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太古集
太古集
太古集
經名:太古集。金都大通撰,弟範圓曦編。四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太平部。
太古集序四篇
余少時在燕趙間,聞太古真人之名。然未嘗瞻拜履錫,聆警欬之音,頗為慊恨。每一思味風烈,如想蓬萊瀛洲方丈中人也。今適得親見真人法嗣,普照大師范君。君為人聰明照了,八窗玲瓏。其在東平之正一也,道俗瞻依風聲,千里雲集,檀施興建道場、廣殿、齋厨、賓寮、廪舍,纔四三年,不啻數十百楹矣。一日過璧,曰:.曦所以區區成此功德者亡他,政欲推廣先師道範,俾行爾。其先師太古真人,舊有《崑崙文集》,當時刊行者,蔑裂訛漏極多。圓曦以謂宗風準的,道學淵源,在則人,亡則書,蓋不可須臾離也。雖甓甃浮圖增九級之高,曾未若心印書傳無片言之誤。衆人徒見圓曦營建葺累之勤,孰知於《崑箭文集》補綴闕遺,改正差繆,亦頗有一日之勞焉。書已補完,子盍為之序引?璧曰:少時傾嚮真人風烈,以不及瞻拜履錫為恨。今得附名於文集間,蓋甚幸也。然嚮所得皆傳聞語,大師實為法嗣,親炙日久,知真人之詳莫如大師。請追述真人道德風烈之一二,以實叙引,以信後人。大師因手錄行實見示。其錄如左。
師俗姓郝,世居寧海,為州人之首戶。昆季皆從儒學。兄諱俊彥,舉進士第,官至朝列大夫,昌邑縣令。師獨幼年穎異,識度夷曠,悠然有出塵之姿。祖師重陽真人,大定丁亥自秦適齊,抵寧海,一見師,即以神仙許之。後於崑崙山,對衆傳衣。師自傳衣之後,亦不以得道自居。蓋自韜晦,往往乞食於真定、邢洺間。過趙州南石橋之下,因持不語,跌坐留六年,寒暑風雨不易其處。童子來劇者,見其土木形骸,至以瓦石周擁其旁,師居之晏如也。昌邑君之季女,適真定少尹郭長倩。會郭夫婦,偕往真定,車騎甚都,道出石橋。問知師在橋下,駐車拜禮,以衣物存慰者甚厚。師藐然若不相識,一無所受。夫人感泣,長倩嗟異,移時而去。師於世緣堅决乃爾,故能專意於道。歲月浸久,精神感格。一日至灤城南,神人授師大《易》,忽大開悟,事多前知,名滿天下。大安中,朝廷賜以命書:廣寧全道太古真人,即其號也。自灤城授《易》之後,言人禍福,毫髮無差。且自知其壽數,當七十有三。至期,辭誡門人,無疾而逝。所著書六帙。《實錄》所載如此。然則曩燕趙所聞,猶未盡真人之所有也。
序既竟,大師謂璧曰:子作先師文集序,而載正一興造,得無贅乎。余應之曰:語錄記述,以傳心也,功德興建,以示跡也。余年七十有五,回首嚮來燕趙傳聞,如隔再世。非大師裒集遺文,追錄行實,則真人之遺風餘烈,無自發明。況後學晚生,寧易知此。大師憑藉真人道蔭,興建正一功德,照耀東方,今舉之所以聳動學人,俾易知耳。古人有言曰:雖無老成人,尚有典刑在。噫,正一功德,其亦一真人道蔭之典刑歟?大師曰,唯唯。大師諱圓曦,前宋名相文正公之裔也。前翰林學士馮璧序。
癸已之夏,余自大梁北遷至銅臺,聞天平有道士范公。大師道價甚高,且好賢喜事,為東州冠。四方遊士多往依之,師皆一振恤不厭。遂欲一識之,而未能也。已而余還鄉里,凡二年。丙甲歲南遊,聞其名益甚,因至東原,得一拜下風。其言議宏深,胸懷灑落,飄飄然非塵土中人。余驚且服,遂館於其宮,踰兩旬,相與之意甚厚。將別,出一編書,曰:此予師郝崑嵛太古歌詩。今將重鋟木以傳,子當為我序。余受而讀之,則已有馮丈內翰題其首。因紬繹再四,歎曰:是亦古之有道者歟?何其言之精,而理之妙也。嘗謂士大夫生而為學,則曰吾欲兼善天下,致君澤民,然志不與時偕,鮮克遂所願,幽憂憤恚,反自傷其身者多矣。所謂兼善不能,而獨善又失,深可歎嗟。彼方外之士,初無濟時心,則决然修鍊,惟以壽命為事,精專篤慎,其功日新。雖不能白日飛昇,亦保體完神,康強終世。與夫逐逐於外物,為虛名所劫持,耗智刓精而無補吾教者,相去亦遠矣。若今郝公幼而立志,挺挺不衰,其塊處數年,有玉潔松剛之操。一旦談玄論易,神解心融,著書立言,傳於身後。而范公能發揚其師之道,使大振於時,而又刊定遺文,以開悟晚學,俱為方外偉人。故余有激而書,以予吾儕之兩失者云。是秋八月渾水劉祁序。
先師廣寧全道太古真人郝君,遇師於寧海,傳衣於崑崙,神人授之以易,大安錫之以號。略見於內翰馮公之序,不復容聲。惟是平居製作,若《三教入易論》一卷、《示教直言》一卷,解《心經》、《救苦經》各一卷,《太古集》一十五卷,內《周易參同契簡要釋義》一卷。師西來日,真定諸人已攻木行於代。〔師〕歸老之後,又多所撰述,至於舊集所傳,時有改定。世俗抄錄,往往訛舛,欲改新之,蓋未暇也。竊惟先師之道,獨得於礦代不傳之妙,粹之以易象,廣之以禪悅,精微宏廓,遺世獨立,法言遺論,人所願見。乃今魯魚莫辨,真偽交雜,疑惑後學。在於門人弟子,寔任其責。圓曦不敏,蒙賴道蔭,今得灑掃東原之正一,居多暇日。謹以師後來所正,及世所未見者,點校精審,按為定本,刻而傳之。敢以蕪辭,冠之篇首。
夫至人達觀,物無不可,故辭旨所發,務以明理為宗。非必駢四驪六,抽青配白,如世之業文者,以聲律意度相夸耳。在禪學則曰:麤言及細語,皆成第一義。在孔門則曰:辭達而已矣。又曰:以意逆志,為得之矣。學者不志於道,而惟華采是求,豈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之道乎。向上諸師,聞師一言一句,即以神仙許之。至待為方外眷屬,生平教督,嚴麾斥公,足為玄門之臨濟。使今而尚存,必能高提正令,坐斷大千,雖師子象王,且知歛避,狐狸野犴,吾知其不能群矣。倒景滅沒,可勝浩歎。雖然,師之書故在也。試取而讀之,意必有目直而不能視,口呿而不能言者矣。歲次丙申長至日,崑崙野服嗣教范圓曦謹序
大道恍惚,從無而入有;乾坤造化,自有以歸無。夫有入於無,故無出乎有。元之一氣,先天地生,既著三才,浸成萬物。萬物之動,有生有尅,有利有害,有順有逆,有好有惡,有是有非。方而類聚,物以羣分。尊卑有序,泰道將興,上下失節,否時斯遘。臨事之始而可潛,當事之期而可躍。履霜致堅冰之至,龍戰則其血玄黃。屯利居貞,訟孚窒惕。矯世以童蒙而處,申令取毒蠱而明,剛進待需柔而行有剝,出門貴乎同人,禍發基於大過。艮止之,兌說之,賁華而離麗,蹇滯而坎陷。睽背也,恆久也,取新可以固鼎,失律所以覆師。光明則海內可觀,晦跡則山林可遯。非神化靈通,其孰能與於此乎。予嘗研精於《周易》,刪《正義》以為《參同》,畫兩儀四象、三才八卦、六律九宮、七政五行,星辰張布,日月度躔,有無混成,以為圖象。述懷應問,詩詞歌賦,共一十五卷,分併三帙。以慕太古之風,目之曰《太古集》。
夫太古者,太謂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古謂遠古、上古、邃古、亘古。務使將來慕道君子,知其不虛為者也。且夫氣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陰陽。天地之英華,陰陽之根本,二氣之謂也。木龍金虎,赤鳳烏龜,四象之謂也。六七八九,其數之謂也。刀圭鉛汞,生成備物之謂也。神遇氣交,性命之謂也。紫府丹宮、靈臺翠宇、瓊樓絳闕、玉洞珠簾、玄關陽道、地戶天門、玉液金精、黃芽白雪、真水真火、姹女嬰兒、石人木馬、九蟲三尸、金翁黃婆、芝草丹砂,皆五行造化之謂也。大抵動靜兩忘,性圓命固,契乎自然。自然之道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者,蓋情慾緣想害之之謂也。人若去妄任真,超塵離法,混俗而不凡,獨立而不改,抱一而不離,周行而不怠,於仙道其庶乎。顏子有坐忘之德,孟軻有養素之功,蓋亦專於一事也。今舉其大綱,開諸異號,所謂同歸而殊途,名多而理一,示之可以益於後學,能使道心堅固,真正無私。若執志待終,則位標仙籍,永作真人,神通萬變,羽化飛昇矣。如是則非我門而不入,非我道而不然,然而然,然於不然而然也。
大定十八年歲在戊戌仲冬望後六日自序。
太古集卷之一
廣寧子郝大通撰
周易參同契簡要釋義並序
教者,道之所以生也。道本無名,彊名曰道。教本無形,假言顯教。教之精粹,備包有無。故以無言之,存乎道體。以有言之,存乎器用。體之以為無,用之以為利。若曰有形生於無形,則乾坤安從而生;用教化於無知,則真知安從而出。若夫太極筆分,三才定位,布五行於玄極,列八卦於空廓,發揮七政,躔次紀綱,垂萬象於上方,育韋靈於下土。是故聖人仰觀俯察,裁成輔相,信四時而生萬物,通變化而行鬼神。通精無門,藏神無穴,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至於修真達道之士,用之德化十方,慧超三界,升況而龍吟虎嘯,消息而蛇隱龜藏。一往一來,神號而鬼哭,一伸一屈,物我以俱忘。當是時,電激而八表騰輝,雷震而三山動色。鶴飛鳳舞,鹿返羊迴,沖氣盈盈,瑞雲密密,萬神羅列,羣魔遁形。玄珠迸落於靈臺,芝草齊生於紫府。覺花纔放,法海淵深,直入玄都,永超陸地。所謂毛吞大海,芥納須彌,木馬嘶嗚,石人唱和。此皆開悟後覺,不得已而為言。是道也,用之以順,兩儀序而百物和;行之以逆,六位傾而五行亂。非夫至極玄妙,其孰能與於此乎。於是略叙玄文,刪為節要云耳。時大定十八年歲次戊戌孟夏十有九日序。
易之道,以乾為門,以坤為戶,以北辰為樞機,以日月為運化,以四時為職宰,以五行為變通,以虛靜為體,以應動為用,以剛柔為基,以清淨為正,以雲雨為利,以萬象為法,以品類為一,以吉凶為常,以生死為元,以有無為教。故知教之與化,必在乎人,體之善用,必在乎心,變而又通,必在乎神。以一神總無量之神,以一法包無邊之法,以一心統無數之心,自古及今,綿綿若存。是謂《周易參同契》簡要釋之義也。
天體道廣,
清虛廣遠,純陽不雜。
乾用德普。
運行不息,應化無窮。
善始嘉通,
會合群靈,通理物性。
羲和貞固。
協和濟利,堅固貞正。
大妙至哉,
法此行道,隨時變通。
玄元聖祖。
規矩後人,光澤天下。
資乎萬物,
衆象之宜,資取乾用。
統御雲雨。
雲氣流行,雨澤施布,總及萬靈,無有壅蔽。
克明初末,
克明萬物終始之道。始則潛伏,終 則飛躍,可潛則潛,可飛則飛,是明達乎始終之道。
時乘六戶。
陽有六則,陰有六則,健用隨時,始終如一。若不以時而用者,應潛則飛,應飛則潛,應生而殺,應殺而生,六位不以時乘,而反害矣。
伏虎飛龍,
陰伏陽飛,陽生陰殺。
式宙控宇。
升降不怠,運轉無窮。
變力化功,
應用之道,革故從新,為之以漸,謂之變;一有一無,忽然而改,謂之化。言乾之為道,使物漸變者,使物卒化者,莫非資始生養萬物,總統隱顯之功。
性端命輔。
乾之為用,見乎變化。變化之功,使物各正性命。性者,天生之質,若剛柔遲速之別。命者,人所禀受,若貴賤壽夭之屬。故知無形生於有形,有形之所累也。惟天道有形,能健而不為所累者,蓋謂乘變化而御大器,靜專動直,不失大和。乾之為體,靜住之時,則專一不轉移也。其運動之時,正直不傾邪也。不失大利,豈非正性命之情者邪。乾能正定物之性命,物之性命各有情也。所禀生者謂之性,隨時念慮謂之情。故以真言之,存乎其性;以邪言之,存乎其情。情去性存,命自歸而輔之。
保合太和,
乾之為用,純陽剛暴。若無和順,則物不得利,又失其正。若能保安合會,太和之道乃能永固,使物各正性命而久長也。
利貞廼甫。
貞固幹用,利益於物。
剛專柔直,
內則存乎剛健,專一不移轉也。外則用乎柔弱,正直不傾邪也。
匠衆規矩。
君子所以能行此道,匠成萬物,教化無窮者也。
君子自彊,
運用不休,終而復始,彊而又壯,君子之道備矣。君者主也,子者愛也。主臨上位,愛人濟物。學道之者,通乾用而行大利,晝夜不息,無有虧退。君子之人,自彊勉力,不有止息,惟施於衆。
教令可取。
此明君子之人,體道用事,內剛外順,靜專動直。若雲行雨施,四時以序,萬物以生,一切群品,無不周普。
地體道大,
沈實純厚,無所不載。
坤用德隆。
柔和厚載,包容眾垢,以順羣生,通理物情。猶乾之德,其德隆大。
長益羣品,
長養利益,羣靈品類,始生萬有,各得通暢。
事備曲通。
順時待物,屈己伸人。
攸攸君子,
柔順幹正,嘉美之功。
雌極化雄。
不為事始,待唱乃和。謙尊卑光,己若進人。必人進己,先雌而化雄也。
西南不利,
陰柔不立,物有所害。
東北立功。
志意和同,性行柔弱,臨事決斷,不有私曲,正此義也。
乘此達彼,
得正順志,利保守常。
黃委宗風。
惟政是從,隨時渝變。
資生萬有,
妙用宏闊,無所疏遠。
承順天聰。
行不違禮,柔順不邪。
厚能載物,
至順包承,不亂羣也。
至理無窮。
居中得正,任其自然。
含弘光熾,
和光同衆,俯仰不獨。
品類熙沖。
和氣沖滿,物得生存。言善則遷,道歸群品。始終不懈,君子之正。
實相非相,
依尊履正,行命有功,返視內觀,相實非有,非相之實,實非相故。
真空不空。
不居任,不造為,空真不存,不空之真,真不空故。
全其衆妙,
質素不奢,修仁守正。
器與玄同。
清淨精潔,固志在一。恢弘博施,中正不偏。安乎得失變通,隨時成其道果。
太古集卷之一竟
太古集卷之二
廣寧子郝大通撰
〔周易參同契圖象解〕#1
乾衆圖
乾者為天之用,天者是乾之體。天所以清虛高遠,純陽不雜,一氣冥運,萬物化生,乃可法天之用,不可法天之體。故曰乾象,再稱老陽。其數則九。謂乾為天,有三畫,三因之得九,此卦重之六爻,而各稱九是也。夫天之道,勢如偃蓋,狀若雞卵,取坤為妻,而生六子也。
坤象圖
坤者為地之用。培者是坤之體。地所以純厚廣載,純一陰不雜,二氣昇降,物有變遷,乃可法地之用,不可法地之體夕故曰坤象,而稱老陰。其數財六。謂坤為地,有六畫,象之稱六,此卦重、之六爻,各稱六是也。夫天有三畫,而兼坤之六畫,故稱九也。惟地屬老陰,而
日象圖
日者,太陽之精、象離卦也。其數則七,而稱少陽者。為離卦上下俱長,中虛則短,成四畫,而兼乾之三畫,故稱七數。而為少陽者,乾天之道,覆蔭萬物,清虛廣遠,純陽不雜,一氣冥運,名曰老陽。日之為道,雖無此大,而光明著於八方,普及天下,出則為晝,沒則為夜,故云少陽也。
月像圖
月者,太陰之精,象坎卦。其數則八,而稱少陰者。謂坎卦上下俱短,中實則長,成五畫,而兼乾之三畫,故稱其八。而為少陰者,坤地之道,大有所載,名之老陰。月之光明,有圓有缺,出則為夜,照耀無窮,如地之大,故稱少陰。夫日月為天地之子,而得兼乾,而不得兼坤,所謂子從父也。
天地交泰圖
天地交而泰,不交而否者,謂天之陽氣下降地中,地之陰氣昇而天上,此謂天地交而成泰。若天之氣上騰,地之氣下降者、謂天地二氣不相交感,而萬物則有所否閉,不能通暢。故天地宜交,不宜不交,萬物宜泰,不宜不泰,不泰則否。故天道十有一年而泰,十有二年而否也。一紀之年,全其否泰。
日月會合圖
日月會而合,不相會合,而成孩望。日則一年而行天之一周,月則一月而行天之一周。一歲之內無閏,則十有二月。月各會有所合,故曰:日月隔壁,謂之朔。朔者,旦也。旦者,每月一日,各有會合於日之下,名之曰朔。日月相衡謂之望,四分之一謂之弦。此者不相會合之時也。光盡體伏謂之晦,相近於合也。
天數奇象圖
天為純陽而有陽數。陽數有一、有三、有五、有七、有九。總而論之,共得二十有五,成乾之陽數。而為奇者,謂奇為四正方,而兼乎中,此之是也。天數有五,自相乘之,則得奇化數。故曰:北一、東三、南七、西九、中五,皆陽數也。陽之數,一、三、五、七、九是也。
地數偶像圖
地為純陰而有陰數。陰數有二、有四、有六、有八、有十。總而論之,共得三十,成坤之陰數,而為偶者,偶者為四正方,而兼乎中,此之是也。故曰,東八、西四、北六、南二、中央十,皆陰數也。陰之數,一不四、六、八、十是也。地本方,故稱偶,天本圓,故稱奇。
二十八宿加臨四象圖
天象有二十八宿,度則三百六十五又四分度之一者,分布於十二分野之中而經,星之常道也。所以日月五行七政為緯,循環周度,變化生焉。以分四維、四正之義者,東方、南方、西方、北方,自得其數,同天地日月之功。有蒼龍焉,有白虎焉,有朱雀焉,有玄武焉,也。
二十四氣加臨七十二候圖
天地定位,日月運行,八節四時,自然運轉。所以暑往則寒至,春去則秋來,而成一歲之功。歲功之內,有七十二候焉。候謂應時之候,明物有自然,應節氣則五日七分,而為一候者也。自立春至大寒之後,凡為一年,則有之十二次,物候自來應時之氣也。
河圖
天地奇偶之數而成河圖,則有五十五數。惟此圖書則四十五數,而遍九宮,象龜之形狀,頭九尾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此自然之象也。背上有五行,而可以知〔往〕來,占兆吉凶。故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以為圖書。一三五七九為奇,屬陽也,〔在中央及〕四正方。二四六八為偶,屬陰也,〔在四維〕。惟地數十在於龍腹,不有所顯,故存之不畫也。
變化圖
夫易之道,非神功而不可測,非聖智而不可知。故有太易,乃未見之氣也。有太初,氣之始也。有太始,形之始也。有太素,質之始也。氣形質具,未相離者,謂之混沌。混沌既判,兩儀有序,萬物化成。混沌已前則為無也,混沌之後則屬有也。一有一無而為混沌,混混沌沌,天地日月二會合,交泰之時也。五行圖
五行圖
五行者,水、火、土、金、木是也。凡天地之數而各有合,生於五行者。所謂天一與地六,合而生水。地二與天七,合而生火。天三與地八,合而生木。地四與天九,合而生金。天五與地十,合而生土。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而生成五行,五行之數可見矣。七言得之水,九言得之火,十一數而得之木,十三數而得之金,十五數而得之土。此為天地〔之數〕而生五行也。
天元十干圖
天元十干者,謂甲乙象木,丙丁象火,庚辛象金,壬癸象水,戊己象土。夫木之為體象春,而生乎萬有,主魂而靈見於苗。火之為體象夏,而長乎萬物,主性而神見於花。金之為體象秋,而成乎品類,主魄而氣見於實。水之為體象冬,而就乎萬有,主命而精見於根。土旺象,加四季之正,逐時而有也。
三才入爐造化圖
夫三才之道者,天地人也。天元有十干之屬,地元有十二支之屬,人元有五行八卦之屬。此三才而配於支干、五行、卦象之屬,而入乎虛,而出乎無。虛無之間,而生長成就萬物之功,不有怠倦者。因造作而必得所化,化之與造為者,本無為之化也。爐有三層,十二門,火居於中,煉乎三才之真氣,而合成道也。
八卦收鼎煉丹圖
八卦收歸於鼎者,謂乾象天,坤象地,震象龍發乎雷,巽象虎生乎風,坎象雲降乎雨,离象電閃乎光,艮象山通乎氣,兌象澤說乎物。因乾健而運,自坤順而動,得此三男三女,妙乎大用而利於萬物。此則明雷風雲雨電閃之屬,本自晴空而來,復歸晴空而去,故謂之鼎。鼎之為器,下存於火,中煉其天地雷風火山水澤,而成大丹也。
十二律呂之圖
夫黃鍾之律,以應十一月用事,則九寸三分損一,而生林鍾。以應六月用事,則三分益一,而生太簇。以應正月用事,則三分損一,而生南呂。以應八月用事,則三分益一,而生姑洗。以應三月用事,則三分損一,而生應鍾。以應十月用事,則三分益一,而生無射。以應九月用事,則三分損一,而生夾鍾。以應二月用事,則三分益一,而生夷則。以應七月用事,則三分損一,而生大呂。以應十二月用事,則三分益一,而生蕤賓。以應五月用事,則三分損一,而生清宮黃鍾,九十分損五十七分而生仲呂。以應四月用事,則生執始,執始生去滅,去滅生南事。凡自黃鍾之節至應鍾,而為十二管。其有清宮、執始、去減、南事,以為律管之終,故附之于下。
太古集卷之二竟
#1原本缺題。此據郝大通自序擬補。
太古集卷之三
廣寧子郝大通撰
乾坤生六子圖
乾卦為老陽,坤卦為老陰,因合而生六子也。乾得坤之一氣而生巽,長女也。乾得坤之二氣而生离,中女也。乾得坤之三氣而生兌,少女也。坤得乾之一氣而生震,長男也。坤得乾之二氣而生坎,中男也。坤得乾之三氣而生艮,少男也。故曰:乾生三女巽、高、兌,坤生三男震、坎、艮,是也。
八卦数爻成歲圖
乾卦三畫長,每畫別九之數,故知三九二十七。其乾卦重之有六畫,每畫別九,則六九五十四。此者乾爻之數也。坤卦三畫短,每畫別六之數,故知三六一十八。其坤卦重之有六畫,別六則六六三十六。此者坤爻之數也。此明一腸稱九,一陰稱六,外有震、坎、艮、巽、高、兌。陽陰不等,互相推求,而各有自然之數也。八卦總其數,三百有六十,半之得百有八十也,象一年之數也。
二十四加臨乾坤二象陰陽損益圖
冬至之月,一陽始生而成復卦。大寒之日,二陽始生而成臨卦。雨水之日,三陽始生而成泰卦。春分之日,四陽始生而成大壯卦。穀雨之日,五腸始生而成决卦。小滿之日,純陽而成乾卦。夏至之日,一陰始生而成姤卦。大暑之日,二陰始生而成遁卦。處暑之日,三陰始生而成否卦。秋分之日,四陰始生而成觀卦。霜降之日,五陰始生而成剝卦。小雪之日純陰,坤卦用事。所謂損之而益,益之而損也。
六子加臨二十四氣陰陽損益圖
乾坤二象,象天地之大用,由未盡其理者,再明日月之運行,風雷之出沒,山澤之通塞。據此六卦,三男三女所行之道,亦自冬至之日為首,以陽變陰,以陰變陽;至夏至之日為首,以陰變陽,以陽變陰。陽陰錯雜,各有所變,變而通之,以明化物之功。本自無為之治,出於自然而然也。
八卦反復圖
乾一世乃有所變而得姤,二變而得遁,三變而得否,四變而得觀,五變而得剝。此者自下升上,上至五爻,變之至極。故自剝卦之後,自上變下者,名之遊魂,而得晉卦。晉卦之後,下體三爻齊變,而為大有,名之歸魂卦。他皆倣此。
六十甲子加臨卦象圖
夫天地之道,而生萬物,貴無過於人也。則成三才之道,而配支干納音為六十甲子。故有乾坤二卦,而生六十有四數,則有萬一千五百二十,象萬物之數也。衆象之內,以屯為初法,此甲子有六十而自相配偶,六十四卦而通萬物之情性,以存品類之吉凶、悔吝憂虞、存亡得失,無不備矣。
二十四氣加臨卦象圖
起自冬至之日,以中孚有信,陽氣始生。至夏至之日,以咸相感,一陰始長,故知卦有六十,經遊二十四氣之間,凡三百六十而成一歲之功。一年之內,則有三百五十四日,積之閏餘,故知自冬之日至滿一歲,度有三百六十五日四分度之一,每一日管行一爻,六日七分而成一卦,內有閏餘,共成其數也。惟坎震高兌而歸四正,不在其間者也。
五行悉備圖
五行悉備,三才衆象之宜,八卦四維之屬,以明變化之功。有類一方之所,自有生尅而為順逆之時。且如目主肝,以情怒者,必可以引金。金主肺,以情哭而誡勸,因此自相感而為相尅之勝負。若不以金則用火,火主心,以情笑而接之,其怒情漸去者,為相生之故也。他皆倣此,以明五行順逆生尅之道也。
天地生數圖
天陽而地陰,相交而有所生,生而各有其所。天一與地四而為生也,天三與地二為長也。凡生長之數,而天地之情可見矣。故曰:天地交而萬物通,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之故也。今則陽數一三五,陰數有四與二,此陽之與陰共成一十有五。陰陽各半,而成天地之道。故曰生長,而名之生數者也。
天地成數圖
地者,陰也。乘天之陽氣,而可以成就萬物終始之道。始則潛伏,終則飛躍,皆物之自然也。地有陰數六、八、十,天有陽數七與九,故地六與天九而成,地八與天七而就。凡成之數則見天地之情。其於天五與地十,自相交通,共成其數者。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而生長成就萬物終始之道也。
五運圖
五運所行,經輪十干,而成五氣。且如甲己之年,土運時行,乃為黔天之氣也。他皆倣此。故知五行之象,象曰五星。木德歲星行逆之時,木運行也。熒惑行逆時,火運也。太白行逆時,金運也。辰星行逆時,水運也。鎮星行逆時,土運也。法此五星,分布十干,而成五運。星則有伏須遲留逆之數。
六氣圖
六氣者,明三陽三陰之氣,而行十二支,神神之相對。謂寅申之年,少陽主之;卯酉之年,陽明主之;辰戌之年,太陽主之;己亥之年,厥陰主之;子午之年,少陰主之;丑未之年,太陰主之。每年之內,有六氣焉。且如少陽司天,厥陰在泉。他皆倣此。一氣有六十日也。
四象圖
夫四象者,重明天地日月之道,六七八九之數。如乾之老陽稱九,坤之老陰稱六,乾之少陽稱七,坤之少陰稱八。故知乾有六爻,爻各稱九,以四因之,爻別三十六策。坤有六爻,爻各稱六,以四因之,爻別二十四。乾陽爻一百九十二,坤陰爻一百九十二,總之得萬有一千五百二十之策,當萬物之數也。
北斗加臨月將圖
天垂萬象,以北辰為之樞機。統領衆星,無失其時者也。夫北斗七星之列,各自有方,主之則曰:魁枕參首,杓擁龍角,斗臥巨蟹者。明知此北斗第一星,謂之魁星,第七星謂之杓星,自魁至杓,凡有七星,而布南方七宮之辰也。故曰:戌為河魁,辰為天罡。凡經七辰,象北斗焉。
二十四氣日行躔度加臨九道圖
冬至之日,日行牽牛。夏至之日,日行東井。牽牛之宿,南極之星也。東井之宿,北極之辰也。自北極至於南極,一屈一伸,共行二十四氣。經於二十八宿,布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循環九道,以明消息之功,達其昇降之理者,皆日行之道備矣。日一年行一運,月一月行一周,故知日行則有盈虧,月行則有疾有遲。日行一日一度,月行一日十三度者,謂少一十二度,象一十二月,以成一歲焉。日經十有二年,而行天之十有二運,月行之道即不然也。謂一年之中,無閏而行天之一十二周,有閏而行天之一十三周。故知月之細度,一日行一十有二度三十七分也。日月之行,閏餘生焉。
三才象三壇之迴
夫三才者,天一、地二、人三也。今則不然,所謂天在上,地在下,人立乎中,以象三才,非取一二三,惟取上中下品是也。故知上品類天之萬象,以明十干之類是也。中品類人有萬事,此者皆自天之下,自地之上而居於中,以明八卦五行之屬是也。下品類地之萬物,以明十二支位是也。此具三品以證三才。《易》曰: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天道廣矣,地道大矣,人道備矣。天道雖廣,若不以人法之,而天道不能顯著。地道雖大,若不以人則之,而地道不能成就。惟人道獨能法則於天地,變化於萬有,興廢於萬事者,亦自此而然也。
太古集卷之三竟
太古集卷之四
廣寧子郝大通撰
金丹詩
虛無之神,統御萬靈。先天地祖,運日月精。列光垂象,造物變形。推遷歲紀,應用生成。旁通恍惚,鼓盪杳冥。乾坤布化,導引群情。幽玄奧妙,賢劫聖因。
其-
宇宙之中幾丈夫,惟神惟聖法規模。無為善入群生性,獨立能開造化爐。
不逐東風吹柳絮,休教秋月照冰壺。金丹運至泥丸穴,名姓元來記玉都。
其二
五五純陽足有功,大圓乾象以為宗。降形直入滄溟窟,混體攸躋窈漠中。
有遇坎男騎白鹿,無為離女跨青龍。當期一遘三千日,鶴化烏龜石化松。
其三
紅鼠黑蛇越世奇,神仙此際泄天機。雷聲一震三山裂,日出同光四海知。
是說老人呈皓首,又聞赤子掛青衣。先生謂彼敷真理,報道郎君來得遲。
其四
黃羊化作白猿猴,猛虎留蹤待赤牛。兔在穴中狸在火,玄通妙處道根由。
誕靈降跡推遷運,十二春還六十秋。道氣歸身逢至友,蓬萊會上約瀛洲。
其五
一七元中九六年,始知我命不由天。炎風鼎內消紅雪,偃月爐中煉瑞蓮。
斜枕曲江方睡覺,海經三度變桑田。南柯昔日黃糧夢,說與崑嵛太古仙。
其六
恆星不現即如來,靜止安恬別立階。四變艮宮成妙體,返形革命達真胎。
學人悟此通心印,覺者知之理性才。解得箇中弧矢意,千經萬論一齊開。
其七
三月雷轟一二聲,始知天下鬼神驚。風乘雲勢三千里,虎假龍威九萬程。
萬化門中為主宰,八絃境裹作經營。震之內象爻俱動,上德皇君具姓名。
其八
鼎器從來六有三,一欹一側一安環。金鉉玉質通嘉致,供聖養賢煉瑞丹。
風火家人能返照,變形易體改容顏。須知烹飪成新法,傳得鍾離道不難。
其九
兌家有卦號歸魂,返老延齡別有門。少女聘時須待命,長男交日見重孫。
口中安口如何說,身外有身豈可論。休道神仙無覓處,蛻形忘跡道常存。
其十
三千甲子一仙人,天地之根造化神。把握陰陽都一指,斡旋萬象統微塵。
多應父少兒還老,料想邪魔卻是真。解得神機顛倒理,壺中長是笑欣欣。
其十一
蒼龍鬥虎不曾閑,少女驅回六長男。會向黃庭頻俯仰,寧知玉戶默包含。
寶瓶頻綻紅蓮朵,獅子潛行黑玉潭。力士擒將歸洞府,萬神羅列競來參。
其十二
八卦相乘定主賓,五行生尅驗君臣。青鸞撞入火龍窟,赤鳳飛吞金虎身。
夫婦相交調律呂,父男和順得中純。皆因神氣能常守,一息沖融一寸真。
其十三
欲識丹砂分兩齊,西南北位配三奇。九陽宮裹開金戶,陰六堂前攪玉池。
銖別三百八十四,斤分十六兩須知。午前子後隨時用,萬道霞光罩玉輝。
其十四
鉛汞須分陽與陰,半斤銀合半斤金。火雲飛入牛郎鼻,霜月穿開識女心。
神水貯藏金井滿,道源澄照玉泉深。昇沉顛倒明離坎,未悟之人何處尋。
其十五
日精東畔月華西,正是丹天壯盛時。二八佳人呈雅態,九三君子騁容儀。
水晶簾掛珍珠砌,碼碯幢懸翡翠帷。試問本來歸甚處,七星樓上不曾離。
其十六
刀圭元屬甚人家,赤鳳端眸看落霞。岸上草逢添瑞色,灘頭石遇結靈砂。
北溟幾度鋸犀角,南浦屢曾摘象牙。更有一般堪賞處,天池裹面放金花。
其十七
問云何是最相宜,奪得神功造化時。虎踞碧潭風??,龍蟠朱洞雨漦漦。
雲英散卻雷霆息,露滴成須星斗移。直待東方橫素練,彩霞捧出一輪曦。
其十八
淳風高曠世非同,不達幽微止謂空。得意詩情唯自樂,知心道話幾人通。
都緣執性迷真性,盡散淳風昧教風。一粒金丹爐內有,料無仙骨卒難窮。
其十九
陽九宮中大覺僧,擎拳端坐誦黃庭。神光射透虛空藏,瑞氣清凝聚寶瓶。
遊宴洞天呈手段,遍資法界騁威靈。從玆解得西來意,混沌之前豈有形。
其二十
學仙須是煉金丹,鉛汞將來鼎內安。用火周天依次叙,添功歲月莫盤桓。
存神先使心頭靜,養氣休令舌下乾。十二時中無懈怠,自然性命保全完。
其二十一
五氣同宮共一家,相資運斡霧生涯。何車不高長安道,寶貨常留桂月華。
鉛汞混融成上瑞,氣神靈慧結丹砂。全真妙用符玄用,爛飲流霞穎彩霞。
其二十二
如何得得飲刀圭,無血羊兒是可到。山澤氣通雲出谷,地天交泰木生梯。
坎離匹配知顛倒,龍虎回還顯悟迷。解得於中消息理,管教平地踏雲霓。
其二十三
常聽壺中金石聲,凡情除去道情生。陽神全後渾無寐,陰魄消時更覺清。
火裹生蓮猶是可,水中搏塊决然成。圓融二物常相會,穩駕雲車赴玉京。
其二十四
閑引金烏宴月宮,偶然會合便圓融。神光照徹靈空體,妙道衝開造化籠。
心識始知蝸舍客,慧眸方見主人翁。從玆啟悟身為患,不執虛名是大通。
其二十五
學道先須絕外華,修真養素屬仙家。忘情蓋為烹金液,息慮都緣煉紫砂。
一性朝元攢五氣,萬神聚頂放三花。從玆得達長生路,永向清霄混彩霞。
其二十六
出家禀意望求仙,必在真師口訣傳。爐內飛鉛常固濟,鼎中結汞永新鮮。
流金作屑銷龍骨,滴露為霜長玉涎。心鏡一磨明照徹,本來面目自然圓。
其二十七
修行休彊做消遙,莫向空房守寂寥。紫府不令群虎鬥,丹宮能使萬神朝。
遊山每達青霄路,渡水常登刳木橋。採得靈芝頻服餌,何須林下掛簞瓢。
其二十八
三一壺中景異常,長眉翁坐看松篁。六銖絳彩裝金相,十二重樓飲玉漿。
白鶴樹邊頻俯仰,烏龜池畔任低昂。靈童坎步前來立,獻與先生續命湯。
其二十九
元氣混成清淨體,彩雲突出五方霞。金丹結就純陽子,玉液澆開不夜花。
無相門中堆白雪,虛空藏裹產黃芽。長生路上行人少,秪是仙家與道家。
其三十
天風吹綻洛陽花,六合同塗意不差。閑採牡丹烹嫩蘂,靜收芍藥煉英華。
調和二物清神氣,溉濟三田餌麥麻。携酒宴闌乘興逸,坐騎白鹿入雲霞。
太古集卷之四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朱祖谋
唐·张为
清·田文镜
韦续
清·曹雪芹
(清)邬仁卿
元·陈绎曾
宋·尹沫
清·山阴金先生
颐琰
宋·郑友贤
唐·明旷
杨维桢
三国·王肃
(宋)范晞文
清·周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