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大佛略忏
大佛略忏
大佛略忏
大佛略忏一卷
夫欲礼忏必须先敬三宝。所以然者。三宝即是一切众生良支福田。若能归向者。则灭无量罪。长无量福。能会行者。离生死故得解脱乐。是故弟子某甲等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圣僧弟子。今日所以忏悔者。正言无始以来在凡夫地莫问贵贱罪次无量。或因三业而生罪。或因六相而起过。或以自邪思惟。或藉外境起于染著。如是乃之十恶增长八万千诸尘门牢。然其罪相虽复无量大而语为不出有三。何等为三。一者烦恼。二者是业。三是果报。此三种法能障圣道及以人天晙妙好事。是故经中目为三障。所以诸佛菩萨教依方便忏悔除灭此三灭者。则六根十恶乃至八万四千诸尘牢门皆悉清净。是故弟子今日运此增上晙心忏悔三欲灭。此三罪者当用何等心可令此罪灭待。先当兴七种心以为方便。然其此罪乃可得灭。何等为七。一者惭愧。二者恐怖。三者厌离。四者发菩提心。五者怨亲平等。六者念报佛恩。七者观罪性定。第一惭愧者。自强我与释迦如来同为凡夫。如今世尊成道以来已经尔所尘沙劫数。而我等相与耽染六尘流浪生死永无出。其此宝天下可惭可愧。可著可耻。第二恐怖者。既是凡夫身口意业常与罪相应。以是因缘命终之后应堕地狱畜生饿鬼受无量苦。如此实为可惊可恐可怖可惧。第三厌离者。相以当观生死之中唯有无常苦空无我不净。假如水上泡速起速灭流转犹若车轮。生老病死八苦交煎无时惭息。众等相与但观自身从头至足。其中但有三十六物。发毛爪齿脓囊涕唾生熟二藏大肠小肠脾肾心肺肝胆□唱肪膏膜脑筋骨髓大小便利九孔常流。是故经言。此身众苦所集。一切皆不净。何有慧者而当乐此身。生死既有而此种种恶法甚可患厌。第四发菩提心者。经言。常乐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六波罗蜜生。从慈悲喜舍生。从世七助菩提法生。从如是等种种功德知慧生。如来身欲得佛身当发菩提心。求一切种知常乐我净萨婆若果。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于身命财无所怜惜。第五怨亲平等者。于一切众生起慈悲。无彼我相。何以故。尔若见怨亲即是分别。以分别故起诸相著。相著因缘生诸烦恼。因缘造诸恶业。恶业因缘故得苦果。第六念报佛恩者。如来往昔无量劫中。舍头目髓脑支节手足国域妻子象马七珍。为我等故修诸苦行。此恩此德实难酬报。是故经言。若以顶戴两肩符负于恒河沙劫亦不能报。我等欲报如来恩者。当于此世象猛精进得劳忍苦。不惜身命建立三宝。佛通大乘广化众生同入正道。第七观罪性空者。无有实相。从因缘生。颠倒而有。既从因缘而则可从因缘而灭。从因缘而生者。押近恶友造作无端。从因缘而灭者。即是今因沉心忏悔。是故经言。此罪相不在内。不在中间。故诸此罪从本是空生。如来等七种心已如缘相。十方诸佛贤圣擎拳合掌彼陈至到惭愧。改革舒历心肝洗荡肠胃。如此忏悔亦何罪而不灭。亦何障而不消。若复正尔攸攸缓缓情虚往自劳形。于是何盖。且复人命无常喻如转烛一息不还。便向灰让三涂苦报。即身应受可钱财宝货促计求脱。窈窈冥冥恩赦无期。独婴此苦无受仗者。莫言我今生中无有此罪。所以不能垦到忏悔。经中道言。凡夫之举足动步无非是罪。又复过生中皆悉成就无量恶业追逐行者。如影随形。若不惭愧罪恶日深。故苞藏痴疵。佛教不许说悔先罪。净名所尚故智长沦苦海。是由隐覆。是故弟子今日发露忏悔法。更相由藉因烦恼故以起恶业。恶业因缘故得果苦。是故弟子今日至心第一。先应忏悔烦恼障。又此烦恼诸佛菩萨入理圣人种种呵责。亦招此烦恼以为怨家。何故。能断众生慧命根故。亦招此烦恼瀑河能漂众生入于生死大苦海故。亦招此烦恼以为羁锁能系众生于生死狱不能得出故。使以六道牵连死生不绝恶业无穷苦不息。当知。皆是烦恼过患。是故弟子今日此增上善心归依佛。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
弟子从自无始如来至于今日。或在人天受报。有此心识常怀愚。或繁满胸衿。或因三毒相造一切罪。或因三漏造一切罪因。或膺造一切罪。或因受造一切罪。或因三苦造一切罪。或因三假造一切罪。或因贪三有造一切罪。如是等罪无量无边恼乱一切六道四生。今惭愧皆悉忏悔。又弟子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或因四识住造一切罪。或因四流造一切罪。或因四取造因四执造一切罪。或因四缘造一切罪。或因四大造一切罪。或因四缚造一切罪。或因四食造一切罪。或因四生皆悉忏悔。又复弟子无始以来至为今日。或因五住地烦恼造一切罪。或因五受相造一切罪。或因五盖造一切罪。或因五悭造一切。或因五见造一切罪。或因五心造一切罪。如是等罪烦恼。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郑端
清·王元稚
(明)罗廪
明·天中星垣主人
清·李化楠
清·管淓
清·吾庐孺
(清)石玉昆
元·陶宗仪
宋·吴缜
符秦·僧伽提婆
清·游戏主人
梁·庾信
唐·王洙
清·王先谦
清·田文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