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資治通鑑卷第七十六-資治通鑑 胡三省注
資治通鑑卷第七十六
魏紀八
〔起昭陽作噩(癸酉),盡旃蒙大淵獻(乙亥),凡三年。〕
邵陵厲公下
嘉平五年(癸酉、二五三)
①春,正月,朔,蜀大將軍費禕與諸將大會於漢壽,郭随在坐;
〔費,父沸翻。坐,徂臥翻。蜀先主改葭萌為漢壽。〕
禕歡飲沈醉,
〔「随」,當作「脩」;下同。沈,持林翻。〕
随起刺禕殺之。刺,七亦翻。〕禕資性汎愛,
〔汎,孚梵翻;廣也,言無所不愛也。〕
不疑於人。越巂太守張嶷
〔巂,音髓。嶷,魚力翻。〕
嘗以書戒之曰:「昔岑彭率師,來歙杖節,咸見害於刺客。
〔岑彭、來歙事見四十二卷漢光武建武十一年。歙,許及翻。〕
今明將軍位尊權重,待信新附太過,宜鑒前事,少以為警。」
〔少,詩沼翻。〕
禕不從,故及禍。
②詔追封郭随為長樂鄉侯,
〔樂,音洛。〕
使其子襲爵。
③王昶、毌丘儉聞東軍敗,
〔時三道伐吳,東關最在東,故曰東軍。昶,丑兩翻。〕
各燒屯走。」朝議欲貶黜諸將,
〔朝,直遙翻;下同。〕
大將軍師曰:「我不聽公休,
〔諸葛誕,字公休。〕
以至於此。此我過也,諸將何罪!」悉宥之。師弟安東將軍昭時為監軍,唯削昭爵而已。
〔監,工銜翻。〕
以諸葛誕為鎮南將軍,都督豫州;毌丘儉為鎮東將軍,都督揚州。
是歲,雍州刺史陳求敕并州并力討胡,
〔雍,於用翻。〕
師從之。未集,而新興、鴈門二郡胡以遠役遂驚反。
〔雍州在并州西南,而鴈門、新興二郡,并州北鄙,其道里相去遠。漢末,曹公集塞下荒地為新興郡。未白曰:曹公立新興郡於樓煩郡,唐為嵐州,漢為汾陽縣地。〕
師又謝朝士曰:「此我過也,非陳雍州之責!」是以人皆愧悅。
〔司馬師承公懿之後,大臣未附,引咎責躬,所以愧服天下之心而固其權耳。盜亦有道,況盜國乎!〕
習鑿齒論曰:司馬大將軍引二敗以為己過,
〔二敗,謂東關師敗及并州胡反也。〕
過消而業隆,可謂智矣。若乃諱敗推過,
〔推,吐雷翻。〕
歸咎萬物,常執其功而隱其喪,
〔喪,息浪翻。〕
上下離心,賢愚解體,謬之甚矣!
〔嗚呼,此賈相國之所以敗也!〕
君人者,苟統斯理以御國,行失而名揚,
〔行,下孟翻。〕
兵挫而戰勝,雖百敗可也,況於再乎!
④光祿大夫張緝言於師曰:「恪雖克捷,見誅不久。」師曰:「何故﹖」緝曰:「威震其主,功蓋一國,求不死,得乎!」
〔緝料恪雖中緝亦卒為師所殺。師方專政忌才智而疾異己,況以緝而耀明於師乎!〕
⑤二月,吳軍還自東興。進封太傅恪陽都侯,加荊、揚州牧,督中外諸軍事。恪遂有輕敵之心,復欲出軍,
〔復,扶又翻。〕
諸大臣以為數出罷勞,
〔數,所角翻。罷,讀曰疲。〕
同辭諫恪;恪不聽。中散大夫蔣延固爭,
〔漢制,大夫、議郎皆掌顧問應對,無常事。中散大夫秩六百石,在諫議大夫上。按中散大夫,王莽所置後漢因之。散,悉亶翻。〕
恪命扶出,因著論以諭眾曰:「凡敵國欲相吞,即仇讎欲相除也。有讎而長之,
〔長,知兩翻。左傳:晉先軫曰:墮軍實而長寇讎。〕
禍不在己,則在後人,不烈不為遠慮也。昔秦但得關西耳,
〔謂函谷關以西也。〕
尚以并吞六國。今以魏比古之秦,土地數倍;以吳與蜀,比古六國,不能半也。然今所以能敵之者,但以操時兵眾,於今適盡,而後生者未及長大,正是賊衰少未盛之時。
〔是時,魏興三十餘年,生聚教訓,精兵良將,分鎮於面。諸葛、蔣、費、陸遜、朱然相繼凋謝,吳、蜀蓋小懦矣。恪不能兢懼以保勝,恃一戰之捷,遽謂魏人為衰少未盛之時,其輕敵甚矣。長,知兩翻。少,詩沼翻。〕
君司馬懿先誅王淩,續自隕斃,
〔事見上卷嘉平三年。〕
其子幼弱而專彼大任,雖有智計之士,未得施用而以今日遂輕其後,此吾所以長歎息者也!
〔恪自謂其才足以辦魏,不欲以賊遺後人;吾五知其自視與叔公亮果何如也!孔明累出師以攻魏每言一州之地不足以與賊支久,卒無成功,齎志以沒。恪無孔明之才而輕用其民,不唯不足以強吳,適足以滅其身,滅其家而已。〕
今聞眾人或以百姓尚貧,欲務閒息,此不知慮其大危而愛其小勤者也。昔漢祖幸已自有三秦之地,何于閉關守險以自娛樂,空出攻楚,身被創痍,
〔事見漢高帝紀。樂,音洛。被,皮義翻。創,初良翻。〕
介冑生蟣蝨,
〔蟣,居豈翻。〕
將士厭困苦,豈甘鋒刃而忘安寧哉﹖慮於長久不得兩存者耳。每鑒荊邯說公孫述以進取之圖,
〔事見四十二卷漢光武建武六年。邯,不甘翻。說輸芮翻。〕
近見家叔公表陳與賊爭競之計,
〔家叔父,謂諸葛亮。亮表見七十一卷明帝太和二年。〕
未嘗不喟然歎憩也!夙夜反側,所慮如此,故聊疏愚言,以達一二
【章:甲十一行本作「二三」;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君子之末。若一朝隕沒,志畫不立,貴令來世知我所憂,可思於後耳。」眾人雖皆心以為不可,然莫敢復難。
〔復,扶又翻;下同。難,乃旦翻。〕
丹陽太守聶友素與恪善,以書諫恪曰:「大行皇帝本有遏東關之計,
〔吳主之喪未踰年,故稱之為大行皇帝。聶,尼輒翻。〕
計未施行;
【章:甲十一行本「行」下有「今公輔贊大業成先帝之志」十一字;乙十一行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孔本同,「成」字作「承」。】
寇遠自送,
〔謂魏兵遠來而自送死也。〕
將士慼賴威德,出身用命,一旦有非常之功,豈非宗廟神靈社稷之福邪!
〔聶友此言,所以抑恪之盛氣者,婉而當,有古朋友切偲之義焉。〕
宜且按兵養銳,
〔按,抑也。〕
觀釁而動。今乘此勢欲復大出,
〔復,扶又翻。〕
天時未可而苟任盛意,私心以為不安。」恪題論後,為書答友曰:
〔即前所著以喻眾之論也。〕
「足下雖有自然之理,然未見數,
〔謂勝負存亡之大數也。〕
熟省此論,可以開悟矣。
〔恪之所以待舊友者,驕倨如此;吳主權嫌其剛狠自用,蓋已見之矣。省,悉景翻。〕
滕胤謂恪曰:「君受伊、霍之託,入安本朝,
〔朝,直遙翻。〕
出摧強敵,名聲振於海內,天下莫下震動,萬姓之心,冀得蒙君而息。今猥以勞役之後,
〔勞役,謂內有山陵營作,外有東關之師也。〕
興師出征,民疲力屈,遠主有備。〕左傳:秦大夫蹇叔諫穆公曰:勞師以襲遠,師勞力屈,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若攻城不克,野略無獲,是喪前勞而招後責也。
〔喪,息浪翻。〕
不如按甲息師,觀隙而動。且兵者大事,
〔左傳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事以眾濟,眾苟不悅,君獨安之!」
〔胤之言,可謂深切矣。〕
恪曰:「諸云不可,皆不見計算,懷居苟安者也;而子復似為然,
〔復,扶又翻;下同。〕
吾何望乎!夫以曹芳闇劣,
〔劣,弱也。〕
而政在私門,
〔私門,謂司馬氏。〕
彼之民臣,固有離心。今吾因國家之資,藉戰勝之威,則何往而不克哉!」
〔談何容易!〕
三月,恪大發州郡二十萬眾復入寇,
〔復,扶又翻。〕
以滕胤為都下督,掌統留事。
⑥夏,四月,大赦。
⑦漢姜維自以練西方風俗,
〔姜維本天水冀人,故自以為練西方風俗。練,習也。〕
兼負其才武,欲誘諸羌、胡以為羽翼,
〔誘,音酉。〕
謂自隴以西,可斷而有。
〔斷,丁管翻。〕
每欲興軍大舉,費禕常裁制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
〔丞相,謂諸葛亮。〕
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不如且保國治民,謹守社稷,
〔治,直之翻。〕
如其功業似俟能者,無為希冀徼倖,
〔徼,堅堯翻。〕
決成敗於一舉;若不如志,悔之無及。」及禕死,維得行其志,
〔費禕死,蜀諸臣皆出維下,故不能裁制之。〕
乃將數萬人出石營,圍狄道。
〔石營在董亭西南,維蓋自武都出石營也。狄道縣屬隴西郡,為維以勞民亡蜀張本。〕
⑧吳諸葛恪入寇淮南,驅洛民人。諸將或謂恪曰:「今引軍深入,疆埸之民,必相率遠遁,恐兵勞而少;
〔埸,音亦。少,詩沼翻。〕
不如止圍新城,
〔合肥新城也。〕
新城困,至而圖之,乃可大獲。」
〔此即諸葛誕言於司馬師之計也。見上卷上年。〕
恪從其計,五月,還軍圍新城。
詔太尉司馬孚督軍二十萬往赴之。大將軍師問於虞松曰:「今東西有事,二方皆急,
〔謂吳攻淮南,蜀攻隴西也。〕
而諸將意沮,若之何﹖」
〔沮,在呂翻。〕
松曰:「昔周亞夫堅壁昌邑而吳、楚自敗,
〔事見十六卷漢景帝三年。〕
事有似弱而強,不可不察也。今恪悉其銳眾,足以肆暴,而坐守新城,欲以玫一戰耳。
〔致者,猶古所謂玫師也。〕
若攻城不拔,請戰不可,師老眾疲,劫將自走,諸將之不徑進,乃公之利也。姜維有重兵而縣軍應恪,
〔縣,讀曰懸。〕
投食我麥,
〔謂維軍後無轉餉,投兵魏地,擬其麥以為食耳。〕
非深根之寇也。且謂我并力於東,西方必虛,是以徑進。今若使關中諸軍倍道急赴,出其不意,殆將走矣。」師曰:「善!」乃使郭淮、陳泰悉關中之眾,解狄道之圍;敕毌丘儉按兵自守,以新城委吳。
〔毌,音無。〕
陳泰進至洛門,
〔即天水冀縣落門聚。〕
姜維糧盡,退還。
〔果如虞松所料。〕
揚州牙門將涿郡張特守新城,吳入攻之連月,城中兵合三千人,疾病戰死者過半,而恪起土山急攻,城將陷,不可護。特乃謂吳人曰:「今我無心復戰也。
〔復,扶又翻。〕
然魏法,被攻過百日而救不至者,雖降,家不坐;
〔言雖身降而其家不坐罪也。被,皮義翻。降,戶江翻。〕
自受敵以來,已九十餘日矣,此城中本有四千餘人,戰死者已過半,城雖陷,尚有半入不欲降,我當還為相語,條別善惡,
〔為,于偽翻。語,牛倨翻。別,彼列翻。〕
明日早送名,且以我印綬去為信。」乃投其印綬與之。吳人聽其辭而不取印綬。
〔綬,音受。〕
特乃投夜徹諸屋材柵,補其缺為二重,
〔重,直龍翻。〕
明日,謂吳人曰:「我但有鬬死耳!吳人大怒,進攻之,不能拔。
會大暑,吳士疲勞,飲水,泄下、流腫,病者太半,死傷塗地。諸營吏日白病者多,恪以為詐,欲斬之,自是莫敢言。恪內惟失計,
〔惟,思也。〕
而恥城不下,忿形于色。將朱異以軍 事迕恪,
〔迕,五故翻。逆也。〕
恪立奪其兵,斥還建業。都尉蔡林數陳軍計,
〔數,所角翻。〕
恪不能,策馬來奔。諸將伺知吳兵已疲,乃進救兵。
〔伺,相吏 翻。〕
秋,七月,恪引軍去,士卒傷病,流曳道,路,或頓仆坑壑,
〔流者,放而不能自收也。曳者,羸困不能自扶,相牽引而行。顛仆,顛頓而僵仆也。注,溝 也。〕
或見略獲,存亡哀痛,大小嗟呼。而恪晏然自若,出住江渚一月,
〔渚,水中洲也。〕
圖起田於潯陽;
〔漢尋陽故縣地也,在大江之北。尋陽,春秋為吳之西境,楚之東境,本在大江之北,今蘄州界古蘭城是也。〕
詔召相銜
〔言召命相繼也。舟行以舳艫不絕為相銜,陸行以馬首尾相接為相銜。〕
徐乃旋師。由是眾庶失望,怨讟興矣。
〔痛怨而謗曰讟。讟,徒木翻。〕
汝南太守鄧艾言於司馬師曰:「孫權已沒,大臣未附,吳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勢,足以違命。諸葛恪新秉國政,而內無其主,不念撫恤上下以立根基,競於外事,虛
【章:甲十一行本「虛」作「虐」,虐下空一洛;乙十一行本均同。】
用其民,悉國之眾,頓於堅城,死者萬數,載禍而歸,此恪獲罪之日也。昔子胥、吳起、商鞅、樂毅皆見任時君,主沒猶敗,
〔伍子胥見任於吳王闔閭,闔閭死,夫差不能用其言而殺之。吳起事見一卷周安王二十一年。商鞅事見二卷顯王三十一年。樂毅事見四卷赧王三十六年。〕
況恪才非四賢,而不慮大患,其亡可待也。」
〔張緝、鄧艾皆料諸葛恪必誅,緝死而艾存者,緝附李豐而艾為師用也。然艾不死於師而死於昭者,功名之際難居,重以鍾會之搆間也。〕
八月,吳軍還建業,諸葛恪陳兵導從,
〔從,才用翻。〕
歸入府館,府館,即府舍也。〕即召中書令孫嘿,厲聲謂曰:「卿等何敢數妄作詔!」
〔怒其數作詔召之也。數,所角翻。〕
嘿惶懼辭出,因病還家。
恪征行之後,曹所奏署令長職司,一更罷選,
〔曹,選曹也。罷選者,罷而更選也。長,知兩翻。〕
愈治威嚴,多所罪責,當進見者無不竦息。
〔治,直之翻。〕
又改易宿衛,用其親近;復敕兵嚴,欲向青、徐。
〔凡此者,皆恪所以速死。復敕兵嚴者,戒兵士使嚴裝也。復,扶又翻。〕
孫峻因民之多怨,眾之所嫌,構恪於吳主,云欲為變。冬,十月,孫峻與吳主謀置酒請恪。恪將入之夜,精爽擾動,
〔左傳:鄭子產曰: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陽曰魂。用物精多,則魂魄強,是以有精爽至於神明。杜預曰:爽,明也。擾動,言不安也。〕
通夕不寐;
〔死期將至,故然。〕
又,家數有妖怪,
〔數,所角翻。〕
恪疑之。旦日,駐車宮門,〕峻已伏兵於帷中,恐恪不時入事泄,乃自出見恪曰:「使君若尊體不安,自可須後,
〔須,待也。〕
峻當具白主上。」欲以嘗知恪意,
〔嘗,試也。〕
恪曰:「當自力入。」
〔言當自力疾而入見吳主也。〕
散騎常侍張約、朱恩等密書與恪曰:「今日張設非常,
【張:竹亮翻。】
疑有他故。」恪以書示滕随,胤勸恪還。恪曰:「兒輩何能為!正恐因酒食中人耳。」
〔中,竹仲翻。考異曰:恪傳曰:「恪省張約等書而去,未出恪門,逢太常滕随。恪曰:『卒腹痛,不任人。』胤不佑峻陰計,謂恪曰:『君自行旋未見上,今上置酒請君,君已至門,宜當力進。』恪躊躇而還。』孫盛以為不然。今從吳曆。〕
恪入,劍履上殿,進謝還坐。設酒,恪疑未飲。孫峻曰:「使君病未善平,
〔言病未良已也。〕
有常服藥酒,可取之。」恪意乃安。別飲所齎酒,數行,吳主還內;峻起如廁,解長衣,著短服,
〔著,陟略翻。〕
出曰:「有詔收諸葛恪。」恪驚起,拔劍未得,而峻刀交下,張約從旁斫峻,裁傷左手,峻應手斫約斷右臂。
〔斷,丁管翻。〕
武衛之士皆趨上殿,
〔武衛之士,武衛將軍領之。〕
峻曰:「所取者恪也,今已死!」悉令復刃,
〔令內刃於鞘也。〕
乃除地更飲。恪二子竦、建聞難,
〔難,乃旦翻。〕
載其母欲來奔,峻使人追殺之。以葦席裹恪尸,篾甲腰,投之石 子岡。
〔恪傳曰:建業南有長陵,名石子岡,葬者依焉。按今高座寺後即石子岡,寺在建康城南門外。宋白曰:石子岡在臺城南四十里,蓋今建康城,非臺城也。〕
又遣無難督施寬就將軍施績、孫壹軍,
〔施績,時在江陵;孫壹,時在夏口。〕
殺恪弟奮威將軍融於公安,及其三子。恪外甥都鄉侯張震、常侍朱恩,皆夷三族。
臨淮臧均表乞收葬恪曰:「震雷電激,不崇一朝;
〔鄭康成曰:崇,終也;言不終朝也。〕
大風衝發,希有極日;然猶繼之以雲雨,因以潤物。是則天地之威,不可經日浹辰;
〔浹,即協翻。周也。辰,十二辰也。十二日辰周,曰浹辰。〕
帝王之怒,不宜訖情盡意。
〔訖,亦盡也,音居乞翻。〕
臣以狂愚,不知忌諱,敢冒破滅之罪
〔謂破家滅身之罪。〕
以邀風雨之會。伏念故太傅諸葛恪,罪積惡盈,自玫夷滅,父子三道,梟市積日,
〔梟,堅堯翻。〕
觀者數萬,詈聲成風;國之大刑,無所不震,長老孩幼,無不畢見。
〔長,知兩翻。〕
人情之於品物,
〔品,眾也,庶也。〕
樂極則哀生,
〔樂,音洛。〕
見恪貴盛,世莫與貳,身處台輔,
〔處,昌呂翻。〕
中間歷年,今之誅夷,無異禽獸,觀訖情反,能不憯然!
〔憯,七感翻。,痛也。〕
且已死之人,與土壤同域,鑿掘斫刺,無所復加。
〔刺,七亦翻。復,扶又翻;下同。〕
願聖朝稽則乾坤,
〔稽,考也;法,則也。〕
怒不極旬,使其鄉邑若故吏民收以士伍之服,
〔秦、漢之制,奪官爵者為士伍。〕
惠以三寸之棺。
〔禮記曰:夫子制於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鄭康成註云:此庶人之制也。按禮,上大夫棺八寸,棺六寸,下大夫棺六寸,椁四寸,無無三寸棺制也。孟子曰:中古棺七寸,椁稱之。墨子尚儉,桐棺三寸。左傳趙簡子曰:桐棺三寸,石設屬辟,下卿之罰也。〕
昔項籍受殯葬之施,韓信獲收斂之恩,斯則漢高發神明之譽也。
〔葬項籍事,見十一卷漢高帝五年。斂韓信事,今史無所考,史云:「帝聞信死,且喜且憐之」,是必收斂之也。施,武智翻。斂,力贍翻。〕
惟陛下敦三皇之仁,
〔上古送死,棄之中野,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椁,此所謂三皇之仁也。〕
垂哀矜之心,使國澤加於辜戮之骸,復受不已之恩,以於以揚聲遐方,沮勸天下,豈不大哉!
〔沮,在呂翻。〕
昔欒布矯命彭越,
〔事見十二卷漢高帝十一年。〕
臣竊恨之,不先請主上而專名以肆情,其得不誅,實為幸耳。今臣不敢章宣愚情以露天恩,謹伏手書,冒昧陳聞,
〔古之人臣進言於君,率曰冒死,曰昧死,謂人君之威難犯,冒昧其死罪而言也。〕
乞聖明哀察。」於是吳主及孫峻聽恪故吏斂葬。
〔斂,力贍翻。〕
初,恪少有盛名,
〔少,詩照翻。〕
大帝深器重之,而恪父瑾常以為戚,曰:「非保家之主也。」
〔戚,憂也。瑾,渠吝翻。〕
父友奮威將軍張承亦以為恪必敗諸葛氏。
〔敗,補邁翻。〕
陸遜嘗謂恪曰:「在我前者吾必奉之且呏,在我下者則扶接之;今觀君氣陵其上,意蔑乎下,
〔蔑者,視之若無。〕
非安德之基也。」漢侍中諸葛瞻,亮之子也。恪再攻淮南,越巂太守張嶷與瞻書曰:「東主初崩,
〔吳在蜀東,故謂其君為東主。巂,音髓。嶷,魚力翻。〕
帝實幼弱,
〔帝謂吳主亮。〕
太傅受寄託之重,
〔諸葛恪為吳太傅,故稱之。〕
亦何容易!
〔易,以豉翻。〕
親有周公之才,猶有管、蔡流言之變,
〔謂周公之才,而有叔大之親,且不能免於管、蔡之流言。〕
霍光受任,亦有燕、蓋、上官逆亂之謀,
〔事見二十三卷漢昭帝元鳳元年。〕
賴成、昭之明以免斯難耳。
〔難,乃旦翻。〕
誠實可慮。加吳、楚剽急,乃昔所記,
〔周亞夫曰:吳、楚剽輕。太史公曰:楚俗剽輕易發怒,自漢以來,皆有是言。剽,匹妙翻。〕
而太傅離少主,
〔離,力智翻。少,詩照翻。〕
履敵庭,恐非良計長算也。雖云東家綱紀肅然,上下輯睦,
〔東家,亦謂吳主國於東也。〕
百有一夫,非明者之慮也。取古則今,今則古也,
〔則,子德翻。則,刌剫也,樣也,言取古事以刌剫今之事,今猶古也。〕
自非郎君進忠言於太傅,
〔自漢以來,門生故吏,率稱恩門子弟為郎君。〕
誰復有盡言者邪!
〔復,扶又翻。〕
旋軍廣農,務行德惠,數年之中,東西並舉,實為不晚,願深探察!」恪果以此敗。
吳群臣共議上奏,推孫峻為太尉,滕胤為司徒。
〔上,時掌翻。〕
有媢峻者言曰:「萬機宜在公族,若承嗣為亞公,
〔滕胤字承嗣。司徒位亞太尉,故曰亞公。〕
聲名素重,眾心所附,不可量也。」
〔量,音良。〕
及表峻為丞相、大將,督中外諸軍事,又不置御史大夫;由是士人失望。
〔漢承秦制,置御史大夫以副丞相理眾事;令峻為丞相而不置御史大夫,則專吳國之政,故國人失望。〕
滕胤女為恪子竦妻,胤以此辭位。孫峻曰:「鯀、禹罪不相及,
〔舜之罪也,殛鯀;其舉也,興禹。〕
滕侯何為!」峻與胤雖內不沾洽,
〔言其情不浹洽也。〕
而外相苞容,進胤爵高密侯,共事如前。
齊王奮聞諸葛恪誅,下住蕪湖,欲至建業觀變。傅相謝慈等諫,奮殺之,坐廢為庶人徙章安。
〔章安,前漢冶縣也,故閩越地,光武更名章安,屬會稽郡。沈約宋志曰:臨海太守,本會稽東部都尉,前漢治鄞,後漢分會稽為吳郡,疑是都尉徙治章安也。晉太康記曰:章安本鄞縣南之回浦鄉。余謂太康志所云,即吳臨海郡之章安縣地,今台州黃巖縣章安鎮是也。奮徙章安,即臨海之章安也。〕
南陽王和妃張氏,諸葛恪之甥也。先是恪有遷都之意,
〔先,悉薦翻。〕
使治武昌宮,
〔治,直之翻。〕
民間或言恪欲迎和立之。 及恪被誅,丞相峻因此奪和璽綬,
〔南陽王璽,斯氏翻。綬,音受。〕
徙新都,又遣使者追賜死。初,和妾何氏生子暼,諸姬子德、謙、俊。和將死,與張妃別,妃曰:「吉凶當相隨,終不獨生。」亦自殺。何姬曰:「若皆從死,誰當字孤!」
〔從,才用翻。說文曰:字,孔也,愛也。〕
遂撫育暼及其三弟,皆賴以獲全。
〔為後吳人立暼張本。〕
高貴鄉公上
〔諱髦,字彥士,文帝孫,東海定王霖子也。正始五年,封高貴鄉公。高貴鄉,屬郯縣。〕
正元元年(甲戌、二五四)是年,嘉平六年也,冬,十月,高貴鄉公方改元正元,通鑑
以是年繫之高鄉公,因書正元元年。〕
①春,二月,殺中書令李豐。初,豐年十七、八,己有清名,海內翕然稱之。其父太僕恢不願其然,敕使閉門斷客。
〔斷,讀曰短。〕
曹爽專政,司馬懿稱疾不出,
〔事見上卷邵陵厲公正始八年、九年。〕
豐為尚書僕射,依違二公間,故不與爽同誅。豐子韜,以選尚齊長公主。
〔帝之姊妹曰長公主;齊主蓋明帝女。長,知兩翻〕
伺馬師秉政,似豐為中書令。是時,太常夏侯玄有天下重名,以曹爽親,
【章:甲十一行本「親」下有「故」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
不得在勢任,居常怏怏;
〔邵陵厲公嘉平元年,玄自關右召詣京師。勢任,權勢之任也。怏,於兩翻。〕
張緝以后父去郡家居,
〔緝自東莞召,見上卷嘉平四年。〕
亦不得意:豐皆與之親善。師雖擢用豐,豐私心常在玄。豐在中書二歲,帝數召豐與語,
〔數,所角翻。〕
不知所說。師知其議己,請豐相見以詰豐,
〔詰,去吉翻。〕
豐不以實告;師怒,以刀鐶築殺之,
〔鐶,戶關翻。刀把上有鐶;築,擣也。〕
送尸付廷尉,遂收豐子韜及夏侯玄、張緝等皆下廷尉,
〔下,遐稼翻;下及下同。〕
鍾毓按治,云:「豐與黃門監蘇鑠、永寧署令樂敦,
〔漢有黃門令,宦者為之。黃門監,蓋魏置也。永寧宮,魏太后宮名。永寧署令,太后宮官也,亦宦者為之。治,直之翻。〕
穴從僕射劉賢等
〔漢制,中宮穴從供射,宦者為之,主黃門穴從,瓞六百石。沈約志曰:漢東京有中黃門穴從僕射,魏世因其名而置穴從僕射。穴,而隴翻,散也。〕
謀曰:『拜貴人日,諸營兵皆屯門 ,
〔屯宮城門也。〕
陛下臨軒,
〔檐宇之末曰軒。促御坐前臨軒。〕
因此同奉陛下,將群僚人兵,就誅大將軍;
〔下將,即亮翻。〕
陛下儻不從人,便當劫將去耳。』」又云:謀以玄為大將軍,緝為車
【章:甲十一行本「車」作「驃」;乙十一行本同;張校同;孔本作「票」。】
騎將軍;玄、輯
【章:甲十一行本「輯」作「緝」;乙十一行本同。】
皆佑其謀。」
〔此上皆獄辭也。〕
庚戌,誅韜、玄、緝、鑠、敦、賢,皆夷三族。
夏侯霸之入蜀也,
〔見上卷喜平四年。〕
邀玄欲與之俱,玄不從。乃司馬懿薨,中領軍高陽許允謂玄曰:「無復憂矣!」
〔復,扶又翻。〕
玄歎曰:「士宗,卿何不見事乎!
〔許允字士宗。不見事,猶今人言不曉事也。〕
此人猶能以通家年少遇我,
〔少,詩照翻。〕
子元、子上不吾容也。」
〔司馬師,字子元。司馬昭,字子上。〕
及下獄,玄下肯下辭,鍾毓自臨治之。
〔治,直之翻。〕
玄正色責毓曰:「吾當何罪!卿為令史人責人也,
〔自漢以來,公府有令史,廷尉則有獄史耳。玄蓋責毓以身為九卿,乃承公府指,自臨治我,是為公府令史而責人也。〕
卿便為吾作!」
〔為,于偽翻;下同。〕
毓以玄名士,節高,不可屈,而獄當竟,
〔竟,結竟也。〕
夜為作辭,令與事相附,
〔為作獄辭,使與所按之事相附合也。〕
流涕以示玄;玄視,頷之而已。及就東市,頻色不變,舉動自若。
李豐弟翼,為兗州刺史,司馬師遣使收之。翼妻荀氏謂翼曰:「中書事發,可及詔書未至赴吳,何為坐取死亡!左右可同赴水火者為誰﹖」
〔赴水火者,入必焦沒自,非誓同生死,安肯相從,故以為言。〕
翼思未答,妻曰:「君在大州,不知可與同死生者,雖去亦不免!」翼曰:「二兒小,吾不去,今但從坐身死耳,
〔謂從兄坐罪止一身,若奔吳不達,禍及妻子也。〕
二兒必免。」乃止,死。
初,李恢與尚書僕射杜畿及東安太守郭智善,
〔東安縣,前漢屬城陽國,後漢屬琅 邪國,魏分為郡。沈約曰:晉惠帝分東莞為東安郡;蓋魏既分而又省併,既省併而晉又分屬東莞,又自東莞分為郡也。〕
智子沖,有內實而無外觀,州里弗稱也。沖嘗與李豐俱見畿,既退,畿歎曰:「孝懿無子;非徒無子,殆將無家。君謀為不死也,其子足繼其業。」
〔李恢,字孝懿。郭智,字君謀。〕
時人皆以畿為誤,柔豐死,沖為代郡太守,卒繼父業。
〔卒,子恤翻。〕
正始中,夏侯玄、何晏、鄧颺俱有盛名,欲交尚書郎傅嘏,嘏不受。嘏友人荀粲怪而問之,嘏曰:「太初志大其量,能合虛聲而無實才。
〔夏侯玄,字太初。〕
何平叔言遠而情近,好辯而無誠,所謂利口覆邦國之人也。
〔論語:孔子曰:惡利口之覆邦家者。何晏,字平叔。好,呼到翻。〕
鄧玄茂有為而無終,外要名利,內無關鑰,貴同惡異,多言而勡前;多言多釁,勡前無親。
〔鄧颺字玄茂。勡前者,忌前也。人忌勝己,則無親之者。要,一遙翻。惡,烏路翻。〕
以吾觀此三人者,皆將敗家;遠之猶恐禍及,
〔敗,補邁翻。遠,于願翻。〕
況昵之乎!」
〔昵,尼質翻,近也,比也。〕
嘏又與李豐不善,謂同志曰:「豐飾偽而多疑,矜小智而昧於權利,若任機事,其死必矣!」
辛亥,大赦。
③三月,廢皇后張氏;
〔曹操殺漢后伏氏,而司馬師殺魏后張氏;此不惟天道,亦操之有以教之也。〕
夏,四月,立皇后王氏,奉車都尉夔之之女也。
④狄道長李簡書請降於漢。
〔長,知兩翻。降,戶江翻。〕
六月,姜維寇隴西。
⑤中領軍許允素與李豐、夏侯玄善。秋,允為鎮北將軍、假節、都督河北諸軍事。
〔晉有假節都督者,與四征鎮加大將軍不開府為都督者同。四征、鎮、安、平,加大將軍不開府持節都督者,品秩第二。〕
帝以允當出,詔會群臣,帝特引允以自近;
〔近,其靳翻。〕
允當與帝別,涕泣歔欷。
〔君臣不密,遂並蹈失臣、失身之禍。歔,音虛。欷,音希,又許既翻。〕
允未發,有司奏允前放散官物,收付廷尉,徙樂浪,
〔樂浪,音洛琅。〕
未至,道死。
⑥吳孫峻驕矜淫暴,國人側目。司馬桓慮謀殺峻,立太子登之子吳侯英;不克,皆死。
⑦帝以李豐之恐,意殊不平。安東將軍司馬昭鎮許昌,詔召之吏擊姜維。九月,昭領兵入見,帝幸平樂觀以臨軍過。
〔見,賢遍翻。樂,音洛。觀,古現翻。〕
左右勸帝因昭辭,殺之,勒兵以退大將軍;已書詔於前,帝懼,不敢發。
昭引兵入城,大將軍師乃謀廢帝。
〔平樂觀在洛陽城西,昭已過軍,復引入城,帝事去矣。〕
甲戌,師以皇太后令召群臣會議,
〔矯太后令以召群臣。〕
以帝荒淫無度,褻近倡優,
〔倡,齒良翻。倡優,女樂也。近,其靳翻。〕
不可以承天緒;群臣皆莫敢違。乃奏收帝璽綬,歸落于齊。
〔璽,斯氏翻。綬,音受。〕
使郭芝入白大后,太后方與帝對坐,芝謂帝曰:「大將軍欲廢陛下,立彭城王據!」
〔彭城王據,文帝子。此何等語!芝,太后之從父也,故使之入脅太后。〕
帝乃起去。太后不悅。芝曰:「太后有子不能教,今大將軍意已成,又勒兵于外以備非常,但當順旨,將復何言!」
〔復,扶又翻。〕
太后曰:「我欲見大將軍,口有所說。」芝曰:「何可見邪!但當速取璽綬!」
〔王莽篡,漢,遣王舜求璽於元后,其辭氣何至如此!〕
太后意折,折,屈也;音之列翻。〕乃遣傍侍御取璽綬著坐側。
〔太后侍御非止一人,傍侍御,謂當時侍御之在傍側者。著,直略翻。坐,徂臥翻。〕
芝出報師,師甚喜。
〔王莽、司馬師、蕭鷥,同是心也。國之姦賊,必有羽翼,有天下者其戒之哉!〕
又遣使者授帝齊王印綬,出就西宮。帝與太后垂涕而別,人
【章:甲十一行本「人」作「遂」;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熊校同。】
乘王車,從太極殿南出,
〔王車,諸王所乘青蓋車也。〕
群臣送者數十人,司馬孚悲不自勝,
〔勝,音升。〕
餘多流涕。
〔廢帝時年二十一。〕
師又使使者請璽綬於太后。太后曰:「彭城王,我之季叔也,今來立,我當何之!
〔之,往也。〕
且明皇帝當永絕嗣乎﹖高貴鄉公,文
【章:甲十一行本「文」下有「皇」字;乙十一行本同。】
帝之長孫,明皇帝之弟子,
〔太后謂明帝絕嗣,蓋謂以據為後,則兄死弟及;又禮兄弟不得相入廟也。文帝黃初三年,初制封王之庶子為鄉公,嗣王之庶子為侯,公、侯之庶子為亭伯。〕
於禮,小宗有後大宗之義,其詳議之。」
〔世嫡為大宗支子之子,各宗其父為小宗。禮,王后無嗣,擇建支子以繼大宗。〕
丁丑,師更召群臣,以太后令示之,乃定迎高貴鄉公髦於元城。
〔定迎者,議始定而迎之也。元城縣,漢屬魏郡,魏屬陽平郡;時魏王公皆錄置鄴,故出髦而就元城迎之。〕
髦者,東海定王霖之子也,時年十四,使太常王肅持節迎之。師又使請璽綬,太后曰:「我見高貴鄉公,小時識之,
〔太后欲立高貴鄉公,必見其小時意氣異於諸王子,故欲立之,豈知祿去帝室,而終無益乎!〕
我自欲以璽綬手授之。」冬,十月,癸
【章:甲十一行本「癸」作「己」;乙十一行本同;張校同,云無註本作「癸」,誤。】
丑,高貴鄉公至玄武館,
〔酈道元曰:魏氏立玄武館於芒垂。蓋館在芒山之尾,其地直洛城北。〕
群臣奏請舍前殿,
〔玄武館之前殿也。〕
公以先帝舊處,避止西廂;群臣又請以法駕迎,公不聽。庚寅,公入于洛陽,群臣迎拜西掖門南,公下輿答拜,儐者請曰:「儀不拜。」
〔儐,必刃翻;贊導者也。儀不拜者,謂於儀不當答拜也。〕
公曰:「吾入臣也。」遂答拜。至止車門下輿,左右曰:「舊乘輿入。」公曰:「吾被太后徵,未知所為。」
〔言唯天子可乘輿入止車門,吾方被徵,未知何如,不可以天子自居也。以余觀高貴鄉公,蓋小慧而知書,故能為此。若以為習於禮,則余以為猶魯昭公也。被皮義翻。〕
遂步至太極東堂,見太后。其日,即皇帝位於太極前殿,百僚陪位者,皆欣欣焉。
〔謂公之足與有為也,而卒死於權臣之手。嗚呼!余觀漢文帝入立之後,夜拜宋昌為衛將軍,領南北軍,張武為郎中令,行殿中,周勃、陳平、朱虛、東牟雖有大功,其權去矣,夫然後能自固。魏朝百官皆欣欣,果何所見邪!〕
大赦,改元。
〔自此,方是正元元年。〕
為齊王築宮于河內。
〔為,于偽翻。〕
⑧漢姜維自狄道進拔河間、臨洮。
〔「河間」,當作「河關」。河關縣,前漢屬金城郡,後漢屬隴西郡。以地考之,河關、臨洮在狄道西,姜維自狄道西拔河關、臨洮,意欲收魏之道縣以自廣耳。〕
將軍徐質與戰,殺其盪寇將軍張嶷,
〔沈約志:四十號將軍,盪寇第二十二。嶷,魚力翻。〕
漢兵乃還。
⑨初,揚州刺史文欽,驍果絕人,曹爽以其鄉里故愛之。
〔欽,爽邑人也。驍,堅堯翻。〕
欽恃爽勢,多所陵傲。及爽誅,
【章:甲十一行本「誅」下有「欽已內懼」四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爽誅見上卷嘉平元年。〕又好增虜級以邀功賞,
〔好,呼到翻。〕
司馬師常抑之,由是怨望。鎮東將軍毌丘儉素與夏侯玄、李豐善,玄等死,儉亦不自安,乃以計厚待欽。儉子治書侍御史甸謂儉曰:「大人居方嶽重任,
〔古者,天子巡狩四方,其方之諸侯,各會朝于方嶽之下。堯、舜有四岳之官。孔安國曰:堯命羲和四子分掌四方之諸侯,故曰四岳。魏、晉之時,征、鎮、安、平,總督諸軍,任專方面,時因謂之嶽重任。〕
國家傾覆而晏然自守,將受四海之責矣!」儉然之。
二年(乙亥、二五五)
①春,正月,儉、欽矯太后詔,起兵於壽春,移檄州郡以討司馬師,乃表言:「相國懿,忠正,有大動於社稷,宜宥及後世,請廢師,以侯就第,以弟昭代之。太尉孚,忠孝小心,護軍望,忠公親事,皆宜親寵,授以要任。」望,孚之子也。儉又遣使邀鎮南將軍諸葛誕,誕斬其使。
〔時誕都督豫州。〕
儉、欽將五六萬眾渡淮,西至項;儉堅守,使欽在外為游兵。
司馬師問計於河南尹王肅,肅曰:「昔關羽虜于禁於漢濱,有北向爭天下之志,後孫權襲取其將士家屬,羽士眾一旦瓦解。
〔事見六十八卷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
今淮南將士父母妻子皆在內州,
〔魏制,諸將出征及鎮守方面,皆留質任。時淮南士皆自內州出戌,故家屬皆留內。〕
但急往禦衛,
〔禦儉、欽之眾,使不得進;又衛其家屬。〕
使不得前,必有關羽土崩之勢矣。」時師新割目瘤,創甚,
〔瘤,音留,灿也。肉起疾腫曰:瘤。創,初良翻。〕
或以為大將軍不宜自行,不如遣太尉孚拒之。唯王肅與尚書傅嘏、中書侍郎鍾會
〔魏初中書既置監、令,又置通事郎,次黃門郎;黃門郎已署事過,通事郎乃署名;已署,奏以入,為帝省讀,書可。後改曰:中書侍郎。〕
勸師自行,師疑未決。嘏曰:淮、楚兵勁,
〔壽春,故楚都,時為淮南重鎮以南備吳,勁兵聚焉。〕
而儉等負力遠鬬,其鋒未易當也。
〔易,以豉翻。〕
若諸將戰有利鈍,大勢一失,則公事敗矣。」師蹶然起曰:「我請輿疾而東。」
〔蹶然,急遽而起之貌。蹶,音厥,又音姑衛翻。〕
戊午,師率中外諸軍以討儉、欽,
〔中,謂中軍;外,謂城外諸營兵。〕
以弟昭兼中領軍,留鎮洛陽,召三方兵會于陳、許。
〔三方,東、西、北也。〕
師問計於光祿動鄭袤,
〔袤,莫候翻。〕
袤曰:「毋丘儉好謀而不達事情,
〔好,呼到翻。〕
文欽勇而無算。今大軍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銳而不能固,宜深溝高壘以挫其氣,此亞夫之長策也。」
〔漢周亞夫堅壁以破吳、楚。〕
師稱善。
師以荊州刺史王基為行監軍,假節,統許昌軍。
〔魏、晉之制,使持節都督諸軍為上,假節都督次之假節監諸軍又次之,假節行監軍又次之。魏受漢禪,以許昌為別宮,屯重兵,以為東、南二方根本。監,古銜翻。〕
基言於師曰:「淮南之逆,非吏民思亂也,儉等誑誘迫脅,畏目下之戮,是以尚屯聚耳。
〔誑,居況翻。誘,音酉。〕
若大兵一臨,必土堋瓦解,儉、欽之藐不終朝而致於軍門矣。」師從之。以基為前軍,既而復敕期停駐。
〔復,扶又翻。〕
基以為:「儉等舉軍足以深入,而久不進者,是其詐偽已露,眾心疑沮也。
〔沮,在呂翻。〕
今不張示威形以副民望,而停軍高壘,有似畏儒,非用兵之勢也。若儉、欽虜略民入以自益,又州郡兵家為賊所得者,更懷離心,
〔言州郡兵其家有為賊所得者,必懷反顧,而有離散之心也。〕
儉等所迫脅者,自顧罪重,不敢復還,此為錯兵無用之地
〔錯,食故翻,置也。停軍不進,是置之於無用之地。〕
而成姦宄之源,吳寇因之,則淮南非國家之有,譙、沛、汝、豫危而不安,
〔豫,即潁川也,豫州時治潁川,故曰譙、沛、汝、豫四郡,皆屬豫州。〕
此計之大失也。軍宜速進據南頓,
〔南頓縣,屬汝南郡,故頓子國。應劭曰:頓迫於陳,其後南徙,故號南頓。〕
南頓有大邸閣,計足軍人四十日糧。保堅城,因積榖,先人有奪人之心,
〔左傳,楚令尹孫叔敖之言也。杜預註曰:奪敵戰心。先,悉薦翻。〕
此平賊之要也。塞屢請,乃聽,進據数水。
〔水經註:汝水東南過定陵縣,又東南逕奇雒城,枝分別出,世謂之大数水。数水東流至南頓縣北,入于潁。師古曰:数,於謹翻,又音殷。〕
閏月,甲申,師次于数橋,儉將史招、李續相次來降。王基復言於師曰:
〔復,扶又翻。〕
「兵聞拙速,未覩為巧之久也。
〔孫子之言。〕
方今外有強寇,內有叛臣,若不時決,則事之深淺未可萴也。
〔言儉、欽之變若不以時定,恐吳寇乘之而來,則禍之深淺有未可測者。〕
議者多言將軍持重。將軍持重,是也;停軍不進,非也。持重,非不行之謂也,進而不可犯耳。今保壁壘以積實資虜而遠運軍糧,甚非計也。」師猶未許。基曰:「將在軍,君令有所不受。
〔孫子及司馬穰苴皆有是言。〕
彼得亦利,我得亦利,是謂爭地,
〔孫子之言,所謂九地,爭地其一也。〕
南頓是也。」遂輒進據南頓,儉等從項亦欲往爭,發十餘里,
〔發兵而行十餘里。〕
聞基先到,乃復還保項。
②癸未,征西將軍郭淮卒,以雍州刺史陳泰代之。
〔雍,於用翻。〕
③吳丞相峻率驃騎將軍呂據、左將軍會稽留贊襲壽春,
〔驃,匹妙翻。會,工外翻。〕
司馬師命諸軍皆深壁高壘,以待東軍之集。
〔東軍,青、徐、兗之軍也。〕
諸將請進軍攻項,師曰:「諸軍
【張:「軍」作「君」。】
知其一,未知其二。
〔「諸軍」,當作「諸君」。〕
淮南將士本無反志,儉、欽說誘與之舉事,
〔說,輸芮翻。〕
謂遠近必應;而事起之日,淮北不從,
〔淮北,謂豫、兗也。〕
史招、李續前後瓦解,內乖外叛,自知必敗。困獸思鬬,
〔左傳:吳夫臬王曰:困獸猶鬬。〕
速戰更合甚志,雖云必克,傷入亦多。且儉等欺誑將士,詭變萬諯,小與持久,詐情自露,此不戰而克之術也。」乃遣諸葛誕督豫州諸軍自安風向壽春;
〔安風縣,前漢屬六安國,後漢併屬廬江郡;魏分安風等五縣置安豐郡,屬豫州。〕
征東將軍胡遵督青、徐諸軍出譙、宋之間,
〔宋,謂梁國之地,梁國都睢陽,故宋都也。〕
絕其歸路;師屯汝陽。
〔汝陽縣,屬汝南郡,在汝水之北。〕
毋丘儉、文欽進不得鬬,退恐壽春見襲,計窮不知所為;淮南將士家皆在北,眾心沮散降都相屬,
〔果如王肅之計。屬,之欲翻。〕
惟淮南新附農民為之用。
儉之初起,遣健步齎書至兗州,
〔健步,能疾走者;今謂之急腳子,又謂之快行也。〕
兗州刺史鄧文斬之,將兵萬餘人,兼道前進,先趨樂喜城,
〔水經註:潁水過汝陽縣北,又東南過南頓縣,数水注之,又南逕博陽故城東;城在南頓縣北四十里,漢宣帝封丙吉為侯國,王莽更名樂喜嘉。趨,七喻翻。〕
作浮橋以待師。儉使文欽將兵襲之。師自汝陽潛兵就文於樂嘉,欽猝見大軍,驚愕未知所為。欽子鴦年十八,勇力絕人,謂欽曰:「及其未定,擊之可破也。」於是分為二隊,夜夾攻軍,鴦帥壯士先至鼓譟,
〔帥,讀曰率。〕
軍中震擾。師驚駭,所病目突出,恐眾知之,囓被皆破。
〔齧被以杙疼。齧,魚結翻。〕
欽失期不應,會明,鴦見兵盛,乃引還。
〔還,從宣翻,又如字。〕
師與諸將曰:「賊走矣,可追之!」諸將曰:「欽父子驍猛,未有所屈,何苦而走﹖」師曰:「夫一鼓作氣,再而衰。
〔一傳魯曹劌之言。〕
鴦鼓譟失應,其勢已屈,不走何待!」欽將引而東,鴦曰:「不先折其勢,不得去也。」乃與驍騎十餘摧鋒陷陳,
〔陳,讀曰陣。〕
所向皆被靡,
〔披,普彼翻。〕
遂引去。師使左長史司馬班率驍騎八千翼而追之,
〔魏公府及諸大將軍位從公者,各置長史一人,惟大將軍府及司徒府加置左右長史各一人。翼者,張左右翼而追之。〕
鴦以匹馬入數千騎中,輒殺傷百餘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騎莫敢逼。
殿中人尹大目小為曹氏家奴,常在天子左右,
〔大目時為中殿中校尉。〕
師將與俱行,
〔將,讀如鳳將雛、雞冠距鳴將之將,音如字。〕
大目知師一目已出,啟云:「文欽本是明公腹心,但為人所誤耳;又天子鄉里,
〔文欽,譙人,故曰天子鄉里。〕
素與大目相信,乞為公追解語之,
〔謂追欽而為師自解釋言之也。為,于偽翻。語,牛倨翻。〕
令還與公復好。」
〔復,還也,反也。好,喜也。謂還復相善也。好,讀如字。〕
師許之。大目單身乘大馬,被鎧胄,
〔被,皮義翻。〕
追欽,遙相與語,大目心實欲為曹氏,
〔為, 于偽翻。〕
謬言:「君侯何苦不可復忍數日中也!」
〔蓋謂文欽何不堅忍數日,與師相持,師病已篤,必當有變也。復,扶又翻。〕
欲使欽解其旨。
〔解,胡買翻; 喻也,曉也。〕
欽殊于悟,乃更厲聲罵大目曰:「汝先帝家人,不念報恩,反與司馬師作逆,不顧上天,王不祐汝!」張弓博矢欲射大目,
〔傅,讀曰附。射,而亦 翻。〕
大目涕泣曰:「世事敗矣,善自努力!」
是日,毋丘儉聞欽退,恐懼夜走,眾遂大潰。欽還至項,以孤軍無繼,不能自立,欲還壽春,壽春已潰,遂奔吳。吳孫峻至東興,聞儉等則,壬寅,進至橐皋,
〔春秋:會吳于橐皋。杜預曰:在九江逡遒縣東南,今其地在巢縣界,亦謂之柘皋。橐,音託,又讀為柘。〕
文欽父子詣軍降。
〔降,戶江翻。〕
毋丘儉走,北至慎縣,
〔慎縣,漢屬汝南郡,魏分屬汝陰郡。賢曰:慎縣故城在今潁州潁上縣西北。余按儉自項走至慎,慎在項南,非北也;「北」乃「比」字之誤。比,必寐翻。〕
左右人兵稍棄儉去,儉藏水邊草中。甲辰,安風津民張屬就殺儉,
〔水經註:淮水東過安豐縣東北,又東為安豐津,水南有城,故安豐都尉治,後立霍丘戌。杜知曰:安風津,在壽州霍丘城北。〕
傳首京師,封屬為侯。諸葛誕至壽春,壽春城中十餘萬口,懼誅,或流迸山澤,或散走人吳。
〔迸,北孟翻。〕
詔以誕為鎮東大將軍、儀同三司,都督揚州諸軍事。
夷毋丘儉三族。儉黨七百餘人繫獄,侍御史杜友治之,
〔治,直之翻。〕
惟誅首事者十餘人,餘皆奏免之。儉孫女適劉氏,當死,以孕繫廷尉。司隸主簿程威議曰:
〔魏、晉之制,列卿各置丞、功曹、主簿、五官等員。〕
「女適人者,若已產育,則成他家之母,於防不足以懲姦亂之源,
〔防,謂禁防也。〕
於情則傷孝子之恩。男不遇罪於他族,而女獨嬰戮於二門,
〔嬰,當也。二明,謂父母之家及夫家也。〕
非所以哀矜女弱,
〔女,陰類,稟氣柔弱,在室從父母,既嫁從夫,故曰女弱。〕
均法制之大分也,
〔分,扶問翻。〕
臣以為在室之女,可從父母之刑,既醮之婦,使從夫家之戮。」
〔毛晃曰:醮,冠娶祭名,酌而無酬酢曰醮。禮記曰:醮於客位,冠禮也。父親醮子而命之,迎婚禮也。晉志曰:古昏冠皆有醮。鄭氏醮文三首具存。醮,子肖翻。〕
朝廷從之,仍著於律令。
④舞陽忠武侯司馬師疾篤,還許昌,留中郎將參軍事賈充監諸軍事。充,逵之子也。
〔賈逵事武帝、文帝。監,古銜翻。〕
衛將軍昭自洛陽往省師,
〔魏制,衛將軍,班車騎將軍下,位從公。省悉景翻。〕
師令昭總統諸軍。辛亥,師卒于許昌。
〔卒,子恤翻。〕
中書侍郎鍾會從師典知密事,中詔敕尚書傅嘏,
〔詔自中出,上意也。是時詔命皆以司馬氏之意行之,此詔出於禁中之意,故曰中詔。〕
以東南新定,權留衛將軍昭屯許昌為內外之援,令嘏率諸軍還。會與嘏謀,使嘏表上,
〔上,時掌翻。〕
輒與昭俱發,還到洛水南屯任。二月,丁巳,詔以司馬昭為大將軍、錄尚書事。會由是常有自矜之色,嘏戒之曰:「子志大其量,而動業難為也,可不慎哉!」
〔為後鍾會作亂張本。〕
⑤吳孫峻聞諸葛誕已據壽春,乃引兵還。以文欽為都護、鎮北大將軍、幽州牧。
〔漢置都護於西城,於西域稱都護將軍,然未嘗以為將軍號;至光武遂有都護將軍之官,三國位從公,晉制在撫軍下、鎮軍上。吳置左右都護,亦不以為將軍號;今以欽為都護,蓋又在左右都護之上矣。〕
⑥三月,立皇后卞氏,大赦。后,武宣皇后弟秉之曾孫女也。
⑦秋,七月,吳將軍孫儀、張怡、林恉謀殺孫峻,不克,死者數十人。全公主譖朱公主於峻,曰「與儀同謀」。峻遂殺朱公主。
〔朱公主,吳主權之女,適朱據者也。〕
峻使衛尉馮朝城廣陵,
〔魏之廣陵郡治淮陰,漢之廣陵故城廢棄不治。〕
功費甚眾,舉朝莫敢言,唯滕胤諫止之,峻不從,功卒不成。
〔卒,子恤翻。〕
⑧漢姜維復議出軍,
〔復,扶又翻;下同。〕
征西大將軍張翼廷爭,
〔爭,讀曰諍。〕
以為:「國小民勞,不宜黷武。」維不聽,率車騎將軍夏侯霸及翼同進。八月,維將數萬人至枹罕,
〔枹罕縣,前漢屬金城郡,後漢屬隴西郡,魏時廢省。枹,音膚。〕
趨狄道。
〔趨,七喻翻。〕
征西將軍陳泰敕雍州刺史王經進屯狄道,須泰軍到,東西合勢乃進。泰軍陳倉,經所統諸軍於故關與漢人戰不利,
〔故關,謂漢時故道關也,在洮水西。〕
經輒渡洮水。泰以經堅據狄道,必有他變,率諸軍以繼之。經已與維戰於洮西,大敗,
〔洮,土刀翻。〕
以萬餘人還保狄道城,餘皆奔散,死者萬計。張翼請維曰:「可以止矣,石宜復進,或毀此大功,為蛇畫足。」
〔戰國策曰:昭陽為楚伐魏,覆軍殺將,移師攻齊。陳軫為齊王使,見昭陽曰:楚有祠者賜其舍人酒一卮,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各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先成,引酒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為足未成,一人之蛇後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酒。今君攻魏既勝,復移師攻齊,是為蛇足者也。昭悟,乃還軍。〕
維大怒遂進圍狄道。
辛未,詔長水校尉鄧文行安西將軍,與陳泰并力拒維,
〔晉志曰:四安起於魏初。在四鎮之下。〕
戊辰復以太尉孚為後繼。泰進軍隴西,諸將皆曰:「王經新敗,賊眾大盛,將軍以烏合之眾,繼敗軍之後,當乘勝之鋒,殆必不可。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壯士解腕。』
〔漢書田榮傳曰:蝮惹手則斬手,惹足則斬足。應劭曰:蝮,一名虺,螫人手足,則割去其肉;不然則死。師古曰:爾雅及說文皆以為蝮即虺也,博三寸,首大如擘,而郭璞云各自一種蛇,其蝮蛇細頸大頭焦尾,色如綬文,文間有毛,如潜鬣,鼻上有針,大者長七八尺,一名反鼻,非虺之類也。今以俗名證之,郭說得矣。虺若土色,所在有之。蝮蛇唯出南方。蝮,芳六翻。螫,式亦翻。〕
腕,烏貫翻。陸佃埤雅:蝮蛇怒時,毒在頭尾,蟼手則手斷,螫足則足斷,蛇之尤毒烈者也。〕孫子曰:『兵有所不擊,地有所不守。』蓋小有所失而大有所全故也。不如據險自保,觀釁待敝,然後進救,此計之得者也。」泰曰:「姜維提輕兵深入,正欲與我爭鋒原野,求一戰之利。王經當高壁深壘,挫其銳氣,今乃與戰,使賊得計。經既破走,維若以戰克之威,進兵東向,據櫟陽積榖之實,櫟陽縣,前漢屬左馮翊,後漢、魏省。余謂櫟陽在長安東北,維兵方至狄道,安得便可東據機陽!泰蓋言略陽耳。櫟,音藥,藥、略聲相近,因語訛而致傳寫字訛耳。放兵收降,
〔降,戶江翻。〕
招納羌、胡,東爭關、隴,傳檄四郡,
〔四郡,謂隴西、南安、天水、略陽。略陽時為廣魏郡,及晉乃更名略陽。〕
此我之所惡也。
〔惡,烏路翻。〕
而及以乘勝之兵,挫峻城之下,銳氣之卒,屈力致命,攻守勢殊,客主不同。兵書曰:『脩櫓轒轀,三月乃成,拒堙三月而後已。』
〔此孫子之言也。孫子之說,以攻城為不得已。魏武註曰:脩,治也;櫓,大楯也。轒轀者,轒牀也。轒牀其下四輪,從中推之至城下也。杜佑昍:攻城戰其,作四輪車,車上以繩為脊,生牛皮蒙之,不哥藏十人,填隍推之,直抵城下,可以攻掘,金火木石所不能敗,謂之轒轀車。註又曰:距堙者,踊土稍高而前以附其城也。杜佑曰:土山,即孫子所謂距闉也。應劭曰:轒轀,匈奴車,非也,蓋攻城之車耳。師古曰:轒,扶云翻。轀,於云翻。〕
誠非輕軍遠入之利也。今維孤軍遠僑,
〔僑,音喬,寄也,客也。〕
糧榖不繼,是我速進破賊之時,所謂疾雷不及掩耳,
〔文子之言,淮南子亦有是言。〕
自然之勢 也。洮水帶其表,維等在其內,今乘高據勢,臨其項領,不戰必走。寇不可縱,圍不可久,君等何言如是!」遂進軍度高城嶺,
〔水經註曰:隴西首陽縣有高城嶺, 嶺上有城曰渭源城。〕
潛行,夜至狄道東南高山上,多舉烽火,鳴鼓角。狄道城中將士見救至,皆憤踊。維不意救兵卒至,
〔卒,讀曰猝。〕
緣山急來攻之,泰與交戰,維退。泰引兵揚言欲向其還路,維懼,九月,甲辰,維遁走,城中將士乃得出。王經歎曰:「糧不至旬,向非救兵速至,舉城屠裂,覆喪一州矣!」
〔隴西、略陽、天水、南安,秦州也。喪,息浪翻〕
泰慰勞將士,前後遣還,更差軍守,
〔差,擇也,遣還王經所統將士,更擇軍以守狄道。勞,力到翻。差,初佳翻。〕
并治城壘,
〔鈶,直之翻。〕
還屯上邽。
泰每以一方有事,輒以虛聲擾動天下,故希簡上事,
〔上,時掌翻。〕
驛書不過六百里。
〔狄道東至洛陽二千二百餘里,而驛書不過六百里,蓋傳入近裏郡縣,使如常郵筒以達洛陽也。〕
大將軍昭曰:「陳征西沈勇能斷,
〔沈,持林翻。〕
荷方伯之重。
〔荷,下可翻。〕
救將陷之城,而不求益兵,又希簡上事,必能辦賊者也。都督大將不當爾邪!」
姜維退駐鍾提。
〔鍾提當在羌中,蜀之涼州界也。〕
⑨初,吳大帝不立太廟,以武烈嘗為長沙太守,立廟於臨湘,
〔吳大帝諡其父堅曰武烈皇帝長沙郡治臨湘縣。〕
使太守奉祠而已。冬,十
【章:甲十一行本「十」下有「二」字;乙十一行本同;退齋校同;熊校同。】
月,始作太廟於建業,尊大帝為太祖。
〔考異曰:吳曆:「太平元年正月,立太祖廟。」沈約宋書:「孫亮立,明年正月,立權廟。」今從吳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元·朱震亨
清·多隆阿
(民国)老吏
清·熊钟谷
(清)俞蛟
晋·许逊
宋·李纲
清·吴谦
宋·叶清臣
(明)闻龙
元·陈绎曾
明·陈沂
宋·浦江吴氏
(唐)赵蕤
清·陈伦炯
清·吴之振