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漢書卷三十八 高五王傳第八-漢書 顏師古注
漢書卷三十八 高五王傳第八
高皇帝八男:呂后生孝惠帝,曹夫人生齊悼惠王肥,薄姬生孝文帝,戚夫人生趙隱王如意,趙姬生淮南厲王長,諸姬生趙幽王友、趙共王恢、燕靈王建。〔一〕淮南厲王長自有傳。
〔一〕 鄭氏曰:「諸,姬姓也。」張晏曰:「非一之稱也。」師古曰:「諸姬,總言在姬妾之列者耳。其知姓位者,史各具言之。不知氏族及秩次者,則云諸姬也。而趙幽以下三王非必同母,蓋以皆不知其所生之姬姓,故總言之。文三王傳云『諸姬生代孝王參、梁懷王揖』,景十三王傳云『屬諸姬子于栗姬』,此意皆同。張云非一,近得之矣。春秋左氏傳曰『諸子仲子、戎子』,『諸子鬻姒』,此其例也。豈以諸為姓乎?鄭說非矣。共讀曰恭。其下類此。」
齊悼惠王肥,其母高祖微時外婦也。〔一〕高祖六年立,食七十餘城。諸民能齊言者皆與齊。〔二〕孝惠二年,入朝。帝與齊王燕飲太后前,置齊王上坐,如家人禮。〔三〕太后怒,乃令人酌兩卮鴆酒置前,〔四〕令齊王為壽。齊王起,帝亦起,欲俱為壽。太后恐,自起反卮。〔五〕齊王怪之,因不敢飲,陽醉去。問知其鴆,乃憂,自以為不得脫長安。〔六〕內史士曰:〔七〕「太后獨有帝與魯元公主,今王有七十餘城,而公主乃食數城。王誠以一郡上太后為公主湯沐邑,太后必喜,王無患矣。」於是齊王獻城陽郡以尊公主為王太后。〔八〕呂太后喜而許之。乃置酒齊邸,樂飲,遣王歸國。後十三年薨,子襄嗣。
〔一〕 師古曰:「謂與旁通者。」
〔二〕 孟康曰:「此時流移,故使齊言者還齊也。」師古曰:「欲其國大,故多封之。」
〔三〕 師古曰:「以兄弟齒列,不從君臣之禮,故曰家人也。坐音材臥反。」
〔四〕 應劭曰:「鴆鳥黑身赤目,食蝮(蛟)〔蛇〕野葛,以其羽畫酒中,飲之立死。」
〔五〕 師古曰:「反音幡。」
〔六〕 師古曰:「脫,免也。言死於長安,不得更至齊國也。脫音吐活反。」
〔七〕 師古曰:「內史,王官。士者,其名也。」
〔八〕 師古曰:「為齊王太后也。言以母禮事之,所以自媚也。解具在惠紀。」
趙隱王如意,九年立。〔一〕四年,高祖崩,〔二〕呂太后徵王到長安,鴆殺之。無子,絕。
〔一〕 師古曰:「高祖之九年也。他皆類此。」
〔二〕 師古曰:「趙王之四年。」
趙幽王友,十一年立為淮陽王。趙隱王如意死,孝惠元年,徙友王趙,凡立十四年。友以諸呂女為后,不愛,愛它姬。諸呂女怒去,讒之於太后曰:「王曰『呂氏安得王?〔一〕太后百歲後,吾必擊之。』」太后怒,以故召趙王。趙王至,置邸不見,令衛圍守之,不得食。其群臣或竊饋之,輒捕論之。趙王餓,乃歌曰:「諸呂用事兮,劉氏微;迫脅王侯兮,彊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誣我以惡;〔二〕讒女亂國兮,上曾不寤。我無忠臣兮,何故棄國?〔三〕自快中野兮,蒼天與直!〔四〕于嗟不可悔兮,寧早自賊!〔五〕為王餓死兮,誰者憐之?呂氏絕理兮,託天報仇!」遂幽死。以民禮葬之長安。
〔一〕 師古曰:「安猶焉也。」
〔二〕 師古曰:「惡音一故反。」
〔三〕 師古曰:「謂不能明白之也。」
〔四〕 師古曰:「天色蒼蒼,故曰蒼天。言己之理直,冀天臨監之。」
〔五〕 師古曰:「賊,害也。悔不早棄趙國而快意自殺於田野之中,今乃被幽餓也。」
高后崩,孝文即位,立幽王子遂為趙王。二年,有司請立皇子為王。上曰:「趙幽王幽死,朕甚憐之。已立其長子遂為趙王。遂弟辟彊及齊悼惠王子朱虛侯章、東牟侯興居有功,皆可王。」於是取趙之河間立辟彊,是為河間文王。文王立十三年薨,子哀王福嗣。一年薨。無子,國除。
趙王遂立二十六年,孝景時晁錯以過削趙常山郡,諸侯怨,吳楚反,遂與合謀起兵。其相建德、內史王悍諫,不聽。遂燒殺德、悍,〔一〕發兵住其西界,欲待吳楚俱進,北使匈奴與連和。漢使曲周侯酈寄擊之,趙王城守邯鄲,相距七月。吳楚敗,匈奴聞之,亦不肯入邊。欒布自破齊還,并兵引水灌趙城。城壞,王遂自殺,國除。景帝憐趙相、內史守正死,皆封其子為列侯。
〔一〕 師古曰:「上云其相建德、內史王悍,下云燒殺德、悍,是為相姓建名德也。而景武功臣侯表云『遽侯橫父建德,以趙相死事,子侯』,則是不知其姓。表傳不同,疑後人轉寫此傳,誤脫去一建字也。」
趙共王恢。十一年,梁王彭越誅,立恢為梁王。十六年,趙幽王死,呂后徙恢王趙,恢心不樂。太后以呂產女為趙王后,王后從官皆諸呂也,內擅權,微司趙王,王不得自恣。王有愛姬,王后鴆殺之。王乃為歌詩四章,令樂人歌之。王悲思,六月自殺。太后聞之,以為用婦人故自殺,無思奉宗廟禮,廢其嗣。
〔一〕 師古曰:「王之美人生子也。」
齊悼惠王子,前後凡九人為王:太子襄為齊哀王,次子章為城陽景王,興居為濟北王,將閭為齊王,志為濟北王,辟光為濟南王〔一〕,賢為菑川王,卬為膠西王,雄渠為膠東王。
〔一〕 師古曰:「辟音壁,又讀曰闢。」
齊哀王襄,孝惠六年嗣立。明年,惠帝崩,呂太后稱制。元年,以其兄子鄜侯呂台為呂王,〔一〕割齊之濟南郡為呂王奉邑。〔二〕明年,哀王弟章入宿衛於漢,高后封為朱虛侯,以呂祿女妻之。後四年,封章弟興居為東牟侯,皆宿衛長安。高后七年,割齊琅邪郡,立營陵侯劉澤為琅邪王。是歲,趙王友幽死于邸。三趙王既廢,高后立諸呂為三王,擅權用事。
〔一〕 師古曰:「鄜音敷。」
〔二〕 師古曰:「奉音扶用反。他皆類此。」
章年二十,有氣力,忿劉氏不得職。嘗入侍燕飲,高后令章為酒吏。章自請曰:「臣,將種也,請得以軍法行酒。」高后曰:「可。」酒酣,章進歌舞,已而曰:「請為太后言耕田。」〔一〕高后兒子畜之,〔二〕笑曰:「顧乃父知田耳,〔三〕若生而為王子,安知田乎?」〔四〕章曰:「臣知之。」太后曰:「試為我言田意。」章曰:「深耕穊種,立苗欲疏;〔五〕非其種者,鉏而去之。」〔六〕太后默然。頃之,諸呂有一人醉,亡酒,〔七〕章追,拔劍斬之,而還報曰:「有亡酒一人,臣謹行軍法斬之。」太后左右大驚。業已許其軍法,亡以罪也。因罷酒。自是後,諸呂憚章,雖大臣皆依朱虛侯。劉氏為彊。〔八〕
〔一〕 師古曰:「欲申諷喻也。」
〔二〕 師古曰:「比之於子也。」
〔三〕 師古曰:「顧,念也。乃,汝也。汝父,謂高帝也。」
〔四〕 師古曰:「若亦汝也。」
〔五〕 師古曰:「穊,稠也。穊種者,言多生子孫也。疏立者,四散置之,令為藩輔也。穊音冀。」
〔六〕 師古曰:「以斥諸呂也。」
〔七〕 師古曰:「避酒而逃亡。」
〔八〕 師古曰:「為音于偽反。」
其明年,高后崩。趙王呂祿為上將軍,呂王產為相國,皆居長安中,聚兵以威大臣,欲為亂。章以呂祿女為婦,知其謀,乃使人陰出告其兄齊王,欲令發兵西,〔一〕朱虛侯、東牟侯欲從中與大臣為內應,以誅諸呂,因立齊王為帝。
〔一〕師古曰:「西詣京師。」
齊王聞此計,與其舅駟鈞、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陰謀發兵。齊相召平聞之,〔一〕乃發兵入衛王宮。魏勃紿平曰:〔二〕「王欲發兵,非有漢虎符驗也。而相君圍王,固善。勃請為君將兵衛衛王。」〔三〕召平信之,乃使魏勃將。勃既將,以兵圍相府。召平曰:「嗟乎!道家之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遂自殺。於是齊王以駟鈞為相,魏勃為將軍,祝午為內史,悉發國中兵。使祝午紿琅邪王曰:「呂氏為亂,齊王發兵欲西誅之。齊王自以兒子,年少,不習兵革之事,願舉國委大王。大王自高帝將也,〔四〕習戰事。齊王不敢離兵,〔五〕使臣請大王幸之臨菑見齊王計事,并將齊兵以西平關中之亂。」琅邪王信之,以為然,乃馳見齊王。齊王與魏勃等因留琅邪王,而使祝午盡發琅邪國而并將其兵。
〔一〕 師古曰:「召讀曰邵。」
〔二〕 師古曰:「紿,誑也。」
〔三〕 師古曰:「謂將兵及衛守之具,以禁衛王,令不得發也。」
〔四〕 師古曰:「言自高帝之時已為將也。」
〔五〕 服虔曰:「不敢離其兵而到琅邪。」
琅邪王劉澤既欺,不得反國,乃說齊王曰:「齊悼惠王,高皇帝長子也,推本言之,大王高皇帝適長孫也,〔一〕當立。今諸大臣狐疑未有所定,而澤於劉氏最為長年,大臣固待澤決計。今大王留臣無為也,不如使我入關計事。」齊王以為然,乃益具車送琅邪王。
〔一〕 師古曰:「適讀曰嫡。」
琅邪王既行,齊遂舉兵西攻呂國之濟南。於是齊王遺諸侯王書曰:「高帝平定天下,王諸子弟。悼惠王薨,惠帝使留侯張良立臣為齊王。惠帝崩,高后用事,春秋高,聽諸呂擅廢帝更立,又殺三趙王,滅梁、趙、燕,以王諸呂,分齊國為四。〔一〕忠臣進諫,上或亂不聽。今高后崩,皇帝春秋富,〔二〕未能治天下,固待大臣諸侯。今諸呂又擅自尊官,聚(官)〔兵〕嚴威,劫列侯忠臣,撟制以令天下,〔三〕宗廟以危。寡人帥兵入誅不當為王者。」
〔一〕 師古曰:「本自齊國,更分為濟南、琅邪、城陽,凡為四也。」
〔二〕 師古曰:「言年幼也。比之於財,方未匱竭,故謂之富。」
〔三〕 師古曰:「撟,託也。託天子之制詔也。撟音矯。」
漢聞之,相國呂產等遣大將軍潁陰侯灌嬰將兵擊之。嬰至滎陽,乃謀曰:「諸呂舉兵關中,欲危劉氏而自立,今我破齊還報,是益呂氏資也。」乃留兵屯滎陽,使人諭齊王及諸侯,與連和,〔一〕以待呂氏之變而共誅之。齊王聞之,乃屯兵西界待約。
〔一〕 師古曰:「諭謂曉告也。」
呂祿、呂產欲作亂,朱虛侯章與太尉勃、丞相平等誅之。章首先斬呂產,太尉勃等乃盡誅諸呂。而琅邪王亦從齊至長安。
大臣議欲立齊王,皆曰:「母家駟鈞惡戾,虎而冠者也。〔一〕訪以呂氏故,幾亂天下,〔二〕今又立齊王,是欲復為呂氏也。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長者,且代王,高帝子,於今見在,最為長。以子則順,以善人則大臣安。」於是大臣乃謀迎代王,而遣章以誅呂氏事告齊王,令罷兵。
〔一〕 張晏曰:「言鈞惡戾,如虎著冠。」
〔二〕 如淳曰:「訪猶方也。」師古曰:「幾音鉅依反。」
灌嬰在滎陽,聞魏勃本教齊王反,既誅呂氏,罷齊兵,使使召責問魏勃。勃曰:「失火之家,豈暇先言丈人後救火乎!」〔一〕因退立,股戰而栗。〔二〕恐不能言者,終無他語。灌將軍孰視,笑曰:「人謂魏勃勇,妄庸人耳,何能為乎!」乃罷勃。〔三〕勃父以善鼓琴見秦皇帝。及勃少時,欲求見齊相曹參,家貧無以自通,乃常獨早埽齊相舍人門外。舍人怪之,以為物而司之,得勃。〔四〕勃曰:「願見相君無因,故為子埽,欲以求見。」於是舍人見勃,曹參因以為舍人。壹為參御言事,以為賢,言之悼惠王。王召見,拜為內史。始悼惠王得自置二千石。及悼惠王薨,哀王嗣,勃用事重於相。
〔一〕 師古曰:「言以社稷將危,故舉兵以匡之,不暇待有詔命也。」
〔二〕 師古曰:「股,腳也。戰者,懼之甚也。」
〔三〕 師古曰:「放令去。」
〔四〕 師古曰:「物謂鬼神。司者,察視之。」
齊王既罷兵歸,而代王立,是為孝文帝。
文帝元年,盡以高后時所割齊之城陽、琅邪、濟南郡復予齊,而徙琅邪王王燕。益封朱虛侯、東牟侯各二千戶,黃金千斤。
是歲,齊哀王薨,子文王則嗣。十四年薨,無子,國除。
城陽景王章,孝文二年以朱虛侯與東牟侯興居俱立,二年薨。子共王喜嗣。孝文十二年,徙王淮南,五年,復還王城陽,凡立三十三年薨。子頃王延嗣,二十六年薨。子敬王義嗣,九年薨。子惠王武嗣,十一年薨。子荒王順嗣,四十六年薨。子戴王恢嗣,八年薨。子孝王景嗣,二十四年薨。子哀王雲嗣,一年薨,無子,國絕。成帝復立雲兄俚為城陽王,〔一〕王莽時絕。
〔一〕 師古曰:「俚音里。」
濟北王興居初以東牟侯與大臣共立文帝於代邸,曰:「誅呂氏,臣無功,請與太僕滕公俱入清宮。」〔一〕遂將少帝出,迎皇帝入宮。
〔一〕 師古曰:「滕公,夏侯嬰也。」
始誅諸呂時,朱虛侯章功尤大,大臣許盡以趙地王章,盡以梁地王興居。及文帝立,聞朱虛、東牟之初欲立齊王,故黜其功。〔一〕二年,王諸子,乃割齊二郡以王章、興居。章、興居意自以失職奪功。歲餘,章薨,而匈奴大入邊,漢多發兵,丞相灌嬰將擊之,文帝親幸太原。興居以為天子自擊胡,遂發兵反。上聞之,罷兵歸長安,使棘蒲侯柴將軍〔二〕擊破,虜濟北王。王自殺,國除。
〔一〕 師古曰:「不賞之。」
〔二〕 張晏曰:「柴武。」
文帝憫濟北王逆亂以自滅,明年,盡封悼惠王諸子罷軍等七人為列侯。〔一〕至十五年,齊文王又薨,無子。時悼惠王後尚有城陽王在,文帝憐悼惠王適嗣之絕,〔二〕於是乃分齊為六國,盡立前所封悼惠王子列侯見在者六人為王。齊孝王將閭以楊虛侯立,濟北王志以安都侯立,菑川王賢以武成侯立,膠東王雄渠以白石侯立,膠西王卬以平昌侯立,濟南王辟光以扐侯立。〔三〕孝文十六年,六王同日俱立。
〔一〕 師古曰:「罷音皮彼反,又讀曰疲。」
〔二〕 師古曰:「適讀曰嫡。」
〔三〕 服虔曰:「扐音勒。扐,平原縣也。」
立十一年,孝景三年,吳楚反,膠東、膠西、菑川、濟南王皆發兵應吳楚。欲與齊,〔一〕齊孝王狐疑,城守不聽。三國兵共圍齊,〔二〕齊王使路中大夫告於天子。〔三〕天子復令路中大夫還報,告齊王堅守,漢兵今破吳楚矣。路中大夫至,三國兵圍臨菑數重,無從入。三國將與路中大夫盟曰:「若反言漢已破矣,〔四〕齊趣下三國,不且見屠。」〔五〕路中大夫既許,至城下,望見齊王,曰:「漢已發兵百萬,使太尉亞夫擊破吳楚,方引兵救齊,齊必堅守無下!」三國將誅路中大夫。
〔一〕 師古曰:「與之同反。」
〔二〕 張晏曰:「膠西、菑川、濟南也。」
〔三〕 張晏曰:「姓路,為中大夫。」
〔四〕 師古曰:「若,汝也。反謂反易其辭也。」
〔五〕 師古曰:「趣讀曰促。」
齊初圍急,陰與三國通謀,約未定,會路中大夫從漢來,其大臣乃復勸王無下三國。會漢將欒布、平陽侯等兵至齊,〔一〕擊破三國兵,解圍。已後聞齊初與三國有謀,將欲移兵伐齊。齊孝王懼,飲藥自殺。而膠東、膠西、濟南、菑川王皆伏誅,國除。獨濟北王在。
〔一〕 師古曰:「平陽侯,曹襄。」
齊孝王之自殺也,景帝聞之,以為齊首善,〔一〕以迫劫有謀,非其罪也,召立孝王太子壽,是為懿王。二十三年薨,子厲王次昌嗣。
〔一〕 師古曰:「言其初首無逆亂之心。」
其母曰紀太后。太后取其弟紀氏女為王后,王不愛。紀太后欲其家重寵,〔一〕令其長女紀翁主入王宮〔二〕正其後宮無令得近王,欲令愛紀氏女。王因與其姊翁主姦。
〔一〕 師古曰:「重音直用反。」
〔二〕 師古曰:「諸王女曰翁主,而紀氏所生,故謂之紀翁主。」
齊有宦者徐甲,〔一〕入事漢皇太后。〔二〕皇太后有愛女曰脩成君,脩成君非劉氏子,〔三〕太后憐之。脩成君有女娥,太后欲嫁之於諸侯。宦者甲乃請使齊,必令王上書請娥。皇太后大喜,使甲之齊。時主父偃知甲之使齊以取后事,亦因謂甲:「即事成,幸言偃女願得充王後宮。」甲至齊,風以此事。〔四〕紀太后怒曰:「王有后,後宮備具。且甲,齊貧人,及為宦者入事漢,初無補益,乃欲亂吾王家!且主父偃何為者?乃欲以女充後宮!」甲大窮,還報皇太后曰:「王已願尚娥,〔五〕然事有所害,恐如燕王。」燕王者,與其子昆弟姦,坐死。〔六〕故以燕感太后。〔七〕太后曰:「毋復言嫁女齊事。」事寖淫聞於上。〔八〕主父偃由此與齊有隙。
〔一〕 師古曰:「宦者,奄人。」
〔二〕 張晏曰:「皇太后,武帝之母。」
〔三〕 蘇林曰:「皇太后前嫁金氏所生。」
〔四〕 師古曰:「風讀曰諷。」
〔五〕 師古曰:「尚,配也。」
〔六〕 師古曰:「燕王定國傳云『與其子女三人姦』。子昆弟者,言是其子女又長幼非一,故云子昆弟也。一曰,子昆弟者,定國之姊妹也。言定國姦其子女及其姊妹。」
〔七〕 師古曰:「言齊王與其姊妹姦,終當坐之致死,不足嫁女與之。」
〔八〕 師古曰:「寖,古浸字也。浸淫,猶言漸染也。」
偃方幸用事,因言:「齊臨菑十萬戶,巿租千金,〔一〕人眾殷富,鉅於長安,〔二〕非天子親弟愛子不得王此。今齊王於親屬益疏。」乃從容言呂太后時齊欲反,〔三〕及吳楚時孝王幾為亂。〔四〕今聞齊王與其姊亂。於是武帝拜偃為齊相,且正其事。偃至齊,急治王後宮宦者為王通於姊翁主所者,辭及王。王年少,懼以罪為吏所執誅,乃飲藥自殺。
〔一〕 師古曰:「收一巿之租,直千金也。」
〔二〕 師古曰:「鉅,大也。」
〔三〕 師古曰:「從音千容反。」
〔四〕 師古曰:「幾音鉅依反。」
是時趙王懼主父偃壹出敗齊,恐其漸疏骨肉,乃上書言偃受金及輕重之短,〔一〕天子亦因囚偃。公孫弘曰:「齊王以憂死,無後,非誅偃無以塞天下之望。」〔二〕偃遂坐誅。
〔一〕 師古曰:「輕重,謂用心不平。」
〔二〕 師古曰:「塞,滿也。」
厲王立五年,國除。
濟北王志,吳楚反時初亦與通謀,後堅守不發兵,故得不誅,徙王菑川。元朔中,齊國絕。
悼惠王後唯有二國:城陽、菑川。菑川地比齊,〔一〕武帝為悼惠王冢園在齊,乃割臨菑東圜悼惠王冢園邑盡以予菑川,〔二〕令奉祭祀。
〔一〕 師古曰:「比,近也,音頻二反。」
〔二〕 師古曰:「圜謂周繞之。」
志立三十五年薨,是為懿王。子靖王建嗣,二十年薨。子頃王遺嗣,三十五年薨。子思王終古嗣。五鳳中,青州刺史奏終古使所愛奴與八子及諸御婢姦,〔一〕終古或參與被席,〔二〕或白晝使(羸)〔臝〕伏,犬馬交接,〔三〕終古親臨觀。產子,輒曰:「亂不可知,使去其子。」〔四〕事下丞相御史,奏終古位諸侯王,以令置八子,秩比六百石,所以廣嗣重祖也。而終古禽獸行,亂君臣夫婦之別,悖逆人倫,〔五〕請逮捕。有詔削四縣。二十八年薨。子考王尚嗣,五年薨。子孝王橫嗣,三十一年薨。子懷王交嗣,六年薨。子永嗣,王莽時絕。
〔一〕 如淳曰:「八子,妾號。」
〔二〕 師古曰:「與讀曰豫。」
〔三〕 師古曰:「(羸)〔臝〕者,露形體也,音郎果反。」
〔四〕 師古曰:「去,除也,音丘呂反。」
〔五〕 師古曰:「悖,乖也,音步內反。」
贊曰:悼惠之王齊,最為大國。以海內初定,子弟少,激秦孤立亡藩輔,〔一〕故大封同姓,以填天下。〔二〕時諸侯得自除御史大夫群卿以下眾官,如漢朝,漢獨為置丞相。自吳楚誅後,稍奪諸侯權,左官附益阿黨之法設。〔三〕其後諸侯唯得衣食租稅,貧者或乘牛車。
〔一〕 師古曰:「激,感發也,音工歷反。」
〔二〕 師古曰:「填音竹刃反。」
〔三〕 張晏曰:「諸侯有罪,傅相不舉奏,為阿黨。」師古曰:「皆新制律令之條也。左官,解在諸侯王表。附益,言欲增益諸侯王也。」
校勘記
一九八八頁 八行 食蝮(蛟)〔蛇〕野葛, 景祐、殿、局本都作「蛇」。 王先謙說作「蛇」是。
一九八九頁 五行 我無忠臣兮,何故棄國?〔三〕 注〔三〕原在「何故」下。 劉攽說「棄國」當屬上句。
一九九四頁 七行 聚(官)〔兵〕嚴威, 景祐、殿本都作「兵」,史記同。
二00一頁一五行 或白晝使(羸)〔臝〕伏, 景祐本作「臝」。王念孫說此古字之僅存者。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冯梦龙
明·赵献可
王锡元
明·朱明镐
张机
(清)四明西亭凌雪
(明)敖英
明·髙拱
(清)朱翊清
赵弼撰
灵操
灌圃耐得翁
宋·史能之
(宋)司马光 主编
徐枕亚
清·黄小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