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第五十一回 亚夫窦婴同拜将 袁盎晁错两相仇-西汉野史
第五十一回 亚夫窦婴同拜将 袁盎晁错两相仇
话说景帝三年春正月,吴、楚、胶西、胶东、淄川、济南、赵七国,举兵造反,警报传至长安。景帝闻信大惊,急聚朝臣,会议出兵征讨。晁错上前奏道:“吴、楚等存心造反已久,今又连合七国,其势甚大,此次出兵征讨,非数十百万之人,不易荡平。兵数既多,若但委任群臣,恐不可信,以臣愚见,不如御驾亲征,臣愿留守长安之地。至敌兵新起,其势甚锐,不可轻敌,徐、僮一带之地,不妨弃以与吴,我兵坚守荥阳,以逸待劳,可获全胜。”景帝见说,暗想当此事急,要我自己亲临前敌,冒着危险,他反自图安稳,留守关中,明是怀有私意,因此心中不悦。又念群臣之中,岂无一二可靠之人,使之领兵,何必要我亲往?沉思良久,忽记起文帝临终曾说周亚夫可使为将,遂不用晁错之言,下诏将中尉周亚夫升为太尉,统辖三十六将军,克日出兵,往征吴楚。周亚夫受命而去。
景帝又念及齐、赵二处,亦须遣兵前往,惟是统将甚难其人。朝中诸将,除周亚夫外,未可信任,只好就宗室及外戚中选择。但选来选去,仅有窦婴一人,最为适宜。此时窦婴久已免官家居,景帝遂即遣使往召,窦婴闻命,随了使者入宫。景帝一见窦婴,温言抚慰,具述自己意思,欲命为将。窦婴生性褊狭,心想太后主上,一向将我冷落,如今事急,方来求我,我岂轻易由人播弄,于是赌气辞道:“臣材力薄弱,不能胜此大任,乞陛下另选贤才。”景帝道:“吾思之已久,除君之外,更无他人,望勿推辞。”窦婴仍执定不肯答应。适值窦太后也在座上,知得窦婴意思,心中追悔,不该将侄得罪,除其门籍,致使怀恨,不愿效力,欲待向他谢时,口中又说不出,因此对着窦婴,不免露出愧色。景帝见此情形,也知窦婴有意与太后为难,此时由他发作,也就足意,因说道:“国事正在危急,王孙岂可固让?”窦婴见景帝言词激切,方始依允,太后也觉欢喜。景帝乃拜窦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窦婴保荐栾布等人,景帝皆拜为将军,因命曲周侯郦寄,领兵击赵,栾布领兵救齐,使窦婴进屯荥阳,监督两路军马。
窦婴既受将印,带了所赐千金,回到家中,便命将金陈在廊庑之下,自己坐在堂上,办理军务,预备出征。每遇军中将士因事来见,窦婴便命其自己酌量目下要用若干,尽管自向廊下,取去应用,直待金尽方止,并无一金入家,以此将士感激,尽皆踊跃用命。窦婴见诸事完备,择定吉日,将要起行。当晚忽报袁盎前来求见,窦婴传言请入。原来袁盎自从卸了吴相之任,家居无事。却值晁错为御史大夫,素来与之有隙,探知袁盎曾受吴王财物,遂遣属吏究治其事,欲将袁盎办罪。景帝念袁盎久事文帝,算是旧臣,下诏赦为庶人,袁盎因此得免。及至七国反报传来,晁错又想借此重行报复,乃对属吏道:“袁盎多受吴王金钱,专为蒙蔽,言其不反,如今果反,谅袁盎必知其谋,应即奏闻主上,将其拿究。”属吏答道:“事若未发,先行究治,便可绝其根株,今吴已起兵,纵使追究,于事无益。
且袁盎身为大臣,不宜有谋。”晁错本意挟嫌欲害袁盎,今闻属吏此说,恐被猜破心事,因此迟疑不决。却有旁人闻知此语,急来报与袁盎。袁盎已是惊弓之鸟,闻言大恐,心想晁错不知何故,与我死作冤对,前此遭其构陷,几乎性命不保,如今又要无风起浪,愈思愈觉可恨。眼见得我与他势不两立,他既存心害我,说不得我也要设计害他,不如趁他未曾下手,先发制人。一时心急智生,想得一计,要入朝面见景帝,但苦无人介绍。忽然想到窦婴,前与晁错争议,种下嫌隙,如今新拜大将军,为景帝所倚重,自己又与之素来交好,正可托他引进。袁盎想定主意,见天色已晚,却事不宜迟,便乘夜来访窦婴。
袁盎见了窦婴,并不提起晁错,但说自己前为吴相,深知吴王谋反之故,事关机密,愿入朝面奏,请先向主上陈明。窦婴应允。次日入朝,奏闻景帝,景帝命召袁盎入见。袁盎奉召到时,却值景帝正与晁错商议调拨兵饷之事,二人素不见面,骤然相遇,不觉俱吃一惊,因在御前,不便回避。但仇人相对,未免难以为情,彼此暗自咬牙切齿。景帝何曾知他二人有隙,又兼军务正忙,无暇留意,一见袁盎即问道:“君尝为吴相,亦知吴将田禄伯为人否?今吴楚造反,以君意料,将来事势成败如何?”袁盎应声对道:“陛下不必忧虑,吴楚指日可破。”景帝见说又问道:“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监,招诱天下豪杰,白头举事,若非计出万全,岂肯妄动,今君何以知其无能为也?”袁盎道:“吴固有铜盐之利,然安得豪杰为彼招诱,若使果得豪杰,亦将辅以道义,不复谋反。吴所招诱,大抵无赖子弟,亡命奸人,所以煽惑为乱。”景帝未及开言,晁错立在旁边,听袁盎对着景帝说了许多言语,心中生厌,但望景帝立时命他退去,遂故意用言打断道:“袁盎所料甚是。”谁知景帝因见晁错也赞成袁盎之语。便又向下问道:“如今计将安出?”袁盎暗想主上问到本题,正好实行其计,偏碍着晁错在旁,不便说出,因请景帝屏退左右。景帝便命左右近侍,一概避开,独有晁错一人侍立不去。袁盎见晁错仍在,心中发急,便对景帝道:“臣所言之事,人臣皆不得知。”景帝见说,遂命晁错暂避。晁错闻命,不得已走到殿之东厢,心想我是主上最亲近之人,如今连我都要回避,到底不知他说甚言语,但觉自己仇人,反得主上亲近,心中甚是恨恨。
袁盎四顾无人,方对景帝低声说:“吴楚造反,彼此有书往来,皆言高皇帝封王子弟,各有一定分地。今贼臣晁错,擅行谪罚诸侯,削夺其地,所以起兵,意在共诛晁错,各复故地。
为今之计,独有立斩晁错,发使尽赦吴、楚七国之罪,并还其地,则兵可不血刃而罢。”景帝听了,暗想我因七国有心谋逆,故不得已而用兵,若使七国本意不过如此,我又何妨依从,落得省事,于是默然良久,又问哀盎道:“此计究竟如何,如果行之有效,我何爱一人以谢天下?”袁盎被问,自念斩了晁错,七国未必便肯罢兵,不过我自为复仇起见,故献此策,若要我包他有效,如何便敢承任,因对道:“以臣愚见,想得此策,尚望陛下熟思而行。”景帝点首无语,遂嘱袁盎回家,秘密收拾行装,预备奉使起程,但暂时勿令外人知悉。袁盎受命退出,自去行事。
晁错直待袁盎退出,复到御前,计议军务,心想袁盎适才与主上密语多时,究竟所说何事,无从知晓,又不便向景帝动问。景帝此时已存心要杀晁错,自然也不告知。原来景帝天性猜忍,又怕动兵,自从闻了七国反信,见他来势颇大,未免担着惊恐。偏值晁错献计,要他御驾亲征,自愿居守,景帝已是不悦。如今听了袁盎之言,以为归罪晁错,便可息了兵戈,明知晁错无罪,一时要想将他塞责,也顾不得许多,因此景帝遂含含糊糊,竟将晁错杀死。欲知晁错如何被杀,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余邵鱼 冯梦龙(清)蔡元放 等
清·朱浩文
宋·袁采
宋·范仲淹
清·姜廷铭
周·尸佼
宋·张根
宋·李廌
宋·陆佃
清·张璐
宋·张澡
宋·张世南
宋·王君玉
唐·慧立
宋·何坦
宋·陈达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