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附錄:治臺必告錄請恤清單-戴施兩案紀略
附錄:治臺必告錄請恤清單
謹將先後勦辦戴逆等案內陣亡傷斃臺灣水陸文武員弁各營兵丁,同郡局嘉彰等處義勇,並南北路屯番,暨殉難之義首幕丁等查明,敬繕清單,恭呈御覽。
計開
補用同知潘恭贊。該員在浙江隨同克復遂、松、宣、處各郡縣案內,由知縣保陞同知。同治元年,隨軍來臺援勦,在彰化八卦山等處節次督隊打仗,迭著戰功。同治二年六月間,在白沙墩軍營病死。
臺鎮左營千總梁青芳。該弁在浙江隨同克復遂、松、宣、處各郡縣案內,保舉藍翎,盡先千總。同治元年,隨軍來臺援勦,帶兵在彰化八卦山等處打仗,迭著戰功。同治二年七月間,在鹿港軍營病故。
藍翎五品軍功梁徵辰。該員在浙江軍營出力,保舉藍翎五品軍功。同治元年,隨軍來臺援勦,在彰化大岸頭等處節次督隊打仗,迭著戰功。同治二年,在白沙墩軍營病故。
保陞把總臺鎮左營額外林逢照。該弁在浙江隨同克復遂、松、宣、處等郡縣案內,保舉把總。同治元年,隨軍來臺援勦,帶兵在彰化大岸頭等處打仗,屢著戰功。同治二年八月間,在鹿港軍營病故。
擬保把總北路中營額外李青輝。該弁在彰化大岸頭等處,疊次打仗殺賊,迭著戰功。同治二年九月間,派令赴嘉義攻勦,航海前往,在舟次病故。
藍翎盡先把總王榮陞。該弁於同治元年隨軍來臺援勦,屢著戰功。三年正月間,在埔心軍營直撲陳逆賊巢,奮不顧身,殺賊多名,力竭陣亡。
城守營頭司外委黃捷陞。該弁於同治元年三月間節次隨軍勦匪,殺賊多名,八月間,又隨同前鎮臣林向榮帶兵往斗六勦捕,大營失陷,力戰陣亡。
嘉義林圯埔汛外委蔣文彪。該弁在本汛營盤被賊圍攻,力戰陣亡。
安平水師營千總鄭添祿、千總趙基英、把總李朝華、把總林朝來、外委鄭朝龍、外委孫朝榮、額外外委許祥光七員,隨同殉難之安平協副將王國忠、遊擊顏常春等,往斗六勦匪,於同治元年九月間,斗六大營失陷,力戰陣亡。
南路營外委署臺鎮中營把總李青。該弁隨同前鎮臣林向榮押解軍裝,隨營勦匪。於同治元年九月間,斗六大營失陷,力戰陣亡。
澎湖水師左營守備蔡安邦、把總周允魁、左營外委李連生、外委周德榮四員,均於同治元年四月間,在嘉義白沙墩等處打仗陣亡。
水提左營額外署左哨二司外委胡惠傑。該外委於同治元年八月間,由廈門奉派管帶精兵赴臺援勦,委解軍餉往斗六大營接濟。九月初八日,途至嘉屬埤斗湖仔內地方,遇賊接仗陣亡。
浙江候補同知林廷翰。該員系嘉義人,浙江候補同知,丁憂在籍,嘉城兩次被圍,辦理團練,守城殺賊。嗣因往救斗六大營,攻破被執,不屈罵賊遇害。隨軍次子林竣,亦被擄殺斃。
都司銜義首陳康泰。該義首系嘉義縣人,前因帶勇守城,隨軍節次殺賊,經前道臣洪毓琛奏請以守備留營補用,並賞戴藍翎。奉部覆准在案。嗣復隨攻南靖匪莊,身受重傷,立時斃命。
幕友王海帆,即王鶴康。該幕友系廣東候補從九品前署嘉應州吏目,省親來臺,丁憂,在彰辦理文案,城破被擄,欲謀賊,詐從,及賊攻嘉義縣城,相持日久,戴逆在斗六聞大兵將至,馳書囑圍嘉股首嚴辦加緊環攻,該逆即由斗六率黨來嘉助勢等語。該幕友乘間暗改其書云:大兵將至,恐難力敵,著令撤退回彰。因此,城圍遂解、賊歸,窮詰,置以千刃,罵不絕口,遇害。訊之逃回難民,供指確鑿;訪之嘉彰輿論,一律僉同。該幕友不惜一身之死,得保嘉義全城,舍生取義,殊堪憫惻,應請從優敕部議恤,以慰忠魂。
同知銜林上達。該職員系殉難前署北路協副將林得成之子,募勇隨軍斗六,節次殺賊,為父報仇,大營攻破,力戰陣亡。
咨部軍功九品頂戴嚴厚。該軍功於同治元年三月間,帶勇隨同前道臣孔昭慈赴彰勦辦戴逆,城陷殺賊,力竭被害。
軍功六品義首林春、李光輝二名,於同治三年十月間,由淡水帶勇來彰此看頂大營,隨軍功勦北勢湳洪欉逆巢,打仗陣亡。
臺鎮城守營陣亡馬兵陳壽生、林連標、陳福隆,戰兵許捷報、楊金龍、吳陞階、朱捷高、余捷魁、楊朝昌、沈玉麟、鍾蘊玉、劉國榮、李玉鑾、邱榮金、蘇陞標、李朝龍、高朝陽、陳麒昌、邱雄英、林標雲、林茂春、傅安國、郭振鳳、王高飛、柯得元、鄭芳勳、丁大珠、王連金、吳經魁、王捷陞、吳高陞、謝得魁、林路、張金安、林光璉、楊得高、蔡運高、柯捷魁、顏清鳳、康得成、守兵楊開恩、陳熙元、曾士榮、林萬陞、江金鳳、王卜捷、蔡大恩、吳朝高、周得泰、林仁貴、葉廷邦、何林玉、林得全、黃玉進、莊得慶、翁捷標、徐朝慶、楊連陞、田錦玉、劉金生、陳連陞、康進標、陳有群、謝大雄、吳得福、葉得輝、顏振輝、伍鳳飛、裘連高、王繼成、許日陞、陳春保、蔡進寶、鄭清貴、陳福春、尤元陞、徐尤陞、林得貴、黃茂輝、蔡朝寶、林國安、蕭長太、倪國成、張飛龍、陳朝熊、李廷震、周旺、陳國勝、郭林合、沈元吉、雷廷陞、連元吉、楊得寶九十三名,於同治元年在嘉義縣斗六等處,打仗陣亡。
臺鎮中營陣亡戰兵林松茂、褚飛鳳、吳榜成、蔡陳生、郭安邦、高生發、楊錦章、邱鴻標、林大標、陳登榜、林連光、王上陞、張連高、黃金城、吳連元、李國城、柯克敏、柯章興、陸鼎成、康施興、陳國榮、謝青龍、蔡世璋、周益生、廖天高、翁得龍、卓應立、黃祥雲、黃立功、張文鳳、朱吉友、曾捷標、曾文章、林一池、方廷坊、朱克明、王維斌、賴鶯遷、詹國榮、吳成國、梁玉榮、黃光祿、葉得龍、王歡樂、方新禧,守兵王金標、陳國英、李福生、陳雲鳳、蔡青發、遊得紹、王朝賢、余泰、邵玉生、葉長青、林捷陞、林成興、高振陞、孔廷芳、蕭定興、謝泰、方得山、黃德隆、顏飛鳳、王得虎、方得勝、施得寶、洪國璋、陳宏傑、陳捷陞、陳清美、林廷茂、余朝賢、張成功、林得生、徐得意、王名卿、洪莊生、沈茂龍、黃得陞、吳進春、許英雄、丁財貴、方揚清、方永春、方得意、曾春生、羅得光、吳經佐、張莫成、蔡林生、陳瑞隆、莊捷陞九十三名,於同治元、二兩年,在嘉義縣南靖邦碑及埔心無影厝莊等處,先後打仗陣亡。
臺鎮左營陣亡馬兵杯飛虎、葉芬生、周爵祿、張金元,戰兵薛邦光、陳一春、王以成、黃成春、陳彰、陳上春、余德修、陳瑞芝、陳得標、陳輝、黃貴、林士貴、郭得旺、董進、黃連春、黃永泉、黃本金、陳得興、林龍標、蔣青諒、蘇慶元、楊得陞、陳得名、莫長春、蔡得元、朱正春、張大鳳、許振隆、盧聯科、林振興、葉陳林、歐永居、劉春輝、陳鳳閣、朱勇進、葉席珍、陳振標、葉邦英、陳得詩、陳樹勳、賴景唐、黃奠魁、陳廷溫、陳朝鳳,守兵王廷貴、顏有在、黃連陞、廖得折、莊朝貴、陳春光、吳德陞、潘青輝、朱志貴、蔡得安、楊得標、紀茗芳、葉春中、李志義、吳清華、周得春、張春輝、林陞祿、紀正元、鄭得勝、王再生、陳連貴、曾捷龍、劉光輝、魏輕龍、錢得清、辛驥德、姜錦陞、林國青、謝青龍、陳陞龍、曾大春、黃大鵬、洪得生、江生龍、戴日陞、吳萬萬八十五名,於同治元、二兩年,在嘉義縣邦碑斗湖仔內並斗六及彰化縣梅仔厝莊等處,先後打仗陣亡。
臺鎮右營陣亡戰兵沈振武、何得章、李錦康、石得標、劉化龍、許飛雄、黃得進、劉正標、陳廉登、蕭青龍、江有山、方得標、王士貴、王桂、陳如標、陳捷陞、張得喜、洪泉中、林青得、陳士陞、蔡長湖、何捷興、沈國平、林禧光、傅友法、沈清吉、許文雅,守兵陳捷成、楊本源、蘇得寶、王得標、黃國標、周龍山、顏得勝、呂得生、郭振成、黃瑞光、李清江、傅振輝、何煥春、吳得良、吳捷福、林恩福、洪得高、劉成福、施大玉、周新建、陳錦川、楊捷陞、楊傳音、陳振標、范浩然、沈安邦、林福安、林成龍、沈玉期、沈捷芳、黃復坤、王得賢五十九名,於同治元、二兩年,在嘉義縣碑斗湖仔內及斗六小埔心等處,打仗陣亡。
臺協安平水師營陣亡戰兵穆光輝、林大得、吳國標、歐陽法、許允成、洪保、葉日陞、李近、王金盛、翁一成、阮得法、陳捷魁、倪高輝、張思新、吳古老、曾玉成、鄭國成、周光彩、吳彩鳳、翁德法、林國生、許得顯、王再興、鄭廖福、戴榮春、樊奇、蔡文基、魏成法、李安生、許求成、陳得三、邱浩源、辛朝春、陳宗發、許清玉、胡必章、翁清吉、余金鑾、王金標、鄭錦貴、林國良、劉文陞、李清瑞、余連太、洪順興、鄭廷泰、林興祥、陳有斗、洪紹科、陳茂朝、林向華、陳基、張登龍、陳起才、陳進旺、李炳文、遊高發、施建勳、盧鳳飛、紀騰飛、何廣春、邱陞龍、曾金城、陳錦銓、丁明耀、蔡國祥、陳隆福、顧得龍、高當引、吳得高、徐施興、姚瑞義、薛尊然、薛高陞、黃必定、陳得發、廖中桂、蔡三福、施得貴、鄭寶魁、林連清、陳得壽、黃禎祥、陳清高、林必鳳、張得春、林一桂、林得信、張步陞、林朝海,守兵楊盛興、張建生、薛得金、劉順法、李青芳、李彪、盧金法、宋坤、李鴻貴、鄭振安、龔日生、蔡傳生、許揚友、高進祥、張得生、吳友生、黃國材、歐得生、李定國、李得全、李維城、邱建邦、周鵬僯、許志保、孫得生、徐高爵、李得恩、楊均達、曾志成、洪成法、鄭神佑、錢友生、劉得勝、吳友吉、許吳成、李高太、陳清江、李進順、蔡永成、張朝安、李榮福、謝福、蔡仕生、周逢春、龔正春、張信標、陳元福、林西興、王青龍、陳得英、張福生、林建成、歐陽卿、吳鵬飛、王成元、林得明、許得春、黃萬金、陳成發、林清吉、王明山、劉保生、李元義、曾振生、洪振元、葉彩雲、陳瑞元、陳高陞、洪士發、何發生、曾國安、王窯、徐得標、周建平、賴佔魁、李彩、任金藩、廖學清、江得春、楊建春、李安邦、溫昌榮、薛榮波、林國安、劉得良一百七十五名,於同治元年在嘉義縣斗六並彰化縣大墩等處,先後打仗陣亡。
澎湖水師營陣亡戰兵林進國、吳一志、陳捷勝、梁德陞、陳國慶、吳成家、邱得清、劉日、朱旗、陳友德、陳文魁、林得樑、謝得陞、鄭有成、韓永壽、吳朝陞、王昌茂、方得陞、嚴得生、陳郭福、張朝玉、李明順、洪再興,守兵胡楊福、曾初發、林克成、蔡世哲、劉轉生、蔡成茂、黃其意、何漢忠、林得成、黃安國、麥福生、王有慶三十五名,同治元年在彰化縣白沙墩地方打仗陣亡。
戰兵林得良、潘憲章、魏得祿、施榮美、張黃清、林朝科、薛家春、高孟德、陳盛耀、廖福高、林江清、賴黃科、李振德、林陳蛟,守兵陳有才、林信發、邱連福、許必春十八名,於同治元年隨同前鎮臣林向榮在嘉義邦碑大營被溪水掩斃。
嘉義營陣亡戰兵陳朝寶、蕭文林、曾國忠、陳振陞、潘朝彪、李奪魁、嚴朝榮、李成輝、黃高輝、林俊顏、李元龍、黃鎮標、張進成、趙夢齡、黃耀金、陳開得、呂金福、朱清高、楊掄元、楊春生、張元隆、林得鳳、遊克忠、蔡捷元、王國標、洪春元、甘銘高、吳振江、范日陞、周元亮、呂金標、陳標、衷長興、蔡承封、梁振蛟、張雲彪、呂得龍、劉元成、張金彪、劉殿高、衷元高、鄒佔標、羅得春、林玉繹、方進標、林朝魁、彭照魁、孫世龍、陳建標、陳振標、周德興、林宗太、張士興、章士顏、李忠魁、陳金養、盧玉章、林得勝、王和照、黃佔魁、范初榮、楊日高、黃新傳、林得春、陳大魁、張得勝、黃夢魁、黃克忠、連高、徐賜標、魏希候、陳得全、吳金川、守兵林捷陞、葉得安、林成捷、陳時春、吳得標、沈聰明、許捷春、黃秀端、賴得勝、鄭漢良、戴國棟、黃祥斌、沈廷節、陳鵬飛、曾佔元、蔡慶雲、彭瑞桂、連捷魁、余登標、陳金勝、顧得標、劉元高、吳玉輝、吳蔡生、蘇錫金、張一海、張振芳、王振興、曾太得、王瑞珍、張國選、盧得福、方瑞標、劉文平、鍾明福、吳雲生、鄭安成、葉其福、盧耀南、羅明德、余永清、張日陞、鄭國成、黃定邦、劉金彪、賴鴻元、何殿元、衷佔魁、張仁德、江朝福、紀瑞芳、蕭興鳳、余連英、陳吉祥、吳得勝、謝金章、邱得陞、彭得清、史得春、張定邦、陳大聘、林長春、康捷元、李枝芳、吳成彪、李廷桂、陳明貴、林德陞、陳其祥、葉志雲、張金陞、林成標、蔡朝安、洪捷福、馮聖春、吳志陞、阮明陞、陳步階、陳登鳳、陳桂陞、葉捷高、莊永清、蔡東平、宋清輝、江養生、謝會東、張元盛、楊建標、蔡國興、洪成基、張捷魁、陳平輝、林勝輝、莊維新、許芳生、呂國璠、張長貴、連級陞、楊掄春、莊振生、林良明、陳捷魁、江忠清、張步雲、李春生、楊武、黃秀標、林達賢、林紀生一百八十二名,於同治元、二兩年在嘉義、斗六營盤及石榴班莊、溪底、大堀尾、鹿仔草、新港、二重溝等處先後打仗陳亡。
臺鎮北協陣亡戰兵林義路、蕭登高、陳添福、陳大貴、吳魁元、林兆元、鄭作福、袁復興,守兵陳耀龍、李陞魁、許化龍、葉春恩、謝順高十三名,同治三年攻勦北勢湳等處打仗陣亡。
南北路陣亡屯丁潘恭義、連乞生、張貴淑、邱仁貴、潘天願、潘得成、王水仔、張阮艮、邱建華、張阿乾、潘細苟、鍾細九、曾傳淑、邱阿傳、張天河、塗喜爹、廖阿生、徐阿郎、林阿靈、潘福才、陳知母、林阿三、曾新桃、潘昂苟、潘阿哮、張阿四、潘開和、潘仙桃、潘山牛、潘成仔、陳丙郎、潘阿椪、潘正宗、潘卻生、潘阿苟、楊辭二、曾阿鼎、潘添仔、潘春仔、潘莪仔、王兩榜、潘媽生、潘福壽、陳老、蘇定仔、賴漏、潘添、陳才、楊水生、潘陞枝、潘景生、潘山來、潘貴仔、潘新丁、劉阿新、潘祥、潘仙助、潘有呈、潘阿的、張阿見、潘仁仔、潘文、溫天生、潘紅生、盧阿水、潘時、謝長、陳其才、楊教化、潘金聲、潘涼仔、吳一壽、邱英生、林華妹、潘為仔、潘生有、林添福、林頭仔、潘登龍、潘桂仔、潘慶仔、潘細仔、潘傳來、劉阿金、潘守、潘美仔、潘天來、潘阿載、潘眉仔、潘列仔、吳阿番、潘阿來、潘添阿、潘新旺、潘春仔、潘牛仔、潘有生、潘治仔、潘忠仔、潘東僯、潘阿先、潘王仔、潘克山、潘阿僯、潘清水、潘阿治、潘進、潘雁、潘萬成、潘莫、潘萬掌、潘定、潘阿支、潘清河、潘春池、潘春水、潘廷全、潘廷瑞、潘金、潘福、潘福香、潘大吉、潘金法、潘得勝、潘平治、潘有成、潘喜、潘文賢、潘心正、潘金寶、潘敬、潘天福、侯天錦、王有得、潘元壽、潘方仔、潘金生、潘茂生、潘能春、潘阿望、潘英、潘吁卓、潘元生、潘阿生、潘金元、潘小阮、潘阿朋、潘順、王振榮、林老守、李連、潘阿科、潘雹、潘丙、潘田、陳老順、邱碰獅、黃阿雲、鄧開元、張侯、魏春風、潘烏、潘慶、張阿雹、陳阿五、潘惡、鍾得利、吳春進、黎阿番、潘有仔、潘生仔、潘添生、潘術傳、潘忠來、潘長成、潘友春、潘旺生、潘保生、潘全仔、潘連仔、潘阿保、潘機仔、王雹、潘發、潘乞來、潘文章、潘成力、潘天和、潘天元、鍾捷三、劉賢盛、潘九生、潘紅哦、劉德元、王登仔、潘圭仔、潘阿清、潘清仔、潘陞仔、潘海生、潘振成、潘青雲、潘添壽、潘能元、潘通櫃、潘復、潘勝賢、潘牲仔、潘清春、潘金順、潘能仔、潘老生、潘路生、劉阿福、潘金來、潘添丁、潘世英、潘諒仔、潘望仔、李謝桃、潘阿是、潘再生、潘永成、潘傳仔、潘大和、潘能江、潘光烈、潘興仔、潘斗生、潘溪、潘雙仔、潘卻市、潘蕊、潘得、潘阿成、王飛龍、潘國、潘福貴、潘烏柳、潘卻、潘登、潘紅、潘阿順、潘傳、徐盡、陳竣、王港陣、徐超、胡阿烏、潘添陞、潘得陞、潘驚生、潘福春、潘媽力、潘九王、劉林敦、機勝密、戴添付、羅咋哦、戴文為、莊頭、歐貴、羅戇知、機推老、戴皆、武禮港、海司奪、龜劉武荖、龜乳抵不仔老、翁此蘭、那眉客人、八寶仔、流鎚仔、大箍小荖(?)二百七十五名,於同治元、二兩年在嘉義縣斗六、彰化縣水裡港等處,先後打仗陣亡。
傷亡屯丁蘇雹、劉如玉、蘇樹、吳杏仁、李清玉、穆文元、標密、潘來八名,於同治元年。在嘉義縣斗六等處,打仗受傷身死。
嘉義縣防勦打仗陣亡義首林秉心、林孝成、王金元(即王庵)、許國輝、林永成、李秉忠、黃騰茂、林西輝、史忠九名。該義首等或招集民團來縣解圍,或解運糧米進城接濟。或隨軍進勦,往救斗六。途次遇賊,接仗身亡。
壯勇王無報、徐二、劉精、黃贊、張淵、王添、潘黨、黃祿、王漢水、余壬辰、潘締、羅木、施薯、陳水池、蘇七、吳戇虎、林得友、張九、陳英、吳生、劉龍、李翔、陳音、羅加、駱榮、陳當、蔡乞、張標、王忠、洪泰、陳阿屘、張真、江獅、謝昔、吳查某、黃甫、黃萍、柳厥、柳闊嘴、王氆、林夥、卓枋、林容、王燦、林知母、黃知高、楊吽遊、金和、廖分、林義、洪在、林雪、廖心燈、謝力、吳春、羅五音、黃小萍、李決、郭瑞慶、劉泉、劉阿燦、許江、許哮、許琛、許尚、許眼、薛辛勞、蘇陞、蔡烏棕、洪趖、邵文、楊守、王厚、許賦、蔡才、許玉印、許憨、陳運、陳秋、蘇貞、蘇烏獅、許會貴、鄭蔭、周撓、許好、邵習、王赤、向瞈、蔡般、王友朋、蔡棕、蔡錢、洪厚、許軍、蔡彤、蔡念、王得成、楊埔、蔡套、鄭比、白響、許陞、蔡貓、許知、蔡臭頭、賴老深、許約、李方、黃水深、郭永貴、郭茶某、郭文理、鄭乞、葉箍、施乞食、洪戇騷、洪玉串、李順利、張赤、林田、吳添子、黃海、黃經、黃歸、黃歹、陳士、顏福、鐘萬、江生、葉長恩、何添定、陳芋、林武、劉惡、黃華、沈化龍、趙尤、顏察、陳查畝、涂丁、賴日、賴草、吳愛、林塗、陳明智、林如、林群、廖惡、謝寬、黃卯、許大自、張欽、方皆、陳新力、張海、林鑒、黃豬哥、劉懙、張大鼻、黃喜、蘇宇、李武、吳老回、楊質、張噲、張木、楊天來、邱猛、劉崁、黃牛、姚劉、林降、盧為、林斷、林直、馬無牙、蔡日黎、陳臨、陳華、王炎、羅網、陳彭、黃進、陳宜、陳光坪、馬德元、陳螺、林天樓、陳擄、黃正、陳老營、許礢、陳漢、羅累、周乙、王串、陳老隨、陳庵戇、蔡建、陳振、吳鮭、馬尚恭、李尤、陳選、許利、翁芋、翁木、宋月、林進、周印、陳武、郭謹、郭水連二百十三名,於同治元、二、三、四年等先後守城、攻莊以及勦辦逆首嚴辦二重溝、呂梓逆巢,打仗陣亡。
彰化縣城陷被害家丁黃彬、林義、張緩、沈榮、程萃、鄭貴、馬義、侯福、陳定、許榮、陳喜、遊盛十二名,因城破,被執,罵賊不屈遇害。
義首陳傳成、陳傳平、陳傳祥、陳傳砂、林嬰、吳清白、吳清興、林朝禮、林金禮、劉德輝、李嘉禾、李保軍、吳登波、洪三統、洪火剪、洪火蔭、葉涵、楊鳳儀十八名,義首陳傳成等十三名,率團助戰,打仗陣亡。洪三統等五名,因幫官殺賊,挾恨被擄遇害。
壯勇張文古、何三、張必用、張高、賴玉麟、賴清河、賴傳、賴三順、黃老瓔、賴火、賴金水、黃琳、黃為、徐英、吳委、張益、張炎、胡尾、柯為殿、陳坐、黃豹、黃順、鄭鹽、黃戇、施添旺、施口、章酷、李亨、何孝道、鄭別、許肇基、楊爐、陳成、楊灶、林庚寅、蔡天來、謝德、謝扶玉、王溜、鄭獅、林豬、陳樹、陳南、楊科、楊秋、楊尊、李歹、黃烏九、林筆、張烏思、廖必、吳九、林思、王意、王沛、黃種、邵未、李義、李塗辛、程陳遞、李滿、李性、周傳、謝撼、黃勝章、王定、梁占梅、梁咸、吳友、顧善、盧偷、蔡品、施瞻、蔡懙、蔡鐸、王玉、楊璠婆、楊務、林風、陳成、馮平、張清道、李金盤、蕭俊、高生、李盤、張道、陳諒、陳利、李查畝、陳佛、蘇笑、陳永、陳金城、李桃、許開謨、楊寶、楊茄東、徐由、陳助、劉顏、劉曾、賴順德、李文燦、李業、李郡、李石、李兜、李山、許鄰、江和尚、杜灶、吳猴、黃諭、李慈、李情、許王、李坎、吳雖、賴岳、李敏、唐必、柯吉、蔡塗、李世、陳春、趙端明、林東、洪候、張記、柯度、鄭別、花白秋、林戇長、花旺、李有用、周戇俊、呂秀林、田黃雹、吳成、吳擾、張由、王賓、鄭戇由、謝花、陳郊、陳祥、黃天賜、張來、王淡、林論、劉遁、陳暗光、陳福來、莊祥、黃芳、黃矮、遊豔、陳扁、謝陞、謝居、蕭旺、謝汪、陳老七、陳廷李、劉進興、莊秋水、莊清、王精、莊拗、簡降麟、黃車、施添、鄭璋慈、陳蔡、丁通、高山、林承發、呂恭、彭田、卓蚶、莊筭、邢令、林潤、許戇、顏詩、陳萬金、黃老能、黃龜精、顧來、謝烏面、蔡柔、廖華、黃正察、許化龍、黃邁、翁智、黃舟、洪田、賴天俊、王尚、遊扼、黃棟、徐格、楊奴、楊看、楊別、楊然、蔡丙、柯廣、胡訓、曾魁、高基、戴泉、洪虧、楊枉、何班、楊喜、張顯、吳梓、林爽、楊連、廖丙、蔡綱、楊籃、楊響、洪盛、楊同治、楊其如、楊慶、鄭蛋、胡買、徐錫、洪弱、楊港、楊華、楊開、楊清池、楊轍、陳遷、楊梅、楊天晟、顏添、許戇雲、葉牛、張定、張順、洪壇、孫談、陳勇元、顏鑾、王添、周海、蘇天機、林居、王睦、陳蘇獻、林壽、卓恭、許智、黃遠、鄭王、潘知、楊取、李求、李昌、李改、李周、楊恭、阮子、陳雨、柯平、洪詔、蔡約、高法、李海、李治、王鰍、林知、林庇、林熊、施弼、吳批、謝長音、徐受、徐九、謝景、楊坎、楊英、楊頂、康石盤、洪惟、楊約、戴英、張正、楊阿晟、楊廣、楊番、楊秉、楊吻、楊茄苳、楊晟、廖馬、蔡寶、林照、徐淺、楊飽、何葵、洪成、李在、蔡瓊、陳武、陸吳姻、蔡淵、莊炳、邱長、陳扶、唐元、陳塗、陳吟、友田、謝從、陳賣油、蔡雨、鄭團、張文生、陳富、吳枋、陳貓義、周烏、張妹、林潛、林老、陳泉、楊乞食、利阿三、林賜福、王賽、阮超、黃論、李敏省、王開然、黃崙、黃拘精、顧雷、翁見智、蘇阿三、劉螺、黃周、黃莊仙、陳印川、吳明、李兜、林實留、曾志言、卓揀、黃布、楊麟、周突、劉俊、王眠、王泉、卓受、王林、柯保、柯獅、柯成、蘇行、蘇盈、卓路、陳興、江德生、蕭俊、謝佑、李有、李地、許成、許法、王頭、王起、黃水、黃尚、陳喜、陳鵠、施頭、王清、林著、楊案、楊金、蔡石頭、楊勝、江文、陳亮、劉顏紹、莊實、李興、邱仔、陳務、蕭條、張春和、羅福澤、詹阿才、黃惡古、詹天生、謝運古、郭阿才、巫進、黃阿房、羅石秀、陳統生、涂氾、管阿古、楊番婆、陳永華四百十七名,於同治元、二、三、四等年,在北斗海豐崙及番婆莊、大埔心、北勢湳等處,先後打仗陣亡。
臺郡籌防局陣亡壯勇黃振元、黃五賽、唐恐、唐振、顏富、黃香、黃大、黃論、許天來、林烈、王位、劉武、曾清順、林圭成、許番、陳璋、林發、林矮、顏文生、黃古人、陳韜、連祿、蘇知、張後、馬鳳、林吉、黃招、鄭歹九、潘吉、林昆、林鳳、王沅、呂頭、劉令、盧桂、施和、吳得然、江琴、蔡條智、蔡印、曹天、張奈、彭添、李二、李合、戴石器、曾來春、范祥、陸德裕、鄭矮王、黃建、余至、黃包、蘇慶、蘇順友、郭猛、陳立、邱容、文矮、胡戇、陳襲、余鐵、張傑、余抱弟、余經、余面、林會、余忠、林雙玉、潘意、余色、鄭紅、余撥、周拋、余猛、許照、張田、林強、郭子厚七十九名,於同治元、二兩年,派往臺、嘉、鳳各莊巡哨及護解兵餉,中途遇賊打仗陣亡。
酌留緝匪陣亡親勇林篇、李淵、鄭王、洪志、陳老、徐阿申、曾海、曾石、徐豬、徐友、張山、林大鼻、尤其生、陳制勝、林毯、李順、王乞食、洪悔、林金生、吳景、王基、柯目獅、張華、黃勉、朱詹、謝益、林大、陳國、曾圖二十九名,於同治三年十月間攻勦北勢湳逆首洪欉賊巢,先後打仗陣亡。
受傷身死親勇施凌、楊榮、郭紅、林發、蔡江、施軒、林富、陳皮、林外、林藏、李根、蔡炎、葵信、曾松、簡雄、何合、洪明、陳遣十八名,於同治三年十月間攻勦北勢湳洪欉賊巢,打仗受傷身死,理合登明。
戴逆案殉難員弁籍貫可查者七名。
臺協中營外委孫朝宗(廣東潮州府南澳廳人,同治元年九月十七日在斗六陣亡)。
臺協右營額外許祥光(同治元年九月十七日在斗六陣亡)。
水師候補千總鄭添祿(臺灣府臺灣縣人,同治元年九月十七日在斗六陣亡)。
臺協左營千總趙基英(漳州府紹安縣人,同治元年三月間隨軍勦賊,沿途接戰,積勞病故)。
臺協中營把總李朝華(臺灣府彰化縣人,同治元年三月間勦賊受傷,積勞病故)。
臺協左營把總林朝來(泉州府同安縣人,同治元年四月間隨攻悍賊林戇晟,積勞病故)。
臺協中營外委鄭朝龍(福州府閩縣人,同治元年四月間勦賊受傷,積勞病故)。
以上七名,已見「治臺必告錄」。但籍貫未祥,錄此以補其缺。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六日,盡先補用知府即補同知直隸州臺灣府臺灣縣前署嘉義縣知縣白鸞卿,為據情請核轉事。案據嘉義縣嘉安局紳士陳熙年、賴時輝、魏化龍、黃大章、高得宜、職員陳鴻瀛、許書馨、黃瓊華、王秉筠、陳琨、王景雲、武舉張琮烈、林邦基、歲貢生蔡凌霄、陳登雲、林春培、許清玉、廩生黃搏九、林菁華、張琮華、蔡行芳、陳夢黎、周神峰、黃朝恩、張慎儀、林啟東、生員陳景昌、黃達瓊、黃汝修、賴世英、賴世良、柯長榮、陳祖祺、陳汝潘、黃朝禎、林菁英、許龍章、陳春萱、高得榮、魏秉淵、魏汝錫、總理張雅南、張青雲、李萬陞、黃秉維、許朝章、許朋壽、陳國舟、陳朝鳳、紀茂興、商鋪藥郊金合興、雜貨郊金和利、福員郊金福興、布郊金順利、糖郊李勝興、■〈竹上敢下〉郊金長順、茶郊潘振源、油郊金長盛、紙郊金捷順等,以奉旨議恤,未蒙部覆,僉懇轉詳,請建祠祀以慰忠魂等事。稟稱:竊嘉邑原名諸羅,乾隆年間,林逆滋事,圍困城池,民皆效命,死守危城,後至米盡糧空,析骸易子,終存忠義之心,以待援師。荷蒙皇恩寵錫,賜名嘉義,以為旌表,而志不朽。是誠一字榮褒,甚於華袞也。厥後雖有小丑跳梁,旋撲旋滅,其最甚者,莫如同治元、二兩年彰邑戴逆之變。遍地賊氛,全臺震動。嘉邑為中權扼要之區,兩次被圍,歷時八月。嘉以矢絕援窮,即人力之莫措,兼之地震堞頹,復糧餉乏罄空。當此時也,勢如壘卵,合城十六境,心存忠義,議設聯議局,誓以死守。富者損資,貧者出力,日則縋城擊賊,夜則登埤守禦。雖至枵腹絕食,猶復負戟從軍。嗟彼境民潘締等,或被殺殞命,或中槍身亡,蕩平後經將陣亡各勇姓名造冊,僉懇轉祥請獎,已蒙前鎮憲曾、道憲丁於同治五年三月十九日會奏,八月十九日內閣奉上諭,陣亡義首義勇等交部從優議恤,欽此,等因。仰見皇恩浩蕩,第延今多年,未奉部覆。伏思朝廷盛典,無不破格恩施,不蒙詳請優恤於死事地方,由紳民公同捐建義民祠,春秋祭祀,何以慰忠魂於地下、昭激勸於將來?茲欽差大臣渡臺巡閱,辦理海防,用特造具各勇姓名清冊,瀝情稟懇,伏乞就近轉詳,咨請建寺祭祀等情,計稟送清冊到縣。據此,查該紳士等稟送陣亡各勇名冊,卑職前署嘉義縣任內均有報案可稽。茲據稟前情,理合備文詳請憲臺察核,俯賜轉詳,咨請建祠祭祀,以順輿情,實為公便。除詳欽差大臣、幫辦大臣,為此備由另文同申,伏乞照詳施行,須至申者。
計詳送清冊壹本。
臺灣府臺灣縣前署嘉義縣謹將嘉邑城內聯義局選送同治元、二兩年團聯義民出城與賊打仗陣亡及大目根堡等義民先後救城陣亡各姓名,理合彙造清冊,呈送察核,須至冊者。
今開
嘉義城內義民出城擊賊陣亡各姓名與林聿成等四十一名,均於光緒二年建祠於嘉義城之明倫堂。
潘締(係西安境壯丁,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三日打仗陣亡)。
王漢水(係北門境壯丁,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三日打仗陣亡)。
黃祿(係東安境壯丁,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三日打仗陣亡)。
余壬辰(係局中精勇,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三日打仗陣亡)。
羅木(係東安境壯丁,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八日打仗陣亡)。
施薯(係元帥廟境壯丁,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八日打仗陣亡)。
陳水池(係局中精勇,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八日打仗陣亡)。
蘇七(係蘭井境壯丁,同治元年十一月十九日打仗陣亡)。
吳戇虎(係仁武境壯丁,同治元年十一月十九日打仗陣亡)。
林得友(係局中精勇,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打仗陣亡)。
陳英(係北門境壯丁,同治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打仗陣亡)。
張九(係局中精勇,同治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打仗陣亡)。
王添(係總爺街壯丁,同治二年正月初十日打仗陣亡)。
潘黨(係總爺街壯丁,同治二年正月初十日打仗陣亡)。
王無報(係藥長陳登俊壯丁,同治元年五月十五日焚燬賊巢受傷身亡)。
黃贊(係義首黃國藩義男,同治二年正月初十日打仗陣亡)。
陳明哲(係紳士陳熙年密囑謀集義勇,導引林鎮救城,事洩。同治元年六月初四日,被賊拏戮,罵賊不屈,慘遭異刑身死)。
莊民先後救城在途與賊打仗陣亡各姓名,均嘉義人。
義首、總理林聿成(住大目根堡鹿麻產街,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督同義民解運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黃知高(住打貓堡甘蔗藔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黃甫(住大目根堡坂舊社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駱枋(住大目根堡仔壟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月,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林伙(住大目根堡無水壟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游金和(住大目根堡山仔頂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廖分(住大目根堡內埔山仔頂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柳昔(住大目根堡舊社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吳查某(住大目根堡舊社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陳燦(住大目根堡灣橋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楊吽(住打貓堡詔安藔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王氆(住大目根堡內埔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江獅(住大目根堡舊社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黃萍(住大目根堡內埔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吳春(住大目根堡樟樹坪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張真(住大目根堡大湖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柳厥(住大目根堡內埔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林客(住大目根堡白圯藔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柳闊嘴(住大目根堡內埔仔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羅五音(住大目根堡無底潭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陳阿屘(住打貓堡詔安藔莊,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
林知母(不知住處,同治元年六月初三日,解油米救城,至好修莊陣亡)(此據治臺必告錄補)。
林義
林在
林雪
劉泉(以上林義等四名,同治二年二月間,隨同總理林維銘、義首林大約、林榮貴等,救城打仗陣亡)。
以上城鄉各勇陣亡四十四名。
查以上四十一名,已見治臺必告錄請卹清單,惟駱枋、柳昔、陳燦三名未載,應補入,均嘉義人。
光緒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陞用知府、本任雲霄同知、署理臺灣府嘉義縣知縣雷其達,為據情詳報事。本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准儒學移開:光緒元年九月二十四日,准前縣移開:蒙前府札開:光緒元年六月初二日,蒙憲臺札開:光緒元年五月十九日,准藩憲咨開:奉巡撫部院王憲行光緒元年三月初五日,准禮部咨祠祭司案呈內閣抄出沈片奏:同治元年彰化戴逆之亂,全臺震動,嘉邑兩次被圍,官民誓以守死。時有義民潘締等四十四名,力戰捐軀,並有打仗陣亡文武員弁潘恭贊等案,於同治五年一並開單具奏請卹在案。
伏查陣亡文武員弁及兵丁義民人等,例准入祀昭忠祠。嘉邑未有祠宇,毅魄無依,懇請建祠以慰忠魂等情。於光緒元年正月初十日,軍機大臣奉旨著照所請,該部知道。欽此。欽遵。到部。相應移咨福建巡撫部院遵照辦理可也。等因,到院。行司即便移行遵照並移善後局查照,毋遲。等因,奉此。令就移知札府飭縣欽遵辦理,毋延,此札,等因。蒙此。查同治元年間,戴逆倡亂,嘉邑兩次被圍,官民誓以死守。時有義民潘締等四十四名,力戰捐軀,奉准建祠,敝學立即傳集紳士陳熙年、賴時輝、蔡行芳、黃達瓊、王秉筠、高得宜、陳焜、魏秉淵、潘君壽、陳獻章、李錦春、陳登俊等捐資議建,擇於本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興工,建立忠義祠在明倫堂之右,備移查照,等由,准此。並據本城紳士陳熙年、賴時輝、蔡行芳、黃達瓊、王秉筠、高得宜、陳焜、魏秉淵、潘君壽、陳獻章、李錦春、陳登俊等僉稟:議就城內明倫堂之右,建立忠義祠,定於本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啟土興工,所用經費,由紳商士庶公捐辦理,等情前來。
查同治元年,彰屬戴逆倡亂,該義民潘締等四十四名,力戰捐軀,另有陣亡文武員弁,均已奉准議卹入祠,應准遵辦。茲准前由,並據前情,理合具文詳請憲臺察核,除詳撫憲外,為此備由呈乞照詳施行,須至書冊者。
謹將續查澎湖廳志所載戴逆案陣亡員弁兵勇開列清單。
吳忠發、黃得貴、孫廣才。
以上三名俱官昭武都尉,籍貫未詳。
黃吉彩、鄭文鳳、劉得春、羅生、呂太平、黃金山、邵光明、林玉水、洪玉員、吳金貴、許興春、黃有盛、黃文興、王壽生、陳青元、林得清、林大生、黃得奇、洪興旺、許發生、張平生、陳漢和、陳開恩、黃晉勝、陳興山、鍾以仁、林要成、陳連陞、劉興國、林安國、趙廷華、蘇平喜、劉福慶、徐紀雲、余良興、陳保福、傅永生、蘇雲良、陳裕得、陳正春、黃熙溥、黃金進、邱必明。
以上水提標兵勇共四十三名。
施崇美、葉安國、陳成耀、林春金、陳玉明、洪國成、林飛鵬、林長發、許得明、林朝棟、詹得太、高成超、周有鼎、陳諸金、陳金爵、李聖成、俞康成、黃鵬香、王猷鼎、洪國富、張大元、游光貴、陳文興、李子洛、薛孝長、顏有春、林龍香、林子增、郭得陞、林春高、陳逢恩、吳振聲、何成龍、魏有照、林自海、周天祐、林興進、李彥信、林祥高、林向春、洪爵慶、林章發、鄭宗典、盧宗純、丁新春、洪有清、陳君釗、王立暉、林國貞、林安蘭、李鴻祥、陳春良、陳得龍、王湍芳、林利寶、林定遠、周陳福、李有貴、高孟登、潘得清、王慶義、王朝用、林本才、陳慶發、林得順、林殿發、林鳳陞、陳孝德、陳榮華、楊仕得、葉錦寶、洪得富、劉長發、黃世貴、陳增興。
以上海壇標兵勇共七十五名。
張朝主、林江春、洪進城、沈成章、陳高科、阮國章、沈逢科、王大全、詹得高、楊得光、藍揚順、柳國標、謝朝科、柳國春、沈發興、曹李義、傅廷柱、蔡逢春、黃得成、吳陳貴、劉清鎔、林廷和、林福耀、林國全、劉成發、楊鄭生、張游科、丁吳成、楊廷傑、黃進順、蔡振太、李廷恩、童受福、陳梁高。
以上南澳標兵勇共三十四名。
施錦標、洪建功、陳立炎、李得盛。
以上烽火營兵丁共四名。
鄞明輝、翁朝貴、林振美、林福太、陳邦傑、湯禎英、劉平英、劉為政、潘明良、曾登科、李淑明、曾邦惠、李得金、陳河、黃振聲、邱日生、林有德、劉承熾、顏炳泰、謝陳明、林朝高、楊煥新、陳成安、賴有章、葉青標、曾成玉、洪青龍、葉當春、陳聲勇、盧進勝、李得成、陳國安、李泉、梁有科。
以上銅山營兵丁共三十四名。
鄭紹安(閩安標兵丁一名)。
陳四、馮貴勝、蕭美、梁蘇、黃有德、何二、梁安興、馮一、陳二、李義福、彭二、周榮昌、郭貢、廖召、譚玉章、李炳、黃有、余成昭、王三、梁九、何阿娣、方邦、莊巨元、文澤、陳定邦、李行、黃義、蘇七勝、梁志高、谷仁、馮就。
以上義勇營兵丁共三十一名。
合共員弁兵勇共二百二十五名。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李中梓
宋·杜大珪
唐·通玄先生
唐·实叉难陀
清·张曜孙
(晋)崔豹
清·张鉴瀛
海纳川
清·卢光履
刘宋·求那跋摩
梁·真谛
宋·陈文中
宋·昙摩蜜多
明·通容
清·朱元育
明·心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