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錄


  外祀

  明萬曆元年秋七月,漳泉賊犯福寧州,把總劉國賓戰死。

  賊屠塘頭堡,航海犯松山,官兵拒戰,敗績。

  冬,廣東海寇林鳳犯福建,總兵胡守仁擊走之。

  時寇盜略盡,惟鳳遁錢澳求撫,廣督雲翼不許,遂自澎湖奔東番魍港,為胡守仁所敗,追至淡水洋沈其舟,鳳復入潮州。

  八月(年),倭犯澎湖東澳。

  十年,浦城賊流劫福寧州。

  十一年夏四月,龍溪縣民吳雙引等謀作亂,伏誅。

  雙引等謀襲郡城,會久雨,城東南隅圯數丈,雙引以為天助,乃積芻府前涂嵩家,約其黨潘國佐等裝器械南河舟中,約舉火為號。賊有黃疆者,素德於謝氏,私語其故。謝固要疆首於指揮甘氏,私密遣卒環嵩家前後伺守。署府推官丁此呂、督捕同知沈銳搜獲引等八人。國佐等見城上不舉火,知事泄,各逸去。次日,悉捕獲之。餘黨日佈訛言,城中惶懼。巡海道徐秋鶚廉獲首孽,置諸法,訛言始息。

  十四年,倭謀寇福建不果。

  倭將大舉入寇,慮琉球洩其謀,令毋入貢。時同安人陳甲行商琉球歸,上其事於巡撫趙彥魯。倭聞有備,乃寢。

  十六年冬十二月,莆田縣民柯守岳等作亂。

  守岳,邑廣業里下溪人。妄言惑眾,扮鬼面,大耳長髯,垂簾受揖。免洋奸民曾廷邦及畬民雷五等附和之。宣言海上游天王有神異兵機,欲圖天下。從者鼎沸。守岳立赤幟,以書生陳文章為參謀。是月二十三日自塗靡坑擁至楓嶺亭,燃炳集齊。及烏山砲聲三不起,眾駭散,存者不過五六十人,守岳等遂逃回塗靡坑,招納兇徒期再舉。畬民囊豚毛走報百戶高泰、王元陽。泰、元陽亟詣分守馮孜告變。孜遣把總期全領兵百餘哨探,全不敢進。

  十七年三月,巡撫周寀遣兵平之。

  是年正月十五日,守岳等率眾直趨院埔豎幟,大書「遊天王鎮江山救萬民」九字,遂剽掠永福縣之五都。寀遣把總王子龍督兵循永福抵賊營。三月朔日,戰於大洋,斬賊酋邱汝夫等,餘黨奔散。胡全與哨官何維德、陳文正分路追捕,獲雷五等十餘人。初三日,賊復聚。鄉勇黃子敏突戰死。知縣孫繼有募兵平之。守岳及其黨皆就擒,伏誅。

  十八年夏四月,漳州府饑民作亂,知府李載陽捕平之。

  二十年春二月,長泰縣民蔡揚中等作亂,伏誅。

  揚中等修齋聚徒,謀乘夜襲縣城。鄰人蔡炳密白其事於知縣李學詩,捕揚中等,一鞫盡服。適延平推官羅心堯以行部至長泰,再訊,具得其實,同謀者滿紙。心堯密諭學詩捕素無賴數人,與揚中等俱解府。郡守李載陽謂反形未具,宜釋之。學詩泣爭乃返。諸賊系之獄。餘黨約三月朔日夜舉事,賊黨誤聽,於二月晦日夕諸賊戕獄卒突入縣衙,學詩身被數刃。賊以為令斃,縱火登城殺守卒,喊聲震地。應者以非期不至。賊斬北關出。日午,為鄉兵所擒。

  二十二年夏五月,福州府饑民作亂。

  福州連歲不登,闔城米肆盡閉。東門李章家故饒,倉多陳腐,故昂其價,令糴者鱗次而入,有自辰至午不得入,乃大譁,眾擁入,盡掠其米。放火焚倉,烈燄亙天。巡撫許孚遠聞變,遣營將古應科提兵捕之。兇首逸去。是夜奸民鄧三鼓眾焚古應科居屋,為營卒所擒。城內外聞風搶掠者十餘處。孚遠遣兵分佈城中,固守各巷口柵門,戒人夜出。次日,大發倉廩,亂遂定。後巡撫金學曾至,斬鄧三等於市。

  二十五年,海賊無齒老寇漳浦縣古雷澳,把總張萬紀殲之。

  二十九年,倭犯福寧崳山。

  倭突至崳山殺守澳哨官,進泊松山三日,福寧戒嚴。次日·浙人毛國科偕倭奴來駕,言齎日本國王檄求貢市。州牧宴國科及倭奴於松山,竟脫去。

  是年,泉州都司僉書沈有容擊倭於澎湖,大破之。

  先是,日本封事壞,巡撫金學曾欲用奇搗其穴,起有容守浯嶼、銅山。是年,倭掠諸寨,有容擊敗之。踰月,與銅山把總張萬紀敗倭彭山洋。倭據東番。有容守石湖,謀盡殲之。舟過澎湖,與倭遇,格殺數十人,縱火沈其六舟。倭遂去東番。海上息肩者十年。

  三十一年,呂宋殺福建人在其國者二萬五千人。

  先是,閩中以呂宋地近且饒富,商販者至數萬人,往往久居不返,至長子孫。佛郎機既奪呂宋國,遣一酋來鎮會督礦稅太監高寀至閩。奸宄蜂起獻利。有閻應龍、張嶷者,言呂宋機易山素產金銀,採之歲可得金十萬兩、銀三十萬兩。以三十年七月奏聞,神宗納之,舉朝駭異。都御史溫純疏諫,言『中外諸臣,爭陳礦稅之害,天聽彌高。今閩中奸徒又以機易山事見告,臣聞海澄市舶高寀歲徵三萬金,已不遺餘力而攘利。機易越在海外,決無遍地金銀任人採取之理,不過假借朝命,闌出禁物勾引諸番,以逞不軌之謀。豈止煩擾公私、貽害海澄一邑而已哉。昔年倭患,正緣奸民下海私通,大姓設計勒價,致倭賊憤恨,稱兵犯順。今以朝命行之,害當彌大。及乎兵連禍結,諸奸且效汪直、曾一本輩故智,負海稱王,擁兵列寨,近可以規重利,遠不失為尉陀。於諸亡命之計得矣,如國家大患何』?不聽。事下福建,乃遣海澄丞王時和、百戶千一成偕嶷往勘。呂宋人聞之大異。及時和等至,酋設宴問曰:『天朝欲遣人開山,山各有主,安得開?譬中華有山,可容我國開耶?且言樹生金豆,是何樹所生』?時和不能對,還任即病悸死。守臣以聞,請治嶷妄言罪。事已止矣,而呂宋人疑天朝將襲取其國,諸流寓者為內應,潛謀殺之。聲言發兵侵旁國,厚價市鐵器。閩人貪利,盡鬻之。於是家無寸鐵,酋乃下令錄閩人姓名,三百人為一院,入即殲之。先後死者二萬五千人。酋出令,諸所掠貨悉封識貯庫。移書閩中守臣,言華人將謀亂,不得已先之,請令死者家屬往取其孥與帑。巡撫徐學聚告變於朝,神宗驚悼,下法司議奸徒罪。議上,神宗曰:『嶷等欺誑朝廷,生釁海外,致二萬商民盡膏鋒刃,損威辱國,死有餘辜,即梟首傳示海上。呂宋酋擅殺商民,撫按官議罪以聞』。學聚等乃移檄呂宋,數以擅殺罪,令送死者妻子歸。竟不能討。

  三十二年春三月,邵武盟香賊作亂,尋平之。

  甌寧縣民吳建作亂,伏誅。

  建,邑謝屯人。持古佛號煽黨千餘,漸事剽掠,一郡戒嚴。壽寧知縣霍騰蛟時攝甌寧,單騎往曉之。而都督府亦遣齎牌傳諭。不解。於是兵備道劉毅檄,鄉民得便宜擒剿,仍發兵屯大歷口。官兵未至,鄉民先搗其穴,建自殺,餘黨驚懼亦自殺。

  秋七月,和蘭犯澎湖嶼,據之,尋引去。

  和蘭即紅毛番也。先未嘗入中國。自佛郎機市香山,和蘭聞而慕之。其酋麻韋郎駕二大艦直抵澎湖。時汛兵已撤,如入無人之墟,遂伐木築舍,為久居計。稅使高寀遣心社周之範詣麻韋郎,說以三萬金來餽,即許貢市。麻韋郎與之盟,已就矣。會總兵施德政令都司沈有容將兵往諭。有容負膽智,指陳利害。麻韋郎心折,乃曰:『我從不聞此言』。其下人露刃相詰。有容無所懾,盛氣與辯。麻韋郎悔悟。而撫按嚴禁奸民下海,犯者必誅。由是接濟路窮,番人無所得食。十月末,遂揚帆去。

  是年,海賊周四老作亂,詔安知縣黎天祚擒其二魁,斬之,賊遁去。

  三十四年,漳浦庠生趙秉鑑謀襲縣,知縣黃應舉捕擒之。

  四十四年,倭犯福建。參將沈有容擊敗之。

  有容先為溫處參將,罷歸。至倭犯閩境,巡撫黃承元請特設水師參將,起有容統之。有容擒倭東沙,招降巨寇袁進、李忠,散遣其眾。

  四十六年,海賊袁八老寇詔安縣沿海村落,既而就撫。

  天啟三年,和蘭復據澎湖嶼。

  先是,佛朗機橫海上,和蘭與之爭雄,汛舟攻破美洛居國,與佛郎機分地而守,出泊澎湖築城,漸為求市計。守臣懼禍,說以毀城遠徙,即許互市。和蘭從之。已而互市不成。和蘭怨,復築城澎湖,尋犯廈門。官軍禦之,俘斬數十人。乃詭詞求款,而修築如故。又泊舟風櫃,出沒浯嶼、甲洲間,要求互市,招海寇李旦等為助,濱海郡縣戒嚴。

  四年春,福建巡撫南居益遣兵攻澎湖嶼,和蘭敗走,獲其渠帥高文律等。

  巡撫商周祚罷,以南居益代之。居益初至,謀討和蘭,因列上調兵足餉方略,部議從之。是年正月,遣將先奪鎮港築城。和蘭悉眾爭。官兵且築且戰。和蘭退守風櫃。相持數月,泛舟去。獨渠帥高文津等十二人據高樓自守。諸將破擒之,獻俘於朝。澎湖之警以息。

  廈五月甲寅朔,福寧州變,有司撫定之。

  是年,詔安烏山賊麥有章、金目寇縣城,百戶易彌光討平之。

  官軍密令附山居民為鄉導,偵賊糧盡復出,設伏扼其歸路。彌光冒險深入,鄉勇翼以長戟勁弩,遂蕩其巢。

  海寇顏思齊等入臺灣,據之。

  思齊,海澄人,為勢家所凌,毆其僕致斃,慮罪逃入日本。久之,積蓄頗饒。晉江楊天生、莆田洪陞、南安張宏、同安林福、南靖李俊臣、海澄陳衷紀等皆賈販在日本,與思齊善。思齊見日本兵防怠弛,集諸人謀作亂。事泄航海奔入臺灣。諸番散居,無君長。初悉居海濱。自嘉靖未遭倭焚掠,稍避居山後。至是,思齊率眾據其地,勾引亡命,時出劫掠,為閩浙患。

  六年春三月,海寇鄭芝龍犯漳浦縣。

  芝龍,南安縣石井人。少落魄,與弟芝虎、芝豹遊廣東。其母舅黃程行賈香山澳,遇芝龍,留之。已而為程販貨至日本,遂與顏思齊等相習。思齊之逃入臺灣也,芝龍兄弟與之偕。及思齊死,眾無所歸,乃推芝龍為魁。三月,芝龍連■〈舟宗〉浮海,自龍井登岸,襲漳浦鎮,殺守將,進泊金門、廈門,豎旗招兵。饑民及遊手悉往投之,旬日間眾至數千。所在勒富民助餉,謂之「報水」,惟不許擄婦女、焚房屋,頗與他賊異。

  夏四月,鄭芝龍犯海澄縣。

  初,都督俞咨皋請於巡撫朱欽相,招撫海寇楊祿、楊策。祿、策既降,芝龍亦欲返正,託祿、策以達咨皋。祿、策要芝龍,不為通。芝龍怒,遣賊將曾五老泊海澄,尋大掠蘆坑、溪尾、九都諸處,海澄村落無幸免者。

  秋,福建巡撫朱欽相遣巡海道蔡善繼招撫鄭芝龍。芝龍降。尋復叛去。

  先是,善繼知泉州府。芝龍幼戲擲瓦石越府牆,誤中善繼帽。善繼遣役捕至署。芝龍父紹祖,府吏也。入跪請罪。善繼笑而釋之。及芝龍陸梁海上,善繼已罷歸。巡撫朱欽相欲得素識芝龍者遣往撫諭。有告其事,遂奏起善繼為泉州巡海道,令作書招芝龍。芝龍聽命。陳衷紀等不欲降,自以船十二艘回臺灣,惟芝龍兄弟率眾詣泉州。善繼待芝龍頗倨,且促其繳報戰船兵器。芝虎謂芝龍曰:『道憲不過欲散我黨與耳,安望其有格外恩乎。苟失勢,禍福未可知,兄宜圖之』。芝龍然其言,夜三鼓乘潮而去。

  都司洪先春率兵擊鄭芝龍,先春敗走。

  時芝龍船泊銅山,沿海戒嚴。新巡撫朱一馮至,檄先春率把總許心素、陳文廉同進剿。遇芝龍於將軍澳。先春鏖戰,自辰至酉未決。晚潮風起流逆,心素、文廉二船漂泊不能回■〈舟宗〉。先春收入舊澳鎮。芝龍遣弟芝豹陰度鹽墩,繞先春營後。芝龍自統大隊登岸攻擊。先春腹背受敵,乘潮遁入金門。

  冬,金門遊擊盧毓英率兵剿鄭芝龍,兵敗被執。

  朱一馮聞先春敗,檄毓英與先春合剿。芝龍令弟芝虎帶五艘詭作商船,陸續泊島尾、浯島。芝龍率戰船八艘至陸鵝迎敵。甫交兵,芝龍佯敗退。毓英乘勢追之。芝虎尾其後,順風而下。毓英轉■〈舟宗〉不及,師遂潰,為芝虎所擒。芝龍親釋其縛,厚禮之,且告曰:『某非敢拒官軍,不得已耳。苟得一爵相加,當為朝廷效死力。東南半壁,可高枕矣』。毓英許之遊揚。芝龍乃縱歸。

  七年夏六月,都督俞咨皋率舟師討鄭芝龍,大敗而返。

  咨皋,大猷子也。時以都督鎮廈門。盧毓英自芝龍處歸,入謁咨皋。咨皋責以失機,辭色俱厲,然亦畏葸不敢出兵。撫臣一馮促咨皋刻期撲滅。咨皋遣千戶馬勝、百戶楊世爵領船二十艘出港剿捕。勝、世爵皆戰歿。復遣副總兵陳希範率降賊楊祿、楊策往擊芝龍。甫交兵,希范先遁,把總洪應斗、張選舉力戰,祿、策不敢前。應斗見勢急,發火自焚。選舉抱嗊銃赴水死。咨皋聞報,調閩安、興化、泉、漳諸鎮兵集中左。芝龍聞之,笑曰:『咨皋紈誇子耳。徒讀父書,安知兵』?已而咨皋出戰,大敗,逃至三叉河;聞芝龍兵不登岸,乃入廈門。

  崇禎元年春正月,武平賊蘇阿婆等犯上杭縣,指揮劉震、百戶李中季等死之。

  二月,海寇鄭芝龍犯廈門,同安知縣曹履泰、海澄知縣劉斯■〈土來〉合兵擊敗之。

  芝龍為履泰、斯■〈土來〉所敗,由廈門抵銅山。旬餘,攻杜潯堡。鄉宦邱懋煒率眾拒卻之。芝龍遂入廣東。時漳州人顏繼祖為工科給事中,上疏曰:『鄭芝龍生長泉州,凡我內地之虛實,靡不了然胸中。加以歲月所招徠,金錢所誘餌,聚艘數百,招徒數萬,城社之鼠狐,甘為牙爪,郡縣之刀筆,盡屬腹心。鄉紳偶有條陳,事未行而機先洩;官府纔以告示,甲造謗而乙訛言。復以小惠濟其大奸,禮賢而下士,劫富而資貧。一人作賊,一家自喜無恙,一姓從賊,一方可保無虞;惟醞釀以有今日,則大將俞咨皋無所逃罪矣。夫撫寇者,必未撫之先曉以利害,示以恩威,使之搖尾乞憐;又必既撫之後,散以原籍,領以的保,使之謀生樂業。而咨皋招之海,仍置之海,首從從無分別,商民任其劫掠。且也,殺人可以不死。家享巨室良田之福,而身被紅蓋。腰金之貴人皆有所利而為賊,何所懲而不為賊乎?荏苒居諸,於今八月,不聞咨皋有尺寸之樹。豈謂賊稍離汛地,遂可矯語驅除之功乎?賊避北風,非懾咨皋。閱其輔車唇齒之勢,粵危則閩不得獨安。賊若再順風為陣,臣有以知咨皋之束手無措也』。疏入,廷臣會議,咨皋即解任逮下獄。

  二月,武平賊蘇阿婆等攻縣城弗克,轉攻武平所;署守備千戶徐必登等死之。

  必登蒞任甫兩日,聞縣有急,與鎮撫陳應龍、哨官徐治、陶志學、殷元望、丁顯統所軍赴援。所軍不前,必登麾親軍及家僮策馬至麻姑墩遇賊,親軍竄走,必登遇害。家僮抱屍而哭,賊磔之。應龍等皆死亂賊中。

  夏四月,兵備道董象恆率上杭知縣吳南灝討武平賊,大敗之。

  把總韓應琦等進剿,殺賊酋龔二。賊縱火攻溫家樓。適象恆與南灝兵至,大敗賊於桐盤嶺。五月,象恆督兵直抵賊巢。賊眾衝擊南灝營。應琦與把總張承祚出拒戰。南灝麾甘蓮都司率兵助之。賊敗奔蛇逕,自相踐踏,死者不可勝數。

  五月,海賊周三老犯懸鍾所。

  六月,武平百戶曹經等擊賊於東流坑,死之。

  賊將出寇江西會昌縣,經與賊遇於東流坑,戰敗,被賊搤殺。哨官羅應時、馬萬宗、把總朱球及兵卒死者數十人。

  降賊楊祿、楊策復叛。

  祿、策遁至烏洋,招集百餘艘,散劫懸鍾所、卸石灣等處。焚兵船民舍,殺僇不計。

  秋七月,武平賊攻縣城,知縣巢之梁會上杭知縣吳南灝擊敗之。

  九月,海寇鄭芝龍復降,詔授防海遊擊。

  盧毓英言於泉州知府王猷,盛稱芝龍材武,假以一命,當可再招。猷首肯之。及巡撫熊文燦至,猷條陳時事,並言芝龍兩勝洪先春不追,獲盧毓英不殺,俞咨皋敗至海門中左棄城遁,芝龍約束其眾不許登岸,實有歸順之萌;今剿難卒滅,不若遣人往諭,許其以立功贖罪。文燦乃遣毓英招芝龍。芝龍至,願以剿平諸盜自任。

  文燦大喜,奏題防海遊擊。然芝龍踞海濱近海州縣,皆勒民報水如故。

  冬十月,武平賊攻象洞,守備李鐸死之。

  上杭知縣吳南灝督兵至象洞,而鐸兵已先到。賊從小路衝擊,官兵驚潰,擁南灝歸。鐸步戰,殺數人而死。哨官周以弼、洪萬餘、日者馬逸山皆遇害。

  十一月,武平賊圍上杭縣,知縣吳南灝督鄉兵拒戰,破之。

  賊自佛子皋來屯校場前。三塗百姓盡忿,願殺賊。賴思養招兵千人,賴君遷、邱汝華、李朝育、溫子皋各招數百人,求戰。南灝許之。鄉兵直攻賊營,殺賊數百人,復遁歸洞。

  十二月,巡海道曾櫻率兵討武平縣九蓮山諸賊,悉平之。

  櫻募壯士,夜搗賊巢。凡巖前、象洞、米坑、箬策諸鄉,少長悉戮無遺。蘇阿婆率眾五百人遁入廣東平遠縣,縣令誘而殲之。

  二年夏,降寇李魁奇復叛,攻陷金門後浦。

  魁奇,惠安人。少時沿海捕魚,識水性,能沈水底半日不起。及壯,糾諸魚船往來海上為盜,與鄭芝龍俱受撫。至是再叛。

  六月,李魁奇寇海澄縣;知縣余應桂遣兵擊敗之。

  遊擊鄭芝龍斬楊祿、楊策於金門港,收其眾。

  秋八月,李魁奇寇龍溪縣;把總吳兆燫、張天威等擊敗之。

  魁奇寇龍溪、福滸、石碼。兆燫與哨官蔡春獲其戰艦一艘。哨官賈希戰死。義勇張字移砲碎賊艦於海澄港,賊大潰。天威手擒渠魁黃傑。總兵趙震飽賊貲,出傑於獄,賊復熾。砲營守備魯大廷、把總袁德擊之。德被傷,衝鋒許界、壯士張明俱戰死。天威揮戈奮擊,吼聲如雷。兆燫與其弟兆煒、翼袁德裹創大戰,所向披靡。賊遁出港。腰城及砲營諸軍發砲擊碎賊艘無數。是役也,死傷相半,然賊自是不振。

  鄭芝龍擊敗李魁奇於料羅,斬之。

  陳衷紀等自臺灣渡海,欲與芝龍相見。船至澎湖,為魁奇所掩,衷紀與楊天生、陳勳等死。芝龍故與衷紀善,聞之大恨。至是,魁奇泊舟料羅,芝龍率眾往擊之。魁奇中槍死。芝在割其首以祭衷紀,餘悉歸芝龍。芝龍由是益強。捷聞,熊文燦遣官至料羅犒之,並許芝龍轉題參將。

  海賊褚彩犯南日澳,鄭芝龍率兵剿滅之。

  九月,海賊犯海澄、漳浦二縣;把總張天威戰死,吳兆燫率兵擊敗之。

  賊犯海澄青浦,壯士林瀚率眾禦之。賊轉犯漳浦白沙,天威往援,夜行枵腹數十里,猝遇賊,力戰死。

  四年春二月,廣東平遠賊鍾凌秀等犯汀州府。

  凌秀與弟復秀聚眾九連山作亂。山延袤數百里,有小徑可達上杭、武平,並通江西之贛州、南安、吉安,湖廣之郴、衡。賊出沒惠、潮間,騷擾三省。至是突入汀州境,掠永平寨。守備吳奇勳、千戶祝禧、百戶邱泰、把總羅器皆死。旋屯黃蜂隘。知府林聯綬調兵禦之。指揮嚴明被執,贖歸。千戶劉堯、百戶張機不屈死。已而賊遂出瑞金縣,札南門岡,為鄉豪江振熙、僧守貞所敗,盡棄輜重,徒手趨楊家港。聯綬懲前敗不發兵堵截。賊復收殘孽,整隊而掠高吳。總兵謝宏義統兵拒戰。千總林應龍、指揮王應官、張大倫、把總王國佐、賴思養、賴君遷、曹緯咸敗死。次日,巡道顧元鏡復遣指揮韋某、百戶張耀接援。韋聞賊先竄,耀戰死;元鏡不正軍法,僅杖韋如常罪,仍令掌操印;耀不聞有旌卹;其賞罰倒置皆類此。聯綬後以贖明事罷職,明亦遣戍。

  秋九月,福建巡撫熊文燦提兵入汀州,會剿平遠賊。

  賊舍上杭武平徑出廣東襲始興縣,破之,羽書告急。朝旨諭文燦督兵同贛廣兩院會剿。文燦乃率鄭芝龍親兵駐上杭。芝龍親自三河壩進搗賊巢,焚之。明年春,追至石窟都。鍾凌秀率賊二百受撫,遂執凌秀·斷其右臂,錮諸獄。發兵圍復秀。復秀潰圍而出。後連擾惠、潮間,而汀州得偷安者數歲。

  五年夏四月,汀漳巡道顧元鏡自上杭督兵出江西,會參將鄭芝龍剿賊。

  海賊劉香犯南安、同安、海澄諸縣。

  香,海澄人,勾引無賴出沒閩廣海上。至是欲窺安海鎮,先期以柴船泊石井澳,沿戶賣柴,夜半陡起,抄掠一空。南安、同安二邑俱被其毒。尋寇海澄,乘夜抵浮宮。知縣梁兆陽遣把總吳兆燫、袁德率兵擊之。賊舟樓櫓巍若雉堞,官兵皆小艇。賊矢石交下,莫能仰視。驍卒林行奮勇先登,斬其魁。賊交刃之,鳥翔而下,墜小舟,得不死。袁德再登,眾繼之,斬獲數十人。賊溺死者無算。

  海賊劉香犯連江縣。

  香劫連江,諸生趙瑞應率鄉民陳其惠等禦之。香遁去,其惠戰死。

  福建巡撫鄒維璉遣鄭芝龍率兵擊海賊劉香,敗之。

  香敗走廣東。

  王家彥海防議:近日劇賊劉香老結連五師以掠同安鎮,幾擾省會。計自漳之福洋至省,不知為幾寨幾遊。而中左居漳、泉兩府之司,為省會南來之門戶,誰司其地,聽其揚帆直趨,一至於此。職請以歷來祖制約略陳之。國初有衛所軍無別兵,有指揮、千百戶無別將。諸戍陸皆軍,即烽火、小埕、南日、浯嶼、銅山五水寨之舟師,無非軍也。而統於各衛之指揮,謂之衛總。至嘉靖四十二年,撫臣譚綸、總兵戚繼光題復舊制。每寨設福哨、鳥槳等號船四十餘隻,於五寨中分三哨屯大洋賊船必經之處,其餘各寨附近緊要港澳則分哨以防內限。又於道理適均海洋,定為兩寨會哨之法,北抵浙之金盤,南抵廣之柘林,聯絡呼應,戈船相望。萬曆二十四年,撫臣金學曾復請添設崳山、海壇、湄洲、浯銅、元鐘、礵山、臺山、澎湖諸遊,於一寨之中,以一遊翼之,錯綜迭出,雖支洋窮澳,無不按焉。自昇平日久,而額船頓失舊制。指揮、千百戶等官足不逾城市,會哨之法遂杳然矣。至因之選民兵、募客兵、編鄉兵,又聯漁兵、業軍而五矣。而籍愈虛、賊愈熾。此所以長嘆息也。按舊額而復之,依分哨法而核之,籍民兵、客兵而簡練之,鼓鄉兵而官兵勿驚擾之,復使沿海之四十二澳漁兵之乖覺者厚其餉,偵賊所在,以為海上耳目,而頓制之;皆今日不俟再計而決者也。至巡司之與衛所並建,當日江夏侯周德興念寰海疏節闊目,乃於中所隙處設四十五寨城,射手百名,以資邏警。宏治四年,按臣陸備始裁三分之一,而寨兵益寥寥矣。為今之計,莫若以本寨原餉仍募土民以充射手之數,專令教師肄習弓兵之外,不許妄行勾攝,恣為侵漁。卒然遇警,賊少則率此以應,賊多則糾合各寨,將所轄一方之水陸等兵共堵擊焉。戚繼光之平倭也,雞鳴蓐食,殲厥無遺,故至今倭尤惕息其餘威,以犯華不利為戒。今賊且生生不已矣,猶可留撫之一字以為海上之傳燈乎。自賊飽而陽以撫愚我,將飽而陽以撫酬賊,於是賊之去來動靜,未有不先通於將者。兵乘賊至則引下風以避之,賊去則尾其後以送之,抽矢扣輪以發虛聲,遮襲旁艇以當捕擊,海波尚復有晏時乎。唯曉然示以渠魁法在必殲,以斷行間之觀望,則將無所利於賊,金粟馬羊之羶去而後陷陣死綏之志堅矣。

  六年秋,和蘭陷廈門;巡撫鄒維璉遣兵擊敗之。

  和蘭築城臺灣,與奸民互市。已而襲陷廈門城,大肆焚掠。遂自料羅窺海澄境。知縣梁兆陽率兵夜渡浯嶼擊破之,焚其舟三,獲舟九。維璉發兵水陸並進,召芝龍赴援。和蘭乃泛舟大洋,轉掠青港、荊嶼、石澳。諸將禦之於銅山,連戰數日,始敗去。

  海賊劉香寇詔安縣。

  七年,和蘭寇詔安縣。

  和蘭泊船銅山,入詔安五都,劫掠甚慘。官兵進剿,縱火焚舟,悉斬其酋,無一人還者。

  海賊劉香寇長樂縣。

  八年,參將鄭芝龍率兵至廣東討劉香,滅之。

  時文燦總督兩廣。香入廣東,文燦欲召鄭芝龍進剿。巡撫鄒維璉疑芝龍與香有舊,留不遣。按察使曾櫻以百口保芝龍,維璉乃許之。芝龍合廣東兵擊香於田尾遠洋,香自焚死。

  九年冬十月,漳平縣賊和尚仔作亂;知縣高光映討平之。

  是年,邵武府無為教倡亂。

  十年春正月,流寇陳缺嘴犯永定縣;署巡道潘融春、丁州知府唐世涵、知縣徐承烈、巡檢倪思震剿平之。

  秋七月,山寇張維新、林覆等流劫龍巖縣大池等處;知縣鄧藩錫誘擒之。

  十二年夏六月,鄭芝龍擊敗和蘭於湄州洋。陞芝龍為副總兵。

  和蘭酋郎必即哩歌最驍健,先後劫掠浙、閩海上,官軍屢為所敗。撫臣檄芝龍舟至湄洲外洋,與和蘭遇。夷船高大,官軍技無所施,傷者甚眾。芝龍退泊楓亭港口,募漁船貫水者五十人,以竹筒貯火藥,人各佩兩筒,撐以舟,急至夷船邊,釘筒發火。五十人者,浮浪而歸。焚夷船五艘,郎必即哩歌大驚,自是不敢入閩境。

  冬十一月,漳浦縣寇李隨等謀襲縣城;署知縣推官彭琯捕擒之。

  十四年,邵武府七臺山寇作亂;杉關守將元體中討平之。

  十五年春正月,平和縣賊梁良犯漳州府衛;千戶徐廷寀督兵擊走之。

  是年,南安縣民張六角等作亂。號青巾賊,破三洋寨,殺戮無算。

  光澤縣賊李東球作亂,守將元體中討擒之。

  東球自號百花英,與同邑賽花英兵聚眾數千相攻擊,光澤大震。體中率兵五百,討擒之,餘黨解散。

  十六年春三月,仙遊縣民陳尾等作亂;知縣趙德榮偕邑紳唐顯悅討平之。

  陳尾,邑西鄉人,與胡細、李玉晶等煽亂,眾逾萬。顯悅與德榮請於巡撫張肯堂、分守道施邦曜、總兵鄭芝龍,先後發兵會剿;梁魁無漏網者。

  夏四月,漳浦縣山賊陳鸞、邱縉等作亂。

  鸞、縉後俱就鄭芝龍撫。

  冬,賊崔馬武犯詔安縣。

  守陴者夜擒諜奸細梟之,賊乃解去。

  詔安縣山賊余五姐掠四都,縣令及所官督兵拒戰,皆被執。武生沈致一、林惺南、許和公俱戰死。次日黎明,縣眾合諸村精銳徑搗文家寨賊營,奪縣令及所官以歸。

  建寧縣鄉寇大起,署縣事邵武府通判陳主謨擒斬之,覆其巢。

  寧洋縣民梁三作亂,知縣陳良言剿平之。

  梁三兄弟肆行劫掠,良言捕獲其妻。三嘯聚攻城要釋。良言斬其妻首擲城下,率鄉勇進剿之,遂潰散。

  十七年春,平和賊梁良等寇龍岩、漳平二縣。

  二月,流寇犯永定縣。

  賊數千人圍大埔不克,遂從金豐場至城下放火,焚東門橋及東南城外民屋,城中嚴備,賊退至湖雷村,擄掠六日。邑士王芝蘭、民童傅一率鄉兵追擊,伏發被害。

  是年,流寇何富等犯寧德縣。

  大田縣盜起,署典史顏上觀死之。

  縣境四鄉皆盜,大肆焚掠,海寇盧緒乘機入犯,上觀拒戰死。

  南安賊杜聲聞寇永春縣,駐防徐隆進死之。

  流賊葉積犯詔安縣,官兵追擊之;積遁入廣東。

  寧洋縣廕生廖淡修作亂,漳州知府金麗澤、參將顏榮等討斬之。

  淡修聚眾蹂躪龍巖、漳平、寧洋間,麗澤榮率兵同漳平和縣張重仕擊之,斬淡修於西埔營。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國朝順治元年冬十月,山寇徐連陷雲霄鎮,遂攻漳浦縣;明漳南道陳起龍禦卻之。

  時邑中乏食,漳南道陳起龍自郡移駐縣中,登陴守禦,自分必死,衣裏皆用印符。血戰三日,賊死無數,城賴以全。檄長泰知縣鬱文初署縣事,乃回漳州。後鄭芝龍回安平鎮,欲收起龍餘眾納款我師,起龍堅執不可,解所著裏衣示之,遂遇害。

  廣東賊蕭聲、陳舟等犯汀州府;明福建巡撫張肯堂遣兵援之,把總林深、鄭雄死之。

  聲、舟等聚眾數千,號閻羅總,剽掠南贛境上,漸逼汀州。肯堂遣兵五百援之。賊已劄汀之古城鎮,援兵徑趨觀音鋪,墮賊伏中,被殲者三百餘人。賊退屯瑞金境。是時鍾凌秀餘黨有張恩選者,號豬婆龍,眾數百擾上杭、永定間。客有說寧化知縣于華玉曰:『賊勢甚猖,而二黨不附,可離而破之。今張撫軍蒞汀,公必監紀軍事,首當招撫恩選。恩選降,閻寇雖不即滅,破而走之必矣』。華玉然之。

  二年春正月,明福建巡撫張肯堂師駐上杭縣。廣東賊蕭聲、陳舟等間道犯汀州府,攻麗春門不克。

  肯堂至上杭,以于華玉為監軍。華玉用客言,張恩選果就撫。復招土豪甯文龍勒為一軍。時聲等由寧化之淮土出江西。華玉師至九江,為惠登相兵所抑,悉潰散,竄江、浙間。

  夏六月,故明唐王聿鍵奔福建。閏六月,故明禮部尚書黃道周等以唐王聿鍵稱號於福州。

  秋,饒寇犯詔安縣;故明官兵禦於章朗埔,殲之。

  冬十月,廣東賊復犯歸化縣;故明巡道于華玉提兵禦之。

  賊抵歸化城下,大治攻具。知縣華廷憲告急。時華玉回閩,由職方擢上杭兵巡道,率所撫張恩選、甯文龍等援歸化。賊聞援師大集,是夜遁。華玉張皇露布敘功,請題擢兵部侍郎。

  三年春三月,仙遊縣黜生李芳聲謀作亂,伏誅。

  芳聲糾賊謀襲縣城。自伏北門城上為內應。邑紳唐顯悅得報,令練總楊瑞風執之,賊遁。

  夏四月,流賊襲陷詔安縣。

  殺故明唐王聿鍵所署官。義民陳習山、胡仲慥赴援,賊墮城遁。

  龍岩賊黃德純、吳宛遂等攻城;故明漳州總兵洪政、參將顏榮等合兵破之,斬宛遂。

  廣東賊蕭聲、陳舟等寇建寧縣。

  先是二年秋,故明益宗永寧王慈炎起兵興國縣,招諭閻寇聲、舟等,盡降之。

  其冬,慈炎敗,閻寇四散剽掠。屯駐建寧縣故明知縣浦益光調兵禦之,民稍安。四閱月乃去。

  六月,廣東程鄉賊張大祥陷永定縣。

  寧化縣民黃通作亂。

  通本在城巨族,其祖遷居留豬坑。父流名結中宜村李留、李簡、半寮村甯文龍為死黨。流名後以祭祖歸宗,猶雄視其族。族之無賴黃振者,不勝憤,拉殺之。族人計無所出,乃毀祖堂,投流名尸爇之,若為焚死者。流名有八子,長即通,鳴於官,而以父燼骨封墓於祖堂中。有司業知流名行不軌,心幸振之殺之也,不甚竟其獄。於是通始與其族構不解。凡黃族田產附近留豬坑者,通皆據而有之。邑俗以二十升為一桶,曰「祖桶」,及糶則桶一十六升,曰「衙桶」;沿為例。通欲大集羽翼,創為較桶之說,倡諭諸鄉。凡納租,悉以十六升之桶為率。鄉民歡聲動地,歸通恐後。通因部署鄉豪有力者為千總,丁壯悉聽調發。會黃族復夷通父墓。通潛由安樂突入邑北門,殺其族衿黃欽鏞及姪黃招掠殷戶百數十家,焚城外園館幾盡,摧墮城垣十數丈,抬去佛郎機砲二門。

  寧化賊黃吉襲陷清流縣。

  吉,黃通黨也。

  秋七月,寧化賊黃通執故明巡道于華玉以去;賂之,乃縱歸。

  華玉提兵至寧化,殊無討賊意;越三日,出駐城外,遣牌招撫。通等趨邑城碎其牌。華玉方與邑令朱墀對弈,不為備。賊蜂集執華玉去,裸墀而縱之。次日,華玉遣人齎帖至城垣雲,諸鄉紳速措餉。城中鳩千五百金付之。賂入而華玉始歸。

  漳州北溪賊林拔順謀襲府城,事洩遁去。

  故明守道陳起龍多善政,及卒,民肖像祀之南橋。前三日,柩吼聲不絕如磨。紖行,軍民傾城祖送,至赤嶺,舁三折。眾異之。百戶徐廷寀跪請曰:『老大人去漳,屢見神異,得非城中有急變乎』?連擲六茭,皆聖。閉諸城門捕獲訊之,乃知賊謀王舍為內應也。舍,故宦家子。故明通判嚴御風託往拜,就其家擒之。百姓立斃舍,陳屍於市。賊知事洩,遁去。

  八月,征南大將軍貝勒博洛等師入福建,建寧、延平、邵武、福寧諸郡縣皆降。

  貝勒博洛統大軍自仙霞關入閩。別將分兵二路:一由海道趨福寧,一由杉關下邵武。所至人民安堵,市不改肆。

  故明唐王聿鍵自延平奔汀州。總兵官李成棟追及,獲之。汀州諸縣皆降。

  故明海忠伯田仰潰兵掠寧化縣境。

  時聿鍵輔臣何吾騶逃至泉上,將由寧化入粵,而田仰潰兵欲劫吾騶行橐,間道出泉上,不相及,遂焚留坑。次日過泉下,鄉眾阻之。潰兵殺武進士邱雋、武舉吳維城、庠生邱浙等及烈婦謝氏。

  貝勒博洛等師克福州。

  時下游官吏虐民,民日夜企大兵至,為之謠曰:『清行如蟹,曷遲其來』?

  九月,貝勒博洛駐師福州,遣兵徇興化,泉、漳諸郡縣相繼下,福建悉平。

  一由興化下泉州,一由大田抵漳平北溪出漳州,諸縣各以次歸附。方大兵之未至泉也,鄭芝豹閉城門,大索富民餉,不應,立梟之。縛姻家母於庭,抵暮勒銀數萬。俄而大兵至,芝豹黨乃潰。

  故明安平鎮將鄭芝龍降,其子成功遁入海。

  時芝龍據安平鎮欲降。自以擁立聿鍵,懼討,猶豫未決。貝勒博洛遣故明兵部尚書晉江人郭必昌持書招之,略言:『吾所以重將軍者,以將軍能立唐藩也。人臣事主,苟有可為,必竭其力;力盡不能勝大,則棄暗投明,乘時建功,此豪傑事也。若將軍不輔唐藩,吾何所用將軍哉』?芝龍大喜,率所部降軍門。先是,芝龍販日本時,娶倭婦生子森。芝龍既貴,以厚幣迎歸。森在日本已七歲矣,及長,補南安學諸生。聿鍵稱號福州,芝龍引森入謁。聿鍵愛之,賜姓朱,改名成功,封忠孝伯。芝龍將降,成功沮之。芝龍叱曰:『稚子不知時勢。南京以天塹之隔,四鎮之雄,且不能拒敵,何況福建偏安一隅?倘爭衡失利,一旦搖尾乞憐,悔無及矣』。成功知芝龍意不可回,密告叔父鴻逵,與所善洪政、陳輝等收散卒入南澳。明年,貝勒博洛班師,以芝龍至京,詔隸漢軍正黃旗。芝龍子六,長即成功,次世忠、世恩、世應、世襲、世默,惟世忠從芝龍入京。鴻逵尋入據金門。

  南安山寇莊廷、張益攻縣城,知縣高翊文禦卻之。

  翊文由隨征知南安,能拊循百姓,有幹略,邑恃以安。

  冬十一月,汀州府知府李友蘭招撫寧化賊黃通,給通守備劄。

  友蘭親詣中沙招撫,與通盟,給以守備劄。通大賂友蘭,往來如平交,益無忌憚。更自出劄授千總。千總受劄,復買私劄送異鄉之豪而取償焉。自清流、歸化、泰寧、永安、沙縣諸村落,千總令旗往來如織。

  是年,江西賊犯光澤縣;知縣謝申之拒戰,不克。

  賊入杉關,光澤守將宵遁。賊遂逼城,申之率鄉兵拒戰於馬鞍亭,弗克。生員饒世湻死之。

  四年春正月,泰寧縣上高、永興二保民作亂。

  江西寇呂夢彪招誘之。

  二月,海寇鄭成功犯海澄縣。漳州副將王進率兵赴援。成功遁走。

  成功自南澳回泊鼓浪嶼,聞芝龍北上,乃入安平鎮,糾眾得數千人仍用隆武年號自稱招討大將軍是月結鄭彩兄弟及楊耿合兵,寇海澄縣。遣其將王來破九都學城。參將田爵焚橋而守。知縣吳治臣自府回,賊要殺之於漏仔州。進率兵赴援,夜由西門架棧飛縋入學城。賊熟睡,盡殲之。成功遁。

  故明魯王以海遣將陳國祚攻漳平縣。漳州千總王玉射殪之。

  三月,永興保賊丁朋、江胡等掠依口村。

  鄉民計覆其舟,賊溺死。

  夏四月,寧化土豪甯文龍襲賊黃通,斬之,並擒其弟允會。

  始文龍與通父同事,以兒子畜通。通貌寢,戚施文龍心輕之。及通兄弟作亂,勢每軋文龍上。及是,通從泉下里點甲至烏村返宿下埠,文龍襲通,斬之。闔城懽聲動地。自是諸鄉絕千總之跡矣。

  五月,江西賊程文興犯建寧縣。

  鄉寇黃金印、熊國弼、廖廷勳等導文興攻城。署縣事孫志儒率官民兵守禦。賊退屯水南。參將吳鎮、遊擊王用來援,賊乃去。

  六月,汀州知府李友蘭、總兵于永綬率兵至寧化縣,招撫長關賊黃通餘黨及清流賊余燦。

  參將吳鎮討永興保賊,弗克。

  私七月,故明將王祁率眾陷建寧府。

  祁,金壇人,逃古田山中為僧,借講經聚眾,從東溪來攻城。時鎮兵遠調,防守者少,城陷。祁挾故明廢宗鄖西王號召山寇,肆掠郡城,攻陷旁邑,惟浦城堅守得全。

  邵武賊樂升如等攻府城。

  升如與其黨官威揚、湯克纘、丁伯鞱、施子章等倡亂,結外寇攻城。參將魯雲龍焚東橋,設兵守之副將池鳳鳴、知府陳哲、知縣趙之璉協力堵禦,城賴以全。邵武副將池鳳鳴遣兵討永興保賊,不克。

  鳳鳴遣將黃鷂子協助吳鎮、王用剿賊。用大敗,鎮奔回。時泰寧典史王之輔通賊,為眾所殺。

  大田山賊林良陷縣城,知縣胡天湛被執,不屈,死之。

  順昌山賊楊日■〈火旬〉圍縣城。

  八月,邵武副將池鳳鳴率參將陳彪、魯雲龍大破鄉寇於三公橋。

  丁丑,泰寧縣永興保賊攻縣城,義民鄒應科、江良心、吳必勝擊走之。辛卯,賊首呂夢彪伏誅。

  時逆僧海月教賊造雲梯、呂公車四面攻城。應科募人縋城豎椿礙其輪,以火藥焚之。良心、必勝輩出東、西兩門奮擊。夢彪奔還永興。江西總兵金聲垣遣將郭天才率兵來援。天才沿途搜捕,擒夢彪,斬其首以獻。

  故明永寧王朱慈炎長子妃彭氏率眾犯歸化縣。

  妃自江西破,寓汀州,匿永安、貢川間。有潰將范繼宸知而跡之,輸誠焉。鄉諸無賴遂密迎妃,以繼宸掌兵事,楊禾兄弟為前鋒,聚眾數百人,妃自督之,據九龍砦。尋攻歸化縣,敗奔洋源。

  漳平賊陳大袞攻縣城,守將張奇、盧泗、顧雍擊破之。

  海寇鄭成功犯泉州府,提督趙國祚拒戰不利,成功遂圍城,分兵襲破溜石寨。參將解應隆死之。

  是時廈門為鄭彩及弟聯所據。魯王以海復遣別將周鶴芝、周瑞、張名振、阮進分據海壇等島,而銅山則朱壽據之,南澳則陳豹據之。成功與叔鴻逵所據者惟金門及安平鎮耳。鴻逵使人告成功曰:『安平彈丸地,無長江險要可恃,倘官軍擁大隊而來,何以待之?當取泉州作安身計』。成功然之。及是,會鴻逵列營於桃花山。故明都御史南安沈佺期、光祿寺卿晉江林橋升、兵科給事中郭符甲、監紀推官諸葛斌等相無起兵應之。國祚素輕成功,率驍騎出城,直衝賊壘。自辰至午,戰未決。

  鴻逵遣黨林順夾攻官軍。官軍潰。國祚退入城,登陴固守。成功每攻城,輒為溜石寨參將解應龍所救。成功謂鴻逵曰:『應龍在溜石作犄角勢,叔父可督兵攻城;應龍來援,姪遣林習山、杜輝襲其寨,而郭新、余寬伏中途,俟彼回救而邀之,必成擒矣』。鴻逵從之。應龍果來援。忽報賊攻寨甚急。應龍遽麾兵返,伏發戰死。溜石寨亦為輝所破。城內已故鄉紳郭必昌之子顯欲為成功內應,謀洩,國祚捕而戮之。顯母,故明閣臣黃景昉女也。國祚並系景昉等,防禁益嚴。成功督眾造雲梯環攻。國祚百計禦之,不得下。

  九月,漳州防守副將王進率兵援泉州;成功解圍,退回安平。

  進聞成功圍泉及破溜石寨,頓足曰:『城危矣,吾當往救』。總兵楊佐以未奉總督令沮之。進曰:『賊今從中截隔,制府檄安能飛過?泉城破,吾城其能保乎』?遂率騎兵五百、步卒千人,分三隊,聲言大師合潮州兵數萬即日抵泉破賊,並搗其穴。進至大盈,偵知各處聯營不得前,夜由冷水井過河坑出南安,突至泉州城下,與賊將洪政戰。政敗,鴻逵、成功亦退安平。進恐成功趨漳州,即辭國祚歸。已而成功聞進僅以千五百人解圍,甚悔之,遣將伏青石宮以待,而進已過二日矣。

  南安賊莊廷、張益陷德化縣;知縣黃琮死之。

  賊毀文廟,割禾為糧。守將棄城遁,琮遂遇害。

  邵武鄉寇攻城,參將陳彪、魯雲龍、知縣趙之璉擊敗之。

  十一月,順昌縣城陷,知縣錢嘉倫、典史周世榜不屈,死之。

  山賊楊日■〈火旬〉自七月攻城,閱百餘日不下。是月十九夜,穴地而入,城遂陷。山賊曾唯攻陷大田縣。

  十二月,寇陷連城縣。

  漳浦土賊黃春犯縣城,遊擊唐欽明擊走之。

  江西瀘溪賊陷將樂縣,知縣錢楞、縣丞方抗長、文七寶等皆死之。

  故明德化王朱慈燀據延平將軍寨作亂,浙閩總督陳錦討平之。

  將軍寨勢巍峭,俯瞰諸邑,慈燀據其上。大兵屢攻不能克。錦命壘土高與寨等,乘以登陴,遂攻克之。

  是年,賊陷永春縣,知縣潘際昌、訓導胡萬鑑死之。

  賊矙邑無備,百道攻城。際昌、萬鑑激厲士民,登陴捍禦,凡百有餘日,食盡城陷,皆不屈死。

  五年春正月,故明魯王以海遣兵陷寧德縣。

  寧德自去秋八月被圍,至是食盡,知縣錢楷遣人捧假印出降,自以真印遁往福州。

  江西總兵金聲桓叛,遣偽將杜承芳等自新城入杉關,犯光澤縣;知縣林宸謨奉印迎降。

  建寧鄉寇攻縣,遊擊王用破走之。

  大兵復連城縣,執李士藻等磔之。

  詔安賊殺防將馬守惠,遂陷縣城。

  江西叛將郭天才等陷延平府,尋陷將樂縣。

  天才與金守貫等破延平府,殺諸生數十人,老幼千餘,劫婦女數千,焚將樂縣前鼓樓五經院四隅內外民居一空乃去。

  寧化賊羅廷復陷將樂縣,轉陷順昌縣。

  廷復後天才十三日而至,破將樂縣城,凡公署民居天才所焚未盡者,悉焚之。復陷順昌。已而屯淨安都,自相屠殺殆盡。

  二月,故明彭妃復率眾犯歸化縣,參將王夢煜邀擊之,獲彭妃。

  副將高守貴領兵至寧化詰責諸鄉起兵應妃者,焚延祥砦,釋楊禾兄弟不問。於是妃黨漸散,惟范繼宸及廖心明等從之。及是移營歸化雷澗,夢煜邀擊之,妃就擒,奉旨絞於汀州靈龜廟。妃死日,責數郡縣官,詞義慷慨。心明負妃子走石城,後不知所終。

  寧化妖賊賴子明作亂,副將高守貴擒誅之。

  寧化民邱民滋謀作亂,伏誅。

  故明太僕卿許祚昌圍漳浦,遊擊唐欽明禦卻之。

  大田賊曾省攻永春縣,千總鄭允志死之,署縣蕭良材遁。

  仙遊賊王士玉等攻縣城,知縣孫之屏擊卻之。

  海寇鄭成功犯同安縣,守將遊擊折光秋、協防遊擊廉郎、知縣張效齡同棄城遁。成功進攻泉州不下,遂圍南安縣。

  成功率偽將林習山、甘輝犯同安,光秋與郎禦之,戰於店頭山,守備王廷墜馬遇害,光秋即遽退入城。夜二鼓,開西門遁。百姓迎成功入據之,以進士葉翼雲為同安令,舉人陳鼎為教諭。先是故明大學士蘇觀生等以唐王聿鍵之弟聿鍵稱號廣州,改元紹武,遣其輔明侯林察禦桂王由榔於三水。及聿■〈金粵〉敗,察逃至同安見成功,備陳瞿式耕等擁立由榔始未。成功乃修表遣人從海道入廣稱賀,遵永歷年號。故明士大夫多從之。是月,成功攻泉州不下,遂圍南安。知縣高翊文撫輯民兵協力固守,五閱月不懈。

  夏四月,大兵克復建寧府,執王祁斬之。

  大兵至建寧府,豎柵掘塹困之,祁無措,令老稚誦摩訶般若波羅密七字,冀以解圍。是月初二日,祁於寧遠門關聖廟給散火藥,忽爐中火飛藥發,祁遍身焦爛。初四日昧爽,大兵入城。鄖西王為亂兵所殺,祁投眢井不死,撈出斬之。闔城男女自焚及投水火死者殆盡。

  泰寧武生江政作亂,攻縣城,參將魯雲龍擊敗之。

  按察使周亮工擊敗江西叛將熊再法、秦登虎兵於邵武城南,盡殲之。

  亮工陞福建按察使,未入境,聞邵武寇亂,遂由杉關入據光澤城守,破土寇李風毛,乃即邵武郡治蒞事。先是金聲桓遣將郭天才援閩,留部校熊再法、李登虎兵三千人屯邵武城南。時故明將揭重熙以萬餘人犯邵武境,再法、登虎欲與之同襲郡城,約丁丑夜三更舉事。亮工偵知之,戒守夜卒毋得擊三鼓,置酒與官弁飲城樓上,示弗備,密遣四將出城伏。及昧爽,官兵四集,再法、登虎倉皇迎戰,盡殲之。

  江西宜黃叛將歐陽芬襲建寧縣,遊擊王用擊走之。

  寧化淮土賊鄒革等攻縣城,副將高守貴禦卻之。

  先是有大和尚者,本故明江西宗室,隱其名竄龍上里大坑口,聚眾至數千人。華率其黨邱選與之合。守貴血戰守禦,募義勇斬選於雙圳上,賊始退。

  故明池州推官沈起津圍漳浦縣,遊擊唐欽明禦之。

  永春庠生楊為黻作亂,攻漳平縣,防將張奇、盧泗、顧雍皆戰死。

  為黻借名倡義,合賊林俊虎、皮鄭等數萬人攻漳平,屯於後葛。奇等攻其營,皆被殺。知縣戴真學密書請援,郡鎮遣將赫文與王玉、高樹標率兵救之,賊乃遁。

  閏四月戊戌,江西叛將杜承芳陷建寧縣,執知縣孫之儒以去。

  時標將劉鳳、劉龍為內應,縋賊上城,斬門而入。

  己未,杜承芳攻泰寧縣,參將魯雲龍擊敗之。

  五月,流寇犯汀州府,總兵于永綬、副將高守貴力禦之。

  江西賊揭昶由建寧縣犯寧化,副將高守貴擊走之。

  昶,重熙姪。

  連城賊犯龍巖縣,鎮標李芳率兵赴援,擊走之。

  六月,雲霄鎮守總兵王之鋼為潮寇所逼,退入漳浦縣,盤陀嶺以南悉為寇有。

  平和防將曾慶偽稱故明永寧王,據龍巖以叛。

  廣東賊王鎬等陷漳平縣,知縣戴真學死之。

  鎬等萬餘人攻逾月,乘夜襲城,真學勢不支,先刃其妻,己乃死之。教諭劉泰陽越城溺水死。防將陳治龍奔漳州,按律坐斬。

  叛將曾慶陷寧洋縣,囚知縣張天麒。

  江西叛將歐陽芬犯寧化縣,副將高守貴擊敗之。

  總兵王之綱與新任永春知縣葛廷襄復縣城。

  秋七月,浙閩總督陳錦與靖南將軍陳泰等分兵復長樂、連江二縣,遂破與化府,斬偽總兵顧世臣等十一人。故明大學士朱繼祚等死之。進軍泉州,復同安縣。

  楊耿等皆遁入海。先是鄭成功陷同安,以偽將邱縉、林壯猷、金裕守之。至是大軍抵泉,陣斬縉、裕及壯猷,遂復同安。邑中黃姓有與成功家聯姻者,軍門疑皆賊黨,將置諸法。知縣高翊文辨其冤,乃止。

  八月丁酉,副將賀國相、邵武知縣趙之璉率兵復建寧縣。

  大田賊曾省復陷永春縣。

  廣東流寇犯永定、上杭、清流、歸化諸縣。

  有粵寇張、黃二黨由永定、上杭趨歸化。又有遊僧偽稱隆武,亦聚眾數百人。張黃二賊應之。歸化堅壁以老之,乃去。至永安,誘而殲之,無孑遺。張、黃二賊獨疑不入城,宵遁返粵。

  冬十月,廣東大埔賊江龍犯永定縣,知縣趙廷標擊走之。

  十一月,故明浙江巡撫盧若騰等攻漳浦縣,參將陸大勳戰死,總兵楊佐等率師擊敗之。

  若騰與邱建曾合平和賊萬禮等攻漳浦,大勳戰歿。佐與參將魏標、守將馮應第再戰,擒建曾,斬之。若騰遂遁。

  副將馬夢龍、永春知縣李丕隆討賊曾省,平之。

  省就巡按周亮工撫。

  寧化賊鄒華、廖心明等犯縣境,總兵王之綱擊走之。

  華、心明突至和尚石,千總夏有才、張易將為內應,知縣鄒鍾秀覺之,激厲本邑義勇,相持十有八日,綱遣鐵騎千餘擊走之。

  是年,總兵馬得功平德化賊餘黨,千總王世爵戰死。

  光澤縣山寇攻城,焚學宮。

  六年春正月,總督陳錦遣總兵張應夢、馬得功等復閩清、羅源、永福諸縣。

  平三十餘寨。時故明魯王以海所陷府縣皆復,惟寧德、福安二縣未破。

  副將王信復龍巖縣,叛將曾慶等遁。

  副將王邦俊復漳平、寧洋二縣。

  江西潰兵犯寧化縣,攻城不下,尋遁去。

  郭天才死,兵無所歸,以鈔掠為事。是月,有二遊騎先至寧化境,鄉民執而殺之。潰兵遂大集城下。二十二日,飛梯薄北城,城幾陷,遊擊龍得雲以竹笪裹草燃火擲下,箭砲繼之。貢生雷動化募死士數十人,搬石滾木佐之,勢稍定。四鼓,大雨如注,賊不得逞,拔營去。

  三月,漳浦守備王起俸叛降海寇鄭成功。

  成功將寇漳浦,起俸約為內應,謀洩,走銅山投成功。起俸本西人,教賊騎射,割馬首者同首功;成功甚任之。

  都督張承恩率師復寧德縣。

  夏四月,總督陳錦遣兵克復福安縣。

  江西賊曹大鎬等犯建寧縣東鄉,參將魯雲龍率兵追走之。

  大鎬與張自盛、洪國玉、李安民皆金聲桓裨將。聲桓敗,大鎬等各擁潰兵剽掠,時

  稱為四營兵。

  五月,江西賊張自盛率眾入杉關。

  自盛綽號老虎,有眾數萬。故明福寧知州揭重熙亦入其軍。四營中自盛尤暴橫。

  秋七月,漳浦佛潭橋賊楊學皋據新亭,總兵楊佐攻之,不克。

  九月,邵武賊官威揚擄七臺山,副將池鳳鳴發兵圍之,威楊逸去。

  江西賊陷延平府,總督陳錦遣副將馬夢龍率兵剿之,復其城,斬偽新建王朱由柍等。

  由柍自北京陷後,以恢復為名,是年四月入閩境,陷尤溪、大田,進破延平。夢龍擒斬之,復一府、二縣。

  冬十月,廣東賊犯龍巖縣,副將王信擊敗之。

  十一月,海寇鄭成功陷雲霄鎮,守將張國柱死之。

  十二月,寧化千總白慶祿連破長關、吳坊、張家坑諸賊巢,賊首張簡遁走。

  簡旋為李嘉采殺於竹篙嶺。

  是年,永春民林日勝作亂。

  日勝據蓬壺山攻馬跳寨,義民康允臣聯絡十八寨練總禦之。

  永定縣民蘇榮、李天成作亂。

  七年春,提督楊名高、總兵王之綱剿擊江西四營賊,獲張自盛,四營賊潰,遂入建寧縣。

  四營兵屯邵武、和平山中,乏食,所政城堡多不下,遂為官軍所敗。自盛所部稱能戰,官軍頗憚之,至是被獲。

  夏五月,總兵王邦俊襲漳浦賊楊學皋,大破之,學皋降。

  六月,寧化淮土賊鄒華伏誅。

  華入郡投誠,總兵王之綱納之。華歸淮土,仍用兵自衛。鄉民劉建中等伏甲壁中,置酒款華,就席斬之。

  秋七月,總兵王邦俊克復雲霄鎮,斬偽將柯宸樞。

  鄭成功令宸樞屯盤陀嶺,而自往揭陽攻蘇利。邦俊至,宸樞扼險拒守,官兵不得進。邦俊乃以騎兵往來誘敵,別令一軍從小路度嶺,合圍殲之,宸樞死砲矢中,遂復雲霄鎮。

  八月,海寇鄭成功襲殺鄭聯,並其軍,遂據廈門。

  先是,鄭彩隨故明魯王以海出攻諸縣,留聯守廈門。彩將行,戒聯曰:『國姓航船來往,宜謹防之』。成功賜姓朱,故當時目為國姓。成功叔芝鵬至自潮陽,勸成功取廈門為家。成功然之。乃自揭陽揚帆抵廈門,入謁,謂聯曰:『師徒屢敗,願兄以一旅相助』。聯諾之。成功見聯不為備,邀聯同飲於虎坑巖。夜歸,至半山塘,成功密令杜輝等剚殺之,匿其首,詭為盜持去者。成功勒兵入城,佯痛哭,督兵守聯宅門。於是聯所部悉歸成功,可四萬餘人,閩安、南澳、銅山諸島咸聽約束焉。彩見魯王以海事勢窮蹙,己託故歸,舟將至廈門,得報不敢入港。成功遣偽將洪政以書來迎。彩嘆曰:『吾老矣!睹諸子弟能繼志者惟大木耳,吾當解全師付之』。大木,成功字也。及相見,成功見彩無猜忌,待之甚厚。彩後數年死。

  冬十月,寧化賊甯文龍誘殺參將魯雲龍。

  雲龍,金溪人,順治四年以參蔣協防邵武,素桀驁凌府鎮,然驍勇善戰,有靖寇功。嘗乘醉殺諸生袁鍠、副將池鳳鳴戮其部曲以謝諸生。至是,由泰寧移駐建寧縣。甯文龍居寧化半寮,與建寧接壤。雲龍脅其助餉,常虐使之。文龍使人詭齎金幣,誘雲龍詣寨受降,伏兵殺之。

  十二月,江西四營賊犯寧化縣烏村。

  四營賊自邵武敗後離析,其黨分路剽掠。有林珍、黃徽印者,除日忽從泉上蓮花頂入烏村。烏村民悉竄入倒虎巖。賊分圍兩洞口,束草爇者投之洞中,山石爆烈,人畜燼者以千計,火三日不絕,諸村蕭然無人跡。總兵王之綱駐邑中,坐視其亂,按兵不發。

  是年,將樂賊吳賽娘作亂。

  賽娘本順昌人,僑寓將樂,興白蓮教惑眾,用吳大娘、楊孝郎等為羽翼,結營仙人堂,築七十二寨,其黨積歲滿,萬劫掠延、汀、邵三府。

  八年春二月,提督馬得功襲廈門,克之;尋復為海寇鄭成功所陷。

  巡撫張學聖按泉,偵知鄭成功在潮州,遣得功乘虛襲廈門。故明唐王事鍵、大學士曾櫻在島上,家人請遁,櫻曰:『吾今日猶得正命清波也』。自經死。已而鄭鴻遣將施琅等圍得功,戰少卻,欲退,不得渡。遣人見鴻逵曰:『公等眷皆在安平,脫得功不出,恐不利公家』。鴻逵以左軍都督守采石磯日,得功為其標下守備,頗以舊識故逸之。比成功回島,而得功已去兩日矣。成功大憤,令各偽將不許赴鴻逵所。鴻逵悉,謝兵政不與,退居白沙。琅,南安人,號知兵,成功委以教練士卒。有標將曾德犯法,逃成功所,琅擒治之。成功馳令勿殺,琅已斬德。成功怒,捕琅急。琅夜叩所部蘇茂門。茂匿之。成功殺琅父及其弟顯、貴。茂乃以小舟密渡琅入安平,依鄭芝豹。芝豹故與琅善,察成功終無宥琅意,縱使去。琅後詣官軍降。總兵王之綱率兵剿寧化半寮賊甯文龍,無功而返。

  之綱調集邵武諸路兵圍剿文龍。文龍窘,潰圍從間道走。遊擊龍得雲追之,迷道不可跡而返。之綱大兵駐張坊等處,凡附近半寮四、五十里內居民避亂山砦者,皆指為賊,發兵圍之,所破山砦十七,閱兩月而後班師。

  夏五月,海寇鄭成功入浮宮港,掠峨山。總兵王邦俊兵至方田,戰不利。賊薄海澄縣,三日始去。

  秋九月,江西叛將耿虎犯邵武府,右布政攝建南道周亮工撫降之。

  冬十月,總兵王之綱復率兵剿甯文龍,文龍遁走。

  大兵退,文龍復返其居,修怨於黃氏。乃招集林珍、黃徽印、吳一星諸寇為助,欲與黃氏決死戰。之綱遣副將高守貴剿賊,追至常坪龍西山。一星兵卒皆上下崖壁如猿猱,飛彈雨注,官兵不敢逼而返。之綱駐水西。惟黃氏所嚮導周回六十七里,無一椽可保、一婦獲免者。值永安有警,署左布政周亮工調汀將救護,之綱乃去,而文龍亦遁,不知所之。一星即吳細娘,順昌人,聚眾二百餘人,往來將樂、歸化界,不擾平民,耑報私怨;其御卒頗嚴,屢以寡挫眾。官軍憚之。後為其黨林冀陽所賣,誘降伏誅。

  十一月,提督楊名高擊海寇鄭成功於小盈嶺,大敗而還。

  成功復攻漳浦,總兵王邦俊赴援,失利。名高自統步騎四千進剿。成功伏於小盈嶺之左右。方交鋒,伏發,名高首尾受敵,官軍死無數。名高退回泉州。

  海寇鄭成功陷雲霄鎮,參將包泰興死之,遂陷詔安、平和二縣。

  十二月,海寇鄭成功犯漳浦縣,守將陳堯策、楊世德以城叛降於成功。

  賊囚知縣范進,焚掠四郊。偽參軍潘庚鍾沿門索餉,酷刑拷勒,比之前明倭尤兩寇為烈云。

  九年春正月,海寇鄭成功犯海澄縣,守將赫文興以城叛降於成功;知縣甘體垣不屈死之。

  文興遣子密約成功入寇,已為內應。成功乘潮漲航船直抵中權關,文興開門納之。體垣不屈,成功沈諸海。

  二月,海寇鄭成功圍長泰縣,知縣傅永吉中砲死。

  成功遣偽將甘輝先行。副將王進遇輝於北溪。輝,海澄人,足■〈輕上足下〉,以驍勇聞。進久欲決雌雄。乃各以匹馬相當,自已至午,縱橫跌宕,觀者竦躍以為神亭之師。既而兩家兵至,乃解。先是,崇禎末知縣郁文初製佛郎機百子銃備禦,器械甚夥。成功大隊至,永吉悉發以擊賊,賊死傷殆半。乃復益兵運大砲攻城,塌城二十餘丈。永吉與進等親當其鋒,且戰且築,永吉中砲死。

  三月,總督陳錦率師援長泰,賊解圍,移屯柳營江。錦進戰失利,退至同安,為家奴李忠所刺。

  錦駐師牛蹄山,相距五里。提標右營遊擊張玉告錦曰:『鄭成功多詭計,未可陡進,宜遣人密通漳浦鎮,調一旅由長泰小路出,從中衝突,方能取勝』。錦不聽,督兵直逼賊營。成功選銳卒四面合擊,官軍大潰,錦退劄同安之鳳尾山。有門子李忠者,善伺錦意旨,錦信之。忠實陰通成功。夜入臥內刺之,取其首,並竊令箭馳去,稱有軍機密令,無敢詰者。奔投成功。成功惡忠戕主,賞甚薄。歲餘,以他事斬之。

  又臺灣事略云:錦敗,羞憤殊甚。偶食不如意,大鞭撻其奴庫根成棟。庫根成棟恨,夜刺錦,以其首奔獻成功。與志異。

  長泰守將李青棄城遁,城遂陷。

  青聞錦被刺,棄城遁。成功擁眾人城。王進等率百騎從城西門出走郡城。成功遣將分徇各縣,上中下為餉額,拷勒甚酷。

  夏四月,海寇鄭成功圍漳州。五月,浙江金衢鎮總兵馬逢知率師來援。

  逢知舊名進寶,驍健善戰,時號金衢馬。成功戒諸將勿戰,縱之入城,乃圍之。度城中多添人馬,糧必乏,外調既遲,可困而破也。逢知養銳數日,開東門出戰。成功遣別將迎敵,自領甘輝等四面雲梯臨城。逢知棄陣回衛城池。成功橫衝之,官軍死傷甚多。逢知遂與王邦俊等嬰城守。成功百計攻之,不能下。

  延平副將張天祿剿漳湖坂諸寨賊,悉平之,獲賊首黃雲紀等。

  雲紀本郡人,與陳統、陳三、周章仔、丁三、丁五等據漳潮坂為亂數年,民甚苦之。至是天祿發兵擒雲紀等,寇平。

  江西四營賊犯寧化縣。

  建陽妖僧陳德容作亂。

  德容擁千人,由建陽入甌寧界,焚民屋,掠男婦拷餉,所過村落為墟。

  秋七月,江西四營賊由寧化犯建寧縣。

  時邑有重兵,里中告急皆不應。及賊退後五日,典史倪拱宸始出勘,里中虛無人。次日,惟請各砦嚴催征而已。賊復入建寧縣,掠軍口。

  八月海寇鄭成功築鎮門堤,決水灌泉州城;堤不成,乃罷。

  時城中斗米五十金,皮紙樹葉,拾取殆盡,餓殍充塞街巷。客主之兵既眾,倉庫莫給,遂奪民食,民至不敢舉火。有一家預將米舂粉成塊曬乾,塗以泥,夜深邏卒過後,私以一塊煮爛如糊食之,得保。又有士人素慷慨,一慟而絕。鄰舍兒竊煮噉之,見腸中纍纍皆故紙。字畫隱然可辨。鄰舍兒亦廢箸自經。

  都統金礪師至福州,會總督劉清泰統滿漢兵援漳州。至龍江,遇偽將周全斌等,擊敗之。鄭成功解漳州圍,退屯古縣。

  礪至同安,分一軍別由小路出長泰,自統大隊抵漳州。成功遣全斌等禦官軍,遇於龍江之東。騎兵直衝其陣,箭如雨下。全斌方酣戰,而別將渡長泰者已以小船鈔出江東矣。斌驚失措,急退,陣亂,橋關悉為官軍所奪。成功乃撤圍退屯古縣。礪入城,見萬家門戶洞開,落落如遊墟墓,殘黎數百人,皆骨立氣息僅屬,言雖悲不能下一淚。署道周亮工運米煮粥,民餓有下嚥立斃者。亮工收瘞骸骨,合七十三萬餘落井及自理者不與焉。

  冬十月,都統金礪大破成功於古縣。

  礪休軍數日,與馬逢知、王邦俊進剿古縣。值西北風大作,賊發火箭、火砲皆反風自焚。我兵乘煙衝突,賊大潰,陣斬偽將黃山、陳俸、廖敬、郭廷、洪承寵,皆巨魁也。成功遁入海澄。

  副將王進克復漳浦縣,平和、詔安賊皆棄城遁。

  十年夏五月,都統金蠣率兵攻海澄,不克。

  初,鄭成功就天妃宮築將臺,礪率步騎數萬連營,與天妃宮相對。成功令偽將王秀奇、郝文興、陳堯策守鎮遠寨,廿輝、黃廷守關帝廟木柵,而自登將臺督戰。礪望見成功在臺上張蓋指揮,令眾砲俱攻將臺。偽將甘輝急翼成功下臺,甫離數武,而臺碎矣。礪每攻城,輒為鎮遠寨賊所援。乃麾兵攻寨。秀奇等死拒之。成功乘夜開地道置砲。天未明,礪選精勇二隊填河而登。賊發地砲,士卒死者無數。礪乃退還漳州。成功增築海澄城,置大小砲三十餘號,積糧草,儲軍器,為持久計。

  秋八月、仙遊縣民郭爾隆作亂。

  爾隆,邑西鄉人,後從海上投誠,授官。

  建寧縣姜聚導江西宜黃賊攻馬尾砦,遂掠開山堡,知縣溫光涵率鄉勇追卻之。

  冬十月,寧化撫賊黃允會復作亂。

  初,總兵王振宇以允會為標官。允會怙惡不悛,佯言弛舊約、復舊桶,與城中大戶議和,賺田主四十人至中沙,悉擒以歸,勒贖貲產巨萬,殺諸生賴朝會,以其為邑謀主也。

  十一月,海寇犯莆田縣。

  十二月,龍巖土寇鄧和尚作亂,知縣王有容督兵擊走之。

  鄧和尚破蘇坂,據其寨。有容請兵於汀州,總兵王振宇督防鄉勇同剿之,賊棄寨遁。

  將樂賊楊成洪等伏誅。

  成洪,邑會石村諸生也,少好劍俠,趫捷驍勇,假剿賊名團練鄉勇,蹂躪四鄉;城中人半為間諜。至是,延、建、邵三府官兵會剿,殲成洪,並擒賊首楊君贊、廖仲珍等十餘人。

  十一年春正月,成功遣偽將分犯沿海諸縣索餉。

  時有招撫之議,成功乘間遣其黨分散各邑沿鄉派餉。有偽鎮黃愷者、精心計,成功用為督餉官,與叛將王愛民、洪習山入永春派餉。攻破八坑寨,男女屠殺無遺。知縣王洪瞻躬自往省請援,至與化而縣城又陷矣。賊聞大兵且至,剗平城垣而去。洪瞻歸,乃鳩工再築縣城,復其舊。愷後回廈門,成功聞其所至茶毒,收斬之。

  夏六月,鄭芝龍以書諭成功歸款,成功不從。

  先是芝龍請留弟芝豹守祖父墓,母妾及諸子入京,並請改隸鑲紅旗漢軍。詔允所請。至是命芝龍書諭成功,許赦罪授官,並聽駐原地方防剿浙、閩、廣東海寇,管理往來洋船。詔封芝龍同安侯、成功海澄伯、鴻逵奉化伯,授芝豹左都督,使至閩。惟芝豹同嫡母顏氏入京,成功不受封,掠如故。

  秋九月,延平府守備柴自新討將樂賊吳賽娘,斬之。

  冬十月,邵武麻布賊犯建寧縣,防將蕭永芳、千總孔應賢追之,賊乃降。

  賊以麻布為旗,故名。

  十二月,成功陷漳州,諸屬縣悉叛。

  先是千總劉國軒潛通成功。是月初一夜,偽將甘輝、洪旭等直至南門,國軒開城納之。總兵張世耀、知府房星華、龍溪知縣周瓊等皆降,諸縣悉附成功。於是分所部為七十二鎮,偽設六官理事,假故明桂王由榔號便宜封拜。

  寧化僧善度作亂,知縣李可僑誘執之,率兵圍臨田寺土堡,諸僧皆逸去。

  自僧即登為黃通偽千總後,僧徒以劫掠為事,善度實贊其惡。即登既誅,善度招納亡命,掠黎坊民,殺數命。可僑揭於總鎮,誘善度投誠而繫諸獄,發兵攻其土堡,豎木城圍之,僧徒潛遁;其老弱火堡屋自焚死,善度斃於獄。

  十二年春正月,成功遣偽將甘輝等陷仙遊縣,知縣陳有虞、典史沈顯卿、遊擊王家楨死之。進玫興化府,越日去。

  成功遣甘輝等率兵索餉,有虞不許,輝等遂圍城。東門外有三官堂頗寬廣,賊乘城濠涸,暗於堂內開掘地道,埋滾地砲發之,城遂陷,大肆屠戮,血流有聲。輝等挈邑紳唐顯悅全家入廈門。顯悅,芝龍姻也。

  三月,漳平知縣師若瑋棄城遁。

  詔遣定遠大將軍世子濟度率師入閩,討鄭成功。

  偽將黃萬陷詔安溪南堡。

  夏六月,成功奔還廈門,墮漳州及漳浦、南靖、長泰、平和、詔安各縣城。

  先是芝龍置第於安平鎮,開通海道,直至臥內,亭榭樓臺甲天下。至是成功聞大兵將至,盡毀居第鎮城,先將家眷移送金門,復墮諸屬縣城,惟存海澄一縣,以偽將郝文興守之。自歛眾回廈門。文興尋死,以王秀奇代之。

  冬十月,寧化賊黃允會伏誅。

  允會既為標官,益橫恣。生員巫建勳索租巫坊,允會所部卒殺之而劫其租。府縣置不問,列罪款呈於南贛巡撫宜永貴。永貴密行巡道鬱之章。知府涂應泰遣人誘致允會入上杭,郁之章椎牛置酒,置之於轅門,允會率親兵百五十人垂櫜而入,悉擒斬之。

  定遠大將軍世子濟度同浙閩總督李率泰統大軍至泉州,修復漳州及諸縣城池。

  先是鄭成功略泉州屬邑,泉州副將韓尚亮堅守不下,世子濟度大獎之,擢海壇總兵。

  建寧縣黃坑賊黃黑作亂,遊擊余寧、徐登督兵討擒之。

  是年,山寇鄭鵬陷寧洋縣,知縣曹耿源撫降之。

  建安縣南雅口民張建作亂。

  十三年春三月,官軍自泉州出攻廈門,為暴風所阻;分兵攻金門白沙寨,弗克。

  夏六月,成功偽將黃梧、蘇明以海澄來降。

  梧,平和人,與明俱為鄭成功部將。梧偕蘇茂陷揭陽,為廣東平南王尚可喜所敗,成功斬茂,罰梧鎧甲五百領,令代王秀奇守海澄。梧以茂故,懼不自保。約明同內附。明,茂族弟也。總督李率泰遣提督馬得功往受降。賊將甘輝等率眾至,而得功已先入海澄矣。輝等遂取五都土城糧糗以去。世子濟度大喜,具奏,詔封梧為海澄公,駐漳州。授明哆李機昂邦內大臣。梧乃斬成功所置五官商之為民害者。成功既失險要,又喪軍實,漳民稍得息肩。

  秋七月,建寧府千總董世滿作亂,兵備道李元萃撫平之。

  寇犯寧化歸化二縣。

  賊數百無主名,蹂躪歸寧界內,月餘乃撤兵。

  山賊林日勝作亂,安溪義士李日燝擊走之。

  先是日勝納款於鄭成功,偽授伯爵,據帽頂山,四出劫掠。日燝季弟日熺嘗捕之,賊以為憾,夜掩李家堡劫老稚十二人以去。日燝在福州,聞難奔歸,乃練家僮並傭食者纔百人,欲攻賊,未得窽要。有僧銳峰者與日燝善,四月十九夜大雨,銳峰使其徒悔曇導日燝從山後削土級緣蘿而登。天微明,抵賊巢。先至僅二十八人,乃吹蠃大呼。賊睡夢中驚起,又霧厚不辨眾寡,狼倉奔保旁山別寨,隊崖死者無算。日燝奪日熺及從子,餘猶被縶他寨。日勝合賊黨萬餘晝夜攻奪故壘。日燝用百人者據其阻與之戰,無不摧者。歷七十餘日,賊散亡略盡,十口次第拔歸。日勝勢蹙至漳州歸誠,後絫官總兵。

  八月,寧化賊黃素禾逃赴贛州投誠。

  素禾,允會弟也。允會既誅,素禾等仍據留豬坑為虐。把總鄒勝、高耀於正月十四日雪夜搗其穴,擒黃赤、黃沙禾誅之。素禾亡入廣東,至贛州投誠;命以守備銜管事。

  鄭成功陷閩安鎮,遂圍福州。巡撫宜永貴同前布政使周亮工禦敗之。成功退屯閩安鎮。

  成功以世子濟度及總督李率泰駐師泉州,度省城必虛,令偽將甘輝等率舟六十艘,乘南風直抵閩安鎮。守將遁走。成功自領大隊舟師繼至,入據南臺橋,圍福州,東扼烏龍江,北扼連江嶺,以禦漳泉及溫臺援兵,西守黃塘、水口,阻截延建上遊糧米。惟南面近海不為備。時城中兵共百餘,永貴以病癭請解任,代未至,力疾登陴,率布政使王顯祚、按察使鄭廷魁、知府彭六翮、駐防佐領焦贊三格等分門守禦。然城大兵寡,防不能周。會紳衿按戶揀選壯丁,以助官軍。令有馬者伏城外,數易衣幟,更番出入。賊驟至,未知虛實。惟拆毀東南一帶房屋,樹柵為久困計。後復築砲臺與烏樓相對。成功每攻城,倚雲梯,輒為烏樓橫砲所擊。乃先悉眾奪烏樓。城中見烏樓破,人心愈惶。參將張國威言於永貴曰:『原布政周亮工、副將王進緣事聽勘在獄,非出此二人圍不解』。永貴疑弗敢任。國威願以全家保之,乃允。亮工至城上望賊壘,退謂永貴曰:『烏樓雖為所奪,料賊一時未敢臨城。南角一面,賊防備稍疏,俟其勢稍懈,合王進潛引軍過鼓山後轉出六通橋衝擊南臺諸舟,復以一軍伏南門,一軍伏北門,進至伏乃起。彼自風鶴,破之必矣』。永貴以為然。是月十六夜三鼓,進等領兵開水部門出,如亮工策。賊諸營不知兵從何來,倉皇奔竄,相爭下船,乘潮而去,殺傷及溺死者無數,旗幟器械棄滿山野。成功出札閩安,築寨據險,並築羅星塔土城以為後圖。先是,永貴以蠟書報世子濟度及總督李率泰,請回師救援·為賊所阻,逾月乃達。世子濟度遣梅勒章京阿格商領驍騎援福州,別令馬得功由雲霄八尺門渡江襲取銅山。偽將郭華棟據險阻攻,官軍不得渡。得功乃還,徑由永福山路入侯官境。值進等出兵,得功從西門夾擊之,圍始解。

  冬十月,寧化妖賊賴子明妻張氏、王氏作亂。總兵王振宇率兵擒斬之。

  子明,戊子間倡亂伏誅。至是,其妻在董家嶺倡腰條教。豕肉取其腰身一截,餘棄不食。誦妖經,結壇盟燭拜斗。愚民信之,眾至數百人。及振宇發兵薄砦,愚民星竄,遂縛兩婦戮之。

  世子濟度自泉州班師。

  十二月,鄭成功犯羅源、寧德等縣。梅勒章京阿格商率師赴援。成功奔回廈門。阿格商遇偽將甘輝於護國嶺,遇伏死之。

  成功慮總督李率泰襲廈門,棄寧德諸縣不攻,自以舟師航海歸廈門。留甘輝在後運載糧米。阿格商兵至護國嶺,輝尚未下舟,遂屯營進戰。輝佯敗以誘之。阿格商乘勢窮追,裨將柯如良驟騎而呼曰:『賊賣陣,當歛軍勿前』。阿格商不聽。賊伏起,輝從高馳下,遂遇害。

  是年,寧洋賊林勝等作亂,知縣蕭亮率兵撫之。

  十四年春三月,偽將何傅等連犯侯官、古田、閩清、建安、甌寧諸縣。巡撫劉漢祚遣官招諭之,傅等皆降。

  偽都督何傅、鄭飛熊、偽將軍林文隆皆繳偽印,率所部七百餘人來降。

  秋七月,鄭成功犯莆田縣。

  成功決計北犯江南,沿海而上,泊舟三江口,遂眾康登岸,屯黃石,令偽將甘輝札涵江,勒各鄉助餉。

  九月,永春賊林忠陷縣城,總督李率泰遣兵剿之,忠降。

  冬十月,總督李率泰遣兵克復閩安鎮。

  先是鄭成功以偽將黃廷等守閩安鎮。是秋成功自狼崎揚帆至鎮,出溫臺,召廷同行。令陳斌、盧謙等代廷守寨。初,黃梧薦施琅智勇可用,率奏擢琅副將。至是,琅遣人招斌,率盧謙等薙髮投誠。

  永定金豐里民羅郎子、溫丹初作亂,巡道衛紹芳擒誅之。

  撫寇鄭鵬、鄭鵠復叛,寧洋知縣蕭亮剿平之。

  將樂賊楊三、楊泰作亂順昌,駐防千總朱有功、將樂駐防把總樂燦會兵擒斬之。

  三、泰皆成洪弟。

  總督李率泰遣官招諭建陽賊陳德容,降之。

  建安賊張建伏誅。

  巡道李元萃單騎入賊壘,諭以順逆,建遂投誠。已而復叛,元萃密計援鄉人斬之,四境始寧。

  十五年春正月,鄭成功遣偽將萬禮陷詔安縣。

  總督李率泰招降海寇偽都督唐邦傑、偽副將林翀、葉祿等。

  率泰疏言:捕剿鄭逆,宜離其黨,以撫佐剿。於是遣人四出招諭,邦傑等乃降。

  三月,山賊掠平和縣琯溪,署縣事陳堯先遇諸塗,死之。

  秋九月,降賊陳斌、盧謙復叛,據羅星塔;總督李率泰遣舟師圍之。謙、斌降,俱斬於市。

  是年,龍巖賊季月高作亂,德化奸民許子敬糾眾應之。

  子敬本德化富家兒,慕其時之以招撫得官者,遂糾眾交通月高劫永春東厝寨。

  壽寧縣山寇王撈天等作亂。

  寧洋賊黃鄒、張耀華作亂,知縣蕭亮誘鄒擒斬之,耀華乃降。

  十六年春正月,永春知縣何之郁率兵擊賊月高、許子敬,敗之;月高、子敬走入德化。

  夏四月,官軍剿海澄小東山賊,克之。

  秋九月,鄭成功自江南逃回廈門。

  成功犯江南,大敗,精銳喪盡,乃勒沿海居民為寇。

  是年,廣東饒平總兵吳六奇率師剿詔安賊江警庸等,平之。

  警庸等嘯聚詔安,密結鄭成功入寇,將為內應。知縣歐陽明憲知其謀。適六奇奉調至漳,明憲以告六奇,遂討平之。尋剿烏山賊巢,擒其首蔡四。

  寧洋民吳元英等作亂,知縣蕭亮剿平之。

  十七年夏四月,建寧縣把總劉得動作亂,殺知縣溫光涵。

  五月,將軍達素、總督李率泰、提督馬得功、海澄公黃梧會兵進剿廈門,不克。

  素等分滿漢官軍大船出漳州港,小船出同安港,檄廣東饒平總兵吳六奇及投誠總兵碣石蘇利、南洋許龍等同會島上。成功以偽將王秀奇等守高崎,遏同安兵,偽左鎮黃安等出梧州,遏廣東兵,自勒諸部扼海門,令偽五府陳堯莢傳令諸將碇海中流,按軍不動。甲子旦,官軍乘風利直逼海門,陣斬偽閩安侯周瑞及堯莢。成功望見官軍雲至,顧問左右:『流平否』?對言『已平』。成功曰:『流平則潮轉,潮轉則風隨,發砲俾諸將起碇迎敵』。賊巨艦爭先橫擊,風吼濤立,官軍船多觸壞,眩暈不能戰,遂大潰。先是偽右武衛陳鵬密送款,約官軍渡五通江襲廈門。率泰令總兵施琅駕船應之。先鋒官軍恃有約,未至岸爭先下。鵬所部陳蟒不與謀,見官軍參至,大駭曰:『此急矣!當決一死戰』。麾其屬進擊。官軍退陷淤淖死者十之七八。蘇利等舟至南澳,聞閩兵失利而還。

  秋七月,海寇犯莆田縣黃石等鄉,三日乃去。

  秋十月,寧化賊曾長等伏誅。

  十一月,興泉道胡昇猷偕提督馬得功督兵捕龍巖賊季月高、德化縣許子敬,斬之,餘黨悉伏誅。

  靖南王耿繼茂由廣東移鎮福建,都統宗室羅托為安南將軍督剿鄭成功。

  十八年春二月,興泉道胡升猷遣兵剿泉南賊柯瑞等,平之。

  夏四月,鄭成功攻臺灣赤嵌城,據之。

  臺灣久為和蘭所據,築二城:其渠揆一王所居曰王城,而酋長長貓難實丁守赤嵌。成功自江南敗後,每以廈門地狹為憂。適和蘭甲螺何斌以侵用揆一王庫銀懼,潛渡廈門見成功,言臺灣可取狀。諸偽將皆以險遠,議不決。成功銳意從斌言,留洪旭等佐子錦守廈門,捩舵束甲遂行。三月,泊澎溯。徇曰:『■〈目氐〉吾鷁首所向』。先是,和蘭沈壞夾板橋於鹿耳門以防外艘。比成功至,水驟漲丈餘,大小戰艦銜尾而進。成功引兵登岸攻赤嵌城,克之,而揆一王猶死守王城。成功乃築籧篨,環七鯤身以逼之。

  六月,鄭成功偽將蔡祿、郭義以銅山降;尋復為偽將黃廷等所陷。祿、義密送款於海澄公黃梧,以銅山降。已而成功遣黃廷、陳霸至,而祿、義已入八尺門矣。乃以偽將洪天祐、黃元相守之。

  秋八月,鄭成功攻臺灣和蘭王城不克,和蘭尋引去。

  和蘭揆一王盡出其眾,水攻赤嵌,陸攻鯤身。成功令黃安等禦之。和蘭大敗,仍退守王城。成功使人告之曰:『此地我先人故物,珍寶廳爾載歸,地仍歸我』。和蘭度力不敵,引去。成功乃以赤嵌城為承天府,設天興、萬年二縣,改和蘭王城為安平鎮;凡諸土番皆受約束。

  徙沿海居民於內地。

  築垣為界,撥兵戍守,有私出界者斬,寸板不許下水,以絕接濟。然守界兵頗橫恣,得賄仍從出入。有睚眥怨者,輒推出界牆外殺之,官不能問也。鄭成功聞令下,嘆曰:『使吾徇諸將意,不自斷東征,不得塊土,英雄無用武之地矣』!海澄公黃梧毀鄭成功祖墳。

  梧上言:『叛臣賊子誅及九族,況其祖乎?成功祖墓現在各處,宜一概毀掘,斷其命脈,則種類不待誅而自絕』。乃悉發鄭氏諸墳。明年,成功死,人皆以梧言為有徵。

  冬十月,鄭芝龍及子世恩、世蔭、世默等皆伏誅。

  先是,十二年正月,左都御史龔鼎孳疏劾芝龍蒙榮養者十年,而成功桀驁自若,家僕往來島上,書信頻通,子弄兵海壖,父高枕都下,釀禍之根,請早除之。而巡撫佟國器亦獲芝龍與成功私書,上之。詔革芝龍爵,下獄。其冬十二月,芝龍僕尹大器首其父子交通狀。敕芝龍自獄中以手書招成功,不降即夷其族。成功置若罔聞。十四年三月,海澄公黃梧具揭兵部,請速翦芝龍以絕盜根。詔流芝龍及其家屬於寧古塔。梧等謂不殺芝龍,成功之心不死,海上諸偽將投誠之意不決。總督李率泰以聞,且言芝龍不宜流徙寧古塔,恐其地近海,由此而遁,為患滋大。得旨嘉納。及是,芝龍及子孫十一人皆伏誅。

  寧洋賊黃盛車、鄭惟榮、李玉瑞作亂,知縣蕭亮剿平之。

  康熙元年春正月,海寇犯定海小埕,總督李率泰會靖南王耿繼茂遣兵擊走之。

  三月,南澳偽忠勇侯陳豹降。

  豹,成功姻也,自順治三年據南澳幾二十載,廣寇蘇利、許龍皆驍勇,獨畏豹。至是有譖豹於成功者,成功遣偽將周全斌圖之。豹奔廣東,諧平南王尚可喜投誠。

  夏五月,鄭成功死。

  初,成功為長子錦娶仙遊唐氏為婦,故明侍郎顯悅孫女也,性端靜,與錦不相得。錦弟裕有乳母陳氏,美而豔,錦悅而私焉。有娠,生男。錦詭報侍妾所出。成功治家嚴,諸為將無敢為成功言者。陳氏怙寵頗陵唐,唐不能堪,以告顯悅。顯悅貽書臺灣,責成功家教不謹。成功大怒,出令箭遣偽刑都事黃毓渡海至廈門斬錦及陳氏與所生子,並令錦母董氏自盡。洪旭、黃廷、陳輝、王秀奇接令大駭,謂毓曰:『主母、世子,其可殺乎?斬陳氏母子以復命可矣』。毓然之,持其首回報成功。成功不允,解所佩劍令毓至金門,偕鄭泰往。泰躊躇未行,毓先入廈門。錦因之。周全斌追陳豹,回師入謁錦。旭等疑其受成功案諭而來,啟錦並執全斌。成功聞廈門諸將拒命,恚甚,遂得疾,猶日強起登將臺持千里鏡望澎湖,久之乃下。逾數日,病益殆,命左右進酒,飲半酣,以兩手抓其面而死,年三十九。臺灣諸偽將推成功弟世襲護理,乃遣人至廈門報訃。

  六月靖南王耿繼茂、總督李率泰遣使至廈門招諭海寇鄭錦入降,錦不從。

  冬十一月,鄭錦自廈門入臺灣。

  錦釋周全斌為偽五軍都督,以陳永華為偽諮議參軍,帥師同往臺灣。永華,鼎子也。成功在日,嘗語錦曰:『吾遣永華以佐汝,汝其師事之』。故錦有是命。世襲私人蔡雲、張驥等勸偽將黃昭、蕭拱宸奉世襲以拒錦。錦船至,一條鞭下碇。明晨大霧晝冥,全斌急率兵登岸。陣甫定,昭聞水聲人語,首先督眾奮勇而前,連砍數人,錦眾潰,幾為所窘。全斌率左右數十人大呼禦之。昭中流矢死,其軍遂亂。忽而霧消,日已向午矣。錦入城,請世襲相見,抱而哭曰:『幾為奸人離間』!待之如初。收雲、驥等同拱宸斬之,餘置不問。眾大悅。

  二年夏六月,鄭錦殺其從伯父鄭泰。泰弟鳴駿、子纘緒及偽將陳輝等皆來降。

  初,錦搜黃昭營,得泰與昭交通書,秘之不以告人。及是,以舟師至廈門,泰稱病不出。錦詭言將盡載眷口過臺灣,鑄金廈總制印交泰。泰喜,往廈門見錦。錦置酒邀泰,甲擒而縊之。泰弟鳴駿率泰子纘緒、諸將陳輝等偽官一百三十餘員、兵一千六百人、家屬八百餘口奔泉州投誠。靖南王耿繼茂、總督李率泰奏授鳴駿遵義侯、纘緒慕恩伯,餘各授爵有差。

  冬十月,總督李率泰遣兵進剿建寧、延平、邵武三路山賊,獲逆渠王鐵佛斬之。

  靖南王耿繼茂、總督李率泰、海澄公黃梧、提督馬得功、施琅會兵討海寇鄭錦。錦遁走銅山。

  和蘭揆一王浪跡海上,聞鄭成功死,駕船入福州港,請於繼茂、率泰,願為先驅,引大軍攻平諸島。繼茂、率泰許之。簡投誠軍及和蘭船出泉州,得功出同安,梧、琅出漳州。鄭錦遣偽忠明伯周全斌等分部拒戰。癸丑,遇於金門烏沙港。時和蘭夾板船十餘,巋巨如山,泉舟三百邐迤而下。全斌以二十艨艟往來衝擊,和蘭砲無一中者。琅與梧乘潮落揮船而進。偽將黃廷守圭嶼,琅擊破之。梧遂乘勝奪廈門及金門,錦走銅山,全斌亦退保浯嶼。官軍墮兩島城,徙民於漳泉諸縣,墟其地。

  十二月,鄭錦犯雲霄鎮,總兵王進功擊敗之。

  是年,邵武東鄉賊李桂孫作亂,副將王詬誘擒之。

  三年春二月,總督李率泰遣兵擒寧化山賊錢禾,斬之。

  鄭錦偽將杜輝獻南澳,授左都督。

  夏五月,總督李率泰遣兵剿銅山,偽威遠將軍翁求多等降。鄭錦遁入臺灣。

  大兵至八尺門,求多率兵民六萬餘人納款。偽左都督周全斌、偽永安侯黃廷等皆降。率泰夜半渡海拔銅山,錦載其孥以數十艘遁入臺灣,大小庶事悉以委陳永華。永華儒雅不苛,臺人安之。

  閏六月,總督李率泰遣總兵李長榮等出洋剿賊,獲偽總兵張賢。

  秋七月十二日,詔授施琅靖海將軍,率投誠承恩伯周全斌等進剿臺灣。和蘭復以船至,約期攻澎湖。會阻風,不得進。

  冬十月丁卯,江西賊入建寧縣蟠湖隘,遊擊李化龍擊賊,戰敗死之。

  四年春,召靖海將軍施琅歸京師,移投誠兵將駐各省。

  詔福建總督李率泰遣員至臺灣諭降鄭錦。錦請稱臣入貢如朝鮮例。有旨弗許。

  時四海承平,廷議撤兵。率泰遣興化府知府慕天顏入臺灣招諭,錦不聽。陰遣人往來島上,諸沿海民互市,頗接濟為奸利。施琅密奏,若恣錦生聚,是養廱也,宜速剿。部議以風濤險,制勝難必,寢其事。

  是年,莆田巨盜范伯略等伏誅。

  伯略乘截界令下,歷年發掘界外前代公卿墳墓,攫取金寶,分巡道熊可智檄捕,皆伏法。

  平和縣清寧里賊首羅晚、陳愛、新安里賊首鍾光俱就撫。

  晚、愛等結巢官寮山,四出劫掠,蘆溪受害最酷。及就撫,晚、愛率二百餘人道經蘆溪,居民見賊大憤,集眾盡殺之。光道經邑南門溪岸,民迫沈之於放生池。平和之盜稍息。

  順昌民盧天章作亂,捕斬之。

  天章家豪富,其父因爭田水構訟,縣令拘之,勒其賄。既得賄,復逮送郡。天章怒,糾眾滋事,官兵捕斬之。

  八年,詔展界外附近地各五里,許民築室耕種。

  九年冬十月,海寇阮春雷襲壽寧縣,不克,遁去。

  春雷夜遣數賊潛上小西門城樓,殺守更兵,代鳴鑼。把總徐登聞鑼聲異常,率兵往至鹿斗街,遇賊接戰。守備蓋世勳調兵接應。賊在城外者先遁。大索城內,凡居民廚廁店溝俱有賊,盡執而殺之。

  十二年,光澤縣賊董子亮引江西賊周正所、徐仲常謀亂,知縣柯永新捕子亮誅之,餘黨解散。

  十三年春正月,靖南王耿精忠叛執,福建總督范承謨囚之。守備廖有功闘死。福州府知府王之儀、建寧府同知喻三畏、侯官縣知縣劉嘉謨皆遇害。

  精忠,繼茂子也。繼茂卒,精忠襲爵。先是,朝廷將撤靖南藩回京,未幾,以吳三桂反,止弗撤。精忠蓄異志,密使人結三桂。承謨知其謀,將圖之,未發。巡撫劉秉政附精忠,而陽與承謨合。承謨有所議,輒以告精忠。承謨不之疑也。是月望,各官詣王府參謁,承謨稱疾不出。精忠詭言海寇且至,請議事。秉政亦至,促同行入府。門閉,卒皆擐甲露刃。承謨知變作,挺身數精忠罪。賊縛之。有功拔刀奮擊,殺傷十餘人以死之。儀、三畏進前大罵,皆被殺。嘉謨死亂軍中。眾不知所為,但聞賊黨呼翦辮。秉政辮先翦,以下紛紛俱翦。是日,天地昏黑,日色無光,識者知為不祥。初,繼茂將終,謂精忠母曰:『此子必覆吾宗,吾死目不瞑矣』。及精忠襲爵,日作反計。有老參謀范一韓者沮之曰:『無為也!吳元濟、李希烈徒貽笑千古耳』。不聽。其母屢切責之,精忠怒,引斧碎屏風。母鬱處後宮,希相見。數月母卒,遂反。

  精忠自稱總統兵馬上將軍,檄召各府縣州鎮文武官賫印降。

  置六曹偽官,以原巡撫劉秉政為偽兵曹尚書統制使,原按察使席式為偽樞密使,原督學張文韜為偽大理寺卿,以藩人劉芳圖為偽左路大部督取江西,馬九玉為偽右路大都督取浙江,叔繼美為偽左將軍,繼善為偽右將軍,總督兩路兵馬,徐文耀為偽親軍中都尉,以日者蕭覺環之孫建士為欽天監,改康熙十三年為甲寅年通書,民為之謠曰:『清不清明不明,年號寫甲寅』。

  精忠遣偽都督曾養性出福寧州,進犯溫臺等處。

  養性至寧德,縱掠一空,七都被禍尤慘。壽寧防兵亦乘機閉城索餉,肆其劫擄。

  福寧鎮總兵吳萬福不受精忠偽命,為其部下所殺。

  時各府鎮皆從逆,授偽印劄,萬福獨據城卻之,部下將弁鼓噪作亂,掠其家貲十餘萬,萬福合家赴難死。

  精忠弛海禁,遣偽官黃鏞如臺灣。

  精忠遣鏞約鄭錦以舟師直搗長江,以為己聲援,許其割地鼎立。

  精忠召李瑞和為偽八閩察院,瑞和至龍江,為海澄總兵趙得勝所執。

  瑞和,漳浦人,明季進士,為浙江鹽政,失位歸家,積貲數百萬,素以賄結精忠。及是,精忠擢為偽察院,檄召赴省,至龍江,得勝邀而執之。

  興化總兵馬推興以城叛降於精忠。

  泉州軍亂,提督王進功等叛,以城降於精忠。

  精忠檄至泉州,提督王進功召諸將議,莫敢拒命,進功遂受之。時武弁受制文吏,兵餉壓欠逾年,一聞省城有變,標營軍士紛紛踴躍為亂。是夜放砲為號,大肆劫掠。知府王者都括府庫以給兵糈。興泉道何可化素貪酷,兵民爭欲手刃之。進功以令箭保其家,旋傳鄉紳富民捐助米谷,眾乃定。

  精忠傳檄至漳州,巡海道陳啟泰死之。漳浦總兵劉炎、海澄總兵趙得勝俱叛降於精忠。

  偽檄至,啟泰與海澄公黃梧密謀拒守。會梧病篤,降者接踵。啟泰度事不可,支遂自經;詳見宦績。精忠封炎偽寧遠將軍,得勝偽威遠將軍。

  權知漳州軍事黃芳度殺偽海道張全、偽漳協副將劉豹。

  芳度,梧長子也。精忠封梧為平和公,梧方病廱,佯受之。已而啟泰殉難,梧慮無助,疾益急,廱裂而卒。芳度承遺命,權知軍事,外與賊附,密募兵馬為自保計。遣標下黃籃懷疏進京,乞大師接應。張全、劉豹皆精忠所署偽官,其部下史暢見芳度修戰備,以告全、豹;令暢圖之。芳度知謀泄,遂率兵殺全、豹等以拒精忠。

  永春偽知縣鄭時英率兵圍馬跳寨。

  精忠偽檄至,知縣武怡遁走。諸生呂美成、呂廷佐等率里民保馬跳寨以守。偽令鄭時英圍寨八閱月,美成等力屈降,被磔死。時英去,精忠復以李祁為偽知縣。德化千總李雲龍劫知縣何濟美,脅取庫銀,將大掠,會偽檄至安民乃止。

  延平道朱鴻、知府蕭來鸞等以城叛降於精忠。

  偽都督徐洪弼兵至,鴻與朱鸞等皆聽命。洪弼催六縣地丁錢糧,每兩加耗五錢,復勒富戶助金銀,不從者上橔樓。橔樓之制,以木五尺作柱立於地鎖其頸,木三尺鎖其足,如鞠躬狀,不可屈伸。既上者倍其數乃釋之。偽左將軍耿繼美、偽彰威將軍郭忠孝戍延平,脅民翦辮戴網巾,夜遣巡卒沿門竊聽,有在堂中床上與妻言耿逆無道,巡卒報於繼美,捕磔之。其酷虐類如此。

  精忠遣偽將劉可禮據邵武府,知府張端五、同知高舉合謀討賊,不克,死之。

  建寧縣都司執知縣周璟囚於轅門,義民李世昇率鄉兵奪出之。

  汀州守將劉應麟以城叛降於精忠。

  寧化長關賊圍縣城,偽將軍劉應麟給劄招之,知縣魏守德以憂卒。

  長關賊乘變耿攻寧化城,守德激厲六房領鄉勇出城禦之。諸生慫守德請郡兵。守德曰:『鄉兵自足禦鄉寇,但當措餉修械耳。若官兵易動而難靜,他日供億難繼。犒勞無厭,恐非士民之福也』。眾不謂然,徑領文乞師於應麟。應麟果提兵來寧化,以遊守、千、總偽劄歆賊。賊喜,悉解甲投誠,應麟於是大索犒餉,不問紳衿士庶,籍名拘系之,備極困辱。守德極力救解,不能得,遂憂懣憤躁以死。

  夏四月,精忠加王進功偽平北將軍,召至福州,留不遣,以泉協副將賴玉為偽總兵鎮泉州。進功子藩錫自領軍事。

  偽敕至泉州,加進功為偽平北將軍,副參遊各加一級,道府縣官仍原任。精忠令進功赴省聽調出師,各部將勸阻,進功不聽。至福州,精忠館之於國公府,禮遇甚隆,惟不許回泉,憚進功握重兵,欲解其柄也。泉州標營聞之始貳,共推進功長子藩錫主軍事。初,王進緣吏議投間居江右,總督范承謨檄召之,欲令將兵自衛,未至,為精忠所覺,幽於密室,人莫有知者。精忠既反,念其勇,擢偽左都尉。及是,遣進領甲士千人駐泉州南教場,欲撤提標羽翼。五營將愈生疑忌。由是眾議迎奉鄭錦以拒精忠。

  鄭錦遣偽官柯平至福州。

  報黃鏞之聘也。鏞回日,言錦兵力單弱,海上船不滿百,精忠頗悔之。及錦遣平請借漳、泉二府召募,精忠不肯,釁端由此而啟。

  情忠勒省中各富戶助餉,以高下授官。

  有項斌者,本御史林汝翥家奴,人呼項四,納餉得官。精忠愛之。時偽官肩摩於路,招搖閭里,時號「五老」:謂前朝官出仕者為「舊老」;舉、貢、生員入仕者為「新老」;現任官從逆者為「慶老」;酒焙以火再焙之為慶;以銀捐助得官者為「白老」;無肩輿而步行者為「行老」。閩人呼官曰「老」,呼酒亦曰「老」,新、舊、慶、白、行皆酒名,因以字之。

  光澤山賊李宏龍詐稱偽檄,脅執知縣柯永新,與把總黃志遠殺之。

  五月,鄭錦率兵自臺灣渡海入廈門。

  錦留偽參軍陳永華留守臺灣,自率偽右武衛劉國軒、偽左武衛何祐等波海至廈門。同安令鄧世茂、守張學堯已受精忠偽命,聞錦至,更降錦。

  精忠召偽威遠將趙得勝。得勝不從,以海澄降於鄭錦。

  錦與諸偽將議,欲圖漳泉,宜先取海澄為根木。乃遣劉國軒、何祐招得勝。得勝自度既拒精忠,而海澄迫近廈門,勢所必爭,遂歸錦。錦封得勝偽興明伯,為左提督。

  六月,王藩錫誘殺精忠偽總兵賴玉,逐偽左都尉王進,以泉州降於鄭錦。錦入泉州,授藩錫偽指揮使。

  錦分提標五營為五鎮,檄告漳州諸縣。黃芳度見錦勢熾,詭納款以緩之。

  秋九月,精忠檄召劉炎率漳浦兵同王進取泉州。

  冬十月,鄭錦遣偽將劉國軒、許耀率兵禦王進,大戰於白水驛,進敗走。

  精忠勒各偽官助餉。

  時城中巨室搜括無遺,奸民挾仇報怨,轉相陷者無數。

  鄭錦遣偽將趙得勝、馮錫範等攻漳浦,精忠偽寧遠將軍劉炎以城降。

  精忠徵鹽丁餉。

  令民以七等輸納,給票為腰牌,無者以奸細論。鹽價湧貴,山谷民為淡食者絫月。

  精忠鑄偽錢。

  令民於正供外照畝納銅為銅餉,鑄錢文曰「裕民財寶」,於是貧富皆困矣。

  十一月,精忠逮王進下獄,尋削為民。

  十四年春正月,精忠遣偽官張文韜至泉州與鄭錦議和。

  三月,精忠大徵民,授劄招兵。

  招募至三百人者輒與偽副總兵、副將等官。

  夏四月,精忠檄各府縣考課儒童。

  出示半載,無一報卷者。偽縣官懼,令保甲持小鑼鳴於市曰:『讀書者出赴試,毋累鄉里』。久之,稍稍有往者。又令人納粟為秀才。

  五月,鄭錦圍泉州。

  黃芳度詭降錦,受封,陰繕守禦,儲糗糧,為拒守計。錦偵知之,聲言往粵,道由漳州,將襲之。芳度閉城不納。錦遂圍漳。先是,黃籃賫疏至京,詔芳度襲父梧公爵,命梧從子一等侍衛芳世充福建中路總兵官,由粵東入援。芳度知大師且至,遣從兄芳泰突圍赴粵速之,而自與諸將分禦四門。錦親督將士力攻,不克。

  秋七月,大風,精忠殺城內各戶未完餉者。

  先是偽驛傳呂應斗善聚歛,勒富室助餉者以百數。既而大風,揚沙拔木,牆屋皆倒。自長樂、福清以及閩清、永福諸縣皆然。精忠遷怒各餉戶,有不完者,殺之。

  八月,精忠預徵來年租賦。

  九月,精忠以軍田照戶抽兵。

  海田帖出丁一名,無者納銀二十四兩,名曰屯餉。令將下,精忠難之。偽驛傳呂應斗請身任其事。追呼號泣之聲不絕,而應斗復巧於用刑,加以火熨、日曝、水灌、串耳等法,不一而足。精忠謂諸偽官曰:『人臣謀國皆如呂應斗,何愁吾事不成』。

  冬十月,鄭錦陷漳州府,世襲海澄公黃芳度死之。

  錦圍漳州五閱月,發龍熕大砲百道環攻,城圯六十餘丈。芳度立柵轝土,且戰且策,須臾而完。時出輕師躪錦壁,斬其偽將萬宏。錦剽銳死傷大半,乃掘濠築塹以困之。先是黃梧在日,待標下將吳淑獨厚。臨終,召淑至榻前囑曰:『吾與鄭氏為仇,今錦乘耿變內侵,勢必報復;吾死,幸竭力扶持芳度,俾無隕殆,九泉下得瞑目矣』!令芳度拜淑為父,淑泣下受命。及是,淑見援不至,城旦夕破,禍且及己,遂同弟潛謀獻城於錦。引錦兵從東門入,芳度登芝山,趣諸軍巷戰,不能支。馳至開元寺投井死。黃家合門男女三十餘人皆遇害。以淑為偽提督。比芳世師至,而漳州破已逾月矣,芳世乃引兵還粵。

  廣東平南王尚之信率師援漳州,至永定而還。

  尚之信以初四日至永定境,初六日闔城士民出迎大軍,之信怒其太遲,焚南城樓、縣署、鼓樓及民居數百間,殺戮男婦數千人。

  鄭錦設三法征餉。

  時臺灣舊兵及新募附者計三十餘萬,餉不繼,因設法派民餉、派毛丁、派食米。毛丁者,人年十六以上、六十以下,每丁月征銀五分。復盡括屯租、寺租入官。一時偽官悉無賴之徒,嚴刑峻法,犯者用鐵釘七枝釘其手足於板暴日中,慘逾砲烙,民不堪命。

  是年,江西南豐賊入建寧縣北鄉,義民李世升率鄉兵破之。

  十五年春正月,精忠罷大錢不用。

  民皆閉市,為用偽裕民大錢故也。已而三等錢俱罷。

  夏五月,鄭錦遣偽右武衛薛進思、偽後提督吳淑襲江州,克之。精忠偽總兵劉應麟降。

  精忠聞之大恐,集諸偽官議曰:『吾方有事江浙,而鄭錦每乘虛襲郡邑。汀亡則廷、邵接壤,興化彈丸不足以守,福州為吾根本地,萬一離貳,吾已無家,安用國,不如且緩溫臺之兵,回守福州及興化,徐圖進取未晚也』。諸偽官見精忠首尾相敵,度不可支,自是紛紛有歸正之思矣。

  秋八月,劄授總兵饒元攻邵武府,不克。

  元,順昌人,以商販入京師。聞耿逆變,潛蹤歸閩,遭偽官拷餉,憤甚,倡議禦賊,走浙江康親王軍前上書,陳剿滅事宜。康親王授總兵職,劄令率眾先入杉關攻邵武,郡人吳長柱應之,與偽將彭世勳戰於鐵羅巷,復戰於大竹,斬賊百餘人,遂屯天■〈氵〈癶上示下〉〉樂。會偽右將軍耿繼善自建昌敗回,世勳合繼善偽將樂燦兵圍之。已而聞鄭錦偽將吳淑兵將至,解圍去。

  康親王傑書率大兵入仙霞關。

  大兵至衢州,偽右路大部督馬九玉迎降,徐文耀所遣也。文耀本精忠媵臣,為偽中都尉,會城重兵皆歸掌握;見精忠勢蹙,懼及禍,密遣九玉請大兵入關,而已按兵不動,縳精忠以降。康親王許之。浙江溫處道姚啟聖在康親王軍中,率數百騎先入,關上已空無人矣。

  精忠偽總兵焦國巡陷順昌源坑寨,劄授總兵張存死之。

  存本順昌南鄉團練。精忠反,脅授偽總兵,令率眾出江西鉛山縣。存逃歸源坑。饒元勸存密圖內應。存許之。結寨練集鄉壯,得八千人。元啟聞於康親王。康親王給存總兵劄。國巡率賊數萬駐順昌,聞存拒己,大怒,進攻源坑。存連戰數日,力不敵,死之,源坑遂陷。國巡盡焚順昌九十三村而去。是時,將樂生員馮君殷集鄉壯五千守黃潭,蕭韶集鄉壯三千守安仁,揚啟明、任漢克集鄉壯五千守招仁及富屯、寧化,李世熊集鄉壯萬餘守熱水;國巡欲肆其毒,未幾而大兵至。

  九月,精忠殺其偽官張瑞午、李華棟、高天爵、姜之藩及生員易謙等十一人,勒王進自盡。

  瑞午、偽工曹郎中,華棟、偽福州府通判,天爵、偽建寧同知,之藩、偽散騎常侍,諸人聞大兵且至,欲殺精忠以為功。時總督范承謨尚囚高牆。承謨內丁有姜三者,精忠愛其勇,用為常侍。三亦陽德而陰銜之。瑞午等乃約三乘間以其眾內亂。將夜,放火,啟城門。守城將偽副將黃朝用首其事。精忠乃捕斬瑞午等於市。

  大兵復建寧、延平二府,諸屬縣悉平。

  康親王兵自浦城而下,貝子王從慶元間道入松溪,俱會於建寧府,執偽將耿繼美等,遂下延平,收復諸縣。發令:凡偽將所掠子女俱給還民間,軍中所需依民價,有倚勢勒買,軍法從事。民相慶以為更生。

  原任福建總督范承謨為精忠所害。

  承謨被囚七百餘日。至是,精忠欲飾辭以降,慮承謨白其實,夜遣人害承謨及其弟承譜。幕賓嵇永仁、沈上章、王龍光、李全、領纛王天祐、家人於通等五十三人,並縊之;詳見宦績。

  精忠下令浮海奔舟山,不果行。

  康親王兵至水口,偽水師總兵官林賢勸精忠浮海入舟山。精忠從之。偽將郭炳興入見精忠曰:『鄭氏三世漂泊海上,急則沿邊劫掠,其長技也。今舟山孤懸小島,無城郭宮室人民,諸將士孰肯涉波濤之險,與殿下偕行?且殿下大小戰船幾何?水師兵將幾何?舟山何處可戰可守?殿下宜自審之』。精忠曰:『事急矣!計將安出』?炳興曰:『殿下不如姑從群議,投誠以息此時之肩。方今川湖未定,朝廷猶開面網。誠能驅平海島,庶幾罪可功贖也』。精忠不答。逾數日,精忠發令,水師官家眷計口出城。偽都尉徐文耀典城門卒,諭曰:『敢出此城者斬』!十八日旦,精忠謁父祠痛哭,將率水師官大掠而去。文耀衷甲盛兵脅之曰:『七門皆露刃矣,往定不可知。千歲髡以歸誠便』!精忠怒欲出,左右皆憚文耀,不敢行。

  精忠放王進功歸泉州。

  進功留省三載,其子藩錫據泉州,納款於鄭錦。錦既與精忠通和,藩錫懇錦修書請歸進功。至是,進功入見,乞歸。精忠曰:『本期與將軍戮大共圖中原,今事已無可為,吾少緩須臾死,冀邀朝廷好生之仁。將軍告歸,誠是也。將軍於海上不薄,海上無吾,安能窺釁內地?顧其志不在遠大,自相戕賊,襲吾郡邑,致我將士心懷內顧,無征戰心。將軍為我致謝鄭王,彼實負吾且自負也』!言訖淚下霑襟。令徐文耀送進功出南門,郭炳興從之。炳興、同安人,原任河南歸德府參將,罷官家居,隨進功赴省,為精忠所任用,授偽建威將軍。至是,求同進功歸泉。鄭錦以進功為偽中提督匡明伯,炳興仍原職守長泰。

  康親王兵至洪塘江,精忠出降。

  精忠退稱本藩,以原靖南王璽書下令薙髮,街巷歡聲動地,群呼萬歲。先是,甲寅年已蓄髮包網頭上,庶民一把髽,紳士則方巾而身猶小袖員領如故。民謠云:『頭戴明朝帽,身穿清朝衣,過過七八月,依舊是康熙』。九月二十七日,大兵至洪塘江,精忠率諸偽官肉袒跪迎,自陳被范承謨所迫,以致陷逆,並請討平海寇自贖。康親王以便宜赦精忠罪,許題授原職,黨與一切不問,惟劉秉政解京定奪。曾養性方寇衢州,精忠傳令撤兵,遂回省聽命。秉政道卒,人以不及正典刑為憾。

  冬十月,康親王同寧海將軍喇哈達、平南將軍賚塔、總督郎廷相、巡撫楊熙、提督段應舉等入福州。

  是月初四日,康親王等官軍入福州,封府庫,籍兵士,蠲免康熙十三年以後、十六年以前田租,秋毫無所犯。奏授隨征官姚啟聖為布政司,吳興祚為按察司,招撫逃叛,山海亡命之徒多歸焉。精忠之反也,每有事出,輒城中戒嚴數日,傳往西門,而從南門行,民呼之曰「老鼠王」。凡百重任俱託於僕隸下人。其將兵閫外者,皆平日所用牙儈商賈與夫市井無賴之徒。公私匱竭,士卒凍餒,而內帑之積絫數千萬,終不肯分散絲毫,惟日勒餉加徵為刻剝計。民望大兵如雲霓。至是始慶更生云。

  鄭錦遣偽將許耀陷興化府。

  時精忠初降,人情洶洶未定,錦乘間遣耀率兵掩取興化,精忠所命守將偽後軍都督馬成龍及偽總兵朱雲從、朱天貴俱降。耀入興化城據之,直薄鳥龍江為界。錦以成龍為偽援剿左提督,雲從為偽樓船中鎮,天貴為偽水師一鎮。

  札授總兵官饒元率兵進攻邵武府。

  耿繼善、彭世勳尚據邵武大掠,元與吳長柱率鄉兵攻城,陣斬賊黨吳岳、吳子蘭。

  鄭錦遣兵陷建寧、泰寧二縣。

  十一月,官軍大破海寇許耀於鳥龍江。

  耀桀黠恃勇,狃於塗嶺之勝,不以軍事為意,劄營離江三十餘里。有勸其直薄江邊占將軍山以扼官軍者,耀不聽。及官軍渡江,傳令各執斧鋤杉木豎營寨。比至江而官軍營壘已成矣。耀倉皇鼓譟。官軍以精忠降兵當先,滿兵後勁,示無退理。賊披靡大潰,連夜遁入興化。報至漳州,鄭錦不知所措。趙得勝請益兵赴援,遂令何祐等同得勝督兵至興化據守。

  鄭錦遣偽將吳淑陷邵武府。

  精忠守將楊德及彭世勳等皆降於淑,淑又遣黨馮馬等據光澤縣。

  十二月,按察使吳興祚率兵至光澤縣,擒偽宜春王朱統錩,斬之。

  鄱陽人朱統錩,明裔也。自鼎革後,遁入湖中二十年。及耿精忠反,統錩募兵應之。精忠授以偽敉遠將軍印。精忠既敗,統錩自稱宜春王,盤踞貴溪,為江浙三省大患。是時,總兵官饒元已復光澤縣,興祚輕騎至光澤,招撫偽都督陳隆、施廷宇等,統錩竄入浙江。興祚計令投誠之偽總兵蔡淑佯回賊營為內應,隨遣陳隆率所部導大軍直搗賊穴。偽總兵馬珩等縳統錩以獻,獲其偽敉遠將軍印,降偽官一百八員、兵九千餘。

  副都統穆赫林等克復邵武及汀州二府。

  吳淑所部賊皆海濱人,久習和暖,值嚴冬雨雪,凍裂蓄縮不能軍。是月壬戌,穆赫林等率兵大破賊眾於新屯。淑與楊德奔汀州。薛進思見邵武已失,遂棄汀州,率妻子奔潮州投劉進忠。

  十六年春二月朔,寧海將軍喇哈達、提督段應舉大破海寇於興化,殺其偽將趙得勝,復興化府,賊黨何祐等遁入泉州。

  得勝與祐等塹太平山為營,以拒官軍。喇哈達、段應舉縱反間離其黨。大兵至江口,得勝當先拒戰,祐率所部居後接應。參將黃大來以數百騎衝賊前隊,賊大潰。得勝麾中軍抽菆注射,既望祐軍之不動也。唶曰:『吾不幸與若輩同事』!乃下馬踞胡床,復挽強殺數十人以死。祐與許耀等奔入泉州。翼日,應舉統兵入城,敘復興化功,題授大來福寧州鎮總兵。

  大兵克復泉州及漳州二府,鄭錦奔廈門。

  錦在漳州聞興化之敗,豫載眷口輜重下海。初九日,官兵臨泉州,攻其北門,陣斬偽將許耀,賊開南門遁去。錦棄泉州走廈門,王進功、張學堯從之,餘多解甲歸命。諸縣以次平復。

  三月,海寇張七犯泉州,署知府張仲舉發兵捕獲之。

  同安白頭賊蔡寅等作亂。

  寅本永春賣槳兒,流落漳浦為巫,挾左道惑眾,假託明裔,自稱朱三太子,以白巾裹頭為號,屯聚同安縣之苧溪嶺,劫奪餉運。海賊王鼎、歐九等皆應之。一夜,驀入泉州,斬關而出。又攻安溪,為安溪令李鈺所敗,乃回同安。

  夏五月,參將郭炳興追蔡寅至同安諸葛嶺,兵敗,死之。

  炳興輕寅烏合之眾。寅設伏以誘之。炳興追至諸葛嶺,賊猝起掩殺,炳興大敗,死於亂軍中。賊勢大振。

  鄭錦復陷海邊諸澳。

  錦自烏龍江敗後,盡棄陸地,逃遁入島。投誠將弁皆言於督撫,以為廈門賊心未固,乘勢直搗其巢,自當瓦解。當事者不以為然。至是,錦果分遣各偽將盤踞東石、深扈、日湖、■〈氵丙〉州、大石湖各澳口,招募丁壯,派取居民糧食。由是復猖獗。

  秋八月,總督郎廷相同提督段應舉、副都統瑚圖大破蔡寅偽將李復貴於同安,擒斬之。

  九月,鄭錦遣其偽將何祐寇南靖,吳淑寇長泰。

  冬十月,海澄鎮總兵官黃藍等會兵剿白頭賊蔡寅,大敗之。

  時蔡寅與吳淑勾結,勢甚熾。總督郎廷相遣黃藍等分兵三路進剿。藍與賊戰於灌口、楊坑,大敗之,擒寅偽將謝良、楊德等,寅走天成寨,與吳淑合。應舉統兵圍之,寅、淑突圍夜遁。

  康親王遣泉州知府張仲舉、興化知府卞永譽等入廈門招撫鄭錦。錦不從。

  先是康親王疏請招撫鄭錦,遣僉事朱麟臧往廈門。錦猶豫未決。至是,復以仲舉為光祿寺卿,永譽為太常寺鄉,同泉州鄉紳黃志美、吳公鴻等至廈門申前議,令錦剃髮登岸受冊,許其奉貢通商如島夷例。錦不從。

  是年,邵武賊江幾、楊一豹作亂。

  幾跛一足,人呼為江拐子,與一豹皆耿精忠餘黨也,聚邵武大竹藍諸處作亂。

  十七年春二月,鄭錦遣其偽將劉國軒寇海澄縣。

  錦令國軒守惠州。聞邵、汀俱失,撫膺慟日:『胡為僨事至此』!猶約潮州劉進忠相為犄角。及進忠歸正,國軒度不可支,乃棄惠州入廈門見錦曰:『事至此,將為自守虜乎?恐我欲自守而人不我容,奈何?夫圖大事者必明功罪。今有功不賞,有罪不誅,何以示懲勸』?錦於是下各偽官議烏龍江喪師及棄汀、邵之罪,殺許耀、薛進思,黜其姪常霖知思明州,盡以兵事付國軒總統。國軒以海澄為金、廈門戶,是月率兵入寇,連破玉洲、三叉河、福河、下滸等堡,毀江東橋,復取石碼澳,漳州諸路援兵皆為所敗,遂屯祖山頭以逼海澄。提督段應舉等會師赴援,布政使姚啟聖捐資召募,並抵漳州。國軒退屯石碼,築垣拒守。

  三月,提督段應舉等率兵討劉國軒,失利,退入海澄。國軒遂圍海澄。

  時白頭賊蔡寅糾眾數萬據南靖天寶山,遙應國軒。國軒列陣赤嶺以拒官軍。戰方合,寅鼓眾來助。提督黃芳世擊敗之。國軒遣弱兵樹柵雙橋以誘官軍。應舉率兵進屯灣腰樹。十一日黎明,國軒佯遁。官軍不為備。方蓐食,賊忽揚帆登岸,衝滿漢軍為兩截。應舉、芳世見勢不利,皆退走。賊遂奪水頭鎮,截海澄餉道。應舉集兵營於祖山頭。國軒麾勁卒登山,陰令吳淑遶出祖山之背。官軍前後受敵,應舉率敗軍同入海澄,芳世走漳州,尋卒。國軒圍海澄,堀斷濠塹數重,通潮水往來,使援者不得渡。由是內外阻絕。

  平和土賊張雄陷縣城。

  夏五月,總督姚啟聖遣子遊擊姚儀率兵援海澄,弗克。

  賊札營山南燈火寨。啟聖率兵破賊將林彪、張鳳於岳嶺,陣斬鳳,彪退走。乃遣儀乘勢整兵救海澄。儀令軍士以牛載土囊填塹,進至第三重,水深數丈。賊砲火齊發,官軍不能近城而還。海澄圍久糧盡,晝夜望救不至。有把總陳聰者,領蠟書潛行水底,赴督營告急。啟聖次葛布山,凡三出兵俱為帶水所阻,高壘相望而已。白頭賊蔡寅圍安溪縣,鄉紳李光地率眾破之。寅遁入海。

  寅前為安溪令李鈺所敗,率眾二萬餘再圍縣城。侍讀學士李光地居湖頭村,鈺遣人至其家求救。光地將興義旅,而苦無資,乃具啟丐糧於康親王。王度附里數村劄聽科取。於是分兵抄絕賊糧,別下牒招徠其黨,賊將林啟即以七百人降。寅悉眾至盤嶺。光地令弟光垤領百人扼諸隘。會夜雨大注,賊露宿經宵,火器濕,不堪用,遂遁去。光地令光垤尾之。賊晝夜饑疲,不得休飽,甫七日盡潰。寅走入海,歸鄭錦,未幾以瘟死。

  六月,海澄城陷,提督段應舉、都統穆赫林及總兵黃藍皆死之。

  城被圍八十餘日,粒米不濟,殺馬羅雀而食。城陷,段應舉投弓北向再拜,與穆赫林俱自縊。黃藍死於亂軍中。初,城中官兵三萬餘人,至是存者不及三分之一。劉國軒入城,祭奠應舉等,如禮殯殮。其餘滿漢官兵盡擄下海。惟陳聰先以浮水得脫,國軒出千金購之·弗獲。聰後授福寧州把總。

  鄭錦遣偽將吳淑等陷長泰及平和、漳平三縣。

  海澄既破,淑乘勢寇長泰。守將黃輝陰與賊通,縋城入,執邑令員養純,並陷平和。分兵寇漳平,知縣高登聯奔龍巖求援,賊遂入據之。

  劉國軒寇泉州,遂陷同安、南安、惠安三縣。

  偽將吳淑、何祐欲攻漳州,國軒曰:『漳未可圖也。泉州兵寡將弱,苟攻而下之,漳之屏蔽已毀,庶乎其可也』。眾然其言,舉兵北向。道經同安,守將馮昭京遁去,城遂陷。賊攻南安,破之,殺邑令泉昱、守將李保毫及投誠官十餘員。惠安官吏聞之,亦棄城走。賊斷萬安橋以隔絕福州之師。乃築長圍攻泉州,知府張仲舉出家貲鑄械犒軍,與隨征總兵官馬勝相勵,嬰城固守,遣人至省告急。康親王促提督楊捷救泉。捷謂賊以方張之勢,其鋒未可犯,寬而圖之,乃獲全勝。於是先檄福寧州總兵黃大來召延建、連羅、長福各協營兵操演以待。

  秋七月,劉國軒遣兵陷永春、德化二縣。

  賊攻永春,知縣王寶善往省請援,城陷。德化令亦棄城奔仙遊。

  賊犯寧洋縣,知縣陳運泰擊走之。

  總督姚啟聖同海澄公黃芳泰遣兵復平和、漳平二縣。

  八月,劉國軒攻泉州,不克。

  國軒圍泉州兩月,用大砲攻南門,連三晝夜不輟,城墮四十餘丈。總兵官馬勝同知府張仲舉隨築土牆,設伏以守,牆下用大樟板布三腳釘以防逾城。二十八日,賊鳴鼓角蜂擁而登。有跳入土牆者,陷於釘板不得脫。賊氣大沮。翼日,國軒令眾賊各取草一束置城邊,疊起成墩,高與城等,廣數百丈,登其上放砲矢。官軍夜縋城焚之。賊百計環攻,竟不能克。時安溪李光地已分道請師,而患城中不支,謀於千總李治。治薦董升、翁已二人,皆鄉中劇賊也,能沒水,潛從水闕入。語之曰:『救且至矣』。合誠歡呼,守益堅。

  將軍喇哈達、賚塔、總督姚啟聖、巡撫吳興祚、提督楊捷、總兵官林賢等分路出師,復永春、德化二縣。

  劉國軒解泉州圍,退寇漳州。同安、南安、惠安三縣以次皆復。

  喇啥達、賚塔、姚啟聖駐師漳州,李光地遣從兄光斗率鄉旅導其兵由漳平朝天嶺小路出安溪,復遣光垤導吳興祚之兵由仙遊出永春,而楊捷由興化下惠安,林賢與總兵黃鎬、林子威以舟師由閩安出定海,凡四路水陸並進。時偽總兵黃球等擁眾數千,結連沿山土賊萬餘屯踞白鴿嶺。興祚抵仙遊,親率大兵剿之。自辰至酉,賊殊死戰不退。光垤馳召練總王丁班以銃手夾擊之。賊大潰,墮崖死者無算,遂奪取白鴿嶺,復追敗之於嶺頭灣,復永春、德化二縣。興祚先抵泉州。越三曰,喇哈達始至安溪。師將行,光地進言曰:『賊久被堅圍,我師踰深山入死地,賊眾頗知兵,宜不敢交鋒;公休士三日待之,賊且遁』。國軒聞喇哈達師將至,果拔寨盡起,由南安雪嶺而去,退札觀音山,築十九寨以窺漳城。於是泉屬諸縣悉復。

  九月,總督姚啟聖同將軍賚塔、都督沃申等大破劉國軒於蜈蚣山,遂復長泰縣。

  國軒雖解泉圍,兵力猶雄,踞長泰江東一帶。啟聖等統滿漢大軍追至長泰境內。國軒陣於溪西蜈蚣山。官軍前鋒稍卻。耿精忠故仇鄭氏,拔刀斫地曰:『吾得與此賊俱殲,死不恨矣』!親督戰,立斬退縮者三人,大呼馳入賊陣。諸軍從之。殺其偽鎮鄭英、吳玉璽等。賊大潰。國軒策所乘馬泅河以遁。

  光澤奸民楊一鴨謀亂,伏誅。

  安溪土賊紀朝佐等皆降。

  方劉國軒之披猖也,村谷年少多有鳩集夥黨為呼應者。至是,以形跡懷疑,蜂蟻屯聚,無所投命。諸將師以招撫事付李光地。光地堅明約束,不數旬,朝佐等相率款復。

  冬十月,總督姚啟聖等會兵進剿,劉國軒屯鳳山等處。

  是時,浙江提督石調聲、江東副將詹六奇、福寧總兵黃大來、邵武鎮吳三畏、漳浦鎮趙得壽等各以師來會,營壘相望七十餘里。啟聖設修來館於漳州以納降者,令投誠副使黃性震董其事,分別全髮、長髮、短髮三等賞給;願歸農則蠲其徭役,願編伍則給以糧糈;偽將視其帶兵多寡以定職銜崇卑。有既受撫而仍歸賊者,啟聖聽其來去,多縱反間。由是賊黨轉相攜貳。

  復移展界居民於內地。

  部議照順治十八年事宜,沿邊修築烽寨,置兵防守。巡撫吳興祚議設水兵營制。檄福州港造八槳船以備水陸會剿。

  十八年春正月,總督姚啟聖同將軍賚塔、提督楊捷等遣兵大破劉國軒等於郭塘。

  二月,水師提督王之鼎與賊將陳諒戰於定海,不利。

  於是之鼎改授四川提督,以岳州總兵萬正色為福建水師提督。

  總督姚啟聖遣人招撫劉國軒,國軒不從。

  啟聖疏奏:『鄭錦以臺灣為穴,必不降,招撫無益。其偽武平侯劉國軒為賊渠魁,請赦罪許授公爵,並赦偽將軍吳淑罪許授侯爵;若二人解體投誠,則錦勢孤,海寇可立滅』。報聞,啟聖遣中書張雄說國軒歸正。國軒曰:『海潮未涸,艨艟終不斷絕,何以國軒一人為輕重』?堅不降。

  夏五月,總督姚啟聖同將軍賚塔、提督石調聲擊敗劉國軒於潮溝。

  國軒據果堂寨與吳淑等率眾萬餘謀奪江東橋及溜石山寨。啟聖同賚塔、石調聲擊敗之。

  冬十月,官軍攻坂尾寨,不克。

  賊新築坂尾寨,以吳淑守之,與國軒相犄角。官軍攻之,失利。已而大雨,寨西牆圯,淑壓死,國軒馳視,哭之曰:『吾失一臂矣』!

  寧海將軍喇咯達、副都統沃申敗賊於東石,獲偽總兵陳深。

  十九年春正月,巡撫吳興祚遣水師提督萬正色攻海壇鎮,克之。偽將朱天貴走據南日、湄洲諸澳。正色連敗之,追至崇武臭塗。天貴遁入銅山澳。

  興祚疏言:『臣自去冬新造戰船工竣,當即配駕出洋進剿。若過二月,風帆轉南,我師反在下風,難以制勝;莫若乘今風勢利便,先攻海壇,毀賊門戶』。乃遣正色由閩安鎮出洋,而自率標兵詣同安。賊望風披竄,正色尾追至平海,與興祚師會賊奔臭塗官軍又追及之天貴以數舟遁入銅山澳。未幾,率所部戰船詣總督姚啟聖乞降。

  二月,總督姚啟聖同將軍賚塔、提督石調聲率兵進攻玉洲澳。劉國軒走廈門。鄭錦歸臺灣。偽總兵蘇堪等以海澄降。巡撫吳興祚、提督萬正色克廈門及金門。國軒復走澎湖。

  國軒察軍心動搖,連夜駕小舟至廈門見錦陳狀。錦大恐,亟率眷屬登舟歸臺灣。國軒泣挽之不聽。觀音山一帶賊兵見錦離汛,拔寨盡起。啟聖令兵七路並進。至海澄,堪與陳昌等開門納款。時國軒猶固守廈門,遣兵踞■〈氵丙〉洲、潯尾二處要路。興祚等發紅衣砲攻之,大戰於圍頭,進扼料羅。料羅者,通臺灣港道也。賊在廈聞之爭先奪艘欲遁。國軒手刃數人,不能制,仰天慟曰:『數載之功,廢於一旦,天實亡我,非戰之罪也』!遂登舟走澎湖。興祚等入廈門,得大小船數百艘、糧數萬石、火砲盔甲器械不計。復遣兵攻金門,並克之。疏請置重兵彈壓,分設海壇、銅山、金門、廈門四鎮而以水師提督居中控馭,駐劄廈門。從之。

  秋八月,康親王班師回京。

  冬十月,弛界禁。

  總督姚啟聖、巡撫吳興祚疏請以界外荒田七分還民,三分配給投誠弁員,上可停支俸餉,下可使民復業。朝議從之。

  邵武賊江幾、楊一豹皆降。

  二十年春正月,海寇鄭錦死。

  錦之敗歸臺灣也,其母董氏召而數之曰:『馮、陳之業衰矣!猶有先君黃洪之刃在,庸可赦乎?若輩不才,徒累維桑,則如勿往』!錦憤恨而死。初,錦妻唐氏無出,愛妾昭娘生子克■〈臧上土下〉。眾皆言昭娘偽娠,乞養屠者李某子。獨錦自謂生時目睹,不之信。族人竊誹之。克■〈臧上土下〉故娶陳永華季女,乃令永華輔克■〈臧上土下〉監國。克■〈臧上土下〉裁決國事,雖諸父昆弟不少假,宗族多憚其嚴;然以永華故,不敢肆也。錦歸時,永華亦卒,知克■〈臧上土下〉賢,與精兵三千人為護軍。錦死,母董氏出坐幃中,傳集諸偽官聽讀遺命。錦諸弟揚言曰:『克■〈臧上土下〉非吾骨肉,一旦得志,吾屬無遺類矣』!白董氏,先收監國印。董氏命侍者取印,克■〈臧上土下〉不與,左右訛傳監國率兵且至。錦群妾有和娘者曰:『監國必無是』,請往問之。和娘至,克■〈臧上土下〉曰:『此印先君所授,軍國系焉。今使一介傳命,真偽莫辦,何可輕付?和娘來,固當持去』。遂隨和娘至喪次,再拜納印。董氏曰:『汝非鄭家,寧不知乎』?克■〈臧上土下〉未及對,錦弟群起撻之。克■〈臧上土下〉笑曰:『我平日不避嫌怨,為鄭氏疆土耳。今日死生惟命,何撻為』?董氏命幽諸別室。錦諸弟夜遣烏鬼縊之。烏鬼者,當役生番也。明日立和娘之子克塽為嗣,生十三年矣。董氏謂克■〈臧上土下〉妻陳氏曰:『汝參軍女也。參軍於國有大功,汝居宅中,當善視汝』。陳氏曰:『今屠兒婦矣,尚安居此』!扶■〈臧上土下〉柩而出,晝夜哭不輟。其兄慰之曰:『汝娠未娩,盍存孤以延夫後』?答曰:『妹所處者變也,縱生男,孰能容之?有死而已』。絕粒七日不死,乃自經。臺人哀之。自永華物故,馮錫範用事。克■〈臧上土下〉之廢,錫範有力焉。遂務欺誕,以作威福。劉國軒等皆為所制。何祐心懷不平,欲殺錫範而不敢發。總督姚啟聖聞之,遣人至臺灣弔喪,陰結其將士之欲歸正者,以為內應。

  夏五月,海寇鄭克塽殺其偽行人傳為霖,續順公沈瑞死之。

  姚啟聖用多金間其黨,招為霖歸正。瑞被縶在臺,為霖密與之謀。偽建威後鎮朱友發其事。克塽怒,殺為霖,並及瑞,屠其家。瑞妻偽禮官鄭斌之女,克塽釋之;鄭氐守義,亦縊死。

  秋八月,以施琅為水師提督,掛靖海將軍印,同總督姚啟聖等會征臺灣。

  先是廈門既平,啟聖密陳臺灣可取狀。提督萬正色難之,言『澎湖以至鹿耳門,潮急礁險,船不得泊,進攻則主客勞逸之勢迥殊,徒損國威;不如度外置之,以為外懼』。啟聖曰:『不然,鄭氏竊據海島,毒害生靈,天厭其亂,眾叛親離。去歲國破,今日身亡,此天意不可失也。馮錫範脅殺其主,以擅事權,附陳繩武者皆擯斥,豈無怨心?兵臨之際,必有爭起而應者,此人事不可失也。諸君所慮者,港道難阻耳。然鄭成功何以克濟?國家兵力盛大,諸君顧乃不若一成功乎』?是時安溪李光地為內閣學士,力薦施琅可用。啟聖亦奏:『欲平臺灣,非琅不可』。乃以琅為水師提督,仍掛靖海將軍印,而改正色為陸路提督。琅有謀略,且熟海上情形,啟聖傾心任之。

  二十一年春三月,總督姚啟聖率兵出定海,以風不利而還。

  施琅言於啟聖曰:『欲攻臺灣,利在西南風;然此琅武臣專責,安敢以煩公?得發蹤指示足矣』。遂請簡水師二萬、戰艦三百獨任討賊,督臣留廈門濟餉。

  二十二年春二月,偽將何祐築淡水城。

  姚啟聖議以舟師由北淡水襲臺灣,祐諜知其謀,故築城。

  ,靖海將軍施琅大破偽將劉國軒於澎湖。國軒走入臺灣。

  琅駐兵年餘不動。安溪李光地給假在籍,邂逅旅店中,問琅曰:『公出師在此月。眾皆言南風不利,公必犯之何也』?琅曰:『此賈豎之言也。北風猛,夜則更甚。澎湖遠近島嶼,悉賊所踞,到彼未能一戰奪之,舟無泊處,坐與行殊,風浪漂泊,軍不能合也。惟夏至前後二十餘日,風微夜靜,海水平如練,可以拋舟泊洋,聚而觀釁,舉之必矣。且賊將劉國軒者,為彼魁傑,設以他將守澎湖,雖敗未服,必用再戰。如守澎湖者劉,或死或敗,則勢盡膽喪,臺灣可不戰而平』。光地喜曰:『寇平矣』!琅曰:『何相信也』。光地曰:『聞為將者必識天時利害、地理向背、較敵之智力,公兼之矣。能無平乎』!琅以乙亥旦舟發銅山,會於八罩嶼。國軒擁眾二萬餘,據守澎湖諸嶼甚堅。丁亥,琅乘南風進剿。先鋒參將藍理等七船為急流衝散,飛砲傷理腹,腸流出,理裹腸大戰,沈其二艘。己丑,官軍克取虎井嶼。庚寅,琅以大鳥船五十六,分八隊而進。賊悉銳來拒。自辰至日中,官軍稍卻。琅以大舟犁之,擱淺沙不能動。賊見篷上書「中軍」二字,弗知其為琅也。遙望總兵吳英船甲帳甚盛,意為真將軍,趨赴之。理方醫創臥床,聞報急往救,奪賊舟,請琅更舟,大呼殺賊。賊皆披靡。琅乘勢追擊,大敗之,殲偽將林陞、邱輝、江勝、陳起明等,焚其大小戰艦二百餘。國軒乘小舟由吼門竄去。戰之日,東南角微雲起,國軒方調遣拒敵,望見喜甚。須臾,雷聲殷殷動。國軒推翻食案嘆曰:『天命矣』!海行占風者以雲起為風兆,聞雷則散云。

  秋七月,海寇鄭克塽降,臺灣平。

  臺灣聞澎湖已失,兵民洶洶離散。劉國軒憂沮,無復戰志。馮錫範倡議投誠。克塽從之。乃遣偽官鄭平英同國軒、錫範等乞降。琅以敕諭鄭克塽、國軒劉、馮錫範等曰:『帝五撫御寰區,仁覆無外,即海隅日出之邦,無不欲其咸登衽席,共樂昇平。本朝定閩,爾祖鄭成功竊據海島,甘外王法,以及爾父鄭錦,勾引奸徒,窺伺內地,屢經剿撫,頑梗怙終。爾方童稚,妄思效爾前人,竄伏臺灣,以為窟穴,倚險負固,飄突靡常,以致沿海居民,時遭兵燹。朕念中外兵民,皆吾赤子,何忍聽其久罹水火,故特命提督施琅選將練兵,出洋進剿。旋奏報澎湖已克,臺灣指日蕩平。總督姚啟聖以爾等降疏奏聞。又據來使呈乞恩赦。朕體上天好生之心,特頒敕旨,前往開諭。爾等果能悔罪投誠,率所屬偽官軍民人等悉行登岸,將前罪盡行赦免,仍加恩安插,務令得所。爾等其審圖順逆,善計保全,以副朕宥罪施仁至意』。克塽既奉敕,遣偽官馮錫珪、劉國昌等齎送降表。琅令侍衛吳啟爵持榜示入臺灣,諭軍民薙髮。

  故明寧靖王朱桂術自殺。

  桂術,魯王世子也,隨父漂泊海外,依鄭氏。聞大兵至,冠服北向再拜,招所善客從容飲別,投繯而死。妻妾姑姊從死者凡五人。

  八月,靖海將軍施琅入臺灣,設一府、三縣,以鄭克塽等歸京師。

  琅率大軍由鹿耳門而入,克塽及劉國軒、馮錫範率偽文武官跪迎。閭井晏然,市不易肆。自成功至克塽三世,凡三十八年而滅。琅刑牲奉幣告於成功之廟曰:『自同安侯入臺,臺地始有居民。逮賜姓啟土,世為巖疆,莫可誰何。今琅賴天子威嚴、將帥之力,克有茲土。不辭滅國之誅,所以忠朝廷而報父兄之職分也。獨念琅起卒伍,於賜姓有魚水之歡,中間微嫌,釀成大戾。琅於賜姓,翦為讎敵,情猶臣主。蘆中窮士,志所不為,公義私恩,如是而已』。語畢下淚。仍待克塽及諸偽將如禮。疏請設府一,曰臺灣,縣三:曰臺灣、鳳山、諸羅。是年克塽等至京師,聖祖仁皇帝念成功明室遺臣,非若亂臣賊子,賜成功及子錦歸葬南安,如田橫故事;封克塽公爵,隸漢軍正紅旗;國軒為順清侯,授天津衛總兵;錫範為順清伯。克塽死,爵除。

  二十四年夏六月,漳州賊林恩等謀亂,伏誅。

  三十年春三月,龍溪縣奸民林姐作亂,遊擊張繼良擒斬之。

  三十五年秋七月,臺灣新港民吳球謀亂,伏誅。

  上杭賊鄭德敬作亂,伏誅。

  三十六年夏四月,詔安縣賊呂扁作亂,尋伏誅。

  扁聚黨於平和白葉渠,渠深險,與廣東大埔縣山聯界,數日間眾至七百餘人,漸逼縣城。時居民俱依鄉堡為固,賊無所得食。夜趨南靖之山城墟,汛防千總曾高捷擊走之,轉遁平和,高■〈氵〈癶上示下〉〉約正吳元臣糾鄉壯擒之,餘黨俱散。

  三十七年秋七月,平和賊鍾平鼻作亂,伏誅。

  平鼻,呂扁黨也,潛結群盜,約期劫縣,已為內應,登城伺探。為營兵所執,殺之。

  二十八年春二月,臺灣吞霄土官卓個、卓霧、亞生作亂。

  初,通事黃申在吞霄征派無虛日,社番苦之。土官卓個、卓霧、亞生殺申。鎮道遣使招諭,不得入,乃發兩標官兵,委署北路參將常泰進剿。而新港、蕭壟、麻豆、目加溜灣四社番為前部。個、霧等阻險拒守,四社番死傷甚眾。

  秋七月,獲淡水土官冰冷。

  時方征吞霄,冰冷遣使與個、霧等通。有水師把總者巡哨至淡水,聞變,潛泊海口,冰冷未之覺。把總遣他社番誘以貨物交易,伏壯士水次,縛之,亟登舟。比諸番出護,已掛帆矣。吞霄平。後諸番以首惡既誅,乃因通事求撫。

  八月,署北路參將常泰以岸裏番擊吞霄,擒卓個、卓霧、亞生以歸,斬於市。

  有獻計於常泰者曰:『岸裏社番,穿林箐、越澗谷如飛,擒個、霧非此不可。時岸裏社番尚未內附,乃遣譯者入說其魁,多致糖、煙、銀、布』。番大喜,繞出吞霄山後。官軍攻其前,個、霧等大窘,將逃入山內,岸裏社番設伏擒之。至郡,屍諸市,傳首以示諸番。是役也,勞師七閱月,官軍被死者數百人。

  四十年冬十二月,諸羅賊劉卻作亂。北路參將白通隆等擊敗之。

  卻以拳棒自負,日與無賴惡少往來,歃血為盟。會卻家神爐無故發火,眾曰:『此不君即帥耳』。約日舉事。通隆率官兵戰於急水,卻大潰,走匿山藪中,尋捕斬之。

  四十一年夏,漳浦奸民曾睦等作亂,知縣陳汝咸討平之。

  睦聚眾百餘人,潛伏七星洞,招黨入海。汝咸發兵追捕,密致賊黨林大札,啖以重利,誘睦入界內生擒杖殺之,餘黨解散。

  四十三年冬十月,海賊徐容就擒。漳浦知縣陳汝咸宥之,令招賊自贖,餘黨悉平。

  容本名林老大,平和小溪人。初在廣東海豐碣石衛招集亡命。是年,容自廣東開洋,往來劫掠,次漳浦古雷,船忽壞,賊各攜重資雇小船登岸。過雲霄,為保甲盤獲。容與其黨八人俱就擒。汝咸庭鞫,容直陳不諱。詢以賊中情形甚悉。汝咸言於督撫,請宥容罪,俾招餘黨自贖;籍其財物,解充兵餉。許之。明年,刑部侍郎常壽巡閩粵,置容軍中,隨地招撫,餘黨悉平。

  四十五年,浙江流寇黃宜加、曹昌隆等掠永定縣境。

  四十六年秋八月,漳平土寇陳首魁等作亂,漳州知府趙完璧撫平之。

  四十九年,總督范時崇獲海寇鄭盡心,械送京師。

  盡心在洋肆劫,遠至錦州等處;時崇購獲之。

  汀州遊擊沙永祥會漳潮兵搜捕浙寇黃宜加等七十餘人,僇之。

  漳平賊陳五顯作亂。

  五顯等嘯聚漳平白花林,知縣王調元擊之,奔潰。旋掠永春、大田、安溪,興泉道佟沛年同守備余健率兵破之。後就撫,械送京師,伏法。

  五十二年,順昌縣奸民盧天章作亂,伏誅。

  五十七年秋九月,長泰奸民薛合等作亂。

  五十八年夏四月,福清奸民薛彥文等謀亂,伏誅。

  六十年夏四月乙酉,臺灣奸民朱一貴作亂。

  一貴,長泰人,遊手無賴渡,臺灣充臺廈道轅役,被革,飼鴨為生。其鴨旦暮編隊出入,愚甿異焉。奸匪過者,一貴輒烹鴨具饌,款延盡歡。時承平日久,守土恬熙,防範疏闊。一貴心易之。是年,鳳山令缺,郡守王珍攝縣篆,委政次子,征收苛刻。以風聞捕治盟歃及違禁入內山斫竹木者,囚系百餘人,奸匪藉為口實,搖惑人心。有黃殿者,居羅漢門,約惡少李勇、吳外、鄭定瑞等見一貴曰:『今地方官長,但知沈湎樗蒱耳,兵民瓦解,欲舉大事,此其時乎』!一貴曰:『然。我姓朱,若以明裔聳鄉村,從者必眾』。皆曰:『可』。推一貴為渠首,立賊幟,書「大元帥朱」。夜出岡山,襲劫塘汛。先是粵民高永壽在笨港負販為生,有病者捿破廟中,餓且死,永壽活之。三日至南路,遇前所活人欷歔感泣,引入見一貴,言倡亂謀甚悉,邀永壽入夥;佯許之,乘間逃回,赴南路營告變。弗信。至府復告之鎮道。鎮道以為狂疾,坐妖言惑眾,將論死,從寬遞回原籍。

  辛亥,臺灣右營遊擊周應龍率師討賊。丁巳,戰於赤山,官軍敗績,千總陳元戰死,應龍逃歸。賊遂陷鳳山縣。

  辛亥,警報至郡。總兵官歐陽凱集將弁議出兵。中營遊擊劉得紫請行,弗許。令周應龍領兵四百人,調新港、目加留灣、蕭壟、麻豆四社土番隨之。岡山距府治三十里,賊勝未盛,疾趨可滅也;應龍行五里即駐營,翌日再進十五里,屯角帶圍。賊夜出糠榔林,汛防把總張文學迎戰失利。應龍隔一溪不能救。是日,南路賊首杜君英遣黨楊來、顏子京至一貴所議共掠臺灣府庫。又有郭國正、翁義起草潭,載穆、江國論起下埤頭,林魯、林騫、林璉起新園,王忠起小琉球,皆願從君英攻府,約一貴共事。癸丑,應龍兵至小岡山,與賊戰,千總陳元、把總吳益等奮力掩擊,賊敗走。應龍收兵駐二濫,傳令殺賊一名賞銀三兩,殺賊目一名賞五兩。兵番妄殺平民邀賞,縱焚房屋。應龍不禁。由是各鄉樹幟應賊,賊勢益振。丁巳,官軍遇賊於赤山,杜君英、朱一貴兩路夾攻。戰方合,應龍以後隊遽退。元戰死,應龍逃歸府治。一貴率群賊大隊追之。君英等分兵攻陷鳳山縣。南路營把總林富戰死,守備馬定國兵敗自刎死,參將苗景龍匿萬舟港漁寮三日,賊獲而殺之。郡中大震。

  五月辛酉朔,臺灣總兵官歐陽凱、遊擊劉得紫、臺協水師副將許雲、守備張成禦賊於春牛埔,師亂,凱雲與守備胡忠義、水師左營遊擊遊崇功、千總林文煌、趙奇奉、把總李茂吉等皆死之,得紫被執,鎮標左營遊擊孫文元赴海死,遊擊周應龍走泉州,臺協水師中營遊擊張彥賢、右營遊擊王鼎等率所領兵逃出澎湖,臺廈道梁文煊、知府王珍以下各官皆從之,賊遂陷臺灣府。

  把總楊泰通賊為內應,刺凱墜馬,群賊交刃,斫其首而去。忠義與千總蔣子龍、把總林彥皆死。汀州鎮把總石琳帶兵往廈臺換班,亦戰死。雲與崇功、文煌、奇奉、茂吉衝突血戰,所向披靡。自黎明至日中,矢窮砲盡,俱遇害。得紫自中路引兵還救,所乘馬為賊斫倒,與成俱被擒。彥賢、鼎同守備萬奏平、凌進、楊進千、把總朱明、劉清、鄭耀等率兵千餘人、戰船四十餘號,聯■〈舟宗〉楊帆逃出澎湖。文煊、珍率同知王禮、臺灣知縣吳觀域、縣丞馮通、典史王定國、諸羅知縣朱夔、典史張青遠、把總李碩、陳福、尹成、道標守備王國祥、千總許自重相相率登舟。慮港內商漁艇艦為賊所有,盡驅出鹿耳門,齊赴澎湖。賊遂陷府城。癸亥,賊立一貴為王,以道署為王府,偽號「永和」。偽官有平臺國公、開基將軍、鎮國將軍、內閣科部、巡街御史等號,衣冠皆取諸優伶,不足,或將桌圍椅帔有綵色者綴以為衣,以紅綠綢裏頭,出入炫耀於道。

  癸亥,臺灣北路賊賴池等陷諸羅縣,北路營參將羅萬倉死之。

  池與奸民賴元改、蕭春等攻諸羅縣,萬倉同千總陳徽、把總鄭高、葉旺分門迎敵,萬倉當其南,出死力拒戰,兵單無援,遂遇害。城陷。萬倉側室蔣氏自經死。

  乙亥,總督覺羅滿保馳至廈門,檄召南澳總兵官藍廷珍會水師提督施世驃於澎湖,克期進兵討賊。

  臺中各官逃至澎湖,喘息稍定,乃始具文申報。滿保聞變,以廈門為控制臺灣咽喉,親行彈壓。巡撫呂猶龍綏輯省城。令布政使沙木哈督買延建上游之米。復移檄浙江、廣東兩省運米並赴廈門平糶。庚午,滿保發福州。乙亥,至廈門,則世驃已登舟出港兩日矣。初,民間聞臺灣全郡俱陷,疑賊且長驅澎、廈,加以各路徵兵皆集,米價騰貴,市里驚惶。滿保募丁壯、籍遊手,潛消伏莽。所徵各鎮協標營兵,多從海舟赴夏,陸行至者處之舟中,止許一人登岸買辦,所需悉依民價,街巷寂然,不見兵革。未幾,諸路運載米石數萬俱至,米價頓平。民益歡慶忘亂。

  朱一貴。攻其黨杜君英,君英敗走貓兒于。

  先是君英入府時,欲立其子杜會三為王,眾不服,立一貴。君英故恚甚,每事驕蹇,掠婦女閉營中。所掠女有系吳外戚屬者,外請釋之,不聽,怒欲相攻。一貴遣楊來、林璉往問,君英收縳來、璉。一貴密謀令李勇、郭國正等整兵圍攻君英。君英與林沙掌等率粵賊數萬人北走虎尾溪,至貓兒干屯劄剽掠,半線上下多被蹂躪。

  淡水營守備陳策遣人至廈門請援,總督滿保發兵救之。

  策聞臺郡陷,督弁兵堅守,招集鄉壯分布要害,遣隊目鄭明、蔡武赴廈請援。

  滿保令金門守備李燕、北路營守備劉錫、千總李郡帶兵星赴淡水應援,故得無虞。

  六月癸卯,提督施世驃、總兵官藍廷珍等發澎湖,攻鹿耳門,克之,遂復安平鎮。

  廷珍言於世驃曰:『群盜皆烏合,畏死脅從,一攻即靡,但其眾至三十萬,不可勝誅。今當止殲渠魁數人,餘反側概令自新』。世驃從之。癸卯,發澎湖,以守備林亮、千總董方為前鋒。丙午黎明,舟師抵鹿耳門外。賊目蘇天威扼險迎敵,疊發大砲。亮、方以大船冒死直進,遙望鹿耳砲臺,火藥推積如山,命放巨砲,專攻其火藥。桶中火起,烈燄沖天,賊燔斃無算,遂潰。時潮水驟張,高八尺,廷珍率參將王萬化、林政等四百餘艘,連檣並進。亮、方乘勝掩殺,奪取鹿耳門砲臺。天威逃入安平鎮城,與賊目鄭定瑞列兵拒守。亮、方奮勇先登,弁兵繼之。賊棄城走。廷珍入城,豎大軍旂幟,日猶未晡也。下令門戶標「大清良民」即勿問,惟拒敵乃斬之。百姓大喜,爭攜老幼跪迎,少壯者自充鄉兵,願道官軍殺賊。是夕,世驃船到鹿耳門。詰旦,乘潮入安平。一貴遣楊來、顏子京、張阿山、翁世虎率賊八千餘人來犯。參將萬化政等領兵禦於四鯤身。廷珍指揮衝擊,槍砲連環如雨,復遣小船沿岸夾攻;賊大敗。己酉,一貴以數萬眾擁牛車駕砲列楯為陣,復犯安平。廷珍督兵分左右拒,大戰於二鯤身,連砲擊仆賊烏龍旂,遂破其陣。賊退保府治。沿岸列砲,晝夜固守,與官軍相持。

  癸丑,提督施世驃、總兵藍廷珍等復臺灣府,朱一貴遁去。

  庚戌,世驃用降者計,夜遣林亮、董方等率兵一千二百名從西港仔暗渡出府治之背,廷珍統大軍繼之。壬子黎明,在竿寮鄉登岸。廷珍令空舟悉還安平,示軍士無還心。亮、方等遇賊蘇厝甲。方交鋒,廷珍分兵八隊,自將中軍馳赴助戰。賊潰亂奔竄,死傷遍野。薄暮,官軍劄犁頭標。廷珍料賊必來劫營。漏初下,傳令撤去帳房,捲旂幟,露刃伏芒蔗間。賊果至,不見大營,方錯愕,我軍突出衝殺。賊大亂,自相攻殺。是日,世驃令遊擊林秀、王良駿等從七鯤身陸路至瀨口,攻府治之西。賊盡驅精銳拒戰。官軍賈勇爭先,遂奪塗墼埕,燬賊營。至晚,屯南較場。比曉,一貴率餘賊數萬遁。官兵入城,秋毫無所犯,民相慶復見天日。

  乙卯,參將王萬化、林政等率兵收復鳳山縣。

  萬化、政與遊擊邊士偉、魏天錫帶兵剿撫南路,擒斬賊目顏子京、鄭定瑞等,安撫下淡水、大崑麓各處人民社番;於是南路五百里地方俱平。

  遊擊林秀、薄有成等同原任遊擊劉得紫率兵往北路剿撫逸賊。

  先是得紫被擒,引頸受刃,賊素重其名,不忍殺。得紫曰:『吾為官不可不死,但求理吾帥,死瞑目耳』。賊聽之,收埋歐陽凱屍畢,復禁之學宮朱子祠。賊進食,弗食,七日仍不死。諸生林皋、劉化鯉為言諸賊可滅狀,得紫始受民餽食。壬子夜,乘間投大帥施世驃、藍廷珍,嘉其抗賊不屈,優待之。得紫募丁壯百五十人,請殺賊雪恥,故與秀等同行。

  閏六月丙寅,朱一貴等就擒,械送京師。

  一貴走灣裏溪、下加冬,將趨溝尾莊糾眾。漳浦人王仁和與莊民楊石善,知其族楊旭、楊雄為一方巨擘,與謀擒一貴;石許焉。仁和密告於藍廷珍。廷珍給仁和外委守備各銜劄。於是石等密糾鄉壯以待。是月甲子,一貴率千人至索飯,旭等椎牛餉之。一貴往月眉潭,乏食,其黨漸散。丙寅,雄紿一貴復回溝尾莊。及暮霖雨,旭備館舍款一貴,散其眾分宿民家,傳集六莊鄉壯,佯為守護,潛以水灌賊砲。夜五鼓,大譁,稱官兵至。諸賊倉皇不知所措。雄、旭、石等遂擒一貴及王玉全、翁飛虎、張阿山,餘皆逸去。及會訊,一貴稱孤家,廷珍怒命捶其足,一貴等乃跪,伏罪請死。檻送解京。餘黨楊來、吳外、李勇等以次捕獲。

  遊擊朱文、謝希賢等收復諸羅縣。

  文、希賢等率兵收復北路,擒斬賊目萬和尚等,平諸羅。希賢引兵與淡水營守備陳策等合兵下半線,於是北路千餘里地方悉平。

  秋七月,賊黨江國論、鄭元長等復據阿猴林,官兵剿之,皆降。

  國論、元長復聚餘黨豎旗於阿猴林。廷珍發兵追剿。群賊潰散,系旗林木中。

  其黨陳逸謀於差員張騰霄。騰霄偕逸往撫之,乃與俱至。廷珍為之美衣服,聽其出入遨遊,而陰為之備。於是就撫諸賊皆忻然自慰曰:『江國論且然,我曹無患矣』。

  諸羅賊林君等作亂,隨征漳浦知縣王紳文捕獲之,伏誅。

  林君等豎旗於六加甸,紳文獲之。眾議押解內地,藍廷珍曰:『甫平思亂,此曹不可活也。軍中義得專殺,苟有罪某自當之』。乃令梟首竿示。復有楊君、李明聚眾鹽水港,黃輝、卓敬聚眾紅寮,先後捕斬之。

  九月,賊渠陳福壽、杜君英及其子會三皆降。

  外委陳漳訪緝至南路觀音山,招撫陳福壽以來。藍廷珍置福壽軍中,以家人禮待之。杜君英晝伏夜走。聞福壽事頗心動。諜者林生入羅漢門說之,君英及其子會三皆就撫。

  提督施世驃卒於軍,以藍廷珍署理提督印務。

  冬十月,朱一貴等伏誅。

  十一月庚寅,南路餘賊陳成等復作亂;署提督藍廷珍發兵大搜羅漢門諸山,獲成等斬之。

  成綽號莿瓜成,與蘇清、楊美、林阿尾等豎旗於石壁寮。廷珍遣千總何勉、杜雄等率兵搗賊穴。成等奔潰,清就擒,美逃匿下淡水,為知縣劉光泗所獲。廷珍以羅漢門諸山素為逋逃藪,遣遊擊王良駿、薄有成、守備呂瑞麟、閆威、李燕、蔡勇等分路搜捕,窮山密箐,無不遍歷,焚燬賊巢數十所,先後擒陳成、林阿尾、林丁、莊謀、鄭教、陳璞、鄭文苑、林沙掌、陳國進、李吳等,梟斬之。

  十二月,誅臺灣逃回文武各官。

  文員自梁文煊以下,武職自周應龍以下,俱發往臺灣正法;已故知府王珍棺剖梟屍示眾。

  長泰賊首薛合伏誅。

  合遁逃四年,至是始獲,梟其首,籍其家。

  是年,安溪奸民鄭堅、陳洛等作亂,伏誅。

  六十一年春三月庚子,臺灣南路下淡水奸民林亨等謀作亂,守備陳一得率兵捕獲之。

  亨等以「合心王」三字為勘合,頒於其黨方貿帛製旗,約夜舉事。有密報者,一得率官兵捕之,搜得勘合及偽劄。分兵圍搜大崑麓、罟寮及北路鐵線橋夥黨顏煙、李咸等,並獲之。

  雍正元年春正月,臺灣逸盜楊合謀作亂,總兵藍廷珍遣兵捕獲之,餘黨悉散。

  夏四月,臺灣中營千總何勉獲逸賊王忠等,斬之。

  朱一貴之亂,群賊皆已伏誅,惟忠等遁逃傀儡內山。藍廷珍令外委鄭國佐、林天成召致山番通事章旺同入傀儡內山,遍搜各社,諭番眾不許窩留。於是忠等不敢復入番界。勉備歷險阻,訪知蹤跡,遂擒忠及劉富生、陳郡等。

  四年秋九月,總督高其倬檄臺灣道吳昌祚、北路參將何勉同率兵討水沙連社番。

  水沙連舊為輸餉熟番,自朱一貴亂後,遂不供賦。其番目骨宗等恃山溪險阻,潛蹤出沒,恣殺無忌。其倬檄昌祚授以方略,委為總統,分路進攻,以勉副之。

  冬十月,參將何勉進兵蛤仔難,諸番皆就撫,獲番目骨宗等,誅之。水沙連平。

  勉等攀巖援木,冒險深入,抵水沙連北港之蛤仔難社。諸番震攝,就撫。越數日,復入南港水裏湖,擒骨宗父子三人,及兇黨阿密氏麻著等二十餘番,搜出頭顱無數,皆伏誅。於是南北港二十五社畢服,依舊輸課,水沙連平。

  十二月,仙遊賊吳漢復據大飛山,官兵捕誅之。

  六年冬十二月,臺灣南路山豬毛生番作亂。

  傀儡山內生番性嗜殺人,以得頭多者為雄,諸社皆然,而山豬毛為最。是月突出劫掠,戕殺漢民二十二人。

  七年春,臺灣道孫國璽、總兵王郡率兵討山豬毛番,平之。

  官兵攻山豬毛社,諸羅知縣劉良璧堵後山,撥內優社番擊八里斗難,北路參將何勉入南仔仙山,會剿邦尉山,平之。

  九年冬十二月,彰化縣大甲西社番林武力學生等作亂。

  北路大甲西社番林武力學生等結樸仔籬等八社鼓眾倡亂。淡水同知張宏章走免,居民多被戕,北路洶洶。總兵官呂瑞麟北巡至淡水,聞變回至貓盂被圍,瑞麟奮身殺出,駐彰化縣治,征府中兵累戰不克。

  十年春三月,鳳山縣奸民吳福生作亂。

  福生乘北路未靖,與商大概等謀劫陴頭。臺鎮王郡遣遊擊李榮引兵應援。福生等於

  二十八日夜焚岡山營,次日復焚舊社汛塘,虎頭山、赤山各處悉樹賊旗。

  夏四月,吳福生等攻陴頭,總兵官王郡率兵討平之。

  初三夜,賊攻陴頭。守備張玉、把總黃陞拒守。賊焚萬丹巡檢署。時鎮標軍多撥北征,府治兵少。郡探知陴頭賊熾,率兵夜發。初五日,與參將侯元勳、守備張玉、林如錦等三路夾攻。賊卻復集。自辰向未,戰數合,賊大潰,獲蕭田等八人而還。玉與外委千總徐學聖、鄭光宏戰死。越數日,搜擒福生及商大概等三十餘賊,伏誅。南路平。

  冬十一月,陸路提督王郡等率兵討大甲西社番賊,平之。

  先是五月間,番賊復結沙轆、吞霄等十餘社同反,圍彰化縣,百姓奔逃,絡繹於道。六月,總督郝玉麟赴廈門,調呂瑞麟回臺灣府彈壓,檄新授陸路提督王郡討之。七月四日,郡同巡察覺羅柏修師至鹿仔港,遣參將李應越、遊擊黃貴、林榮茂、守備蔡彬等圍阿束社,番賊潛逸。參將靳光瀚、遊擊林黃彩、守備林世正等扼隘口,絕其去路。八月,渡大甲溪,遣金門鎮李之棟、遊擊高得志、李科、守備呂九如、林如錦等分路追殺。曆大安溪,登大坪山,直抵悠吾生番界。賊大窘,走南日內山,峭壁峻絕,僅一線魚貫攀緣而上。番踞高嶺,下矢石如雨,我師奮勇爭進,槍砲交攻,聲震山谷。番負創四竄,官軍搗其巢,縱火焚所積,番計窮,於是各社相繼獻渠兇林武力學生等來降。凡四閱月,北路平。

  十三年冬,彰化縣柳樹湳、登臺莊生番作亂;副將靳光瀚、同知趙奇芳緝獲眉加臘社番巴里鶴、阿尉等誅之,亂遂定。

  乾隆七牟夏六月,漳浦縣民賴石戕其知縣朱以誠。

  秋七月,詔安賊陳作謀圍縣城;巡撫劉於義遣兵討誅之。

  十三年春正月,建寧府奸民魏現謀作亂,官兵捕誅之。

  十七年冬十二月,平和縣生員蔡榮祖等謀作亂,事洩,伏誅。

  榮祖素與南坪妖道馮珩交好,謀為不軌,期於是月十七日夜襲郡城。先一日,榮祖由琯溪買舟,舟中存軍器火藥,行至南靖湖山,為鎮標守備葉相德、南靖、典史周履忠擒獲。其黨翼散布郡城內外者,以次就獲,斬於市。

  三十三年春三月,漳浦縣賊盧茂作亂;知縣徐觀孫、把總曾大猷捕誅之。

  三十五年春正月,詔安縣奸民李少敏謀亂,伏誅。

  五十一年冬十一月,彰化縣奸民林爽文作亂,城陷,臺灣知府孫景燧、北路理番同知長庚等皆遇害。

  爽文,漳州平和縣人,徙居彰化大里杙。少充縣捕,尋棄去,與匪徒潛行劫掠。大里杙去縣城五十里,逼近內山,恣為盜賊囊橐,吏不敢問。先是,閩廣間奸徒結黨名目,有所謂天地會者。四十八年,漳州人嚴煙渡海傳會,爽文與劉升、陳泮、王芬及淡水之王作、林小文、諸羅之楊光勳、黃鍾、張烈、葉省、蔡福、鳳山之莊大田、莊韭等均入會。光勳為楊文麟養子。文麟幼子楊媽世與光勳不和,創雷公會與之敵。是年七月,臺灣道永福、知府孫景燧聞其事,密飭文武員弁嚴緝。石榴班汛把總陳和獲黃鍾、楊文麟及文麟子楊狗等解縣。越數日,和又獲張烈,械之。攝諸羅縣臺防同知董啟埏釋放狗。狗遂約會匪劫斗六門,奪烈而去,和破殺。永福與總兵紫大紀率兵馳赴諸羅,擒數十人,搜得姓名會簿。首犯楊光勳逃逸,旋為攝彰化縣臺防同知劉亨基所獲。永福、大紀審鞠光勳等十八人,皆斬諸市。然彰化匪類根株未拔也。烈等餘黨,遂竄入大里杙嘯聚。是月初旬,大紀巡視彰化,賊方豎旗起事。北路理番同知長庚請大紀駐鎮,不許,即日旋府,令中軍遊擊耿世文領兵三百人同景燧赴彰化。景燧至,促新縣令俞峻、副將赫昇額與世文率兵往捕,駐營於五里外之大墩,諭村民擒獻,焚數小村以怵之。賊遂鼓煽各莊會於茹老山。眾怨官兵以無辜焚其村,皆從亂。因林氏之族不肯令爽文主名,暫推劉升為首。丁酉夜,賊目陳泮王等從爽文攻陷大墩營,殺赫升額、耿世文、俞峻及千把總兵役等數百人。時彰化守兵僅八十人,景燧、長庚糾集番眾掘濠插竹,同都司王宗武、原任知縣張貞生、署典史馮啟宗、丁艱典史李爾和分門戒嚴。戊戌,大雷雨,賊抵城下,槍砲莫施。己亥,城中有與賊通者,開門納之。賊入城,拘景燧。亨基被殺,一女滿姑尚幼,有賊扶之出,姑切齒痛罵,賊以刀割其舌,噴血大慟而絕,劉氏一門死者十三人。啟宗守監門,為監犯楊牛所害。長庚有膂力,與賊戰,手刃二賊,賊磔之,沈其首於濠。宗武及其子死於署前。賊擁景燧至演武廳,迫降景燧以大義斥之,遂與亨基幕友孫南容、施琪、范輝同死焉。

  十二月庚子朔,賊陷淡水;護淡水同知臺灣知縣程峻自殺,竹塹巡檢張芝馨死之。

  先是峻與守備董得魁馳赴中港守禦。賊黨盤山逾嶺而入,糾結貓盂莊李同、貓里社黃阿甯、何添等直至新莊,所過附逆者甚眾。峻聞彰化陷,退回塹城,至山頂,伏起,峻自殺。賊乘機攻塹城,陷之。峻長子必大懷印從八里坌內渡。賊共推林爽文為盟主,偽號「順天」,以彰化縣署為盟府。本縣胥吏劉懷清為偽彰化知縣,劉士賢為偽北路海防廳,王作為偽征北大元帥,王芬為偽平海大將軍。爽文用烏緞作笠,蟠金龍二,以黃線結蕤,自頂垂背,掠取官幕袍服衣之。其眾悉以烏布帕頭。

  乙巳,賊陷諸羅縣,攝縣事董啟埏、原署知縣唐鑑、典史鍾燕超等皆死之。

  林爽文從彰化往攻諸羅,留守彰化之賊不過數百人,同偽官稽查出入而已。諸羅城旁無深溝,大霧瀰漫,竟日不散。賊聞施槍砲,繞城四呼,而陰使眾賊伏城下掘陷之,蜂擁而入,殺啟埏及鑑、燕超等。是時賊勢四起,南投、貓霧捒等處皆破。南投縣丞周大綸、羅漢門縣丞陳聖傳、署貓霧捒巡檢梁永提俱不屈死。署南投縣丞洪智為賊掠至大里杙,不殺。府城先聞大墩及彰化之變,鎮道議令左營遊擊李中揚領兵三百人往援。中楊扶病至諸羅,亦死之。賊既得諸羅,爭掠財貨,驕滿自恣,視府城為掌握間物,日聚黨飲酒演優;以故府城得預為備。永福遣教授羅前蔭、海東掌教嘉應州舉人曾中立、幕友劉繩祖馳赴鳳山,招集粵義民赴府守禦。臺灣縣知縣王露病,不能視事。臺防同知楊廷理代理府事,率經歷羅倫等步行招坊市義民,三日中得八千人,復乘船至海口,得長年水手一千餘人,並調熟番一千人,鳩集工匠,整造器械,以備戰守。

  己酉,臺灣總兵柴大紀禦賊於鹽埕,賊遁去。

  同知楊廷理亟請大紀出兵,大紀合護安平副將林光玉率兵二百人往諸羅,至鐵線聞賊盛,退回三坎店。丙午,大紀領兵出城,丁未,至灣里溪不能進,退守鹽埕,是日,賊眾數萬猝至,兵民力禦之,賊愈敗愈多,營中貯大銅砲一乃王寅年漂出海中者,火以擊賊,賊死無算遂遁,把總高大捷妄傳大紀被圍,躍馬穿城逸去,眾皆惶惑,廷理急遣番眾追至鹿耳門縛歸,戮之民心乃定,守備董得魁於中港敗後退保艋舺,同新莊巡檢王增錞、署都司易達招募泉籍義勇駐守焉。

  辛亥,廣東義民李安善偕原任彰化知縣張貞生、把總陳邦光復彰化城。已而賊復陷彰化,攻北莊,安善死之。

  安善,廣東嘉應州監生。父文煥,於康熙末平朱一貴有功,授職居北莊。及林爽文攻諸羅日,安善在彰化岸裏社捐貲招募民番,乘賊攻府,遂與貞生、邦光克復彰化城,獲賊偽官楊振國、高文麟等,檻送內地,伏誅。時各路義民中有不肖之徒,焚莊搶掠,脅從者無所歸,以故空城仍為賊據。北莊在賊巢後,賊畏其逼。並力攻之。安善赴鹿港軍營領鉛藥回,中途為賊所執,挾至大里杙,不屈,賊支解之。

  壬子,淡水同知幕友壽同春偕原任竹塹巡檢李椿、書院掌教原任榆林知縣孫讓復淡水廳。

  先是淡水賊王作、林小文等劫奪淡水倉庫,遂居廳事,把總吳淡不屈死,同春被執。賊素重其名,不殺,請受計。同春詭許之,潛遣人楊言內地大兵已到,賊眾疑散。同春復約椿、讓糾合義民一萬三千餘人,收復塹城,擒作及餘黨許律、陳覺、鄭加等,斬之。

  壬子,臺灣南路賊莊大田陷鳳山縣,知縣湯大奎、典史史謙死之。

  大田亦漳州平和人,渡海家鳳山縣。林爽文滋事,遣黨陳天送至南路糾合謀逆。大田偕族弟大韭至阿里港,凌逼富戶,出財穀造旗幟。時北路賊退聚窵松、大目降間。鳳山諸賊以北路道遠不願往,遂推大田為首,與爽文遙相應援。大奎聞變,募義民千人守城,參將瑚圖里領兵出禦。伏賊從龜山入城縱火,大奎及其子荀業、典史史謙皆不屈死。瑚圖里棄參將印,疾馳至府,府城大震。臺灣道永福遣典史易鳳翔內渡請兵。

  癸丑,賊攻臺灣府。

  賊萬餘由南路攻郡城。楊廷理與經歷羅倫、外委王國志率民番分路禦之。澎湖左營遊擊蔡攀龍領兵八百人到臺灣,札營小南門五里外之桶盤棧。

  戊午,廣東舉人曾中立等募義民討賊。

  鳳山所屬山豬毛系東港上游粵民一百餘莊,分港東港西兩里,康熙間平朱一貴之亂,號懷忠里,建忠義亭。俸滿教授羅前蔭等赴莊招集義民,適賊遣其黨涂達元、張載柏到莊誘眾,即斬二賊以徇。選壯丁八千餘人,分為六隊,計畝均餉,推中立總其事,領眾攻小篤家莊、阿里港等處,牽綴賊勢。南路賊莊大田退守南坑仔,北路賊仍聚大目降。

  甲子,同知楊廷理與守備王大植率兵禦賊,千總沈端死之。戊辰,賊圍臺灣府。

  林爽文率眾由大武壟赴大目降,合南路賊圖攻府城。廷理與大植分兵四路巡哨。賊結隊往攻鹽埕。端至大灣塘與賊遇,奮力交鋒,以兵少賊多,遂死之。廷理、大植收軍回城。戊辰除夕,賊黨伏東門民房,取蔗林枯藤灌硫磺等物密置竹根木柵旁,謀俟三更繞城縱火突入,終夜大雨滂沱,火不得施。

  己巳,同知楊廷理同右營遊擊左淵等率兵擊賊,敗之。

  淵率義勇二千人出小南門,廷理率義勇二千人出小東門,守備邱成能、李步雲率兵斜衝賊陣。賊中槍砲及藏匿蔗林焚死者無數,擒其黨陳允等十餘人,人心大定。

  五十二年春正月癸巳,水師提督海澄公黃仕簡率兵由廈門渡海至臺灣府。林爽文遁回大里杙。乙亥,陸路提督任承恩率兵由蚶江渡海入鹿港。

  林爽文之將反也,當漳、泉二府人械闘之後。爽文本漳人,恐泉人不同亂,乃邀泉人劉志賢共起事,欲使為泉州人倡。志賢自署理番同知,至鹿港收貨稅,有泉民林湊等倡義擒之,鹿港得無恙;而府城逼近鹿耳門,鎮道嚴兵防護,以故兩海口俱未失。時總督常青駐泉州,調水陸二提督分路渡海赴援。

  壬午,水師提督黃仕簡遣建寧鎮總兵郝壯猷率兵進剿南路,臺灣鎮總兵柴大紀率兵進剿北路。

  壯猷領弁兵二千二百人,以遊擊蔡攀龍為之副;大紀領弁兵二千人,以護安平副將林光玉為之副。壯猷行至大湖,遇賊,不得進,遣人赴仕簡告警。

  壬辰,總兵柴大紀克復諸羅縣,獲偽軍師侯元

  楊廷理以陞知州陳良翼素得民心請於永福,檄令代理諸羅時。福防同知楊紹裘來臺灣視府事。

  癸巳,閩安協副將徐鼎士領兵渡海,入北淡水。

  鼎士兵抵北淡水之艋舺,環繞大河,有義民萬餘人協同守護。時諸宵小煽動,壽同春開誠勸諭,始得寧輯。

  二月辛酉,復鳳山縣。

  郝壯猷頓兵大湖幾五十日,是月丁未,福寧鎮遊擊延山領兵一千人到郡,黃仕簡令與安平遊擊鄭嵩同領兵往大湖協剿,延山遂復鳳山縣。

  三月丙子,賊復陷鳳山縣。遊擊延山、鄭嵩、同知王雋皆死之。總兵郝壯猷遁歸臺灣府。

  先是鳳山城空無人,壯猷招民復業,賊即潛入其中,與外賊消息相間。至是城復陷矣。

  丁丑,總督將軍常青至臺灣督剿。

  常青甫入鹿耳門,即得鳳山重陷信,飛札調兵。委同知楊廷理選募義民六千人,分兵協守。時郝壯猷以失律受誅,黃仕簡、任承恩皆革職解京治罪,其水師提督印務交常青代理,陸路提督印務以江南提督藍元枚代理,領浙兵三千赴鹿港,並參贊軍務。原任兩湖總督李侍堯代常青總督閩浙,籌辦軍需,駐札廈門。先是任承恩在許厝寮剿賊,千總黃榮、吳聯貴陣亡,承恩以兵少賊多,深溝高壘為久駐計。林爽文分黨嘯聚,自大里杙外,彰化之烏日莊、大墩、八卦山等處,諸羅之斗六門、水沙連、庵古坑等處,任意出沒,肆行焚劫。愚民無力支拒,相率從賊。是以日聚日多,披猖殊甚。

  己未,賊攻臺灣府,同知楊廷理、遊擊蔡攀龍等擊敗之。

  莊大田率眾分攻大東門、小南門,其黨莊錫舍攻大南門,番婦金娘攻小東門,北路賊許尚等分攻大、小北門,賊眾蟻聚數萬,旗幟分列,槍砲若雨。安平副將丁朝雄於紅毛城中得舊貯大砲十餘座,堀地得大砲子百枚,連夜運置各營盤,賊至轟擊之,直達數里,殺賊甚眾。先是錫舍有弟達德,勸錫舍歸順,遣莊丁莊允赴郡告其族莊子才,為差役所執。廷理審問得實,使子才作書諭之。先一夕,錫舍乘間由大南門入,將軍常青大喜,令率黨出城建功。大田猶不知也。是日,賊四面攻城,及夕將退,錫舍倒戌相向,呼聲震天。廷理與攀龍等乘勢追殺,賊大敗走。錫舍仍往札大湖。自是賊匪或時出侵擾,或假道攻擊,俱先期預知者,錫舍敗其謀也。

  夏四月,賊陷麻豆等三十莊,千總盧思聰戰死。

  五月己巳,總兵柴大紀與總兵普吉會於土庫,議攻斗六門,不果而還。

  賊之方起也,漳人仗賊之勢,嘗凌泉人。及黃、任兩提督兵至,賊稍歛,則泉人又仗官兵之勢凌漳人。然各村民尚未為所脅也。自常青至臺灣,諸將慮兵少不敵,甫交綏即退。賊得其暇迫脅各村,不從者輒焚殺。官兵亦皆自保而莫之救。於是泉人亦皆弭首附漳,遍地皆賊矣。

  甲戌,新任淡水同知徐夢麟會副將徐鼎士、都司朱龍章往白石湖山下安撫漳、泉、粵諸莊居民。

  初,淡水自壽同春克復之後,莊民尚能和輯,而白石湖、金包裏、七堵、八堵、三貂等處之漳、泉、粵諸莊民分黨互殺。漳人半屯於白石湖山上。夢麟領印渡海,抵艋舺,延同春為幕友,馳檄曉眾。會鼎士、龍漳及新莊巡檢王增錞抵山下,就撫者僅數十人,夢麟挈回安置。越五日,復往山中,人爭來就撫。金包裏、七堵等處聞風解散,不下萬餘人。

  丁丑,將軍常青督兵克南潭。

  時莊錫舍擒偽女軍師金娘、偽元帥王坑郎及賊黨林洪,伏誅。

  乙酉,福州將軍恆瑞同溫州鎮總兵魏大斌率兵至臺灣府。六月甲辰,同知徐夢麟等會兵進屯大甲溪。

  大甲溪者,兩山對峙,南漳化,北淡水,中隔一溪,迫近牛罵頭、葫蘆墩、紅圳頭,與大甲杙唇齒相連。時溪南皆賊,惟千總袁良熺率兵二百餘人同義民共禦,力疲糧匱,各懷去志。夢麟招集義民,倚溪扼險,請於參贊藍元枚發兵來援,令工鑄大小砲二百餘位,屢用攻賊,賊多敗潰,淡北恃以無恐。

  賊圍諸羅縣。

  諸羅為南北之中,林爽文必欲陷之,日夕攻圍不止。柴大紀與兵民固守,募人間道夜行抵府告急。

  庚申,總兵魏大斌援諸羅。

  常青檄大斌與副將詹殿擢領兵赴援,扼於鹿子草。復令遊擊田藍玉率兵由海道往,亦為賊所截。

  秋七月壬申,參將特克什布、遊擊張萬魁率兵援諸羅。

  再自鹿子草進剿至莊口,伏賊四起,我兵被傷甚眾。

  八月辛亥,賊犯大營,常青與參贊恆瑞擊敗之。

  常青將於是日進援諸羅,署知府楊廷理言:『郡城外盡為賊踞,淫潦淋漓,水平四野,新調之兵十病五六,若我兵一動,賊必乘虛攻郡,輕重得失,不可不審』。常青躊躇未決,賊偵知官兵將北行,果分三路直犯大營。常青與恆瑞親統兵民殺退之,乃不果行。

  甲寅,副將貴林、蔡攀龍、參將孫全謀、遊擊楊起麟、邱能成分兵進援諸羅,失利;貴林、楊起麟皆死之。

  自是賊匪無日不覬覦鹽水港,而諸羅之圍愈密。

  九月庚午,參贊恆瑞率兵援鹽水港。

  賊攻鹽水港甚急。恆瑞統滿漢兵三千赴援。自是日至壬申,屢戰皆捷。賊圍暫解。先是,諸羅募人至郡運餉,皆由內山盤繞而來,道路艱險,賊覺之,四面阻扼,粒米不得入城。城中斗米一千七百文。知縣陳良翼素有惠於民,民食盡,至以油■〈米凡〉充饑,終無散意。折屋為薪,取舊土牆煮硝配火藥數千觔以備賊。賊方力攻鹽水港,故諸羅火藥已盡。而賊久不至,城獲全。

  冬十月庚子,副將徐鼎士等分路剿賊,敗之。

  福州城守左營都司敏祿領兵一千人,自五虎門放洋至淡水,與徐鼎士等會於大甲溪,分兵六路進剿。鼎士與守備潘國材抵南埔遇賊,夢麟、敏祿至山頂遇賊,各賈勇麾擊,賊大敗,斬俘及獲軍械無算。壽同春領義兵駐烏牛欄,抵三十張犁,馬蹶為賊所執,死之。

  丙午,淡水官兵、義民攻大肚溪賊營,約鹿港兵會剿,鹿港兵不至。

  時廣東右翼鎮在鹿港,夢麟等札約分路赴大肚溪應援。是日,鼎士等進攻大肚,先於蛇仔崙焚賊目何有志巢穴,賊眾越山而逃。鹿港兵不至,遂收軍回牛罵頭,去大里杙十餘里。鼎士等分劄南北兩營以待之。復遣粵貢生張鳳華及淡水廳役王松密結生番,資以布疋鹽菜等物,使伏內山要隘,截其衝突。番眾踴躍,力助官兵,殺賊無算。

  癸亥,協辦大學士福康安率參贊海蘭察等統兵抵鹿仔港。

  先是,八月中奉旨,以協辦大學士、陝甘總督福康安為將軍,及內大臣海蘭察等為參贊,統領巴圖魯侍衛一百二十餘員,調湖南兵二千人、貴州兵二千人、廣西兵三千人、四川屯練番兵二千人至閩。壬戌,自崇武澳放洋,一晝夜數艘盡抵鹿仔港。福康安先馳檄招徠,並戶給「盛世良民」旗號,諭令歸莊者免死。

  十一月辛未,參贊海蘭察大破賊於牛稠山,諸羅圍始解。

  甲子朔,福康安登鹿港,劄營。丁卯冬,海蘭察等領巴圖魯侍衛數十人至八卦山探望賊勢。八卦山距鹿港二十餘里,賊所聚處也。索倫佐領阿木勒塔、三等侍衛哲克堯先飛馬徑至山下,遇賊百餘迎敵,射死三人,活擒二人以歸;賊驚,以為自天降,各散去。戊辰,諸將議從八卦山進攻大里杙。福康安以諸羅圍久,兵民饑疲,危在旦夕,當急援之。乃分兵攻大甲,聲言先伐大里杙,以牽賊勢。己巳,親率大兵分路攻殺,連克崙仔頂、崙仔尾、柴林腳、西勢潭等十五莊,長驅至牛稠山,山距諸羅城六、七里。賊擁眾二萬餘屯札山眷,阻溪自固。見官兵至,四面環繞而下。海蘭察命義民向左斜行,各省兵向右斜行,自統巴圖魯作馬隊及四川屯練番兵居中。戒左右軍曰:『視馬隊進則捲入賊軍後面,不則無前也』。戒中軍曰:『距賊不至百步勿發槍砲箭』。乃先率馬隊越溪衝入賊陣,左右軍遶出賊後,高據山腰,槍箭齊發。賊大敗奔竄。酉刻,大軍抵諸羅城。城中官民出迎,皆饑羸無人色。福康安令悉運賊莊所貯糧入城,米價頓平。賊氣大挫。

  甲申,官軍進剿斗六門,克之。

  諸羅圍既解,福康安令海蘭察等領巴圖魯侍衛督催各隊官兵往來剿捕。旬日之間,斃賊無算。林爽文招集餘黨,拒守斗六門、大埔林、庵克坑等處。盡驅其黨之妻孥老幼及其眷屬,悉入大里杙巢穴,以脅眾心。海蘭察等率兵甫至馬稠後莊,賊據山放砲。海蘭察與恆瑞自山梁進攻,追至大排竹。賊於溪沙下築隘壅水,以阻官兵。巴圖魯侍衛等先奮勇越過溪面,賊決水未就,而我軍已盡濟,殺退之。先是福康安、烏葉哈達領兵千餘人由茅港尾進剿,以通府城道路,並檄調知府楊廷理領義民北來會合。廷理領義民一萬二千人札營三坎店,連日賊匪麇至,廷理率義民涉水衝截,諸賊散而復聚者三。適烏什哈達等自北路引兵到府,與廷理相遇於蔦松,賊乃望風而潰。海蘭察、恆瑞等乘虛連攻大埔林、庵古坑皆捷,星夜疾馳至斗六門。時賊盤踞已久,密於各路口堀坑阱,削竹插地以陷馬足。官軍由田中進,力奪賊營,痛加殲僇,遂收復斗六門。西螺逆民均投順。乙酉,大兵札水沙連。丙戌,剿捕虎仔溪、萬丹莊,南投、北投等處悉平。

  丁亥,協辦大學士福康安率參贊海蘭察、恆理等攻大里杙,克之。

  賊首林爽文遁走。

  大里杙東倚大山,南繞溪河,爽文砌築土城,羅列巨砲,內設竹柵兩重,外則溝磡重疊,頗為完固。海蘭察等進迫溪邊,賊乘我兵未集,出城四擊。巴圖魯爭先搏殺,斃賊甚多。既夕,我兵伏溝坎間,賊萬炬來索戰。我兵在暗中,賊不能見,而我兵視賊則歷歷可數,發槍箭無不中。賊自知失計,遽滅火擊鼓來攻。我兵又從鼓聲處擊之,殺死無算。詰朝,海蘭察等由西南、西北分路攻入賊巢,射殺賊目林素、林成等二百餘人,生擒偽彰化縣劉懷清及賊目張火、蔣挺、林茂、何從龍,始知爽文已於夜半挈眷走據集集埔矣。遂剷平大里杙城塹,燒其巢獲,大小砲一百六十餘座、烏槍二百三十餘桿、穀數千石、牛八百餘頭,其餘器械不可勝計。令將槍砲器械運往鹿港存貯,以牛穀賞給兵民。凡脅從者俱釋歸莊安業矣。

  十二月戊戌,官兵攻集集埔,克之。

  集集埔前臨大溪林。爽文就高岸疊石為陡牆,長數里,其所豫營扼險處也。是時賊尚擁眾二萬餘人。海蘭察率巴圖魯侍衛奮勇渡溪,飛砲衝破石牆,四川番兵騰而上,槍箭齊發。賊大潰,墮崖赴壑及淹斃者無數。爽文走入生番。福康安傳各社通事,加之獎勵,令宣諭諸生番縛獻爽文。有水里社通事杜孚者,素受爽文厚賄,匿其孥。隨軍教授郭廷筠偵知孚乃集集埔楊振文、曾大源佃戶,薦二人帶官兵、義民往諭之,遂縛爽文父林勸、母曾氏、弟壘、妻黃氏,送交大營。

  壬子,官軍進剿小半天,克之。

  賊踞小半天山為死守計。山路西面陡絕。海蘭察等率將士攀藤緣壁而上,賊乘柵投石放槍。四川番兵踴躍爭先,拆其木珊。賊潰,退據水裏社、埔裏社等處。福康安令普吉保等帶兵攻埔社以截北路,海蘭察等攻水社以截南路,凡窮追五晝夜。林爽文窘蹙,逸出樸仔犁,僅存百餘人而已。

  五十三年春正月丁卯,獲賊首林爽文,檻送京師,伏誅。

  爽文潛出覓食,遂就擒,並獲賊目何有志等七人。爽文之弟躍興逃至竹塹山坑,亦為官軍所執。臺灣北路皆平。

  丁丑,大學士福康安統兵剿臺灣南路諸賊。丁亥,收復鳳山縣。

  南路賊退入大岡山、水底寮等莊。福康安以水底寮在臺灣極南,負山面海,地勢險遠,遣四川副將張芝元率兵五百人,同知府楊廷理前往安撫;仍親率大兵南下。乙酉,至臺灣府,劄營於穆崎潭。丁亥,師至南仔坑。賊據險抗拒,我兵大破之,賊奔潰。官軍乘勝冒雨而進,收復鳳山縣城。時南北逸匪竄入水底寮者,尚桀驁不受撫。海蘭察等沿山抄戮。賊復聚眾到海岸拒戰。官兵迫之,賊投海及相擠溺死者屍流如雁鶩。

  二月戊戌,獲賊首莊大田於琅嶠。癸卯,磔諸市。臺灣平。

  莊大田之在南路也,雖與林爽文同逆,然各自號召不相下。乘官兵未南,益焚掠聚糧為旅拒計。已而又思出降。謀未定而大軍已至牛莊矣。水底寮既敗,大田遁入琅嶠,在臺境山背景遼阻。福康安令烏什哈達等率兵由海道進,海蘭察等率兵由山路進,自督大兵至風港,越箐穿林,行三十里。賊從樹林中突出,官兵四面合圍,自辰至午,殺賊二千餘人,投海者皆為槍砲所斃,遂獲大田與其弟二人、子三人及賊目許光來、簡天德、許尚等四十餘人。各社生番復縛獻賊匪三百餘人,盡殺之。癸卯,械大田抵郡城,病亟,將軍常青命速磔諸市。時南北賊黨先後俘獲梟示。凡傳會之嚴煙、首陷大墩之劉升、投誠復叛之陳泮,均檻送京師,即伏誅,無漏網者。

  五十七年秋七月,泉州奸民蘇葉老謀作亂,事洩,伏誅。

  仙遊縣奸民劉拔等謀作亂,事洩,伏誅。

  六十年春三月甲子,臺灣匪民陳周全作亂,陷鹿港,同知朱慧昌、遊擊曾紹龍、外委任尚標死之。乙丑,攻彰化,右營遊擊陳大恩出據八卦山,副將張無咎、知縣朱瀾等就之,皆遇害,城陷。典史費增運、千總吳見龍、郭雲秀死之。

  周全,同安人,生長臺灣。乾隆五十七年回籍,與同安匪民蘇葉老謀反未成,事敗,逃至鳳山,與陳光愛結會,再敗,逃至彰化湖仔莊泉州人馬江家復謀反。潮州人陳容,即陳光輝,漳州人黃潮、黃親分漳、泉、粵三股各招千人作亂。周全稱長。拜晉江人洪棟為軍師,陳光秀、許篇、阮四、吳加令、楊成佳皆封偽將軍。詭言內地朱一貴之後朱九桃有海船數千,將以三月十五入鹿仔港。令旗書「大盟主朱」。又刻木印,四角刻「豎仰攻濟」四字,中為桃形,桃中刻小「朱」字。其黨皆以朱為號。甲子黎明,攻破鹿港,圍同知署。慧昌持刀禦賊,殺斃賊目陳光秀。眾賊齊入,遂遇害。鹿港營亦破,紹龍、尚標皆戰死。大恩屯八卦山為城聲援。乙丑,賊攻彰化西門,都司焦光宗拒守,砲傷賊頗多。賊繞攻入八卦山,大雨,官兵火繩淋濕,槍砲莫施。賊乘雨奪山,殊死攻。大恩見事急,燃火藥自焚。城中見八卦山火起,無固守心,賊遂入。增運、雲秀、見龍皆戰死;光宗自刎,未死,民人匿之。賊釋獄囚,掠倉庫,出榜安民。群賊因乘雨攻山,衣濕,就周全取衣。周全令各當鋪暫借。眾賊因肆掠,民大怨,乃相謀逐賊矣。

  丁卯,提督兼臺灣總兵哈當阿、臺灣府知府遇昌以兵九百人討賊。戊辰,至灣裏溪,阻雨溪漲,弗克進。賊攻斗六門,千總龍昇騰擊敗之。

  郡議以郡城根本重地,林逆之亂,臺灣道楊廷理固守得民心,乃與中軍遊擊潘國材、留守哈當阿、遇昌以遊擊麥瑞水陸兵九百人剿賊,令安平副將陳上高率哨船赴鹿港堵截。戊辰,至灣裏溪,大雨水漲,不克進,遂駐之。是日,斗六門賊王快數百人與陳周全應,乘雨夜攻斗六營。守備吳大瑞出援彰化未返,千總龍昇騰禦之。賊畏營中槍砲,以方棹側轉車輪水,上鋪浸濕棉被,賊藏棹後,推擁而前。昇騰約軍士持鳥槍不發,度賊近,昇騰親燃大砲擊;棹破,乃排槍齊發擊賊,死傷甚眾。又先日因雨預備斗篷一百具,以是兵帶雨戰,火繩不濕。賊已敗,守備吳大瑞亦至,賊走散。時昇騰兵僅百人,破賊千餘人,皆壯之。

  己巳,賊出攻田中央社,武生林國泰率義兵擊敗之。汀州府同知沈颺招義民逐賊,鹿港廩生楊應選集義民應之。都司焦光宗亦以林國泰義民至。賊潰走,遂復彰化。鹿港賊亦潰。

  颺以督撫委查工程至彰化,遇變匿城中民房,密與貢生吳升東謀約應選及大肚、鹿港各處義民皆起。己巳,賊出掠山仔腳、田中央社,武生林國泰率莊民擊敗之。賊懼,不敢駐城中。偽軍師拱棟先遁。光宗自田中央率義民至自西門,入城內,義民大呼逐賊。賊眾驚潰,遂復彰化。鹿港賊亦為義民逐走。

  提鎮哈當阿分兵守嘉義縣,臺灣道楊廷理髮鄉勇一千人赴灣裏溪,添兵守鹿耳門。

  是時彰化、鹿港已復,鎮道皆未知也。提鎮聞嘉義縣北虎尾溪渡船為賊焚斷,恐嘉義失守,分兵二百人令守備林國陞赴嘉義協守。各莊義民首張添錫、生員張田玉數千人夜紮筏渡虎尾溪,從原任知縣單瑞龍協守縣城。壬申,收復。奏聞,以沈颺署鹿港同知,單瑞龍署彰化縣。

  甲戌,埔心莊民獲賊首陳周全。

  賊眾既潰,周全只身南遁,至埔心莊,鄉民陳圻、莊南光誘執之以獻。守備吳大瑞亦與義民景邱山獲賊目陳光輝。馬江為鋪民所殺。各路報獲餘賊甚眾。

  丁卯,南路賊鄭賀謀亂,獲之。

  南路賊鄭賀綽號紅面猴,往鳳山中州,與陳光愛餘黨許強善。聞提鎮赴彰化剿賊,意郡城兵單,謀作亂。陳喜、黃皮、李和尚、鄒茂、郭旭等附之。賀夜往邀許強。強先見臺灣道示云:『各賊投誠,或能擒賊自效,皆免罪』;乃陽許之,飲以酒,乘醉擒賀以獻。陳喜等至大目降,亦為線民郭猴助、義民首方耀漢等所獲,解郡。南路平。

  提鎮哈當阿、護北路協副將吳大瑞、知府遇昌分捕餘賊,搜各匪巢,毀之。

  夏四月甲申,哈當阿至鹿港,增水師兵二百人守之,增陸路兵二百人守彰化。

  丁亥,陸提督烏蘭保以水師兵二千人自蚶江渡至鹿港。

  乙未,獲洪棟。

  洪棟,晉江人,生長興化打廉莊。陳周全破鹿港,棟教周全約束賊黨,不得擄掠。及入彰化城,棟又出示安民,故兩處民居得無傷破。及群賊肆掠,義民乃起。棟見勢敗,攜妻子先遁。至是為義民首監生洪紹彤、生員林超英執獻,解郡。王快至嘉義,亦被獲,與賊首陳周全俱伏誅。

  陸提督烏蘭保、水提督哈當阿搜剿賊黨二百餘人,誅之。

  漳泉民人素分氣類·林爽文之亂,泉人為義民擊賊。陳周全以泉人謀逆,漳人亦為義民敗之,民間頗以為口實,將謀械闘。又烏蘭保兵至臺灣,傳聞內地大兵且至,乃止。

  是年,南安艇匪寇閩海,權銅山營參將李長庚擊走之。

  嘉慶元年春,銅山營參將李長庚率督標千總王得祿等追敗安南艇匪於海上。

  得祿等追艇匪至獺窟、永寧、萬安、佛堂澳等處洋面,先後擊沈盜船四艘。

  二年,漳州雲霄鎮奸民陳興等作亂,遊擊陳名魁撫平之,興伏誅。

  興等嘯聚梁山,擄人勒贖。名魁招降之,其黨三百餘人皆就撫。興與吳龍、吳天三人脫逃,搜捕就戮。

  三年春三月,閩安協副將莊錫舍擊敗海賊蔡牽於斧頭澳。

  蔡牽,泉之同安人,初傭工自食,繼為海寇。時當事者方急艇患,牽與林阿全等各號以數十舶橫海中,而牽尤猖獗,為浙、粵、閩三省患。

  五年,海賊蔡牽犯臺灣鹿耳門。

  時官兵退守安平,商船悉為賊有。牽自是垂涎臺地。

  九年夏四月,蔡牽復犯鹿耳門,尋引去。 

  初,牽之去也,楊言越五年當再來。至是自鹿港入鹿耳門。值雨甚,北汕砲不得發。賊冒雨登岸。官兵皆潰,遊擊武克勤、守備王維光皆遇害。賊燔木城,毀砲臺,搶鐵砲大小五十餘架。總鎮愛新泰屯安平,道府俱札郡城大西門,以安平為全郡咽喉,大西門為通海要津也。越二日,賊夜燒鹿耳門文館。五月三日,自鹿耳門入,焚官軍哨船三號。義民、鄉勇、營兵、番卒布滿海岸莫能救。於是商船無所恃賴,各赴賊納賄自全。十三日黎明,東南風發,賊乃載重利而去。

  冬十一月,蔡牽復犯鹿耳門。

  至明年二月乃去。

  十年冬十一月,蔡牽由滬尾入鹿耳門,遂陷鳳山縣。

  先是四月間,牽擁百餘艘至淡水停泊,厚結山賊洪四老等,輾轉招致,乃偽造光明元年逆示,自稱鎮海威武王。是月,在滬尾起事。署都司守備陳廷梅與戰不利,死之。郡城戒嚴。總鎮愛斯泰、知府馬夒升提兵援臺北,牽即遣其黨逕至鳳山。鳳山賊吳淮泗首應之。巡道慶保檄臺防廳錢■〈雨上澍下〉率把總曾瑞、王正華等領鄉勇屯番往援。繼命署守備陳名聲假三品頂載以行。未至而鳳山已失守。■〈雨上澍下〉與鳳山令吳兆麟遁入粵莊,名聲收兵共謀回埤頭。粵兵送至淡水溪南遇賊,官軍後隊藥桶火發,隊亂,賊截殺兆麟於磚窖莊,■〈雨上澍下〉僅以身免,與名聲入處粵之內埔莊。南路賊陳棒、葉豹、黃灶、李璉、盧章平等攻遊擊吉凌阿於楠梓坑。凌阿以援鳳山屯兵在此,僅三百人,屢敗賊。會糧盡,以計拔營歸。比賊覺,已入郡城矣。

  十二月,蔡牽攻臺灣府,巡道慶保等率兵禦之。

  初,愛新泰聞牽入鹿耳門,歸保郡城,留馬夔陞守嘉義,而大槺小榔、鹽水港、蕭攏、北埔諸莊山賊俱起,南北路聲息不通。臺灣令薛志亮自海口步入武館溪,開城諭眾。歲貢生韓必昌、陳廷璧等首領義旗,募得義首二百五十人、義民逾萬。慶保先遣歲貢生遊化往東路和閩、粵莊,再淤海口添建木城,起小西門、越大西門、迄小北門,計二千餘丈,凡三日而成,從三郊總義首布政司經歷銜陳啟良之請也。牽踞舟中旬日,是月初五日始出攻安平。詰旦,遂攻郡城。而郡城內外布置周密,賊無所乘。是日賊退,附郭居民爭挈家入城,哄聲動地,一夜數傳賊至。守西關木城把總陳鴻禧,鎮稿房鴻猷之弟也。鴻猷有異志,欲召鴻禧以亂軍心。鴻禧出不意,與眾爭越城門,軍裝盡失,而於所遺軍裝得通賊白旗,乃治鴻猷及鴻禧罪。因是內防益密。

  浙閩水師提督李長庚率舟師援臺灣。

  二十四日,愛新泰會中營分路出哨,失利,千總薛元勳歿於陣。愛新泰被困,吉凌阿力救乃出。會李長庚以是日統舟至鹿耳門,城中增氣百倍矣。

  十一年春正月,水師提督李長庚同澎湖協水師副將王得祿等大破蔡牽於安平港。

  牽之圍臺灣也,鑿巨舟塞鹿耳門,以阻外援。長庚命得祿及署金門鎮許松年駕小船由安平大港入。是月初五日未刻,風勢利,官軍揚帆衝擊。得祿左手指被銃傷,戰不退。賊船中火礶發,悉焦爛就擒。牽率餘賊退保洲尾。

  二月,水師提督李長庚與總鎮愛新泰等攻蔡牽於洲尾,克之。蔡牽由鹿耳門逸去。

  時蔡牽雖保洲尾,而山賊攻城愈迫。賊初不敢迫城,後倚林荼以避槍砲,遂薄城下。是月二日,巡道會伐菻茶,三郊義首領眾繼之,郊眾請攻洲尾賊巢,未決,會總鎮愛新泰至,遂會長庚水陸夾攻。郊眾先行至凹仔社,有賊寮,焚之。洲尾賊家近寮者,多以是日歸壽福德神,其遠賊在寮復無設備。長庚遣副將王得祿率舟師遶出其後,燒燬賊船五十餘艘。賊首陳番等望風逃命。翼日,愛新泰等進收桶盤棧,賊首陳棒不戰而潰。蔡牽窮蹙謀竄。官軍力拒不得出。初六夜,牽密遣人駕杉板船探路。潛拔碇起航,天色微明,乘潮急遁。兵船起駕不及,發槍砲轟擊,黑燄遮天,賊船無煙障蔽,故得衝出,順風而南。賊目陳棒、吳淮泗、許和尚、陳番等以次擒獲,伏誅。

  官軍復鳳山縣。

  總鎮愛新泰會新到之延平協張良槐、北協金殿安、參將英琳等領兵南下,次埤頭,守備陳名聲、同知錢■〈雨上澍下〉俱至自內埔莊會剿餘賊。鳳山平。

  三月,蔡牽攻噶瑪蘭,土民陳奠邦、吳化等率眾禦,卻之。

  噶瑪蘭本名蛤仔難,在淡水東北三貂、雞籠大山之後,社番地也。三面負山,東臨大海。自三貂至烏石港三十餘里,皆山石無地。自烏石港至蘇澳,山下綿亙不及百里,一望平疇,溪港分注,實天生沃壤也。乾隆末,有漳浦吳沙者久居三貂,好俠,通番市有信,番悅之。沙招三籍流民入墾。以嘉慶元年,於烏石港南築土圍墾之,即頭圍也。二年,沙死,姪吳化代理其事。復有吳養、劉胎先、蔡添福等附之。番性愚,不事耕鑿,故視地不甚惜。化等益進墾,漸開至五圍。四年,其眾詭名蘇長發赴省請收入圖籍。藩司劉栻檄府察之。淡水同知李明心議以蛤仔難遠距淡城五百餘里,深林密箐,疊嶂重巒,人跡罕至,三十六社生番性同梟獍,勿許便。然三籍人眾亦未議逐出山封禁,民墾自若。及是,蔡牽至烏石港,欲取其地,使人通謀共墾。眾患之。賊舟有幼童被擄者,乘間登岸,遇其父匿之,賊索不得,揚言且滅頭圍,眾益懼。吳化與陳奠邦等謀,今通賊,官兵必討,不如拒之,且以為功。乃夜定計,集鄉勇並各社番伏岸上為備。賊猶未覺。晨入市貨物,眾縛之,得十三人,並賊目。牽聞之怒,連帆進攻。眾斷大樹塞港,賊不得進。拒敵久之,賊敗去。化等以所擒獻將軍賽衝阿軍前。

  夏五月,蔡牽復犯鹿耳門,將軍賽沖阿督福寧鎮總兵張見陞、澎湖協副將王得祿擊走之。

  賽衝阿以三月朔至臺灣,四月望北巡嘉義。是月十七日,蔡牽再踞鹿耳門劫商船。二十二日,賽沖阿自嘉義回郡督戰,值海湧舟師不得前。賽沖阿怒,遣千總林青高持令箭出督。於是見陞、得祿率眾軍直迫蔡牽。牽大敗,麾眾船衝浪出,溺死無算。自是不復覬覦臺灣矣。

  是年,永定縣民詹立長謀亂,為鄉眾所殺。

  立長居湖雷市,窩藏漳州賊匪二百餘人,欲行劫掠。事露,鄉眾殺賊六人,並殺立長;餘賊敗散。

  十二年秋七月,南澳鎮總兵王得祿擊敗海賊朱濆於大雞籠港內。濆竄入噶瑪蘭之蘇澳。九月戊午,得祿會臺灣知府楊廷理率兵大破之,濆遁。

  閩海巨盜,自蔡牽外,朱濆最熾,而與牽不相能。濆嘗挾夷艇窺金、廈、漳、泉為之戒嚴。是時,濆在廣東大菜蕪外,洋為澄海協副將孫全謀所追,竄入鹿港、淡水一帶伺劫。得祿自銅山放舟渡臺,夜至大雞籠澳,見濆船潛匿港內,率兵直前攻擊。濆由臺灣山後逃至噶瑪蘭,大載農具泊蘇澳,謀奪溪南地為巢穴。五圍頭人陳奠邦告急。廷理乃與得祿會同水陸赴援。先是,噶瑪蘭有濁水溪,逾溪而南,地土尤曠,民未往耕焉。有潘賢文者,由彰化縣岸裏社番通事徙居於是。土人稱溪南為東勢,溪北為西勢。自頭圍至五圍,皆在西勢。賢文獨處東勢之羅東社。濆欲得東勢,思結於賢文。漳人李祐陰與通焉。廷理廉得其實,使持札告賢文等,曉以大義,並賚眾番嗶吱十板、紅布五百疋、番銀千餅。賢文大悅,而眾番亦皆鼓勵,乃設木柵於海口捕通賊者。祐懼,挈妻孥入於賊舟。九月九日,廷理自艋舺入山。四月而至五圍,集耆老撫慰之。義首林永福、翁清和等願率精壯效用。時濆踞蘇澳港內,得祿以舟師追至港口。港中寬外狹,賊以巨纜纏鐵鍬橫沈港口。廷理令永福等領番勇穿山闢路,以達蘇澳,與舟師會。令賢文率眾斷賊樵汲。戊午,得祿以舟師進攻,永福等自澳後夾攻之。自午至申,凡焚賊舟三,沈其大舟一,獲二舟。賊以十六艘順流東遁。

  十四年秋八月,水師提督王得祿、邱良功等率舟師大敗海賊蔡牽於魚山外洋,追至黑水深洋,牽投海死。

  得祿同良功統閩浙兩省水師,連■〈舟宗〉南下,遇牽於魚山外洋。令總兵孫大剛、副將謝恩詔、參將陳登、遊擊陳寶貴等各兵專擊蔡牽本舟,傷斃賊匪無數。牽勢窘,乘夜南逃。官兵船追至黑水深洋。得祿額角手腕俱被砲傷,暈絕復甦。是時已迫牽舟,得祿令棄兵用鐵鉤鉤其舵,連拋火斗,燒壞牽舟■〈舟皮〉邊尾樓。牽知不得脫,與妻子及同船夥盜俱落海死。

  冬十月,海賊朱渥率其眾至定海乞降;總督方維甸遣福州知府朱桓往受之。

  渥,濆之弟也。是年,濆為總兵許松年所斃,渥繼領其眾。是月,渥揚帆進泊連江縣定海請降。總督方維甸與巡撫張師誠議合,乃遣桓往受之。

  十六年春二月,水師提督王得祿擊敗海賊黃治於烏坵外嶼;治棄舟遁,尋捕獲,伏誅。

  黃治即海上所號深滬治也,素在海壇一帶洋面行劫。得祿督飭各舟師剿捕,陸續焚擊淹斃無算。治與其黨四散奔逃。十三日,復遇賊船於烏坵外嶼。得祿令鎮將上下兜圍,治窮蹙,夜遁入山,捕戮之。是時海上尚有吳屬、黃茂等幫,先後俱為得祿剿滅,閩洋肅清。

  道光四年冬十月,鳳山縣民楊良斌等作亂;臺灣知府方傳穟督兵討平之。

  是年五月,鳳山縣打鼓山鳴園竹生花,民間以為昔林爽文反有此兆,訛言四起。有許尚者,鳳山廣莊人,業賣檳榔,素結諸無賴,群盜悅之,為鄉保所告,懼捕,遂與良斌及蔡雙弼、張仔來、高烏紫、王曾、沈五老、徐紅柑、林溪番人潘老通謀反,期以十月十一日。尚莊人劉黃中微聞其謀,留諸家勸之,不使尚出。傳穟聞有盜,檄縣急捕。署令劉功傑捕尚及良斌不得,焚其居,跡至黃中家,黃中遂以尚獻,械繫送郡。傳穟訊得反狀,言於鎮道曰:『許尚之黨俱在,事破必速亂,埤頭無城,宜增兵防。且臺地匪民嘯聚甚易。曩者南路有事,則北路起應;北路有事,則南路騷動。郡兵常苦為所掣。今宜及未起,速備北路,俾我得專力於南』。鎮道然之。使臺防同知杜紹祁、縣丞陳嘉植、都司翁朝龍以郡兵二百協守埤頭。埤頭者,鳳山縣治也,舊縣毀於林爽文,移治此地,僅樹竹圍,又毀於蔡牽,故慮之。尚之被獲也,其黨將散,良斌不可。眾乃推良斌為首,聚議黃梨山中。良斌製刀杖,使潘老通借砲於番通事潘巴龍。以林溪為偽軍師、王曾為偽都督,領紅旗;李川、鄭榮春為正副先鋒,領烏旗;蔡雙弼以下皆為頭目,分招賊徒,約二十四夜攻埤頭,戕官據地,即乘勝攻郡城。使吳賜潛結郡中匪民為內應。議既定,二十一日,溪至埤頭市五色綢製旗。溪故縣中白役偵賊者,陰為賊主謀,官所往賊先知之,故其謀甚密。溪市得綢,使人持往,已將飯而後行。其母詰知,出首。乃獲之。訊未即服。良斌聞溪被獲,不待眾集,二十二夜遂以賊數百人分西北兩路攻埤頭,殺苦苓門汛兵,自竹圍隙處以入。埤頭先有備,紹祁、功傑守縣署,朝龍、嘉植守倉。賊至倉,朝龍揮兵擊之,賊走。其縣前賊亦為鄉勇擊敗退。參將某聞變,擁兵火藥庫不出。翼日語朝龍曰:『賊雖敗,必且大至。埤頭倉署皆不可守,火藥庫有土垣,四面阻水,昔蔡牽攻不能破,可速據此』。朝龍惑之,遂移兵以入,文官相率隨之。民大惶懼奔逃,奸人乘間搶掠。二十三夜,郡中聞警,傳穟與署臺灣鎮趙裕福、中營遊擊楊俊督師援鳳山。許尚猶在府監,斬之而後行。二十六日,至埤頭,撤功傑,使紹祁回任。總鎮亦撤其參將,以朝龍代之。傳穟乃督民夫增補竹圍,招撫逃民,自首者免罪。賊自埤頭走黃梨山,豎旗招眾。各路兵屯鄉村守要隘,所在匪民觀望,無敢應者。吳賜至郡城,為臺灣令李慎彝所獲。王曾、李川、蔡雙弼以下皆伏誅。良斌駕小舟入海,逃至彰化,縣令李振青獲之,送郡。南路遂平。

  六年夏五月,彰化、嘉義二縣閩、粵莊民滋事;總督孫爾準渡海至臺灣,討平之。

  彰化縣屬賊匪李通等挾粵民黃文潤搜贓之嫌,糾眾闘搶洩忿,附近匪徒造布閩粵分類械闘之言,乘機焚搶。數日之間,蔓延及嘉義縣。提督許松年適在臺巡閱,集眾講和,闘益甚。爾準得報,慮臺地南北袤長,提鎮重兵俱駐彰化南界,匪徒勢必北竄,淡水兵力未能策應,檄調閩安副將邱永福、澎湖遊擊謝建雍帶兵三百由五虎門對渡八里坌,疾趨艋舺,以阻其北竄之路;又調金門鎮總兵陳化成帶兵五百,斜渡鹿港圍捕,使不能逃遁入海;而自馳赴廈門,以調度策應。已而聞匪徒擄搶抗拒,爾準乃率長福、連羅等營及水師兵一千克期逕渡。是時,全臺民心皇皇,謂總督統兵渡臺,必興大獄。爾準查明滋事根由,惟首惡擬重闢,附和脅從者悉宥之。時臺民苦三灣番割為患。番割乃漢奸能通番語、與生番貿易、入內山娶番婦者。有黃斗乃、黃武二、鄒阿壬、徐阿來、溫阿罄等盤踞三灣,為著名番割,往往散發改裝,帶引生番,潛出劫掠。爾準密授機宜,令總兵陳化成、遊擊謝朝恩、謝建雍等分路而入。匪徒竄匿後山,峭壁懸崖,趾不容寸。將領等攀葛附藤而上,生擒黃斗乃、黃武二等二十餘人,置之法。臺人大快。

  十二年閏九月,臺灣嘉義縣張丙、陳辨倡亂殺;知府呂志恆、知縣邵用之、陸路提督馬濟勝討平之。

  是年九月,嘉義縣民吳贊牽控張丙搶米,知縣邵用之不辨包米,懸賞嚴緝,丙遂率黨詹通糾眾倡亂。會著名賊陳辨及黨陳連與粵莊互搶牛芋,起釁相攻,聞丙等起,與之合,遂殺知縣邵用之。知府呂志恆輕騎行縣,亦道遇害。賊遂披猖。總兵官劉廷斌馳入嘉義,嬰城固守。巡撫魏元烺權督印,馳檄陸路提督馬濟勝提兵討賊。濟勝以二千人往,眾咸少之。總督程祖洛在浙江,聞變,倍道趨廈門,調兵方集,而濟勝已破賊得渠魁;十二月某日也。於時朝命大將軍瑚松額來釐,祖洛乃與松額先後渡臺,討平餘賊。次年五月,俘獻丙、辨、通、連於京師。臺灣平。濟勝封二等子,松額加太子少保,祖洛、元烺賞載花翎。方賊之盛,遣黨攻斗六門,署守備馬步衢、縣丞方振聲協力抵禦。把總陳玉威以火器擲賊,賊少卻,尋大至,乘夜半破門,步衢、振聲、玉威死之,並賜謚:步衢剛烈,振聲義烈,玉威勇烈,祀昭忠祠;振聲妻張氏、玉威妻唐氏罵賊死。

  十六年十月,臺灣嘉義縣下加冬匪徒沈知等滋事聚,眾焚搶糧館;把總柯青山擊賊被戕,參將保芝琳、知縣陳文起率兵捕獲之,餘黨悉平。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祥異

  國朝順治三年二月,福州芝山靈源閣災,延及鐘樓殆盡。鐘為梁太清三年鑄。舊讖云:『火燒靈源閣,三山作戰場』。邑人大懼。閩中自此不靖矣。

  六月二十七日,明唐藩入閩。是夜,有星形如長刀。

  十八年五月,臺灣鹿耳門水忽漲丈餘(先是鹿耳門水淺,僅容小艇出入。是月水忽漲,鄭成功因之,大小戰艘進港,遂據臺灣)。

  康熙十九年六月,泉州、臺灣有星孛於西南,形如劍,長數十丈,經月乃隱。

  二十年,臺灣疫。先是有神曰天行使者,來居安平鎮陳永華宅,永華相與酬接。自是鄭氏之主臣眷屬凋喪殆盡。

  二十一年七月,臺灣地生毛。

  九月,臺灣雨髮如絲;冬饑,斗米值銀至六錢餘。

  二十二年五月,臺灣澎湖港有物,狀如鱷魚,登陸死(魚身長丈許,有四足,身上鱗甲火燄,從海登陸。百姓見,異之,以冥鈔金鼓送之下水。越三日,仍乘夜登山死)。是月大水,土田衝陷。六月,水師提督施琅師攻澎湖,拔之。二十六日夜,有大星隕於海,聲如雷。八月,鹿耳門水漲,師乘流入臺,鄭克塽降,臺灣平。

  十一月,臺灣雨雪,冰堅寸餘(臺地氣暖,從無霜雪。八月甫入版圖,地氣自北而南,運屬一統故也)。

  二十五年四月二十日辰時,臺灣地大震。

  三十年八月,臺灣大風,民居傾壞,船隻飄碎。

  四十四年冬,臺灣饑,詔蠲臺屬三縣糧米。

  四十六年冬,臺灣饑,詔蠲糧米十分之三。

  四十八年夏,臺灣鹿耳門獲大魚,狀似馬脊,上有鬃長三、四丈(郝志作三、四寸),其尾如獅,腹下四鬐如四足。居民獲其一。或曰,即海馬也。

  五十年九月十一日戌時,臺灣地震。

  五十一年春,免臺灣應徵粟石。

  秋七月,臺灣安平有物大如牛,飛行水上,至岸死(高可五、六尺,面如豕,長須,雙耳竹批,牙齒堅利,皮似水牛,毛細如獺,四足如龜,有尾。土人爭致,繩木立碎。復至海岸,竦身直立,聲三呼號,聞者莫不驚悸。既死,郡人有圖形相告者,究不知為何物;或名為海馬,亦非也)。

  五十三年夏,臺灣大井頭火,延燒數百間。

  秋,臺灣大旱,詔蠲臺灣鳳山粟米十分之三。

  五十四年,臺灣大風,地震。

  五十五年,臺灣諸羅十八重溪出火,數日乃熄(溪內石洞三孔,水泉圍繞。忽火出其上,高二、三尺。後至壬寅歲亦有見者。此處水熱,或謂即溫泉。蓋磺氣鬱蒸,水石相激,而火生焉)。

  五十六年,臺灣饑。

  五十九年十月朔,臺灣地大震。十二月初八日又震,連十餘日,房屋傾倒,壓死居民。

  是年,臺灣鎮北坊民林進茂壽百歲(進茂一堂四代。妻洪氏年九十八)。

  〔六十年〕三月,臺灣大雨注(山摧川溢,溪澗閼塞,田園沙壓。瀨口有大牛冒雨奔騰,下岸入水,過三鯤身登陸,由鎮城從大橋頭入海,向大港而出。小艇追之不及。此不知為鱷、為鯨、為水牛;蓋兆鴨母之亂云)。

  八月十三日,臺灣大風,壞民居,天盡赤。十二月,詔蠲臺灣本年粟米。

  是年,臺灣地大震。

  六十一年夏,臺灣鳳山縣赤山裂(長八丈,闊四丈,湧出黑泥;至次日,夜出火光,高丈餘)。

  雍正五年,臺灣東安坊民楊紹芳壽百七歲。

  六年,臺灣東安坊魏連妻陳氏,一產四男。

  八年七月初十日,臺灣地震。八月初十日又震。

  十三年十二月十七日丑時,臺灣諸羅灣裏街地大震二次,倒壞民居,多壓死,賑銀三千兩。

  乾隆三年,臺灣臺、鳳二邑災,蠲銀粟有差(臺灣蠲正供粟二萬一千五百餘石,鳳山蠲正粟一萬四千四百餘石,官莊被災田園蠲銀九百六十餘兩)。

  五年六月二十二日,臺灣諸邑鹽水港大風雨四日夜,民居損壞,賑銀二百兩。

  十年八月,臺灣澎湖被風災,詔賑銀六百兩。

  十一年,蠲免臺灣府屬額徵供粟(先是十年九月二十日奉上諭:『閩省丙寅年地丁錢糧已全行蠲免,惟是臺灣府屬一廳四縣地畝額糧向不編征銀兩,歷系征收粟穀;今內地各郡既通行蠲免,而臺屬地畝因其編征本色不得一體邀免,非朕普遍加恩之意。著將臺灣府屬一廳四縣丙寅年額征共粟一十六萬餘石,全數蠲免。』)。

  十五年八月,臺灣大風,壞民廬舍無算,擊破商船百餘艘。知府方邦基舟溺於南日(邦基七月戊辰登舟,八月乙亥自鹿耳門放洋,越己卯遭風,漂流一晝夜至南日島福清縣界,衝礁舟碎,隨從二十一人,獲生者僅四人。諸羅大雨,水土獅、麻豆等莊田園廬舍被水衝陷,知縣周芬斗詳請豁免。彰化縣大風,壞廬舍無算)。

  十七年六月,臺灣地震。

  七月,臺灣大風挾火而行(俗名麒麟颶),到處草木皆焦。文廟櫺星門石柱六根盡斷。

  十八年八月,臺灣大風,禾稼損傷。

  十九年九月,臺灣諸羅大風雨,禾稼損傷。詔緩徵租粟有差。

  二十三年七月,臺灣諸羅大旱。

  十月,諸羅大風雨三晝夜,晚禾無收。詔緩征租粟銀米有差。

  三十五年正月十三日己刻,臺灣大雨,版橋頭火,雨水沃之不熄。十五夜,真武廟前火,延及鐵街、鍼街、鞋街、草花街、店尾,焚燬計一百餘間。

  三十七年七月,臺灣彗星見;數日後,南路港東里大水。先一日巳刻,傀儡山雲中有物,頭角鱗爪畢具,蜿蜒隱見數刻,大雨徹夜不止(按臺灣青天白日,忽黑雲四布從遠岫起,人見之有尾在雲際,婉蜒不知何物,曰「鼠尾雲」。初見在雲腳間,或伸或縮,如絲如鼠尾;再睹則出繩如牛尾矣。少項間,小者、大者數十條,更有廣至數圍,漸漸逼近,風遂暴起。每風起,直捲人上至天半,而不致害命。嘗有一人坐肩輿及兩輿夫被鼠尾捲去,自空而下,剛在樹杪,大呼救命。眾駭見而無如何。忽前輿夫力不支墜地,後輿夫亦尋墜,坐輿人傍偟四顧,半晌亦墜下,皆無恙。又聞人被鼠尾風捲上,只茫茫然不知所以然。既而風漸靜,則徐徐而下至地,呆立不動,片刻間始能行。計所止之地,距騰空處相去十有餘里矣)。

  四十一年十一月,臺灣郡地大震,民居無恙,而諸羅山各處民房坍塌甚多,民壓死者不可勝計。

  五十年六月,臺灣鳳山港東里之薑園莊地數震。

  五十七年六月,臺灣郡城地震,西定坊新街折一亭,壓死一人。次日,嘉義地大震,壞民房,繼之以火,死者百餘人(鹿耳門忽無風水湧起數丈,打貓北保蘆竹畔莊許陳之收租館,四壁如故,而堂中地塌尺餘;壁外積土比常高尺許。館前數百步有韓家田亦塌,四畔猶在,水湧出滿田,韓因為池以蓄魚,亦一異也。梅子坑地最高險,兩山夾一小徑,採樵人及販炭鬻果實者皆經此徑。是日地震,一樵者先行,地忽裂,樵者墜其中,地旋復合,已成天葬矣。隨後者歸述之)。

  嘉慶十四年間,臺灣縣新化里黃元朝妻余氏,一產三男。

  十六年六月十八夜,鳳山東港海中,突有火起。始則星星數點,或浮或沈;繼則漸高漸起,已數千萬點既合為一。大風起,送火從小流球來。居民惶恐,自分必死。火至人皆僕地,火氣蒸人,甚於酷暑。數刻火退,起視茅舍依然,而薯葉火焦,赤如霜葉(乾隆四十六年四、五月間,鳳山港西里加藤港海水暴吼如雷,水漲數十丈。村人皆攀援棲竹上。是日,有漁人獲兩黽,波濤暴起,二物竟去。漁者乘舟從竹上過,到家已成巨浸)。

  二十年八月,臺灣澎湖天降鹹雨,所種盡枯焦。

  二十三年三月,臺灣郡天上聖母廟火。

  道光三年,臺灣正月初三夜地大震。

  八月既望,臺灣彗星起於東南,而氣衝西北,暗淡無光燄,約二尺有奇,至來年春尚有之,未知何時消滅。是年遂有嘉、彰、淡閩、粵之釁。

  七年七月,臺灣連日霖雨,鹿耳門港外離水數仞,有物長數丈,頭尖尾叉,狀若鰗鰍然,搖曳至極北處,雨復迷離,不見所底。

  九年十月十三日四更初,臺灣有星大如斗,光芒自南而北,墜於北礁外海中,聲響如雷,旋碎,海中流光四散,聲猶虩虩,片刻方止。

  十年三月十五夜,臺灣聖母廟前街失火,時方北風,火自南而北。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叢談

  明季鄭芝龍,海大寇也。嘗過龍虎山,有異人為決未來事,語甚隱,未云:『金雞唱,龍種消』。靖海侯施琅以辛酉生,其專征又以辛酉年。龍種者,芝龍子孫也。餘十五、六時便聞斯語,後二十餘年而驗(李文貞榕村集)。

  施侯琅幼時入里中定光庵詣神稽首,見神像隨之拜起。崇正癸未,隨族父武毅伯福軍中。時主兵者募壯士,置鐵鼎中庭,重千觔,集健卒數千人,莫有舉者。琅奮袂舉行數十武,徐置其所,容色無異。唐王時,嘗統偏師,迷八榛莽中,有群虎前行引導,得與諸軍合。人以為虎精。(靖海紀事)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鳳山相傳昔年有石忽自開,內有讖云:『鳳山一片石,堪容百萬人,五百年後,閩人居之』。又傳佃民墾田得石碣,內鐫『山明水秀,閩人居之』八字。(臺灣府志)

  臺灣海中番島,明萬曆間,海寇顏思齊據有其地,剽掠海上,倚為巢窟。臺灣有中國民自思齊始。(季麒光蓉洲文稿)

  臺灣古未隸中國版圖。明宣德間,太監王三保(一作鄭和)舟下西洋,因風泊此。嘉靖四十二年,林道乾寇亂邊海。都督俞大猷逐道乾入臺,偵知港道紆回,不敢進,留偏師駐澎湖,哨鹿耳門外。道乾以臺非久居所,遂恣殺土番,取膏血造舟,從安平鎮二鯤身隙間遁去占城(占城屬廣南,今尚有道乾遺種)。道乾既遁,澎之駐師亦罷,因設巡檢守之。尋裁。天啟元年,粵人顏思齊為東洋國甲螺(東洋即今日本,甲螺即頭目之類),引倭屯於臺,鄭芝龍附之,尋棄去。久之,荷蘭紅毛舟遭颶風飄此,愛其地,借居於土番;不可,乃紿之曰:『得一牛皮地足矣,多金不惜』。遂許之。紅毛翦牛皮如縷,周圍圈匝已數十丈,因築臺灣城居之(今安平城)。已復築赤嵌樓與相望,設市於城外。而漳、泉之商賈集焉。(雍正通志)

  明太監王三保植姜岡山上,至今尚有產者。有意求覓,終不可得。樵夫偶見,結草為記,次日尋之,弗獲。偶有得之者,可療百病。(臺灣府志)

  相傳道乾有妹埋金山上,有奇花異果。入山樵採者摘而啖之,甘美殊甚,若懷之以歸,則迷失道。雖識其處,再往則失之。(陳小崖外紀)

  明崇正庚辰,閩僧貫一居鷺門(即今廈門)夜坐,見籬外陂陀有光,連三夕,怪之,因掘地得古磚,背印兩圓花突起,而刻古隸四行,其文曰:『草雞夜鳴,長耳大尾,干頭銜鼠,拍水而起,殺人如麻,血成海水,起年滅年,六甲更始,庚小熙皞,太和干紀』,凡四十字。閩縣陳衎磐生明末,著槎上老舌一書,備記其事。至國朝康熙癸亥,四十四年矣。識者曰:雞,酉字也;加草頭,大尾,長耳,鄭字也。干頭,甲字;鼠,子字也;謂鄭芝龍以天啟甲子起海中為群盜也。明年甲子,距前甲子六十年矣。庚小熙皞,寓年號也。前年萬正色克復金門、廈門,今年施琅克澎湖,鄭克塽上表乞降,臺灣悉平,六十年海氛,一朝盪滌,此固國家靈長之福,而天數已豫定矣。異哉!(王士正池北偶談)

  臺灣東北有暗澳,昔年紅夷泊舟其地。無晝夜,山明水秀,萬花遍山中,無人居。紅夷謂其地可居,留番夷二百人居此,給以一年之糧。次年舟復至,則山中俱如長夜,所留之番無一存者。乃取火索之,別無所見,惟石上留字言:『至秋即成昏黑,至春始旦』。黑時山中俱屬鬼怪,番人漸次而亡。蓋一年一晝夜云。(臺灣府志)

  鄭成功起兵荼毒濱海,民間患之。有問善知識云:『此何孽,肆毒若是』?答曰:『乃東海大鯨也』。問:『何時而滅』?曰:『歸東即滅』。凡成功所犯之處,如南京、溫、臺並及臺灣,舟至海水為之暴漲。順治辛丑攻臺灣,紅毛先望見一人冠帶騎鯨從鹿耳門而入,隨後成功舟由是港進。癸卯,成功未疾時,轄下夢見前導稱成功至,視之,乃鯨首冠帶乘馬由鯤身東入於外海。未幾,成功病卒。正符歸東即逝之語。則其子若孫皆鯨種也。癸亥四月,鱷魚登岸而死,識者知其兆不佳。至六月,澎師戰敗歸誠,亦應登山結果之兆焉。(臺灣志略)

  康熙壬戌,鄭氏遣偽官陳廷輝往淡水雞籠採金。一老番云:『唐人必有大故』。眾詢之。曰:『初日本居臺來取金,紅毛奪之;紅毛來取,鄭氏奪之;今又來取,恐有改姓之事』。明年癸亥,我師入臺灣。(陳小崖外紀)

  荷蘭為鄭成功所敗,地大震。鄭克塽滅,地亦震。朱一貴於辛丑作亂,庚子十日亦地震。維時南路傀儡山裂,其石截然如刀劃狀;諸羅山頹,其巔噴沙如血。土人謂兩山戰。(赤嵌筆談)

  荷蘭時,南北二路設牛頭司,牧放生息,千百成群。犢大設欄擒縶之。牡則俟其餒,乃漸飼以水草,稍馴狎,閹其外腎令壯,以耕以輓。■〈牛孛〉者縱之孳生。(陳小崖外紀)

  自鷺門、金門迤邐,東南達澎湖數千里,風濤噴薄,悍怒激闘,瞬息萬狀。子午稍錯,北則墜於南風炁,南則入於萬水朝東,有不返之憂。又東至鹿耳門,夾以七鯤身、北線尾,海道紆折,僅容數武,水淺沙膠,雖長年三老,不能保舟不碎。餘乃山羅嶕湧,無由以入,其險不測如此。(島上附傳)

  泉郡志云:東出海門,舟行二日程曰澎湖嶼,在巨浸中,環島三十六,如排衙然。昔人多僑寓其上,苫茅為廬,推年大者為長,不畜妻子,耕漁為業。牧牛羊散食山谷間,各剺耳為記。訟者取決於晉江縣。城外貿易歲數十艘,為泉之外府。後屢以倭患墟其地。或云抗於縣官,故墟之。今鄉落屋址尚存。唐施肩吾島夷行云:『腥臊海邊多鬼市,島夷居處無鄉里。黑皮年少學採珠,手把生犀照鹹水』。即其處也。今澎湖已設遊兵汛守焉。(陳懋仁泉南雜志)

  臺灣至澎湖,五更,澎湖至廈門,七更;廈門至上海,四十七更;寧波近上海,十八更。俱由廈門經料羅,在金門之南澳可泊數百船;沿海行至惠安之崇武澳,泊船可數十;經湄洲至平海澳,可泊船數百;至南日澳,僅容數艘。南日至古嶼門,從內港行;古嶼至珠澳,復沿海行,二地皆小港。南日、古嶼東,出沒隱見,若近若遠,則海壇環峙諸山也。白犬、官塘,亦可泊船。至定海,有大澳泊船百餘。至三沙烽火門、北關澳亦如之;此為閩、浙交界。至金香、鳳凰、三弁、石童、雙門、牛頭門,盡沿海行;至石浦所、亂嶕洋、崎頭門、舟山、登厝澳,盡依內港。其登厝澳之東,大山疊出,即舟山地;赴上海、寧波,至此分■〈舟宗〉;從西由定海關進港數里即寧波,從北由羊山放大洋至吳淞進港數里即上海。九月後,北風盛,尤利涉。自登厝澳從西北放小洋,四更至乍浦;海邊俱石岸,北風可泊於羊山嶼。向北過崇明外五條沙轉西,三十四更入膠州口;過祟明外五條沙對北,三十二更至成山頭。向東北放洋,十一更至旅順口;由山邊至童子溝島,向東沿山七更至蓋州,向北放洋七更至錦州府。(黃叔璥赤嵌筆談)

  廈門至澎湖,水程七更;澎湖至鹿耳門,水程五更。志約六十里為一更,亦無所據。按樵書二編云:『更也者,一日一夜定為十更,以焚香幾枝為度』。船在大洋,風潮有順逆,行使有遲速,水程難辨;以木片於船首投海中,人從船首速行至尾,木片與人行齊至,則更數方準。若人行至船尾,而木片未至,則為不上更;或木片反先人至船尾,則為過更,皆不合更也。舟子各洋皆有秘本,云系明王三保所遺;余借錄,名曰「洋更」。(赤嵌筆談)

  水至澎湖漸低,近琉球謂之落溜。溜者,水趨下而不回也。凡西岸漁舟到澎湖以下,遇颶風發,漂流落溜,回者百無一二。(續文獻通考)

  大海洪波,只分順逆。凡往異域,順勢而行。惟臺與廈藏岸七百里,號曰橫洋,中有黑水溝,色如墨,曰黑洋,驚濤鼎沸,險冠諸海。或言順流而東,則為弱水,昔有閩船飄至弱水之東,閱十二年始得返中土。(孫元衡赤嵌集)

  由大嶝出洋,海水深碧,或翠色如靛。紅水溝色稍赤,黑水溝如墨。更進為淺藍色。入鹿耳門,色黃白如河水。(赤嵌筆談)

  放洋全以指南針為信,認定方向,隨波上下,曰「針路」。船由浯嶼或大嶝放洋,用羅經向巽已行,總以風信計水程遲速。望見澎湖西嶼、頭貓嶼、花嶼可進。若遇黑水溝,計程應至澎湖,而諸嶼不見,定失所向,仍收泊原處候風信。由澎湖至臺灣,向巽方行,近鹿耳門隙仔,風日晴和,舟可泊。若有風,仍回澎湖。(赤嵌筆談)

  海洋汛舟,固畏風,又甚畏無風。大海無櫓搖棹撥,經千里、萬里,祗藉一帆風耳。自大嶼放洋後,初渡紅水溝,再渡黑水溝。臺灣海道,惟黑水溝最險。自北流南,不知源出何所。海水正碧,潭水獨黑如墨,勢又稍窪,故謂之溝,廣約百里,湍流迅駛,時覺腥穢襲人。又有紅黑間道,蛇及兩頭蛇繞船游泳,舟師時時以楮鏹投之,屏息惴惴,懼或順流而南,不知所之耳。紅水溝不甚險,人頗泄視之。然二溝在大洋中,風濤鼓浪,與綠水終古不淆,理亦難明。渡溝良久,聞鉦鼓作於舷間,舟師來告,望見澎湖矣。登鷁尾高處憑眺,祗覺天際微雲,一抹如線,徘徊四顧,天水欲連,一舟蕩漾,若纖埃在明境中。(稗海紀遊)

  離澎湖,海水自深碧轉為淡黑,回望澎湖諸島,猶隱隱可見。頃之,漸沒入煙雲之外,前望臺灣諸山,已在隱見間。更進,水變為淡藍,轉而為白,而臺郡山巒,畢陳目前矣。(稗海紀遊)

  海上黑夜,不見一物,則擊水以視。一擊而水光飛濺,如明珠十斛,傾散水面,晶光瑩瑩,良久始滅。(六十七臺海見聞錄)

  氾海不見飛鳥,則漸至大洋;近島嶼,則先見白鳥飛翔。(赤嵌集)

  臺灣颶風將作,海氣先動,浪勢洶湧,聲聞數十里。風盡而浪勢尚高,聲吼如故,必二、三日後海氣息,浪聲方恬。大約海將翻,先一、二日海水忽變腥臊,颶風即起,波浪簸騰,乃天地之氣交逆,地氣動而海沸,天風雨而飄搖。遭之者輒沈舟折檣。若海地不鼓,天風雖烈,摺篷空桅,順風而馳,真同鯤鵬之徒耳。人但知天風之患,實地氣交構為颶,其患始烈也。(鳳山縣志)

  海船按十二支命名:船頭邊板曰鼠橋,後兩邊欄曰牛欄,舵繩曰虎尾,系碇繩木曰兔耳,船底大木曰龍骨,兩邊另釘灣杉木曰水蛇,篷繫繩板曰馬臉,船頭橫覆板插兩角曰羊角,鑲龍骨木曰猴楦,抱桅蓬繩曰雞冠,抱碇繩木曰狗牙,柱桅腳杉木毀曰桅豬。(黃叔璥臺海使槎錄)

  銀山有磺產銀,又有積鏹,不知何代所藏。有兩人曾入取之,資用不竭。前臺廈道某命家人挽牛車,隨兩人行。既至,積鏹如山,恣取滿車,迷不能出,盡棄之,乃得歸。明日,又率多人薙草開徑而入,步步標記,方謂歸途無復迷理,乃竟失積鏹所在。尋之累日,不達而返。自此兩人亦不得復入矣。(渡海輿記)

  玉山在萬山中,其山獨高,無遠不見,巉巖峭削,白色如銀,遠望如太白積雪,四面攢峰環繞,可望不可即。皆言此山渾然美玉,番人既不知寶,外人又畏野番莫敢向邇。每晴霽,在郡城望之,不啻天上白雲也。(郁永河番境補遺)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軼事

  宋朱文公登福州鼓山占地脈,曰:『龍渡滄海,五百年後,海外當有百萬人之郡』。今歸入版圖,年數適符。熙熙穰穰,竟成樂郊矣。(黃叔璥赤嵌筆談)

  國朝陸路提督萬正色有海舟,將之日本,行至雞籠山後,因無風為東流所牽(傳臺後萬水朝東,故其舟不勝水力),抵一山,得暫息。舟中七十五人,皆莫識何地。有四人登岸探路,見異類數輩,疾馳至,攫一人共瞰之,餘三人逃歸。遇一人於莽中,與之語,亦泉人,攜之登舟。因具道妖物瞰人之狀。莽中人曰:『彼非妖,蓋此地之人也。蛇首猙猙,能飛行,然所越不過尋丈。往時余舟至,同侶遭噉,惟余獨存』。問何以獨存故,則與項間一物曰:『彼畏此,不敢近耳』。眾視之,則雄黃也。眾皆喜曰:『吾輩皆生矣』。出其簏,有雄黃百餘斤,因各把一握。頃之,蛇首數百飛行而來,將近船,皆伏地不敢仰視。久之,逡巡而退。逮後水轉西流,其舟仍回至廈門。乃康熙三十三年甲子八月間事。(臺灣志略)

  郁永河稗海紀遊云:獨坐舷際,時近初更,皎月未上,水波不動,星光滿天,與波底明星相映,上下二天,合成圓器,身處其中,遂覺宇宙皆空。(臺灣府志)

  鳳邑治有岡山,未入版圖。有樵者忽望古橘挺然岡頂。向橘行里許,則有巨室一座。由石門入,庭花開落,階草繁榮,野鳥自呼,廂廊寂寂。壁間留題詩語及水墨畫跡,鑱存各半。比登堂,一無所見,惟隻犬從內出。見人搖尾,絕不驚吠。隨犬曲折,緣徑恣觀,環室皆橘樹也。時六月盛暑,猶垂實如碗大。摘啗之,味甘而香。取一二置諸懷。俄而斜陽照入,樹樹含紅,山風襲人,有淒涼氣,輒荷樵尋歸路。遍處誌之。至家,以語其人,出橘相示,謀與妻子共隱焉。再往,遂失其室,並不見有橘。(古橘岡詩序)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