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大元大一統志輯本卷四-遼海叢書
大元大一統志輯本卷四
遼陽金統黻
瀋陽安文溥同輯
雲南諸路行中書省
江浙等處行中書省
江西等處行中書省
湖廣等處行中書省
征東等處行中書省
◆雲南諸路行中書省 【 路三十六府二其餘甸寨軍民等府不在此敘】
中慶路
威楚開南等路
武定路
鶴慶路
雲遠路
徹里軍民總管府
東川路
茫部路
普安路
曲靖等路
澂江路
普定路
仁德府
建昌路
德昌路
會川路
柏興府
臨安路
廣西路
元江路
大理路
蒙憐路
蒙萊路
柔遠路
茫施路
鎮康路
鎮西路
平緬路
麓川路
木連路
蒙光路
木邦路
孟定路
謀粘路
孟隆路
木朵路
蒙兀路
○中慶路
○威楚開南等路
風俗形勢
民好嚚訟爭鬬然崇重釋教亦喜為善 【 明一統志八十六】
威楚為當陽之地山川清秀壤土肥饒地利鹽井南瞰金齒北距羅婺東接昆若諸郡西連大理威楚最為大部 【 同上】
○武定路
風俗形勢
叛服不常號為難治 【 明一統志八十七】
四維千里削壁懸巖水甘草茂最宜畜牧 【 同上】
○鶴慶路
風俗形勢
其民蠢樸而好嚚訟 【 同上】
左麗江右劍湖 【 同上】
○雲遠路
○徹里軍民總管府
麗江路軍民宣撫司
風俗形勢
東有麗水西有瀾滄南接大理北距吐蕃 【 同上八十七】
漢裳蠻本漢人部種在鐵橋惟以朝霞纏頭餘同漢服 【 同上】
麼些蠻與施蠻皆烏蠻種俗不頮澤好飲酒歌舞 【 同上 以上三則並見殘本十一】
△巨津州 【 見殘本卷十一】
△通安州 【 見殘本卷十二 按元史地理志通安州敘於巨津州之前】
北勝府蒗蕖州 【 按殘本卷十一麗江路領州無蒗蕖明一統志謂蒗蕖州曾隸北勝府此必依據元一統志茲從之】
蒗蕖據麗江之東在北勝永寧南北之間 【 明一統志八十七】
○東川路
風俗形勢
烏蠻富強白蠻貧弱俗尚戰爭類吐蕃居多板屋 【 同上七十二】
北控東川澤西有金沙江險據雲弄山 【 同上】
○茫部路 【 按元史地理志此下有孟傑路泰定三年置在大德七年以後故刪】
○普安路
○曲靖等路
風俗形勢
野無荒閑人皆力耕地富饒好嚚訟懷戰爭功少廉恥 【 明一統志八十七】
○澂江路
風俗形勢
其性質野其俗豪強 【 同上八十六】
○普定路
○仁德府
風俗形勢
府境西接中慶東連曲靖川原平衍皆可耕稼 【 同上八十七】
○建昌路
風俗形勢
僰人重儒敬佛相見之禮長跪不拜所為多有西蜀之風 【 明一統志七十三又四川通志六十一寧遠府】
金珠富產穀粟豐盈民足衣食牛羊鹽馬氈布通商貨殖 【 俱同上】
越巂郡東門十部蠻郡居竹籬板舍不事修飾 【 俱同上】
東連烏蒙西距吐蕃南接中慶北鄰西蜀 【 明一統志六十一】
地據西南咽喉衝要之處 【 同上】
建昌古為越巂郡山清水秀土廣人稀田地膏腴巿井荒陋有青草黃茅之瘴 【 同上】
○德昌路
○會川路
○柏興府
○臨安路
○廣西路
○元江路
風俗形勢
東有禮社江西瞰瀾滄水北據目樂山南距交阯界 【 明一統志八十七】
○大理路
風俗形勢
永昌府
北接大理東界瀾滄 【 同上】
姚州
習俗愚野勇悍好鬬 【 同上】
○蒙憐路
○蒙萊路
○柔遠路
○茫施路
○鎮康路
○鎮西路
○平緬路
○麓川路
南睒
烏撒烏蒙宣慰司
風俗形勢
烏蒙
蜀本地高山險烏蒙又高蜀一倍 【 明一統志七十二】
烏撒
婚姻不避親族氣習樸野俗類吐蕃 【 同上】
山崖險阨襟帶二湖羊腸小徑十倍蜀道 【 同上】
○木連路
○蒙光路
○木邦路
○孟定路
○謀粘路
南甸軍民府
六難路甸
陋麻和管民官
雲龍甸軍民府
縹甸軍民府
二十四寨達魯花赤
○孟隆路
○木朵路
金齒孟定各甸軍民官
孟愛等甸軍民府
○蒙兀路
通西軍民總管府
木來軍民府
◆江浙等處行中書省 【 路三十一府一州一】
杭州路
湖州路
嘉興路
常州路
平江路
鎮江路
建德路
松江府
江陰路
慶元路
衢州路
婺州路
紹興路
溫州路
台州路
處州路
寧國路
徽州路
饒州路
建康路
太平路
池州路
信州路
廣德路
鉛山州
福州路
建寧路
泉州路
興化路
邵武路
延平路
汀州路
漳州路
○杭州路
○湖州路
風俗形勢
長興州
州在吳江之南震澤之陰 【 明一統志四十】
土風淳厚習俗歸美 【 同上引元長興州志】
○嘉興路
△海鹽州 【 見殘本卷十三】
△崇德州 【 見殘本卷十四】
○常州路
△晉陵縣 武進縣 【 見殘本卷十五】
○平江路 【 按元史地理志以平江路列常州路前然大一統志殘本十二十三十四三卷以嘉興常州兩路相銜則平江路在常州路後必矣】
風俗形勢
常熟州
俗好用劍輕死蓋湛盧屬縷干將要離之遺風 【 明一統志八引元常熟州志】
○鎮江路
○建德路
○松江府
○江陰路 【 按元史地理志江陰州至元十四年升江陰軍為路今降為州所謂今字當在大德七年以後故仍稱江陰路】
○慶元路
○衢州路
○婺州路
○紹興路
○溫州路
風俗形勢
東界鉅海西際重山 【 明一統志四十八】
○台州路
○處州路
○寧國路
○徽州路
○饒州路
○建康路 【 按元史地理志作集慶路為天歷二年所改初為建康路】
○太平路
○池州路
○信州路
○廣德路
○鉛山州
○福州路
○建寧路
○泉州路
○興化路
○邵武路
○延平路
○汀州路
風俗形勢
君子質直好義而恬於進取小人則愿愨少文而安於勤勞 【 明一統志七十七】
○漳州路
◆江西等處行中書省 【 路十九州八】
龍興路
吉安路
瑞州路
袁州路
臨江路
撫州路
江州路
南康路
贛州路
建昌路
南安路
南豐州
廣州路
韶州路
惠州路
南雄路
潮州路
德慶路
肇慶路
英德路
梅州
南恩州
封州
新州
桂陽州
連州
循州
○龍興路
風俗形勢
富州
士知尚儒民皆務本 【 明一統志四十九引元富州志】
羅山峙其南贛江環其北 【 同上】
○吉安路
○瑞州路
○袁州路
○臨江路
○撫州路
○江州路
○南康路
○贛州路
○建昌路
○南安路
○南豐州
○廣州路
風俗形勢
喪葬必盛肴饌以待送客 【 明一統志七十九】
清遠縣
清遠地無曠原沃壤刀耕火種最為辛勤無長溪洪河肩擔背負最為勞苦 【 同上】
○韶州路
○惠州路
○南雄路
○潮州路
○德慶路
○肇慶路
○英德路 【 按元史地理志作英德州為武宗至大元年所降初為路】
○梅州
○南恩州
○封州
○新州
○桂陽州
○連州
○循州
◆湖廣等處行中書省 【 路三十州十三府三安撫司十四軍三管番民總管一】
武昌路
岳州路
常德路
澧州路
辰州路
沅州路
興國路
漢陽府
歸州
靖州路
潭州路
衡州路
道州路
永州路
郴州路
全州路
寶慶路
武岡路
桂陽路
茶陵路
耒陽州
常寧州
靜江路
邕州路
梧州路
潯州路
柳州路
平樂府
鬱林州
容州
象州
賓州
橫州
融州
藤州
賀州
貴州
思明路
太平路
田州路
來安路
鎮安路
雷州路
化州路
高州路
欽州路
廉州路
定遠府
○武昌路
○岳州路
○常德路
風俗形勢
居民務本勤於耕織蓋自崇觀以來製錦繡為業其色鮮明不在成都錦官下 【 明一統志六十四】
荊渚脣齒 【 同上】
○澧州路
○辰州路
○沅州路
○興國路
○漢陽府
○歸州
○靖州路
○潭州路 【 按元史地理志作天臨路為天歷二年所改初為潭州路】
風俗形勢
漸被胡文定春秋之學而士習好文向慕譚世勣忠節之風而鄉俗尚義 【 明一統志六十三】
土風純古有浮丘翁潘逸高蹈之奇蹤故其士往往恬於世利而好修有孔明關羽周瑜魯肅之遺跡故其俗多慷慨尚節而恥為不義學者勤於禮耕者勤於力故雖無甚富亦無甚貧 【 同上】
民以網罟為業漁利饒衍而無積聚 【 同上】
○衡州路
○道州路
○永州路
○郴州路
○全州路
○寶慶路
○武岡路
○桂陽路
○茶陵路
○耒陽州
○常寧州
○靜江路
○邕州路 【 按元史地理志作南寧路為泰定元年所改初為邕州路】
風俗形勢
宋狄青平儂賊後留兵千五百人鎮守皆襄子弟至今邕人皆其種類故語言類襄漢 【 明一統志八十五】
○梧州路
○潯州路
○柳州路
風俗形勢
西接建武北距慶遠欽象橫貴皆擬其境在越駱為都會 【 明一統志八十三】
慶遠南丹溪洞等處軍民安撫司
○平樂府
○鬱林州
○容州
○象州
○賓州
○橫州
○融州
○藤州
○賀州
○貴州
○思明路
○太平路
風俗形勢
五寨溪洞頑習與省民異椎髻蠻音衣冠不正飲食亦殊多務山圍以強凌弱雖父子兄弟之間言稍不順亦相仇殺 【 同上八十五】
○田州路
○來安路
○鎮安路
○雷州路
○化州路
○高州路
○欽州路
○廉州路
風俗形勢
鑿山為城門威服蠻夷 【 同上八十二】
南寧軍 【 按元史地理志於此上有乾寧軍民安撫司為天歷二年所置在大德七年以後故刪】
萬安軍
吉陽軍
羅番遏蠻軍安撫司
程番武勝軍安撫司
金石番太平軍安撫司
臥龍番南寧州安撫司
小龍番靜蠻軍安撫司
大龍番應天府安撫司
木瓜犵狫蠻夷軍民長官
韋番蠻夷長官
洪番永盛軍安撫司
方番河中府安撫司
盧番靜海軍安撫司
盧番蠻夷軍民長官
○定遠府
管番民總管
順元等路軍民安撫司
思州軍民安撫司
風俗形勢
漢民尚樸婚娶禮儀服食體製與中州多同 【 明一統志八十八】
蠻有??羊獷犵狫木猺猫??質數種疾病則信巫屏醫專事祭鬼客至則擊鼓以迎山箐險惡則芟林布種俗謂之刀耕火種 【 同上】
沿邊溪洞宣慰使司
播州軍民安撫司
新添葛蠻安撫司
◆征東等處行中書省 【 府二司一勸課使五】
○高麗國
瀋陽等路高麗軍民總管府 【 按瀋陽路本隸遼陽省而是路之高麗軍民總管府則隸征東省】
征東招討司
各道勸課使
慶尚州道
東界交州道
全羅州道
忠清州道
西海道
耽羅軍民總管府
按元史地理志大德三年立征東行省未幾罷至治元年復立今高麗國王為左丞相又同書高麗傳至元二十年立征東行中書省以高麗國王與阿塔海共事大德三年五月復立征東行省命闊里吉思為行省平章政事五年二月罷行省曾廉元書高麗傳至大元年請罷行省許之綜上所紀是征東行省實始置於至元二十年至大德三年則為復置非始置也且考高麗諸王自置省後例兼行省左丞相大德五年所罷者乃召還闊里吉思等非並罷其行省之名也至大元年所罷者亦同此例考之高麗史可知其然據此則大德七年大一統志成書之日必有征東行省明矣
大元大一統志輯本卷四
◇大元大一統志考證◇
遼陽金毓黻 撰
導言
編纂及刊行
名稱及體例
資料
殘本
佚文
與元史地理志之異同
與明一統志之異同
餘論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金堡
义寂
清·朱丹溪
元·刘敏中
谢灵运
(明)祝允明
明·傅山
宋·洪咨夔
张贺芳
汉·桓谭
明·龚廷贤
醉月山人
清·王锦季
孔尚任
明·单本
(晋)陈寿 编,(南朝宋)裴松之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