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九十五 天禧四年(庚辛,1018)-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九十五 天禧四年(庚辛,1018)
起真宗天禧四年正月盡是年六月
春正月戊午,以滑州將塞決河,命翰林學士盛度乘傳致祭。
乙丑,以華州觀察使曹瑋為宣徽北院使、鎮國軍留後、簽署樞密院事。簽署兼領蕃鎮,自瑋始也。(以使兼領自彬始。)
吏部流內銓言:「諸試銜官齋郎、奏授出身白衣選人,未經歷任,無所升降。請自今更不引對,依格敕注擬。」
知制誥呂夷簡言,諸州軍續降宣敕,多闕編錄,望令諸路提點刑獄司常切檢視,從之。
丙寅,令利州路轉運司賑貸貧民,旱故也。
己巳,幸元符觀、資善堂。
辛未,鄜延部署言宥州蕃族臘兒,率眾劫熟戶咩魏族,延州金明縣監押、西頭供奉官李士彬部兵擊之,斬臘兒,梟七十餘級,奪馬三百匹,餘眾悉擒。詔部署司以其事報趙德明。擢士彬為都監,加東頭供奉官、閤門祗候;士彬弟殿直士筠為右侍禁,依前提點族帳事。補蕃卒色伊喇勒為軍主,餘第遷之,仍賜衣帶、茶綵、俸料。
詔:「諸民偽立田產要契,託衣冠形勢戶庇役者,限百日自首,改戶輸稅。限滿不首,許人陳告,命官除名,餘人決配。所在揭榜示之。」
丙子,改諸路提點刑獄為勸農使,副使兼提點刑獄公事。仍詔所至取民籍,視其差等,有不如式者懲革之。勸卹農民以時耕墾,招集逃散,檢括陷稅,凡農田一事已上悉領之。仍各賜農田敕一部。
詔銓司增注桂、廣等州幕職官常及五員,擇壯年幹事者充,令供本職外,仍備轉運、刑獄司差遣。
庚辰,詔:「三京諸州取進士、諸科三舉已上,曾經御試無罪犯者,量試藝業,揀材質書札解送赴闕,當議於班行錄用。如經御試者數少,許即選五舉以上,南省終場下第人充。」
辛巳,命右諫議大夫張士遜詣滑州祭河。詔馮守信俟河平,留兵萬人護之。
二月癸未朔,以淮南、江、浙穀貴民饑,命都官員外郎韓億、閤門祗候王若訥乘傳安撫,發常平倉粟減直出糶以賑之。民有以糧儲濟眾者,第加恩奨。其乏食持仗盜糧者,並減等論罪。
乙酉,廣州言注輦國遣使入貢方物,其使者至州死,以其表來上。詔本州宴犒其部下,賜器幣緡錢遣之。
丁亥,戶部員外郎、兼太子右諭德魯宗道言:「伏見代州寨主吴太初以捕獲私鹽決訖撤去殿直,田夢澤於公廨課子弟種麥半畝,咸以贓罪不許敍用。竊惟天下羣官,如此類甚眾。慮涉秋荼之繁,仰玷春臺之化,欲望委刑部自今羣臣除故枉法受贓外【一】,其因事計贓,情可憫者並奏裁。」從之。宗道又言:「臣往任歙州判官日,坐預借俸錢,贖銅六斤。赴調日,刑部定為公罪,大理定為私罪。及再詳議,刑部躀為私罪,大理躀為公罪。兩司更互,僅同兒戲,徒使選人淹延費用。望自今選人有罪,令銓曹於刑部、大理寺兩司中,止問一處,庶免稽留。」詔銓曹自今刑部、大理寺定選人罪名不一【二】,即送審刑院速詳定以聞。(定罪名在五月辛酉,今并書。)
戊子,右街講僧祕演等表請以聖製述釋典文章,命僧箋注附於大藏。有司按太宗朝故事,請許之。詔可,仍遣近臣詳覆,中貴人掌其事。
辛卯,參知政事李迪等上一州一縣新編敕三十卷。(本志作一州一縣【三】,會要并言一司一務一州一縣,今從本志。)
祠部員外郎、祕閣校理李垂言:「準詔,至大名府、滑衛德貝州、通利軍,與長吏計度疏塞河流有無防閡。臣所至,並稱黃河水入王莽沙河,與西河故瀆注金、赤河,必慮水勢浩大,浸傷民田,難於隄備。臣以謂河水所經,不無為害,少命疏治之,則本州長吏不得專其封土矣。今者,決河而南【四】,為害既多,而又陽武埽東、石堰埽西,地形汙下【五】,東河泄水又難。或者云今決處槽底坑深,舊渠逆上,若塞之,旁必復壞。如是,則議塞河者誠以為難。若決河而北,為害雖少,一旦河水注御河,蕩易水,逕乾寧軍入獨流口【六】,遂及戎境。或者云因此搖動邊鄙。如是,則議疏河者又益為難。臣於兩難之間,輒畫一計,請自上流引北,載之高地,東至大伾,復瀉於澶淵舊道,使南不至滑州,北不出通利軍界【七】。何以計之?臣請自衛州東界曹公所開運渠東五里河北岸凸處【八】,就岸實土堅引之正北近東十三里,破伯禹古隄,注裴家潭,徑牧馬陂。又正東近北四十里,鑿大伾、西山【九】,釃為二渠,一逼大伾南足,決古隄,正東八里復澶淵舊道;一逼通利軍城北曲河口,至大禹所道西河故瀆正北稍東十里,開南北大隄。又東七里入澶淵舊道,與南渠合。夫如是,則北載之高地【一○】,大伾二山於脽股之間,分酌其勢,浚瀉兩渠,匯注東北,不遠三十里,復合澶淵舊道,則滑州不治自涸矣。其通利軍,如河陽中城於兩河之間,加以大伾二山居中作固,莫能壞也。朝廷必欲漸而緩成,先疏大伾南足一渠,則滑州亦已無患矣。臣請以兵夫二萬,自來年二月興作,除三伏半工外,至十月而成。其均厚埤薄【一一】,俟次年可也。」疏奏,朝議懼以煩擾【一二】,罷之。
癸巳,以利州路階、成民饑,遣侍御史姜遵、閤門祗候張士安馳驛安撫之。(張士安,未見。)
詔祁州知州入辭日升殿奏事。時命供奉官、閤門祗候張淡成知州事,知州舊無上殿例,因淡成之請,特有是詔。(會要,二月十三日事。張淡成,當考。)
令并、代、忻三州減直糶常平倉,以濟饑民。
甲午,密州莒縣馬耆山九經楊光輔為國子四門助教,加賜束帛,詔長吏常存問之。光輔聚徒講授三十餘年,知州王博文為言,故命以官。負海有鹽場,歲饑,民多鹽鬻者,吏捕逐則羣起悍鬥,皆坐法當死,博文請弛鹽禁,俟歲豐乃復。從之。(弛鹽禁,不得月日,今附見。)
丙申,詔曹濮鄆單徐州、淮陽軍賑貸貧民,以決河為害故也。
丁酉,以樞密直學士、左司郎中、知秦州李及為右諫議大夫,依前充職。
滑州言河塞,詔奨之。己亥,命翰林學士承旨晁迥致祭。又遣官謝京城宮觀、諸陵、岳瀆、靈山勝境。
庚子,羣臣請崇德殿稱賀。賜修河部署、鈐轄、轉運、都監、官吏使臣等衣服、金銀帶、器幣,將士緡錢有差。是役,凡賦諸州薪、石、楗、橛、芟、竹之數千六百萬,用兵夫九萬人。上親制文刻碑,以紀其功。(李若谷傳云:若谷為京東轉運使。河決白馬,調取楗芻。同列盧士倫協三司意趣,刻擾州縣,若谷寬之。士倫不悅,譖諸朝,徙若谷知陝州。實錄乃無此事,今不取。)
辛丑,令唐、鄧等八州發常平倉粟,減價出糶,以濟貧民。
壬寅,詔:「應緣滑州役卒亡命者,限兩月首罪,優給口糧,送隸本軍。其因罪為部署司所移配者,亦送還本籍。所在揭榜告諭之。」
戶部員外郎、知制誥李諮不為寇準所知,每草辭,必再三卻之,令換易乃已。諮嘗用「淑慎」字,準難之曰:「淑慎,婦人事也。」諮執毛詩詣閤呈準曰:「『淑慎君子,其儀不忒』,此安有婦人事?」準性強固,又別加詆誚,卒改之。諮因是積憤,又以父留鄉里,請外。乙巳,命諮知荊南府,代給事中樂黃目知潭州【一三】。長沙月給舊減於荊渚,特詔增之,又諭以兵賦繁綜寄任之意。
詔諸州所須醞酒黃糯米、染色紅花、紫草等,自今乘時收買,無以抑貧民。
丙午,明州言高麗夾骨島民闊達,以風漂舟至定海縣岸。詔本州存問,給度海糧遣還,自今有此類,準例給遣訖以聞。
己酉,馬軍都虞候、并代副都部署楊崇勳為客省使【一四】,依前英州防禦使、兼羣牧使,同勾當三班院、皇城司,其月俸如管軍防禦使例。初,羣牧置使,皆以文臣領之,惟崇勳自都監至為使凡九年。屬天下久罷兵,有言鬻廐馬者,崇勳曰:「馬者,戰之備。雖無事,可去耶?」遂寢其奏。
庚戌,賜光祿寺丞沈惟溫同進士出身。惟溫,倫之孫,獻太祖、太宗與倫御署書,求賜科名故也。
三月戊午,淄州民饑,貸以牛糧。
詔翰林學士以下龍圖閣直學士以上,自今官未至給諫者,該恩敍封母妻,並如給諫之例。初,王曙既改舊制,盛度以兵部郎中為學士,因乞封其母,許之【一五】,乃降是詔。其後,天章閣直學士亦如龍圖閣直學士。
庚申,甘州回鶻可汗王夜落隔歸化遣使來貢。
甲子,令府州賑貸蕃部,去歲旱故也。
乙丑,右司諫、直集賢院祖士衡言:「伏見大宴,皇帝更衣降坐,羣臣謝賜花,止拜於坐次。欲望自今每更衣,所司揖羣臣下殿,候皇帝降坐,則羣臣班於殿庭;皇帝升坐乃上殿,如賜花,則拜於庭。又常朝起居日長春、崇德殿,假日後殿,中書、樞密院文武合班,而閤門祗候一員在前,隨班再拜,側立贊喝【一六】。以臣愚見,未協矩儀。欲請自今令通班,閤門祗候在前殿,則與內殿供奉官以下同起居,後殿則與軍頭司官同起居,然後立殿庭贊喝。」從之。
戊辰,改禎州為惠州。
罷給揚州蠶鹽一年,從韓億之請也。
庚午,詔審官院流內銓,自今羣官中川峽人有科名、歷任無贓罪、經薦舉者,三任內許一任去本貫三百里外守官。其年老致仕者,亦聽還鄉。
壬申,令西凉府【一七】回鶻,自今貢奉並由秦州路出入。
秦州言,蕃部阿廝鐸納質歸順。
先是,詔以近年開封府舉人稍多,屢致詞訟,令翰林學士承旨晁迥等議定條約。於是迥等上言:「諸州舉人多以身有服制,本貫難於取解,遂奔湊京轂,寓籍充賦,人數既眾,混而為一。有司但考其才藝,解送之際,本府土著登名甚少,交起喧競,亦由於此。欲請自今有朞週卑幼以下服者,聽取文解,寄應舉人實無戶籍者,許召官保任,於本府戶籍人數外,別立分數薦送。」詔從之,仍取大中祥符七年寄貫人數中進士解十之三,諸科十之五。癸酉,詔川峽、廣南諸州自今依先定條制解合格舉人外,更有藝業可取者,悉取薦送。(本志不及廣南,當考。又當考合格舉人元數。)
乙亥,以益、梓州路物價翔踊,命知制誥呂夷簡、引進副使曹儀乘傳賑卹之。夷簡等請所至勞問官吏將校,仍取繫囚與長吏等原情從輕決遣,民願出穀救饑民者,元詔第加酬奨,望給空名告敕付臣賚往,從之。
丙子,詔自今縣尉獲鬥殺全火賊,資考當入令錄者,授節察推官。
戊寅,三司言,前詔江、淮、兩浙、荊湖五路部綱殿侍聽挈屬隨行,其惠民、石塘、廣濟、黃、御、蔡河押薪炭者,望令準例,從之。(前詔乃二年九月二十八日,見會要。)
己卯,左僕射、兼中書侍郎、平章事向敏中卒。上即時臨哭之,慟,贈太尉、中書令,謚文簡,五子洎諸婿並遷官,親族受官者又數人【一八】。敏中端厚愷悌,多智寡交,特為人主所重,以至顯達。歷踐中外,曉民政,善處繁劇,識大體,密靜遠權【一九】。累在衡軸,門無私謁,諸子不令釐務。雖當大事,若己不預焉。謹於采拔,不妄推薦。姿表瓌碩,有儀矩,能談論,為大僚幾三十年,時以重德目之,上所優禮。故雖衰疾,終不得謝,亦以此為恨。及追命制入,上特批一幅曰【二○】:「敏中端謹溫良,宜益此意。」其恩顧如此。
夏四月壬午朔,翰林學士錢惟演言:「伏以春秋朝陵,載於舊式,公卿親往,蓋表至恭。歷代以來,國章斯在。唐顯慶中,始詔三公行事,天寶以後,亦遣公卿巡謁,蓋取朝廷大臣,不必須同國姓。後唐參用太常、宗正卿,晉開運中,亦命吏部侍郎李祥,其例甚多。近年以來,止遣宗正寺官,人輕位卑,實虧舊制。望自今於丞郎、諸司三品內遣官,或闕官,即差兩省諫舍以上。所冀仰副追孝之心,以成稽古之美。」詔付有司詳定。且言:「按唐顯慶五年詔,三公備鹵簿分行二陵,太常卿為副。長慶元年,通取尚書省四品以上清望官,及諸司五品以上清望官充。開寶通禮,差太常、宗正卿。今請依禮,三陵用太常、宗正卿,如闕官,即差尚書省四品以下兩省五品以上,諸司三品或卿監。其分拜官二員,用尚書省五品以上。」詔可,如闕卿監以上官,即以次差攝。
審刑院、刑部、大理寺奏:「自今所舉幕職、州縣官充詳斷、法直官,請試律五道,取三道以上,仍斷案三二十道,稍合格例,則保明聞奏。」從之。
丙戌,令杭州葺故吴越王錢氏廟,從其孫惟演之請也。
以旱遣近臣分詣諸宮廟寺觀禱雨。
丁亥,大風起西北,飛沙折木,晝晦數刻,命中使詣宮觀建道場禳之。
翰林學士承旨晁迥累表求解近職,庚寅,授工部尚書、集賢院學士、判西京留司御史臺,許一子官河南以就養。
命工部侍郎楊億為翰林學士。大中祥符末,億自汝州代還,久之不遷,或問王旦曰:「楊大年何不且與舊職?」旦曰:「大年頃以輕去上左右,人言可畏,賴上終始保全之。今此職欲出自清衷,以全君臣之契也。」踰六年,乃復入禁署,於是令億序班在錢惟演下【二一】、盛度上。惟演言億景德中已為學士,況今與臣並官丞郎,望升億班在臣上,從之。
詔:「自今奏舉選人,令有司候參選日考較。有私罪及非時替者,別聽進止。餘即報中書門下遣官同判銓官考試引見。」
分江南轉運使為東、西兩路,從戶部判官滕涉之請,以便按巡也。
出內藏錢七萬貫付京西路市軍糧。
壬辰,詔茶場、榷務,自今令三司副使、判官、轉運使副、制置茶鹽司舉歷任無贓私罪者,監榷務以京朝官、殿直以上使臣充,茶場以幕職、令錄充。
京西轉運使言,知襄州夏竦勸部民出粟八萬餘石賑濟饑民,詔奨之。
丙申,杖殺前定陶縣尉麻士瑤於青州。其兄大理評事致仕士安削籍配隸汀州,姪右正言直史館溫舒、太常丞直集賢院溫其並削職,溫舒改太常博士、監昇州糧料,溫其監光州酒稅。家僮范辛等及州院司理院典級、冒名買場務人借詞進士王圭等並黥面,決配廣南、福建遠惡州軍牢城,家僮五十人分隸諸軍。以臨淄宅一區給其家,邸店資財取十之三均給其族,自餘悉籍之。其田莊本因平債吞併典質者,許元主收贖。本路勸農使副,青州知州、通判,悉降等差遣。
初,士瑤祖希夢事劉銖為府掾,專以掊克聚歛為己任,兼并恣橫,用致鉅富。至士瑤累世益豪縱,郡境畏之,過於官府。士瑤素帷簿不修【二二】,又私蓄天文禁書、兵器。姪溫裕先有憾,常欲訟之,士瑤懼,乃縶之密室,命范辛等三僕更守,絕其飲食,數日死,即焚之。又嘗怒鎮將張珪,遣家僮張正等率民夫伺珪於途中毆殺,棄其尸。頃之,珪復蘇,訟於州,典級輩悉受士瑤賂,出其罪。承前牧宰而下,多與亢禮,未嘗敢違忤。及鎮海節度推官孫昌知臨淄,憤其凶惡,有犯必訊理之。士瑤常聲言遣人刺昌,昌乃送其族寓於他郡,每夕宿縣廨,列人嚴更為備。士瑤復與王圭誣告昌不公事,又借同邑人姓名買場務。
先是,侍御史姜遵風聞士瑤幽殺其姪事,奏遣監察御史章頻、推直官江鈞往鞫之,(姜遵劾麻氏不法,實錄在二月丙戌,今附此。)於是併得他罪,故悉加誅罰焉。仍詔刑部遍牒三京、諸路,揭牓諭民。擢遵為工部郎中,孫昌為大理寺丞,依前知臨淄縣,賞其發摘姦伏也。(國史載麻希夢事,蓋因王皞百一編也。司馬光記聞:景德初,契丹寇澶州,游兵至臨淄,麻氏率莊人千餘據堡自守,鄉里賴之,全濟者甚眾。至今基跡尚存,謂之麻氏寨。兵退,麻氏歛器械盡輸官,留什二三以衛其家,鄉里賴麻氏以全濟。此事當考,或可增修。然光載姜遵為轉運使,欲因此以立威名,則誤矣。遵在仁宗時乃將漕京東,今不取。)
浮梁縣民臧有金者,素豪橫,不肯輸租。畜犬數十頭,里正近其門,輒噬之。繞垣密植橘柚,人不可入。每歲,里正常代之輸租。及臨涇胡順之為縣令,里正白其事,順之怒曰:「汝輩嫉其富,欲使順之與為仇耳,安有王民不肯輸租者耶?第往督之。」里正白不能。順之使手力繼之,又白不能,使押司錄事繼之,又白不能。順之悵然曰:「然則此租必使令自督耶【二三】。」乃命里正取藁,自抵其居,以藁塞門而焚之。臧氏皆迸逸,順之悉令掩捕,驅至縣,其家男子年十六以上,盡痛杖之。乃召謂曰:「胡順之無道,既焚爾宅,又痛杖汝父子兄弟,爾可速詣府自訟矣。」臧氏皆懾服,無敢詣府者。自是臧氏租常為一縣先。府嘗遣教練使詣縣,順之聞之,曰:「是固欲來煩擾我也。」乃微使人隨之,陰記其入驛舍,及受驛吏供給之物。既至,入謁,色甚倨,順之延與坐,徐謂曰:「教練何官也?」曰:「本州職員爾。」曰:「應入驛乎?」教練使踧踖曰:「道中無邸店,暫止驛中。」又曰:「應受驛吏供給乎?」曰:「道中無芻糧,故受之。」又曰:「應與命官坐乎?」教練使趨下,謝罪,順之即械繫獄,置闇室中,以糞十甕環其側,教練不勝其苦,因順之過獄,呼曰:「令何不問我罪?」順之笑謝曰:「教練幸勿訝也。今方多事,未暇問也。」繫十日,然後杖之二十。教練不服,曰:「我職員也,有罪,當受杖於州。」順之笑曰:「教練久為職員,殊不知法,杖罪不送州耶?」卒杖之。自是府吏無敢擾縣者,州雖惡之,然不能罪也。於是為青州幕僚,發麻氏罪【二四】,破其家,皆順之之力云。
高麗嘗入貢,道出州境,中貴人挾以為重,使州官旅拜於郊,順之曰:「青,大鎮。在唐押新羅、渤海,縱其國王來,尚當與之均禮。今見陪臣,奈何卑屈如此!」獨不拜,因上書論辨,朝廷是之。既誅麻氏,上記其名,召見,改著作佐郎,優與差遣。(正史順之傳,豪橫者,乃休寧汪氏。休寧屬歙州,浮梁屬饒州。今從司馬光記聞,光載此事尤詳故也。傳云改官知常熟縣,光云簽判洪州,不知孰是,當考。)
丁酉,詔寄班祗候自今準三班使臣所定年限考課。
三司言福州官莊舊止隨私產一例收租,請估直許見田民買之。詔第遣常參官一員與轉運使依漳、泉州例,均定租課。尋罷不遣。(罷遣使,在八月辛丑,今并書。)
戊戌,謁啟聖院太宗神御殿,遂謁景靈宮、開寶寺。
先是,度支員外郎、直集賢院祁暐出知濰州,母亡,殯於州城之南,暐既解官,就殯所築小室,號泣守護,蔬食,讀佛經者三載,徒跣經冬,足墮二指。有白烏、白兔馴擾墳側,州人異之,以狀聞。己亥,降詔旌美。及其歸葬,又賜帛三十疋、粟三十石,令州長吏每月就所居存問。暐,膠水人也。
庚子,謁玉清昭應宮。
癸卯,利州路轉運使李防請雕印四時纂要、齊民要術付諸道勸農司,以勗民務,從之。
乙巳,詔訪聞忻、代州民秋後結朋角觝,謂之野場,有殺傷者,自今悉禁絕之。
丁未,閤門請自今庶子以下至京官,閤門祗候至三班使臣,並為一班。文武羣官值假三日,則朝見辭謝於崇政殿,其酒食緡帛賜於門外,奏可。時上不豫,故多從省約之制。
先是,左正言、知制誥張師德移病出守潁州【二五】。五月癸丑,師德言皇弟德雍現任本州防禦使、其署銜望降規式。中書門下言,據御史臺稱,每大朝會立班,皇親防禦、團練使、刺史,並次節度下,稍退序立。因詔師德署銜於德雍之下,非典故也。凡知制誥著位,兩省則次給諫,南省、御史臺次丞郎,外官則在觀察使上云。(此據掖垣志。)
甲寅,詔禮部權停貢舉一年。
丙辰,詔奨涇原路都監李餘懿等,補指使、殿侍趙榮為三班借職,以其擊殺蕃寇故也。
丁巳,令京兆、鳳翔減直糶粟,賑秦、隴諸州流民。
戊午,開封府請撤民舍侵街陌者,上以勞擾不許。
將作監丞、通判果州張觀上言:「父居業見任越州支使,年踰耳順,猶滯選門。臣今蒙恩授祕書郎,願回授父。」詔流內銓召居業考課引對,其祕書郎告仍以付觀。
己未,益梓路安撫呂夷簡,言秦、隴、利等州饑民稍多,望令逐處募充本城諸軍,從之。
初,感德軍節度使、知陝州王嗣宗以老病再表願入朝,且言得一見即歸田里,優詔召還。會郊祀,改靜難節度使,留京師累月,竟以足疾不任朝謁。復上表求再知許州,宰相寇準素惡其為人,庚申,特命以左屯衛上將軍致仕。嗣宗乃請面辭,詔免舞蹈,許其子扶掖之,對數刻,賜錢百萬。及準罷相,又特從其請,令月給實俸五十千。
嗣宗歷事三朝,最為宿舊,所至以嚴明御下。尤傲狠,務以醜言淩挫羣類。家有恩仇簿,已報者即勾之,晚年交遊,皆入仇簿。為中丞日,嘗忿宋白、郭贄、邢昺七十不請老,屢言於上,請敕其休致,又遣親屬諷激之。及嗣宗眷厚祿不忍去,嘗謂人曰:「僕惟此一事,未能免物議爾。」眾皆嗤焉。雅好為文,而朴繆尤甚。奉祀歲,近臣皆令為頌記,宰相以嗣宗所撰不足發揮盛德,慮為後所誚,乃不許刻石。然敦睦宗族,待諸姪如己子。臨終,著遺戒,訓子孫毋析居,又令以孝經、弓劍、筆硯置壙中云。
壬戌,廣南東路轉運、勸農司言:「準詔,計度徙春州於古城。請依例於土人內注無贓罪幕職、州縣官充通判兼知州,量與恩賜,支錄事參軍俸給。滿日,依漳州龍巖等縣例優奨【二六】。」從之。(據本志,景德元年移治陽春界明石津古城,大中祥符九年又併入新州,天禧四年復置。)
甲子,環州界熟戶七臼族軍主近膩納質歸化。以近膩領順州刺史,首領惹都等十五人補蕃官有差。
丙寅,詔:「自今天下犯十惡、劫殺、謀殺、故殺、鬥殺、放火、強劫賊、官典正枉法贓、偽造符印、厭魅呪詛、造妖言、傳妖術、合造毒藥、禁軍諸軍逃亡為盜罪至死者,每至十二月權住區斷,過天慶節決之;餘犯至死者,十二月內及春夏未得斷遣,禁錮奏裁。」又詔大辟有先準詔即行處斬者,自今除惡逆四等準律用刑,自餘斬刑遇春夏止決重杖處死,俟秋分如故。以上封者言皇帝誕月及春夏長育之時,宜貸嚴科故也。(張知白、趙湘奏議可考。知白見咸平五年十一月,湘見景德四年九月。)
丁卯,兩浙、淮南勸農使王貫之等導海州界石闥堰水入漣水軍溉民田,知定遠縣江擇、知江陰軍崔立率部民修廢塘、浚石溝,以灌高仰之田。詔並奨之,仍令代還日考課引對,因諭諸路勸農司應塘堰可以利民者,準此繕修。(崔立事在明年六月,今從本志,并書于此。)
甲戌,以時雨沾洽,遣官謝廟社、宮觀、寺院。
保安軍小湖族【二七】都虞候喏嵬、巡檢胡懷節等擊賊有勞,並進秩。
己卯,詔應緣河州軍,自今每歲令長吏等與巡河及本地使臣躬親檢視隄岸,當浚築者,連署以聞,勿復減省功料,以圖恩奨,違者重置其罪。
光祿寺丞謝絳上言:「帝王之興,必推五行之盛德,所以配天地、符陰陽也。神農氏以火德,有火星之瑞。聖祖以土德,黃龍地螾見【二八】。夏以木德,青龍止於郊。商以金德,山澤自溢。周以火德,有赤烏之符。國家膺開先之慶,宜黜五代,紹唐土德,以繼聖祖,猶漢之黜秦,興周火德,以繼堯也。臣聞太祖生而包絡惟黃【二九】,及受命,五緯聚於奎,而鎮星是主。陛下升中泰山,日抱黃珥;朝祀太清宮,有星曰含譽,其色黃而潤澤;其餘神龜珍獸【三○】,自遠至者,或毳或介,僉有厥應,非土德之驗乎?茲事體大,惟陛下勿以變古為疑。且漢興至武帝,越九十年,始寖尋於火德,至光武蓋二百載,方習定乎正運。國家受祚,猶在五紀。陛下謙而弗答,氣壅未宣,河決遂潰,豈不神哉。考六府之厭鎮,驗五行之勝尅,亦宜興土之運,禦時之災,不可因循舊典,廢天人之休也。其度量律曆之則,車服衣冠之法,圜丘方澤之事,明堂辟雍之制,宗廟薦饗之序,方國朝貢之典,政教禮樂,文質增殺,願下搢紳鴻碩之士,參議條奏。然後升中嵩,告上帝,循五載,見羣后,以示中方之位,以符用五之數。」
時大理寺丞董行父請用天為統,以金為德。詔兩制議,皆言用土德則當越唐上承於隋,用金德則當越五代紹唐,而太祖實受終周室,豈可弗遵傳繼之序。絳、行父議皆黜不用。絳,濤子也。(行父,未見。)
六月甲申,右諫議大夫李應機言,嶺南惠州河源、韶州翁源、循州興寧錫場、梅州管界縣分,屬嵐瘴多處,其令佐及梅州知州、監押,望並用廣南人充,所冀習其風土,從之。
乙酉,陝西轉運使劉楚言:「自今陽武埽逃亡軍士,有親屬在營者,望令同、華州依滑州修河例,給三月錢糧。有子願充軍,量材質錄之。」詔可。
己丑,上御崇政殿親慮庶獄,徒流遞減,杖以下原之。
壬辰,詔通、泰、楚等州煎鹽亭戶,因災沴乏食,預請錢糧,逋欠者悉蠲之。
審刑院言:「詳刑之官,雖各勤盡,然閱實之際,不無繆誤。一有差舛,即行勘劾,頗塞自新之路,慮增巧詆之文。請自今每大理寺封草檢至院,有以杖從徒,以徒從杖,以流入死,以死入流之類,即劄還本寺。如斷官顯知誤失,自首改正,則更不奏劾。如其不然,致再下詰問,顯章錯誤,則具名奏劾。」從之。
殿中侍御史王博文言:「密州民有經大中祥符九年後累歲災沴饑乏,親屬散在民間,為人所收養及充奴婢、妻口,本無契券離書者,望令畫時放還。如有訴認,官司不為理者,並論違制罪。」從之。
癸巳,三班院言,自今內地駐泊捉賊使臣,請以合任遠地監押、巡檢殿直以下習戎事者充,仍支監押例添給【三一】,代還日復任遠地,從之。
甲午,以太常少卿、直史館陳靖為太僕卿、集賢院學士、知建州。靖,丁謂所善也。
詔從翰林學士楊億等所請,選官箋注御製文集、仍令宰相等參詳。
丙申,以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平章事寇準為太子太傅、萊國公。先是,準為樞密使,曹利用副之,準素輕利用,議事有不合者,準輒曰:「君一夫爾【三二】,豈解此國家大體耶。」利用由是銜之。而丁謂以拂鬚故,亦恨準,及同為樞密使,遂合謀欲排準。翰林學士錢惟演見謂權盛,附離之,與講姻好。而惟演女弟實為馬軍都虞候劉美妻。時上不豫,艱於語言,政事多中宮所決,謂等交通詭祕,其黨日固。劉氏宗人橫於蜀,奪民鹽井,上以皇后故,欲赦其罪,準必請行法,重失皇后意,謂等因媒孽之【三三】。準嘗獨請間曰:「皇太子人望所屬,願陛下思宗廟之重,傳以神器,以固萬世基本。丁謂,佞人也,不可以輔少主,願擇方正大臣為羽翼。」上然之。(正傳云:丁謂、錢惟演,佞人也,不可輔少主。按此時惟演但為翰林學士,不當便與丁謂同日而語,附傳亦不載惟演,恐正傳誤增之,今不取。張唐英仁宗政要,又載準言丁謂恃才挾姦,曹利用恃權使氣。恐唐英所載亦不得實。利用恃權使氣,當在太后垂簾時,今猶未也。陳繹拜罷錄亦止稱丁謂。)
準乃屬翰林學士楊億草表,請太子監國,且欲援億以代謂。億畏事泄,夜屏左右為之辭,至自起剪燭跋,中外無知者。既而準被酒,漏所謀。(億自起剪燭,此據附傳,今正傳削去。龍川別志乃云億私語其妻弟張演曰:「數日之後,事當一新。」語稍泄,丁謂夜乘婦人車,與曹利用謀之。不知別志何所據。然別志所稱立太子、廢劉后,則是準罷相後周懷政之謀,而億所草乃太子監國表爾。雖附傳亦以為微服過利用為在此時,蓋誤也。拜罷錄與附傳同,今正傳已改之。附傳及拜罷錄並云草制,正傳但云草表,今從正傳。)謂等益懼,力譖準,請罷準政事。上不記與準初有成言,諾其請。會日暮,召知制誥晏殊入禁中,示以除目,殊曰:「臣掌外制,此非臣職也。」乃召惟演,須臾,惟演至,極論準專恣,請深責。上曰:「當與何官?」惟演請用王欽若例,授準太子太保。上曰:「與太子太傅。」又曰:「更與加優禮。」惟演請封國公,出袖中具員冊以進,上於小國中指萊字,惟演曰:「如此,則中書但有李迪,恐須別命相。」上曰:「姑徐之【三四】。」殊既誤召,因言恐泄機事,臣不敢復出。遂宿於學士院。及宣制,則非殊疇昔所見者,不知殊所見除目又何等也?殊不以告人,故亦莫得其詳云。(仁宗實錄寇準附傳、陳繹拜罷錄、司馬光記聞、張唐英政要、曾氏隆平集、蘇氏龍川別志,並誤以準初罷相時事,即周懷政所謀,蓋不考其月日故也。國史正傳已略正之,但不詳耳,今取錢惟演日記及江休復雜志附益之。請太子監國,準奏也;傳位太子、廢皇后,周懷政謀也。準以監國奏洩罷相,以懷政謀洩遠貶,二事初不同。諸書見準坐懷政出,即謂準本謀如此。其實謀出懷政,準未必知爾。仁宗景祐元年四月,以王曙言追謚楊億,亦但云草奏請太子親政,不云草制也。龍川別志又云:使億草詔書,遣曙出使,誅異己者,曙藏去之,恐實不然,今止從實錄。)
監察御史章頻嘗受詔,鞫卭州【三五】牙校訟鹽井事,劉美依倚后家受賕,使人市其獄。頻請捕繫,上以后故不問,出頻知宣州。(頻事因寇準請治劉氏附見,不得其時也。錢惟演日記:五月二日,寇公將制院文字上,事連劉馬軍,寇請赴臺勘,上怒曰:「管軍自前豈有此例,卿要送臺,但送下。」寇惶恐而退。曹、丁並奏:「天旱不宜更起寃獄,中傷平人,乞罷之。」上云:「便罷,便罷!」寇又上殿,上甚不悅。其日,寇沮喪甚。惟演所言雖未可盡信,章頻出知宣州必在此時,今附見,當考。)
呂夷簡言:「淳化末,蜀民或從草寇,刺面為應運雄軍。今請擇其情罪重者,分配潼關已東州府牢城。」從之。
滑州言河決於天臺山下。初議修河,以天臺決口去水稍遠,聊興葺之。及西南隄成,乃於天臺口旁築月隄,亦非牢固,議者咸請再葺。修河都部署馮守信曰:「吾奉詔止修西南埽,此非所及也。」會馬軍都指揮使王守贇外任,京師缺舊城巡檢,守信承召亟歸。及是,河復決,走衛南,汎徐、濟,害如三年而益甚,人皆以罪守信焉。守信通孝經、論語,後遷威塞節度使。五年三月,其弟嘗欲上其子為守信子,以取高蔭。守信對之慨然曰:「吾自行伍,蒙主上擢至此,欲棄軀久矣,顧未有所,奈何欺之!」是歲,并己子無所蔭,曰:「以明吾心於弟,非有愛也。」人亦以此多之。(此據日記。)
己亥,補教駿軍士李謙為本軍小校,賜緡錢。時軍使武贊為逃卒霍興所刺,謙急持興,以身蔽捍,中十六創,贊得走免。上善其義勇,特召見而奨之。
辛丑,鄜延路鈐轄周文質言,趙德明繼遣人騎寇略熟戶,望多發軍馬於慶州界,破蕩族帳,以遏侵擾。上以邊候興兵,或致生事,止令文質偵邏,密為之備。
壬寅,上御崇政殿,親試禮部奏名舉人,命官考覆如常例,授三班奉職者九十二人、借職者十三人。其不合格者,補諸州上佐文學。自奉職至殿侍,悉免短使,與家便差遣。
丙午,姜遵自陝西還,言知襄州夏竦撫俗有方,騳事無滯,詔奨之。又言知階州許申、知文州胡靖、知三泉縣房中正皆有治績,詔審官院記姓名,代還日,升陟任使。(胡靖、房中正未見。)
戊申,判吏部流內銓陳堯咨言:「舊制,河北、河東緣邊幕職、州縣官,不許挈家赴任,代還日,免其守選。近準赦文並許挈家赴任,儻官滿日,仍舊免選注近官,頗為優倖。請自今依江、浙、荊湖遠地得替例守選。」從之。
詔樞密院,凡給賜錢銀,每季進納數目劄子,自今歲作一冊進內。
詔牛羊司,三棧圈自今只差三班使臣句當,內侍省勿差。(嘉祐四年六月,可考。)
注 釋
【一】欲望委刑部自今羣臣除故枉法受贓外宋會要職官七六之八作「望委刑部自今臣僚除故違枉法受贓外」。
【二】詔銓曹自今刑部大理寺定選人罪名不一「詔」原作「望」,「刑部」原作「刑獄」,據宋本、宋撮要本及續通鑑卷三四改。
【三】本志作一州一縣「一縣」原作「二縣」,據宋本、宋撮要本及本編正文改。
【四】決河而南「決河」二字原倒,據下文「決河而北」文例及宋史卷九一河渠志、奏議卷二四九水利乙正。
【五】地形汙下「汙」原作「圩」,據上引宋史、奏議改。
【六】逕乾寧軍入獨流口「逕」原作「涇」,「獨」原作「濁」,據同上書改。
【七】北不出通利軍界「出」原作「至」,據同上書改。
【八】臣請自衛州東界曹公所開運渠東五里河北岸凸處「衛州」原作「鄆州」,「凸」原作「亞」,據同上書改。
【九】鑿大伾西山「鑿」原作「擊」,據同上書改。
【一○】則北載之高地「北」字原脫,據同上書補。
【一一】其均厚埤薄「埤」原作「裨」,據同上書改。
【一二】朝議懼以煩擾「擾」原作「撓」,據同上書改。
【一三】命諮知荊南府代給事中樂黃目知潭州按宋史卷二九二李諮傳云:「以父留鄉里請外,遂出知荊南。」(隆平集卷一○、東都事略卷五五本傳均同。)同書卷三○六樂黃目傳謂黃目「降左諫議大夫知荊南府。明年,復為給事中,徙潭州。」本書繫黃目左降事於天禧二年八月乙卯,其徙潭州實李諮出知荊南之時。以此,「代」字疑衍,或當作「以」。倘於「樂黃目」下句絕,則「知潭州」上必有脫文。
【一四】并代副都部署楊崇勳為客省使「都」字原脫,據宋本、宋撮要本及景文集卷六一楊太尉行狀補。
【一五】許之「之」原作「上」,據各本改。
【一六】側立贊喝「喝」原作「謁」,據宋會要儀制二之一○改。
【一七】西凉府原作「西京府」,據閣本及宋會要蕃夷四之八改。
【一八】親族受官者又數人「親族」,宋本、宋撮要本及宋史卷二八二本傳均作「親校」,編年錄卷三作「親故」。
【一九】密靜遠權「遠」原作「達」,據宋本、宋撮要本及上引編年錄、編年綱目卷八、宋史全文卷六、東都事略卷四一本傳改。
【二○】上特批一幅曰「曰」字原脫,據宋本、宋撮要本及上引編年錄補。
【二一】於是令億序班在錢惟演下「錢」字原脫,據宋本、宋撮要本補。
【二二】士瑤素帷簿不修「簿」原作「箔」,據同上書改。
【二三】然則此租必使令自督耶「然則」二字原脫,據宋本、宋撮要本及涑水紀聞卷六補。
【二四】發麻氏罪「罪」字原脫,據同上書補。
【二五】左正言知制誥張師德移病出守潁州「潁州」原作「潁川」,據宋本、宋撮要本、閣本及宋史卷三○六本傳改。
【二六】依漳州龍巖等縣例優奨「漳州」原作「潭州」,據宋會要職官四七之五改。
【二七】小湖族原作「小蕃族」,據宋史卷四九一党項傳改。
【二八】黃龍地螾見「黃龍」與「地螾」原互倒,據宋會要運歷一之一乙正。
【二九】臣聞太祖生而包絡惟黃「惟」字原脫,據同上書補。
【三○】其餘神龜珍獸「獸」原作「獻」,據同上書改。
【三一】仍支監押例添給宋會要職官四九之二作「仍支監押添給」。
【三二】君一夫爾「一」下原衍「武」字,據宋本、宋撮要本、閣本及宋史全文卷六、編年錄卷三刪。
【三三】謂等因媒孽之「媒」原作「謀」,據宋本、宋撮要本、閣本及長編紀事本末卷二三丁謂事跡改。
【三四】姑徐之「徐」原作「除」,據同上書改。
【三五】卭州原作「印州」,據宋史卷三○一章頻傳改。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黄佐
清·王又槐
宋·王存
明·程宗猷
汉·史游
战国·庄周
圣水艾衲居士
明·天中星垣主人
唐·欧阳询
董其昌
明·徐弘祖
董其昌
圣水艾衲居士
(北宋)歐陽修
明·吾邱瑞
宋·髙似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