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倉儲-褔建通志臺灣府
倉儲
國朝順治十一年,議定各府州縣常平義社各倉,責成各道員專管。康熙五年,嚴察福建採買麥料,毋許借端累民。二十年,以福建旱災,令於廣東、浙江糴米平糶。三十一年,令福建照山東捐輸之例,擇地備貯。四十三年,議定福書倉榖存留發糴數目(福建現在捐輸榖二十七萬餘石,常平倉榖酌五、六十萬餘石。其內地積榖,仍按原存州縣之額數存留。其常平榖照依時價盡數發糶。至臺灣一府三縣,孤懸海外,現在捐榖八千六百餘石,常平倉榖一十一萬餘石。除每縣應存榖石,其餘盡糶貯銀,遇荒賑濟。所存榖石仍照例出易。而臺灣、鳳山、諸羅三縣,共存粟米七十餘萬石,為數既多,積貯日久,令留二十萬石為臺郡豫貯三年兵需,餘概變銀收貯府庫,即充本地兵餉)。四十七年,令福建借藩庫銀於他省採買榖石,存貯備賑。五十二年,撥江南米五萬石運至福建備賑。六十年,令浙江運米三萬石至福建廈門收貯。雍正元年,動支浙江庫帑買米三萬石運至福建分貯。四年,議定閩省臺灣常運平糶米五萬石之外,動正項錢糧,運米十萬石存邊海地方備貯。若遇臺灣豐年,酌量加運。又准浙閩總督奏請於江南淮安採買二麥運閩平糶,並截留浙江漕糧十萬石易榖運閩備賑。五年,撥浙江榖石往福建協濟。是年,清查福建常平倉虧空。六年,截留浙江漕糧赴閩平糶。七年,定閩省採運米石之例(閩省臺屬各縣倉儲,向例每年撥粟十萬石、碾米五萬石、運往漳泉二府平糶。至是總督高其倬言,臺屬粟石止可存備全臺並廈門、金門等處兵糧,請將官莊現存粟四萬九千餘石,價銀九萬三千四百餘兩內,抽撥採買,運往漳、泉二府,永為定例,從之)。十一年,令福建分地採買,並將臺灣社榖撥運分貯(閩省地處山海,田產無多。雍正五年,截留浙漕十萬石,並採買米榖共二萬九千餘石,節次糶賣,存價六萬餘兩。至是總督郝玉麟請分地採買,以廣倉儲。尋議定以一萬兩於楚省買運,並將臺灣鳳山八社積榖酌撥十萬石,赴福、興、漳、泉四府分貯。來歲將平糶銀髮交臺灣,秋成採買還倉)。十二年,令福建廈門買貯榖石。十三年,議准福建福州府倉貯榖二十一萬石,為數敏多,分撥福糧廳萬石,閩縣、侯官二縣各二萬四千石。乾隆三年,設立福建各屬營倉發帑買榖分貯(福建海壇、金門、澎湖、閩安、烽火、銅山六鎮協營共買榖二萬石分貯,遇青黃不接,酌借兵丁,免其加息,秋收散餉扣除買補,共建倉四十三橺)。六年,免臺灣買運還粵榖石(是年,廈門、臺灣米價昂貴,曾定借撥潮州倉榖六萬石接濟平糶,俟秋成買榖還粵。至是以臺地榖價尚昂,可免其買運還粵,其平糶榖價即留閩買榖,以備倉儲)。十一年,令臺灣買榖備貯(以福、興、漳、泉四府民食不能不藉臺灣運濟,議定臺屬各廳縣於本年二月內買足四十萬石之榖,永為定額,遇有內地要需,即於此內動撥,仍發藩庫銀交臺隨時買補)。十三年,議定福建常平積榖之數(因福建環山帶海,商販不通,倉貯特宜充裕。今即以現存之數作為定額。計福建二百五十六萬六千四百九石有奇。此外另倉貯備,則有新設臺灣貯榖四十萬石,見存三十九萬六千七百十六石有奇。乾隆三十年奏報實存榖二百二十八萬九千七百十八石有奇,臺灣實存榖四十九萬二千六百五十七石有奇)。四十年,奏准福建原額加捐社榖三十五萬七千石,留存貯備,息榖積至五萬石以上,飭屬出糶,其價易銀解司。遇有地方必須速辦之工,奏明動用。每年將動存各數分晰造報。五十二年,議准福建諸羅縣改為嘉義縣,常平倉仍額貯榖五萬石。嘉慶七年,議准福建額徵秋屯糧米每石加一收耗,餘俱行令易榖收倉,另廒存貯。
臺灣府常平倉,一百九十橺,額貯榖二十萬石。淡防廳常平倉六處,計十座、六十一橺。乾隆五十六年,同知袁秉義領項修,額貯榖二萬石。澎湖廳常平倉四座,計二十四橺。乾隆五十六年,通判常明領項修,額貯榖一千五百石。瑪蘭廳常平倉兩處,計四十橺。嘉慶二十一年,通判翟淦建造,額貯榖二萬石。臺灣縣常平倉一百五十橺,額貯榖三萬石。鳳山縣常平倉三十五橺。乾隆五十四年,知縣張陞吉領項修,額貯榖五萬石。嘉義縣常平倉,笨港一所,計一百九橺,縣治一所,計八十橺。乾隆五十五年,知縣單瑞龍領項修,額貯榖五萬石。彰化縣常平倉,半線五十六橺,鹿港一百二十八橺。乾隆五十六年,知縣宋學灝領項修,額貯榖五萬石。
巡臺御史書山、張湄請採買米榖按豐歉酌價疏
榖價以豐歉為低昂,採買視歲時為損益,未有守以前之成例而不務變通者也。臺灣雖素稱產米之區,而生齒日繁,地不加廣;兼之比歲雨暘不時,收成歉薄,蓋藏空虛。荷蒙皇上聖明遠照,洞悉情形,於重洋萬里之外,歷奉諭旨,臺民無不感激。惟是內地臣工,身未親履其境,徒執傳聞之豐裕,未曉今昔之不同。即如御史陳大玠生長泉州,尚疑臺郡有歧視漳、泉之見。殊不知臺灣固為東南數省之藩籬,八閩全省之門戶,而於漳、泉所系,尤非淺鮮也。臺郡寧謐,則漳、泉安,漳、泉安而全閩俱安矣。夫地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臺灣四面俱海,其舟楫相通者惟泉、廈耳。而泉、廈又山多地少,仰藉臺榖。是臺灣之米,有出無入,猝有水旱,非同他郡有鄰省通融、商賈接濟也。臣等蒙皇上畀以巡視重任,豈不知春秋嚴遏糴之戒?況同隸閩省版圖,原無分於此疆彼界。而於海口之米榖,不得不責成官吏嚴其出入者,實由事勢使然也。若任其運載透越,則臺榖指日可竭,而地方不能寧謐,日後之漳、泉亦無從而仰藉矣。此官工之籍隸漳、泉者亦宜為久遠計。而毋徒務爭目前之利為汲汲也。蓋臺地之所出,每歲隻有此數。而流民漸多,已耗臺榖之半。復有兵米、眷米及撥運福興漳泉平糶之榖,以及商船定例所帶之米,通算不下八、九十萬,此即歲歲豐收,亦斷難望其如從前之價值平減也。是以臣張湄同前任滿御史臣舒輅有請建府倉、以裕民倉之請,工科給事中楊二酉有先實臺倉之奏,臣等於上年十月亦有請禁透越私渡之摺。即近因閩省督撫二臣議覆科道楊二酉等條奏,亦以臺郡之積貯不充,則內地之轉輸易竭,海外設有緩急,他處難以接濟為慮。但督撫所議,今臺灣四縣貯粟四十萬石,恐一時買足,為數太多,為期太迫,應定三年之限,照數購買。而部臣以採買倉榖定例年歲豐稔應全數採買,並無定限三年之期議覆。臣等伏思臺灣上年收成實止七分,既非豐稔,似不得全數採買。且楊二酉原奏請先實臺倉,然後買運內地,該督撫等以內地兵糈民食無從措辦,關係非小,仍請照舊撥運。部議即准其奏,而本處貯榖又不寬其限期,未免米價更昂,轉於民食有礙。是不若督撫所請三年之議為得。
再楊二酉所稱內地發買榖價僅三錢六分或三錢不等,裝運腳費俱從此出。在從前榖賤之年原足敷用,今則不免賠累。嗣後必依時價運費發買為得。該督撫亦議請以後按年歲豐歉酌量增減,所見相同。而部臣拘於成例,謂從前並無以年歲不齊,稍議加增。又臺灣素稱產米,迥與內地不同,倏增倏減,恐啟浮冒捏飾之端,宜仍循舊例。是猶以從前之臺灣視今日之臺灣也。臣等查上年臺灣於收成之際,米價每石尚至一兩五錢不等,則榖價亦在七錢上下。續又准閩省水陸提臣及金門鎮等各移咎督撫赴臺採買兵米,俱不下數千餘石。目下各屬米價自一兩七八錢至二兩不等。則與從前大相懸殊。可知原議之榖價,即不論裝運腳費,已不抵時值之半。倘仍不議增,必致因循歲月,互相觀望,採買無期。若勒以嚴限,迫之使趨,非縣令受賠償之累,即閭閻罹短價之苦。小民終歲勤動,至秋成而賤買之,既失皇上重農愛民之意;若使有司賠墊,勢必挪移虧空,亦非皇上體卹臣下之心。況賢愚不等,或思因他事取償,是其累仍歸於民也。至因倏增倏減,恐啟浮冒捏飾之端,則終歲晴雨,榖價低昂,每屬每十日必通報督撫提鎮,而臣等現駐其地,貴賤俱循例奏聞,倘有不實,定即指參。何能浮冒?夫浮冒之弊小,累民之事大。即果不能盡絕,猶當權其重輕。況本無從捏飾乎?臣等仰荷恩命,巡視臺灣,身處局中,不敢以既經部覆之案,瞻顧隱默,有負委任之至意。謹將現在榖價之情形,據實奏明,伏祈皇上天恩,准照閩省督撫所議,按年歲豐歉,酌量價值,及時採買。庶於海外地方,實有裨益。至將來閩省提鎮等採買臺榖,亦乞敕諭,令其豫為諮商臺地官員,果有盈餘,然後委員赴買。臣等仰體聖心,自必隨時斟酌變通,使中外有無相濟,斷不敢稍存爾我畛域之私,違協恭和衷之道也。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五十一。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余怀
宋·曾公亮
(西漢)楊雄 汪榮寶 注疏
宋·杜大珪
朱庸斋
明·龚廷贤
明·何心隐
清·刘铭传
战国魏·李悝
(梁)孝元帝
(明)敖英
隋·萧吉
清·王维德
(清)周梦颜
明·余邵鱼
(宋)秦观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