石枰遺蹟猶存】

  雪菴塔 【 元僧雪菴歿有舍利塔在千山香巖寺塔有石臼露出注水四時不竭】

  廢都司 【 明洪武四年置定遼郡衞八年改遼東都指揮使司在城內今廢】

  廢定遼中衞 【 明洪武十七年置在城內今廢】

  廢定遼左衞 【 明洪武四年置為千戶所十年升為衞在城內今廢】

  廢定遼右衞 【 明洪武四年置為千戶所十年升為衞在城內今廢】

  廢定遼前衞 【 明洪武四年置為千戶所十年升為衞在城內今廢】

  廢定遼後衞 【 明洪武四年置衞治於得利嬴城八年改城內今廢】

  廢東寧衞 【 明洪武十九年置轄六千戶所俱在城內今廢】

  廢行太僕寺 【 明洪武十三年建在都司治西南今廢】

  廢苑馬寺 【 明永樂五年建在都司治西今廢】

  廢自在州 【 永樂七年置開原城內後徙都司城內今廢】

  遼陽州志卷二十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